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如果挖一个湖泊,无数年过后会不会自己诞生出鱼?> 正文

如果挖一个湖泊,无数年过后会不会自己诞生出鱼?

  • 用户2523435439.5用户2523435439.5
  • 2023-04-24
  • 36
  • 共16人回复
李雄飞85661147
「李雄飞85661147 」发表看法
2023-04-26

这个是肯定的。我曾经发现过这种现象,有一次,我去山上采蘑菇,发现穿越一片树林,在靠近山顶的地方有一块十多平方米的平地,平地中有一个水坑,好象是牛泡澡的地方,我出于好奇,就仔细地看了看那个水坑,大约3米多长,2米来宽,成不规则椭圆形,深度约1.5米的样子,但水深只有80来公分,等我一靠近水坑,里面就有鱼儿惊慌地游动,把坑里的水也搅浑了。我判断坑里一定有鱼,便回村里和朋友说了,朋友开始不相信,我们俩个就打赌,为了验证我讲的是不是真的,我俩便带上水桶和水管一起来到这个位于高山顶端、树林中的水坑边,他仔细一看,果真有鱼,我们俩便一起利用虹吸原理,将水坑中的水吸出来,等到没有多少水时,我俩跳进水坑里捉鱼,都有鲫鱼、鲤鱼、泥鳅等,整个坑里捉到了3斤多鱼。这个位于山顶、周围都是树林的水坑,又没有沟渠相连,坑中的水都是从土里浸出来的泉水和下雨天积下来的水,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鱼,我一直都没有弄明白。后来和别人谈起这件事情,有人说是下雨天从天上飞来的,有的说是鸟兽叼来的,有人说是别人放生的。究竟是怎么来的,我还是弄不明白。

不入流的大刘
「不入流的大刘 」发表看法
2023-05-03

千年的草籽,万年的鱼卵!

以上很多大佬提到了风一吹,许多干了的鱼籽就随风飘荡,遇水变小鱼苗?

这么说还蛮恐怖的,实际情况是,只要有水塘就有鱼的原因源自两点:

1.土壤里的鱼籽

很简单,你把土挖个坑,不去管它,一两年后坑里有水草、有小鱼儿。但你用水泥起一个水塘,过几年你去看看,能有鱼吗?

答案显而易见,大部分土坑里的鱼苗,都来自于土壤本身!

曾经这里有鱼、或者发过大水等等,然后雨籽存在于土壤中,有水之后,鱼籽复苏,鱼产生!

此外,你去某宝上买一些观赏鱼的鱼籽的时候,你试一试,寄过来的就是一个小袋子里有土、有鱼籽,你根本分不清,撒到水里没几天,就变成鱼了!

2.大自然的搬运工

这里主要说的是台风、龙卷风、鸟类。

台风和龙卷风主要是因为强大的风雨,携带着有鱼的水体里的水(含有鱼籽或者小鱼苗),吹到了别的地方。这就是每年都听说青岛啊或什么地方,天上下鱼、下螃蟹的。

另外!鸟类!

鸟类的携带有两种方式。

一种是嘴里叼着鱼,然后飞回去喂宝宝,途中鱼一挣扎,掉了,掉到了水体里或者水体附近,鱼自己挣扎着到水里生存了下去。

另一种是吃鱼,把鱼籽完整吞咽后,没有经过完整消化过程,在空中飞翔的时候,啪一声,一坨含有存活鱼籽的鸟屎掉到了水体里。Hmm,这种方法真是既给了鱼苗存活的水源,也给了最初的食粮呢!

以上!万年的鱼卵就是这么来的!

科学黑洞
「科学黑洞 」发表看法
2023-05-01

回答这个问题要先说明“诞生”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如果这个诞生指得是“无中生有”无机物变有机物,再进化出生命变成鱼,这种情况无论都少年几乎是不可能的;如果诞生指的是鱼籽变鱼,这个过程就比较简单了,甚至三五年就会出现鱼,此过程主要是看鱼籽的来源了。

古语有云:千年草籽,万年鱼籽。虽然没有说的那么夸张,但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首先挖的这个湖泊湖底泥里可能会有鱼籽,注入水后就出现了鱼。而注入的湖水或者雨水的积累中也有鱼籽,两三年后也会出现鱼。即使保证水中没有鱼籽,湖底用水泥封死,那么来到湖边的水鸟或者一些其他动物也很有可能会带来鱼籽。所以说湖中的鱼并非是“无中生有”,经过三五年人工湖即使不撒鱼苗最终也会有鱼。就是一场大雨都很可能会带来“鱼”,何况是鱼籽了。

简单回答,欢迎关注我们: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 」发表看法
2023-04-25

如果挖一个湖泊,无数年过后会不会自己诞生出鱼?

