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公务员考试,乡镇都会收一批,而且乡镇的比例要比市直得多。所以会有一大批人选择报乡镇的岗位,但是真正到乡镇工作了,有些人就会发现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可以这样说,如果你想找个清闲的部门,一天到晚就看报喝茶,那目前公务员队伍里真的没有适合你的岗位。目前,我在乡镇工作了五年,就以我的角度来写写对乡镇公务员的理解吧。
一、工作环境。硬环境:一般乡镇尤其是偏远乡镇相对市直区直部门来说,会提供宿舍,宿舍条件根据各个乡镇的具体情况来定。软环境:乡镇里的年轻人比市直单位的要多,每年都会有新的人员进入,且大都是刚毕业的,氛围相对来说会比较好。
二、工作时间。理论上是周一到周五上午8:30-11:30,下午2:00-5:30,冬天下午1:30-5:00,周末双休。但实际上并不是。加班是常有的事,周末双休是奢望。就拿今年来说,因为疫情,大年29放假,大年初二所有机关干部都到岗到位,领导干部大年初一都没休息。从初二上班,连续一个半月无周末,三月底才开始周末轮流休息。虽然今年是特殊情况,但是平时一月能有两周双休,就很不错了。
三、工作压力。大压力没有,小压力不断。如果你想在乡镇找一个特别清闲的岗位,那基本上是别想了,党政办、党建办城建、稳定、经发、农业等等各个部门没有一个是清闲的。但凡你是有点责任心的人,你都不可能清闲。那到底有没有清闲的人,有,就是那种破罐子破摔,年纪大些的,什么也不在乎的人,平时就做一些简单的工作。你想成为那样的人吗?反正我不想,一是因为还年轻,并不想浑浑噩噩过下去;另一方面是不好意思,你说你能看着科室的其他人都忙得连水都喝不上,你自己坐一边不闻不问吗!?我周围的年轻的同事,他们都很上进、很努力,和他们一起工作很有动力。
四、工作待遇。这是大家普遍比较关注的,地方乡镇公务员工资和各项待遇和区直一样,但有的地方会有基层补贴,能比市直区直公务员每个月多几百块钱。考核奖和精神文明奖都要看所在地方具体的情况,能落实到实处的貌似不多。建议打算报考乡镇公务员的可以打听一下当地的实际情况。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任何奖金和福利。
五、晋升通道。大部分乡镇一把手的的级别是正科,有些地区的乡镇一把手的级别是正处。也就意味着,在乡镇最高可以做到正科或者正处。在乡镇,只要你工作努力,情商还可以,一般公务员做到正股或者正科当个科室负责人是比较常见的,但是再往上升一步做到班子成员就比较难了。
另外,一旦考上乡镇公务员,进行调动是不太容易的,一是可以被上级借调,争取留下,二是可以考遴选。从乡镇借调人的上级单位一般都是比较忙的,比如两办、组织部、纪委、或者临时成立的工作组,天天加班到半夜,一点都不夸张。
说了这么多,那么乡镇公务员到底值不值得考呢?
我自己觉得在这还是不错的,一方面我所在的单位离市区比较近,回家比较方便,另一方面我很喜欢我们办公室的氛围,我们办公室很忙,但是都是年轻人,大家一起干活,不会互相推诿,一个人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其他人都会帮忙。再就是,如果你在单位一直努力工作,领导是看的见的,同事也是看得见的,所以晋升、评优这些都会考虑。但是若想一直往上升就会付出特别多,需要天时地利人和,需要你牺牲陪伴家庭的时间,不仅是996,而是897,或者更多。
如果你是特别恋家的人,不建议报考别的省市区的乡镇的公务员,因为一旦考上,想要再回去基本不可能。这样你每天都过得很不开心,没心思找对象,没心思好好工作,时间都浪费了。
如果你只想找个清闲的部门混吃等死,不建议报。现在没有清闲的部门。
在报考之前,建议先了解一下,报考乡镇的实际情况,单位级别、人员构成、经济实力、地理位置等等,选经济实力好的乡镇或者街道。
但是现在很多人报考只是为了能够有一个稳定工作,并不考虑实际情况,所以考上了就后悔。
请你明白,这是你自己的选择,没有人能够逼你,即便是家长逼你考,最终做决定的是你自己。既然选择了,就要风雨兼程!抱怨是没有用的。
啰里啰嗦说了这么多,都只是我结合我的经历和身边的其他人了解到的,而且仅限于两三个地市,仅供大家参考。
最后要说的是,乡镇公务员竞争也很激烈,如果能够成功上岸,要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广阔天地大有作为,只要你是个金子,无论在哪都会闪闪发光!
