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是一部时间跨度很长的电影,也是一部真正的好电影,电影从清末一直到文化大革命,讲述段小楼和程蝶衣的悲惨故事。
题主问到段小楼为什么要揭发程蝶衣?我感觉不如反过来回答更好,程蝶衣为什么要揭发段小楼。
段小楼揭发程蝶衣,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人性的自私,段小楼在电影的最后把人性的自私表现得淋漓尽致,当他听到要是他不揭发程蝶衣的时候,他就会被打死,被所有人当成反动派,他最后为了活命,揭发程蝶衣,说程蝶衣当日本人汉奸,给所有地位低下的人唱戏,和袁四爷有不正当的关系,段小楼说这么多,就是为了保住自己,就像前面老那为了保住自己而出卖段小楼这样。
有些人在人性面前,一切情感都苍白的,哪怕是他最爱的菊仙。
段小楼出卖程蝶衣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段小楼认为自己为程蝶衣付出太多太多了,最后不在愿意去付出了,但他从来不知道程蝶衣为他付出了多少,并且段小楼永远把程蝶衣的对她的爱当作理所当然。
来看看段小楼为程蝶衣付出了多少?在程蝶衣很小时候,那个时候刚来梨园学习唱戏,那个时候周围的所有人都欺负程蝶衣,唯有师哥给予段小楼给予他观心和爱护。
当日本人侵华的时候,此时的段小楼听从妻子菊仙的话,决定不再去唱戏了,一味的吃喝嫖赌,不务正业,最后科班师傅找到了他们,师傅叫程蝶衣去拉师哥段小楼一把,但是此时程蝶衣已经被段小楼伤透了,正在气头上面,不愿意去拉师哥一把,师傅打起了程蝶衣,此时的段小楼为程蝶衣去挨打,帮自己的师弟分担痛苦,当他们还是小石头和小豆子的时候,小石头也无数次替小豆子挨打。
后来赶走日本人之后,有中国人在程蝶衣唱戏的时候把手电筒的光在他身上去照,导致她很难唱戏,这次作为师哥的段小楼又为程蝶衣出头了,被日本人狂打一顿,最终在不小心的打斗之中导致妻子菊仙流产了,这次又是师哥为程蝶衣挡枪。
程蝶衣因为汉奸罪被国民政府带走,这次作为师哥的段小楼又出手了,苦求妻子去救程蝶衣,并且答应妻子菊仙再也不和程蝶衣有任何的瓜葛了,倍受着侮辱去求袁四爷,但最后程蝶衣却让了段小楼失望了,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程蝶衣承认自己是汉奸,这让段小楼的付出全部付之东流了。
最后程蝶衣又染上了鸦片,段小楼又花费所有的时间,不顾妻子的反对,帮助程蝶衣去戒大烟。
所有的一切都在最后一刻爆发了,段小楼也无法忍受程蝶衣了,可能段小楼自己也信了,只要和程蝶衣的事情扯上一点关系,自己就会过得很惨很惨,像是受了诅咒一样。想起以前为程蝶衣做的一切,他也觉得已经够了,没有必要在做下去了。
我想这也是段小楼揭发程蝶衣的重要原因。
程蝶衣母亲惊艳的一瞥,烽火戏诸侯的乱世风云用京剧表现那一刻画龙点睛之笔还有葛优要跨出京剧步伐而不能,霸王别姬绝不是人间凡品。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多爱必多费,多藏必厚亡,故知止不殆哦,可以长久。
段小楼名声比生命更加亲切。京剧两人旧社会里名利双收,但段小楼有了家明显比不上程蝶衣财富多,看重观众的段小楼与外柔内刚的程蝶衣谁更加有病。
在段小楼红卫兵让两人互相揭发,出现让人痛心一幕。段小楼揭发程蝶衣,程蝶衣揭发更加弱小的段小楼妻子,印证了强者会挥刃于更强者,弱者只会挥刃于更弱者。
面对日本人,段小楼表现了霸气外露。,段小楼看重名声
程蝶衣表现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
段小楼为舞台而生,他的基础是广大人民,在人民面前表现胆小如鼠,段小楼也是为了名声。文革中失去广大群众,让段小楼神无以宁将恐歇,挥刃向最弱者的蝶衣。
程蝶衣用真实的自杀不分雌雄,以入化境的古典京戏的别姬之魂演义柔弱胜刚强。假霸王而真别姬。
《霸王别姬》的前半段,段小楼是个很让人喜欢的人物,不论是他的童年时代,少年时代,还是青年时代,都给人一种十足血性的感觉。他为了帮蝶衣缓解练功的疼痛,故意踢掉蝶衣脚下的砖,被师父揍得鬼哭狼嚎,他遇见梨园戏霸袁四爷,说起话来滴水不漏,不卑不亢。
他在窑子里喝花酒不惜得罪众人,只为帮妓女菊仙解围。
在面对日本人的挑衅时,他胆敢一茶壶往亲日的警官头上砸去,被捕入狱险些小命不保,却面不改色。
就是这样一个看起来身怀傲骨的汉子却在影片的后半段,一次又一次突破下限,不仅变得卑躬屈膝,还在打倒牛鬼神蛇的口号中出卖至亲至信沦为一个可悲又可恨的存在。如果说岁月让他失去了血性,十年动荡逼走了他人性里的善,带来了人性里的恶。那么岁月、动荡这两样东西,又岂独独是他有的?菊仙可以不顾众人唾骂,冲上去抢丢在火里的刀;程蝶衣被批斗,也仍旧当众替他勾眉画脸。为什么他不行?