这要看把这个湖挖在哪里,或者怎么挖湖,假如挖好之后,用水泥封底堵漏,然后顶上再加一个大罩子密封起来,再放入纯净水!那么很抱歉也许等到数十亿年后太阳红巨星了也不会有鱼跑出来,因为不存在理论基础!那么什么情况下会有鱼呢?

也许这个世界上还没有鱼的湖泊还不存在,除非那个湖太咸或者有毒,或者高温,当然你不要指望一锅开水里游出一条鱼来,这就是抬扛了哈!而实际上,你在地球上即使是大沙漠里挖一个大水塘,一直保持里面有水,不要说几年,就是几个月内就会有鱼出来了!

比如澳大利亚的大沙漠腹地或者非洲荒原的雨季,水到哪里哪里就有鱼,要注意,这些鱼并不是随河流而来,而是在水里“诞生”的!但我们知道水里是不可能诞生鱼的,这些鱼肯定来自其他地方,当然大沙漠腹地不可能通向其他区域,因此这鱼本身就来自沙漠本身!

鱼籽的生命力非常强,在未孵化的状态下干燥之后也许就随风飘走了,但当它掉落水中,条件合适即可重新孵化,而且在干燥条件下它可以休眠很久,数十年小意思而已!因此你在地球上随便哪里挖一个湖,即使当地真没有鱼籽,那么随风而来也是有可能的!可想而知生命有多么顽强!

那么吃瓜群众有一个问题了,假如在火星上挖一个湖,几十年后也会出现鱼吗?

科学闰土
「科学闰土 」发表看法
2023-04-27

挖一个湖泊,无数年过后会不会自己诞生出鱼?如果是指进化出鱼,那是不可能的

进化没有目的

进化是由突变、环境选择和繁殖成功所驱动的,分子水平上发生的遗传物质的变化完全是随机的,当随机突变产生生存优势时,进化就会发生。

自然选择进化只是会使种群适应当前环境,不能预测未来环境或需求。因此,一个性状可能在某一代中被选中,在环境变化后的下一代中被淘汰,如下图中高能量成本使一些视力下降甚至丧失的鱼产生生存优势被自然环境选择。因此,进化只是对当前环境条件作出反应。

大坑或洼地水体中由于多种原因可能突然出现鱼

有些地方有大坑或洼地,降雨期或洪水过后变成池塘,有时候,鱼会突然出现在;类似的例子可能发生在干涸池塘。池塘干涸后鱼类都会死亡,当重新充满水时,也可能突然出现鱼类而不需要人为外界帮助,那么这些池塘和湖泊里的鱼是如何抵达的呢?

鱼类通过三种主要方式出现在这些地方:之前已经在那;鱼自然地抵达那里;或者得到了某种外部帮助。

之前就在那。有些水生动物的卵能够在长时间的干旱中存活,但是只有当在水环境中时才能孵化。

自然抵达。许多在水位正常时看似互不相连的湖泊和池塘,实际上以各种方式连接在一起。同一区域一般共用一个排水系统,当水位正常时,鱼类被困自身池塘;如果下雨导致水位上升,水可能溢出自然边界并通过低洼地区,形成小水体,一些鱼本能的逆流上游或者被冲向下游,鱼就会在抵达新洼地水池并且在新的湖泊或池塘里繁衍生息。外部帮助。鱼类还有一种鱼类迁徙的方法:通过鸟类、哺乳动物和两栖动物的帮助。鸟类、两栖动物和各种水生哺乳动物在从一个湖游到另一个湖的过程中,经常会把鱼卵粘在肢体或翅膀上面,到达另外池塘停留时这些鱼卵可能会掉落,从而在新的池塘里繁衍生息,从而充当两个池塘之间的鱼卵传播寄主,又或者鸟类抢食时可能发生鱼类掉落等等。

渔樵之人W
「渔樵之人W 」发表看法
2023-05-04

会有鱼的。以前常听老年人讲,水过百日就有鱼。我曾经怀疑过。有一年大旱,村前的汪塘干枯了,第二年夏天下雨,汪塘有水了,到了秋冬,就在这个汪塘里逮到鱼了,我们家乡把这种鱼叫做“罗汉鱼”,因为这个汪塘和四周水源没有连通,所以,我就相信“水过百日就有个鱼”的说法。

