歼8II除了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略高于歼10,其他方面均远远不如歼10。歼8-II是一款典型的二代战斗机,并且歼8有点类似于米格25那样的高空高速截击机,而歼10是一款典型的强调机动能力的三代机,两者之间存在性能技术上的巨大差距。
1,歼10的雷达航电和武器系统大幅领先于歼8II
早期的歼8基本型实际上连个像样的雷达都没有,当时由于设计搭载的204单脉冲火控雷达迟迟没有完成研发,早期量产型歼8只能使用一部226雷达测距器,不具备夜间作战能力。到了歼8II这里雷达航电进行了一定升级,搭载了208单脉冲雷达、连续波照射器、火控计算机、HK-03光学瞄准具等等,1996年这个时间段部分歼8II可以搭载发射从意大利引进的“阿斯派德”中距空空导弹,但整体来看歼8II与歼10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不说歼10C了,歼10C对歼8来说属于降维打击,就拿歼10A来和歼8比一下。歼10A搭载一部国产1473型脉冲多普勒雷达,最大搜索距离140公里比歼8II的雷达探测距离高出了数倍!歼10A可以携带霹雳-8和霹雳-12空空导弹,此外歼10A使用的是以1553B总线和任务计算机为核心的三代机航电架构,这套系统虽然与三代半的歼10C相比不算先进,但相比歼8II提高了一代有余。
2,歼10的机动能力大幅领先歼8II
歼8设计之初就是一款高空高速战斗机,这样的侧重点必然影响到歼8的机动能力,苏联空军在高空高速的米格25之后就推出了米格29,但我国的歼10是2000年后服役的,因此苏联空军等服役了高机动能力的三代机服役后,歼8也进行了相应的改进,但整体布局摆在那里导致改进的效果并不明显。
与歼7相比,虽然歼-8II的推重比更大,爬升和加速等方面也超过歼7,但歼-7战斗机小巧灵活且滚转优势非常大,歼8II的机动能力在歼7那里都占不到什么便宜,更不用说歼10了。三代机本身就看重机动能力,而且拥有鸭翼的歼10机动能力在三代机中也算比较优秀的,如果是近距离格斗,歼8II会非常吃力。
3,歼10的载弹量、作战半径均超过歼8
歼8II的最大作战半径为800千米,最大载弹量3.5吨,拥有7个武器外挂点,歼10战斗机依靠内油的作战半径与歼8差不多,但歼10战斗机有11个武器外挂点,即便挂载3具副油箱后歼10的可用武器外挂点也比歼8多,歼10战斗机携带副油箱后的作战半径可达1200千米,并且拥有6.5吨的最大载弹量。此外歼10战斗机除了制空作战外还可以携带鹰击-91等精确武器进行对地打击,这是歼8II所不具备的作战能力。
4,歼8II并不明显的高空高速优势
歼8是一款高空高速战斗机,其最大飞行速度2.2马赫,最高升限20000米左右,歼10战斗机的飞行速度也能达到2马赫以上,最高升限18000米左右,高空高速的歼8II在速度和飞行高度方面与以强调机动能力的歼10相比优势并不明显。而我国歼20战斗机在具备极为优秀的机动能力的前提下,拥有接近2.5马赫的最高飞行速度和2万米的最高升限,相比之下歼8II的高空高速优势太不明显。
歼10是一款优秀的三代战斗机,歼8的后期改进型也只能达到二代半的水平,无论是超视距空战还是近距离格斗,歼10战斗机的性能都大幅超过歼8。
歼8和歼10是两种使用思路的战机。
歼8追求的是:高空高速。歼10追求的是:低空机动。是两种不同打法的飞机,不太好直接比强弱。
歼8和米格25、米格31是一类:截击机。歼10和F16是一类,战斗机或者歼击机。
歼8是尽量飞得高,飞得快。估计有人会问:这不是好事吗?飞得高飞得快确实是优点,但天下的事都要分两面的,高空高速也有它的缺点。飞得高没有隐蔽性可言。发现飞机主要靠雷达,雷达发射的电磁波在空中飞行,撞到飞机以后反弹回来,被雷达接收,就能发现飞机了。雷达安在地面,电磁波向空中发射,是一个很舒适的角度,最能充分发挥雷达的作用。战斗机、侦察机、预警机的雷达向空中探测,也都是很理想的探测范围。所以飞机飞得越高,越容易被发现。歼8、米格25、米格32这些走高空的飞机,没有隐蔽性可言,上千公里之外就能被发现。
飞得快的弊端是灵活性差。歼8、米格25、米格31都是飞直线,机动性差,非常差,迅速拐个弯,那是做不到。
这些飞机只能在自己国内使用,敌机进来,它冲上去拦截,截击机。不能出境作战,因为太容易被击落了:完全不隐蔽,飞直线,机动性差,面对导弹攻击,没有抵抗力。在国内使用,有自己家的防空导弹保护,安全性要高很多。截击机,截击的是敌人的轰炸机。轰炸机速度慢,机动性也差。自己家的雷达发现敌人的轰炸机入侵,截击机走高空,快速杀过去,发射完导弹,再直线快速脱离。
歼8、截击机,本质上是被动防御型飞机。想用它主动出击,偷袭敌人,像以色列那样,把敌人的战机直接摧毁在地面,不可能。首先走高空就暴露自己,暴露作战意图,给人家准备时间,其他的也不用谈了。
高空高速并不是好选择,于是大家都开始走低空。战斗机不是飞得越高越好,而是越低越好:低空突防、掠海飞行......
