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总工会,体制内其他单位的机构三定通常不设工会主席一职。也就是说,工会主席不是实际意义上的行政领导职务,而是各单位为了配合总工会抓工会工作,由职工代表选举产生的一个群众性组织领导职务,只需向工会备案,不需要经组织人事部门和编办审批,定职定岗定级。
所以现实中单位的工会主席一般都由其他领导兼任,其中以单位副职兼任居多,部分由单位中层兼任。他们在单位内部认可度较高,有一定的影响力,因而容易在职代会上被选为主席。
正因为此,工会主席到底有没有地位和权力,影响力有多大,其实不取决于工会主席这个职务本身,而在于其由组织任命的行政职务。后者职务越高,工会主席的影响力越大,话语权自然更重,反之工会主席只是一个“虚职”。资格老点的,别人还会给三分薄面,在很多工作上给予配合和支持;嫩点的,根本没人尿你。如果是后者,工会主席就是顶着一个听起来牌面还行的“劳碌命”。单位逢年过节慰问负责买粮油物资发放;有什么工会活动,比如看电影负责组织人员观看;搞什么文艺节目,少不了工会主席操心的份。不管慰问搞活动,还不能随便糊弄,必须一碗水端平,否则别人就会来找麻烦。
毕竟,工会工作主要是维护职工福利(现在也没啥维权的事做),涉及到每一个职工的利益,但凡和利益挂钩的,都是关注的焦点,干好了是本职,干不好就是你的错。比如发福利,以前的领导发的多,你当了主席发的少,别人就会来质问你,而不会管单位的实际。因此,很多人并不是很愿意干工会主席这个差事。很多单位工会主席都由一些闲着的老同志担任,可见工会主席的实际地位。
所以,指望通过工会主席影响一些人和事,不现实。
我来回答一下吧,因为我曾经在县总工会工作过,经常和工会主席打交道,对工会工作比较了解。
可以肯定的说,工会主席在单位里能说上话,毕竟工会主席享受同级副职待遇,只不过话语权比较弱;如果担任工会主席的同时,还有其他职务,比如说副书记,副总经理等等,那么话语权就强多了,主要是行政职权强。
工会属于群团组织,主要工作有维护、教育、参与、建设四大职能,工作内容是积极配合劳动部门,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劳动法律法规的落实;工会本身没有执法权,工会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受到侵犯还得提请劳动部门给予制止、纠正,所以说工会的性质决定了工会的话语权比较弱。
但是也不是不能改变这种现象,如果工会主席经常开展劳动技能大赛、节能环保技术创新、走访慰问一线工人、及时化解劳动纠纷、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等等,在各项工作中体现工会的价值,充分发挥那么工会的作用,那么工会主席的话语权也是十分有力的,最起码在制定合同、工资薪酬待遇、职工福利、文体活动等方面,还是会以工会主席的意见为主的。
话语权强不强,有时候在职务,但更多时候在人,事在人为,不同的人,同一职务话语权也不一样。
以上观点不一定正确,仅供参考!
工会主席不属于领导顺列,它只是一个单位职工代表选举群众性组织领导,它不需要组织部门考查任命。
所以,如果是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一个没有担任单位任何领导职务的工会主席,几乎是没什么地位可言的,也更不可能在单位里说上什么话。
我以前的单位,就曾有一位工会主席,由于他没有担任单位领导职务,平常单位组织工会活动,很多年轻人都是一副爱搭不理的模样,更别说工会下属成员的工作了,工会一杆子人都只有自己劳碌不停。
后来,为了更好地推动单位工会工作,上级出台文件规定:单位工会主席享受单位副职待遇。
结果这也只是停留在文件上规规定之中,很多时候,单位根本就没有按照要求执行,毕竟如果是把一个纯粹的工会主席视为单位副职待遇处理,那单位上的其他领导又该作何感想呢?
