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大概不会有假,一是两汉皇室均有宗谱记录在案,代代相传,赫赫在目。一般百姓家族均有祠堂和家谱,遑论皇家。二是汉代是一个讲出身和地位的朝代,祖上是谁,地方官也有据可查,百姓多都知晓。三是冒充皇亲就有杀头之罪,何况冒充皇室,以刘备正人君子的名声,绝不会甘冒杀头去冒充汉家宗亲。四是曹操难道就不辩认一下真假,直接领见刘备面君,且被封为前将军宜城亭侯。刘备集团的人也应对刘备的出身知根知底,因此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不会有假。
说到这个问题,首先就要说一下这个中山靖王刘胜,在众多的汉室宗亲里刘胜能让世人记住,一是因为他的后代刘备很有名,二是因为他生了好多孩子。据班固的《汉书·景十三王传》记载,刘胜一生共有儿子120多个,足以编成一个连:
胜为人乐酒好内,有子百二十余人
当然,也有意见认为这个只是误传,因为《史记》中提到刘胜,说他是有儿子和旁系亲属120多人,班固搞错了。不过不管怎么说,刘胜的儿子挺多,繁衍出来的后代也就不在少数。
原本这倒没什么,当时都有修族谱的习惯,刘胜这样的宗亲更不例外,子孙后代再多也是搞的清楚的。然而此后王莽篡位,天下大乱,等到东汉建立时,很多宗族的族谱在战乱时期已经被毁。很多人借此机会就通过重修族谱,攀附上了一些有名的大族。
刘胜既然子女众多,自然也成了刘姓宗族攀附的热门人选,很多人借此成为了中山靖王之后。等到了东汉末年,此时要想查证一个人是否真的是中山靖王之后,其实已经很困难了。
所以说刘备是不是真的中山靖王之后很难说。
不过刘备虽然未必真的是中山靖王之后,但是他也不是随便自己冒认的。涿郡涿县刘氏也是一个大族,刘备和族人聚居,他不可能自己突然说自己是中山靖王的后人,这只能是涿郡涿县刘氏一族统一的说法。
而这个说法在当时肯定已经得到了认可,因为刘备的祖父刘雄和父亲刘弘都曾经当过官,“世仕州郡”,刘备自己后来也出仕为官。当时的人很注重出身,按惯例会考察刘雄、刘弘、刘备的身世,如果发现冒认皇亲,那么这就是大罪。既然他们能通过审核,很明显,到此时涿县刘氏的身份已经得到了认可。
也正因为如此,曹操和刘备交战时可以骂刘备是“卖履舍儿”,却不能骂他“假冒皇亲”,因此刘备中山靖王后人的身份至少在当时,已经得到了认可,没法否认。
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这件事出自《三国志·先主传》,原文如下:
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胜子贞,元狩六年(-117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
刘备出生于汉桓帝延熹四年(161年),距离其先祖刘贞到涿县定居,已经270多年了。这其中传承谱系,是没有留下来的,陈寿也只知道刘备的爸爸叫刘弘,爷爷叫刘雄,仅此而已。
裴松之在给《三国志》做注时,也写道:
先主虽云出自孝景,而世数悠远,昭穆难明,既绍汉祚,不知以何帝为元祖以立亲庙。于时英贤作辅,儒生在宫,宗庙制度,必有宪章,而载记阙略,良可恨哉!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刘备称帝后,当时肯定建立了宗庙制度,也就是完成了帝王谱系的厘清工作,但是这些记载都已经没有了,真是非常可惜啊!