其实,要弄明白段小楼在影片后半段的“改变”并不难,只要先弄明白,段小楼在影片前半段的牺牲和血性是为了什么?兄弟、爱情、国仇家恨?影片里几处对比,很有意思。
一处是少年时代的段小楼因为蝶衣总是唱错唱词,用烟杆捅了蝶衣的喉咙,鲜血淋漓。而成年后一度放弃了唱戏的段小楼被师父召来,师父将那个烟杆给了程蝶衣,要他也“成全”他一次,蝶衣却并不忍心。一处是菊仙为了不让师父痛打段小楼,出面阻拦,却被段小楼盖了一巴掌,拿起板凳扬言要打死她。
还有一处是程蝶衣为了救段小楼跑去给日本人唱戏,被解救出来的段小楼却义正言辞地啐了蝶衣一口。而后来蝶衣因为此事被定性为汉奸要受到审判,他又前去乞求和日本人关系密切的袁四爷。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段小楼的行为其实没有一个一以贯之的标准。他的牺牲看似为了兄弟,可伤害起兄弟来却也没有手软,他的担当看似是为了爱情,可喊杀喊打也没有含糊,他好像胸怀民族大义,但倒戈起来依旧全无压力。
和他形成鲜明对比的则是菊仙与蝶衣,菊仙心心念念要从良,但为了救段小楼,可以向蝶衣许下诺言,重回妓院;
蝶衣恨日本人,不喜欢袁四爷,但为了段小楼,他愿意给日本人唱戏,陪袁四爷玩闹,面对做汉奸的质疑,他也只说了淡淡一句,青木是懂戏的。
他们两个看起来少了血性和正义,但行为是一以贯之的,因为她们心里有东西,菊仙心中是情,蝶衣心中是京剧与霸王。也正是因为如此,在影片的后半段蝶衣才胆敢在一片支持现代戏的声音中,谈现代戏没有美感;怕事的菊仙才会在文革批斗中,拼死护着段小楼,拼死保卫那把“四旧”的宝剑。
很多人说,坏时代是一个染缸,把白的染成黑的,红的染成绿的,但我觉得恰恰相反,坏时代不是一个染缸,坏时代是一个洗缸,洗掉了外界涂上去的浓墨重彩,洗出了人们的底色,段小楼对程蝶衣和菊仙不是没有感情,但这感情很肤浅;段小楼对国家也不是没有情怀,但这情怀本身也是肤浅的。他做的所有事情,某种程度上说是为了一声叫好。是为了他所处的世道下的正确。他护着蝶衣那是因为戏班里讲究同盟情谊,不论受到怎样的惩罚,这样的牺牲都会得到大家的认可。用烟杆戳伤蝶衣,同样是为戏班的荣辱,而不是为了蝶衣。
替菊仙解围是因为扶助弱女子能赢得一片喝彩,伤害菊仙又何尝不是出于群体压力
如果说菊仙和蝶衣的“正义”与“不正义”都是因为心中的信念,那么段小楼的血性和奴性实则也是一脉相承的,他从来没有那种独立于世的坚守,世道变成了怎样,他也就变成了怎样。
《霸王别姬》是一部经典的文艺电影,讲述了京剧名角程蝶衣和段小楼的悲惨命运。在电影的结尾,段小楼在批斗会上被迫揭发程蝶衣,导致程蝶衣自杀。这一幕让很多观众感到震惊和不解,为什么段小楼要出卖自己的挚友和恋人呢?
