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相声界哪些搭档裂穴最令人惋惜?> 正文

相声界哪些搭档裂穴最令人惋惜?

  • 靖逸轩主靖逸轩主
  • 2023-03-30
  • 61
  • 共15人回复
陶短房
「陶短房 」发表看法
2023-04-03

1、马季、唐杰忠。改开之初马季和唐杰忠的合作珠联璧合,而事实上早在此前十年两人就曾合作过《打电话》等名段。唐是个搭档时很容易被忽视、拆档后才会念起他的好的捧哏,当时马季如日中天,不久主动换挡赵炎,而唐则先后搭档郝爱民和姜昆,都让一度陷入低谷的搭档重新振作一番;

2、姜昆、唐杰忠。如今回头看,和唐杰忠(当然还有梁左)合作的阶段是姜昆艺术生涯的最高峰,尽管两人系友好拆档,但此后的姜昆很快就蜕变成今天我们熟悉的艺术水准了……

3、马志明、谢天顺。天津相声圈是非内敛,这两人何以裂穴至今外人摸不清头脑,但此后少马爷的风格出现了很大变化,很多早年拿手的活儿不怎么使了。

4、刘伟、冯巩。这对从少年宫起就搭档的伙伴,据说是因为团里琐事闹翻的,此后冯巩逐渐变成了最喜欢说相声的电影演员,而刘伟则短暂试验和马季、刘惠搭档不理想后迅速销声匿迹。

5、侯耀文、石富宽。他们同样是自幼的伙伴,从铁路文工团一路搭档到中央广播艺术团说唱团,曾被认为是“铁搭档”,谁也不会想到这对“铁搭档”会因为某些琐事闹到裂穴。他们裂穴时相声已开始不景气,此后侯耀文又患病,而且裂穴归裂穴,两人在许多大面场合还能同台互动,保留了彼此间的体面,因此不少相声迷甚至不知道他们也裂穴了。

6、赵伟洲、杨少华。这个无需多说,正所谓“疏不间亲”,只可惜功底、台型都过硬的赵伟洲为这对搭档付出太多,此后的发展似乎受到不少影响,而杨少华似乎高估了自己的能力,他着力经营的父子档效果远不如赵杨配,也再找不到像赵那样肯为捧哏当配角、且又当得好,既能说又能写的逗哏搭档。

至于牛群、冯巩档,他们实际上并非裂穴而是各忙各的,而奇志、大兵是我不太能够欣赏的地方口音相声演员,他们的裂穴如何我无法评价。

电影烂番茄
「电影烂番茄 」发表看法
2023-04-07

说起相声界的经典搭档数不胜数,马三立,赵佩茹、侯宝林,郭启儒、侯跃文,石富宽、郭德纲,于谦等,都能让大家津津乐道,赞不绝口。

而相声界最忌讳的就是搭档裂穴(散伙),在相声界搭档裂穴堪比夫妻离婚,而近些年有许多经典搭档也是或意料之中或意料之外的各自单飞。

比如:赵伟洲、杨少华,杨少华为捧自己的儿子杨议而离开赵伟洲;奇志,大兵二人因创作理念不合而分手。

今天我们要说的则是当年红极一时的搭档,经典程度堪比赵本山的年夜压轴小品,那就是牛群冯巩这对搭档。

他们的裂穴也一直让喜欢他们的粉丝唏嘘不已,春节晚会也因此少了一道美味的相声大餐。

虽然冯巩后来成了春晚钉子户,搭档一换再换,也有不少笑果,但是整体都无法超越与牛群的合作。

从1987年第一次合作的《小偷公司》,到1999年二人最后一次合作的《两个弄潮儿》,这十几年里二人给观众带来了无数经典作品,在春晚上看到他们两说相声已经成了一种习惯。