裴松之是南朝宋时人,可见在他所生活的时代,他也找不到更多的史料来补充这段缺失的记载,再往上,陈寿作为蜀汉旧臣,也没有记载这方面内容,可见,蜀汉帝国在亡国时已经遗失了这些典章制度文书。
大家应该知道的,在蜀汉灭亡后,钟会在成都反叛,结果反被魏军将士攻杀,当时乱兵把屠刀也伸向蜀汉旧臣,在成都城内烧杀劫掠数日。所以,笔者推测,蜀汉帝国的宗庙典章很可能是在此事件中毁于一旦。
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给刘备编出了一整套传承谱系,最终认定刘备是汉献帝刘协的父辈,于是尊为“刘皇叔”,这是小说之言,对于历史研究来说,算不得数。
再者,也有人提出,刘备是刘胜之后的说法是蜀汉帝国的官方说辞,如同曹魏帝国认曹参为祖,孙吴帝国认孙武为祖一样,都是官方美化的结果,可信度不高。
这么说也是可能的,在曹魏人鱼豢所著《典略》中则说刘备是出自“临邑侯枝属”。
如此可见,刘备的谱系并不是只有一种说法,说刘备是刘胜之后,算是主流。
不论怎么说,刘备妥妥的是汉室宗亲,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
刘备是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这个绝对不能假。《三国志》载:“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刘备的祖父刘雄被举为孝廉,官至东郡范令。刘备的父亲刘弘早亡,少年刘备与母亲以织席贩履为业,生活非常艰苦。
刘备的母亲是个伟大的母亲,她面对家道中落的事实,做出了无比正确的选择:送刘备去读书。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刘备)年十五,母使行学,与同宗刘德然、辽西公孙瓒俱事故九江太守同郡卢植。
卢植是谁?卢植在三国中是比较德高望重的,他是能文能武的大家,卢植在当时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政治、军事上都是把好手,还是很有学问的人。他可以和皇甫嵩、朱儁并称为汉灵帝时期的“三剑客”。
卢植为什么会收刘备为学生?从卢植的角度看,他绝对不会滥收学生,肯定有非常高的标准,但是限于史料的缺乏,我们无从得知,只能猜测。卢植和刘备是同郡,同郡肯定是原因之一,也可能卢植与刘备的祖父,父亲有一定的交集,据记载刘备祖父刘雄曾任东郡的范令,官虽不大,但毕竟同在一个地域不大的范围内。最重要的原因是刘备汉室宗亲的身份,因为卢植不但收了刘备,还收了刘备的同宗刘德然。足以说明卢植听说刘备是汉室宗亲,高看一眼,欣然收其为学生的可能性很大。能成为卢植的学生,并且与公孙瓒同学,如果刘备只是单纯的一个穷小子,那么卢植绝对不会把刘备收在门下的。
当时刘备因为见公孙瓒比自己大一些,所以用兄长称呼公孙瓒。后来公孙瓒被举孝廉,出任辽东属国的长史,迁为涿令,刘备本身就是涿县的人,所以此期间二人交往甚密。后来征讨董卓的时候,刘备被黄巾军所迫,便投奔已经是中郎将的公孙瓒去了。
中国统治阶级,为证明其统治的合法性,早就编出了“皇权神授”这样的理论,对血统的严格管理,是重要的基础,这不仅限于皇族,包括各级贵族都如此,后来延扩到民间,至今家族谱系在中国也是常见,寻根问祖成为中国文化传统。所以那个时候刘备绝对有皇族的家谱,刘备敢在这事上瞎编乱说吗?为骗关羽、张飞加盟?还是去各路诸侯处骗吃骗喝骗人马骗地盘?要知道若一旦被拆穿,那可是灭族之罪,这风险也太大了吧?所以,质疑刘备身份就基本不成立。
在崎岖的山路上,奋斗者的笑容也是苦涩的丶辛酸的。在一马平川的大道上,成功者的泪水也是欢欣的丶幸福的。在刘备寄人篱下的日子,关张再忠义和勇猛,都是替人做嫁衣裳。关羽温酒斩华雄,换来了还是诸侯嘲笑的山野马弓手。但曹操欣赏刘关张的才艺和忠义,引荐了汉献帝,人们从此才敬重刘皇叔。成龙在创业拚搏之时,谁又承让他是房玄龄大唐名相之后。成龙成名了,带了房祖名回到老家房家村,不认房玄龄也难!刘备和关张勤王匡扶汉室,没有一点本事和功名,早就烟消云散,讨论是否汉室血统都要被人笑掉大牙,没有任何意义。刘关张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打出了一个天地,能够唤风唤雨,被人接受之时,命运才会打开一个窗,英雄总被英雄顾,这个时候接受各种鲜花丶掌声都不为过。能被汉献帝重用丶封侯丶列入皇家血统,一切都那么自然。汉献帝本想依仗马腾丶刘备扳倒"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一旦扳倒,刘皇叔可能要成为朝廷的风云人物,区区一个皇叔又算得了什么?
