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为止,让我觉得“厉害”的,让我心服口服的人是我的大女儿。
她从几个月大的时候,给她好吃的,总是很执着地给爷爷奶奶或父母尝过后她再吃。有小伙伴在一起,再稀有的东西她也和大家一起分享,不会独食。
她从小节俭,她小学那时我们都工资低,全家人吃穿花用都要靠这点工资,还要给双方老人养老,所以每个周我只能给她一块多钱的零花钱。
这一块多钱,可以说她从没为自己花过,她都是等周六中午在学校商店买两包零食拿回家给她爷爷或妹妹(周末我们一定会去看望爷爷奶奶)
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每天看着同学们吃零食她不馋么?后来我问过她。她说她也有馋的时候,但想到她买回来好吃的送爷爷后他的开心,送妹妹后她的雀跃,她就忍住了!
这么小的孩子,能忍得住那么巨大的口腹之欲的诱惑,这是不是很厉害?(主要那时候是真穷啊,没有钱,孩子能吃到点零食不容易)
再看一下她的行为品性:从小懂事,坚强勤恳,体贴父母,不骄不狂,兜得住话语,担得住事情,负得起责任,下得去功夫。
她从小学习勤奋,五周岁上的学前班,因为成绩还不错,六岁直接上的二年级(那时候还可以蹦级现在不容易了),从开始接触学校作业,从来没用我们催一次,从来没有“完不成”这一说。
小学时,周末作业再多,无论如何她也周六晚上全部完成(太多了,有两次作业太多,累的手腕疼,哭着也一定当晚写完。
那时候没有双休,是每个周六第二节课后放学,周天休一天,周六晚作业都写完了,她可以周天轻轻松松玩一天,她说如果有作业没完成,玩也不开心)小学结业成绩全优;
她从五岁上学前班一直到高中毕业,只在初四那年十月份,因为阑尾炎打吊瓶请了三天假(我陪着去医务室打完吊针再回去上课);
再就是高二那年八月份学校提前开学,她做了阑尾炎手术请假五天。其他时间哪怕感冒发烧也要上学,从来没耽误去学校上课。发着烧我劝着说别去了也不听。
我们夫妻,都是普通人,所以遗传给孩子的智商基因也很普通,没有那种特别高的天赋,但她对待学习,真的比别人更努力好几分。
初中,高中,都是在重点班。都是从刚入班的中游偏上,努力加方法后慢慢冲进班前五,到中考、高考前级部前五。
记得那时候每年的腊月二十九,我(年底了,工人放假,我和爸爸得看店,年底特别忙,所以我们不能回去)都会安排她姐妹俩回老家帮助她爷爷奶奶搞卫生一天。
她高二那年二十九晚上,大女给我打电话,妈妈你们明天回奶奶家的时候把我书桌上的那本物理卷子给我捎回来。
爸爸接过去说,别带了学了一年了,过年你也玩一玩吧,就那么两三个小时你看会儿电视算了!(我们店年三十12点封门回老家,到家就得下午一点,晚上吃完饺子五六点就得回店看门)。
她急了,说不行啊你们可一定给我带着!我要是只看电视不学,我同学某某菲超过我了可怎么办!(他们校重点班前五名里就俩女孩,我女儿和那个什么菲)我们只好给她带着。
除夕那天吃完午饭,我们全家人都在看电视,就她个十多岁的孩子,自己在一旁桌子上静静地学习!
这件事让我很是佩服又心疼,我觉得当时情况,好多大人也不一定忍得住不玩,只一心一意去学习!这个认准目标心无旁骛是不是很厉害?