所以,很长时间以来,单位工会主席都只是一个装饰品,都是一个徒有的虚名,既无实权也无实利,只是一个摆设而已。
这一时期的单位工会主席,根本就谈不上在单位说什么话,唯一可能就是给领导提提参考意见,起不了多大意义与作用。
后来,随着工会工作的不断发展和现实工作的需要,单位工会主席才开始由单位副职领导兼任,或者是单位中层干部兼任,而不再单独设立工会主席。
这时,单位工会主席如果是中层干部兼任,那么其在单位也没什么话语权,毕竟单位中层干部还没能进入单位领导班子,此时根本就不具备话语权的资格。
如果是单位工会主席由副职领导兼任,由于其在单位分管某块工作,具有相对的决定权,此时单位工会主席自然也就可以说上话了。
毕竟单位主要领导,很多时候也要维护副职领导的权威,对其所说的话,只要是没有什么大问题,自然也会考虑支持三分。
此时,单位工会主席能够说上话,最根本的依靠是来自于他所担任的行政领导职务,并不是他工会主席的身份影响。
我曾做单位中层干部时,兼任过一届单位工会主席,单位副职领导和年长者,几乎没谁会热心你的工会工作,年轻人也没心思关心,只在意自己的游戏与吃喝玩乐。
只要是单位有什么事情,需要工会时领导才会想起,然后便是工会几个人去全程操办,忙得脚后跟打后脑勺。
如果是工会工作做得不好,还会被单位领导批评员工抱怨,做好了也几乎没有得到什么肯定与表扬。
后来单位工会主席由一个副职领导兼任,工会主席的工作推进与开展情况,才有了一丝丝改变。
所以单位工会主席,如果是没有在单位里兼任行政领导职务,其啥都不是,根本没有什么人会正眼瞧你,这也是为啥现在单位工会主席往往会由单位领导兼任的原因,不然很多时候,单位工会工作还真难以开展。
能否说上话的关健在于是否有职有权,手上是否有社会资源。工会属于群团组织,其职责是参与、维护、建设、教育四大职能,没有直接的决定权和拍板权。但话又说回来,一般工会主席都能享受同级副职待遇,属于班子中的成员,在讨论决策中,工会主席也占有一席之地(一票)。
严格意义上说,体制内单位工会主席没有级别,没有什么权力,也说不上什么话。但是,兼任工会主席的人本身是单位领导、有具体职务、有行政级别、有一定权力,多少有些影响力,可以为你说上话。
我们大家眼中的工会,就是发放节日福利、组织文体活动、丰富员工文化生活的机构。除了镇总工会、县总工会、市总工会、省总工会等为法定机构外,其他业务机构单位的工会都不是法定机构(三定方案中没有),没有具体编制,没有具体行政级别。
目前,除了内设机构外,几乎体制内所有独立运作的单位,都设有工会这个组织。有工会,自然就有工会主席、副主席,工委委员等职务。
单位的工会主席,表面上不是法定编制人员(三定方案中没有工会主席职务),也没有具体行政级别,除了发放一些人人都有的节日福利外,也没有什么权力。
虽然单位工会不是法定机构,工会主席也不是法定领导,但是单位的工会主席,一般由单位副职领导兼任。
比如,县直教育局工会主席由副局长兼任,市教育局工会主席由副局长兼任,省教育局工会主席由副厅长兼任。
此时,兼任单位工会主席的副局长、副厅长等,在单位属于党组成员,属于单位决策圈人员,有重大问题的决策参与权、人事任命的建议权、大项工作的领导权和安排权。因此,兼任工会主席的副职领导,或多或少掌握一定权力。与副职领导搞好关系,即使帮不上你大忙,但是关键时刻会助你一臂之力,可以为你美言几句、锦上添花。
我原来在国企上班的时候,工会主席老刘是一个老好人,没有领导架子。
虽然工会主席属于领导班子成员,但老刘看得很透,从来不多事,开会表决的时候随大流,不会轻易发表自己的意见。
对待普通员工,老刘也没有架子,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所以群众基础非常好,普通职工见到他都愿意和他聊天,拉拉家常。
在我看来,工会主席这个岗位挺尴尬的,虽然是领导班子成员,但不管生产和技术,话语权很少。
对下面的员工也没有多少约束力,员工不尊重你,你也没有办法,只能干瞪眼。
老刘深深懂得这个道理,工会主席只能让他的地位提高,但给不了多少实权,平时想要办好事,更多的是要别人给面子。
不管是真是假,老刘对每一个人都是热情相迎,所以人缘特别好,老刘找人做事,大家都会积极支持。
老刘在工会主席的岗位上工作了十几年,可以说是混得如鱼得水,非常惬意,一直干到退居二线。
老刘退居二线后,来了一个新的工会主席小李,小李很年轻,只有三十多岁,他的工作风格和老刘完全不同。
工会主席分管6s管理,说得直白点就是管工作现场工装的摆放以及环境卫生。
李主席很有上进心,新官上任三把火,每天不定期地对工作现场进行巡查,发现烟头纸屑或者杂物垃圾,立刻开出罚单,不讲情面。
