先说一下规培。
全国所有的医学生在经过五年的本科阶段后,如果考研没有成功或者不想再继续考研深造,如果未来想进入公立医院,增加进入公立医院的筹码,那就需要留意具有规培资格的三甲医院的规培招聘信息,努力考进去,然后在这个医院进行为期三年的规培工作,工作时间,国家和所在规培医院会给出一定的生活补助,据说不太多,各个地方有差别,够当地生活费就不错了。期间同时考取医师资格证和住院医师规培证,三年结束后,如果表现优秀的话,也有可能会被所在医院破格录用,但大部分还得重新找工作。与之前不同的是,许多医院招聘要求有上述两证,这样的话,规培生就比没有规培过的医学毕业生增加了许多就业的优势。
再说专培。
这个是进入公立医院工作后,定下哪个科室,然后以后再参加哪个科室的专培,为了以后职称的晋升也是逃脱不掉这个政策的,时间也是三年,只是现在好像还没完全实行,所以学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等到学有所成,大概率就奔三了,这还是正常发展情况下,而且学医是很苦很累的专业,没有极大的兴趣和情怀是很难坚持下来的,最后混到高端都是特别优秀的人才,真是越老越吃香的行业。
执业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规培,国家制定这个培训,本意是很好的,利用三年时间,如果认真学习,出来基本上就是个合格的医生了,当然也有可能只会复制病历和贴化验单。
但是其内在问题也不少,现在规培并非自愿,而是强制,不然你就无法晋升职称,只能一辈子做住院医,但是基层医院规培会导致人员的严重不足,现在医学生都削尖脑袋考研考博进入大医院,基础人员严重匮乏,规培期间还会流失掉不少人,这样对基层医院就更加的雪上加霜。
所以现在医院难,医学生更难,规培期间工资很低,医院因为怕你跑掉,也会给你诸多限制,比如降低工资最后再给你补齐,还有可能签个年数较多的协议等等,所以你懂的。
现在很多医生都跑去改行了,有的考个药师证当药师,甚至医药代表等等,久而久之,就会出现很多严重问题。
重庆卫生人才网为您解答。
规培是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通过临床实践,培养出具有较高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专业技能的高级人才,为下级医院输送优秀人才,同时缓解医学生就业压力。
规培要求本科毕业后规培3年,硕士研究生规培2年,博士研究生规培2年的一个培养方案。主要用于帮助解决大医院劳动力不足问题,同时又可减少医院开支。
一、规培是医学生的必要之路吗?
现在对于规培是否必须众说纷纭。但毕业后,进入临床工作规培已经是不可避免的过程。
刚毕业的医学生能在规培中收获良多,他们遇到了用心指导的带教老师,在从医学生向医生过渡的这个特殊阶段被很好地引领,顺利走上了从医之路。对于以后在执医生涯中遇到的问题都能从容处理。
二、为什么国家鼓励规培,对个人职业发展有什么优势?
医学生由学校步入临床,刚开始一般比较迷茫,角色转换不过来。
通过规培,就会明白自己想要什么,应该怎么做,从而积极主动汲取知识、锻炼能力。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不同于其他人的优势和劣势。
因为社会对医疗事业的要求性越来越高,所以对医生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刚毕业的本科生无法完全的胜任合格的医生,需要临床经验来丰富。
规培不但积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还学会了如何与患者沟通。所以规培生相对于应届生在竞聘时优势更加明显。规培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越早规培越有好处。
「5 + 3」
本人医学博士,由于读博,又参加了「5 + 3」,耽误了进中级职称,目前仍是高年资住院医师。所以对规培理解充分。
「5 + 3」是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主要模式,即完成 5 年医专业本科教育的医学毕业生,在规培基地接受 3 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期间需要到各个科室轮转。
前方高能!!!
