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当前大部分农村年轻人不想干农活,都进城做生意打工,以后农村田谁来种?> 正文

当前大部分农村年轻人不想干农活,都进城做生意打工,以后农村田谁来种?

  • 希望田野8W5y希望田野8W5y
  • 2023-03-21
  • 24
  • 共17人回复
渭北老王
「渭北老王 」发表看法
2023-03-26

谢谢邀请!对这个问题回答我想是这样的,我是农民,就我们这里的情况下,主要是种地粮食收入低,年轻人在外打工挣钱,就拿今年情况看,玉米价格上涨,很多人都种地了,有的80后在外打工感觉挣钱少,现在回家种地,有做务果树,有承包大部分人到城里为孩子上学,不种地了,有很多的年轻人也开始种地,只要种地收入好,谁也不想在外打工,我个人觉得我们这里的地还是有人种,再就是国家政策农民的地30年不变,有很多的年轻人,他们觉得种地收入好,他们还是想种地。这是我个人观点。希望大家多交流交流。

孤单的小强哥
「孤单的小强哥 」发表看法
2023-03-23

谢邀答,

现在农村很多年轻人都喜欢进城打工的打工,工作的工作去了。

大部分都是因为想改善生活而去,有的也是想了解外面的世界而去,还有的做生意,当老板了也再城里安分的住进城里了。留着寡守农村的资本都是老年人和老人了。

再怎么说农村的田地,留守老人也是不舍得丢荒的,也种点农业的,搬进城住的儿女也很希望老人进城来住团聚,但有哪位老人喜欢进城呢?是因为土生土长的农村老人他习惯了农村的生活。

现在确实有部分田地丢荒野的,但大部分老人还是舍不得丢荒。

有的人进城住了,但是他也还回去种植自己的田地的,有的也承包给一些人种植物的,也就是少有丢荒的。

以我家乡广西来说,现在农村也有大部分人也在村里的多,外出打工的都是那些年轻人的,上年数的人都在家的,年轻男女出去的多,也不会丢荒废田地和土坡的。

姬生存
「姬生存 」发表看法
2023-03-31

谢谢邀请!

当前大部分农村年轻人只所以弃乡奔城?皆因为种地收入微薄,生活艰难!进城打工收入丰厚,可过上美好幸福的生活!这是人之常情!也是党和政府期盼努力的目标!

至于以后谁来种地的问题?我觉得这不用担心。首先是城市根本就没有能力容下所有的农民?不能外出进城打工的农民,只能是种地。

再者,农民工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不适应打工的要求了?他们只有陆续重返农村种地?

这就是当下农村种地的多为老年人的主要原因!

还有,就是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使用,种地需要的人越来越少!这就为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种植奠定了基础!农业现代化,农民富裕也将成为可能!

所以,我认为我们没必要再因为农村人口的逐渐减少而叹息、忧虑!事实上是,农村人口越少,农民的收入越髙!土地的集约化、规模化程度也会越髙!农业机械化的程度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农业现代化也就随之而来了!

用户雪峰山
「用户雪峰山 」发表看法
2023-03-24

谢邀!农民种地无法养家糊口,是个十分现实的问题,这是国家外向型经济模式导致的结果。放弃农业的基础地位,忽视粮食的战略属性,使农业从业人员别说奢侈勤劳致富,连基本的生存都有困难。这样的大环境下,这种高成本,低回报的产业,谈何能激发出农业从业者的投资、生产积极性呢。长此以往,依赖进口是必然。否则,只能由专家和决策者,亲自上阵了。

老k2077
「老k2077 」发表看法
2023-03-31

问得很好,农村除了四五十岁的人会犁田种地之外,三十岁以下的人根本不会犁田了,挖个锄头他都不会了,以后的农村土荒漠化就多了,在城里打工劳动力过于强盛,也没有这么多工厂让你上班,现在不是有些人找不到工打的,受劳动力排济的都回乡创业,种果树,种菜卖,搞起养殖的门路行业,在这遍辽阔的黑土地上,只要你动脑筋去做,不会没有生存之地,每个人不一定要到城里去济,连我从事建筑业生存的人,现在不是当果农吗,果农只是收果子时辛苦点,其于的十来个月份,都很闲。