在中国是讲一点人情世故的,老刘在的时候,碰到现场有杂物,一般是叫工人把杂物清理掉,不会扣钱。而李主席不给机会,有些工长求情,希望网开一面,但李主席铁面无私,从不给机会。
为此,很多人对李主席有意见,觉得他太较真了,工作现场哪里能那么干净?除非停工,只要有事做,工作现场是一定会有垃圾的。
可是李主席不这么认为,工作现场应该时时刻刻保持干净,这是符合单位现场管理规定的,做不好,是人的问题,没有客观原因。
所以说,李主席和下面做事的员工关系很紧张,甚至成为了对立面,碰面没有人会主动和他打招呼。
当然,李主席也不在意。
李主席不满足被边缘化,主动向单位一把手厂长提出给自己压压担子,他也要管生产。
有人主动做事(承担责任),厂长肯定乐见其成,所以,满足了李主席的要求,让他分管了一部分的生产。
李主席自从管生产后,更是干劲十足,对于自己管的生产项目抓得非常紧,几乎每天泡在工作现场,督促工人加班加点地工作。
这时候,背地里,员工给李主席取了一个外号:黄世仁主席。
李主席不是池中之物,因为工作能力出色,只在单位工作了两年,就升官了,调到别的单位做了一把手。
回顾李主席在单位做工会主席的这两年,和老刘完全是两种风格。
老刘不多事,只干好本职工作就行,对所有人都是笑脸相迎,从不为难底层员工,所以,他和单位里所有人的关系都很好。靠着自己的人格魅力,老刘虽然没有实权,但是在单位里混得如鱼得水,只要他开口,几乎没有办不成的事,因为大家都给他面子。
而李主席却恰恰相反,他没有选择做老好人,对于自己分管的现场管理,要求非常严格,一旦发现问题,立刻就开出罚单。工会主席分管的东西不多,现场环境管理在很多人看来只是走一个过场的工作,但李主席把这项工作当成事业来做,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李主席积极上进,还主动要求管生产,为了完成任务,天天在一线蹲点,督促工人加班加点。
李主席在普通职工心目中,不是一个好的工会主席。但在上级领导看来,他是一个工作努力的好干部,所以,李主席升迁了。
从老刘和李主席的故事来看,可以分析出工会主席在单位里的现状。
工会主席在单位里没有多少实权,但并不代表这个职位没有话语权,毕竟属于领导班子成员,他说的话,一把手也会好好考虑。老刘和李主席做很多事都能实现自己的意图,老刘靠的是老好人形象,李主席靠的是积极上进。
至于底层员工对待工会主席的态度,大部分情况下还是尊重的,工会主席都是聪明人,他们懂得怎么和底层员工打好关系,因为,他们想实现自己的意图,很多时候是需要别人给面子。
李主席是个异类,他升迁靠的不是好人缘,而是积极努力的工作,可能底层员工对他不是很喜欢,但领导喜欢,这就足够了。
看这个单位工会地位,如大企业工会主席很多是党委委员,是班子副职的配置。工会有专职干部,有的大企业工会管理食堂、幼儿园、理发室、电影院等等,工会主席当然能说上话。当然,如果单位工会偶尔搞个活动,平时发个福利,非班子成员任工会主席,可能话语权就弱些。
我是单位工会主席,我们是事业单位,单位工会主席必须由班子成员兼任。
我们上一任工会主席是单位书记兼任,我们单位是法人负责制,书记是单位二把手,二把手兼任工会主席,自然是能说上话,只是看她愿不愿意说。她主要是分管人事、财务和工会工作,单位的人事权和财权一般在一把手那里,分管只是协助,加之她性格好不强势、比较懒不抓事,因此她不大管事,但她爱与大家喝酒抽烟打牌,与大家打成一片,人缘较好。
她退休后,单位由一把手兼任书记,我是单位副职兼任工会主席,我分管人事、办公室、财务、总务及工会工作,工会工作也是在党总支领导下开展,主要是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为大家谋福利,凝聚人心。我首先是与总工会加强沟通联系,取得总工会支持,多学习工会福利政策及工会经费使用办法,尽最大努力为职工谋福利。工会工作搞好了,职工人心齐,反过来也是为行政为党总支服务的,一把手应该支持。
完全说不上话。我讲讲我们单位的例子。
我在省直部门,我们的工会主席不是一个领导职务,而是一个兼职,一个二级调研员兼任工会主席,工会设置在机关党委,机关党委由专职副书记(正处)负责日常工作,工会主席的各项工作,包括发放节日福利、组织活动等,都要经过专职副书记同意后,报机关党委书记(单位副职领导兼任)同意。
我是我们部门的工会小组长,实际上就是给大家服务的。每次机关发放福利或者组织活动,我基本都会参与。我经常接触工会主席,偶尔也会问他为啥过节发某某超市的商品,他会直接回答我,这都是领导定的,他只是办事的。很多同事跟他反映就餐问题,他会说,我可以记录一下去跟餐厅沟通,但是大概率我说了没用。