谢邀。
笑谈君认为,刘备真的是中山靖王之后。
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三国志·蜀书·先主传》
中山靖王刘胜喜好酒色,有120多个儿子,其中刘贞被封为涿县的陆城亭侯,后来因为祭金成色不足,被削去侯爵,所以就在涿县定居了。
于是刘贞这一支就生活在涿县,传15代,到刘备。由于一直生活在涿县,所以族谱还是很容易查的,并不会由于年代久远就无从追溯。
所以刘备的身份不会有假,不过说实话,刘备并不是靠着汉室宗亲这个身份吃饭的。
和刘备一个村的同宗还有很多,就比如和刘备一起求学的刘德然,他们都是同出一脉的,刘德然的父亲还常常资助刘备。刘备小时候也和宗族里面的小孩子一起在大桑树下玩耍,并指着桑树立志:“吾必当乘此羽葆盖车。”
同样是小时候一起玩耍,同样是汉皇后裔,只有刘备成就大业,实现了年少时吹的牛逼,可见光有身份是无法唬人的,天下姓刘的多矣!刘备能成功,是因为他从小就有大志,并且喜欢结交豪杰,被其他少年认可,再加上百折不挠的意志,这些优良的素质,才是他成功的关键。
所以说,刘备真的是中山靖王之后。但,是因为他成功了,才被别人认可他的身份;而不是由于这个身份,导致他的成功。好多人都搞反了这个因果关系。
三国前,或者说建安前,整个天下最大的动乱就是黄巾,而且很快就被镇压下去了。那时候露脸的人,大多都是知根知底的,不会凭空冒出来。
刘备这个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其实没啥用。当时的人看的是你爹、你爷爷的身份,至于祖上的帮助是不大的。袁绍靠的就是袁氏四世三公的身份。
三国时代还没有开始美化“族谱”的臭毛病,这个习俗是在五胡南北朝逐步形成的。
五胡以及鲜卑等,虽然军事实力强大,但仍免不了骨子里的自卑,文化上总想往华夏上靠。
五胡第一的刘渊,直接抛弃匈奴身份,言称自己是汉室之后,宗庙里祭祀着汉朝的三宗五祖。
拓跋跟黄帝扯上了关系。杨坚说自己是弘农杨氏,至于是不是,反正查不出来。因为近300年的战乱,异族进入中原,北人南迁等原因,户口早乱了,这时候伪造户口也容易。
当时名门大族都有族谱,一出生就去族里上户口了,有据可查,如果刘备是冒充的,应该能查出来真假。除非刘备本不是刘备,而是冒充刘备。但这一点也可以排除,因为刘备是卢植的学生,公孙瓒的好友,这二位可都是当时的名人,卢植在朝廷威望很高,公孙瓒又是名门之后,能与这些人做朋友,说明刘备的出身不低,否则根本没机会接近这些人。
感谢邀请。
【刘备必须要有中山靖王之后这一金子招牌】
首先,刘备是否就是中山靖王之后,这决定了刘备的身份和地位,这决定了刘备是否正统,是否能够从无到有,是否能够三分天下。所以这件事情非常的重要。
如果是中山靖王以后,那就是当今皇帝的叔叔,比皇帝还高一个辈分,自然就可以借势,整合资源,为刘备打江山聚合能量。如果没有皇叔这个身份,没有这个名头,那刘备就是一文不值,草民一个,很难与其他诸侯枭雄争霸。这里面董卓,曹操,袁绍,袁术,孙策,马腾等人,哪个不是手握重权,哪个不是有基础,有后盾。在这样的一个纷乱的东汉末年,群雄并起之时,刘备必须要有一个金字招牌,要有一个护身符,要有一个皇室正统的身份,只有这样才可以参与到争雄的行列,才可以聚合人心,广纳贤才。中国有句老话:名正则言顺,言顺则事成。
其次,皇帝也需要有刘备这样的一个亲戚来撑腰,来维护皇帝的地位和皇权。所以刘备见皇帝,一介绍自己的身份,皇帝基本没有怀疑,一拍即合,各取所需,有共同的利益。皇帝都承认刘备的皇叔身份了,其他人在怀疑,再不相信,也就没有意义了。
再者,老百姓也希望有一个皇室势力崛起,来让已经苟延残喘的东汉,再延续些寿命,来结束这乱世。再加上刘备勤政爱民,还是颇受百姓欢迎的。
虽然很多诸侯对刘备的身份不相信,不屑一顾,但是没有办法,从皇帝,到老百姓,还是认可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的。一个身份,造就了一大势力!