张家小智儿
「张家小智儿 」发表看法
2023-04-29

我想说的是:在自然界中,这种情况确实是存在的。挖一大片水塘,即便没有专门放鱼进去,过几年里面也会有鱼。不过这个现象实际上是有科学原理的。这些鱼不是自然而然从无到有生出来的,而是远处的鱼卵在干燥环境下被风或者其他方式带过来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千年的草籽万年的鱼籽,说的就是这种情况。虽说鱼籽没有能活"万年"这么奇葩,但也从侧面说明了鱼籽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实际上鱼籽在干燥情况下能活几年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但鱼籽可以在无水条件下存活,且可以随风飘动。因此理论上讲,只要有风刮过的地方,就有可能在没有人为放养的情况下出现小鱼。因此,如果挖一个湖,不需要无数年,短短数年就可能有鱼。

如果题主的意思是想要这个湖泊中从无到有自己进化出鱼,那可就有点困难了。虽说有无数年时间,但也够呛。其实我们对生命的起源目前还处在一个迷迷糊糊的情况中,我们不知道地球生命究竟是来自宇宙还是来自深海热泉。但可以肯定的是,这个过程一定十分艰难且漫长。所以,如果给定的条件是"无数年",那一切都有可能发生,我不反对能否生成鱼。但就这件事情本身来说,真的是太艰难太艰难了,难到几乎不可能。

欢迎关注"张家小智儿"看更多科学交流。

宇宙探索
「宇宙探索 」发表看法
2023-05-01

事实上这类问题的本质是在问,生命是如何从无到有的?地球上一开始并没有生命,那么第一批生命肯定是从无到有的,这个“从无到有”是如何发生的?

关于地球生命的起源问题,基本上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彗星等天体撞击地球带来了原始生命。第二种是生命自发地在地球上出现,在深海的火山口喷发处诞生了最原始的生命!当然还有其它说法,并不是主流

目前第二种说法更被认可,在大海深处有生命出现的必要条件,那里有丰富的矿物质,还有能量来源(热泉),更重要的是有海水,化学反应的最好介质!

所以,再回到问题中来,挖一个湖无数年后会不会诞生鱼?

理论上可以实现,毕竟无数年这个定义太吓人,纯理论分析无数年任何事情都可能发生,但实际上没有任何可能!

理论上成立实际上不成立的事情很多,比如说抛硬币猜正反面,理论上你有可能连续一亿次同时抛到正面,但实际上可能吗?

没有任何可能,不要说一亿次了,谁能连续100次抛到正面就说明这枚硬币绝对有问题!

当然有人会说湖的附近有鱼卵被风刮到湖里面产生鱼,这种方式不在讨论之列,毕竟这并不是问题想表达的思想!

踏浪而来UFO
「踏浪而来UFO 」发表看法
2023-05-03

謝友的邀请!

原创思想,可能有吧!因为水是可生养鱼的,这是自然条件的因素,但如果是排除了其它的放养因素,另一解释的,或可能是来自于其它方面的平行世界了,是湖泊的水是有着纠缠性的信息因纠缠而来的了。虽然这样的说法是猜想性的并不可证的,但总觉得万物的起源是有着某种的纠缠性或神秘性的了,既有可证的而又有不可证的了,因此就猜想是有着另一面性的或是多面性的平行世界方面而来的了。以及觉得万物是有灵的,是可随机而转化的了。如果是这样的,那地球上的生命物质,有可能是来自于多方面性的平行世界方面的了。但地球上的生命,当然是要有着地球上这些自然环境的因素性了,才能有着生命性的适应性了,这是自然性的结合了。虽然假说是来自于平行世界的,但宇宙是信息性的,是有着信息性方面的一体性的,是平行性发展相互性的,以及是纠缠性的,而天人合一的这种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所以就假说是来自于平行世界的了。但不知是不是这样的认为,而下面就交给砖家们继续的讨论吧!

诸葛村的里正
「诸葛村的里正 」发表看法
2023-04-28

常言道:格物致知,我们用个极端的例子就可以了,买10桶矿泉水,不开封,放100年,看看会不会产生鱼苗?题主这样想无中生有,大大超越了佛教、道教、神话的范畴,难道想自己搞个创世纪?

要致富,先修路,挖上100亩池塘,如果没有大自然帮忙或者人工搬运,甭想生出鱼苗来。鱼类的受精卵可以小到只有0.1毫米,可以在比较严苛的环境下生存,有人做过实验,某些鱼类的受精卵在沸水中煮过10分钟,依然具有活性,正常状态下的干旱气候,鱼卵可以存活数十天,因为鱼卵包覆者一层致密的粘液,凝固后可以透过空气,却阻碍水分子渗透出去,是一种天然的半透膜体系。

鸟类、两栖类、爬行类甚至哺乳类在河床寻找食物的时候,就会沾上这样的受精卵,然后跑到新开挖的池塘喝水,鱼卵自然脱落,就会在池塘孵化了。随之而来的还有植物种子,藻类和真菌的孢子,它们就是鱼苗的食物。甚至简单的风吹,也会将鱼卵和沙尘带入到池塘,展开惊险生命历程。

这个过程,可能只有数米,也有可能是数公里,甚至是飘洋过海。在北美安第斯山脉的一个高原湖泊,就发现过新疆天山小溪中的一种特有鱼类,难道这些鱼会搭乘飞机并选择空降不成?

