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姓陈的伟人很多。简要例举十大出类拔萃的名人如下。
第一,陈胜。陈胜是第一个率农民军进行起义的反秦首领。他和吴广虽然没彻底推翻暴秦,但是却开启了历史起义的先河,在他的引领和带动下,天下豪杰四起,最终由项羽刘邦推翻了暴秦。
第二,陈平。陈平出身贫农之家,足智多谋,他先是投奔于项羽麾下,后因为项羽"不相容"而转投刘邦,后因"六出奇计"而成西汉王朝开国功臣,后官至宰相。
第三,陈汤。陈汤是西汉山阳瑕丘人,他文武双全,西汉元帝时,他任西域副校尉,曾和西域都护甘延寿一起出奇兵攻杀与西汉王朝相对抗的匈奴郅支单于,为保卫西汉边疆做出了很大贡献,可称之为民族英雄。
第四,陈宫。陈宫是东汉末年吕布帐下谋士、大将。他性情刚直,足智多谋。192年,兖州刺史刘岱在讨伐青州黄巾时战死,陈宫等人主张曹操接任兖州牧。但因曹操杀害无辜而与其反目,后辅助吕布攻打曹操。吕布兵败后,他决意赴死,传为佳话。
第五,陈后主。陈后主原名叫陈叔宝,他是陈宣帝嫡长子。他虽才华横溢,词诗造谥很深,但他继位后因花天酒地,不务国事,最终导致陈国的灭亡。陈后主也成亡国君。
第六,陈子昂。陈子昂是唐代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他为人正直,才情超人。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在26岁、36岁时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颇有些远见。后冤死狱中。他其存诗共100多首,流传于后世。
第七,陈友谅。陈友谅是湖北沔阳人,他出身渔家,曾在元朝当过芝麻官,后参加徐寿辉红巾军,以功升元帅。后杀徐寿辉,建都江州,自立为帝。国号大汉,改元大义。203年,他率军与朱元璋战于鄱阳湖,中箭而死,一代枭雄饮恨而终。
第八,陈玉成。 陈玉成原名陈丕成,后洪秀全赐名玉成。他是太平天国后期重要将领,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被封英王。1862年,因中太平天国叛徒奏王苗沛霖的诱骗计,被押送至清营被杀。年仅26岁。
历史上姓陈的名人还有很多,单说近代就有陈独秀、陈济棠、陈毅、陈赓、陈云等知名人士。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推荐几位近代现代姓陈的名人,交流分享!
陈云(1905—1995),浙江青浦(今上海)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之一,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重要成员之一,中共第二代领导核心的重要人物。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一书记。
陈芳允(1916—2000),浙江台州人。无线电子学家,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教授。获“两弹一星功勋”国家荣誉称号。
陈毅(1901—1972),四川乐至人,开国元帅。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
陈叔通(1876—1966),浙江杭州人。政治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工商联合会主任。
陈能宽(1923—2016),湖南慈利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材料科学、金属物理学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高级顾问。获“两弹一星功勋”国家荣誉称号。
陈慕华(1921—2011)女,浙江青田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国务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全国妇联主席。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会长。
中国历史上出现很多名人,各个朝代,各个时期,方方面面,都有很多陈姓名人。今天,要花费笔墨,重点说一声两位大名鼎鼎,名垂青史的陈姓名人。
陈毅(1901—1972),四川乐至人。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10月因参加爱国运动,被武装押送回国。他是南昌起义领导人之一。起义失败后,保存了革命的火种,他作为朱德的助手,带领剩下的800人上井冈山。他和朱德是老乡,曾一起开展革命活动。当时的干部战士大多不了解朱德,加之敌人穷追不舍和环境艰苦,军心出现涣散。
陈毅向大家解释宣传:
朱军长是老党员,1922年就入党了。你看师长跑了,党代表走了,团长走了,参谋长也走了,朱军长他还不走,我们应该拥护他!陈毅坚决拥护朱德,他留在队伍里做部队政治工作,但他在军中还没用什么地位,他曾回忆说:
我那时候在部队里边是没有什么地位的,因为我8月中旬才去,10初部队就垮了。有人说政治工作人员是卖狗皮膏的,不听他们的。最后到了大庚时,因为不少军事干部都走了,我还没有走,大家觉得:你这个卖狗皮膏药的人还不错。所以,讲话开始有点发言权了。陈毅开始整顿军纪,不使部队成为旧军阀,在上井冈山行军途中,个别士兵钻进酒楼吃喝后,不给钱就走人;还有进当铺把手榴弹往桌上一放,拉着导火索说:“老板,称称有多重,换向个钱花花!”