其实,段小楼揭发程蝶衣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 为了自保。电影中的时代背景是文化大革命,当时的社会环境非常混乱和残酷,任何人都可能成为被批斗和迫害的对象。段小楼作为一个京剧演员,本身就属于“四旧”的范畴,而且他还有一个同性恋的身份,更是被视为“反动”的标志。如果他不揭发程蝶衣,他就可能被红卫兵抓走,甚至被杀害。所以,他在极度恐惧和无奈之下,选择了牺牲程蝶衣来换取自己的生存。
- 为了讨好袁世卿。袁世卿是电影中的另一个重要人物,他是一个京剧大亨,也是一个政治投机者。他曾经是日本人的走狗,后来又成为国民党的亲信,最后又投靠了共产党。他一直对程蝶衣有着不可告人的欲望,但是却被程蝶衣拒绝和鄙视。在批斗会上,袁世卿作为“革命领导”,要求段小楼揭发程蝶衣。段小楼知道袁世卿有权有势,如果能够得到他的庇护,就可以安全过关。所以,他也想借此机会向袁世卿示好,希望能够得到他的赏识和提拔。
- 为了报复程蝶衣。段小楼虽然爱着程蝶衣,但是他也有着自己的骄傲和自尊。他曾经是一个风光无限的京剧明星,但是在乱世中,他却失去了一切。他看到程蝶衣在各种政治势力下依然能够保持自己的地位和声望,甚至还能够得到日本人、国民党、共产党等各方面的赞誉和尊重。他心里不平衡,觉得程蝶衣是靠着投机取巧和巴结权贵来维持自己的地位的。他也怨恨程蝶衣没有真正地爱过自己,只是把自己当作一个陪伴和依靠。所以,在批斗会上,当他看到程蝶衣仍然高傲地站在台上,不肯低头认错时,他心中涌起了一股愤怒和仇恨,想要让程蝶衣也尝尝自己的苦难和屈辱。
综上所述,《霸王别姬》中段小楼揭发程蝶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不是单纯的背叛或者无情。他其实也是一个悲剧人物,被时代和环境所逼迫和改变,最终走向了堕落和灭亡。
首先,段小楼和程蝶衣是两种人。段小楼是一个俗人。所谓俗人,是活在现实世界里的人,这意味着他要看生活的脸色做人做事。生活给他笑脸,他自然活的痛快,可生活要给他当头一棒,他只能顺着生活走。是很无奈,不过芸芸众生,还是活在现实世界里的多。
其次,时代让人身不由己。那个时代发生的一切,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痛点。为了自保,街坊领居,亲朋好友都可能是自己“揭发”的对象,这也完全是被逼的!段小楼是个俗人,为了生存,他向时势低头是无可厚非的。况且在现实世界里,这样被逼揭发他人也是常态!
但能怪他吗?一个懂得明哲保身的人自然认为别人也这么想,所以彼时他心理想什么?是否是先渡过这一关再从长计议?谁知刚烈如菊仙,没了爱情毅然把自己吊上了黄粱。决绝如蝶衣,忍辱一时,终究用最爱的人的配件结束了自己。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霸王别姬》是一部很经典的国产电影,可能也是陈凯歌最好的作品了,二十年过去了,哥哥的演技,程与段的感情纠纷仍然一直被人们探讨。关于最后段小楼揭发程蝶衣的原因,我的观点如下:首先,段小楼和程蝶衣是两种人。段小楼是一个俗人。所谓俗人,是活在现实世界里的人,这意味着他要看生活的脸色做人做事。生活给他笑脸,他自然活的痛快,可生活要给他当头一棒,他只能顺着生活走。是很无奈,不过芸芸众生,还是活在现实世界里的多。
程蝶衣是一个活在戏里的人。他自己出了戏还是虞姬,却也误以为霸王出了戏还是霸王,幻想着霸王别姬能唱一辈子。真正能懂他的,只有袁四爷。在段小楼“揭发”他后,他痛心疾首,所发出的痛苦的控诉,是他认为段小楼背叛了自己而作出的血泪反击。对程蝶衣而言,这是霸王背叛了虞姬,他出于痛心做了相同的事情。悲哀的是,段小楼从来不懂程蝶衣对他的感情。其次,时代让人身不由己。那个时代发生的一切,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痛点。为了自保,街坊领居,亲朋好友都可能是自己“揭发”的对象,这也完全是被逼的!段小楼是个俗人,为了生存,他向时势低头是无可厚非的。况且在现实世界里,这样被逼揭发他人也是常态!