谢谢阅读!

科普大世界
「科普大世界 」发表看法
2023-04-28

可能大家都听说过“智者养水得鱼”这句话,意思是说聪明的人懂得只需要照顾好一片水域,就能从中收到渔获。在农村,如果你挖了个大坑,里面放上了水或者下雨流进了水,那么过一段时间之后,你可能会发现里面竟然有鱼了,然而又没有人往里面放鱼苗,那个鱼又是哪来的呢?真是很让人诧异。

其实不单是农村的水塘,有些在高山上的水池里面也会有鱼,鱼通常不会逆流而上直到高山上面的,通常也不会有人往里面放鱼,那么那些又是哪来的呢?

很多人认为鱼是自然而然生出来的,这种看法显然是不科学的,一种生命体不可能那么快生成,即便水中的有机物能生成生命体,也不会直接进化到鱼的阶段。也有人认为水塘的土壤中有鱼卵,俗话说“千年草籽、万年鱼籽”,鱼卵可以在土壤中存活较长时间,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因为很多鱼卵外面有保护膜,可以让鱼卵在一定的湿度下保存较长时间,然而“万年鱼卵”这样的说法还是太夸张了,有生物学家认为即便在适宜的环境下,鱼卵的存活时间最多也不超过10年。

那么这些新挖的水塘和高山上的水池中为什么会突然生出鱼来呢?实际上最大的一种可能性是和水鸟有关系的,我们都知道水鸟常年在水中游动,那么它们的羽毛中就会沾上很多鱼卵,然而水鸟又是会飞的,有些水鸟甚至是候鸟,它们的活动范围很大,当它们来到一片没有鱼的新水域中时,羽毛中的鱼卵就会落到新水域中,那么这些鱼卵在新水域中孵化之后,这片水域也就会有鱼生存了。

所以,某一片新挖的水塘或者没有鱼的水域突然有鱼了,如果不是人为原因,那么多是和水鸟有关系。

南极冰火
「南极冰火 」发表看法
2023-05-02

水塘自己会生长出小鱼,好像是很令人惊奇,实则为正常现象,是大自然的神奇之处。

用不了无数年,只需五六年即会有小鱼儿在水中漫游。在很多村子的池塘,山中开采石头后抛弃不用的石坑中,有一些长年积水的水坑,有时会发现一些小鱼的身影,同时有其他一些小的水生动植物。

小时候跟着大人上山。,觉得很奇怪,就问大人,这些小鱼哪儿来的,大人说“草籽变的,草籽掉进水里,有一些会变成小鱼”,也有的说“下雨时天上掉下鱼卵生出来的”,还有的说:“水坑里长年有水,是因为有泉子,泉子通东海,是东海里的鱼顺着泉眼游来的。”答案是五花八门。

后来才知道,是鸟儿带来的。大家知道,很多鱼类和水生动物产卵时喜欢把卵产在浅水处的水草附近,有的水鸟在喝水捕捉食物时,可能会将这些卵粘在羽毛上,于是在无鱼的水坑停留时,这些鱼卵就会从鸟身上落入水中,从而生出小鱼。

水平688
「水平688 」发表看法
2023-04-30

自然虽是个谜,但要弄懂大自然的神奇奥妙,你也得亲自去体验亲自去找,原本广袤的土地上并没有我们人类的足迹,不知咋搞的,发展到今天,己达到了人满为患的地步,不能不说,地球真奇妙。如果你有兴趣,你可以在一块荒芜的土地上,挖他娘的一个大坑,充个傻大憨,非得试一试,实践是最好的说明,不管怎么样最先落户的是草苔,蛤蟆青蛙小蝌蚪,一场狅风骤雨裹胁着各种杂碎,降落在人工开挖的湖泊里,温度适宜时,各种七彩斑斓的动植物竞相表演,为争生存空间各显神通,日月轮回,过不了多久,奇迹出现了,原本死潭一水的湖泊,不知啥时起充满了活力充满了朝气,放眼远望碧波荡漾,仔细一瞅还有鱼跃。看来你这家伙,没有白操心劳,眯着眼睛想着湖里的鱼跳。