能够这样说的都是过来人或者说是体制人,对乡镇公务员的状态非常之清楚,所以会提出理性的意见。为什么他们会这么主张,那是因为乡镇公务员有太多的心酸和无奈。
一、工资低。每月到手三千多(中西部地区),维持温饱不是问题,想买房买车,几乎不可能。当然公务员可以贷款,可一旦负债,压力随之而来,三四千的工资还到什么时候是个头是大问题。别跟我说乡镇公务员福利好、年终奖高,福利一年就是1000多的工会实物,其他一律为零,年终考核绩效除了东部发达地区还算可以外,中西部地区能够上万就算不错了。不信?谁干谁知道。
二、提拔慢。没钱,有前途也可以啊。可偏偏这点理想都很难实现。普通县区的乡镇就是一个正科级单位,副科以上都是班子成员,撇除部分“空降兵”,留给本地公务员的机会少之又少,想提一个副科难如登天。好不容易盼来了职级并行,却有比例限制,看着挺美好,等起来很无奈。如果不跳出乡镇,几乎99%的乡镇公务员从开始就可以看到自己的未来——多数二级主任科员,最多一级主任科员,四级调研员?想想可以。
三、工作忙。没钱、没前途也就罢了,轻松点也好啊,可恰恰乡镇公务员最忙,最苦逼。乡镇人少事多,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基本上是女生当男生用,男生当畜牲用,恨不得一个人掰成几个去填坑。年初抗疫,年中禁烧秸秆,前段时间抗洪,马上又要投入脱贫攻坚,时不时穿插移风易俗、立面改造、维稳信访等阶段性任务,一会儿来个文,一会儿来个检查,既要抓任务,也要搞服务;既要当领导,也要当孙子;既要抓落实,也要写材料,什么工作都要干,都要忙,白加黑,五加二,早早透支了身体,变成“少年白”,个中心酸,只有身在其中才知道。关键是,外人还以为你很轻松、很惬意,常常充斥着不理解,无形中加剧了工作的难度和风险。在这方面,乡镇公务员可说体制内付出和回报最不成比例的一个群体。
四、亏欠多。当乡镇公务员,会亏欠很多东西:一是亏欠自己,长期高压,身体透支,有很多职业病;二是亏欠爱人,很多两地分居,把家庭完全交给另一半,常常过家门而不入,对工作负责,对家庭是不负责。也因此,乡镇公务员经常会有一些家庭矛盾出现,为此离婚的不在少数;三是亏欠孩子和父母,不能常伴左右,见证成长,恪尽孝道,多少会给人生留下一些遗憾。单从家庭考虑,这也是很多人为什么不建议考乡镇公务员的原因所在。
当然,乡镇公务员的稳定、相对较高的社会地位以及由此带来的人生历练等,也是很多岗位和职业不能比拟的,从长远考虑,如果想在体制内有更好更务实的发展,适当到乡镇锻炼锻炼,并以此为跳板未必不是好事,不过前提必须是你有一颗强大的心脏,对自己能力足够自信,或者有足够的助力。否则,真心不建议报考乡镇。
就在前不久的一天晚上,在我们县一个乡镇工作不久的小蓝哭了。哭过之后,她开始后悔当初考到乡镇当公务员的选择。她甚至考虑,要不要辞职然后重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小蓝是个24岁的女孩子,2020年的秋天才通过公务员考试到我们县一个镇的办公室工作。
乡村振兴的大幕虽然已经拉开了,但是今年乡镇的工作中,防止农村群众返贫是一件重中之重的工作。
国家很重视防止返贫的工作。上级重视,下级就必须要做事。
不久之前,我们省下发文件,要求各地在某一天之前,按一定的比例,重新录入脱贫户的信息。
市里也发下文件,压缩了录入的时间。而到了县里,又压缩了录入的时间。
具体是这样的:县里下午6点发出通知,要求各乡镇在晚上12点以前全部录入完成。
乡镇政府机关看来起臃肿,其实除了“七站八所”,可用的人并不多。
小蓝所在镇的党委书记,把15个村委划成片区,安排政府的15个人各负责一个片区的录入工作。
小蓝分到的村委片区是一个人口3000多的大片区,在6个小时的时间,她需要录入的户数是600多户。
那个录入不是简单的只录入农户的基本信息,还包括一年来的收支情况、购买新农全、养老保险等等信息。
小蓝简单吃了点饭之后,就开始录入。镇的电脑不是老旧的就是有病毒,运行速度很慢,加上系统同时使用的人很多,导致录入很慢。
到了晚上10点多,小蓝才完成录入不到200户。小蓝知道,光靠自己一个做这件事,不要说12点之前能完成,就是自己一个人干通宵也不一定能够完成。
于是,小蓝想到了一年来在乡镇工作的种种,开始哭起了鼻子。
坐阵督导,同时也是分管乡村振兴和扶贫工作的乡镇党委副书记连忙问怎么回事。了解了情况之后,党委副书记经请示镇党委书记又临时从住在镇上的干部中抽了4个人帮小蓝。
辛酸职场写在最后:
1、很多人不建议考乡镇的公务员,都是有一万个理由的。
2、相比较县、市、省一级公务员,乡镇的工作实在太多太杂了。都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大部分的事情,最后都是由乡镇落到实处。可是,乡镇人力、财力有限。
3、上级对乡镇的支持实在不够多。明知道乡镇是最苦最累收入最低的,可是就是不给钱不给人不给权。乡镇没有执法权,办什么事都得小心翼翼的。
4、乡镇的公务员在环境更差,条件更差的地方工作和生活,但是要使用提拔的时候,县委组织部并没有特别的关照。伤了乡镇公务员的心,更主要的是寒了他们的心。
5、就像小蓝说的,她真的在考虑自己是不是适合呆在乡镇了。
6、辛酸职场也不赞同报考乡镇的公务员。
您赞同我的观点吗?赞同就麻烦点个赞呗!
