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楷书练习多久就可以练行书了?> 正文

楷书练习多久就可以练行书了?

各位书法爱好者,我是新手,楷书练了几个月,有了些兴趣,多长时间可以练行书?
  • 手机用户6028373278手机用户6028373278
  • 2017-10-25
  • 73
  • 共7人回复
松风书法小宝老师
「松风书法小宝老师 」发表看法
2018-02-18

这是很多书友所关心的问题,下面我说下我自己的体会

我认为你要能把楷书的用笔和结构的特点都把握得不错就可以练习行书!

当然也是有标准的,检验的标准就是随便拿一首诗来写,能写出该字帖风格。根据我多年的教学经验,很多人到这里都遇到了瓶颈,非得拿着字帖才能写字!我总结了一下原因,主要是没有能学以致用,不能把学到的用笔方法,结构方法来应用到陌生的字上面!

因此我的建议是你要多总结,然后多尝试去应用,临帖只是手段,用才是目的!就像我们学物理一样,学了定理是为了去解其他的题目,而不是死守着课本例题!

最后需要提醒的是:学了行书以后也要回过头来写楷书,融入行书的笔意去写楷书会让楷书写得生动!

其实楷行都是相通的,行书笔意写楷书本身就是手写体楷书的写法!那种笔笔分开的楷书是印刷字搭积木的写法!非常不可取!

喜欢的朋友欢迎点个关注和点赞!

弘扬传统文化,专注书法教学!

欢迎观看我的书法教学视频,也许对您有所启迪,也欢迎各位书友指正交流,谢谢

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发表看法
2018-09-16

练习书法,一般而言,应从楷书入门,而后可习行书。

至于学楷书多久可练习书,因人而异,不能简单用时间来界定。

行书相较于楷书,其笔法与结体并无太大变化,不过书写速度稍快、笔画变短、弧多于直等,楷书向行书过渡应该是很自然的事,不必过于刻意。

当然,关于书体的学习,也有另一些观点。比如潘伯鹰先生就主张,在练习楷书的同时,可以练习行书或草书,他说这样更利于理解笔法。对这种观点我比较赞同。

题主若是真想搞清楚现在是否可练行书,不妨把自己的楷书贴出来大家看一看,听听网友的意见。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新中式生活
「新中式生活 」发表看法
2017-10-25

没练过楷书,也可以直接练行书。原因很简单:

1. 按照书体形成的顺序,并不是先有楷书后有行书。自公元前99年的汉简出现,逐步发展起来的章草、今草、行书,标志着书写上打破了隶书的规矩,走向了率意和自由。楷书是在此基础上又一次新的规范并发展起来的。行书产生并影响于东汉的桓帝、灵帝时期,早于钟繇的小楷。

楷书笔法的成熟是在唐代,远远晚于东晋王羲之时代即已成熟的行书。

2. 按照人身特点要求,“养成规矩老不如少”,成年人再按规矩先写楷书,已经失去了优势。

所以说,没有写过楷书的朋友,特别是成年人,都可以直接写行书,比写楷书更容易一些。

以上内容摘自当代书坛泰斗欧阳中石先生作序并力荐、张旭光所著《行书八讲》

张旭光,字散云,原中国书法家协会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长期担任国展评委,现为荣宝斋书法院院长,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美术学院、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的客座教授,清华大学张旭光书法艺术工作室导师,联合国特聘书法教授。张旭光先生是当代书坛公认的行草书领军人物,被称为“破解王羲之密码”的书法大家。

向东习字
「向东习字 」发表看法
2022-09-17

从楷书过渡到行书,不是一时间来衡量,不止是从楷书过渡到行书,其他书体(碑帖)之间的过渡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衡量:

1.控笔。在用毛笔练习写字时,首先要懂得一个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要懂得行笔中的提按,绞转,顿笔,折笔,以及藏锋,露锋等,要达到得心应手的地步。