高中的每个学期大考后,我们经常会被学校或班级邀请作为家长代表发言,直到她高考以全校应届生第一、加复习生第二的成绩考上大学。
大学一个月,就成为入党积极分子,同级第一批次入党。不到两个月那次,她又刷新我对她的看法。她平常给人的印象爱笑,温和有礼,话语不多,看外表就是个内向的小孩。
但上大学一个来月那次的八大高校联合什么比赛,(太久了现在忘了)各学校那么多同学去竞选主持人,她竟然去竞选成功!(我原来对她的认知,这样的活动她不会参加更不会去竞选)
大一加入学校科协,大三做到科协副主席,工作开展协调能力都棒棒的!这些抓住机遇突破自我是不是也很厉害?
她大一大二暑假都是只回来一个周,其他时间在学校勤工俭学,大二暑假自己兼职买了一台新电脑。
大三暑假开始准备考研,她跟我说想考一下清华试试,虽然最后以三分之差没考上,但我知道她尽力了!明知道是荆棘路,也敢于去闯一闯,是不是很厉害?
参加工作后第一年,自学考了建造师证和一级工程师证,考过这个证的大家都明白它的好处在这里我就不多做赘述。
在她知道自己怀孕后,她开始计划复习准备考博。她说,怀孕后期就不去上班了,这么好的时间不能让它白白浪费,要利用这段时间和产后休产假时间把博士学位拿下来!
奈何怀孕前期妊娠反应太厉害,每天吐的灰天黑地,需要吊水维持生命,前期根本没法学习。到后来七八个月时还是吐,但不用总是躺着了,可以起来学一会了。
记得生孩子头一天晚上,我在病房陪她睡,第二天上午八点,就要上手术台生孩子了,头一天晚上还背英语单词到十点半!
作为她的妈妈,我当时在想,换位思考我是她,我做不到。有没有很厉害的感觉?
上午八点多孩子顺利出生,到中午时肚子上刀口麻药过了她疼得厉害,她就对她老公说,赶紧打开手机,放英语单词给我听,分散注意力,疼的会不会轻一点!可我更心疼了!
医生护士们都笑了:有放歌的,有放小品的,还放相声的,还从来没有过放英语单词分散注意力的!
第二年五月四号,顺利考上定向力学博士。那一天下午四点多,她开车回家的路上给我电话,说她考完了。我问考的怎么样?她说应该没问题。
英语难不难?不难,就跟考英语六级差不多!数学很简单,我当时为了考清华的研刷的那海量的题给我起大作用,所以今年考博数学没出力。专业怎么样?专业我最放心!
我那本加厚专业书我全书背了四遍,重点还又背了两遍,这次成绩出来如果第一不是我,我一定去拜访一下那个第一,我要看看他那些方面还能比我更努力!
看看,自信来源于哪里?来源于对知识的掌控度!作为一个智商普通的人,有这种自信,有没有很厉害!
过了段时间就收到喜报,她被高分录取了。她老公家,是一个父母双方都很优秀的大家族(公公老家男女六个,婆婆老家男女十个,家族里能人、高才比比皆是)
我女儿进了这个家族,真的感觉回了家。大家的习惯于优秀,习惯于努力,习惯于再拼一把,和她的理念,她的习惯,都是那么地契合。
亲友们也很喜欢她,大家亲切地称她为“考神”,意思是只要她想考,考啥过啥。(当然这是玩笑话哈)
晋升副教授后工作更顺利了,我想这下可以放松一下,不用那么拼那么累了吧?没想到她从去年底又迷上炒股票!哎呀这学其他的我都没担心,但这个炒股我是真替她担心!
我不懂股票啊,未知带来恐惧。我以前的认知,炒股就跟赌博押大小一样,就是靠运气,从来没有想过这个东西,可以学习它的规律,我女儿告诉我,这个可以通过学习掌握规律,有的人常年不上班,把炒股挣钱当成一种职业!
我懵了!去年过年她们全家是在我们家过的年(亲家很开明,主动提出双方父母一家一个年,轮着过。)
我看她每天晚上学那么晚(每天晚上凌晨才睡)那个沉迷的样子,很是担心心疼啊!