发现飞机靠雷达发射的电磁波,电磁波走直线,而地球是圆滴。
雷达座在地面,向高空,几万米、十几万米的目标都能探测到,因为电磁波向空中发射没有阻碍。但面向低空,电磁波直线走,地球带弧度,过了上百公里,电磁波继续直线往前飞,地球的圆弧则向下走,这样,再往前,飞机如果贴着地面、低空飞,就会避开电磁波,雷达无法发现。走高空,还是会被发现。
在雷达、防空导弹发达的时代,战斗机最好的办法是走低空,贴地面、掠海飞,本身也是一种隐身。
高空飞行,背景是天空,环境很单一,容易被发现。走低空,背景是地面、海面,环境非常复杂,即便是对手战斗机、侦察机、预警机的雷达向下照射,发现的难度也很大。但低空的环境很复杂,有山有丘陵有海浪,甚至楼层,需要战机非常灵活。反应快,能拐很小的弯,机动性强。机动性强了,面对敌机、导弹攻击的生存能力也大幅度提高。
南海撞机,美国侦察机突然变向,歼8确实很难躲避,要是换了歼10应该能避开。
歼10、歼11、歼15、歼16、歼20都是低空高机动飞机,战斗机/歼击机。
高空高速和低空高机动是两个思路,在两个不同的思路下,才开发出歼8和歼10两种不同的飞机。而低空高机动思路,比高空高速思路领先一代。思路先领先一代,然后才有领先一代的产品。现在还有人讲俄罗斯的米格25、米格31、图160飞的多快......那都是70年前的思路。一九七几年开始,比的就是谁飞得更低更灵活、隐身了。这些飞机都是完全不隐身,机动性很差,只剩个快,问题是再快你能快过导弹吗?
歼10、低空高机动战斗机的最大价值在进攻。走低空隐蔽,为突袭而生。可以在境外作战,把敌人摧毁在地面、海面。
但歼8也不是完全不行。截击机是两套设备,飞机+地面警戒雷达。地面雷达的面积、体积、功率极其巨大,探测能力非常强,是预警机、驱逐舰上的雷达不能比的,战斗机上的雷达更不用说了。截击机靠地面雷达发现来袭敌机。在整个截击体系之内,歼8发现目标的能力一点都不弱。地面雷达探测目标,指示目标,歼8按雷达指定的坐标飞过去、发射导弹就可以。
地面雷达发现敌机,把坐标实时发给歼8,歼8快速杀过去,发射导弹,是这样一个套路。所以也不能单纯的讲歼10碾压歼8,比单机不公平,歼8不是这么用的。如果雷达能及时发现歼10,指示歼8高空快速杀过来,发射完导弹不纠缠,直线跑了,歼10也不好办。
以现在的国情军情,必然要往进攻方向发展,但防御也得搞:攻防兼备。歼8还能再用一阵。从实战角度讲,截击机主要对付的是轰炸机。歼8虽然机动性差,不隐蔽,如果地面雷达能发现B2,亚音速轰炸机,还是能打,B1、B52也都可以打。不和护航的战斗机纠缠,直扑轰炸机。
即便不打仗,国家地区之间闹事,歼8可以更快的冲过去,先保证有,先把地儿占上,然后再考虑好不好,强不强的问题。
所以这些年8爷一直在坚持,还是有些余热。余热能发挥多久不好说,长期保留少部分,很有可能。
歼10比歼8-2战斗机的提升是全面的,主要是航电系统和机动性以及机身材料的使用上!歼10是标准的第三代战斗机,歼8-2属于二代机,两者整整差了一代。虽说,歼10和歼8-2存在代差,但是歼10也可以做到吊打歼8-2的程度。
歼10战斗机安装的是1473型脉冲多普勒雷达,其最大探测距离为160千米,对空搜索距离为100千米。1473雷达可以同时跟踪15目标,同时攻击其中威胁最大的6个。此外,该雷达使用1553B总线与其他机载设备相连,以实现整体的航电的功能。而歼8-2使用的是SL-8型雷达,该雷达的探测距离只有70千米。另外,该雷达实际上不具备对地能力和中距导弹制导能力,性能根本就不能与1473型相媲美。一句话就是SL-8雷达不具备下视下射能力,而且探测距离也较近。
而航电系统不仅仅只有雷达,还包括各种机载电子设备:导航,通信,数据链,电子战系统,态势感知能力。其实拥有这些性能的是歼10C,歼10A的电子战能力也不太强。就更别提研发时间较早的歼8-2战斗机了。
