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发现我的女儿不简单,是在她上幼儿园大班的时候。有一天,我突然发现刚才还在看动画片的女儿居然坐在沙发上一动不动,手里拿着一张报纸在看。刚开始我也没在意,以为她是在看报纸上的图片。过了好一会,发现她仍在看。于是我走了过去,问她:报纸上的字你都不认识几个,你看得懂吗?她答道:当然,看不懂我看它干啥呀!我不信,于是随手指了一篇新闻报道,对她说:你念给我听听!她马上照着报纸读了起来!我惊呆了!几百字的报道,只有几个字她不认识!念完后,我问她:谁教你认识的这么多字,幼儿园老师吗?她答道:什么呀,我看动画片时学的!这倒也是,现在的动画片都有字幕。但是,她究竟是如何做到边看画面听对话,边对照字幕学认字的,至今我也没弄明白!
第二次被她惊到,是她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那时,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火得一塌糊涂,我也买了一套,6大本。这书确实写得好,我看的时候经常会情不自禁笑出声来。女儿看到后,也拿了一本过去看。我也没注意,因为我认为小孩子对历史是不会感兴趣的。哪知道,第二天她便对我说:放假以后她一个星期之内做完假期作业,然后就看《明朝那些事儿》。果然,那个假期,她便沉浸在明朝260多年的历史中。后来她还下了电子书在她的平板上,有事无事便拿出来读读,前后共读了三遍。
第三次被她吓倒,是小学六年级刚结束的时候。由于她小学时表现非常优秀,已经被市里重点初中录取并分配到重点班。一天,她不在家,我到她房间打扫卫生,只见她的书桌上,赫然放着一本《厚黑学》!我的老天爷!这书我是上大学时才看过的,而且我从来没跟她提过。她回来后,我问她这书是从哪来的?她说从网上买的。我问她怎么知道有这么一本书?她说上网时偶然发现的,觉得可能有点意思,便买了。我说你现在还小,读这个书恐怕不合适。她说有什么不合适的?我马上进初中了,已经不是小孩子了。况且,上了中学后我很可能也是要当班干部的,要和同学们打交道。大家都不是小孩子了,我得学点招,我不整别人,但也得防着别人整我啊!我竟无言以对!只能说,现在的孩子,真是太厉害了。不过我还是让她把主要精力放在学习时,遇到什么事情给老师和家长说。
现在,她已经是某985大学大二学生了,而且在校学生会任了职。我经常在想,她不会是运用了从《厚黑学》上学来的那些手段了吧。
前二年天热的时候,我们镇子上面的一家凉皮店生意特别好,女店家一个人忙不开,所以她就在店门口贴上了招工启事。
我那段时间在家没有工作,于是就去那家凉皮店应聘打工。
那家凉皮店是一位40岁左右的女店家,她人长得胖乎乎的,看见顾客进店门了特别的热情,她姓刘,我一直称她刘姐。
刘姐店里面的生意特别的好,她主要经营米皮,凉皮,米线,外加饮料和牛奶。
因为天气热的时候,人们都不想在家里做饭,所以有许多顾客都是中午来店里买凉皮吃,因此那段时间刘姐的生意很好。
有一天上午大概10点的时候,刘姐的店里面来了一位男孩子,这位男孩子大概8岁左右,急匆匆地跑进了凉皮店里面。
这个男孩子跑到我的面前,我仔细地看了一眼:他大概8岁左右,长得胖乎乎的,特别可爱,可能是天气太热,他满脸都是汗水。
他急匆匆地对我说道:“阿姨,给我调一份凉皮带走,多放一些黄瓜,少放一些辣椒。麻烦您尽量快一点”。
男孩说完这些话之后,他不住地向着大街上的人们张望着。并且男孩子把手里拿着的6元钱递给了我。(因为这个镇子上面凉皮的价钱统一都是6元钱。)
我赶紧开始给男孩打包凉皮,我知道这种情况往往就是小男孩的家人在外边等着他,我需要尽快给他装凉皮。
等我装完凉皮递给这个男孩的时候,这个男孩却没有伸手接凉皮,他一脸期待地对着我说到:“阿姨,您能不能帮我一个忙?”
