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一个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志愿军老兵说过,美国佬在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他所在的部队在从汉江南岸撤退的时候。为了执行三兵团下达的掩护友邻部队重伤员转移的命令,他们就地阻击美军和南朝鲜部队的进攻。第二天,美国佬进攻失败之后,美军轰炸机前来助战。投下的航空炸弹威力很大,一炸就是大半个篮球场那么大的一个坑。在弹坑附近的人,不是被炸的毫无踪影,就是被土块和石头掩埋了。有的新兵对防炮、防航空炸弹没有经验,把身体紧紧地贴在地上。炸弹爆炸过后,即使身体没有被弹片击中,人也醒不过来了。有人听了不信,疑惑地问那是怎么回事?不是炮弹炸弹来了,指挥员大喊卧倒吗?怎么卧倒了,人还会在全身没伤的情况下,死了呢?志愿军老兵解释说,卧倒的时候,要用膝盖和胳膊肘支起点儿身子,使胸部腹部不能紧贴地面。就像老槐树上的槐虫一样,弓起点儿身子。同时张开嘴巴。这样做,才能在巨大的爆炸声中不至于被地面的震动打伤内脏,震破耳膜。否则的话,500磅的航空炸弹即使炸不到人,也能在距离爆炸中心二十多米的范围内,把人活活震死!要是挨上一颗,基本上尸骨无存。能把人炸成一团血雾。连块大点儿的骨头都找不到。他这样说,使我想起了一件事情:有一年在一个饭店门口,亲眼目睹了一个回收废铜、废铁的摊点上,因为用飞炔切割报废的氧气钢瓶而发生的爆炸事故。随着一声巨响,那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被炸的支离破碎,惨不忍睹。而在马路对面的我们,则被巨大的响声震得浑身难受,好半天耳朵还听不见声音。饭店窗户上的玻璃,都被震碎了。若是更大的声响,恐怕是真的能震死人!至于被声音震成渣的,没有听说过。也没有见过。炸的粉身碎骨,把人雾化成苍蝇屎似的一个一个小点儿,我倒是见过。
声音就是一股能量,超高声音能液化一切。
分贝是声音的计量单位, 20分贝的声音蕴含的能量是10分贝的10倍!
首先一个问题,为什么物体能震成渣?而不是一般的碎裂掉?
我上学的时候遇上一个一个比较难以理解的概念:物体在受到足够压力的情况下,会液化;
注意啊,是液化,什么叫液化?液体?流动?
后来,我们的老师,找来一段试验视频,就是普通的压力机,压水泥试块的视频;
混凝土试块,大家都懂,这么直接放在压力机下,施加压力,到了一定程度上就会碎掉。
但是,如果我把这个圆柱形的试块,外面包裹上一层钢板,然后再用压力机加压。当压力机的压力值到了第一种情况下的十倍到时候,从外观上看不出有什么变化,毕竟外面一层钢板裹着,但是里面的混凝土其实已经因为高压,而呈现液化了。近似液体。
如果钢板上有一个小孔,里面的混凝土其实会像水一样喷出来——里面的混凝土已经成为齑粉。
任何固体状态的物质加压到一定程度,并且限制其扩张,最后都会变成齑粉。
当然,上面那个试块如果继续加压(注意啊,压力机并没有压住钢板,而是像注射器一样只压住混凝土),得当压力超过钢板能承受的压力的时候,钢板会变形,最后混凝土冲破喷射出来。
地球上的声音在地球大气压下,最大就能到194分贝。因为声音是一种波,这个程度的振幅会让局部空气变成真空,因此就不能传播声音了。
这其实已经不是声音了,而是一股能量,其引发的震动,会直接将固体变成齑粉——超高压状态。因为震动本质上和撞击是一回事。
如同飞机坠落,为什么残骸都没有了?包括人体组织?是因为瞬间撞击的巨大能量极其引发的震动,让所有东西都化为齑粉,并且产生爆燃···
上面这个图是汽车受到超音速撞击后结果,注意看,汽车是红色的,撞击形成的灰尘也是红色的,这表明汽车在撞击瞬间变成齑粉燃烧飘散,因此这个试验完后,汽车就没找到几片残骸···
因此,在产生超大的声音吗,面前所有的硬东西都会变成渣,化为齑粉。
最后延伸一个问题:如果释放的能量,比如爆炸,超过194分贝的能量,会怎么样?
