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针85岁,我感觉退休后身体就开始走下坡路了,不知道从几岁开始,就觉得70岁吋的身体不如60岁,80岁不如70岁,现在又感觉85岁就不如80岁了,主要表现在没长劲上,60岁时骑车多远也不觉得累,70岁吋骑十几公里就累了,80岁吋骑五公里就累了,现在骑三四公里就觉得有点累了,现在也不往远骑了,只在家门囗绕一绕
'自古俗话说的好;人过七十古來稀,还有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都表明人身在七十岁是个坎。还有七十三,八十四,阎王爷不请,自己去。
据科学家研究人类成长期在三十多岁达到顶峰,然后开始逐步走下坡路。四十多岁有的开始出现眼花,白发,牙齿松动,干活有些力不从心。
国家制定劳动法,工人女五十岁,男五十五退休还是有道理的。
现在社会进步,生活和医疗水平提高,人的体能和寿命亦在不断提高和延长。
一般情况下,女六十,男六十五多数出现腰酸腿疼,头晕眼花,白内障,三高(髙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频发,癌症发病率上升,心梗脑梗频繁出现,死亡率攀升。
所以人在退休后,要保持一个乐观的心态。规划丰富多彩的退休生活,定时去医院体检,把疾病预防控制好,消灭在萌牙状态。选择适应自己的锻炼身体方式,尽最大努力争取健康,快乐的晚年。
我退休巳足12年了,问几岁开始身体走下坡我好象没什么感觉,前天我在楼下扛一瓶煤气上4楼,好象和20年前差不多。国庆假期去云南玩了半个月,在大理苍山的缆车出来,那里的海拔应是3900米左右,去洗马潭海拔约4000米,这只有100米的高度,有时上台阶走快一点真是有点喘气,看来我的身体真是在走下坡了。不过我的胃口不受影响,回来几天每天都吃一斤多肉,广东人有句名言,食得是福,看来我尽管很穷,但有口福也是我最开心的。
古言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今日随着人民生活富足,医疗科技进步,七十岁左右老人在老年群体里只算得上身强力壮的“壮年”了,还有许多八十岁开外的身心健康,筋骨硬朗的退休老人几乎每天都能奔跑暴走团和广场舞的健身场地里,特别是农村,青壮年长年外出打工,乡村田野里种田人几乎是一色的老年群体,一年里从春播到秋收都忙碌在田野,从事繁重体力农活劳动。
但是,也有别例,以我来说,六十岁退休前身体也挺捧,身体没什么毛病,每周忙完五天工作,每逢周六、日两天背着七八十斤渔具,在湖库里钓鱼起早贪黑地折腾,也从不感觉累。
刚退休时,我胸怀“大志”,带上老伴搬到乡下去居住,投资万多元养十几只黑山羊,二十多只土鸡,一些农户荒废的田头地角我都开垦出来种上花生,栽培油菜,过了三四年丰衣足食小康生活后,身体就不断出现各种小毛病,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就缠身了,做点点重活腰酸背痛,就放弃了养羊种田农活,六十五岁那年身体明显衰变,经身体体检腰椎病严重,到省城医院做了腰椎手朮。手术后尽管腰椎病愈了,但体重活都做不得,告别几十年垂钓爱好,放弃了家畜养殖,每天在乡村田野小道上漫步休闲。
看到那些七八十岁的老人们健康身体,还能从事各种体力劳动,让我羡慕不已,对自己的早衰只能叹息了,
退休就意味着你己进入老年,但此时一般身体还比较好,也是最佳时期有养老金可以多种选择旅游居家再創业再工作,為以后的晚年生活打的基础。随着年岑增长就会有些基楚病,特别是70岁以后慢慢的就会去医院看病了,这些也是因人而异,只要平时多锻炼生活規律勤用脑多动手对身体健康都有好处,。
这个问题恐怕没有统一定论,因为由于每个人的家庭生活环境、生活质量与本人的身体素质、生活经历各不同,就会有着不同的诸多答案。
就我自身体验看,我现已八十五岁,我是从退休后两年即六十二时身体开始“发福”(发胖)走下坡路的,首先发现血压增高,继而确诊为冠心病,接着陆续的又确诊了糖尿病、脂肪肝、肝囊肿、肾囊肿、眼白内障等等多种病症,至此,我便成了医院的常客了。
每个人是不一样的,首先决定於先天的遗传基因,其次是个人后天的生活卫生习惯,加上成长的生活环境,工作性质,自我心态和调节能力等等。各种条件及因素好的七十至八十比较明显开始老龄化表现,差的在五十至六十就明显走下坡了,根据目前生活条件比以前延后了许多,大多在六十五岁左右吧!
