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运城有哪些名人?> 正文

运城有哪些名人?

关公故里,华夏文明起源之地,出了许多名人,有哪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名人。
  • 趣闻视图趣闻视图
  • 2023-08-13
  • 13
  • 共8人回复
zj史海拾贝
「zj史海拾贝 」发表看法
2023-08-23

运城的名人很多,现简要罗列如下,与友友们分享,他们是:

△李雪峰,山西省运城永济县人,曾任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北京市委第一书记。

△程子华,山西省运城市解州镇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历任政部部长、政协全国副主席。

董其武,山西河津人,开国上将。曾任第23兵团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兵团司令员,第69军军长等职。

△常乾坤,山西省垣曲县人,开国中将。曾任空军副司令员兼空军学院副院长、空军工程学院院长和政治委员、空军军事科研部部长。

△姬鹏飞,山西运城地区临晋县(今临猗县)人,曾任国务院副总理、外交部部长等职务。

△傅作义,山西荣河(今山西省运城临猗县孙吉镇安昌村)人,国民革命军将领,1949年1月促成北京和平解放。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水利部、水利电力部部长,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郑卫平,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人,上将军衔。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政委 。

△裴怀亮,山西运城新绛县泉掌镇王守庄村人,上将军衔。历任济南军区副司令员、国防大学校长等职,

△张志坚,山西运城闻喜人,上将军衔。历任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兼北京卫戍区司令员、成都军区政委等职务。

△李平相,山西运城人,解放军中将。历任新疆军区副参谋长,后勤学院训练部部长、后勤学院副院长。

△景海鹏,山西运城人,少将军衔。是中国唯一一位三次进入太空的航天员,三次执行任务总飞行时间为49天,是在太空飞行时间最长的中国人。

和煦斋文史
「和煦斋文史 」发表看法
2023-08-22

山西运城古有关云长,现有多次参加会战,击毙无数日军的开国上将

山西省运城市,因古代是“盐运之城”,所以取名运城,有着古老的历史,中国最早的一个奴隶制朝代夏朝就是诞生在运城。悠悠古城,走出了无数耳熟能详的知名人物,司马光、关羽、薛仁贵、王勃、柳宗元、关汉卿、傅作义……今天所说的这位运城名人,曾经率部击毙击伤无数日寇,在中华民族抵抗日军的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这位上将的名字叫董其武,生于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河津市在古代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绛州龙门,鲤鱼跃龙门便是人才,董其武上将就是河津的人才。“九一八事变”之后,日军进犯长城一带,在这个防御外来民族入侵的古老防线上,董其武率部参加了由东北军、西北军、中央军等各部参加的长城抗战。在战斗中,面对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早有预谋的日军,董其武带领队伍在怀柔等地坚决抵抗来犯之敌,战斗进行得十分艰苦,日军仗着装备先进、人数众多,向董其武防守阵地发起十多次的冲锋,都被董其武部一一击退。

为了侵占中国内蒙古地区,日军加紧扶持德王等分裂分子,提供武器装备,在察哈尔制造事端并吞并察哈尔。此后又将贪婪的目光转向地理位置非常重要的绥远地区,试图进一步扩大侵略范围。绥远一旦失守,华北、西北便落入了日军的包围之中,日军进入华北和西北便非常轻松。1936年,面对日军的大举进攻,傅作义、阎锡山等人组织了绥远抗战。

在绥远抗战中,百灵庙战役是决定整个绥远抗战最重要的战役。时任35军218旅旅长的董其武,带领部队连夜行动,一路上马不停蹄,“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奔袭至敌军后方,将日伪军中实力强大的红格尔图部一举击溃,有力地保证了百灵庙战役的胜利。

1937年,日军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之后,董其武担任过65军101师师长、第35军军长和暂编第4军、第3军军长,参加了忻口会战、太原会战、包头战役、绥西战役、五原战役等战役战斗。抗战时期,像这些稍大一些的战役,中日双方动辄都是上万人的部队参战,由此可见董其武将军在战斗中指挥部队消灭了多少日军!

解放战争时期,董其武一直不愿意参加内战。1949年,他率领四万余部下起义,接受和平改编,成为新中国的功臣。1955年,董其武被授予上将军衔。

我是冰哥聊史论古今,期待您的关注和点评!