陈毅得知这些情况,立即集合队伍,他激愤地说:
我们是共产党的队伍,没有纪律是不能生存的。因此,对于那些哄抢当铺、煽动逃跑、损害军誉的败类,我们定要严惩不贷!为严肃军纪,他命令执法队当场枪毙了那几个严重违纪之人。
此后,部队增添了生气。
1928年初,朱德、陈毅领导湘南起义。经过革命的洗礼,他在军内地位不断上升,朱毛红军会合后,陈毅任红四军政治部主任兼第12师师长。
这样,陈毅与毛泽东、朱德一起成为中国工农工军最初的重要领导人,为我军创建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陈毅因身负重伤,加上党内“左”倾路线的排挤,他被留在苏区继续领导对敌斗争。
1936年寒冬,陈毅身负重伤,弹尽粮绝,部队被围困在梅岭山中20多天,外有敌兵,内有叛徒,在九死一生之际,他写下了著名的《梅岭三章》: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三年游击战争,牵制消耗了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中国革命保存了南方的战略支点,保存培养了一批战斗骨干。
抗战爆发后,陈毅参与组建新四军,曾任江南指挥部和苏北指挥部指挥、新四军军长等职。
在日伪军和顽军的夹击中,陈毅坚持和发展华中根据地。
1940年9月30日,国民党军队对江苏泰兴县黄桥地区的新四军苏北指挥部发动进攻。
战役进行时,八路军第5纵队从淮阴地区南下,新四军江北指挥部部队东进至运河,在战略上策应。
经过4天激战,共歼敌1.1万余人,俘虏4000余名,缴获军用物资甚多。新四军伤亡900余名。
这就是著名的黄桥战役,为苏中、苏北根据地奠定了基础,打开了华中抗战新局面。
解放战争时期,陈毅曾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华东军区司令员、华东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中原军区和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等职。
他和粟裕领导华东战场的战役作战, 1947年的孟良崮战役,歼灭国民党军精锐主力之一的74师,击毙师长张灵甫。
蒋介石哀叹该师被歼是“最可痛心、最可惋惜的一件事”。
陈毅则满怀喜悦,放声高歌:
孟良崮上鬼神号,七十四师无地逃。信号飞飞星乱眼,照明处处火如潮。刀丛扑去争山顶,血雨飘来湿战袍。喜见贼师精锐尽,我军个个是英豪!1955年授衔时,陈毅担任副总理、外交部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
1972年,陈毅因患肠癌在京逝世,终年71岁。
1月10日下午3时,陈毅的追悼会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举行。
这天中午,毛泽东午休时忽然坐起身,对工作人员说:“调车,我要去参加陈毅同志的追悼会!”
毛泽东穿着睡衣参加了陈毅追悼会,这也是他最后一次参加追悼会。
在会上,毛泽东深情地说:
我们党的一个好党员、好同志。他能团结人。他跟我吵过架,但我们在几十年的相处中,一直合作得很好。陈毅元帅可以含笑九泉了。
在我军首次授衔的将军中,有些人曾是国民党起义将领。他们弃暗投明,率部起义,加速了革命胜利的进程。陈明仁上将就是其中一位。
陈明仁(1903—1974),湖南省醴陵市人。
1924年,他进入广州陆军讲武学校,同年秋转入黄埔军校第1期。
在北伐东征、抗战、解放战争中,逐步成为国民党军队的高级将领,官至兵团司令,被老蒋授衔中将。
1940年春,陈明仁率部参加桂南会战,与日寇奋战7昼夜,重挫日军。
1945年,率军在滇缅公路重地回龙山,友军久攻不克,远征军前进受阻,陈明仁誓言:
拿不下回龙山,我就死在山头上!他指挥所部第二天就夺取回龙山,全歼侵入滇西的日寇,乘胜攻克畹町,打通中印公路。陈明仁的指挥才能,名贯四海。
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逐鹿中原,争夺东北的战略地位,都把能征善战的将领派往东北,林彪和陈明仁都被派遣去了。
1947年6月的四平之战,陈明仁率国民党杂牌军2万人对阵民主联军十几万兵力。
经过拼死抵抗,走投无路的陈明仁竟然使民主联军撤围而去。
此役,陈部伤亡约17000人,林部损失13000余人。
国民党大势已去,陈明仁周围的开明人士及共产党代表等,劝他看清局势,认清前途,他深受触动。
1949年初,陈明仁接管长沙警备司令部,长沙绥靖公署主任程潜倾向和平。他是程潜的学生,两人是同乡,两人得以合作。
1949年8月4日,程潜、陈明仁通电起义,湖南和平解放。
这对迅速解放西南和华南有着重大意义,为新中国的成立献上厚礼。
后来,他曾任湖南军区副司令员,中南军政委员会委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还要说一句,在研究讨论授衔将帅名单时,许多将领主动让衔、让级、让职。陈明仁就主动提出降低军衔。
可以吧,宽广胸怀,高风亮节!
陈姓是大姓,在历史上,伟人可陈。古代的不好认定为伟人,只谈近现代。
首先是陈独秀。中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功劳是主要的,且是划时代的。
他的两个儿子亦是早期中共中央委员,坚定的马列主义者,烈士。
其次是陈云和陈毅(不分先后),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
陈云是中共中央副主席,改革开放中与邓公齐名,为制止全面西化和发展经济,坚持社会主义,名垂青史。
陈毅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军委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元帅。在建军的大业中,地位仅次于毛主席、周总理和朱总司令。功勋卓著。
还有陈嘉庚,伟大的爱国华侨。
其他只能说是名人。
中共方面有:
陈庚、陈锡联、陈士榘、陈浩…
爱国人士和抗日功臣有:
陈诚、陈明仁…
陈姓是中国大姓!
在公安部发布的《2018年全国姓名报告》中,陈姓人口数量6330万人,排名第五。而在其前面的分别是王、李、张、刘。
这还仅仅是在中国,如果算上海外华人,陈姓的总人口接近一亿!