作为历经市县乡三级岗位的体制人,我想说:除非逼不得已,只能考“三不限”,否则尽量不要报考乡镇公务员。但是市、县“两级”公务员,也最好能够找机会,尽早补上乡镇一课。为什么会有这么矛盾的说法呢?主要基于以下两点原因
2015年开始,乡镇公务员要求必须执行五年基层服务期限,部分面向“三支一扶”“一村一大”定向招录的乡镇公务员,要求的服务期限是八年。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一旦你考上乡镇公务员,就需要在当地至少干5-8年,期间不能调动到任何上级机关,不能参加任何遴选考试,按照规定仅仅只能短期借调。这就锁定了你毕业后学习能力最强、工作精力最好的五年光阴,极大限制了发展空间,对于个人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其次,都说乡镇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虽说近年来反复提倡给基层减负,但是乡镇的责任范围、工作压力依然很大,需要长期从事应付上级考核检查和化解群众各类纠纷的小事杂事,容易让人疲于应付,失去工作激情。同时,长期从事这些工作增长的只是有限的工作技能,对个人能力提升是极其不利的。
同时,现阶段的乡镇干部,普遍年龄结构较为老化、学历层次相较更低(这里没有轻视乡镇干部的意思,他们对乡镇工作都很有一套),不利于培养年轻干部的工作规范、大局意识,对宏观层面的政策把握不足,对办文办会的标准掌握不全,对更高层级的官场规则吃得不准,同时,你所接触的领导和同事,对后期成长的助力有限,与市县甚至省级机关年轻干部长期比较会造成极大差距。对个人的发展后劲是极其不利的。
但是在我看来,直接考取市县级部门的干部,若要走得更好、走得更远,有机会的话还是应该补齐乡镇这一课。
从当前选拔的领导干部来看,在市县一级的主官当中,大部分拥有基层工作经验,甚至是乡镇一把手工作经历,也足以说明干部考察中对于基层经历的重视程度。
市县级机关工作职责,主要是根据省上安排,配套出台相关工作意见,指导基层落地落实,但是如果对基层情况不熟,对执行可能存在的问题、面临的难题把握不清,往往容易拍脑袋决策,使政策文件不具备可操作性。所以有机会,应该到基层挂职锻炼,多和群众打交道,那么办的事、办的文才能立得住、推得动。
同时,锻炼的最好形式建议是挂职锻炼,可以在副科级的时候挂任乡镇副职,或者乘着脱贫攻坚的机会挂任“第一书记”,既能和乡镇班子成员打交道、学经验,又有机会和老百姓打交道、长知识。这种挂职一般自己不提要求的话,也不会留任当地,会解决一些人的后顾之忧,在学习到足够经验后可以返回上级部门,说不定还是得到提拔。
这更多是外行人或体制外人员的说法。不建议报考乡镇?不外乎两个原因,一是乡镇,在普通地市为科级单位,将来晋升较难。二是乡镇多数偏远,基层工作千头万绪,难以开展。
以普通地市为例,区直、县直单位也是科级单位,晋升同样不易。其实乡镇公务员编制不算多,晋升股级不难,晋级副科较难,但仍有机会。对于高学历有水平的年轻乡镇公务员,可以参加珠三角等地区面向全国的公务员遴选。
至于乡镇偏远,我国二三线城市的乡镇,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与城区、县城的差距逐步缩小,已无太大差别。而在四五线城市的乡镇,可能在交通生活方面,与城区县城之间存在较大的落差。但如果生活在城区县城,工作在乡镇其实影响也不大。
为什么很多人都不建议报考乡镇公务员?其实这是耸人听闻的假消息,我看到的信息,依然是报考乡镇的公务员的的人不计其数,要想考上乡镇的公务员,没有真才实学还是很难的。
对于公务员的报考,目前还是处于比较热的选项,可能大城市的人很多人不愿意报考乡镇公务员,但是从农村出来的考生当中,很多人还是把报考乡镇公务员作为优先的选项。今年初我回老家休假,亲眼目睹乡镇公务员报考的热闹景象。乡镇一个办公室文秘的岗位,其报考人数多达400余人,除了有本县的人以外,其中也不乏外地或是外市的人员,甚至有成都市区的人报考边远山区乡镇的公务员。
当然报考热的背后,主要还是看到了公务员的发展前进,看到了公务员岗位和收入来源的稳定。在我回老家与几个去年毕业回乡准备考公务员的考生聊天时,得出了他们的真实想法。其实我的这几个同乡,他们在大学毕业以后,有的是在省城发展,甚至有的是在上海发展,有的在外面工资已经是上万,但是他们告诉我,在大城市居无定所,要在城市里买房自己才毕业,由于家在农村,父母拿不出首付款,大城市买房梦无法实现,在城市没有住房,自己感觉不踏实。加之很多人由于就业时采取的是先就业后选择的思路,所以频繁跳槽,毕业一年多几乎没有任何工资的结余,于是产生回乡报考公务员的想法。