郑国柱
「郑国柱 」发表看法
2023-08-19

山西运城出了许多名人,这里简介几位与读者分享。

杨文安(1912—1967),原名杨辂。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刘堡村人。1937年入党,同年参加山西战地总动员会,1939年参加山西新军。

抗战时期,曾任山西战地总动员委员会游击第3支队队长,副支队长,支队长,保安第2区1支队营长,山西新军暂1师36团副团长,山西新军教导大队大队长,抗日军政大学大队长,第7分校大队长,晋绥军区第8军分区参谋长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西北野战军第1纵队358旅参谋长,第1纵队司令部副参谋长兼教导团团长,第一野战军1军司令部副参谋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第1军参谋长,志愿军第1军参谋长,防空军高炮指挥部参谋长,副司令员,空军技术部副部长,高炮指挥部副司令员。

1961年8月晋升空军少将军衔,1967年6月17日在北京逝世。

牛明智(1917—1981),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王家窝村人。1937年4月参加山西抗敌决死队,1937年8月入党。

抗战时期,曾任武乡县游击第3大队指导员,山西游击第2团营教导员,八路军129师太岳纵队决死第1旅政治部组织科副科长,科长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太岳军区第42团政委,华北野战军第15纵队44旅政治部主任,第18兵团62军185师政治部主任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第185师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第185师政委,第62军干部部部长,第二坦克学校政委,装甲兵学院政治部主任,装甲兵学院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装甲兵工程学院政委,装甲兵军政干部学校政委,装甲兵学院政委,军委装甲兵副政委等职。

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1981年9月14日在京逝世。

柴启琨(1919—2005),山西省运城市河津市人。1937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8年入抗大学习,同年入党。

抗战时期,任八路军115师苏鲁豫支队2大队机枪连排长、连指导员,第115师教导第5旅13团营副教导员,第13团政治处保卫股股长,滨海军区政治部保卫科科长,山东滨海行政公署公安局科长,滨海军区警备旅第1团政治处主任等职。

解放战争时期,曾任滨海军区警备旅1团政治处主任,第2团政委,华中野战军3纵9师25团政委,1949年5月任浙江军区警备第1旅政治部主任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浙江军区第5军分区副政委,华东军区海军陆战师政委,福州军区水兵师政委,东海舰队干部部部长,东海舰队政治部副主任,东海舰队航空兵政委,海军政治部副主任等职。

1964年晋升为海军少将军衔,2005年8月25日在京逝世。

冬小宋
「冬小宋 」发表看法
2023-08-15

杨深秀(1849年4月24日-1898年9月28日),本名毓秀,字漪村(一作仪村),号孴孴子,山西闻喜县仪张村人,清末维新变法人士,光绪进士。精通中西数学。授刑部主事,累迁郎中,后授山东道监察御史。1898年3月,与宋伯鲁等在北京成立关学会,又列名保国会。6月上疏请定国是,弹劾礼部尚书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许应骙阻挠新政事。维新派湖南巡抚陈宝箴被人胁制时,他上疏辩护。戊戌政变中,不避艰危,援引古义,请慈禧撤帘归政,遂遇害,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傅作义(1895年6月27日-1974年4月19日),字宜生,山西荣河(今山西省临猗县孙吉镇安昌村)人,国民革命军将领。是一位抗日名将、追求进步的国民党员。1910年入太原陆军小学。1911年参加辛亥革命。1927年参加北伐战争。1930年参加中原大战。1936年11月初,发起百灵庙战役并肃清了绥远境内的伪军,挫败日军西侵绥远的阴谋。抗日战争时期,历任第七集团军总司令。解放战争时期,任华北"剿总"司令。1949年1月促成北京和平解放,使古老的文化故都北京及其全部珍贵历史建筑完好地得到保存,200万北京市民的生命和财产免遭兵燹。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水利部、水利电力部部长,四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董其武(1899年11月27日-1989年3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上将,山西河津山西省河津县(今河津市)固镇村人。先后参加了北伐战争、中原大战、长城抗战、绥远抗战、忻口战役、太原战役、包头战役、绥西战役、五原战役,绥远和平解放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绥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绥远省人民政府主席、中国人民解放军绥远军区副司令员、第23兵团司令员,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兵团司令员,第69军军长等职。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组织部队完成朝鲜境内机场修建等军事工程任务,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做出了贡献。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常乾坤(1904-1973),山西省垣曲县人。1925年入黄埔军校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考入广州航空学校,同年赴苏联入红军航空学校学习。毕业后任苏联红军独立航空队准校领航员。1933年入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学院航空工程系学习。1938年回国。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兼训练部部长,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兼空军学院副院长、空军工程学院院长和政治委员、空军军事科研部部长。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创建者之一。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席泽宗(1927.6.9-2008.12.27),山西省垣曲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文学家和天文学史专家,已被8种世界名人录列传,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曾任该所所长。