一般来讲,排名靠前的人口大姓,那都是有着辉煌悠久的历史,所以才名人辈出!
所以要讲姓陈的名人,咱先讲讲陈姓的起源!
陈姓是中华最古老的姓氏之一,和众多的姓氏来源一样,陈姓始于西周分封,当时周武王封舜的后人胡公满于“陈”地,建立陈国。而其子孙中便有以国名为氏的,是为“陈氏”,也就是后来的陈姓。
当然了,这只是起源之一,陈姓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是一个江河不断汇聚的过程。
还有许多少数民族改姓,帝王赐姓,比如北魏鲜卑族侯莫陈氏,在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时,改的陈氏。
陈姓历史源远流长,自然也辉煌无比!
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颍川陈氏了,天下陈姓多出于此。
其中比较出名的人有三国陈群:魏晋南北朝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和曹魏律法《魏律》的主要创始人。她爷爷和父亲都是东汉高官,分别是汉太丘长陈寔,汉大鸿胪陈纪。
陈姓历史上也出过皇帝,南北朝中的南陈便是由陈霸先建立。当然这个“陈朝”不是因为陈姓得名,而是因为陈霸先曾经封爵为陈公。
按时代来细讲:
秦朝: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大泽乡起义的故事家喻户晓!
汉朝名相陈平;西汉名将陈汤,那句著名的“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就是出自他口!
三国时代:《三国志》作者陈寿,著名谋士陈宫。
南北朝时期:白袍将军陈庆之,陈朝开国之君陈霸先,亡国之君陈后主。
隋唐时期:唐代大诗人陈子昂,咱们都学过他的《登幽州台歌》;西天取经的玄奘,俗名陈袆;
宋朝:北宋宰相陈尧叟,太子太师陈尧佐、天雄军节度使陈尧咨,一门三状元,学霸家族。
明朝:陈友谅,陈圆圆!近代名人也很多:咱们的陈毅元帅,陈赓大将,陈寅恪先生等等!
陈姓现在在百家姓中是第五大姓,名人也有不少:
历史上出过皇帝陈霸先,陈蒨,陈叔宝等;
出过起义领袖:陈胜,陈友谅,陈玉成等;
出过著名将领:陈赓、陈再道、陈锡联、陈奇涵、陈伯钧、陈明仁、陈平,陈廷敬,陈诚,陈长捷,陈昌浩等将军;
出过大文豪:陈子昂,陈琳,陈东等;
出过革命家和元帅:陈云,陈独秀,陈毅等;
出过大美女:陈圆圆,陈好等;
还出过陈永贵农民国务院副总理。
陈姓属于大姓,历史上出现许多姓陈的人物,陈后主的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流传至今。可是历史上出现姓陈的伟人可以说是一个也没有,伟人不是王侯将相,不是元帅将军,不是文人墨客,不是科学家能工巧匠,伟人是能够推进历史进程的伟大人物!
历史上有几个陈姓人物对推动历史发展有些贡献,但是没有到伟人的地步。
秦朝末年群雄并起,陈胜吴广起义,轰动全国各地,各地起义军风起云涌,预示秦王朝的覆灭。
陈独秀一个犯过错误的五四运动的革命先驱者,中国共产党三大创始人之一,中国共产党首任总书记。
陈云同志,我们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组成人员,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人物之一,是我们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的决策者之一,对纠正四人帮江青集团造成的冤假错案,恢复党的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做出贡献。
陈姓远祖是黄帝,血缘先祖是舜帝,首先感到很荣幸,书生就是陈姓子孙。在我国陈姓有着很悠久的历史,是我国的第四大姓,占全国人口的4.53%,数量在5707万人左右。广东为当代陈姓第一大省,全省陈姓人口占全国陈姓总人口的14.7%,占本省总人口的10.52%;其次为四川(含重庆)、福建,二省陈姓人口合计占全国陈姓总人口的18.3%,在台湾陈姓更是第一大姓。历经三千余年,陈氏名人辈出,为君、王侯者逾百人,为宰辅、将帅者各60余人,而且历代科第蝉联,下面请看书生为您列举的历史上十位陈姓伟人。
陈胡公是舜的后裔满,也是陈氏得姓始祖,周朝诸侯国陈国第一任君主,武王灭商后找到了满,将自己的大女儿太姬嫁给了满并将陈地封赏给了满,就这样满成了陈国的开国之人,古代有以封地为“氏”的传统,所以陈胡公的子孙血脉都以陈为“氏”。陈胡公后裔,一本千枝,繁衍昌盛,如今族裔陈氏中国包括港澳台陈姓人口7000多万,全球陈姓9800多万。广东、浙江、福建、海南、澳门、香港以及台湾、南方地区和海外华人都是第一大姓。始祖皆胡公 ,遍及海内外,有据可考的可分完公、吴公、留公、衍公、亢公、全温公六大支系。
陈平是西汉王朝开国功臣,他六出奇计,协助刘邦统一天下创立西汉。刘邦死后,陈平官至郎中令,负责汉惠帝的启蒙教育。后与王陵并为左、右丞相,王陵免相后陈平擢为右丞相。吕后死后,陈平与周勃平定诸吕叛乱,迎立刘恒为帝(汉文帝)。文帝初,陈平让位周勃,徙为左丞相,不久周勃罢相,陈平专为丞相。陈平共历仕西汉三代皇帝,为西汉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是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宰相之一。
汉元帝时,他任西域副校尉,曾经假托圣旨,胁迫西域都护甘延寿出兵,攻杀与西汉王朝相对抗的匈奴郅支单于,为保卫西汉边疆做出了很大贡献,并留下“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霸气语录。陈汤官至射声校尉、从事中郎,封关内侯,在长安去世。王莽掌权后,追谥陈汤为破胡壮侯。
陈霸先是南北朝时期陈朝开国武皇帝。在抵御落后势力摧残,维护社会稳定,恢复南方经济,保护华夏传统文化等方面,做出了历史的贡献,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而且,就陈霸先治国、治军、从政、为人的自身品格来讲,更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杰出代表。陈霸先不仅是一代开国皇帝,他还具有彪炳千古的贤明人格。