歼10战斗机的机动性主要体现在高亚音速阶段,具有极强的灵活性。而歼8-2具有较强的超音速性能,这里的超音速性能并不是现在四代机具有的超音速机动性,而是高空高速截击能力较强。虽说歼8-2具有不错的超音速性能,但是它不具有超音速巡航能力,只是因为歼8-2的气动布局为超音速飞行优化了,使得其超音速飞行的阻力较小,这也是歼8-2具有高空高速性能的重要原因。而歼10则是一款机动性较强的三代机,其机动性能和F16不相上下,在格斗中基本可以压着歼8-2打。
歼8-2战斗机亚音速性能差而超音速性能强的原因是使用了小展弦比的三角翼。也使得在演习中,多次被歼轰7近身格斗击落。毕竟歼8-2的设计初衷是截击作战,对高空高速性能要求较高,不那么追求亚音速机动性,这也是二代机的共性。
歼10战斗机在腹鳍,鸭翼,垂尾上使用了复合材料减轻了重量,提高了强度。而歼8-2战斗机的垂尾和机身的少部分也使用了复合材料,只不过比例没有歼10的高,歼10战斗机复合材料的用量为6%。毕竟两者的研发时间间隔较大,歼10使用先进等我技术也很正常。
由此可知,歼10相对于歼8-2的提升是全面的,毕竟身为第三代战斗机,全面压制歼8-2也显得很正常。但是歼8系列战机如今也有能够发射主动雷达制导导弹的能力了,在中距空战时也不会只有被打的局面。(图片来自网络)
歼10作为三代机,当然是全方面碾压歼8战机,但是很多性能指标的提升,是有里程碑意义的。
首先,歼10采用涡扇发动机,相对于歼8的涡喷发动机,在推重比、耗油量等指标上都更先进。所以,歼10的作战半径(1250公里对800公里)、爬升率、转弯半径、最大外挂能力、起降能力都远远优于歼8系列。
歼8II还是有一个优势的,那就是最大速度和最大升限比歼10的指标要高,其中歼8II最大速度可以达到2.2马赫,最大升限是20000米,歼10基本型的这两个指标都可能稍逊。可以说,歼8II体现了二代机的高空高速设计理念,而歼10则是高机动性和多用途的设计理念。
如果反思一下歼8II的缺点,我们可以看出歼10在设计上有很多针对性的改进。比如,歼8的航程短,导致无法飞到南海南部进行作战,但歼10就可以(加上三个副油箱可深入南沙)。歼8II外挂能力也比较差,最大载弹量只有3吨多一点,虽然外挂点有7个,但单独挂载重量比较小。歼10的外挂能力则有6吨,外挂点多达9个(另有两个机腹的小型吊舱挂架),单独挂架的载量也很强,所以能携带更大的外挂油箱,多用途能力也更广阔。
歼10最大的一个优势,就是升级潜力大,还能进一步增加外挂武器种类,改装AESA雷达等升级设备。相比之下,歼8系列的升级上限就是使用歼10早期型的老式设备,改装其他更先进的AESA、IRST、数据链、大屏幕显示器等都是不可能的事情。此外,更新型的远程空空导弹,歼8的老式设备也无缘使用了。(陶慕剑)
歼-10战机比歼-8II强的可不是一点半点,前者是一款性能优异的三代机,而后者还是属于二代机,最新改进型算二代半战机。可以说,歼-10的各项性能都要领先于歼-8II的。
先科普一下歼-10战斗机,歼-10战斗机之所以呼声很高,这款战机研制成功,意义重大,该机是我国首款自行研制的三代战斗机,话说上世纪90年代,未引进苏-27战机之前,我们空军的主力还是以歼-7和歼-8为主的二代战机,飞机的作战性能已经完全不符合时代了。
引进苏-27之后,空中的力量有了很大的提升,歼-10的出现,增强了我国空军的实力。1998年首架原型机首飞,2002年实现小批量生产,2003年正式交付空军使用,截至到目前,歼-10战机先后发展了多种机型,从最开始的歼-10到歼-10A、歼-10S、歼-10B、歼-10C,数量达到了几百架,成为中国空军主力战机之一。还是中国八一飞行表演队的坐骑。