但孩子大了,我们做父母的对她们的生活只有建议权,不能强硬干涉,只好忍着,只能在心里替她着急,祝福。
我心里担心她买股票会不会赔钱?(刚开始肯定会啊,刚开始赔的多挣得少,她也赔了几十万,今年四月份我听她说赔那么多,心疼她,把我的给她转了十万)
但从六月份,我们每周电话粥她就时常告诉我有挣有赔了。
九月赢面开始大一些了;十月,十一月,可以保持买必涨了;十二月,买的股经常涨停了!人家说是三日不见当刮目相看,这一次我怎么看,她也是太厉害了,学习能力太强了!
前几天打电话,告诉我她最近的研究课题又有新突破,导师又表扬她了。为她高兴!
我感恩天地,感谢命运,赐给我这么努力、勤奋,这么自强不息的好孩子!
我们就是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普通家庭,无钱无背景无关系,孩子走到现在,她在努力、勤恳、坚持、情商、魄力各方面都比较出色,在家族里一致被同辈晚辈放在学习的榜样的位置上。
她在娘家家族和婆家家族,大家都公认她的“厉害”,厉害在聪明能干,总是笑嘻嘻地,但总能解决想要的问题。
再就是能坚持勤恳干,永不言弃,所以给大家印象,只要她伸手干,干啥总能成功的。
今天下午电话,她说了一下以后打算,股票基本完成,现在可以放松一下了。后面把主要精力放在教育孩子和课题研究上。
我相信只要有她对学习的心无旁骛,她做什么都会成就斐然的!
祝福你们,我的孩子们!天道酬勤,愿命运对你们总是青睐有加!
我见过最厉害的人就是我的妈妈,我的妈妈是一个顶天立地,遇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女人,没有她不会做的,没有她做不到的。
而且是观众否认的公正的,我童年的记忆里,全是妈妈的付出,现在还有人提起我的妈妈就说:年轻时有多么的,孝顺,漂亮,聪明,勤劳,能干,没有事能难倒她,看她后辈人缘结的那么好,子孝孙贤!
我有这样的妈妈,我感到十分骄傲和自豪!
我表哥,一表人才长得帅不说,从小智商情商双高,妥妥学霸一枚。
普通重点毕业,先后考过了一建、注会,在某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两年,果断辞职考公,老板苦留未果,考上北京国资委公务员,现以安家落户北京。
普通家庭,无钱无背景无关系,纯粹凭着个人努力走到现在,努力智商情商魄力一样不缺,一直是家族里同辈晚辈学习的榜样。
我见过最厉害的人是我父亲。也许在外人看来,我父亲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人,大字不识一个。可在我心里,父亲聪明手巧,无所不能。
小时候住的房子房顶是一片一片的瓦片盖的,有一次做台风,隔壁邻居家的瓦片被风吹走了好几片,飞到我家屋顶把我家的瓦片咂漏水了。台风一停父亲就带上工具和材料上到屋顶,三下五除二就把自家和邻居家的屋顶一起修补好了。邻居高兴得赶紧送了一大碗姜醋蛋过来。
父亲会做很多东西,家里缺什么做什么。记得父亲做过一个很漂亮的柜子,用来放碗筷和吃剩的饭菜,里面分上下两排,外面刷了绿色的油漆。父亲边刷油漆边对我们说:“油漆要刷三遍,第一次刷完了等油漆干了再刷第二遍,第三遍也一样操作,这样刷出来的油漆既好看又耐用。”
九十年代初刚时兴在家里建厕所,父亲和母亲两个人花了两天时间就建好了一个厕所兼浴室,里面装了排气扇,除了一面是门,其他三面墙壁都贴上了瓷砖,美观又好打扫卫生。
最让我佩服的是父亲自己砌的灶,是那种专门烧稻谷壳或者花生壳的灶,灶的上面有一个长方形的口,口下面是一板长长的一直通到灶底的铁条做成的,排列整齐有间隔的灶板,稻谷壳或花生壳就从上面这个长方形的口倒入在灶板上燃烧。这种灶跟普通烧柴或碳的灶有很大区别,难度比较大,一般专业做灶的师傅也不一定做得好,做的不好的灶,点个火只见烟不见火,能把人熏得眼泪汪汪,烦躁得直跺脚骂人...父亲做的灶一点就着,而且火势特别旺。每年腊月二十开始,几个要好的邻居总是排着队来我家蒸大年糕,边蒸边夸父亲厉害,说这样的火蒸出来的大年糕又快又漂亮。每当这时候,父亲总是满足的冲着三杯冲,满脸微笑的喝着茶...