巴金先生的作品集《随想录》与《沉思录》,几乎都是关于一个经历者对那十年的反思。在那场浩劫里,我们熟知的老舍先生因此逝世,巴金先生虽熬了过来,却是带着满身伤痕!!他被人批斗过很多次,也参与过揭发批斗其他人的活动,说了很多违心话,他也为此在作品里表达了自己的悔恨。但我们知道这不是他的错。
连大文豪巴金都不可避免地说违心话,况且段小楼这样的普通人呢。其实在生存面前,名人和普通人是一样的,他们都很脆弱。
我认为是4个原因,其实不光是在《霸王别姬》里,换到现实里很多人身上,可能也有部分人无法坚守情义大于自己利益。
第一,段小楼早就不是曾经有担当的师兄了
曾经段小楼能惹众怒,为程蝶衣抱不平,保护他。那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段小楼横惯了,没有受到社会现实的敲打,本身自己在戏班是顶梁柱,师傅都得忌惮一下,师兄弟们就更别说了,段小楼也迷恋那种英雄救美的骄傲感觉。
而在电影后期阶段,段小楼看到了那些不低头的人是如何苦难,现实打压了他的傲气和情义,他已经成了一个卑鄙,怕死,怕丢人的龌龊小人,揭发程蝶衣,对他而言只是和那些人同流合污的其中一个行为而已,他可以更没有底线,泯灭人性。
第二,段小楼无法脱离多数人
段小楼一直都是活在多数人的群体中,包括在误解程蝶衣受欢迎时,他宁可相信他人挑拨,都不相信程蝶衣对他的一片真心。再来是迎娶菊仙,古往今来,不管是人群还是话本,都把将青楼女子救出从良的男人成为大英雄,段小楼就是想成为大家众望所归的这类人物。
哪怕要他和程蝶衣决裂,他也愿意,因为不想被说成是像程蝶衣一样的人,他要做所谓的正常人,娶一房娇妻,过着大家羡艳的生活。因此,在所有人以出卖“敌人”为荣时,段小楼也不得不低头,只为了做多数人。
第三,段小楼已经破罐破摔了
段小楼在出卖程蝶衣之前,还出卖了菊仙,正是段小楼这最后一根稻草,压垮了菊仙对抗欺压者们的勇气,才放弃自己的生命。段小楼连结发妻子都能出卖,他已经失去了底线,对他来说,什么都比不上自己重要,所以出卖程蝶衣,其实是他一定会走的路,这个时候他已经沦落成身边那些疯子一般的“正义使者”。
第四,段小楼认为程蝶衣能够原谅自己
段小楼有一种没来由的自负,认为菊仙和程蝶衣爱他爱到骨子里,即便他做错事,他们会用爱包容他,原谅他。而这种心理随着环境慢慢走向畸形和病态的深渊。段小楼的认知里,菊仙和程蝶衣既然爱自己,那么就该为了自己付出,牺牲。
只要是为了自己好,他们就该像他们对自己的爱,证明给自己,段小楼已经因为菊仙和程蝶衣的爱和崇拜失去了对情感的平等感,他不认为自己该对程蝶衣和菊仙多好,反而自己该享受他们对自己的崇拜和付出。
因此,他觉得就算自己让他们付出生命,受尽苦难,但只要是对自己有好处,他们既然这么爱自己,会心甘情愿去做,也正是这种心态,他才能毫不愧疚的出卖爱自己的人,其实在后期,段小楼已经活成了恶魔,失去了本心,可怜的是从始至终不变的程蝶衣。
当你身处底层,当你身为少数人,你改变不了他人的想法,一边是自己好友,一边是自己的家庭,身处在大环境下,人人如此,又怎么可能独善其身,他人评价你,并不是因为自身有多高尚,而是评价了你就会显得自己很高尚,人们就觉得惩处了这些人,就会让社会充满光明,殊不知自己已经铸就了一个曾经厌恶的社会。他内心不想揭发却不得不这样做,因为自身无法对抗这个社会的力量。
本文由作者:微笑一路向前冲 于 2023-08-05 发表,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本文链接: https://app.yangtata.com/question/6446724944255516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