退休后的第一天,老人的身体便开始走下坡路。第一,工作干惯了,突然就不让干了,心中憋屈死了,火气也大了,嘴角都起水泡了。第二,每月的退休金比在职时的工资少了2000多块,且每年只领12个月的退休金,在职时干好干孬每年领14个月的工资(奖励两个月工资),太搓火了,身体哪个地方都不舒服,什么病痛都招上身了。
谢谢邀请
这个问题不好一概而论,应因人而异。
身体是否健康应与饮食情况、个人爱好、生活规律、身体锻炼以及精神状态等几个方面有关。
原来身体正常且没有什么毛病,如能注意上述几点,一般来讲,70岁左右,不会出现身体明显不适的情况!
我退休已经17年多了,身体情况也并不算好,但在70岁以前还没有很明显的问题。最近几年身体开始明显走下坡路了。眼睛、耳朵、牙齿等都越来越差,而且因为10年前戒烟时吃了太多的瓜子(葵花籽)导致多年后出现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虽然不经常犯病,但也不得不注意用药维持健康了。
好在我的腿部还是不错。走起路来还算步履矫健、一点不慢。这一点在停电时我能从一楼拿着几斤重的东西步行到14楼,基本没太费劲,没有出现喘气急促的情况,可以看得出来。这是上天给我的福气。这也可能与我每天站着一小时左右(同时做动作)看电视连续剧和干家务活的锻炼有关吧。所以坚持劳动或身体锻炼,对于身体的健康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到了老年,身体逐渐走下坡路,这是人生规律,没有人能够超越这一规律!只有通过清淡饮食、注意锻炼、规律生活以及控制好情绪等方法,注意延缓走下坡路的时间,使衰老晚到一点,这还是能够做到的!
这个问题,可能没有定论,因人而异。过去,人们说:“人活七十古来稀”!?✌那就是说:人平均寿命在七十岁左右,大约五、六十岁开始步入老年,所以男人定在六十岁退休。
那么老人退休后,依据我切身感觉:退休后六十四、五岁时开始身体走下坡路,其表现:A,头发、胡子花白,开始掉头发;B,耳朶“背了”,看电视需调大声音;C,走路、上楼悌3层以上开始气不够用…,需休息一会!D,退休前我很少去医院,退休后定期体检,有时得“感冒”~吃药了…总之:感到六十四丶五岁时身体明显开始走下坡路了![给你小心心][what][比心][捂脸][祈祷]
从退休开始,身体各部组织就下坡了,只是人有人之间的显现不同,退休后爱运动,喜欢交友,参与各种活动,心胸放宽,不在追求得失,这样下坡显得慢一点。不然,总是怀念在位的心态,看谁都不顺眼,还活在过去,不听朋友忠告,为一点小事非要争给理,对年青人做事处处于高调评判,这样的人退休真的是跑下坡,退休了,没了。
这个问题一定因人而异 ,本人已经退休11年 ,我感觉身体没什么大变化 ,我倒是觉得比退休前更有力气了 。
在前不久 ,我们去当地一家五 a级 景点 拜佛 ,大佛坐落在最顶端 ,要好多台阶才能上去,当时心里也有点发怵 ,赶时间的原因 ,没有歇息, 一鼓作气爬到顶端 ,没觉得喘不动气 迈不动腿 ,那一刻自己给自己点了个大赞。
分析 其中原因,可能和退休后锻炼身体有关系 ,退休后的人 有大把的时间 ,思想上比较放松 ,饮食上注重合理搭配 ,吃东西不是随心所欲 ,而是定时定量 ,不像50岁之前 那样 ,觉得自己还年轻 ,胡吃海塞 ,作息时间也不规范 ,没把自己的身体健康当回事。
没有长生不老的人 ,身体机能退化是正常现象 ,我退休的早, 现在只有60多岁,再过十年 ,可能身体会有明显的变化, 但是,自己有充足的心理准备 ,尽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让自己的身体在一个平行线上多走一段时间 [祈祷][玫瑰]
不是退休后,身体开始走下坡路。按照医学专家的说法,人过了35岁后,身体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只是感觉不明显罢了。正因为如此,许多人四五十岁了,还认为自己身体棒棒的,无问题。从而忽略了自己的身体健康管理。其实,身体走下坡路,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象血管堵了75%,人的感觉才明显。其实,有感觉了巳经晚了。许多癌症,一查出来就是晚期。从这个角度上讲,人到了中年,就应注重身体健康的管理。这个管理,就是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加强锻炼。努力使身体走下坡路的速度放缓。生命才会延长。有的人五六十岁就夭折了,大都是中年以后,不太注意身体健康的管理,总感觉自己的身体还可以。不加强身体健康的管理。身体走下坡路的速度必加快,因而五六十岁便夭折。这是当今许多中年人,应引以为戒的问题。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减缓身体衰老速度。提高生存质量。
本文由作者:阅尽人间冷暖 于 2023-01-14 发表,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本文链接: https://app.yangtata.com/question/7017423804960391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