陈庆之身体文弱,难开弓弩,但是却富有胆略,善筹谋,带兵有方,是一位深得众心的儒将。梁武帝大通三年,陈庆之入洛阳,计取三十二城,其中共经历四十七战,取得全胜的战绩,并创下七千对五十万的神话。毛泽东主席在读完史记之后对陈庆之留下了“再读此传,为之神往”的高度评价。
他就是唐代高僧,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中国佛教的伟人,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玄奘所撰的《大唐西域记》,是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及中亚等地古代历史地理之重要资料。
陈文龙是陈俊卿五世从孙,南宋的抗元名将,中华的民族英雄。陈文龙深受南宋朝廷器重,出任多个重要职位,颇有成就。曾轻而易举地平定了漳浦、兴化叛乱。元军占领广州后,泉州、福州守将纷纷投降。招降使者两次至兴化劝降文龙,陈文龙义正言辞道:“诸君特畏死耳,未知此生能不死乎?”将元军招降使臣均焚书斩杀。但是由于部下降敌,陈文龙与家人均被元军抓获。面对凌辱,陈文龙指腹道:“此节义文章,可相逼邪!”押送杭州途中开始绝食,经杭州谒拜岳飞庙时,气绝而死。
新中国开国十大元帅之一,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军事家。 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长。陈毅为新中国戎马一生劳苦功高,曾亲自指挥了黄桥战役,为苏中、苏北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打开了华中抗战新局面;孟良崮战役,消灭了国民党王牌师第74师,击毙师长张灵甫,打退国民党对沂蒙山区的第二次进攻,扭转了山东战场的整个战局;解放全国的三大战役之一淮海战役,解放了上海推进了全国统一。
新中国开国大将之一,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国家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领导者。新中国国防科技、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曾负责筹建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军工人才。陈赓大将历经北伐、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
共和国的“红色掌柜”,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开展和成功,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巩固,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开创和发展,奉献了毕生精力,建立了不朽功勋,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威望,深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尊敬和爱戴。
你还知道哪些历史上陈姓的伟人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那必须有陈毅元帅
陈毅曾经在江西信丰进行了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
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后,项英、陈毅、蔡会文、李乐天、杨尚奎、陈丕显、刘建华等,以信丰油山为中心,领导开展了艰苦卓绝的赣粤边三年游击战争,为中央红军长征的顺利进行,为保存一批革命骨干和“战略支点”,做出了重要贡献,陈毅在这里写下了《赣南游击词》等壮丽篇章,生动地再现了赣粤边战争艰苦卓绝的画面。
介绍一下陈姓将军,与友友们分享,他们是:
△共和国元帅:陈毅。
△共和国大将:陈赓。
△开国上将有6位:陈再道上将、陈奇涵上将、陈锡联上将、陈士榘上将、陈伯钧上将、陈明仁上将。
△开国中将:陈康中将、陈仁麒中将、陈正湘中将、陈先瑞中将、陈庆先中将。
△1988年后授衔的解放军上将:陈炳德上将、陈国令上将。
以前在回答中都介绍过他们的简历,欢迎友友们立击阅读加关注。
中国的陈姓伟人有很多,尤其是近现代史上,他们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巨大贡献的。 我们重点说这些为了人民的独立和自由,立下过汉马功劳的陈姓伟人们。
陈毅四川乐至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
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中国解放军主要领导之一。 192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7年参加了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打响了党反动国民党的第一枪,此战之后,中国共产党终于有了属于自己的军队。 战争期间领导的主要战役: 黄桥战役,孟良崮战役, 淮海战役为中国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陈赓湖南湘乡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国家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领导人。 1922年参加共产党。
历经北伐,南昌起义、二万五千里的红军长征、全体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与解放事业立下了汉马功劳。
陈独秀安徽怀宁(今安庆)人,中国近现代史上伟大的爱国者、伟大的革命家与改革家、伟大的民主主义者、伟大的启蒙思想家。 新文化运动的发动者,是五四运动的主要领导人。
蒋介石撤退台湾后,曾对蒋经国长叹:“陈赓是个人物,汤恩伯、胡宗南、李铁军、邱行湘、黄维、胡琏、余汉谋都不是陈赓的对手,五个胡宗南也比不过一个陈赓”。甚至一度后悔当年在南昌放过了陈赓。