很多时候,像比是重要,认知大于事实!
我们看到《三国演义》中,刘备自我介绍时,反复说“备乃中山靖王之后”。说的多了,大家都信了,而且也没有任何人质疑他这个身份,最后面见汉献帝的时候,还给了“皇叔”的称号,所以《三国演义》里面,又称之为“刘皇叔”了。
那么我们来考察一下,这个“中山靖王”到底是谁呢,根据史书记载表明,刘胜(前165年-前113年),汉景帝刘启之子,汉武帝刘彻异母兄弟,封号为中山王。相传刘胜这个人是个酒色之徒,虽然政治上没有什么建树,但是留下一项特别的记录,就是大量造娃,诞生子嗣有120余人,已经超越了周文王的百子了。也远超当了61年皇帝的康熙55个子女。刘胜死后,谥号靖,史称“中山靖王”。
大汉刘姓经过刘胜这般混吃等死的王爷疯狂造人之后,刘姓人口暴增。而刘胜的中山国正好是刘备所在的涿郡。这样从地域上来看,刘备是“中山靖王”的后裔,也从法理上说的过去的。毕竟那一带刘姓繁衍出来,说是谁的后裔,肯定说官位最大的。官位最大就是“中山靖王”了,因为从汉武帝推行“推恩令”后,王国变侯国.......一步步缩小。到了数代之后,只能说祖上曾经阔过了。
而从“中山靖王”刘胜到刘备,已经过了300多年了,这个血脉无数代稀释,跟汉献帝只能说是一个姓了,血缘关系那是隔了十万八千里了。那么汉献帝为啥尊称刘备为皇叔了?
这个就要从汉献帝当时的状况说起了,汉献帝被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基本处于曹操监视之下,没有任何权利的,只能吃喝拉撒自己做主了,政治权利是一点都没有的。汉献帝不甘寂寞呀,大汉从高祖刘邦传承至今,四百年余光。不能亡在自己手里呀,看看许昌的实力派,就属刘备还有“枭雄”本色,就拉拢一下,死马当活马医吧。看看能不能帮帮自己对付曹操。所以就有了汉献帝跟刘备叙族谱,攀亲戚,封“皇叔”的桥段。其实这个“皇叔”的血脉真的跟自己太远了。另外,也有专家考证,说刘备按族谱其实是汉献帝的玄孙辈。但是汉献帝为了拉拢刘备,硬是抬高刘备辈分,叫了“皇叔”。
当然了,刘备自称“中山靖王”的后代,确实给他南征北战路上拉拢人心取得了不少便利。我们在看一下小时候的刘备,发现刘备的祖父刘雄被举为孝廉,在东郡当了官。但是刘备的父亲刘弘早亡,少年刘备与母亲以织席贩履为业,生活非常艰苦。刘备家屋舍东南角篱上有一桑树高有五丈余,从远处看上去就好像车盖一样,来往的人都觉得这棵树长得不像凡间之物,认为此家必出贵人。刘备小时候与同宗小孩在树下玩乐,指着桑树说:“我将来一定会乘坐这样的羽葆盖车。”这也被看做是刘备从小就要帝王的异象。
相传刘备小时候家里穷,而且不怎么爱读书,喜欢狗马、音乐、美衣服。身长七尺五寸,两手下垂等到膝盖,能看见自己的耳朵。不爱说话,能善待下人,喜怒不形于色,喜欢结交豪杰。看到这里,我们是不是发现,跟高祖刘邦的描述非常类似呀。
但是贫穷的刘备居然拜倒了大儒卢植(曾任九江太守,庐江太守,持节北中郎将)的门下当学生(要说没点背景还真说不过去),而且同窗有公孙瓒这等牛人,老师跟同学都是厉害角色。相比相隔数百年的“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老师卢植和同学公孙瓒对刚入世不久的刘备来说,帮助更大一些。