手机用户jky
「手机用户jky 」发表看法
2023-03-23

有地不愿种,这个是实情。人都向钱看,心里不平衡。务农收入低,都想多钱挣。社会发展期,群众焦虑行。人们好攀比,种地没心情。农村稳不住,劳力去打工。剩下妇幼老,种田不轻松。外头收入好,家里地不种。要么租给人,要么直接扔。地里无人管,杂草即丛生。改革阵痛期,慢慢理顺中。中央有政策,不怕你不种。建设新农村,散居亦归拢。田地成大块,机械种收耕。土地集约化,农民成股东。乐的数钞票,连年值在增。届时让你走,必然不答应。题主甭心急,硕果亦喜迎。

老陈闲侃
「老陈闲侃 」发表看法
2023-03-29

为了生活,农民们不得不离开生他养他的地方,背井离乡,远赴异地谋生。

农民也是人,没谁愿意长年离家。父母年老,其实也是他们的牵挂;妻弱儿小,其实也需要他们的照顾。但是,父母生病,钱从哪里来?孩子上学,钱从哪里来?一家人吃穿住行,钱从哪里来?谁不想活得更有尊严些,谁不想日子过得更加红火些?

但是,绝大多数地方,土地已经养不住人了。所以农民们纷纷离开土地,留下老弱妇嬬作务庄稼,以至于很多良田也撂荒了。农民们远赴城市,干起了最脏最累的活,有冒着酷暑,挥汗如雨在工地搬砖的,有顶着严寒,冻得发抖在街道疏通下水的,有透支身体,没黑没明在工厂加班加点的……看着用人肉换来的猪肉,他们笑着,其实,他们更想哭。

老陈以为,把农民们唤回农村,其实也容易。一是学习西方经验,加大农业补贴,让农民种地有收益,生活更满足。二是完善农民养老机制,能和教师、工人一样,老有所养。三是全面实施振兴乡村计划,让农村更美,农业更强,农民更富。

对吧?

孙友学
「孙友学 」发表看法
2023-03-23

我感觉这些问在网上,头条中有人提问过多次了,目前人生当下钱为重,没钱你在有能内也没法生活,在农村就现在形势来看,政策不改变,农村收入低,城市收入高,谁愿在家种地,我个人因为以工助农,以厂带农,土地回茏集体农庄式经营,机械的用上科学能跟上,产量能提上来。一家一户的管理成本太高,三亩两亩地又兼不得买机械,人工种太出力不争钱。

秋实80587892566
「秋实80587892566 」发表看法
2023-03-31

当前大部分农村年轻人进城做生意打工,寻求致富门路,是好事,应当鼓励。以后农村田谁种?一是还有少部分年轻人没进城做生意打工,他们可以继续种田;二是国家有土地流转政策,可将土地流转给别人或单位,由种粮大户或专业合作社种。你放心吧,田会有人种的。

山涧小溪113A
「山涧小溪113A 」发表看法
2023-03-31

(原创)谢邀!我生活的邯郸西南部小村一带,目前正赶上今年的三秋大忙时节,收玉米、种小麦,家家户户忙忙碌碌,一派三秋繁忙景象在这里呈现。且与去年相比,种田的村民,很明显积极性普遍提高了。

一个明显变化是:今年有十多户原先把自家责任田包给村里种田大户的村民,又把地要了回去,自己种。村民种田的积极性,较往年有了明显的提高。

我生活的小村,人均耕地二亩,自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近40年来,村民对自己的责任田耕种一直很稳定,且有较高的积极性。但因耕地少,其收入达不到村民发家致富的理想目标时,渐渐地出现了,壮劳力外出务工挣钱,留下不愿外出务工的人在家种植责任田的一种客观自然现象。耕地的有效耕种,在我的小村一带保持了长期的稳定。