为了回家报考公务员,他们辞去了城里的工作,加之听说乡镇公务员报考人数不多,可能机会更多一些,但没有想到乡镇公务员的报考人数会这么多。乡镇公务员报考人数比较多,也不是很多人说的不建议报考,但是考起了乡镇公务员的,能安心在岗的的确不是那么理想。乡镇公务员如果属于大城市周边的可能大家安心的程度要高一点,毕竟每天都可以回家,和在城市工作没有差别。但是边远山区的公务员的确在报考时需要认真考虑。拿我老家的县来说,最边远的乡镇离县城有100多公里,现在100多公里,对于通高速路的地方可能就是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但是对于边远山区来讲,由于全是山路,坡陡弯急路窄,有时错车都很困难。
外地人要在这样的地方工作下去,没有一定的奉献精神,没有与边远山区人民共进退的精神,估计考上了也不会太长久,但是作为本地人报考,都是本乡本土的,气候习惯,生活习惯,从小在农村长大的,与农民容易打成一片,很容易在工作中取得成果,加上属于大学文化,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他们在边远山区的乡镇工作,相对来说还是很有发展前途的。有了基层锻炼的工作经历,能在工作中取得一定业绩的乡镇公务员,晋升的通道始终还是存在的。考起的时候是在乡镇工作,考起以后不一定会一辈子在乡镇工作,如果有了这种动力,我相信很多都会在乡镇做出一番成绩,最终也是有可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的。
综上所述,乡镇作为我国最基层的政府机关,基层工作压力大,事情繁杂,但这也是最能锻炼人的意志和能力提升的地方,要报考乡镇公务员,首先就要具备在基层锻炼成长的决心,才能考得起,留得下,才能在乡镇这个平台上异军突起,走向更高的发展舞台。
不建议报考乡镇,是因为乡镇工作三多三少的特点决定的:
三多的特点我觉得是这样的:
一是任务多。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现在几乎所有工作都需要乡镇来落实,扶贫、维稳、环保、防疫、法制等等。一个乡镇几十号人,多的也就百十号人,要对着县里几十个单位。每个人对应一个单位甚至几个单位的情况非常普遍,这种情况下,每个人的工作任务都是很多的。
二是麻烦多。乡镇工作,最大的特点就是直接面对老百姓,各种鸡毛蒜皮,东家丢牛李家少树的事情都可能找到你,处置不好还会投诉你、举报你,所以在乡镇工作,要有一个好心态,要有一副耐心性。
三是材料多。现在体制内从上到下,材料都比较多,工作部署需要材料,推进情况需要材料、完成总结需要材料、上级检查需要材料、个人剖析需要材料等等。而且好多工作都要留痕,不仅文字材料,还要求视频影像材料等。
三少的特点我觉得是这样的:
一是娱乐活动少。乡镇工作、交通不便,娱乐设施有限,所以你的日常活动范围基本就是在周围方圆5-10公里范围聂,相对县城或者地级市俩说,你的娱乐活动会少一些。
二是进步机会少。乡镇作为一个科级单位,最高级别领导也就是正科级领导干部,如果一直在乡镇工作,一般要经历副股级、正股级、副科级、正科级这样一个进步途径。股级干部国家是不承认的,级别就是科员。一直在乡镇工作,科级干部就是你的天花板。
三是可协调资源少。在乡镇工作的人员,好多人家在在县城甚至是地级市的,你的资源一般限制在乡镇范围内了,如果想要在县城甚至是地级市协调一些资源,很明显是有劣势的。
好吧,我就说这些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我本人曾经在乡镇当过公务员,所以作为过来人来谈谈乡镇公务员到底怎么样。
首先乡镇公务员的晋升空间很低,因为在乡镇的话,乡镇的党委书记和镇长才是正科级,副书记和副镇长才是副科级,副镇长以下的人都是科员。这其实就是一件挺尴尬的事情,因为很多人干一辈子可能也当不上副镇长,那么到退休的时候就还是个科员,这其实也挺残酷的
其次说说乡镇公务员的生活环境,有些城里孩子可能没在乡镇生活过,很多乡镇的条件的确是很差很差,比如说没有一个像样的公园,也没有像样的交通,甚至连一个像样的超市都没有,到了乡镇工作其实比在农村好不了太多,所以在报考乡镇之前,一定要把这些想清楚。