备注:图片来自网络,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萧子北
刘备是不是中山靖王的后代,可能还真不好说。
刘胜的儿子刘贞,在汉武帝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因为酎金的成色不够,被朝廷剥夺了侯位,然后就当老百姓了,他这一房就在涿郡安了家。
但是,刘备言之凿凿的地说,他就是刘胜的后代。祖宗们一代一代地传下来,祖宗十八代全在哪儿摆着,不承认都不行。
中山国,战国时期的八雄。被赵武灵王灭了。赵武灵王灭中山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把胡服骑射得来的成果都赔进去了。中山国成了赵国的郡县,后来又成了秦朝的郡县,后来被汉朝的汉景帝封给儿子刘胜。刘胜就是中山国的王,为了方便称呼和对他的评价,加上一个“靖”,就是中山靖王了。
中山靖王很聪明,这这样一个强悍的地方当诸侯王,危险显然不小。他有个见不得人好的弟弟刘彻,也就是汉武帝。汉武帝专门整家人出名。所以汉景帝的儿子们被整死,吓死的就多了,十三个诸侯王里面余下五个。这五个就是《五宗世家》里面的五个诸侯王了,它们各有各的特色,就是不去招惹朝廷,以避免惹火上身。刘胜就是其中一个。
刘胜知道朝廷的意思,所以不希望早死,就自己做死。他有钱,可以在自己的封国内多找美人,可以用自己的收成瓤酒,刘胜就在酒色中混日子。他一不小心,就生了一百多个子女。汉武帝认为刘胜胸无大志,也就懒得管他了。生得再多的子女,只要不是朝廷拿钱去养,汉武帝是鼓励的,儿子长大可以打匈奴,女儿长大,可以和亲,这买卖做得!
刘胜有了这样的动作,自然就免祸了。但是要把儿子排列组合在一起,也实在不容易。加上汉武帝的推恩令,中山国就越来越小。到后来,这些子孙穷得坐牛车都喊黄。传到刘备父子一代,刘备确实成了曹操口中的——打草鞋的。
要说明这个问题,说个题外的话。曹参在汉朝是个牛逼哄哄的人,有战功,有地位,能与萧何争位,又有“萧规曹随”的政绩。加上会喝酒,又没有犯错误,所以,汉朝以后的许多有头有脸的人都认他曹参是祖宗。就是三杆子打不着的,也要牵强附会地来个“转折亲”,千方百计地扯上关系,作为是曹参后代的依据。
书法上有本帖子《曹全碑》,很出名的。里面的曹全,找祖宗就找到曹参头上。曹操去打汉中之战,他在百忙中偏偏去找蔡邕庄园。后来才知道,曹操知道蔡邕家有《曹娥碑》,里面有个曹迂,但是,他仅仅是个巫公,当不得曹操祖宗的。曹操就放弃了。曹操回头还是把祖宗的地位安排在曹参的头上,更何况,刘邦的相好又是曹氏。这就完全坐实了曹操与曹参的先后关系。
其实呢,谁都知道之里面经不起推敲。但是,曹操的势力大,认了曹参,曹参就是不是,也必须是“是”了。
那么,刘备认刘胜,于此就有相同点了。
刘胜的儿子多,后人就有机会浑水摸鱼了。再者,刘备家有家谱固然不错。但是汉献帝让人拿出宗谱来证明刘备都不是冒认,就荒诞不经了。汉献帝这时是在许昌,朝廷的档案在洛阳。董卓离开洛阳时,一把火把宫殿烧了个干干净净,这宗谱如何找得出来?