很简单,会变成气墙。
炸弹爆炸后,在其核心能量是超过最大声音允许的194分贝的,形成一道冲击波,这道超高压冲击波如同一道实心墙体一样向外推···这也是炸弹的破坏范围,炸弹就是依靠这道冲击波产生破坏力。
当冲击波往外扩散的时候,体积膨胀,能量开始被更多的气体稀释,终于形成了声音···这时候的声音能量也是很高,能震死人。
这也是在战争中,有些人在爆炸之前卧倒,躲过了冲击波,依然被震死的原因。大约在160分贝就能震死人了···
值得一提,战场上的卧倒不是完全爬在地上,而是半跪在地上,胳膊肘支起身体。因为炸弹引起的大地震动,可能会撞坏人的内脏。这个道理在军舰上也是,军舰遭袭击的时候要远离墙壁,因为爆炸的震动会让墙壁与人的身体相撞,造成骨折。
人类能承受的音量,最高也就200多分贝。
我们都知道,声音的本质是“振动”,当声音达到200分贝以上,这种强度的振动,除了产生声波以外,也会产生强度很高的压力。这种压力,可以直接造成人体内脏的损害,比如肺。200分贝下,这时的压力波就可以导致内脏出血,跟空气混合后冲入肺部,造成肺栓塞,肺循环障碍,是不是聋子也活不了。
所以说,这与听得见听不见无关,聋子也受不了。
——这也与正常的环境气压有关。实际上,地球的大气压,最强也不过传播192.8-194.7分贝的音量,到极限了。
200分贝,是在严苛的科学试验环境下。所以说句很到家的话就是……哪怕没有声音,就那个环境也会把人祸害死的。
目前,各国都在研究所谓的“声波炸弹”。
实际上,也是跟环境气压有关。
我们都知道,人体本身内部有气压,而且也是有一个极限的,这个极限可以说就源于身体的强度,骨骼、肌肉、皮肤这些。
理论上,当音量达到240分贝,这个时候的气压,就是人体承受不了的,人在这个气压下,由于血压太高,身体就会爆炸,主要是头部——砰!
也因此,你说这算是声音震的,还是纯气压环境造成的,这也没个谱,现在所有的理论都仅仅是“推测”。
次声波的问题在于振动频率,与人体很多器官运作是的固有振动频率相应,也就是“共振”。共振达到一定程度,人体承受不住,当然就会被破坏。但,碎裂崩坏是碎裂崩坏,却谈不到爆炸。
目前,也有许多国家在研究次声波武器,也是有一定资料可查的。暂时还没有哪个资料说次声波武器是会造成身体爆炸的。但碎成渣的确是真的。
声波作为一种机械波,其实质为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声波作为可以被动物的耳膜接收到的机械波,其频率范围是20 Hz and 20 kHz,低于20Hz的被称为次声波,高于20kHz的则被称为超声波。
机械波在震动过程中会产生压强,正是这种压强的变化让我们的耳膜震动并产生声音。同电磁波类似,声音压强的大小主要受到频率与振幅的影响。
目前人类有历史记录的最响的声音出现于 1883 年 8 月 27 日上午 10 点 02 分的印度尼西亚喀拉喀托岛上的火山喷发,这次爆炸声的强度如此之高以至于 4800 公里外的人都听到了类似火炮发射的声音。此外,科学家研究认为,在接下来的五天里该声波甚至在全球传播了七次以上。
距离源头 160 公里的一家煤气厂记录下了当时的声音达到了 172 分贝。当声音超过160分贝时,人的耳朵就能被瞬间震聋。由于声音随距离指数衰减,因此札记哥毫不怀疑处于声音源头的人会被声波撕成碎片。
然而由于能够引发这种强度的声音震动的物理现象同时会产生大量其他频率的机械波,因此很难区分导致是不是声波导致的这种现象。。。
当然是真的!声音的力量可以大到超乎你的想象。
声音是一种波,波可以传递能量。能量的大小跟声源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通常听到的声音,人耳可听见的声音一般来说能量较小,不会对人有太大伤害,响度特别大的声音影响也是很大的。有时候一个炸雷都可以把人吓得半死。[捂脸]
对人体损害最大的是次声。地震,爆炸会伴随次声,震碎玻璃这已经是小儿科了,厉害的心脏震碎。
还有就是声波武器,可以想象威力也是很大的,只要强度足够,波长适合,把人震成渣是可以的。防范武器就是用真空隔离。
