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山西三晋指哪些地方?> 正文

山西三晋指哪些地方?

  • L丫123369L丫123369
  • 2023-06-10
  • 7
  • 共10人回复
太原晚报
「太原晚报 」发表看法
2023-06-15

首先需要弄懂三晋的由来,才能更好的理解三晋都有哪些地方。

何谓三晋?三晋,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家分晋”。在春秋时期,公元前453年,赵、魏、韩三国,瓜分了晋国的领地。公元前403年,赵、魏、韩受封为诸侯。史书称韩、赵、魏三国为三晋。此事件也作为春秋进入战国的开始。

只是当时的三晋包括现在的山西省、河南省中部北部、 河北省南部中部。现在的三晋则单指山西省,整个山西都可以称之为三晋大地。

对于现在网络上的一些消息,说现在的三晋分为晋南、晋中、晋北,这种说法纯属无稽之谈。没有任何依据,也没有得到任何官方的认可。

山西是有晋南、晋中、晋北之分,但也有晋东南、晋西北等一些说法,但这只是一种按照地理位置的叫法。

山西林草
「山西林草 」发表看法
2023-06-11

我们山西人经常说三晋大地,三晋今天指的是山西省。有的人误以为是指晋北晋中晋南,其实这是一种毫无根据的猜测。

元代以前山西叫河东地区。晋国时代的国土面积并没有达到达雁门关外。汉朝建立以后,才扩展到今天的大同一带。雁门关外野人家,就是一种形象的说法。也就是说当时在大同地区都是少数民族居住地。

晋的本意是晋国。三晋是指晋国后来被三个国家所分裂. 晋文公前半生颠沛流离,继任晋国国王后.大卿们势力上升,为晋国的分裂埋下了隐患.最后互相兼并发展成六卿.其中以智氏势力最为强大和霸道.智伯水淹晋阳城(今太原)后,晋氏衰弱,后分裂韩赵魏三国。但晋国并没有马上灭亡.晋国总共连续了前后600年.国家分裂后,这三个国家后来都是战国七雄中的国家。三晋说明了晋国最早作为春秋五霸之一,后期分裂为三个国家依然无比强大.所以这是山西人的骄傲。后来山西人称山西,为表里山河。

晋国起源于山西临汾翼城县,曲沃县与侯马一带.传承至商朝的古唐国。古唐国是商朝的一个方国。周朝建立后,周成王派他的弟弟来这里进行治理。后来国家逐步强大,尽管发生过曲沃代翼的故事,但仍快速前进,步步扩张。先后灭掉周边,远方国家上百个。向北扩张到了太原地区。向东占据河北西部。向南占领河南北部。主要以黄河与太行山为天险,进可攻,退可守。与秦国,楚国都发生过一系列有名的战争。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成语故事,如秦晋之好等等。

晋也是山西省的简称。改唐国,为晋国,一说是来源于晋水,但今天的晋水是哪条河水还未找到。反而因为太原有晋祠,造成人们误以为难老泉泉水之河水为晋水。晋国国名的另一说为聚进取之晋的意思。

曲沃县修建了晋国博物馆。晋国曾多次迁都。今天的侯马有新田。当时的国家中心位于今天的翼城曲沃侯马襄汾及绛县闻喜一代。北东南三面环山,西部面向临汾盆地和运城盆地。从风水学上说是选择的一块绝佳宝地。汾河,浍河等众多河流交汇。近年来在襄汾县发掘的陶氏遗址,初步证明了三皇五帝时代的尧王时代的活动范围及尧都平阳的正确性。

有关晋国起源于河北唐县,山东潍坊的说法,都是一些毫无根据的想象。

风光艺境
「风光艺境 」发表看法
2023-06-16

三晋为山西省之别称。而“三晋”之称,源自“三家分晋”。

春秋末战国初,晋国公室式微,知氏(智氏)、范氏、中行氏、韩氏、赵氏、魏氏六家卿大夫共执国政。前458年,晋知、韩、赵、魏四卿灭范氏、中行氏,共分其地为邑。前453年,韩、赵、魏三氏复共灭知氏,尽分其地。韩、赵、魏三家分晋之势成。

晋幽公时,公室仅保有绛(晋都,今山西曲沃县西北)与曲沃(晋别都,今山西闻喜县东北),余皆归三家,晋侯反朝于三家之君,沦为附庸。

前403年,周天子正式册命赵籍、韩虔、魏斯列为诸侯,形成赵国、魏国、韩国三个诸侯国。后世遂称晋地为“三晋”。

山西省简称晋,别称山右、河东、三晋,位于黄土高原东端太行山与黄河中游峡谷间,因地处太行山以西而得名。

全省面积约16万平方千米,人口3501万,现辖11地级市、11县级市、81县、25市辖区,省会太原市。

山西历史悠久,曾为上古尧舜禹所都之地。相传“尧都平阳”、“舜都蒲阪”、“禹都安邑”,均在省境内。

夏朝时为冀州之地;商代有唐、缶、虞、黎等方国。西周成王(周武王子)灭唐国,封其弟叔虞于唐地(今山西翼城县西唐城村;一说今太原市北)。唐叔虞之子燮父因唐国临晋水,故改封国号为“晋”,称晋侯。“晋”之称始此。