但就在两人当红时,这对黄金搭档突然分手了,冯巩依然活跃在春晚,而牛群却慢慢淡出了观众的视线。

其实与其说裂穴,二人其实是各忙个的了。

二人从合作之初就是一拍即合,既没有吵过架也没有红过脸,作品的默契程度与创作理念也相合,分开的主要原因是牛群想改变。

牛群在与冯巩合作期间他就还是摄影协会会员,出版社副主编,明星足球队队长——他的离开是因为当年牛群想去做生意,成为一个商人,想尝试更多的社会身份。

对此冯巩很诧异,但却同意了牛群的要求,牛群想实现梦想就无法专心创作,也只好分道扬镳。

此后牛群的工作一换再换,做生意亏损,办杂志没有销量,当年最热议的应该是去蒙城当了副县长,此时冯巩也有了新的搭档。

在当副县长期间他受过很多质疑,在几经波折后牛群也是黯然离开,后来牛群也上过春晚,但早已物是人非,与赵本山,宋丹丹合作但毕竟人家是主角。

牛群冯巩这对黄金搭档,也只能尘封在春晚的历史之中,每每提起,也只能是感叹唏嘘,我们不去假象如果牛群没有离开二人还会有多少好的作品,历史不容假设,现实没有如果。

现在,牛哥巩哥也上了年纪,没有了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我们在回味他们的经典作品的同时,也祝福他们晚年幸福美满吧!

(电影烂番茄编辑部:肥肥)

我就是个码字的
「我就是个码字的 」发表看法
2023-04-01

三对:马志明谢天顺,赵伟洲杨少华,奇志大兵。

先说一下,相声界什么样的裂穴最让人惋惜?

很多人都提到牛群冯巩的裂穴最让人惋惜,但在笔者看来,他们俩一起走过了辉煌的十几年,可以说是荣誉等身,在整个上世纪九十年代几乎统治了春晚相声舞台,他们红火的时候连赵本山都是小弟,可以说他们俩已经达到了相声演员能达到的最高巅峰,了无遗憾。

此外,不得不说牛群冯巩在裂穴前就已经有了走下坡路的迹象,毕竟花无百日红,人总是会迎来走下坡路这一天的,所以他们的裂穴也正好把最好的作品留在了观众心里,这也算是不幸中的幸运。

因此像高英培范振钰组合的裂穴其实也不那么让人惋惜,毕竟他们分手的时候都已经快功成名就接近退休了。

从牛群冯巩这个案例出发,笔者认为,最让人惋惜的裂穴有两种情形,一是这对搭档远没有达到他们能达到的高度就提前分手了。二是两人分手之后很难再恢复到当初的高度,也就说裂穴直接造成双输。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裂穴的原因或者微不足道或者充满戏剧性,那就更增加了让人惋惜的程度。

以此为标准,笔者找出了三对最让人惋惜的裂穴搭档。

一、马志明、谢天顺

要说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马志明,那时候的他可谓是多事之秋,师承问题折腾几年才搞定,搭档也是换了一个又一个,他先后和于世猷、赵伟洲、苏文茂还有杨少华都合作过,但没一个能长久的,直到谢天顺的到来,两人搭档一起度过了马志明的第一个艺术高峰期。

要说马志明和谢天顺的组合那真是天作之合,首先说就是门当户对,一位是马家相声传人,另一位是谢派单弦公子,谢天顺的祖父谢芮芝是李德钖代拉的师弟,马三立的外祖父是李德钖的师父,大哥马桂元又是李德钖的徒弟。