父亲已经故去十六年了,但父亲留给我的印象从未模糊,父亲不只聪明手巧,而且有远见,自己大字不识一个,却很重视儿女的教育。不但尽全力供我们读书,更在做人做事方面言传身教,教给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在我心里,父亲永远是最厉害的人。
真正厉害的人可以做到把你卖了你还要帮他数钱,而且还要感恩他她们,因为是他她们让你有了今天的生活和财富。
真正厉害的人,是那种“老虎不发威,发威让你后怕胆怯。”而你却把这样的人当成是病猫。
真正厉害的人,是那种让你可以为之赴汤蹈火,感恩戴德之人。而且你有可能常常心甘情愿地如付出。比如:父母对孩子的爱。
真正厉害的人,是那种跌倒了还能爬起来,而且一次比一次更加优秀的人。
真正厉害的人,是那种你死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死的人,而你却怎么也想不到是她他。
真正厉害的人,是那种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人。而且往往都会心想事成。
真正厉害的人,是那种可以看到你前生今世,知道你命运走向的人。而你却以为是迷信不可信。
真正厉害的人,是那种死的重于泰山,可以流芳百世,万人敬仰之人。比如:伟人们。
真正厉害的人,是那种你见了就敬畏,而且不敢轻易得罪的人。
总之,这样的人离我们很近,但彼此却很陌生,因为缘分未到,或者彼此阶层以及层次不同而已。
但是我们却感受到真正厉害的人,他她们对于社会的贡献和价值意义。
(我母亲)✌虽然学历不高,但是对生活的这本(无字天书)看的很明白。????有个故事:一群老总在开会,面对一个决议的时候,都不知道怎么去做决策,于是老大打了一个电话给自己在家做全职太太的妻子,众人不解,一个家庭主妇怎么能够做决策呢?其实一个家庭主妇,他对生活的理解是很多的,这在书本上是学不到的,只有自己经历,自己悟到才是最重要的,才是对的。????????因为任何的决策都离不开实际的生活。
我见过让我羡慕的人是二〇九,地质勘测高级工程师,贵州人,他说他们的同学都是部长级,他自己也常打高尔夫球,他说打麻将他们输赢都是十多万,这是我与老板和他去缅甸,相处七八天时间聊天记录。可惜项目没有盈利,反道是他们老板三人投资损失了三百多万,因为缅甸名字取得太到位了,只有柴汽油发电机,到处都是发电机的翁翁轰鸣声,曼德勒第二大城市也是如此。关键是发电机出故障,更换配件,非得到中国购买,我在那里三个月,也去过中国很多开发商场地,福建,湖北,河北人聚多,太多开发商都是血本无归。就是缺电的原故。
2014年公司与湖南某县级市合作发行城投债,我作为公司代表负责本地分公司组建,这个县级市不大只有两个红绿灯十字路口,留守城市大多是中老年人,年轻人基本是劳务输出,本来没有太多惊喜可能,毕竟一座城市的灵魂还是需要后浪们活力来推动创造。
组建分公司事情按部就班,深圳总部征召先锋队支援,公司新入职员工在总部人力资源编制的愿景激励下纷纷申请下乡,这或许就是深圳作为中国经济总部的优势之所在,汇聚国家最优秀的人才然后创新一种商业模式再将人才科学配置到内地,输出资本和人才算是回报当年内地支援特区的付出吧!