我有些吃惊,问道:“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
男孩不好意思地说道:“阿姨,你看见外边路上那个在扫地的大娘了没有?”
我顺着男孩的手指看去:在店门口的路上确实有一位环卫阿姨在扫地。
男孩接着说到:“那个环卫阿姨是我们队的,她是一位孤寡老人,家里很穷,我想让您把这碗凉皮递给她,我不想让她知道是我给她买的凉皮,前几天看她太热了,我给她买了一瓶饮料,谁知道她中午下班的时候,拐到我的家里,把我买给她的饮料钱送到了家里,让人觉得十分的不好意思,她说她是大人会挣钱,不能要我们小孩子花钱给她买饮料,其实阿姨,您不知道,她家里可穷了,今天我积攒下来些零花钱了,给她买一碗凉皮,省的她中午干完活回家,那么热的天还要做饭。”
听完这个男孩的的话之后,我心里一惊,再次仰脸看了一眼这个男孩子,在那个时候,我猛然发现这个小孩子不简单:虽然他年纪很小,但是幼小的他竟然是一个纯朴善良的孩子,或许和平时的家庭教育有关,善良的种子已经在他的心里生根发芽。
我猛然之间,发现这个男孩子高大了很多。
男孩子接着说到:“那就谢谢您了阿姨,麻烦您把这碗凉皮递给外边的大娘。”
男孩子说完这句话之后,还没有等我叫他,就急匆匆地跑走了。
看着外边烈日炎炎,大娘在外边一定又热又渴,于是我自己出钱,在刘姐凉皮店,给外边的环卫阿姨买一杯豆浆一起送过去。(因为凉皮店也不是我开的,我也是凉皮店工作人员。)
我赶紧走出店门,来到了那位大娘身边,那位大娘正在弯着腰扫地,等她仰起脸,看到那位大娘之后,我也是心底触动了一下:那位大娘大概60岁左右,饱经风霜的脸被晒成了古铜色,但是精神矍铄。
那个时候我在想:其实这些自食其力的老人确实是值得我们尊敬。
我告诉那位大娘:有一位好心的顾客送给她一份凉皮,还有一杯豆浆。
大娘愣了一下,直接就说到:“谢谢您了,这位好心顾客就是您们凉皮店里面的人吧。”
我赶紧说到:“大娘,不完全对,这一杯豆浆是我们凉皮店送给您的,但是这份凉皮是另外一个小顾客送给您的,他不让我告诉您,他的真实姓名(其实我也不知道那个男孩子的姓名。)”
大娘先是感谢了凉皮店,随后她皱着眉头凝神想了一下,眼神一亮,高兴的一拍胳膊,直接说到:“我知道了,送我凉皮的是不是一个8岁左右的男孩子,胖乎乎的,对不对?”
我非常吃惊,赶紧点了点头:大娘您怎么知道会是那个男孩子?
大娘又说到:“刚才我扫地到您们隔壁店门口的时候,发现我身边快速地跑过去了一个男孩子,我看了一眼,是我们队的小涛,小涛经常给我买水果,饮料,还有面包。平时小涛这个孩子看到我很有礼貌的,今天不知道为什么,他从你们凉皮店出来,看到我一溜烟的就跑了。”
我微笑着对大娘点了点头:大娘猜测得很对,确实是小涛给她买的凉皮。
我告诉大娘:小涛不想让大娘知道是他给大娘买的凉皮,因为他不想让大娘去他的家里给他送凉皮钱,这碗凉皮是小涛的一番心意。
大娘叹气说到:“你不知道小涛这个孩子有多好,因为我们是一个队的,他经常去我的家里给我送各种好吃的,他说我和他的奶奶一样大,他看着我这么大年龄还干活,十分的心疼我。但是,我是一个会挣钱的人,我怎么会花小孩子的钱呢?小孩子需要积攒很长时间才能积攒够一碗凉皮钱呢!”