姬鹏飞(1910年2月2日-2000年2月10日),山西省临晋县(今临猗县)东张镇人,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外交工作的杰出领导人。历经北伐战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解放后长期担任外交工作,中国第三任外交部长,参与制定《香港基本法》和中央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立下不朽功勋,是中英香港主权移交问题谈判的关键人物之一。

柴启琨(1919-2005),山西省河津县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浙江军区第五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华东军区海军陆战师政治委员,东海舰队干部部部长、政治部副主任,东海舰队航空兵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部副主任,海军政治部顾问。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李文一(1907-1975),原名李公选,山西省万荣县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华东军政大学第三总队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中共党史教授会副主任、政治系副主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政治部副主任。1964年被晋升为少将军衔。 荣获二级独立自由、二级解放勋章。

牛明智(1917—1981)山西省芮城县人。1937年参加山西抗敌决死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师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兼干部部部长,第二坦克学校政治委员,装甲兵学院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装甲兵工程学院政治委员,装甲兵军政干部学校政治委员,装甲兵学院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副政治委员。1955年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

杨文安(1912-1967),原名杨辂,山西省芮城县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加山西战地总动员委员会。1939年参加山西新军。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参谋长,中国人民志愿军军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防空军高炮指挥部参谋长、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技术部副部长,高炮指挥部副司令员。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张世珍(1905年8月1日-1956年12月26日),别名张卓吾,原名张卓吾,以字行,山西闻喜人。北方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步兵科毕业。曾任国民党军察哈尔张垣第七师师长。1949年随董其武在绥远起义,后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3兵团第37军军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7军军长,于1951年9月入朝参战,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率部参加了保卫朝鲜西海岸机场设施的战斗,1951年11月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69军第二副军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车敏瞧(1912年-2005年),山西省垣曲县人。1936年参加革命,同年1937年由共青团转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一级解放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1958年转业后,先后任中国中医研究院党委书记,吉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东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顾问,吉林省第四、五届政协副主席等职。

胡尚礼(1915-2003),山西省解县人。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1937年参加太原军政训练班、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高级步兵学校战术教授会副主任,驻越南军事顾问团副团长,昆明军区炮兵副司令员,副军长,武汉军区政治部副主任,河南省军区政治委员。1964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谷景生(1913年7月-2004年11月28日),山西省猗氏(今临猗)县罗村人。1929年参加革命活动,1931年到北平,先后参加左联、社联和反帝大同盟,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被授予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王兰麟(1912年-2008年3月2日),山西省解县(今运城)人。1937年参加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百团大战、宜川战役、扶眉战役、西南战役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西南军区副参谋长、解放军军参谋长、第一高级步兵学校训练部部长、西北军区司令部作战处处长、第一高级步兵学校校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和训练总监部军校部副部长、总参谋部军训部副部长、成都军区副参谋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喝酱油耍酒疯
「喝酱油耍酒疯 」发表看法
2023-08-13

运城的旅游名片是关公故里,做为山西最南端的一个地级市,运城民风淳朴,人杰地灵,历史上成就超过关羽的大有人在。

近现代有抗日名将傅作义,临猗县人,是国民党将领中不可多得的能攻善守的优秀将领之一,北平和平解放的大功臣,建国后担任水利部长。

开国上将董其武,河津人,作为傅作义麾下最得力的战将,抗战期间跟随傅作义参加了许多大型战役,歼灭日军无数,后在和平解放绥远上功不可没,抗美援朝期间,再次率部参加,为保家卫国做出突出贡献。

戊戌六君子之一-杨深秀,闻喜人,虽然他们的行为思想有很多局限性,但在那个时代,他是真正的为国为民。

元曲四大家之首-关汉卿,籍贯尚无定论,普遍认为是运城,元杂剧的奠基者。

大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夏县人,官拜宰相,抛开他与王安石的恩怨,其他都还可圈可点,留有《资治通鉴》和“司马光砸缸”的故事。

唐宋八大家第二位-柳宗元,文学家、思想家,永济人,世称“柳河东”,与韩愈、刘禹锡齐名,最出名的一篇文章就是被贬永州后写的,必背的《捕蛇者说》。

大唐名将-薛仁贵,龙门(河津)人,与开国上将董其武是正宗的老乡,他的事迹无需多说,因为名气实在太大了。

三朝元老-裴度,闻喜人,数次拜相,值得一提的是闻喜有个宰相村,裴氏作为显赫的大族,历史上出过的宰相、大将军不计其数,裴氏的名人实在太多,裴仁基、裴行俭父子,裴松之……运城最值得研究的文化之一就是宰相村的裴氏文化。

