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山东方言里面喊大伯叫大爷,那用普通话怎么办呢?喊大爷尴尬不?你们那怎么称呼?> 正文

山东方言里面喊大伯叫大爷,那用普通话怎么办呢?喊大爷尴尬不?你们那怎么称呼?

  • 喜欢讲故事的人喜欢讲故事的人
  • 2023-07-27
  • 7
  • 共15人回复
美丽心情166188
「美丽心情166188 」发表看法
2023-08-06

我是山东人,我的老家在鲁西南地区。那里喊大伯就叫大爷,所以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在我们老家父亲叫爹,母亲叫娘。父亲辈的男性比父亲大的都叫大爷,比如一大爷就叫大爷,二大爷,三大爷,四大爷等等。大爷辈所对应的女性就叫大娘,二大娘,三大娘,四大娘等等。比父亲小的男性都叫叔,比如大叔,二叔,三叔四叔等等。大叔辈对应的女性叫婶子,大婶子,二婶子,三婶子,四婶子等等。爷爷辈的男性就叫爷爷,自己的亲爷爷就叫爷爷,其他的爷爷辈的就叫大爷爷,二爷爷,三爷爷,四爷爷等等。 爷爷辈的女性就叫奶奶,大奶奶,二奶奶,三奶奶等等。大家从小就这样叫很习惯,没有尴尬之情。我们看电视,电影中不也看到有叫大娘婶子的吗。农村不叫阿姨也不叫叔叔。现在随着形势的发展,在农村父亲叫爸爸也不少,母亲叫妈妈也很多。

我们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民族众多,各地的风俗习惯也不相同,各地有各地的风俗,各地有各地的习惯,大家也不要以本地的习俗去嘲笑其他地方的习惯或风俗。习惯为自然存在即合理。

在我们山东叫法也不统一。特别是胶东地区和鲁西南地区也有很大的差别。比如青岛市有些县市妈妈就叫妈,奶奶才叫妈妈,老奶奶叫老妈妈,你怎么理解?烟台市有的县市把父亲辈的都叫爹。自己的亲爹叫爹,其他的就叫大爹,二爹,三爹,四爹,五爹,六爹,最小的叔叔叫小爹。有的五六十岁的人了还叫十几岁的小孩为小爹。父辈所对应的女性叫娘,自己的亲娘叫娘,其他的就叫大娘,二娘,三娘四娘,五娘六娘最小的叫小娘。有的也叫大妈,二妈,三妈,四妈,五妈,六妈,最小的叫小妈。你说这样更尴尬吧,大家习惯了就没有尴尬之说。有人见面会问你有几个爹,他会真实的告诉你有几个爹。几个爹就是说他爹有几个亲兄弟。风俗有它的地域性,有些风俗让外地人看了感到不理解,本地人会感到很自然。所以要保持各地特色的风俗习惯。没有尴尬不尴尬。理解万岁,理解就好。

若愚趣谈
「若愚趣谈 」发表看法
2023-07-30

不只是山东方言把大伯称为大爷,整个北方几乎都是这么叫。那么,北方人是怎样区别父亲的哥哥这个大爷和爷爷同辈的那个大爷的呢?

其实,这个爷字有好几个意思,一是代表男人,比如人们常说的纯爷们,就是男子汉。第二代表父亲,《木兰辞》中就有“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这里的爷就是木兰的父亲。第三代表祖父,口语称为爷爷,省略也可称爷。

虽然一个爷字可以称呼两代人,但在发音上却不尽相同。在称呼父亲的哥哥时,爷字的发音为轻声读作ye,而称呼爷爷辈的大爷时候,这个爷字读作yé。这样的区别只有北方人或懂得普通话发音的人才明白,不标声调的是轻声,标声调的是阳平,为第二声。就这么简单。

山西老农
「山西老农 」发表看法
2023-07-29

这不是山東方言,而是鲁西,豫北,冀南一带的叫法。大爷(念大耶)和祖父即爷不一个音。大爷是平声,爷是上声。中国对父母,叔伯,爷爷奶奶、的称呼五花百门,一个地方一个叫法,甚至于相隔几里的村子叫法也不尽相同。有一个村的叫法还不一样。如我们这儿叫家是妈,往西走上十里叫奶是妈,往东五里叫奶奶是妈。我们这儿叫拖爸是大伯,亲爸是二伯,小爸是叔叔,爸爸也是叔叔,伯母也是拖家,亲家,家家。十里风俗不一般,入乡随俗吧。

