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历史上有哪些诺贝尔奖得主的理论被后来证明是错误的?> 正文

历史上有哪些诺贝尔奖得主的理论被后来证明是错误的?

历史上诞生了很多诺贝尔奖,很多人也得到了丰厚的奖金,诺贝尔奖为科学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是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人们的认知局限,肯定有很多获得诺贝尔奖的理论被证明是错误的,那么历史上有哪些诺贝尔奖得主的理论被后来证明是错了?
  • 用户2501161540.5用户2501161540.5
  • 2022-11-03
  • 156
  • 共4人回复
鄢城秀才
「鄢城秀才 」发表看法
2022-11-03

1938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颁发给了费米,因为费米通过中子辐照技术产生了新的放射性元素。但当时所有的人都没意识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费米在实验中产生的新元素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个。

事情是这样的:费米他们当时的设想是利用中子轰击铀-238,形成新的核素,新核素再通过β衰变衰变到93号元素,最后再对反应产物进行化学提纯,提取出93号元素。

由于当时人们还并不知道锕系元素的存在,所以费米顺着元素周期表一路查下去,最后认为93号元素应该属于ⅦB系,而93号元素的化学性质应该与同一竖排的75号元素铼的性质接近,即应该是一个准铼元素。他们对核反应产物进行了化学分析,并成功的发现了一种与预期性质一样的新元素。

不过费米小组的成员还是有些困惑:按照他们的分析,反应中产生的新元素应该占较少的比例,但实际实验中生成的反应产物远远多于预期。虽然之后的一段时期内世界各地的其它实验小组都重复了该试验并证明了他们的正确性,但是他们内心深处还是有些不安。

费米因为这项研究工作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正当费米带着家人逃离意大利去斯德哥尔摩领取奖金时,在德国,哈恩、斯塔拉斯曼和Meitner等人发现了核裂变现象,当费米小组的成员们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所有的人都惊呆了,因为他们意识到他们已经错失了一次名垂青史的机会,那就是发现核裂变。

费米等人在实验中用中子轰击铀核,今天的我们知道这可能会导致核裂变的出现。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实验中铀核发生裂变,其中就包括了43号元素锝。由于当时人们尚未发现元素锝,费米他们就误把43号元素当成93号元素对待了,坦率的说这个错误是很难避免的,当时谁也没想到原子核会发生裂变。

费米在用中子轰击铀元素之前也轰击过其它元素,它们都没有发生裂变,所以在惯性思维的驱使下费米很难会往裂变方面去想。=================================================================评论中有人在问为什么费米他们当时没有测量原子量,我找到了费米于1934年发表于上的文章:

因为我不是学化学的所以很多地方没怎么看懂,不过大致能看出来费米他们使用的是排除法,他们把铀附近的元素都排除了(因为化学性质明显不同),最后推测可能是93号元素。当然,这里面还有另外一个困难:这种新合成的元素寿命只有13分钟,它在反应过程中还会不断地衰变产生新的元素,这无疑进一步增加了分析的难度。

孤猴78345271
「孤猴78345271 」发表看法
2022-11-06

我来个所答非所问:未来将有哪些诺奖得主的理论被证明是错误的? 1.夸克,夸克可是个诺奖大户,可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夸克全部是`连体婴儿’,单个夸克从未被发现过,那么有分数电荷的夸克存在吗?很抱歉,本人恐怕要断然地说:NO! 未来制造出黑洞(质量点)后,质子就非常非常简单了,质量点俘获并囚禁一个正电子就是质子! 2.希格斯粒子,该粒子只有惯性质量,而没有引力质量,恐怕是宇宙中最荒谬的粒子了!须知引力和惯性是质量不可分割的基本属性,上帝绝不可能愚蠢到制造一个像希格斯粒子那样荒谬的粒子,3. 引力波,恕本人大不敬,引力波的命名犯的可是最初级的逻辑错误,质量和能量是一对冤家对头,质量产生引力,而绝不产生能量!假如能量是能量,引力也产生能量,岂不是宇宙大乱? 所以不久的将来,这些错误的诺奖还是收回来吧!

妙龄山人
「妙龄山人 」发表看法
2022-11-03

最让人诟病的要数“死亡手术刀”了。

诺贝尔奖是受众最广的奖项,每年的颁奖都能引起全世界的围观,在世界范围内,诺贝尔奖通常被认为是所颁奖的领域内最重要的奖项。颁奖的条件非常苛刻,层层筛选,层层把关,甚至国际上的著名大学,都是以培养诺贝尔奖得主而蜚声海外的。

比如:美国哈佛大学(158位),2. 英国剑桥大学(118位),3.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07位) ,4. 美国芝加哥大学(98位),5.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96位), 6.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93位),7. 美国斯坦福大学(83位),8.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73位),9. 英国牛津大学(69位),10.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65位)。

但是也难免有乌龙事件。

诺贝尔奖是以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命名的奖项,以他本人的部分遗产(3100万瑞典克朗)作为基金在1895年创立的。 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颁奖审核越来越成熟,但是也出现了一些失误,最让人诟病的要数“死亡手术刀”事件了。

这是1949年的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得主,华尔特·赫斯(Walter Rudolf Hess)和安东尼·莫尼斯(Antonio Moniz),因“发现了脑白质切断术对某些精神疾病的治疗价值”而获得了评委团的青睐。这亦是世界上第一种精神外科手术。治疗客体包括精神分裂症、临床抑郁症及部分忧虑紊乱症,还包括一些被人们认为有精神疾病征象(如喜怒无常、年少轻狂)的人。

很多人认为这一次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颁给其实是个悲剧。

这种治疗法被称作脑前额叶切除术。

额叶切除手术英文为lobotomy。大脑每个半球分为四个叶,额叶是其中最大的一个,大约占1/3体积,切除以后人会失去很多功能,包括很大一部分的性格。几乎就是一个行尸走肉,和正常人相比唯一相同的地方就是还可以呼吸。

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在现在看来绝对是极端不人道的手术,在当时却被认为是“福音”。

美国的神经外科医生每年对数以千计的患者实施了脑前额叶切除手术,而其中一些患者产生了可怕的负效应,许多病人失去方向感或行为能力,成为植物人甚至死亡。这种治疗方法直到1960年才被普遍废弃。

“死亡手术刀”由此而来。

美国有很多电影来纪念这段历史,著名的有《禁闭岛》,《飞越疯人院》!

DX闲庭信步
「DX闲庭信步 」发表看法
2022-11-06

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主要研究成果“B~S期权定价模型”中用到的连续复利计算是错误的,如果你对我这里说的结论有异议的话,那么请你解释一下“连续复利率”概念是什么意思,可以说,国内外各类书中关于“连续复利率”的含义从没有解释对

我1988年有发表的文章《关于所谓增长率的连续计算问题》第一次指出这种所谓连续计算的错误,中国知网上有全文。

2018年的文章《连续复利错误面面观》从六个角度分析了这种方法的错误,随后列举了三部教材中错误构成,错误解释,错误应用的例子。文章摘要中特别指出,“199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评委会没有看到这种连续复利计算的错误”见下面图片,中国知网上有全文。

欢迎发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