第三再来说说乡镇公务员的工作情况,有句话叫做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其实说的就是乡镇公务员的工作状态。在县直机关有几十个部门,但是到了乡镇基本上就剩几个部门了,这几个部门要对着县里面的几十个部门,工作量是相当的大,压力也是相当的大。所以如果报考乡镇公务员的话,就要做好加班的准备。
乡镇公务员,想说爱你不容易,想要放弃太可惜。
简政放权,缩减编制,除部委、省厅一级,行政编制,即公务员编制略有富余以外,市县各委办局,行政编制严重超编,别说招考公务员,补充新鲜血液,解决基层公务员老龄化的问题,就是现有的符合资格登记公务员的干部、甚至曾经有公务员身份的人,都无编可用。市县乡三级,目前也唯有乡镇,尤其是偏远一点的乡镇,才有空缺的行政编制,用于招考公务员,解决组织部门每年的公务员招考任务难题了。
公务员招考审批权限,原来在人社厅公务员管理局,2019年党政机构改革,职能转移到组织部。省部明确规定,只有空缺的行政编制,才可以招考公务员,如果实有人员大于编制数额,是不可能批准招考的。即使部分单位有个别空缺的编制,或者可以咬牙腾出少量空缺行政编制,用于招考新人,解决基层无人干事的囧境,因为该地党政机构整体超编,也是不会被批准招考的。
乡镇虽然归县区管,但乡镇行政编制、事业编制,是另一个层级。乡镇的行政、事业编制,县区层级不能用;同理,县区的行政、事业编制,乡镇也不能通用。因而在编制这方面来讲,乡镇算是一个独立个体。哪怕全县区的编制超成什么样,乡镇只要有空缺行政编制,就可以招考乡镇公务员,这也就是现在,几乎所有的县区严重超编,几年几年不能招考新的公务员,但乡镇却几乎年年都在招。极大一部分县区,这些年公务员纳新,就只有乡镇公务员。县直部门公务员力量补充,也就只有乡镇公务员服务期满,通过晋升、调任补充。市以上还可以遴选,县区就只能调乡镇的新公务员了。
乡镇是最基层的公职人员聚集地,而能有空缺编制用于招考公务员的乡镇,又大都是同一县区中最偏远的乡镇,县城所在地、城郊的乡镇,大都是人满为患了。因而,工作、生活环境、条件艰苦,是可想而知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大家建议大学生,尤其是城镇长大的大学生,不要去考乡镇公务员的原因所在。费心千辛万苦,挤掉千军万马,好不容易考上了,到工作岗位、工作地一看,工作环境、食宿环境、人文环境,都不是自己娇贵的小小身躯可以适应的,立马重新背起行李,转身走人的,多的是。
但是,如果从农村考出来的,或者对公务员职业心有向往的,能吃苦耐劳的,乡镇公务员是非常不错的选择。首先好考,相对市以上公务员岗位,乡镇公务员简单数倍不止,更容易上岸。其次,这些年乡镇公务员待遇非常好,明确要求收入水平高于同地城镇公务员20%,甚至事业人员都有车补,专业技术人员按年限就可以晋升职称,不受名额限制。第三,乡镇天地广阔,大有可为,是锻炼干部的好地方。有了乡镇数年的工作经历,去县区以上工作,无为得心应手。乡镇干部能干的口碑,在全国各地都有共识。即使不想在基层待,也可以骑驴看马,服务期满,通过招考、遴选等手段,迂回实现自己进入大城市的目标。
乡镇的公务员应该是最基层的公务员了,县市级相关部门最终落脚点都在乡镇一级,所以好多人也经常跟我说,乡镇的公务员再下一级就没有了,好多事情只能自己亲力亲为,从而感觉到工作压力很大。再有就是乡镇公务员工作的局限性,与上级相关人事主管部门接触少,提拔的机会可能更少一下,有些人在乡镇公务员岗位上一干就是一辈子,我认识的几个年轻人,考到乡镇公务员后想尽一切办法,托人找关系的,都要往县里和市里调等,这些无非就是为了让自己工作的更轻松一下,个人发展和提拔的机遇更多一些。从当地近些年的公务员发展机遇看,这些年这个情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特别是国家这几年的脱贫攻坚,很多脚踏实地、兢兢业业的公务员从中受益,得到了更多的发展和提拔机遇。
乡镇公务员工作条件艰苦、晋升也很难,但工作稳定、工资福利待遇好,是“铁饭碗”,这些大家都是有共识的。在前几年为了这一“铁饭碗”还是有很多人去报考乡镇公务员的。当时,考乡镇公务员的难度不是很大,可以先进入体制内,先获得一只“铁饭碗”,虽然这碗差一点,但至少还是“铁饭碗”。成为乡镇公务员后,可以骑驴找马,边工作边考市里的公务员单位,今年考不上,明年再考,总会考上,到时就会找到一只好点的“铁饭碗”了。现在,情况有了变化,因此,很多人不建议报考乡镇公务员了:
一、现在公务员考录,不允许在职在编的公务员参加。就是说,你是乡镇公务员了,你不能再报考市里的公务员了,就是不允许你骑驴找马了。你如果想找一个稳定的工作,想有一只“铁饭碗”,你就在乡镇一直干下去,安心地工作。如果你不想在乡镇工作,你只有辞职。辞职后给不给再报考公务员没有明文规定,但是就算允许考,你能保证你一定考得上吗。因此,辞职就会使以前的考试全功尽弃。如果是这样,你又何必去报考乡镇公务员呢?何不一开始就考市里的公务员呢。
二、现在录用为乡镇公务员的,会规定最低服务期。乡镇公务员的最低服务期一般规定为五年,最少也应当有三年。在最低服务期内,如果你提出辞职是不会获得批准的。《国家公务员辞职辞退暂行规定》中还规定:国家公务员在辞职审批期间不得擅自离职,对擅自离职的,给予开除处分,不准重新录用到国家行政机关工作。所以,在最低服务期内你想离开都很难,除非你不想在进入公务员队伍了。如果是这样,你又何必去报考乡镇公务员呢?
三、现在一些地方的事业单位招聘,也不允许未满五年的公务员报考。一些乡镇公务员看到报考市里的公务员没有希望了,就想出了“曲线救国”的招数,就是以乡镇公务员的身份,报考市里的事业单位。前几年我就曾遇见过这样的人,以副科公务员的身份考回市里的事业单位。虽然事业单位的招考条件各地规定不一,但有的地方(例如广西桂林)现在已经规定“新录用未满5年(含试用期)的公务员和新聘用未满3年(含试用期)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得报名”,这又让一部分即使满了最低服务期想考回市里事业单位的人,又少了一条路。因此,建议不报考乡镇公务员的人就多了。
以上是个人的见解,不当之处,请批评指正。
乡镇公务员太累了,上面一根针下面千条线,各种名目的检查指导繁多,忙的头晕。官小事多离家远,所以难。大家当公务员相当一部分都是为福利好去的,乡镇条件差的地区竞争少,如果是发达省份工薪待遇好的大把人竞争。大多人主要都是为自己的未来谋福利考量。
1、现在年轻人都想去大城市发展,认为乡镇没发展;
2、乡镇公务员发展上限低,95%的人可能工作一辈子都得不到什么提拔;
3、乡镇公务员得到调动的机会少,申请调动的成功率低,基本要求扎根一辈子;
4、除了发达城市的乡镇以外,工资普遍是偏低的,大大出乎外界对公务员收入的想象;
5、现在有能力有形象的都去成立了,想从甘愿一辈子留在乡镇的年轻人当中找到心仪对象不是件容易事。
整体来说,相考公务员的人们不仅是因为追求旱涝保收,更重要的是收入水平高,尤其外地人拼命考大城市公务员更是为了能一辈子留在这里。可是乡镇公务员没有高薪,也没有大城市的繁华,一辈子还是守着农村,愿意报考的人越来越少,当然别人不建议报考。
但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很多人不喜欢大城市的生活,或者买不起大城市的房子,只想安安稳稳在县城在农村无忧无虑的生活一辈子,那么考乡镇公务员就是他们最好的选择。所以你不用管别人怎么看,你要结合自己的情况和追求做选择。如果现在给你放乡镇度假你都不愿意,那你能想象一辈子扎根乡镇做基层的生活吗?可如果你一直生活在农村,早已习惯并且喜欢这样的田园生活,那么考公去乡镇就是你首选的归宿。
乡镇僧多粥少,晋升渠道狭窄,有时候不是拼的能力,还要拼资历以及政治资源。
现在工作下沉到基层,所有的压力都集中到一线,比如扶贫等,所以乡镇工作任重道远,责任很重,出事自己扛,又出不了业绩,所以典型的“吃力不讨好”。
尤其是年轻人,到了基层工作,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由于晋升无望,所以大家都是磨洋工,喝酒吃饭打牌之类的,对于有追求的人,简直就是折磨。
毕竟接触到最基层的老百姓,水平有限,所以处理事情比较棘手,很容易引起一些争端或者矛盾,所以需要学习一些群众语言,或者群众方法。
尽管乡镇有很多不利于成长的地方,但是事物具有两面性,如果你有足够的自制力以及学习能力,在乡镇基层工作,可以快速地锻炼的能力,让你脱颖而出,对于成功的基层工作经验,那将是你仕途中不可多得的财富。
更多内容,请@雨中蓑翁
一个人适宜选择什么职业,这得充分考虑个体自身的竞争实力,绝对没有一个覆盖所有求知者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肯定或否定的答案。
比如,一位名校毕业的工科硕士或博士,肯定没人建议去报考乡镇公务员,因为这些人在择职时有更大的选择空间。
同样,一位在三本大学,或专科毕业的大学生,如果选择报考乡镇公务员,并成功考上,难道不是一件在人生行进中很令人欣慰的事吗?