大娘想了一下,又接着说到:“既然小涛今天不想让我知道是他买的凉皮,因为他告诉你不让我知道,那我今天不给他送凉皮钱了,我下班的时候,回家把我们院子里面的桃子给小涛摘一些送去,我们院子里面有一棵桃树,今年丰收了,结了很多,又大又红,隔天我也給你们带一些。”
我赶紧说到:“大娘,我们家里也有一棵桃子树,谢谢您了。”
大娘笑眯眯地看着我,拿着凉皮走了。
那天我遇到了这个善良的男孩子,刚开始看到他的时候,看不出来他和别的小孩子有什么不同,但是当他决定给那位大娘买凉皮的时候,让我觉得这个小孩子确实是不简单:他是一个阳光向上的男孩子,更是一个心底善良的好孩子,那么小的他就知道助人为乐,尊老爱幼。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充满阳光,当您停下急匆匆的脚步,仔细地观察这个世界,您就会发现:这个世界实在是太美好了,到处都是阳光一片!
我家孙女在出生十二天时,儿子和媳妇吵架,我去了孙女一看到我就撇嘴,我说奶奶在不怕啊,他们爱咋地咋地不管他们啊!百天时姑奶奶抱着一看到我又撇嘴,姑奶奶说她老了,小孩不喜欢她,赶紧找奶奶去吧!六个月时儿媳妇断奶送过来,我抱着孙女让我儿子拍视频,我唱了一个歌,我说欢迎欢迎,孙女的小手往一块拍,儿子说能听懂话了,我说给奶奶高兴一个,女高音啊啊啊的,把她爸爸看着高兴的!九个月时,有一次我说儿媳妇,我家孙女照着我脸上就是一顿乱挖,好几道血印子!一岁半时爷爷和她爸爸生气吵架了,孙女喊爷爷,意思不让爷爷说了,爷爷还说,孙女就喊奶奶,意思是让我说爷爷别吵了,我说你们两个连小孩都不如!一岁多时我有一次生气了嘴里骂了一句她爷爷,孙女摆手嘴里还嗯哼不让骂!爷爷说孙女把我们都管住了!
我曾经在一个德国人家做保姆, 小孩八个月的时候我去他们家的,当时小孩还不会说话,我带了一年多,后来她会背几十首唐诗,会背《三字经》,会说德语,会说英语,最会说的就是普通话。
记得刚开始到他们家的时候, 小艾玛很认生,又不会说话, 只会哭,妈妈给她放在家里,然后上班去,她就一直哭。我想尽一切办法哄她,做好吃的给她吃,跟她一起玩玩具。后来, 慢慢的,艾玛接受了我,愿意和我一起玩玩具了,也愿意听我唱歌,讲故事了。
有一天,我发现艾玛会讲话了, 我说什么话,她就跟着我模仿。我经常唱的儿歌,她有时也冒出一两句。
艾玛不仅仅会说中文了,她有时候嘴里冒出英语,有时又冒出德语。因为她爸爸妈妈两个人说话的时候用英语,但是她妈妈又单独教她德语。德语我不懂,英语我还是有点懂的,然后我找出简单的英语读物教她读,有的教一遍她就会了,有的还没教她就会了,真是奇怪了。
艾玛的爸爸是东北人,爷爷奶奶说一口东北话,艾玛每周末去奶奶家,又学会了一口东北话, 有时在小区里面玩,别人叫她小东北。
艾玛的爷爷希望艾玛多学一点中文,找来个唐诗300首, 《三字经》,让我教她。我每天教她一首唐诗, 和一页《三字经》。 艾玛学起来很快,只要我读过两遍的唐诗,她就会了。《三字经》也是的,教了她一会儿,我读上句,她下句就出来了。
艾玛学会了这些本领,最喜欢在人前表演,爸爸妈妈看见她这么厉害,都笑开的花。每次爸爸妈妈回家,艾玛都穿着一个纸尿裤背唐诗,那个样子很滑稽。因为他们家有地暖,家里很热,艾玛都不愿意穿衣服,但是必须穿纸尿裤。
写在最后: 其实我们每个宝宝都是天才,我们只要根据他们的兴趣去培养,就会发现宝宝真的不简单!
