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谁有收藏价值的小人书、连环画?> 正文

谁有收藏价值的小人书、连环画?

  • 土豆实用居家好物土豆实用居家好物
  • 2023-05-14
  • 12
  • 共9人回复
老玩童爱收藏
「老玩童爱收藏 」发表看法
2023-05-20

我是小人书的忠诚收藏者,家里收藏有几百书,小时候,由于娱乐项目少,除了打弹子,煽纸包,推铁圈,最多的就是小人书,画书不大,却描绘了大千世界,天文地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重大历史人物和事件,七,八年代的人的精神食粮就是小人书,虽说价格不高,块儿八毛的,也并非所有人都买的起,都是手里有几本,相互传换着看,扉页上还写有借了要还,再借不难的字样,在借与还的过程中也增加了小伙伴的友谊!看到小人书都是满满的童年回忆!对于小人书的收藏,我是分成了几个系列,历史人物,红色收藏,名人名家,四大名著。全品的小人书价格高,我的要求不高,8.5品以上的小人书我都收藏,我最喜欢的还是带大口号的六七年代的小人书,历史的痕迹,历史的记忆,历史的见证,电影版的我不收藏,都是绘画本的,《不怕鬼的故事》,《孔老二罪恶的一生》,《白毛女》初稿,《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集体创作组一版一印的,《山乡巨变》,《猪八戒吃西瓜》,《哪吒闹海》彩色版,《南征北战》,《鸡毛信》,《邱少云》,《杨根思》等等,好的小人书真是数不胜数。小人书属于纸制品,易潮易虫蛀,不易保存,我是把小人书放在香樟木箱子里,不会虫蛀,然后用塑料薄膜多包几层放箱子里,每天在夏季打开一次,在阴凉通风的地方透透风就可以了!我是老玩童爱收藏,希望您多提收藏方面的问题,我们共同学习和探讨!

老伙计610322
「老伙计610322 」发表看法
2023-05-18

我是60后,从小酷爱小人书,迷念小人书,自己的零用钱几乎都用在买书上。

暑假和星期天到机关大院、工厂墙头边拾玻璃、捡废铁卖钱,还有在百货商店橱窗下摆小人书摊挣钱,总之,新华书店是我隔三岔五光顾的场所,有我喜欢的新上柜小人书就掏钱买之。

当年我拥有小人书几百本,现在家里还有70多本,品相不是太好,但我还是当其宝贝在珍藏,这是我们这代人对孩时的一种美好记忆,也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怀…

豫西河洛文化大观园
「豫西河洛文化大观园 」发表看法
2023-05-23

我收藏有几千本连环画,都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老书。

小时候新华书店里面花花绿绿的摆满了各种题材的连环画,家长给的零花钱我都舍不得花,几乎全部都用来买了连环画。

那时村里的小卖部也挂满了连环画,平时只要大人一给零花钱,我就会跑到小卖部里,挑一本自已喜爱的连环画买下来。手里拿着散发着油墨清香的连环画,内心充满了胜利的喜悦感。四到家里以后,看着印刷精美的彩色封面,然后翻开看着一幅幅精美的图画,再配上生动有趣的故事内容,心里美滋滋的,就像喝了蜂蜜一样甜。也会和几个小伙伴坐在一起,大家凑在一起头挨头翻看着连环画,共同分亨着童趣的喜悦。

当时街边的书摊上也摆满了连环画,看一本二分钱,我也是书摊上的常客。在书架上挑一本自已喜欢的连环画,然后坐在摊主准备好的长条木板蹬上,津津有味地阅读,满满的童年回忆。

时至今日,我依然保留有上千本儿时的连环画,既是收藏也是个人爱好,下面发几组自已收藏的连环画,供大家欣赏。

日月星辰1
「日月星辰1 」发表看法
2023-05-15

小人书连环画是七八十年代出版发行刊物,那个时代的大人小孩都非常的喜爱小人书,也是那个时代的烙印和见证,还是我小时候最喜爱的读物。

印象深刻的小人书连环画有《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海港》、《小兵张嘎》、《地雷战》、《平原游击队》等;后来出版的四大名著系列连环画《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红楼梦》、《岳飞传》、《杨家将》等等。那个年代一本小人书才一角二分,贵一点的小人书也就一角八分,可是那个时代还是有很多人买不起,相互借阅就成为了彼此情感的见证和象征。

我收藏了一些小人书连环画,也收藏了一部分《人民画报》和《大众电影》及《小说月报》等旧书。可惜的是当时不懂得收藏,没有用心保管,品相也不太好,价值也不高,就当怀旧的时候翻出来欣赏欣赏,也是一种享受。

花溪浣纱
「花溪浣纱 」发表看法
2023-05-17

我原来收藏了好多小人书,红楼梦,闪闪红星,西游记,三国演义。全是整套的,整整装了一个大箱子。后来我结婚了,箱子依旧放在娘家,两千年我娘家盖平房的时候,我妈没给我打招呼就当废纸给卖了,气的我差点吐血,可又无可奈何 ,谁让人家是咱妈呢?

显勇与古玩世界
「显勇与古玩世界 」发表看法
2023-05-22

谁收藏小人书连环画?