当然是真的,“声源”的产生本质上是能量的释放,而声音的传播的本质则是能量的传播。
这表示产生声源的能量越大,声音越大,能量的传播也就越强,当这股能量超出人体可承受范围时,人体就会受到伤害,这样的伤害跟耳朵能不能听到声音没有关系。
比如说一枚200克的“震天雷”鞭炮爆炸时所释放的能量约为62.5焦耳,所产生的爆炸声音约为110分贝。
这股能量的释放对于距离10米的人来说只是感觉到震耳欲聋,对身体不产生明显伤害,对于聋子而言,即便听不到声响,身体将会承受到一股声音造成的冲击。
这是因为鞭炮的装药为小威力的黑火药,爆炸时所释放的能量极低,声音的扩散速度仅为500米/秒,随着扩散距离的增加,声音冲击的速度逐渐衰减到无法伤害人体的范围内。
下图为消防员正在熄灭因意外引燃的鞭炮,鞭炮释放的能量极小,所产生的声音对人体的伤害程度较低。
如果换成200克的军用TNT炸药,那么站在10米外的人体就会收到严重伤害了,这是因为TNT炸药的爆速约为6500米/秒,爆炸时所产生的声音达到175.8分贝。
TNT炸药在爆炸时的能量释放约为4200焦耳/克,200克所释放的能量即为200×4200×98%=823200焦耳。
如此巨大的能量在瞬间释放时造成的结果就是巨大声音的传播速度超过了声音在空气中的正常传播速度,即6500÷340=19马赫。
声音在如此高速传播下将会击穿空气,形成一股巨大的冲击力,能将近距离的人体撕碎,对远距离的人体器官造成重创,这就是爆炸冲击波。
在军事上,把冲击波能够撕碎人体的爆炸范围称之为“绝对杀伤半径”,把能够对人体器官造成重创的爆炸范围称之为“有效杀伤半径”。
下图为正在从弹药车上卸载155mm杀爆弹的美军士兵,榴弹的主要杀伤方式是通过装药爆炸释放巨大能量产生高速传播的声音,形成对目标造成巨大伤害的冲击波,其次才是碎片杀伤。
比如说一枚155mm榴弹炮高爆杀伤弹(杀爆弹)的装药量约为7.8千克B成分炸药(爆炸当量为TNT炸药的1.5倍),爆炸时的绝对杀伤半径为36米,有效杀伤半径为70米。
这表示这枚炮弹在爆炸时所产生的>175分贝的声音将会在炸药释放的巨大能量的驱动下以>6500米/秒的速度向外传播。
在半径为36米的范围内,不要说是聋子,即便是身着重型排爆服的人员也会无法承受这股巨大能量的冲击而心脉尽碎,半径为70以内的无防护人员也会死亡。
可见大多数爆炸类弹药的主要杀伤方式是冲击波,其次才是各种独特的杀伤方式,而冲击波的本质就是“巨大的声源”。
比如说原子弹爆炸,它的第一杀伤要素就是冲击波,即通过释放巨大的核能驱动巨大的声响在空气中高速传播对人员、工事、装备造成杀伤,其次才是随之而来的热辐射杀伤、电离辐射杀伤以及强光杀伤。
这也是核武器在地球上威力巨大,但是到了真空环境下的太空威力就会大大减弱的原因——真空环境下没有可传播声音的介质,无法形成第一杀伤要素的冲击波。
所以我们说巨大的声源对人体的伤害并不是由听觉来决定的,而是人体本身对声音的可承受能力决定的。
下图为爆炸瞬间的原子弹,它在地球上爆炸时杀伤力巨大,这是因为空气可以做为声音传播介质,形成威力巨大的冲击波,在没有空气或者其它传播介质的环境下,这股杀伤力就不存在了。
我在中国远征军这本书里,看到了一段叙述,不知是真是假,有两个日本兵,被扣在一个大铜钟里,大钟被开有机枪射击口,远征军的士兵们准备用炸药去炸他,被一个当过和尚的人拦住了,他让把敲钟的工具找来,好几个人,同时不停的敲大钟,然后机枪就不射击了,把钟抬起来,日本兵七窍流血而亡,这是在中国远征军这本书里看的,不知道是真是假,这本书给我最印象的就是戴安澜将军,戴安澜将军阵亡后,我们党的高级领导人给他写挽辞
本文由作者:比八卦多一卦 于 2023-06-03 发表,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本文链接: https://app.yangtata.com/question/70084545077601405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