秋根子
「秋根子 」发表看法
2023-07-28

在我们东北话中,也称大伯为大爷。但要注意,在这里“爷”字必须是轻声的。如果把“大爷(dà ye)”喊成“大爷(dà yé)”,那就差了辈分了。

大爷(dà ye)是父亲的哥哥,按照排行为大爷、二大爷……等;父亲的弟弟,我们称为“叔(shōu)”,按排行依次为二叔、三叔……等,最小的叔称老叔。其配偶,对应称为大妈、二妈……二婶、三婶……等,排行最小的称为老婶。

叔(shōu)是古音,与“熟(shóu)”的发音同理。

在东北话中,称呼不用叠字如叔叔、舅舅,也不使用前缀如阿姨等,而是采用排行家称谓的叫法如二姑、三姨、五舅等。

大爷(dà yé)是指父亲的大爷(dà ye),即祖父的排行第一的哥哥。父亲的兄或弟,依次称为大爷、二爷……等,排行最后的称老爷,均不能轻声。其配偶,称大奶、二奶……老奶。

对于非亲戚关系的男性长者,可尊称为大爷(dà ye),前面可冠以姓氏;对于女性长者,可尊称大妈,前面可冠以夫姓。对未婚女性,不能称大妈、大婶,可称大姨。对于出家的尼姑、道姑,称为大姑(dà gú)。

在日常生活的口语中,我们东北话一般不使用普通话“伯父”的称呼,仅仅在书面语中使用。

快乐柑桔VI四嫂
「快乐柑桔VI四嫂 」发表看法
2023-08-04

我老家就是山东,爸爸妈妈都是山东人。我爸爸有两个哥哥,我叫他们为大大爷,二大爷,管他们的妻子叫大大娘,二大娘。没有什么好尴尬的,大爷的爷是四声,爷爷的爷是二声,有的地方还是一声,所以还是能区分出来的。我小时候最不喜欢看见我叔叔的老婆了,倒不是不喜欢她们,是叫起来费劲,因为不是叫婶,而是要叫孃孃,叫起来特别的拗口。还有就是管舅舅的老婆不叫舅妈,而是叫妗子,更是拗口。最难叫的是奶奶,叫妈妈的三声。

用户泉水叮咚林区小丫
「用户泉水叮咚林区小丫 」发表看法
2023-08-06

关于山东方言,我说个笑话:在老家屯亲刘某叫我嫂子,托我写信开头称呼是大爹二爹三爹四爹,我冒冒失失问他,你怎么爹还排号啊?他说嫂子你不知道我们山东即墨老家,大爷叔叔排行就叫大爹二爹三爹四爹。

中国天大地大地方方言五花八门,不读哪家书不识哪家字,真是学到老活到老啊。

盖地虎3198
「盖地虎3198 」发表看法
2023-08-01

天下很大,山东也不小。我莱阳人就不叫大爷而是叫大爹,我父亲行二叫爹,爹的大哥叫大爹,比爹小的叫三爹,四爹。配偶的叫法也分的很清,大爹的老婆叫大妈,爹的老婆叫妈,三爹,四爹的老婆叫三娘,四娘。大爷是对父亲的叔伯兄弟大过父亲的称呼,大爷的老婆叫大娘,比父亲小的叔伯兄弟叫叔,叔的老婆叫婶。另外山东方言大的又分济南官话,青岛官话,胶东官话,潍坊官话。往细里分则是十里不同音,我二姨嫁到离我们家只有五里地(华里)口音就有很大的区别,对有些物品的叫法也不一样。我们家离地雷战的故事发源地海阳很近,口音也有大不同,我们离开老家的人叫莱阳话为地瓜话,地瓜味很重,叫海阳话为海砺子话,海味很重,因为海阳比莱阳离海更近。总之,方言不能用省做代词,且不说云贵川有众多的少数民族语言,就说我生活的广东也是珠三角,粤西讲白话,湛江市人大多讲雷话,粤东和粤北基本上说客家话,汕头人讲潮州话。河南人也不只是会说中,也有人叫管。您那儿只有一种方言吗?