春秋为晋国之地;战国为韩、赵、魏三国之地。秦置太原、河东、上党、雁门、代五郡;汉为并州。唐为河东道;宋为河东路;辽属西京道。

山西设省始于元朝的中书省。元建都大都(今北京市),称太行山以西为山西,设河东山西道宣慰司,属中书省,这是山西作为政区名称之始。

(太原古城)

明初设山西行中书省于太原,1376年改称山西承宣布政使司,领大同、太原、汾州、潞安、平阳五府三州。

清代正式设山西省,辖9府、16州、108县。民国于省下设3道,辖105县;1927年废道制,由省直辖县。

1949年9月1日,山西省人民政府于太原市成立,辖忻县、兴县、榆次、汾阳、长治、运城等专区。其后省内行政区划多变。至2004年行政区划始成今状。

东部是以恒山、五台山、太行山、太岳山、中条山为主体的山地和山间盆地区;西部是以吕梁山为主体的山地和吕梁山西麓黄土高原区;中部有大同、忻定、太原、临汾、运城等盆地。黄河、汾河、沁河、桑干河、滹沱河、清漳河、涑水河、昕水河流经境内。解池又称盐池,为本省最大湖泊。

山西省属中温带-南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350~700毫米。

农业主产小麦、玉米、高粱、花生、棉花、大豆、莜麦、薯类、油料作物等。晋南是主要的麦、棉产区,晋西北有畜牧业。

矿产资源相当丰富,煤、铁、铜、铝土储藏量居国内前列。

山西煤炭已探明储量2349亿吨,占中国煤炭已探明储量的1/5以上,储量大、分布广、煤质好、煤种全、埋藏浅、煤层稳定。全省含煤面积6.18万平方千米;现有大同、阳泉、太原西山、晋城等煤矿,原煤产量约占全国的1/4,煤炭出口创汇占全省出口创汇总额的3/5。铁矿已探明储量近30亿吨,占中国第四位,故山西有“煤铁之乡”之称。此外还有耐火粘土、石灰石、石膏等。山西是世界最大的镁生产基地之一。

山西是中国著名的能源化工基地,有煤炭、冶金、机械、重化工、电力、纺织、建材、电子、酿造、食品等工业。太原是我国著名的合金钢、重型机械和煤化工基地。

山西省已形成以铁路、公路为主,航空为辅的交通运输网络。境内有石太、同蒲、京原、大秦等铁路干线,石家庄至太原的铁路客运专线已经开通;有京昆、二广、青银等高速公路过境;108、109、207、307等国道纵横交错。以太原武宿机场为中心,还有大同、长治、运城机场,开通了至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航线。

山西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素有“中国古代建筑宝库”的称誉。名胜古迹有五台山、恒山、黄河壶口瀑布、北武当山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大同云冈石窟、平遥古城和五台山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文物还有太原晋祠、永济五老峰、应县木塔、芮城永乐宫等。

山西特产有平遥牛肉、沁州黄小米、稷山和运城等地的枣、清徐葡萄、原平梨、长治党参等。传统名产有杏花村汾酒和竹叶青酒、清徐陈醋、闻喜煮饼、并州刀剪、中成药等。

(平遥古城)

环游培调
「环游培调 」发表看法
2023-06-17

三晋的由来,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段历史,晋国从鼎盛时期的霸主国家衰落到被韩国、赵国、魏国分晋的下场,也正式标志着春秋的结束,战国的开启。三晋包括山西省;河南省北部、中部;河北省中部、南部地区。现在的三晋单指山西省,整个山西可以称之为三晋大地。这段历史充分说明了三晋大地,地理优越,资源丰富,人才荟萃,是祖国的一块风水宝地。今天有着三十个世纪,悠久历史,文化孕育的三晋儿女,一定会在互联网,智能化时代创造出新的辉煌。

自在同心圆
「自在同心圆 」发表看法
2023-06-20

山西三晋指:陕北黄土高原、关中平原和陕南秦巴山区。所谓三晋,就是三家分晋,晋分为三家的意思。赵、韩、魏三家瓜分了晋国的领地。公元前403年,赵、魏、韩受封为诸侯。此事件作为春秋进入战国的开始,今天的“三晋地区”,指的是晋南、晋中、晋北(燕北),即山西省。