歼-10战斗机具有很强的超视距空战、有着较强的近距格斗和空对地攻击能力,同时还拥有空中加油的能力。歼10采用了大量的新设计、新技术、新工艺,突破和掌握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前沿技术。歼-10的挂载的武器也非常厉害,有11个武器挂架,能够搭载先进的空对空导弹和精确对攻击武器。
歼10战斗机首次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飞行控制系统。歼-10的单座座舱采用了大屏幕抬头显示仪、液晶多功能平显,油门和推杆控制系统、数据存储系统、先进的自动航行系统。歼-10战机装备了中国最新研制的机载设备,量产型号装备了和三代机后期型水平相当的脉冲多普勒雷达,后来的BC型号装备了有源相控阵雷达,比如最新的歼-10C战机达到了三代半水准。
再看看歼-8II战机,这还是比歼-10早很长时间的战机,属于高空高速战斗机,当时研制成功了,其他国家已经装备了先进的三代机,差距比较明显。各项性能对比,歼-8II都是属于前辈的机型了,即使是现在家族最先进的歼-8F型,也是赶不上歼-10A的,差一代,各项性能也差的不是一点半点。
二战末期,成熟的螺旋桨和早期喷气式飞机能打的有来有回。苏联内部在发展成熟的螺旋桨飞机还是新型喷气式飞机之间犹豫不决。
斯大林召见了著名飞机设计师拉沃奇金,询问他的意见。在回答斯大林时这么说的:如果战争明天就打响,请毫不犹豫地选择拉沃奇金的螺旋桨飞机,如果战争打不起来,请大力发展米格喷气式战斗机,因为它代表着未来。
后来的事实也印证了,是喷气式飞机的天下。
J10和J8-2F几乎是同一个时代的产物,当时的J8-2和同一个年代的J10是可以掰掰手腕的。
为什么两个都搞?就跟上面的那个事情一样。世纪之交的那几次危机几乎都把中国推向了战争的边缘,不得不做两手准备。
J8-2F是为了应对战争明天就爆发而准备的,而J10对于中国,代表着未来。
刚好又是同一个时代的航电,气动上也各有所长。
8爷是三角翼双发涡喷,理论上来说高空高速性能上顺畅一些,而且机头尺寸比J10大一点,理论上来说可以塞下更大的雷达。这就意味着可以在执行拦截任务的时候快速抢占导弹发射阵位,在双方都有地面雷达指引的情况下,8爷是有开第一枪的优势的。
J10鸭式布局则带来了瞬时机动的优势和短距起降优势,单发大推力涡扇的航程优势。低空和低速机动性肯定远远超过J8的,不然也不会成为八一飞行表演队的座机。
J10是一个新的型号,而J8-2F已经积累了好几代的经验,趋于成熟。
所以J10告别了初期的不稳定以后开始了腾飞,J8注定了也就到头了。J10的后期型号在作战性能上相比J8已经没有短板,原先相对J8薄弱的远程拦截能力,在新型导弹和相控阵雷达的加持下,已经不再是短板,反而远远超出了。
说个没人说的,除了三代机大多比二代强的机动,航电之外,还有三姨夫远比涡喷13优越的使用寿命,以及由此带来的广受好评的出动率。再有就是设计理念的进步带来的控制律和手不离杆设计的成功。对于国土防空战斗机而言,这些优势也是不可忽视的。
歼10和歼八-2其实并不具备可比性。歼八-2是借鉴了米格-23初始原型机生产的截击机。为什么说是借鉴呢?由于当时受限于我国航空研制能力的不足,我们尚不具备按照军方要求独立研制开发新机型的能力。到了歼20我们这才算是拥有了完整的固定翼战斗机的独立研制能力。米格-23初始原型机是类似于苏-27的初始原型机T10,是个与量产型完全不同的设计,外形设计与歼八-2极为相似。只是歼八-2我们是参考了米格-23初始原型机的外形设计,机体完全是我们自己设计的,有着完整的风洞实验。