初唐四杰之一-王勃,河津人,与董其武、薛仁贵一个地方,看来河津是个好地方,怪不得成了县级市,唐代诗人不少,但王勃的成就绝对名列前茅,一篇《滕王阁序》足以奠定其地位。

唐代大诗人王维、王之涣,两位祖籍都是山西另外地方的,但他们出生地和早期活动地在运城,姑且也算是运城的名人吧,这两位的诗大家都能信手掂来。

“武圣”关羽,忠义的化身,一千多年来经过历代统治者加封,人而神,神而圣,圣而帝君,关公在历史上的成就可能不及上面诸多人,但民间影响力绝对傲视群雄,现已经成为运城与其他旅游城市角力的名片之一。

另外,传说中的几大人物:舜帝、大禹、嫘祖、风后、后稷等或出生或主要活动于运城,关于这些传说人物的籍贯,不敢妄下结论,不过,运城稷山县似乎跟后稷有关;风陵渡有风后的墓,解州还有风后故里;盐湖区有舜帝陵,也许,这些地名也能给我们一点提示,也许也只是捕风捉影,如有遗漏,还望补充。

瓷魅玉石艺术
「瓷魅玉石艺术 」发表看法
2023-08-21

第一位:王勃 王勃(约650~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县(今山西河津市)人。

第二位:关汉卿关汉卿(约1234年以前_约1300年左右),字汉卿,号已斋,汉族,解州(今山西运城)人。

第三位:关羽 关羽 (?~220年),字云长,小字长生,河东郡解县人,雅号“美髥公”。

第四位:张仪涨仪(?_前309年),姬姓,张氏,名仪,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县王显乡涨仪村)人。

第五位:薛仁贵薛仁贵(614_683年),名礼,字仁贵。河东道绛州龙门县修村(今山西河津市修村)人。

第六位:司马光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省夏县)人世称涞水先生。

清洛漫语
「清洛漫语 」发表看法
2023-08-21

山西运城古称河东,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民族号称华夏。“华夏”这一词的由来就来源于运城。从上古时期至今,运城地区就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几千年来,代代都有名人辈出。在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中的虞舜、夏禹都出生和居住在河东地区。战国时期的越国宰相,后来成为大富商,与西施私奔的范蠡,以及和范蠡齐名的同时代的富可敌国的大商贾猗顿都是河东人氏。三国时期千里走单骑,桃园三结义,义薄云天,死后晋升为帝王的关羽。以及大史学家司马迁、司马光,著名四大美女之一的杨玉环,文学家柳宗元,大诗人王维、王勃。还有唐宋时期宰相辈出的裴氏家族。还有能征善战的薛仁贵。几千年来,运城地区出现的历史名人,宛若天上的繁星,数也数不清,每一颗都在中华民族悠长的发展进程中闪烁着耀眼的星光,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魔法认真的西柚
「魔法认真的西柚 」发表看法
2023-08-16

运城是中国山西省的一个城市,也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出生过一些知名的历史和文化人物。以下是一些运城的名人:

1. 郭沫若(1892年-1978年):中国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艺术家,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成员之一。

2. 霍英东(1923年-1985年):著名的慈善家和慈善机构家,他创办了霍英东教育基金会,为许多贫困学生提供教育援助。

3. 韩愈(768年-824年):唐代文学家、思想家,他是“韩柳”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唐代文坛的重要人物,被尊称为“韩文公”。

4. 韩毓海(1897年-1987年):著名的军事将领和政治家,曾担任过国民革命军副总司令、空军总司令等职务,是中华民国时期的重要军事人物。

5. 杨荣国(1967年-2007年):中国女子空手道运动员,曾获得多项国际比赛的金牌,被誉为中国女子空手道的奠基人之一。

6. 张纪中(1952年-2020年):著名的电视剧导演,执导了许多知名的古装剧,如《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等,对中国影视剧产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7. 陈瑞球(1907年-1997年):中国著名的地质学家,被誉为“中国地质界的泰斗”,对中国的地质科研和矿产资源调查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仅是部分运城的名人,还有许多其他领域的人物也在这片土地上诞生或活动过,为运城的历史和文化增添了独特的光彩。

欢迎发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