其次,马志明和谢天顺年纪相仿、艺术相当,都是曲艺世家熏陶出来的艺人,技艺纯熟。

再次,马志明云遮月嗓子,谢天顺调门清亮,两人相得益彰。马家相声喜欢一头沉,谢天顺还有些喜欢偷懒,这搭配上哪儿找去。

因此,马志明和谢天顺没几年就一起说了几段经典相声如《纠纷》《夜来麻将声》等,如果他们能继续搭档,无疑将是天津相声未来最佳代表的候选人。

可惜,随着天津曲艺团一次评级纠纷,谢天顺和马志明裂穴了,起因是谢天顺的评级比马志明低,这让他心里不平衡,提出不平级就不干了,最后领导方面没让步,谢天顺撂了挑子。

马志明在随后参加的相声大赛上只能临时找了个搭档,结果搭档一句话没接好“天津拖拉机厂”,直接导致马志明和天拖之间因为《纠纷》产生了“纠纷”。

虽然之后的马志明找到了黄族民,师徒俩的搭档还是非常出色,但无疑谢天顺是没有达到他应该能达到的高度,而且在相声的造诣上谢天顺还是要比大黄高一些。

到最后谢天顺为了儿子还要去发挥余热,还被徒孙调侃为“表子辈”的。从各方面来讲,他和马志明的裂穴无疑是一次让人惋惜的决定。

二、赵伟洲、杨少华

曾经,杨少华是一个“很难对付”的捧哏,他太活跃,用行话说叫喜欢洒狗血,这个特点很多逗哏都不喜欢,所以杨少华长期也没有合适的搭档,直到遇到相声鬼才赵伟洲。

赵伟洲根据杨少华的特点设计了新的作品,将杨少华喜欢洒狗血的缺点转化为优点,再结合他的形象气质设计了一种特有的“蔫哏”,两个人的代表作就是《枯木逢春》。

其实,如果从杨少华的角度看,赵伟洲也不是一位容易找搭档的主儿,他当过逗哏也当过捧哏,搭档也是老换,其中也有他风格比较奇葩的原因。赵伟洲的风格比较“狗”,一般的搭档不太容易接住他,直到遇到杨少华(当然还有闫月明),两人对着“狗”,那相声就精彩了。

除了一炮而红的《枯木逢春》之外,赵伟洲和杨少华还有《买汽车》《聘文书》等多个经典作品,按照他们当年的走势,很有希望成为相声界一对风格独特又名声大噪的组合。

可惜,杨少华为了捧儿子杨议和赵伟洲裂了穴,这让赵伟洲长时间里都有些耿耿于怀,他这一走对双方来说都是一个损失,杨少华虽然名气不减,但再也没有特别出色的作品问世,毕竟都是在捧杨议。而赵伟洲又走上了换搭档的路,直到遇到刘伟,虽然两人合作日久,但也难以达到当年和杨少华合作时的知名度和高度。

可惜了。

三、奇志、大兵

奇志大兵不光是搭档,奇志还是大兵的启蒙老师和师父,大兵从十几岁开始就跟着奇志学相声,两人又从一点一滴开始打拼,愣是在相声行业的角落湖南省打出了名气,走向了全国。

奇志大兵成名后曾一度被认为是牛群冯巩的接班人,毕竟他们的风格类似成名早期的牛群冯巩,讽刺辛辣,人物鲜明。他们的代表作很多,像《喜丧》这样的确实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在1999年春晚上,奇志大兵短短几分钟的亮相正式开启了他们走向全国的道路,彼时的牛群冯巩已经开始走向下坡路并濒临裂穴,如果顺利发展下去,奇志大兵真的有可能在春晚上接棒他们。

可惜,奇志大兵没几年就裂穴了,分开的原因据说是因为对艺术的风格理解不同,大兵不同意奇志的讽刺路线,希望专注于小人物方面。也有说法是奇志的风格太保守,大兵希望能够更邪一些。

不管是什么原因,两人裂穴之后几乎不怎么往来,奇志加入了侯耀文的阵营,大兵继续扎根湖南又和赵卫国一起登上过几次春晚,虽然作品还都可以,但明显已经达不到当年奇志大兵那个组合的高度了。

让人念念不忘的,一般都是美好的。而美好的逝去,都是让人惋惜的。

咸鱼茶馆
「咸鱼茶馆 」发表看法
2023-04-04

相声界搭档“裂穴”,一般指的是有矛盾而不再合作,如果是和平换搭档,那不叫裂穴,所以很多回答都是偏的。

冯巩牛群、姜昆唐杰忠这些都是各自工作调整,或者因为一方身体原因所以换搭档而已,并不算裂穴。

相声界真正算得上裂穴的,而且闹得路人皆知,至今也没有和解的,有下面三组人。

马志明谢天顺

马志明跟谢天顺的裂穴,让很多相声迷倍感惋惜。

少马爷的风格是非常强烈,属于纯粹的马派相声。有人评价过听侯耀文不会让你想到侯宝林,但听马志明一定能让你想到马三立。少马爷把父亲的风格研究到了骨子里,台上每句词儿每个动作,都挂着马三立的味道,是天津相声最原汁原味的代表,德云社高峰现在就是走少马爷的路子。

但少马爷这种风格,对于搭档要求也很高,中规中矩的捧哏不太能出效果。而谢天顺其实是马志明历任搭档中,最能衬出少马爷的一位。谢爷人高马大气场强,而且嗓门亮反应快,容易捧出惊艳的效果。即使不是现挂,谢爷也能炸场子,这就是功夫。