1955年,蒋介石曾对美国记者讲起他最欣赏的“黄埔三杰”,陈赓就是三杰之一,并称在二次东征中,陈赓曾掩护过他。
陈赓是黄埔一期生,在校期间与蒋先云、贺衷寒并称“黄埔三杰”。1925年10月,蒋介石亲任总指挥兼第一军军长东征陈炯明,陈赓此时任第二师连长。在惠州战役中,陈赓脚部中弹,不下火线,率部攻入敌军司令部。蒋介石对他极为赞赏,把陈赓的连队调至身边,担任他的警卫连。
后东征军在华阳地区被林虎部主力包围。危急之中,陈赓冒着生命危险背负蒋介石突围,救了蒋介石一命。后陈赓任蒋介石的侍卫参谋。
“中山舰”事件发生后,陈赓率部保卫周恩来等人。后受组织派遣,陈赓与顾顺章等人赴苏学习。1927年初回国,回国后任北伐军第二方面军特务营营长。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爆发。陈赓参加起义在会昌战役重伤腿部,被秘密转送上海治疗。中央特科成立后,陈赓任情报科科长。顾顺章叛变后,上海地下组织遭到严重破坏,陈赓转移到鄂豫皖苏区,任红12师师长等职。在新集西北胡山寨战斗中,陈赓腿部重伤,转移至上海治疗。1933年由于叛徒的出卖,陈赓被捕。蒋介石下令将陈赓押解南昌,亲自出面劝降陈赓,陈赓不为所动。在宋庆龄女士的积极营救下,加之蒋介石念及当年的救命之恩,陈赓被营救出狱,前往中央苏区,后随中央红军主力战略转移。
抗战全面爆发后,陈赓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1937年10月,陈赓率部进入山西,侧击西犯娘子关的日军。在娘子关以南伏击日军,时隔两日,两度共毙伤日军400余人,骡马300余匹及大量军资。11月2日,在黄崖底伏击战歼灭日军109师团135联队300余人。
1938年3月,日军集结3万余兵力发动“晋东南1938年战役”。陈赓率部协同其他部队在战斗中歼敌4千余人,令敌痛恨至极,以陈赓的386旅为头号劲敌。之后陈赓部转战冀鲁豫平原。
在冀南1939春季战役中,陈赓率部在冀南香河固伏击日第10师团。后任太岳军区司令员。1941年部队整编,陈赓任太岳纵队司令员兼太岳军区司令员。
内战时期,在上党战役中,陈赓率太岳纵队,歼灭国军1万余人,国军19军军长史泽波被俘。1946年,在临浮战役中,陈赓部全歼老同学胡宗南的精锐“天下第一旅”――国军第1军第1师第1旅,旅长黄正诚被俘。
1947年1月,在汾孝战役中,陈赓部与王震部共同作战,歼敌万余人。8月,陈赓率兵团强渡黄河,截断陇海铁路。沿陇海铁路机动作战,大量歼敌。12月,以“牵牛战术”全歼李铁军兵团,兵团多位高级指挥官被俘,李铁军率残部逃跑,哀叹英名毁于一旦。
1948年3月,陈赓率部参战洛阳战役,此役歼敌万余人,洛阳警备司令兼206师师长邱行湘被俘。在淮海战役中,陈赓部参战围歼黄维兵团。第14军军长熊绶春被击毙,黄维被俘。
在渡江战役中,陈赓率部在九江以东突破国军防线进入江西、福建。先后攻克南昌、广州。11月,在雷州半岛附近,协同四野,消灭白崇禧主力。
建国后,陈赓参加了援越、援朝作战。回国后呕心沥血筹办“哈军工”。1954年任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次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1961年3月,陈赓大将因心肌梗塞病逝于上海,终年58岁。
陈姓是大姓,名人自然也多,出过皇帝:陈霸先,陈蒨,陈叔宝等。出过起义领袖:陈胜,陈友谅,陈玉成等。出过著名将相:陈平,陈廷敬,陈诚,陈长捷,陈昌浩等。出过大文豪:陈子昂,陈琳,陈东等。出过革命家:陈云,陈独秀,陈毅,陈赓等。出过大美女:陈圆圆,陈好等。
今天重点想说一说开国陈姓六上将,他们都是百战将星,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他们和统帅毛泽东都有各自的将帅情缘,统帅是怎么评价他们的呢,让我们来看看:
“再道之勇"——陈再道(1909-1993),湖北麻城人。作战勇敢,被毛泽东称为“一员战将”,曾任武汉军区司令员,铁道兵司令员等。
“赣南农民运动的一面旗帜"——陈奇涵(1897-1981),江西兴国人。曾任解放军军事法庭庭长,军事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等。毛泽东亲自提议把他选为九大中央委员。
“小钢炮搞炮兵当然行"——陈锡联(1915-1999),湖北红安人。组建炮兵部队时,毛泽东点名陈锡联,因其有个绰号“小钢炮”,故有此语。后来曾任沈阳军区司令、北京军区司令,一度主持中央军委日常工作,中央政治局委员。
“你的风头出尽了,几个大仗打的不错"——陈士榘(1909-1995),湖北荆门人。曾任工程兵司令员。毛泽东曾当面表扬他:华东几个大仗打的不错,其时为华东野战军参谋长。
“为红军庆得干才"——陈伯钧(1910-1974),四川达县人。井冈山革命元勋之一,与毛泽东将帅情深。毛泽东曾亲笔信称他为“干才”。曾任高等军事学院院长等。
“林彪打仗不如你"——陈明仁(1903-1974),湖南醴陵人。原国民党中将,1949年与程潜一起起义,为和平解放湖南立功。后任解放军兵团司令等。毛泽东的这个评价,应该是指四平街战斗林彪未占到当时对手陈明仁的便宜。
陈毅是四川乐至人,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陈毅19岁就踏上了去法国勤工俭学的路线。回到祖国后,陈毅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八一南昌起义后,陈毅加入红军。红军长征期间,陈毅在赣南进行了三年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抗日战争期间,陈毅为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创建茅山革命根据地。皖南事变后,陈毅担任新四军代理军长,军长职务,进一步巩固和扩大了华中抗日根据地。
解放战争期间,陈毅担任过山东野战军,华东野战军和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委。陈毅和粟裕率军在孟良崮全歼国民党王牌张灵甫的整编七十四师。陈毅参与指挥了淮海战役,率部度过长江解放了南京,上海等地。