Tips:
1.普通医学本科生毕业需要规培3年。
2.2015年(包括2014年试行的“64所医学院”)之后考上的医学专硕研究生,并轨规培,硕士毕业时也可以获得规培证;不过期间需要通过执业医师考试。即所谓的“四证合一”。
3. 没有并轨的专硕毕业需要规培2年,现在几乎没有了。(参照第2条)
4. 学硕跟本科生一样,需规培3年。
5. 专业型博士规培1年。
6. 学术型博士规培3年。
注:基本上国家大部分省份(包括河北)是这么规定的,但是少数省份略有细微不同,有的不正规。
目前高考志愿有5+3临床一系一体化,即考上以后自带3年研究生及规培。
我国于2015年全国正式启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即所谓「5 + 3」。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出现使得住院医师在2015年之后与之前有很大不同。所以目前的高年资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大多没有经历过规培,不懂规培的苦。(不是绝对的,因为2009 年我国发布《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标准 (试行)》。2014年全国“64所医学院”大面积试行规培)。
规培能学到东西是肯定的,不过穷也是肯定的,累也是肯定的。所以有的规培老师不能体谅规培学员,毕竟也是大学毕业23岁左右了,还得穷苦3年,有的还得帮规培老师干杂活。规培基地鱼龙混杂,有的老师专科学历,从来没有带教过,也成了所谓的规培带教老师。
不过规培学习还是得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还是能学到东西的。
规培证是聘主治医师(中级)必须的。
专培是以后进副主任医师(副高)必须的,不过目前尚未全国展开。之前有新闻提到可能2021年会逐步展开专培。
医学生,规培,
就是“规范化培训”。为期3年,研究生2年。
不参加规培,不能晋升,收入就少。
规培并不是想参加就参加,而是考取的。
另外,有的医院不具备规培资格,必须去有资格的医院参加规培。
最佳路线:考研。研究生阶段,毕业证、学位证、规培证、医师资格证,“四证合一”,全部拿下,OK了。
最好的出路是考研,硕士研究生阶段,就在医学院附属医院规培考医师证,毕业了可以拿到毕业证学位证规培证医师证,读研规培期间还有点工资,虽然少,但对于在读的学生来说还算可以,很多专业读研期间基本没工作机会,完全靠父母自助的。至于学习特别好的考上博士了,读博期间会有很多工作机会,导师会安排很多科研教学和临床任务做,也会有报酬。所以学医最难的是本科,考研考个好学校,跟个好导师基本上就算入行工作了。
规培全程执业医师规范化培训,就是本科毕业的学生在进入职场前,必须考取那些有规范化培训资质的医院,然后进行科室轮转的临床学习,三年后进行结业考试,考过了给你颁发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这样就可以进行上岗工作,说白了就是让你去临床上学习,不是单纯的理论学习。
在这个规范化培训过程中每月都有一定的补助,大概就是3000到4000不等,肯定满足你的日常开销。
其实关键在于自己,多多理论结合实践,提高医生的工作能力,为将来更好的进入临床工作做好扎实的基础。
不过我建议去继续考研,在考研过程当中进行规范化培训,一举两得[爱慕][爱慕][爱慕][爱慕]。
规培,医师规范化培。
其实最开始规培的政策是非常好的,国家为了培养基层人员,让基层的医务人员提高一定的诊疗能力。
规培还分专科医师培训和全科医师培训,在我们国家,现在规培的大部分都是一个全科医师培训,针对性性并不是很强,即使我们进行了专科培训,但是真正达到专科水平的也寥寥无几。
其实,在美国医学生的规培是非常非常严格的,那么通过这个规培之后,他就可以完全达到一个独立职业医师的住院医师水平,并且他要达到一个全国统一化的一个水平,但是在我国根本不可能达到这样水平,因为规培所在的医院的水平就不同,科室的水平也存在参差不齐。
现在,我国对规培的要求已经降低了标准,以前如果你不参加规培是无法进行中级职称考试,现在呢已经不这么严格的要求了。
所以今年考试规培的学生就是非常非常的少。其实还是强制性规培要更好一些。
最好的办法就是考研,我们都知道,医学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可以拿到四个证,分别是学位证,毕业证,规培证和执业医师资格证。