幽默小羊3v
「幽默小羊3v 」发表看法
2023-04-25

这个话题我通过几个实例证实了人工挖掘的水库畜水后半年就会有水生生物和蛙类、蜻蜓幼虫、小鱼(常见有鱼、黑鱼、泥鳅、老头鱼)。

水草类和蜻蜓幼虫等水生物的来源大家可以说得通(水草、蛙类等),那鱼从哪来呢?只有一种解释:是水鸟带来的,水鸟在己知有鱼的水域吞到腹中的鱼卵。上述这些鱼类(包括鱼卵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即便经过了鸟的消化道仍然有存活的极大可能,鸟带着含有鱼卵的粪便排泄到新蓄水池中孵化出了小鱼就顺理成章了。

正气哥读历史
「正气哥读历史 」发表看法
2023-05-01

这个问题已经有了科学的解答,其实不需要很多年,湖泊里就会诞生鱼,但不是自己诞生,而是“从天而降”。为什么,听我为你详细介绍。

法国人拍过一个纪录片,对这个问题进行了长期的跟踪观察,科学家观察一个采掘后废弃的矿坑。矿坑中积累了雨水,但不和其他任何水体相连,形成一个完全独立的生态系统。一段时间后,大风带来水草种子,让湖中有了植物,有了植物,很快吸引了蟾蜍,螺这样的爬行动物。接着,这里一片盎然生机,候鸟也被吸引过来。终于有一天,奇迹出现了,科学家在湖中发现了鱼类。

让科学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里是不和任何其他湖泊河流相连,怎么会有鱼类出现呢。经过研究,科学家终于发现,原来是这些迁徙的候鸟,脚掌、羽毛、粪便上携带的鱼卵,通过这种“空中快递”的方式,把生命带到这个新的水域。有人怀疑,说鱼卵离开水,十几分钟就会死亡。其实不然,科学家对此做过专门研究,鱼卵在纱布、羽毛这样潮湿的环境下,一个小时后还有大约20%的存活;而被候鸟吞食的鱼卵,有的能存活30个小时。

科学家认为,除了鱼类,有很多水生动物,可能都是通过水禽,把下一代生命传播到地球的各个角落,这才造成如今地球上生物多种多样、生生不息的景象。

所以,挖一个湖泊,多年后一定会有鱼类产生的,对了,这部纪录片的名字叫做《隐秘的生命》,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下。

诚君健谈
「诚君健谈 」发表看法
2023-05-01

如果挖一个湖泊,无数年过后会不会自己诞生出鱼?

何必蠢到要去挖湖泊,世界很多地方都有火山口湖泊可以来“考察”题主的问题。

结果是,绝大多数火山口湖泊用不了多少年都会“自己诞生出鱼”来。

这些鱼是怎来的呢?

地里长出来的?

有些人说,泥土里或可能“存在”鱼卵,这些鱼卵在水中就可以自己孵化出鱼来。

而火山口湖泊,火山喷发时的高温会杀掉一切可能存在的生物,因此,火山口湖泊的不可能存在鱼卵。

因此,至少可以说,即使不考虑泥土里的鱼卵,水体例也可以“自己诞生出鱼”来。

大风刮来的?

有些人说,风雨可以将鱼卵带进这些水体,然后长出鱼来。

水鸟带来的?

有些人说,鸟类在捕食鱼类时爪子和翅膀上可以沾上鱼卵将之带入新的水体,然后孵育出鱼来。

还有人说,水鸟吃下肚的鱼卵有部分不会被消化破坏,然后随鸟粪进入这些水体孵化出鱼来。

研究:奥秘可能就在鸟类的便便里

虽然有以上各种说法,但都缺乏直接证据支持。

但是,最新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的一项研究中,匈牙利的科学家从喂食两种鲤鱼鱼卵食物的两种水鸟的便便中分离出了完整的鱼卵,用这些鱼卵成功孵化出了鱼苗。

从而证明,鸟类可以像播散树种一样播散鱼卵,为一些破解远离其他有鱼的,像沙漠湖,火山口湖等孤立水体“自然”生出鱼来的奥秘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一个完全与世隔绝的新生水体可以“从头”生成鱼卵或鱼吗?

这大概才是题主真正想要问的吧?

一个于是完全隔绝(外来的鱼和鱼卵绝对不会进入)的水体,如果处在目前的自然环境中,会不会“从头合成”出鱼卵,孵化出鱼来?

也就是说,题主真正问的是一个新生、完全孤立的水体会不会再次重复“生命起源”的故事吧?

答主认为,可能性几乎为零,无论经过多少年。

欢迎发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