新中国成立后,陈毅担任华东军区司令员,上海市市长,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全国人民政协副主席等职务。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陈毅元帅文武双全,他的诗句“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豪气入云。“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高风亮节。
1972年,陈毅元帅病逝,享年71岁。我们永远敬仰,崇敬,缅怀陈毅元帅。
文/红雨说历史
歼轰7“飞豹”总设计师:陈一坚
数学家:陈景润
华侨领袖:陈嘉庚
火箭专家:陈芳允
革命家:陈云、陈独秀
副国级领导人:陈永贵陈叔通
解放军元帅:陈毅
解放军将军:大将:陈赓上将:陈明仁 陈士渠、陈锡联、陈再道、陈奇涵 中将:陈康
诗人:陈子昂
学者大师:陈寅恪
太平天国将领:陈玉成
秦末起义领导人:陈胜
汉朝名相:陈平
四川乐至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
陈毅早年参加南昌起义,起义军南下后又率部参加湘南起义,后担任新四军军长,领导新四军开展艰苦卓绝的游击战争。在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中,陈毅信仰坚定,矢志不渝,留下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的《梅岭三章》“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解放战争时期,陈毅任华东(第三)野战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与老搭档粟裕一起,策划指挥了莱芜战役、济南战役、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上海战役等一系列震惊中外的大决战,消灭大量国民党军队,为新中国成立、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做出重大贡献。
新中国建立后,陈毅先后担任上海市市长、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55年被授予开国元帅军衔,1971年1月16日病逝。
湖南湘乡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新中国国防科技、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
陈赓是著名的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还在黄埔军校学习时就,与贺衷寒、蒋先云并称为“黄埔三杰”,大革命时期,陈赓曾救过蒋介石的命,很受蒋介石青睐。但道不同不相为谋,蒋介石背叛革命后,陈赓参加南昌起义,并成为中央特科重要领导人之一,协助周恩来领导特科工作。
陈赓一生历经南昌起义、北伐、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为民族独立和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 新中国建立后,毛主席亲自点将陈赓筹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并担任首任院长兼政委、党委书记,后又任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为新中国国防科技、教育事业做出杰出贡献,1955年被授予开国大将军衔,1961年3月16日病逝。
陈云,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
陈云在早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党建、组织和经济工作,新中国建立后,任国务院副总理兼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商业部部长、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主任,后又任中共中央经济工作5人小组组长,一直主持全国财政经济工作,为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出重大贡献。
陈云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等各个历史时期,经历了几乎所有重大事件,参与一系列重大决策的制定和实施,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奉献了毕生精力,建立了不朽功勋,深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尊敬和爱戴,1995年4月10日病逝。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陈姓是中国大姓,最新数据表示,陈姓总人口达7000万人,居于第五位。同时陈姓还是华侨中最多的姓氏。
近代,陈姓人更多,让人印象深刻的有这些。
1,陈毅元帅。
陈毅是四川乐至人,赴法勤工俭学期间加入共产党,1927年曾参加南昌起义。红军期间,陈毅做过师长,也做过军长。主力红军长征时,陈毅率领留守红军坚持了3年游击战争,十分艰苦,期间写下了很多感人肺腑的诗篇。
抗日战争期间,陈毅担任过新四军军长,为抗击日寇获得民族独立作出了巨大贡献。解放战争期间,陈毅和粟裕一起指挥华东野战军,组织了孟良崮战役、淮海战役等大战,居功至伟。
2,陈赓大将。
陈赓是湖南湘乡人,1922年参加共产党,黄埔一期毕业,黄埔三杰之一。陈赓在大革命失败时曾化名王庸,在上海中央特科工作。在红军中做过团长、师长。抗日战争期间,陈赓担任386旅旅长,在华北抗战中做出突出贡献。解放战争中,陈赓谢富治兵团南下陇海路,和刘邓大军、陈毅粟裕大军展开战略反攻。解放后,陈赓筹建了哈军工,为我国军事教育和军工产业做出重大贡献。
3,上将:陈再道、陈奇涵、陈士榘、陈伯钧、陈锡联。
我军的开国将帅中,元帅一个、大将一个、上将则有5个,说明陈姓人在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中,功劳很大!(陈姓图腾)