规培,简单来说,就是规范化培训。
俗话说,医生越老越吃香。医生要想工作好,只有学历是不够的,技术是不可或缺的。而技术的增长就来源于实践。
只有实践才会让医生能更多的动手,才会更加熟悉和了解人体的构造和从错综复杂的病情中抽丝剥茧。
而原先的模式中,医学生毕业以后直接进入医院工作,往往就定科了。即使是转科时间也比较短。而医生面对的是人的健康,所要付出的努力和心血就必定要更多。如果直接定在一个科室,那样会造成只对专科熟悉。而人体是一个很复杂的机体,往往不会只是一方面的疾病。而且会有的病症实际和表现的并不完全吻合。很多情况下,你看到的表面,其实只是一个表征。比方说,有的人单纯感到牙疼,其实是心梗。放射痛到了牙龈。虽然这些都是很不典型很巧合的事件,但你怎么能保证自己不会遇到呢?如果你没有系统的印象,就不会发觉。
而规培,让医学生在走进自己的专科岗位前,可以先系统的学习,在各科呆上几个月的时间,可以有一个整体的印象。那样才会心中有底。
但是抛开规培的意义来说,还存在很多不可避免谈论到的现实问题。
医学本就是五年,比平常大学多了一年,而学费也相对于同级别的高。医学的大学也和高中一样,需要付出的心血也多。而在毕业后,还是不能立马工作,无法获得资金回报。还要用三年的时间,去规培。也相当于是免费劳动力,虽说国家有补贴,但是很多情况下,补贴都无法落实到医学生身上。
所以在规培政策刚出来时,网上流传最多的段子就是在调侃医学生上学路漫漫。大意就是当别的同学升官发财娶妻生子时,学医的同学还在上学。
本身压力大,学习周期长,短时间没看不到回报。而对医生的要求也越来越多。看不到尽头的考试,学习。再加上规培,还有正在准备悄然兴起的专培。免不了让人吐槽。
但是呢,这就是现实。因为面对的是人的健康。所以马虎不得,也必定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努力。
规培即便现在还是初始阶段,还会让部分人有怨言,但是我们也可以看到,规培对整个国家的好处,对从医人员的规范,是对医务人员本身学习的督促,是他们本身技术提高的途径,也是在为我们普通老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相应的,国家也应该把规培生的待遇落实到实处。而医学生也要相信规培对自己来说也是有好处的。
即便这条路走的会比较艰难,但总会看到光明。
感谢楼主的提问。
规培是指执业医师规范化培训,目的是通过临床实践培养出具有较高理论知识及操作技能的医生,为下级医院输送更优秀的人才,方便老百姓去大医院看病难的问题。当然也缓解医学生的就业压力。 目前国家强烈建议所有本科医学毕业生均需要三年的规培,取得规培证书后才能考取后续的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及主任医师。不过如果你不打算晋升,且打算在二级及以下医院工作,可以暂时不需要规培。绝大多数三甲医院是强制规培的,也是一个基本需求。
专培是中国医师协会提出的,目前是自愿的原则,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医院没有强制要求,也不是找工作的必备条件。另外,专培不是所有专业都需要,主要包括临床个别专业、口腔等,像影像,检验等就没做要求了。专培是需要主治及以上或者是博士,且各个医院招生的名额有限,遴选标准也是非常严格。如果说规培是普遍政策,那专培就是精英政策了。
综述,如果有机会去规培一定要去,是大方向,也是不可避免的。至于专培不知道未来会不会强制,目前是不需要的。
就是医学生本硕博毕业后不能入编成为正式医生,但是你还在医院参与各种工作,各种学习及各种要求各种考核,规培医院如果月赏一两仟的,甚至还得靠父母养。这种规培生活熬上三年后才能考试,不合格的前功尽弃,不想前功尽弃的,可以整理一下崩溃的心,再等上一年再去规培考试,直到考试通过。这时候不管你之前是五年本科还是八年硕士还是十一年的博士,到领到规培证那时起,你才有机会去医院入编成为一名合乎要求的中国医生。
本文由作者:新娱速递 于 2022-12-05 发表,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本文链接: https://app.yangtata.com/question/6377576213493317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