事实就是如此,如果一个单位,把工会主席定位为部门领导职务,或者由领导班子成员兼任,那么就有一定的话语权。如果只是兼职,那就没有多少份量了,只是一个具体的办事员而已。
以自己所接触为例,现任工会主席为班子成员,正科级,在单位排第三,除了书记、镇长就是他了,因为单位就4个正科级,另外一个正科级退二线之前也是负责工会任工会主席,现任接替了他,在乡镇,正科级和副科级下村安排工作其待遇相差很大,村里的态度那是相当明显。
企业的工会主席一般都是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算单位领导之一。能不能说上话看在什么问题上,年节走访老干部、退休职工上能;夏天组织给一线职工送“清凉”能;还有就是在领导授意下组织职代会,在用人上基本只有举手的份。本人所在的建筑企业就是这么个情况。
工位主席一职要说地位和级别肯定是不低的,至于能否拥有话语权,这个要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和个人的影响力了,有时候一些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就会让它变得很重要起来,有时候则是一个无足轻重的部门,在这个职务上兼职的工会主席有很多。
按照工会主席应该履行的职责来看,就是要合法地维护工人的利益不受侵犯,是基层员工在利益诉求方面的代言人,是监督者、执行者和维护者,也是工会的法人代表,一切与员工有关的相关活动,都可以通过工会来组织。
现在无论是私营、合资、事业单位都会有工会这个部门,在合资企业里工会拥有较大的权利,员工的一些利益诉求通过工会往往就能实现,私营企业里的工会组织有同于无,应付检查的时候有,没有检查的时候无,代表的是老板的意志,事业单位里的工会组织,一般架构都很健全,要什么就有什么,但相关的负责人员不一定就是专职,有时候兼职的比较多。
这个工会主席在单位听起来很有干头、但在现实工作中就是个鸡肋似的部门,除了学习因需要搞搞过场以外,一年到头也组织不了几次活动,顶多是逢年过节做做统计发些福利、搞些慰问而已,真正有影响力、需要宣传下基层搞活动的,单位一二把手都会不请自到的。
在国企里属于高层,比如我们这里,可能并不是兼任副职,但手里有一笔钱,所以还是能说上话的,职责比较纯粹是管工会的,将来的上升渠道一般是上党委书记,一般很少做企业行政或具体生产方面的管理,公司化改制过的单位,工会主席会自动转监事会主席
某局工会主席是,是人事股副股长提上去的。当时组织部门有点乔老爷乱点鸳鸯谱,要求该局将工会主席列为班子成员。好有意思,该工会主席,自己真把自己当成领导了,事事参与、时时彰显自己,事事先表态,有一次惹火某位主任督学,一句话呛的他无话可言。该工会主席,是一个不学无术的人,论学识、论能力都是比较差的。自己不尴尬,尴尬就是别人。
后来我听说他要求下属单位给他报销各种开支,本身经费就紧张,保正常运转还有难度,因此一些下属单位负责人都绕着他走。有时他明目张胆要烟酒,甚至去下属人家蹭吃喝。官不大,架子不小。那个嚣张气,好多人看不惯,自己喜欢打牌,别人接了他的炮,他就张嘴骂人,有一年过年,平时有点来往几个,住在同一小区,打个扑克,结果他输了,一把将扑克牌扬到天空,其余三个人不和他一般见识,转身离开了,单位的人都不愿和他聚餐喝酒打牌,不想搭理这样下三滥的人。
好日子不长久,改革方式来了。工会主席不再是班子成员,工会主席由副职领导兼任,原来的工会主席负责系统内常务工作。从此地位日落千丈,小日子一天不如一天。碍于面子,哼哈一声。过后都是鄙视的口气和眼光。
当下工会属于群众性组织,县级以上工会主席都是有一定行政级别的人担任。既是县级领域的工会主席,也没有任何决策权。如同参谋不带长,放屁也不响。科级单位的工会主席都是由副职兼任。在一些眼里,以为工会主席是多大的官,有多大决策权。做糖不一定甜,任何人做醋都会酸的。工会主席也是如此。如果你是副职领导兼任工会主席,那你的话语权就会增加。
目前各单位工会没有发挥出应有作用,反而花架子百出。折腾工会会员,花样繁多。真正维护会员利益较少。一个单位的工会主席,一般都是有一定行政级别担任。如果没有其它行政职务加持,那是真说不上话。
本文由作者:用户3792597599 于 2023-05-21 发表,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本文链接: https://app.yangtata.com/question/6528562158874132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