除此之外,近代的陈姓名人还有这些:
华侨陈嘉庚,对抗日捐款最多;
学者陈寅恪,被称为近代最有才华的人;
陈诚,蒋介石的第一亲信,人称“小委员长”;
陈布雷,蒋介石的文胆,才华横溢。
陈独秀,我党的创始人之一;
陈化成,太平天国最优秀的将领之一;
陈果夫陈立夫,蒋家天下陈家党,四大家族之一;
你还知道那些陈姓名人,快来说说吧!中国历史上陈姓的名人有很多,秦朝时组织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人,就是陈胜领导的。汉朝时期刘邦的鼎级谋士叫陈平,后来他还做了汉朝的宰相。唐朝的诗人有个叫陈子昂的,他是初唐最杰出的诗人.......。可以说每个姓陈的伟人,都是大名鼎鼎的存在。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陈姓伟人,更是数不胜数,尤其是为新中国的成立做成巨大贡献的将军或者开国元勋们。
我们选几个特别有代表的人物说一下。
陈毅元帅
大家都知道陈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帅,他不但是军事家,政治家,思想家,而且还是诗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的忠实拥护者,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以及主要领导人之一,新中国的缔造人之一。
陈毅在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卓越表现,为保家卫国以及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新中国成立之后,他继续带领中国人民参加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建设当中去,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陈毅永远是中国人民心目中,最为敬爱的领导人之一。
陈赓大将
陈赓毕业于黄埔一期,有黄埔三杰的美称。他是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优秀的将领中,极其具有军事才能的一个将军。
无论是土地革命时期,还是抗日战争时期,他带领的军队,永远是战场上的常胜将军。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陈赓带领的386旅,在华北给予日军以沉重的打击,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淮海战役打响,陈赓所带领的军队驰骋在疆场之上,更是令敌人闻风丧胆的一个标杆。
陈姓的开国将军还有:陈再道、陈奇涵、陈士榘、陈伯钧、陈锡联、陈明仁......。
姓陈的名人还不少
姓陈的可以进来看下哦~
1.陈胜,这个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哦,秦末农民起义的将领。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个口号大家肯定耳熟能详。
2.陈寿,喜欢看三国历史的朋友一定知道他,因为《三国志》就是他写的。
3.陈友谅,哈哈,这个大家看过倚天屠龙记一定很讨厌这个人物,不过在历史上陈友谅可是在推翻元朝的统治上起到关键的作用,可以说是一代枭雄。
4.陈皇后,汉武大帝刘彻的第一任皇后。可能大家听陈皇后不太熟悉,如果我说“金屋藏娇”说的就是她想必大家都知道是谁了吧。
5.玄奘,玄奘名陈祎。是的,我们熟悉的唐僧姓陈。
这是几个名气比较大的陈姓名人。
陈姓名人真不少,我只能简单介绍一下了。
陈胜(?至前208)字涉,河南人,中国第一次农民起义领袖。被司马迁载入《史记.陈涉世家》。
陈平(?至前178),河南人,西汉名相。
陈汤,西汉大将。
陈蕃(?至168),河南人,东汉末年大臣。
陈实(104至187),许昌人,东汉学者。
陈群,字文长,河南人,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
陈寿(233至297),四川人,西晋史学家,《三国志》作者。
陈霸先,南朝时期浙江人,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
陈后主(553至604),即陈叔宝,虽为亡国之君,但其文学功力很深厚,所作辞赋,尤多佳品。
陈子昂(661至702),字伯玉,唐朝文学家,唐初诗文改革领袖之一。
玄奘,本姓陈,即唐三藏,曾云游印度,取回真经,写成《大唐西域记》。
陈与义(1090至1138)字去非,号简斋,宋朝南北之交时著名的诗人、词人,多为爱国诗词。
陈亮,字同叔,浙江人,南宋思想家,文学家。著有《龙川文集》,《龙川词》传世。与辛弃疾交往甚密。
陈梦雷,福建人,清朝康熙九年(1670)成进士及第,著有《古今图书集成》。
陈廷敬(1639至1712),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及第,官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字典》总修官。
陈玉成,太平天国将领。
陈天华(1875至1905),清末进步人士,曾作《猛回头》,《警世钟》等。
陈独秀,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早期领导者。
还有陈毅,陈云,陈赓,陈明仁,陈诚,陈立夫,陈果夫,陈寅恪,陈省身,陈景润,陈明真等。
谈到这个问题,我感到很荣幸,因为我母亲就姓陈,陈姓人对于我来说不啻就是我的外家。而作为《百家姓》第十位、现在占人口第四位的大姓,陈姓也绝对是英雄辈出、群星璀璨的。
比如说近现代,十大元帅中就有陈毅元帅,十大大将中也有陈赓大将,中央还有陈云副总理等。而在古代,陈姓也绝对是典型的望族:
秦末汉初,陈胜在大泽乡举起了反秦的大旗,他本人也被司马迁视作王侯,被列入了世家的名单之中。而汉初名相陈平自然也是陈家人,以及西汉后期那位喊出著名的“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陈汤,都是陈家人。