相比谢天顺,黄族民稍微有点温,全靠少马爷拉着走。杨少华又太抢,焉坏老头句句都接句句都要反杀,除了赵伟洲给他量身定制,其他人很难演出感觉,少马爷也一样。

可惜马志明谢天顺后来因为工作原因裂穴,马志明找到黄族民搭档,还收他当了自己唯一的徒弟(另外两个是马三立让收的,不是马志明本愿)。谢爷却再也没有什么建树,即使到德云社也是为了儿子就业。

而且直到谢天顺去世,两人也没有和解。

奇志大兵

当年这两位南派笑星在巅峰时期,春晚常客不说,各地商演走穴跟流量明星一样密集。奇志大兵就是那个时代的郭德纲于谦,妥妥的相声顶流。

可惜两人的局限也比较大,毕竟南方不是相声发源地,湖南口音的梗对于很多北方观众来说很难GET到,就像赵本山的东北笑话在南方不太吃得开一样。两人的艺术热度很快撞到天花板,但又没有找到破局的方法。再加上大兵当时膨胀的有点厉害,按理说奇志是侯耀文徒弟,比他辈分高一辈(大兵是李金斗徒弟),所以晚会都是把奇志写在前面,后来大兵觉得自己更红一些,要求晚会把自己名字放到前面。再加上他背着奇志跟赵卫国排练,一副要踢开老搭档的样子,于是2003年终于裂穴。

对外是说艺术理念不合,和平分手之类,但实际上再也没同台过,至今也没把矛盾解开。

李菁何云伟

李菁何云伟裂穴的原因至今没有公开说明,感觉两人突然就分开了一样。

何云伟李菁当年在德云社仅次于郭德纲于谦,无论人气还是实力都是倒二。后来两人离开德云社,自己创立了星夜相声会馆,一度也跟德云社分庭抗礼过,成为相声迷听原汁原味传统段子的不二选择。

但星夜相声会馆的创始人是李菁,实际管理人也是他,何云伟只是李菁搭档伙伴而已。这就让何大拿有点不平衡,毕竟舞台上自己是逗哏,是表演的重心,下来却成了打工仔,久而久之就容易心理失衡,就像他在德云社始终不平衡一样。

最后两人裂穴,何云伟自创了捧逗汇,李菁继续经营星夜相声会馆。两人基本上不在公开场合提及对方,偶尔参加北京台晚会同台演出,也都是演群口相声。下来开会两人也故意坐得远远的,一副老死不相往来的样子。

可见相声演员裂穴真是彻底分开,即使人群中再相逢,也会假装不认识,一句“爱过”也不愿意给对方。

李鸿亮老师
「李鸿亮老师 」发表看法
2023-04-03

杨少华一般人合作不了,太抢镜,但是为了儿子负了别人也是可以理解的。

大兵因为自己的“黄家狗”梗被骂的不轻,赵卫国打鸡血的风格想模仿奇志但是属于东施效颦。奇志遇大兵,有理说不清!应该是大兵膨胀了。

谢天顺老爷子因为职称问题应该冲领导使劲啊,裂穴领导没感觉,讨价还价领导肯定不能轻易妥协,最后只能去德云社给儿子结个善缘。

似狼鸐鵘
「似狼鸐鵘 」发表看法
2023-04-06

既然是最,就不能太多罗列!

只有仨!三对最可惜!

因为他们曾经最红,最火,

引领风骚各十数年!

1.姜昆李文华

改开初期脍炙人口的段子就数他俩最多,最好笑!

后来李大爷因为喉癌不能说话,真是令全国听众扼腕叹息!!!

他们是被动裂穴,是岁数大了总要得病的原因导致。

此后再换谁来捧哏,都配不上姜昆的风格,就此逐渐风光不再,变成了现在--被某些偏激的钢丝嘲弄不会说相声的地步。。。我也是钢丝,但我觉得雅俗共赏,都好听,不必非此即彼吧!

如果于谦也老了病了,郭德纲也一定歇菜!如果李文华还搭档姜昆,照样笑果非凡!对不对?