稳定中也有了新的发展,近几年一些年轻后生,注重留在村里种地,将一些在城市务工人员的耕地,流转到自己手中,从事专业耕种,村里便出现了10多个流转种植在50至100亩耕地的种粮大户。与此同时,村里也增添了10多台大型小麦、玉米联合收割机和耕地、播种大型机械,全部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使小村村民在轻松劳动中,每年收获着丰收的果实。

但今年秋季呢,伴随着粮食价格的提高,不少前些年将自家责任田流转给种粮大户的村民重新把自己的责任田收回自己种了。这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呢?这足以说明:民以食为天。农民爱土地,不是不想种,而是土地少,不够种啊!

不难想象,在一些城市郊区人均耕地不足3分的村庄,一些村民不愿去耕种的情况也在所难免。仔细分析,那不是村民不愿耕种,而是耕地少,不够耕种。且这种现象,不能代表全部农村情况。

综上所述,从我生活的小村一带情况来看,未来农村耕地不仅不会出现无人耕种的情况,反而会涌现出很多积极种粮的优秀农村青年。

2022年10月13日

家家传
「家家传 」发表看法
2023-03-30

以后的农活主要是机械化来代替人工,根本不需要那么多人来干的,先进的国家只不过用20%左右的人从事农业即可,当然人家地理位置好,土地平坦机械化利用率高,我们受制约,但仍大有可为,现在收稻谷等都用机械了么,没用那么多人了,其他农活也加快机械化速度。人家几千公倾土地只用不到十人即可,

田野红杏
「田野红杏 」发表看法
2023-03-31

诚谢邀请!

那么,以后农村的田靠谁耕种?如果这个根本问题不解决?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怎么去落实?以后农村的田又该怎样去耕种?请跟随笔者去揭秘一下未来的农村主人怎样耕种的吧!......

通过我村村长孙包大伯,以及支书丁玉祥伯伯等一亩田一年收入的算账对比,以及进城打工挣钱,或者做生意的收入计算,确实后者更划算!

a,一亩地一年按好的收成约5000元左右;

五彩稻

如:如果春天种植油菜,一茬一亩产300斤,100斤280元,300斤=840元,还没除化肥农药与种籽;再种秋季红薯,一亩产3000斤,脱成红薯淀粉,100斤红薯出20斤红薯淀粉,3000斤红薯出600斤淀粉,每斤10元,3000斤=600斤淀粉=600斤淀粉X10元=6000元除去种籽,与化肥等4500元左右

这样,一亩地一年按好的收成5000元左右

机器人

一亩地一年的总收入按好一点的算5000元左右,一般一年亩产只有2、3000元

而进城打工一月就收入5、6000元左右,做生意好的一个星期左右就收入超过这个数;

泰国黑稻

b,农村的地一方面要转入承包大户的手里,按他们的想法,结合市场价值进行种植;

西门塔尔牛

c,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几家农民成立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一些有机蔬菜占领市场;

桑蚕

d,也可以成立农业种植观光园,通过稀有农作物观光采摘进行农作物购买;

e,可以进行智慧农业,温室农业、立体农业等形式进行种植;

黑木耳

f,可以开办农家乐,采取观光游览等形式吸引南来北往的游客;

m,可以结合市县农业科技部门,搞特种动物养殖,一方面吸引人参观,一方面赚外快;

孔雀

n,还可引进国外新奇优品种种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特种在种植

k,还可进行稀有小动物养殖,如桑蚕养殖,使南来北往的游客感到稀奇,也吸引其购买欲;

合作社养鸡鸭

凡人如歌
「凡人如歌 」发表看法
2023-03-24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农村凸显的一个问题就是农村的人口一直在流失。大部分的农村劳动力在出门打工或做生意。