大掌柜237
「大掌柜237 」发表看法
2023-07-28

其实,这种叫法不单纯山东方言把父亲的大哥叫作大爷。要说吉林和黑龙江两省的怎么个叫法,我不太清楚。要说我们辽宁的辽南地区的地方方言,基本和山东地区的地方方言基本没有多大差别。在我们很小的时候,我们对父辈大哥也和老家山东的叫法一样。把应该叫作大伯父辈的大哥叫作大爷,只从上学读书以后才明白这种叫法是错误的。叫大爷很明显的,把父辈的大哥和祖父辈爷爷混为一体。

使上下辈造成了混乱,所以从此以后我们把这个错误的叫法改了过来。当然有些没有读过书的,和一部份极少数的人还有这种叫法。正确的叫法,还是应该叫作大伯大娘叔叔婶婶最为合理不容易混淆。我们辽南地区的口音之所以和山东相近,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在百年之前。都是由山东闯关东过来的人,所以我们的口音和方言和山东人相近。

本文内容纯属个人观点。

谢谢读者朋友们的阅读。

谢谢首页之邀。

天海那边
「天海那边 」发表看法
2023-07-27

一个地方一个叫法,有叫大伯的,有叫大叔的,也有叫大大的,但西部区省份有管爸爸叫大的,管伯父叫大爹的,山东一般管伯父叫大爷,二伯就叫二大爷,是用来称呼父亲的兄长。

入乡随俗没什么好尴尬的,人家怎么叫你就跟着怎么叫,总不能在山东你喊人家伯伯吧!该让人家尴尬了不是?或者人家管爸叫大的地方,你张口就叫大,那人家也不敢应啊!所以,称呼不要乱叫,随当地喜欢就好!

海纳百川7979701177726
「海纳百川7979701177726 」发表看法
2023-08-04

东北人喊大伯也是叫大爷(爷读轻声),比如赵本山的小品《红高粱模特队》里的台词:一大大,二大大,三大大,四大爷。我想是因为当年山东人闯关东,因此东北话融入了山东语言,叫大爷的面非常广,一般凡是比父亲大的男人都叫大爷,甚至对不熟悉的年龄较大男人也会尊称老大爷。

笨刨
「笨刨 」发表看法
2023-07-29

看你的提问,只能说明你的知识面太过“狭窄”(没有扁低的意思,所以加了引号),普通话里是有“大爷”一说的。

并且,这个“大爷”的称呼,并不只我们山东人叫,大部分北方人,都这么个叫法。

这里,我具体到我们农村老家,具体到我们那个村子,来说一说。

我们那个村子不很大,在一些对人的称呼上,却很特殊,甚至有些古怪,属于“别具一格”的样子。

比如,叫父亲的母亲,不叫奶奶,叫“嫲嫲”(现在还这么叫),结了婚的男人叫“外头”,结了婚的女人叫“家里”……

更叫外人感到奇怪的是,对父亲的称呼,不叫爸爸,不叫爹,你猜叫什么,叫爷!

就一个单字“爷”。爷就是父亲,父亲就叫“爷”。

是不是感觉有点“另类”?

其实,不是的。

记得上初中时,对这个问题,有点疑惑,问过老师,也问过家人。

后来大了,也就明白了,其实,这还是挺“正宗”一个叫法呢。

你看,父亲的父亲叫爷爷,父亲叫爷,这不还好下了一辈吗?

自然的,父亲的哥,比父亲大,叫大爷就理所应当了。

我们那地方,附近的邻村就有不这么叫的,叫父亲为爹。

叫父亲爹,这个似乎很多地方这么叫,易于理解。

但是,这些叫爹的人家里,叫爹的哥叫什么呢?

没有叫“大爹”的,也同样是叫大爷。

这就说明一个问题,叫父亲的哥叫大爷,是“正宗”的。

题目里问到“叫大爷尴尬不?”,这就有点好笑了。

这只是当地的一个习惯称呼而已,有什么一尴尬不尴尬的呢?

再说了,这是祖辈传下来的,人们就这么叫,也一直这么叫,习惯成自然,并且是顺理成章的事儿,没感觉到有什么。

现在,我儿子一直叫我爷,试着改口叫了几回爸,反到不适应呢,呵呵!