任何一个岗位,其地位与待遇总是与从业者个人的实力相匹配的,对有的人来说,可能缺乏吸引力,而对有的人夹况,还可能高攀不起呢。
同样,乡镇公务员这个岗位,从来不是竞争力强大的求职者的首选,但乡镇公务员岗位所设置的门槛,也是相当多的竞争者望尘莫及,不敢奢望的。
【木子职说观点】其实这个问题要分情况看待,如果你有好的地方好的工作可以去,你肯定也不愿意去乡镇工作,但既然选择了乡镇公务员,那肯定主要是看上了这个职业,想在体制内有所作为,而乡镇就是一个最初的起点。
乡镇作为最基层政权,工作是最忙碌和辛苦的,很多工作的具体落实都要靠乡镇,因而,工作忙、收入低、经常加班、工作压力大成为很多人不愿意考乡镇公务员的原因。
个人认为,现在报考乡镇公务员的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求稳的人,这类人主要是大学毕业生,一类是屡战屡败的人,这类人不得不放弃城里的激烈岗位竞争,希望能考上乡镇公务员。
对于大学毕业生来说,很多人为了保证就业,又受限于自身专业不占优势,往往会选择乡镇的三不限岗位,以保证自己能够进入体制内工作。另一个方面,有些人屡败屡战,又屡战屡败,最终不得不放弃城里的职位,转而考乡镇公务员。
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考乡镇公务员,个人觉得都没必要说乡镇公务员的坏,不建议报考不是不能够报考,只是要求你个人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比如你家在乡镇上,可以选择乡镇公务员,比如你快35岁还没有考上公务员,你可以试下乡镇公务员岗位。
乡镇公务员再苦再累,但它好歹也是一份体面的工作,也是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从实际情况来看,现在乡镇公务员竞争一样很激烈,有些比较好的乡镇公务员岗位竞争程度不比城区公务员岗位差,你想让考上还得付出很大心血。
对此,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我有很多同学朋友都是担任乡镇公务员的职务,他们也跟我分享了不少乡镇公务员的苦与乐,现在我也跟你分享一下:
1、乡镇公务员的前景是光明的,因为乡镇年轻人数量不算多,大部分年轻人都在做事,所以领导不会寒了大家的心。一般情况下,乡镇工作满五年,只要是你肯干事的实在人,基本能弄个委员当当。如果表现再好一点,担任副镇长也是有可能的,我一个同学现在就是一个乡镇的副镇长。
2、乡镇工作是辛苦的,不管你是在民政办、党政办还是其他的部门,每天都是有不同的事情等着你去做。人民群众总是要你去服务。所以报着偷奸耍滑的思想的年轻人很难在乡镇混下去。你可能一个人会有八个贫困户,你可能在招兵的路上跑来跑去、你可能在催着乡亲们交城乡医疗保险、你还有可能半夜在处理村民间的纠纷。涨大水了人民需要你,干旱了,人民也需要你。来到乡镇,你会体会到什么事真正的人民公仆,什么事真正的为人民服务。
3、相比于县城的公务员,你的收入会高不少,下乡费、补贴都会多一些,单间宿舍是标配,早中晚餐不会少,生活待遇还是不错。
所以,只有真正在乡镇工作的人才会体会个中滋味,如果你是一个想安逸窝在办公室的人,请不要选择乡镇工作,因为不适合你。如果你有理想有政治上上升的期望,选择乡镇,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喜欢我的回答,欢迎点赞,关注@办公室老韦,分享办公室里的喜怒哀乐,了解职场规律。
感谢邀请,跟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为什么很多人都不建议报考乡镇公务员?很多人认为乡镇公务员没有多大的用处,或者说对于自己将来职业的规划也没有任何的好处,如果说不能够从乡镇公务员走出来,那么自己可能一辈子就要待在乡镇这样的基层单位工作,所以对自己来说是没有任何的发展可言。确实,如果我们不能够考取城市里的一些比较好的公务员,那么去选择乡镇公务员,可能说是很多人的备用选择,这是无可奈何的一件事情。
但是对于有的人来看,乡镇公务员似乎是没有多大的用处和好处。因为毕竟乡镇公务员他所获得的相关待遇,比如说你的工资性的收入,包括你未来可以晋升的职务和岗位都是非常有限的,至少比起城市里的一些公务员来讲,是没有任何的优势的,所以说这也是很多人不愿意去报考乡镇公务员,但是我认为乡镇公务员也并不是一无是处。