说到最后还是把陈寿的记载引用一下,姑且承认人家是正确的。
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
刘备贵为皇室之后,最后落到贫民之家,人的命是自己的,运却是捉弄人的。别人刘备会恢复汉朝也未可知。
刘备大概确定是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历史都这样流传了几百年,就认为是对的算了。
臣裴松之认为:先主刘备虽然自己说他是孝景帝的后代,然而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先祖是谁难以搞明白,虽然刘备自己说自己是汉朝的宗亲,但不知刘备以哪个皇帝为元祖立的宗庙。当时刘备那边有英明的贤士作为辅佐,有儒生当官的现象,有宗庙制度,必定也有宪章,但是历史上的记载(在这方面)很缺乏,确实让人感到遗憾啊。
????????????,这就叫“世数悠远,昭穆难明”。
肯定是,毫无疑问。
古人与今天的人,稍有些不一样,绝不会冒认祖宗。古人尤其重气节。尤其两汉时代的人,雄烈!为了几句话,为友杀人亦是常事,他们可干不出冒认祖宗的事。尤其还是要冒认皇亲。
。而且,古人是有族谱家谱的。刘备家也是有个大家族的,只不过他这一家较穷了些,但不代表他的叔伯家也穷。史上,刘备的大伯,就经常接济刘备这个身为游侠儿头目的侄子。
一个大家族,祖宗是谁,族谱上明明白白的写着,一清二楚,何须冒充?
再说了,他刘备自称为中山靖王之后,还在黄巾初乱时。那会儿,诸侯尚未割据,连董卓也还是朝廷良将。汉室皇帝威仪仍存,秩序律法还在,刘备那时,一个小热血青年而已,连曹操都还在以将来做大汉征西将军为理想,刘备难道就会有自立野心?刘备凭着参与平黄巾之乱的军功,得了个县尉,他敢冒充皇亲?
所以,他怎么也不会无中生有的,诳称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闲着没事,冒充皇族?那时,难道不怕杀头灭门!
所以,別以今天的思维去度量古人啊!
额,价格方面都能证明吧,第一,刘胜封地在那一块,子孙后代大部分就聚居在那边,第二,刘备宗族不小的,他的族叔能把他送到大儒卢植那边读书说明刘备宗族的势力不小的,况且刘备他爷爷和父亲都是做过士这个阶级的,刘备织席贩履只不过是父亲早亡,家道中落吧。况且古代有族谱这玩意的
可能很多人不太了解,中山靖王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1968年,在保定市满城区西南的陵山主峰,发现了中山靖王刘胜夫妻的墓葬,在墓中发现了大量陪葬品,特别是很多的金银玉器,而其中最为珍贵的,就是两件都用两千多块玉片和金丝制成的“金缕玉衣”。此外,还有一大堆如长信宫灯、错金博山炉、错金银鸟篆文壶、鎏金银蟠龙纹壶等等无价之宝。
仅此,就可以得出结论,刘胜和史书中记载的一样,生活极为奢华。所以史载他一共有120多位子女,并不是虚言。也正因为这位中山靖王如此勤奋地开枝散叶,所以导致他的后代几乎遍及天下。这其中,有个叫刘贞的儿子,于汉武帝元狩六年被封为涿县陆城亭侯,后因事被免去侯位,就世代定居于此。到了东汉末年的时候,这一枝刘系亲族已经发展到了数百人,而且世世代代都在涿县做官。
刘备的出生地就是涿郡涿县,他也是这数百人中的一个。对于这一点,实在没什么值得他炫耀的。因为他所在的整个村子里的人,全都是刘胜的后代。
再者而言,到了东汉末年,汉室宗亲这个头衔,也没什么可夸耀的。江湖上有实力的刘姓也没几个,比较出名的也就是刘表,刘璋了。其它姓曹,姓孙,姓袁,姓吕的诸侯多如繁星,抢起地盘来,又有哪一个落在刘姓之后了?
所以刘备这个中山靖王之后,可以肯定就是真的。
本文由作者:china666 于 2022-12-06 发表,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本文链接: https://app.yangtata.com/question/6763936703242567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