从总部来的诸多新员工中有一个来自苏州的中年人,这个人能引起我的注意是在总部的时候他经常是第二个到公司,因为我是第一。第一与第二之间形成了某种默契,不管我什么时候到,他总是晚我一步。有了几次接触后,大家熟络了起来,他就给我讲了关于他的故事。
他姓曹是地道的苏州人,老曹出生在教师家庭,这往往意味着学业不尽如人意,大多父母是老师的孩子学业都不太好,源于父母对学生们付出太多心力而无法惠济自己的孩子,因此老曹读了一个职业中专财务班。从中专毕业后,用了老舅的关系进了某国有银行做柜员,柜员是铁饭碗,他一干就是十年,十年柜员生涯他接触了不少有钱人,心思活泛的老曹与储户建立起来了信任,信任是原始资本积累不可缺少的要素。
老曹用心经营自己的人脉同时也开拓自己业余时间生意,他攒了一笔钱开起网吧,然后一家又一家,网吧选了钱后有了做合伙人的资本。老曹拿着自己资本找了几个有钱人开启自己创业生涯,他从自己熟悉的小额贷入手,客户来自于熟悉的苏州各大工业园小微企业,这些企业由于跟上游企业是年度结算,因此需要时时的辗转腾挪。老曹对这些企业的风控很简单,只有将房本拿过来做他项权登记就好,慢慢这种简单的借贷生意就积累不少客户,三年以后老曹身价千万拥房数套。
千万级的身家刺激了老曹对自己的格局定位,他决定搞一把大的,于是他放弃自己小额贷的生意进军房地产市场。房地产生意对他来说是陌生的,不过情商和智商担当的他通过朋友介绍进入苏州当地一家大地产公司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工作学习将房地产生意摸得七七八八了。老曹又找了几个很有钱的人凑了一笔资金成立了一家自己房地产公司,暂定资质的限制让他只能开发一栋房子一栋房子开发,这相当于在大地产公司项目中做小项目。
不喜欢做小项目的老曹通过朋友介绍认识了一个很有能量的大哥,这位大哥社会背景深厚在官商领域都有巨大影响力,老曹花了心思结识这位大哥,他们共同设计了一个军产房项目,军产房在中央军委改革军队市场经济活的之前属于灰色地带,老曹和那位大哥都认为风险可控,大哥出资源,老曹负责资金筹措,一切似乎顺风顺水等着水到渠成一战成名。
一将功成万骨枯,改革开放先富起来的人的确靠了胆略和机遇窗口期获得巨大财富积累,不过进入市场经济法治进程后一切都需要合法合理,老曹和他那位大哥的项目遇到了国家对于军产房的整顿,已经投入三分之二的资金算是陷了进去,通过诉讼获得补偿也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获得,于是老曹破产了。
也许是前后风云变幻太大,老曹破产的同时也是妻离子散了。没有了一切的老曹离开了苏州,他想到北京寻找机会用自己舅舅关系重新干出一番事业,不过人走背字的时候时运往往不济。北上没有希望,南下来到了深圳,没有关系低学历高负债的老曹做了一名保安。保安干的还算踏实,偶然看到公司招聘财富顾问,于是唤醒了他新的激情报了名入了职。
老曹又要离开深圳了,他要到一个自然经济为主的地方,那里也许会成功也许还是消没时间和意志。几年后,公司完成了合作注销了分公司,老曹也离开了公司。如今他又回到深圳开启自己不知道第几次的创业,他依旧乐观自己的未来,偶尔会面老曹也会谈起自己前妻和儿子讯息,疫情期间的春节他终于回家过年了,老曹说的很幸福快乐。
老曹也许是我这些年见过的最厉害的人了,在鼓励创新,宽容挫折的深圳保持勇敢的心笑看风云变幻。
本文由作者:迷茫中赚钱那点事 于 2023-03-23 发表,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本文链接: https://app.yangtata.com/question/64806870140384709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