那么我们还是要考虑自己的实际情况,比如说这个乡镇公务员离你家是非常近的,基本上每天上下班就可以开车去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是可以去考虑的。同时乡镇公务员可能相对来说工资比较低一些,但毕竟自己属于体制内的人员,至少我认为比起一些小型的私营企业或者说相对来说,比起一般的企业单位还是有一定的好处和优势的。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作为一名曾经的老乡镇,我来说说我的看法。
乡镇的活多数和三农有关,即农村、农业、农民。
1、农村环境普遍没有县城舒服:有些离县城近的城郊村相对稍微好一些,有些村在山沟子里,离县城将近1个小时的路程,没有娱乐场所,网络信号又差。
2、农业:中国虽然一直在推广规模经济、强调农业要机械化高质量发展,但现实情况是不少地方依旧采取人工种植,还有不少田地荒废,务农的普遍都是留村老人。
3、农民:多数农民性子耿直,也忠厚老实,但是他们更多时候考虑的只是个人利益,不喜欢讲道理,还喜欢“看戏”。什么宅基地面积被占用了,稻田收成不好了,张家长李家短啦等等,天天围绕一些鸡毛蒜皮、或者无中生有的事转悠,我也碰到过喜欢生事惹事的。
现在你让一个初入社会的年轻人去跟“三农”打交道,多数是不适应的(有些乡镇值班要求睡在单位);此外,村干部之间的复杂关系,也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情。
我原先在乡镇的时候,每天都有一帮农民组团来单位大呼小叫;每次去村里布置工作的时候,发现沟通成本太高,一件事要重复好几遍;最重要一点就是,我个人认为从中获得的经验并不是我想要的,对我职场发展不会有太大助力。
当然,也有所收获:脸皮变厚了,嗓门变大了,胆子变肥了。后来换了部门参加一个大领导的接待活动,活动结束后,有领导说我蛮稳,遇大场面也不会怂,我报以微笑,“毕竟我曾经也是和村书记做过对手的人”。
总体而言,我也是不太愿意身边的年轻人去乡镇,虽说乡镇锻炼人,而且可能升职会快一些,但对于整个职场生涯、或者说工作之外的东西而言,并不会有太大益处。
一、3大优势
1.考试竞争压力小。相比于省直、市直和县直单位,乡镇的公务员的考试竞争压力相对较小,学历、专业限制相对较少。2.早期待遇相对较好。国家和各地都出台了政策,鼓励年轻人去基层,相比于县直单位公务员,乡镇公务员有乡镇补贴,工资要相对要高。而且,在职务职级晋升上职数更多,因此从进入公务员队伍5-7年内看,挣得多一点。但是,随着后续晋升瓶颈的到来,待遇优势就不那么明显了。3.发展后劲较足。“重基层”是干部任用的导向,乡镇党政一把手必须有乡镇工作经验,乡镇党政班子成员(也就是副书记、组织委员、宣传委员、副镇长)有乡镇工作经验必须占大多数。再向上发展,县区班子成员有乡镇工作经验也设定了比例。特别是县区书记、县区长,更倾向于有乡镇党政一把手经历。因此,有乡镇经历的干部,发展后劲比较足。二、3大劣势
1.空间窄,可能限制视野。相比于省直、市直部门,在乡镇部门主要是执行部门,重点是执行上级决策部署,虽然工作种类也不少,但是工作站位、视野,掌握的资源、信息,要少很多。2.工作杂,容易消磨意志。乡镇工作细碎繁杂,往往是一个人管很多项工作,很多都是像报表、报信息、报材料的工作,还有一些工作与群众接触,但是很多时候你没有办法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久而久之,容易丧失工作动力。3.平台小,晋升比较困难。乡镇一般都是正科级单位,单位领导职务一般是3个正科级(书记、乡镇长、人大专职主席)、5-7名副科级。但是一个乡镇一般在编在职要达到50人,所以晋升压力比较大。综合来看,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如果你的年龄比较大、学历也不是特别突出,建议不要报考乡镇公务员。如果你年轻、学历高,是硕士甚至博士,那么你在乡镇还是很有竞争力的。
本文由作者:天然大飞鱼 于 2020-04-19 发表,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本文链接: https://app.yangtata.com/question/68174128065984760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