歼八-2的作战目标是苏联的图-22逆火式轰炸机,这种轰炸机是当时飞得最快、最远,载弹量最大的战略轰炸机,超音速突防能力极强。因此歼八-2强调的高空高速性能,由于它的作战任务是拦截比较笨重的轰炸机,因此机动性不是很强。拿歼-10比歼八-2有点像拿着榔头和剪刀比,纯粹没法比。唯一能比较的是歼八-2是三代机,歼-10是四代机。随着武器系统的发展,像图-22M这类超音速轰炸机的威胁减小了很多,歼八-2的作用也相对减小了很多。我国停止了这类战斗机的研发,把目光转向了综合能力更强的苏-27、苏-30的国产化的改进研发。毕竟歼八-2是由我国在借鉴的基础上完全自行研制的战斗机,经过多年的使用和改进,平台还是比较成熟的。比如电传操纵、新型电子战系统、飞火控一体化技术都在歼八-2上做过验证和修改。如果把这些技术应用在现役的战机上,相信对歼八-2战力的提升有着质的飞跃。只是目前还没有这个必要,毕竟机体老化还是比较多的,又有了歼11这样的替代品。歼八-2退役在所难免。
歼10和歼8的强在哪里的关键,其实并不在设备装备本身。
他们没有本质的强弱区别,甚至我认为若是能成为“搭档”的话,那么会有更多的好结果!
这两个机型都是人民空军装备制造历史上具有“拐点”作用的机型!很特殊!影响力非凡!
但其实他们的强弱区别就一点点,宽泛概念上讲没有区别!那么区别在哪里呢。
歼10之父—宋文聪,中国云南人。
歼8之父—顾颂芬,中国苏州人。
一个云南人、一个苏州人,两个立志报国的军事航空装备领域的大师。他们都是堂堂中国人!有啥强弱之分?
无非宋老不戴眼镜,而頋老一直带着近视眼镜而已!——强弱区别仅此而已!
但他们两位有你个共同特点,那就是——让中国人让中国军人直起了腰杆。在这一点上我为他们两个强者点赞!
歼-10强就强在它是中国空军的嫡长子,空军设计人员的“亲儿子”,而歼-10之前的都是“混血儿”,体内都流淌着斯拉夫血统,只不过借着中国空军产下来而已。说白了就是歼10是完全独立自主设计、建造的,而歼-8II是仿制的。先抛去代差看问题,歼-10是从头到尾都是中国人自己搞的,所以培养了一大批军工人才,并且建立了相关的制造产业,为中国下一代战机研发打好了坚实的基础。而歼-8是中俄混血,是俄罗斯搞出来中国仿制而已,歼-8II就是在歼-8的基础上融合了一些鹰酱的技术搞出来的,但还是一股斯拉夫风格。
这两者的定位其实不一样,歼-8II其实是一款高空高速截击机,而歼-10是通用型飞机,歼-10由于出身年代比较久远,所以有着后起的优势,在飞机的航电、设计上都有着巨大的优势,虽然高空飙车飚不过歼-8II,但是歼-10带的导弹可以追得上它。总的来说机动性更灵活、看得更远也更清楚、手更长脑子更灵活了(射程和航电),毕竟存在代差嘛。
其实空战就是看谁看的远、看得清、手更长,在两个基础上有优势的话那么就可以轻松打败对手,特别是手长脑子灵活(射程和航电),现在存在代差的战机主要就是在这里存在着差距,像四代机中的“4S”标准中隐身、超态势感知、超机动、超音速巡航除了隐身,难度最大的就是超态势感知了。
排除了电子设备先进外,歼10单打歼8一2还真没多少胜算,别忘了歼8可是高空高速战机,速度与升空高度是可以和歼10一拼的,歼10可能强大在操控性与电子设备,雷达与火控系统比歼8更强大,歼10比歼8领先的一代都多,歼10的发动机比歼8的要先进。歼10的航空材料也是优越与歼8的,除了这些大伙可以比较两款战机的公开数据,歼10和歼8一2不会差距太大了,这些可能就是跨代的原因吧,也是歼10强大的地方。
歼10是歼8的换代产品,歼8是二代机,歼10是三代机。歼10比歼8强在哪里呢?不是歼10强在哪里,而是歼10比歼8更适应现代大多数战争环境。