2.牛群(刘伟)冯巩。

其实刘伟也不错,只是有点闹得慌,不如牛群绵绵不断,娓娓动听,呵呵。至于冯巩,铁打的营盘不变的兵,天才无可替代。明明是捧哏,干的好像逗哏的活,跟捧哏你来我往,争奇斗艳,相得益彰!

后来都分开了,全都不务正业,养牛的牛县长,演小品的电影演员!

单凭那句我想死你们了,冯巩依然是春晚最受欢迎的!

可惜,他不再说相声,要是牛群回归春晚的舞台,我想也会召回大批老观众吧!

3.奇志大兵

据说当年曾有:北有牛群冯巩,南有奇志大兵。可见人气也是超高的

大兵一红就变脸,甩了老师奇志,以为翅膀硬了,不喜被奇志压着或束缚,然后,离了创作型的奇志。你大兵就如渴死的鱼,结果两败俱伤,黯淡无光,实在可叹!

篮友传奇
「篮友传奇 」发表看法
2023-04-03

相声界有句话叫:“搭伙三年,不火自赚。”意思是说捧逗搭档经过长时间相互磨合,取长补短,会配合得越来越有默契。对一个相声演员来说,找到一个好搭档远比找个好老婆困难得多,就像现在最火的郭德纲和于谦一样,舞台上一个眼神就会明白对方的意思,据说两个的相声只有梗概,其他的就是现场发挥。

共患难易,同富贵难。不少名家在成名之后,选择了“裂穴”,就是分手,其中原因各不相同。下面盘点一下著名的几次裂穴:

马志明谢天顺

马志明谢天顺同为马派相声的传人,合作表演了相声《纠纷》 、《夜来麻将声》 等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二人裂穴的原因据马志明后来回忆说,曲艺团内评级,马志明的评级比谢天顺高了一级,谢天顺要求自己去跟团里说把谢天顺升的跟自己一样,否则就不伺候了。这件事二人心里就有了芥蒂,“裂穴”也就在情理之中。

裂穴后少马爷裂穴后没有搭档也就没有了收入卖了房子勉强度日,直到后来搭档黄族民;而谢天顺到了德云社,被郭德纲当做老人养了起来,去年参加《相声有新人》的谢金就是他的儿子。

奇志大兵

奇志大兵组合的“裂穴”最为可惜,这对组合最先发家于湖南。相声本身就是北方的艺术形式,奇志大兵两个人能够在南方把相声发扬光大实属不易。奇志大兵采用亦庄亦谐的方式,还有对小人物神态表情的挖掘,并在包袱中夸张手法的运用都已经炉火纯青,代笔作有《楼上楼下》、《我是110》,《喜丧》和《审贼》等。

至于二人分手的原因,奇志把原因推给了大兵,据中间人说大兵现在身价已经今非昔比,他不打算继续和奇志搭档,实际上大兵也确实找到了新的搭档赵卫国。但这是不是真的原因,估计只有当事人清楚了。

冯巩牛群

冯巩作为一代相声名家,和牛群也是一对非常出名的“相声组合”,表演时“子母哏”的方式独树一帜,二人一起参加过很多次的春晚。《小偷公司》、《点子公司》、《最差先生》、《有话坐着说》、《教子有方》等相声特色鲜明,脍炙人口。

牛群归根结底不是一个安于现状的人。2000年,正值相声事业最巅峰的牛群离开了冯巩,去蒙城县当挂职副县长。其实这之前还有两次离开冯巩去经商的经历。

牛群当县长,在当时轰动一时,可这一次折腾,不安分的牛群还是没有成功,反而惹得一身麻烦。2004年后,牛群满身争议的离开了安徽。

在牛群冯巩分开的几年里,冯巩先是找到了郭冬临搭档上了春晚,后来把相声演的越来越像小品,每次出场都是那句:我想死你们了!