2观察(或者读帖)。要从整体外形,疏密,正侧,错落,大小,高矮(长短),曲直,角度等方面去分析。大到不了遗漏(或者忽略),能够写得出来,能达到与原帖六成以上。

3变通。在临帖时,首先要对临,然后背临。要根据整体章法要求,适当改变字的机构,笔画粗细,错落有致等,使整体性完好(无突兀感),要能写出字帖里面没有的字(可以借用偏旁部首)。

4气韵。临帖时气韵应达到原帖的八成以上。

以上三点达到要求后,方可更换碑帖(或者更换字体)

星墨阁书法
「星墨阁书法 」发表看法
2019-04-13

练楷书多久后适合练行书?回答:如果是决定了先练楷书再学行书,那么等熟练基本的点画,明白了基本的结体规律后再开始练行书。

第一、其实这个问题应该是:楷书练到什么程度再开始练行书?熟练楷书的基本点画,了解楷书的基本结体规律,能够处理楷书的小细节后再开始学行书。

第二、具体练多久楷书再开始行书,需要看自己个人的悟性和努力程度。有些人是花一年时间学楷,有些人是两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第三、由楷入行后也不要间断楷书的温习,因为在学习行书的同时也温习楷书,会让行书增加沉稳敦厚的特征,解决写行书出现飘的弊端;同时,有了一定的行书后,再温习楷书也会解决写楷书过度呆板的缺陷。这个时候就会明白楷书是写慢了的行书,行书是写快了的楷书这个道理。

老陈聊书法
「老陈聊书法 」发表看法
2019-04-14

也许,以时间作界限不太合适。

首先,楷书基础其实每个人都有,只不过不规范不系统而己。但既使如此,也可以直接学习行书。

其次,一笔一画的楷书和牵丝连带的行书是两个书写系统。练习楷书会提高笔画的塑造能力和结构的安排能力,这两点对行书会有邦助。但是直接学习行书,比如《圣教序》,也会获得这两项能力,其它字帖不好说。

再者,行书是对笔画、结构的动态安排,楷书学习无法获得这种能力。所以,楷书有一定基础(初中生水平)就可以学习行书,同时也可以系统学习楷书。两者是那种有相互影响,但又不是决定性的关系。

总结,学习行书勿须等待,只要楷书有些基础即可,不是非要楷书写的很好才能开始。甚至,行书更容易上手。

方圆行书
「方圆行书 」发表看法
2018-09-25

“练习楷书很久了,什么时候才能练习行书?”这个问题是很多书法爱好者长久以来不明确的问题。

有的人可能会担心楷书基础不好,练习行书会如空中楼阁。或是认为楷书练习很久了,只会一种书体不够显得自己有能力,认为楷书是初学者的专属,很心切。或许还有很多其它的想法……

但无论是哪种,我认为这个这个问题不是单纯的可以只用时间这个标准衡量的,更应该根据一个人的熟练度来衡量,用一个人记会了多少字和其中的规律衡量。

而行书是楷书的延伸,是书写快速流动的表现形式,更是楷书的继承。只有楷书练习熟练了,才能很好的学习行书,否则会四不像或是事倍功半。

而作为行书的基础,楷书是骨架,是脊髓,是大脑,如果楷书练习的不好,写出来的线条就不流畅,没有精气神,显得软弱无力。

而怎样才算学会楷书呢?

我认为就是可以懂得其中的笔法、章法,结构。其直接表现在不用看字帖,自己完全可以准确的写出作品。或是当你需要书写字帖中没有出现过的字后,你可以运用这种自己学习的规律将其组合起来,并且显得很协调。

而要达到这个目标有两种途径,第一种就是多次的重复实现记忆;另一种就是靠理解程度实现记忆。应该双管齐下。

而应该记忆什么呢?

我认为楷书的轮廓、笔画之间的位置关系、笔画的粗细、笔画的轻重、笔画的斜度、笔画的弧度是每一个临帖的人在读贴时应该能够快速获取的信息。

因此只要能够根据上述的要素总结好规律并记住并练习熟练后就可以就可以练习行书了。

赞成的朋友们点赞支持一下,求关注!

欢迎发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