田边半山银
「田边半山银 」发表看法
2023-08-02

山东有些地方的方言喊大伯叫大爷,有的地方不是。在山西有的方言喊大伯也叫大爷,有的地方也不是。

叫大伯也好,叫大爷也罢,这和当地的习惯叫法或历史传统有关,殊途同归,都是一个意思,就是对比自己父亲年龄大点的那辈人的称呼而已,具体怎么叫看情况,如果你是本地人,从小叫习惯了就叫大爷;如果你只是外地人听说了,或偶尔去做客一次两次,那你根据你的习惯来叫就是了。

没有什么尴尬一说,你平时看电视剧的时候会发现,问路时遇到年纪大点的,一般会问:大爷,哪儿哪儿怎么走?遇到年纪相仿的,一般会问:大哥,哪儿哪儿怎么走?所以说,你是否听过问路时这样问:伯伯,哪儿哪儿怎么走?你看,称呼伯伯一般用在自己亲人或老乡上比较多:称呼大爷一般用在自己不熟悉或不认识的人上比较多。

最后给你个建议,假如你要在一个环境里长期工作生活,能做到入乡随俗最好,做不到也无所谓。现在社会发展很快,人们观念也改变很多,如果你在城市里,在工作上遇到老同志,称呼其职务就可以;在外面遇到老同志,称呼一生师傅也可以,不需要太纠结,礼貌到了就好!

李增喜3
「李增喜3 」发表看法
2023-07-28

不光是山东方言里面喊大伯叫大爷,我们山西农村方言也称大伯叫大爷,二大伯就叫二大爷,依次类推。

如果用普通话讲,依然称大伯叫大爷,只是口声有点变化,双方都不会感到尴尬。

现在的农村也普及了普通话,过去有很多的称呼也变化,就像爹叫作爸,娘又称作妈,姥爷叫外公,姥娘称外婆。其实,称呼什么不重要,关健看你关系处的怎么样,亲戚要常来往,亲情要互培养。无论长辈,平辈,小辈,都应互尊、互爱、互相帮助,互相支持,互相理解。

珍惜每一份情缘吧,人生一场不容易。

王子江
「王子江 」发表看法
2023-07-31

汉语言文字在语言和文字的表达上永远是语言的表达能力远远高于文字,一个字或一个词用不同的语气表达出来的意思是不一样的,甚至是完全不一样的,或者是相反的意思。

如问题中说到的“大爷”两个字,按字面上来说就是“大爷”,大爷本来就是爷爷的哥哥,但在某些地区也可以是父亲的哥哥。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语气的变化决定了用“大爷”这个词的本意,读音dàyé,两个字的读音同样重的是爷爷的哥哥;dàye,大字重、爷字轻的就是父亲的哥哥。

九天老妪下凡尘
「九天老妪下凡尘 」发表看法
2023-08-06

老妪生于山东,现在苏北一个与鲁南接壤的城市生活。

山东人称比自己父亲年龄大的兄长,分别为:大大爷、二大爷、三大爷……

称其各自对应的配偶为:大大娘、二大娘、三大娘……

自从很久以前,推广了普通话之后,年轻前卫时尚潮流一些的人们却突然发现:在普通话親属关系的称谓中,却找不到“大爷”这个单词,后来在一些脏话里面,虽然发现了踪迹,却又不是原来所包含指示的意思。

于是他(她)们就把原来的称呼改为:大伯、二伯、三伯,大伯母、二伯母、三伯母了。

只是很多的老年人,不能与时俱进,在他(她)们在儿女家里带孙(外)辈的时候,被要求不得使用方言,于是只好把原来的土语,改变一下四声的发音和平仄……

在他(她)们嘴里“哇”出来的“大爷”,就各俱地方特色,让人们感到像是用京腔骂人,有点尴尬、忍俊不禁。

例如用徐州方言“哇”出来的普通话,我们称之为“徐普”,用曲阜方言“哇”出来的普通话,周边人称之为“曲普”,用兗州方言“哇”出来的普通话,大家称之为“兗普”,用乳山方言“哇”出来的普通话,那里人称之为“乳普”,用荷泽方言“哇”出来的普通话,我则当仁不让地称之为“渮普”……

总而言之,无论哪个山东人的普通话说得多么流畅,老妪都可以从余音和尾音及翘舌音里,听得出你是哪方大神!????????????????????????

欢迎发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