冯巩刘伟

在冯巩和牛群合作之前,还有一位“发小”搭档,那就是刘伟。刘伟和冯巩初中时在同一所学校搭档学说相声,后来同时参军,同时复员,同时考入中国铁路文工团,同时进入到中国广播艺术团。可以说多年的对相声艺术的追求是形影不离的。他们在一起创作表演的许多经典相声段子如《虎年谈虎》、《巧对影联》《五官争功》等,人们至今仍记忆犹新。

随着名气的增大,冯巩开始涉足影视,参加一些电影电视剧的拍摄。一对搭档,一人去参加影视节目挣钱,另外一人收入,曝光率肯定锐减。刘伟找到两人的恩师马季,结果马季老师的调解反而使冯巩认为刘伟在打小报告,隔阂从而产生。

后来,冯巩找到了创作能力更强的牛群搭档,让刘伟很是伤心,甚至对自己相声事业的未来失去了信心,出走去了澳大利亚。

“可以同患难,不可以同富贵”,是很多人的共性问题,而相声行业的这些裂穴太令人惋惜了。

捕鱼小分队
「捕鱼小分队 」发表看法
2023-04-06

不难发现,生活中有很多事物需要配成一双时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例如中国人吃饭用的筷子,它就是两根,甭管这两根筷子是不是一样的长短,都能帮助人们夹起菜,而只剩一根筷子的情况下,不管它是长是短,都不能再发挥之前的作用。

而相声界也是如此,有很多搭档合作的时候,为观众带来了不少的欢声笑语,留下了许多经典段子,而一旦分开或另换搭档,都不再有之前的荣光。

像之前的很多经典的搭档分开后都找不到往日的风采,远有,马季、唐杰忠组合,二人一起搭挡合说过《友谊颂》《高原彩虹》等经典作品;牛群、冯巩组合也是为广大听众奉献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最差先生》《点子公司》《拍卖》等都是被人耳熟能详的。近有侯耀文、石富宽,奇志、大兵等都是曾经配合默契的搭档,在一起时留下很多经典作品,但分开后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影响,难免让人惋惜。

而现在最火爆的德云社王牌组合,郭德纲、于谦,如果他们要是裂穴,相信应该是当下声相界最令人惋惜的搭档了。(LR)

郑捕头
「郑捕头 」发表看法
2023-04-06

裂穴是相声界的行话,其实就是搭档分手的意思。说对口相声的两个人如何相得益彰并且相伴时间长久,那是非常令同行羡慕的事情,而且一般来说两人也比较容易成名。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相声搭档分开的事情在相声界时有发生,有一些是令人惋惜的。

首先想到的是牛群和冯巩。牛群、冯巩几乎成为九十年代春晚相声的代名词,两人每年推出一段新节目,很多时候都成为当年最受观众欢迎的晚会节目之一。冯巩最早的搭档是刘伟,两人的表演焕发出青春气息,然而刘伟的创作能力一般,而且在八十年代后期有出国发展的想法。冯巩找到创作能力很强且具有一定表演能力的牛群,两人开始了十几年的合作,在春晚及更多场合表演出《拍卖》、《办晚会》、《小偷公司》、《有话坐着说》等一系列优秀作品,深受全国观众的喜爱。

然而进入2000年,牛群风头正劲,而且基本干什么成成什么,因此也就变得更加不安分,最后居然转入政界到安徽蒙城当上副县长,这是牛群人生开始走下坡路的开始。最终导致在政界没有混太好,再回相声圈和军界也格格不入,如今除了主持一些慰问演出,很少再公开表演和露面,连师父常宝华的葬礼都没有正式出席。

由于好搭档牛群的转行,冯巩其后虽然也在春晚坚守多年,并且成为参加央视春晚最多的演员,但他表演的作品都很难再说是相声,尤其到后期基本与小品无异。试想一下,如果牛群一直在他身边的话,两人也许会产生更多灵感继续走相声道路,然而这只是如果。

另外,马志明和谢天顺的裂穴,也让人感到遗憾。如果两人继续合作,应该还能奉献出更多更好的作品,马志明的境界还能再度提高。两人是因为评级问题最终裂穴。

相声界合作时间最长的搭档是王谦祥和李增瑞,人称“祥瑞”组合,两人合作将近六十年,比很多相声演员的年龄都大。在采访李增瑞的时候问起秘诀,他说相声就是他们的饭碗,两个人合作不可能没有任何矛盾和分歧,但为了给饭碗添饭,都要做到退一步,这样才合作得长远。

如今评级的问题基本不存在,然而利益之争比过去更加明显,对于年轻相声演员是一个考验。

娱乐答不休,我是郑捕头。欢迎关注。

四斤
「四斤 」发表看法
2023-04-07

这个世界上鲜少需要两人共同完成的事情除了结婚和相声,琢磨了半天还硬是没想起二一个。(别和我扯单口相声,小编也是有脾气的!)