魏晋南北朝时期,陈姓文有《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武有著名的白袍将军陈庆之,以七千白袍军横扫北魏,攻取包括了洛阳在内的三十二城。不久以后,陈家人在南方甚至还建立起了一个朝代,也就是陈朝。而陈朝的开国皇帝陈武帝陈霸先,也绝对算得上是南北朝时期南方的一员骁将。至于陈叔宝,那更是千古留名,虽然不是啥好名声。
唐朝时,著名的三藏法师玄奘,出家前俗名即为陈袆。还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陈子昂,也是陈家人。到了近代,更有陈寅恪先生,一代历史学宗师,扛起了陈家人的大旗。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青言论史”,也欢迎您的批评指正。
陈姓是中国的超级大姓之一,这是一个非常古老的姓氏,出自舜帝姚重华裔孙胡公满,属于以先祖封地为氏,现有人口约7000万人,在中国姓氏中高居第五位,人口分布比较均匀,南方陈姓居多,广东,浙江,台湾等省份的第一大姓都是陈姓。陈姓在几千年的繁衍发展中涌现出了大量的名人,伟人,在此我选一些供大家了解,排名不分前后。
陈寿(233-297),西晋史学家,又作长寿,字承祚,蜀国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历史名著《三国志》的作者。
陈武帝陈霸先(503-559),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朝的建立者,字兴国,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县)人,他是陈姓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
陈友谅,元末大汉政权的建立者,湖北钙阳人,早年参加红巾军,后割据赣皖,于洪都称大汉国皇帝,鄱阳湖大战败于朱元璋,自己也不幸中流矢而死,为朱元璋头号劲敌。
玄奘(602-664),唐朝著名高僧,俗家姓名陈祎,他于太宗贞观元年出发,一人西行五万里,历经千辛万苦到达印度佛教中心那烂陀寺求取真经,并前后花费近二十年翻译了大量的印度佛经,他与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
陈胜(?-前208年)字涉,阳城(今河南省商水县)人,他与吴广领导的秦末大泽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农民起义,对后世影响深远。
陈毅(1901-1972),四川乐至人,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新四军老战士,老领导,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原中央军委副主席。
陈赓(1903-1961),号称“黄埔三杰”之一的陈赓是湖南湘乡人,他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开国大将,新中国国防科技,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
陈嘉庚(1874-1961),福建泉州府同安县(今厦门同安区)人,他是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慈善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是为抗日救国做出杰出贡献的爱国华侨,陈嘉庚现实也是著名大学厦门大学的创始人。
陈姓历史上的名人,伟人还有很多很多,限于篇幅就没有多写, 像西汉名臣陈平,东汉末年“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初唐四杰”之一的陈子昂,明朝大画家陈洪绶等等,实在太多了,陈姓是一个人才辈出,家族枝叶茂盛的大姓,上下五千年陈姓一直是光芒四射,子孙人才济济,家族欣欣向荣。
陈姓,在我国是一个名人辈出的古老姓氏。
在近代人口普查中,陈姓以七千万人口位居第五,是中国的大姓之一,其中南方姓陈的人数很多,居第二位。北方姓陈的人数也居第五位。下面,我就给大家按时间的顺序,理一理陈姓历史上曾经出过的名人吧。
陈姓的先祖叫陈胡公。周朝时周武王把舜帝的后裔“满”封在了陈地,就是后来的陈国。满被称为陈姓的先祖,称为陈满公或陈胡公。古代有以封地为“氏”的习俗,因此陈满公的后代都以陈为氏。舜帝姓妫,因此,陈姓源于妫姓。
陈国后来在春秋战国时期被别国所灭,有些陈国的子民,就以陈为自己的姓,来纪念自己的国家,这也是陈姓的一个来源。
在古代,由于汉化的原因,有些少数民族也选用陈为自己的姓,有些是皇帝赐给姓陈,这部分来源非常少。
陈姓人口众多,历代名人美女也有许多,下面就列出一些大家都熟悉各个朝代和时期的出名人物。
春秋战国时齐国的家臣陈完,要给大家提一下。他本是陈国陈厉公的儿子,后因事逃到齐国,得到齐桓公的任用。陈完入齐后改为田姓。田姓后人后来夺齐王位成为齐国国君,陈完是田齐的始祖。
秦朝末期的陈胜。是我国最早的农民起义领袖。
西汉初的陈平。是西汉的开国功臣之一,也是历史有名的宰相之一。
西汉末的陈琳。是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同时期的还有创立“九品中正制的陈群 。
西晋的陈寿。是史学家,历史著作《三国志》的作者。
南北朝时期的陈霸先。是南朝陈的创建者。有名的贤明君主。还有一个同时期的陈庆之,是南朝梁的著名将领,曾有以七千人破几十万人的神奇战绩。
唐朝的陈子昂。唐初文学家,诗文革新运动,对后来的唐诗鼎盛影响深远。
还有一位陈祎,是不是看起来很陌生呀,但是说到唐僧,就都知道了。唐僧俗名陈祎,法名”玄奘“,被尊称为”三藏法师“,是佛教”法相宗“创始人。
北宋初的陈抟。陈抟老祖,北宋初的道士。
元朝末年陈友谅。在元朝末年建立了一个短暂的王朝”汉“,自称为帝。
明末清初陈圆圆。明末将领吴三桂的小妾。之所以出了名,是因为民间有许多关于她和李自成 吴三桂的传说。
清朝末年的陈宝箴。清末著名的维新派人士。
本文由作者:听雨阁楼下 于 2023-06-12 发表,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本文链接: https://app.yangtata.com/question/6581804015091187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