二代战斗机之前装备的基本都是火炮,火炮发射的弹丸是没有动力的,而战斗机能够达到高速就能够躲开弹丸,歼8战斗机当然也不例外。后来空空导弹发展的越来越成熟,必须有三代机和他相配合,歼10战斗机就是这样的产品。
也就是说二代机和三代机之间因为有了成熟的空导弹才出现了迭代。挂载同样的空空导弹以及空地导弹,歼8战斗机当然不是歼10的对手。歼8∥虽然是歼8战斗机的改进型,但也没有脱离二代机的水平,歼8∥战斗机当然就不如歼10战斗机了。
那如果歼8∥战斗机配备了歼10战斗机的战斗机系统吗?下一个问题又来了,如果歼8∥战斗机配备了歼20的作战系统呢?歼8∥作战性能当然会有很大的提高空间,但也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所以现在我们拥有的歼8∥战斗机基本用其所长,进行高空高速侦查任务,这叫发挥优势吧。
永远的81892歼8∥战斗机
所有。从头发丝到脚指泥,连灵魂都比歼8-2强。
能问出这种问题来,给你解释了你也记不住,多学习些基本知识最主要。
这里解答其中一个小方面,省的人家说我忽悠。两者起落架的安装位置不一样,歼8-2的主起落架安装在机翼下,机翼框架是承受降落冲击的主要结构,歼五、六七全是这么做的,这样做容易安排位置,不破坏机身结构,不过对机翼寿命很不友好,妨碍在机翼挂架的安装位置,限于当时的技术积累,安装在这个位置上是为了稳妥起见。但是这个设计也限制了后期多功能升级。歼10主起落架安装在机翼翼根处,从外形看像是在机身上。这个位置既不破坏机身结构,又不影响机翼功能,是现代飞机设计中的常见方案。两者有如此的区别,根源在于歼8-2是单纯的高空高速歼击机,而歼10是多功能主力战斗机。歼8-2为了高空高速性能,舍弃了后期发展的潜力,没有为后期改进留出需要的空间。而歼10则在多种需求间采取了折中设计,为后期改进预留了空间。这也是为什么歼8-2的改进型项目拖延时间极长,而性能平平的原因。
给提问者出两个相关题目,为什么的歼8-2腹鳍和歼10的腹鳍不一样?歼10的机翼和歼8-2的机翼有什么不一样?
这两个问题答完整了,你就不会这么问了。
最新的歼8-2,是有雷达,可以超视距攻击目标,携带武器啥的也不算特别差。不然你以为为什么这东西能服役到现在……
歼10强,主要还是三代机带来的“灵活性”。二代机底子的八爷,哪怕是改了不少……这个底子太差就注定了低速性能差强人意。这年头高空高速的截击任务有限,自然也就是三代机的跳下了。
八爷气动不大改,就是二代底子。大改,同为重型的歼11明显有成功经验在先。不过,歼八飞起来,地面看着是真漂亮。
首先设计要求不同:歼8-2设计思路是用来拦截敌方的轰炸机,属于截击机。歼十设计思路是用来夺取制空权的,即平常所说的战斗机。歼8-2属于三代机,歼十属于四代机。歼8-2使用的是涡喷13发动机,歼十最新版使用的是涡扇十“太行”发动机,早期用俄罗斯的AL-31涡扇发动机,这使得歼十无论在航程,机动性,载弹量上都比歼8-2好很多。航电系统上歼8-2只能说免强够用,歼十则妥妥的豪华版。操纵系统上歼8-2还是机械操纵系统,歼十则是世界顶级的四余度电传操纵,歼十能携带我军目前所有的对空、对地的弹药,歼8-2只能带对空的,对地的则只能带无制导弹药。各项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本文由作者:用户2533524270 于 2023-07-11 发表,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本文链接: https://app.yangtata.com/question/6796866711531290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