讲到相声搭档,那可了不得了。

那需要默契,需要一唱一和,需要知根知底,才能把包袱抖得响亮,才能把观众逗得直不起腰,合不拢嘴。可就是有那么一些不尽人意的伙伴,明明一起开拓了相声界的疆土,之后却渐行渐远,实属可惜。

最惋惜的是牛群和冯巩。

对于儿时的春晚,最大的期待就是这两人的相声。具体讲的什么内容不是很明白,但那两人台上挤眉弄眼,你一言我一语时常逗得一家子人捧腹大笑,我也就跟着乐呵。长大一些,知道了他俩的名字,也记住了那些经典。《小偷公司》、《有话坐着说》、《明天会更好》、《最差先生》……现在茶余饭后也时常翻出来解闷儿玩,颇为惬意。

可就是这么一段相声佳话,却分道扬镳。

听说俩人分开只是因为单纯的志向问题。牛群是个有抱负的青年,他的梦想不止于名利更致于奉献。于是离开舞台回归家乡奉献自己的力量;而至今出现在每年春晚的冯巩,也将作品重心转移小品。

多年后再重温他们造就的经典,依旧觉得难以超越。

再有就是赵伟洲和杨少华两位艺术家了。

也曾在我爸爸的耳濡目染下听过几段他们的相声,没怎么过于深入的了解。但《一举成名》这段我个人比较喜欢。

坊间传闻之后杨少华老师傅为了帮助自己的儿子离开了赵伟洲,好搭档就此裂穴,也不失遗憾。

当然还有好多例子,喜爱相声的人更是有话要说。

那么接下来,话筒交给你们,你们觉得还有那些令人惋惜的案例?

简由道生
「简由道生 」发表看法
2023-03-31

牛群、冯巩两个人的相声可以说是马季、姜昆之后。春晚相声的顶梁柱。两个人的裂穴直接让相声在春晚的分量大跌。

奇志、大兵这一对相声演员用有别于字正腔圆的普通话相声。是类似于姜昆和李文华时期的子母哏。大兵带有浓重的口音的普通话和稍显浮夸的表现风格与奇志稳重带点呆萌的形象相得益彰。给人以南腔北调,南辕北辙之感。二人人的裂穴直接成了两个人的滑铁卢。

杨议、杨进明做为搭档。杨议不温不火的表演风格和杨进明的创作能力不谋而合,相得益彰。

这几组相声组合的分道扬镳直接让他们表演高峰戛然而止,殊为可惜!

浮生梦如初
「浮生梦如初 」发表看法
2023-04-04

1、牛群冯巩,当然两个人的裂穴不是因为其中某个人的为人的问题,可以说两个人的人品都是不错的。如果牛群不是半路出家去当县长了,两个人的艺术成就可能还会更高一些,毕竟两个人的配合在相声届里算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不分主次,全捧全逗,是广为群众喜欢的一对好搭档

2、马志明谢天顺,两个人的裂穴始末现在基本都很清楚了,可以说还算很遗憾的。少马爷的相声少了谢天顺的捧哏,还是少了很多味道,不是说黄族民捧哏捧的不好,只是说和谢天顺不是一个类型的,娃娃腿的谢天顺更加灵动,神来之笔更多一些

3、赵伟洲杨少华,两个人的裂穴据说是杨少华为了捧自己的儿子,当然无论什么理由,都无可厚非,夫妻离婚的多了去了,何况搭档呢,但是这两位的裂穴还是挺遗憾的,赵伟洲的才华,和杨少华的演绎,两个人也是特别登对的,有过很多脍炙人口的段子