白肺劲
「白肺劲 」发表看法
2023-06-11

山西三晋通常指的是山西省境内的三个古代行政区划:晋阳、晋中、晋南。晋阳即为今天的太原市及周边地区,晋中指的是今天的忻州、临汾等地,晋南则是今天的运城、吕梁等地。

三晋地区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以及人文历史,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在古代,三晋地区曾经是中原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之一,也是中国北方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达地区之一。三晋文化历史悠久,包括了许多重要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名人,如壶关、云冈石窟、晋阳文化、晋商文化等。

下面分别介绍一下这三个地区的情况:

晋阳:晋阳指的是今天的太原市及周边地区,是三晋地区中心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晋阳历史悠久,是周朝的都城,也是春秋时期晋国的都城。太原古城墙、清真寺和龙山石窟等是晋阳地区的重要历史遗迹。此外,晋阳还是中国北方重要的能源和工业基地,有着丰富的煤炭、钢铁等资源。晋中:晋中指的是今天的忻州、临汾等地,位于山西省中部地区。晋中是三晋地区的中心地带,历史悠久,有着许多重要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名人。如木塔寺、神泉峡、云岗石窟等。此外,晋中地区也以发展农业和手工业为主,有着丰富的农产品和手工艺品。晋南:晋南指的是今天的运城、吕梁等地,位于山西省南部地区。晋南地区地势较低,气候温暖,是中国北方的重要农业和水果产区。晋南还有着许多重要的文化遗产和历史名胜,如五台山、九龙壁、禹王台等。此外,晋南地区还是中国著名的商业城市之一,有着丰富的商贸文化和商业资源。

杨兜兜
「杨兜兜 」发表看法
2023-06-16

三晋包括现在的山西省、河南省中部北部、 河北省南部中部。现在的三晋则单指山西省,整个山西都可以称之为三晋大地。

对于现在网络上的一些消息,说现在的三晋分为晋南、晋中、晋北,这种说法纯属无稽之谈。没有任何依据,也没有得到任何官方的认可。

山西是有晋南、晋中、晋北之分,但也有晋东南、晋西北等一些说法,但这只是一种按照地理位置的叫法。

马路伢伢
「马路伢伢 」发表看法
2023-06-20

三晋其实就是泛指今日的山西省,作为地理名词指魏赵韩原晋国故地,春秋末期,赵氏 、 韩氏 、 魏氏原为晋国六卿, 公元前453年,三家联手在晋阳城打败晋国执政智氏,此后三家逐步瓜分晋国,前403年,周天子承认三家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将魏、赵、韩这东方由晋国分裂而来的三国合称为三晋,其地约当今之山西省、河南省中部北部、河北省南部中部。

至此三晋即作为山西的别称,而三晋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比晋代更为广泛,也体现了三晋作为中华文明史发祥地之一的丰富内涵。更有甚者,三晋文化不仅实现了北方文化与中原文化的极大融合,还为山西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而人们也习惯把今日山西称为三晋大地,3000万山西人称为三晋儿女。

三晋得名,是三晋对晋国在名分版图、实际权力、制度风貌上继承的结果,远不是国都位于何方所能改变的。换句话说,三晋是从春秋晋国的霸业中,生长出来的三个战国政权,晋土是三晋的土壤,而定都晋土之外,只是三者在战国早期对外争霸的举措,绝非三者根基转移的表现。

今日三晋大地,省会太原,位于中国华北,东与河北为邻,西与陕西相望,南与河南接壤,北与内蒙古毗连,辖11地级市,市辖区26个、县级市11个、县80个,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全省常住人口203491.5616万人,GDP17026.68亿元,总面积15.67万平方公里。

阳春白雪8p
「阳春白雪8p 」发表看法
2023-06-17

三晋最初是指战国时期的韩国、赵国、魏国三国的合成。韩、赵、魏三家原是春秋时期晋国六卿中的三个,他们在春秋晚期共同打败了晋国执政的智氏,然后逐步掌握晋国的大权,前403年,周威烈王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史称“三家分晋”,因此史书称韩、赵、魏三国为三晋。

现在的山西根据人们历史习惯上称呼和说法又分为五大区。

1.晋北地区:大同,朔州,忻州。

2晋中地区:太原,晋中,阳泉。

3.晋南地区:运城,临汾。

4晋东南地区:长治,晋城。

5.晋西(西北):吕梁,吕梁山地区。

一粒冲上海滩的砂粒
「一粒冲上海滩的砂粒 」发表看法
2023-06-19

三晋不是具体的地理概念,是一个政治事件。春秋时期,晋国的权利由智氏,中行氏,赵氏,韩氏,魏氏几家掌控,智氏灭了中行氏后又联合魏韩围困晋阳,赵氏派出使者联络韩魏以唇亡齿寒晓以利弊,促成韩赵魏三家联合,灭了智氏,三分其地,从此晋国一分为三,形成赵、韩、魏三国并得到周天子的认可,历史从此进入战国时期。

欢迎发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