记得小时候,我们家里有一抽屉的小人书,好多都是妈妈给我们积累的。周边的很多小朋友来我家玩的时候,都会安安静静地坐在小凳子上看一会小人书,那时觉得我家人气挺旺的。

在我印象里的书名有刘胡兰、、雷锋故事、黄继光、邱少云等。印象最深的故事是雷锋受到地主残酷的压迫,父母辛劳病死,而家里穷得无米下锅,自己亲弟弟活活饿死,成为孤儿的悲惨生活。

记录他在解放后,政府给了雷锋新生,让他有书读,有饭吃。将他培养成为一个喜欢做好人好事的解放军战士,而后在一次执行任务中光荣牺牲感人故事。

如果你家里没有的小人书,而其他小朋友有,大家之间也相互交换着看,这种方式也促成加强了一些小朋友们的友谊。后来几次在搬家途中,一部分送人,一部分不知道丢哪了。总之,后来没有一本留了下来,也算是一个遗憾。

在50年代,小人书1毛一本。当时娱乐方式少,看小人书成了孩子们的一种娱乐方式,也是一种交友方法。到了现代,小人书也成为了一种收藏品,甚至有职业的小人书收藏专家。

有一个叫孙永利的人,从小喜欢看小人书并且都保留下来,他“敝帚自珍”的小人书,已经从当初每本1毛钱左右的售价,涨到了数万元,甚至数十万元。特别是到了互联网时代,他专职做起了小人书生意。

从收藏角度看,如果是50年代前后出版的小人书,那它就能卖到上万元。特别是一些题材好的,像《三国》、《西游记》能卖到10万元以上。

有大家熟悉的顾炳鑫,他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知名艺术家。这位艺术家的《渡江侦察记》和刘继卣的《鸡毛信》,价钱更加不菲。这些小人书,当时全国发行量也不过几万册。

到了现在,能保存完好的,也就十几本。有的小人书如果是孤本的话,那价格更是让人难以估算。收藏价值更高,未来增值潜力希望更大。

贫农已脱贫
「贫农已脱贫 」发表看法
2023-05-20

以前收到有二百多本,后搬家全部被弄丢了,也不知是谁偷去了,那是一九八六年的事了,当时我还在初三,快毕业了。后来又陆续收集了几十本,有的品相不好,缺封少底,好在看看而已,没把它当成藏品,只是能勾引小时候的一种思念吧,所以有时间就看看。

蒸蒸日上6717
「蒸蒸日上6717 」发表看法
2023-05-20

我也借这个平台谈谈收藏,本人无意中收藏了一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幻灯机,虽然年代久远,但幻灯机还是非常崭新的,并且同时获取了两套完整的幻灯片,一套《中国共产党党史》一套《抗日战争史》。主要也是想问问这些东西的价值,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江城子曰
「江城子曰 」发表看法
2023-05-22

小时候那会儿,特别喜欢看连环画,那时候不像现在的孩子,可以上网玩手机,电视机都没有特别普及,手捧一本连环画看完一个精彩纷呈的故事,是一种莫大的满足。若是到了同学家里,看到他们家里有成堆的连环画,甭提多羡慕了,总会赶紧地挑上几本如饥似渴的看完。有一天回家吃过中饭后来到学校,远远地看到大家都往教学楼一侧的副楼涌去,我也很好奇地走了过去,原来学校在这里开放了一间连环画阅览室,交上一角钱,就可以进去看个够,走进阅览室,感到无比震惊,二三十平米大的一间教室里,堆满了整整一屋子的连环画,书架上摆着,课桌上的箱子里装得满满的,眼睛都看不过来了,拿起这本,又看到那本,只恨一双眼睛看都看不过来了。中午的时间毕竟短暂,就算快快的翻看,也只能看完一两本,当上课的铃声响起,这才恋恋不舍的放下手中的连环画,走出阅览室。如果一本连环画恰巧读到一半,正看得起劲,突然这时候铃声响起,心里那个难受就甭提了,直到上课了,脑海里还是惦念着那没有看完的下半部,故事最后的结局究竟如何?第二天中午,吃过午饭后风风火火赶往阅览室,拼命寻找昨天没有读完的半部连环画,几千册的连环画杂乱的堆放着,运气好可以找到,若是运气不好,就难以找到了,没有读完的半部,永远是没有读完的半部。

随着时间流逝,家中慢慢积累了一些连环画,有些是自己买的,有些是同学送的,他们看过不要了就送给了我,尽管有些破旧了,但是我仍然视若珍宝,把那些有污渍的擦干净,褶皱不平的抹平了,整整齐齐的堆放在一起。后来找到一个红色的小木箱,小木箱并不大,也就是两个书包大小,还带有一把锁,我把所有珍藏的连环画全都放在了这个小木箱里,然后把锁锁上,这可是自己的宝贝,得好好保管。每当闲来无事的时候,就打开这个小木箱,把里面的连环画一本本拿出来细细翻看,其实每一本都看过很多遍了,但还是爱不释手,看过之后又一本本放回去,再小心的锁好放回原处。

小虎队在《红蜻蜓》里唱到“当烦恼越来越多玻璃弹珠越来越少,我知道我已经长大了”,谁也留不住成长的脚步,终于告别了小学升入了中学,在读初二的时候,家里总算盼来了新房,那是一段忙碌快乐的时光,老屋子的物件太多,新房难以容下,不得不忍痛丢下一些,搬家的时候,翻出了那个小木箱,红色的木箱早已褪去了光泽布满尘埃,中学的沉重学业,日渐成熟的心智,不会再有翻看这些连环画的兴致了,一狠心把这一箱宝贝珍藏送给了邻家的小孩子。后来不知道又搬了多少次家,原先的老邻居联系越发少了,邻家的小男孩早已成家了吧,那箱宝贝珍藏想必是消失不见了。

欢迎发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