岭上村夫
「岭上村夫 」发表看法
2023-04-05

相声演员选对搭档很重要,就像文房四宝里的笔和墨,又像餐桌上的刀和叉,离了谁都不灵。裂穴这话题太沉重,咱们就谈谈失去搭档后的几个之最吧。最尴尬的是姜昆先生。姜先生当年凭着对相声喜欢与热爱,一路从北国的冰天雪地走来,最后成为马季先生之后的相声领军人物。有人诟病他不会说相声,其实你想想,当年在那兔子都不拉屎的北大荒,想学相声也找不到人教啊。后来虽然拜了马季老师,但早错过了学习的黄金年龄。可是他依然能取得今天的成就,已经实属不易了。当年他在全国一炮而红,搭档李文华先生功不可没,那时段姜昆先生的相声突飞猛进,后来搭档唐杰忠,依然保持了强劲的势头,换了戴志诚后就开始进入瓶颈了,再无优秀作品出现,只能依靠在老虎洞口溜达寻找灵感了。最不容易的是冯巩老师。当年他搭档刘伟,一段电影名字对春联红遍全国,可惜好景不长,刘伟扔下他,借着出国潮东渡扶桑了!好不容易又找了个新搭档牛群老师,俩人的相声说的正红红火火,牛群又撇下他,跑去当县长了。可是,你说相声专业,当官业余啊,结果在蒙城弄了个一地鸡毛。借用他俩的相声台词,考试完了看你爹......还是不着调!剩下冯巩老师一个人辗转腾挪二十多年,依旧保持了较高知名度和曝光度,实在是不容易。最大度的是刘伟洲。刘伟洲搭档杨少华,创作并演出了多短优秀作品,结果这蔫坏的老头来了个老来红,并开创了蔫哏的新流派。可以说是赵伟洲一手捧红了杨少华,可惜老头后来和亲儿子搭档了,借用杨义的作品说话....肉烂在锅里。打虎亲兄弟,挣钱父子兵么!从此,赵伟洲一蹶不振,但他从未有过怨言。现在说重点,最惋惜的是旗帜大兵。当年操着一口纯正卷舌湖南普通话的大兵一出现,就让人眼前一亮,旁边配上呆萌的旗帜。二人依靠新颖充满时代气息的节目迅速窜红,全国赶场,名利双收。接踵而来的就是裂穴,结果旗帜已是不见踪影,而大兵还靠着熟脸混口饭吃。虽然衣食无忧,但当年风光早已不在。本来二人还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毕竟南派相声多年都没这么风光了。很可惜,以这种结局谢幕,估计也逃不过金钱惹的祸。其实借用周星星的一句话,一个人如果没了追求,那还和咸鱼有什么分别呢?以上说了这么多,可能有主观片面的地方,欢迎指正,不喜勿喷。

巴塞电影
「巴塞电影 」发表看法
2023-04-05

春晚是每年过年最重要的娱乐节目,陪伴我们多年。而在春晚中,语言类节目尤其被大家喜欢,毕竟无论是相声、小品还是歌唱,都比较接地气。

小品,多年来我们最期待的还是赵本山,他是一个时代的标签。而相声,相当长一段时间中,我只爱看冯巩和牛群的,因为这两人无论是面相还是表演,都很有看点,能够实实在在的引起大家的捧腹大笑。

这两人合作过很多作品,比如《小偷公司》、《电子公司》、《最差先生》、《教子有方》等等。然后两个合作最为密切的时候,牛群却因为收入问题选择离开冯巩而去从政,最终导致组合的不欢而散,即使期间冯巩多次表示希望从来再来,并帮助牛群走出低谷,然而后者心早已不在此处。最终两人裂穴,各奔东西。

而时隔多年的冯巩,却渐渐找到了最适合自己的方向,开始接触并参演小品,每年春晚的那句“我想死你们了”,俨然成为了他的标志。

相当旺德福
「相当旺德福 」发表看法
2023-04-07

先说一说对“裂穴”的误解。

裂穴就是“挒穴”,一对儿断买卖、断交情了,才能叫做裂穴,这是个贬义词。

许多相声演员,因为各自的发展目标不同不再合作,或者其他诸如身体原因不能合作了,那不叫裂穴,因为交情没断。

只能叫做“分手”。

比如许多人提到的牛群、冯巩,因为志向不同不再一起表演了。这个不能算裂穴,只能说是不合作了。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如戴志诚和郑健。

再如斗儿爷和陈涌泉老爷子、魏文亮先生与孟祥光先生是因为身体原因,更不能算。

真正属于感情不和分手的,其实没几位。

说到最可惜的,莫过于少马爷和谢天顺先生。这一对儿实在是天作之合,二位的《五味俱全》至今奉为神作。其次应该是狗王赵伟洲和杨少华先生,再次是奇志和大兵。

其他的,一时想不起来,想到再说吧。

欢迎发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