我们都知道,劳动力对于农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在过去,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里,衡量一个家庭兴旺程度的很大标准就是人口,尤其是男性人口,而人口就代表着劳动力。

但是这些年来,农村的人口一直在流失,曾经的乡村渐渐被掏空,乡村发展面临着很大的问题。

更严重的是大量耕地出现被抛荒的迹象,就连宅基地也被废弃,农村正渐渐失去它原来的活力,一步一步迈向“空心化。”

中国是农业大国,几千年来,农业支撑着我们的发展。是土地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农业对于中国有多重要不言而喻。

因此,“三农”问题一直是国家重点关注问题,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并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其实,农村的年轻人越来越少是时代进步的成果,这是一个好的事情,最起码的说明了人民的生活质量变得越来越好,更多的人走向了小康。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正在逐步改变。很多地区,即使农村没有了年轻人,农村的辽阔土地,也逐步被充分利用。特别是近几年土地机械化得到进一步提高。即使偏远的地区,国家政策的调控下,让土地变得更有价值。不久的将来,土地全面机械化的实现,会让我们的土地得到全面利用。

千渠阿强
「千渠阿强 」发表看法
2023-03-28

这个问题是个大问题来的,但现在国家都征收土地了,像我们广东的农民基本是没有农田土地在手的了,所以也不用种田的了。

国家统一征收,统一管理,以后是种粮食还是种果树就不得而知了,还是再次分包出去呢?这个相信国家都会有一个长远的规划,总之现在我们乡下的农田就全部被国家征收了。

所以呢?这个问题应该不用我们这些农民之弟操心了,还是交由我们国家的大领导人去想了,我们紧跟国家步伐走就不会错的了。

田野上的繁荣小刚
「田野上的繁荣小刚 」发表看法
2023-03-30

你好,我是田野上的繁荣,很高回答你的问题。

以后田由谁来种?答案很简单,自然是年轻人。

1近几年,由于农产品的价格越来越低,农药化肥等农资价格不断升高,农民已经不能像以前一样靠种地来养家糊口,所以越来越多的农民涌入到城市中成为众多农民工中的一员,还有很多农民工在进城务工积攒一定的积蓄后留在城市中生活,从而导致现在农村的人口流失特别严重,尤其是偏远地区,几乎在农村中看不到年轻人,只有年迈的老人和弱小的孩子。由于农村的壮劳力都已经进城打工,家中留下的老人和孩子没有办法耕作,只能将土地闲置。

2据统计,目前我国进城打工的农民工足足有三亿多,留在农村中的农民虽然也有很多,但是大多都是年迈的老人和弱小的孩子,没有能力耕作。

3合村并镇,使一部分农民的农村户口变为城镇户口,人们不用再像以前靠种地为生,而是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增加收入。而依然是农村户口的农民,可以成为职业农民,人们可以在成片的土地上使用现代化的农业机械,既可以避免耕地浪费,还可以增加种地收益,从而使农民更快速的脱贫。所以在农村城镇化后耕地并不会没有人来种植,而是会有职业农民来种植。

对于农村城镇化,农村的土地谁来种植如何看待?欢迎大家回复讨论。

SMT十徐
「SMT十徐 」发表看法
2023-03-31

当前大部分农村年轻人不想干农活,都想进城市打工或做生意,农田基本上都是流转给大农户种,因为种田收入低,维持不了家庭正常开支,种田一年还不够小孩吃奶粉钱,现在农村种田农民粮食有保障,蔬菜有保障,所以大部分农村青年人愿意去城市打工挣钱,贴补家用,让家里有好的生活。

用户丢掉幻想
「用户丢掉幻想 」发表看法
2023-03-28

毛主席说: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从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政策和策略既是党的生命,也是我国老百姓的生命。农村年青人,并不是不想干农活,而是靠种一亩三分地,没有办法为子女提供教育所需,没有办法维持一家生活生存所需。例如,南街村周家庄大寨……等乡村中就不存在年青人不愿意种地的现象存在。

欢迎发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