家有幼崽三岁,今天在看小猪佩奇时,有一集是家长去接孩子,他突然问我:公牛先生没有孩子,他怎么也来接孩子?
我仔细查看了一遍确实没有小牛角色,最后公牛先生也是自己站在那,其他都是孩子和家长站在一起,一是不知怎么回答,同时也惊讶这么小的孩子还能发现动画片里的漏洞。
孙女一岁半时的能力。有次上厕所方便时,发现卫生纸纸用完啦,很是尴尬,这时孙女正好赶过来找我,我就对她说,去旁边那个屋子拿纸,小崽不会说话,倔倔地走到书房竟然把卫生纸给来了,真是太神奇啦,真的想不到,小崽太能啦,真不知道她什么时间懂的,很奇妙。
期间,一次我的耳机线放在抽斗里,好长时间没有用了,小崽乱翻拉开抽斗,把耳机线拿出来,小人竟然把耳机往自己耳朵上塞,后把另一头往我手机下面的孔里插。小崽怎么会这些,我至今不明白。
我九岁的女儿,天真活泼,就爱玩。过年之后大概是二月几号?有些记不太清了。吃过晚饭之后,老公出去走步,锻炼身体了。她在客厅看电视中的动画片,我也在旁边手机上看头条,回复友友们的评。看着看着,我感觉她好似哭了。还以为自己看错了。
我问她,你咋的了?一开始她还有些不好意思说。后来她控制不住自己,抽咽起来。我又认真地看了看电视中的动画片,也没什么毛病,就是一般的电视节目。并没有让人看着恐怖的情节,她还是不停地哭……
我有些不明白地问她,你是哪儿不舒服吗?她也说不是。我就有些不理解了,轻轻坐到她的身边,看着她哭的那个伤心劲儿。我实在是不知道她是因为什么?只好对她说,女儿必须告诉妈妈,你到底为什么哭?
那阵是刚刚过完年,还是正月里?人们都还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中,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高高兴兴的。她看我真有些生气,急了,才开口对我说。“我舍不得爸爸和你,将来为什么会离开我,我接受不了”。听她说出这么高深的话,我很震惊。小小的年纪不简单。
平时谁也没和她说过啥?她爷爷姥姥去世时,她只有六岁左右。姥爷去世时,她还只有七个月大。家人们也没刻意跟她解释什么?只对她说过,他们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再也见不着了。将来有一天,爸爸妈妈也会离开,你得接受。她也没再问起过。
忽然不知咋的了,她怎么会想到这么深奥的人生课题?我劝慰她。姥姥姥爷不在了,妈妈会心疼。那是妈妈的妈妈,我也不想让她走,非常舍不得,那也没办法。这不是谁愿意不愿意的事。
同样,爸爸也不想让爷爷走了。那不也得面对吗?她似懂非懂,不过看着也不那么伤心了。等丈夫走步回来。我“笑着”告诉他,你姑娘开始思考人生“生死”的大事了。他一边耐心开导她,一边又说,是不是看动画片才想起这个那个的?要是因为这样的原因,那么以后就不要再看了。
我怕女儿这样小的年龄,总想着这些令人伤感的事,会对以后的性格有影响。第二天我领她去游乐场玩儿,那里有比她大的小的孩子,都在一起玩儿,非常快乐。她玩得很尽兴。这段时间她的情绪很稳定。看似又回到了那种无忧无虑的状态。这才是一个孩子应该有的性格,令我放心。
三月一她就开学了,经过这十多天的适应,她慢慢跟上了开学生活的节奏。前两天她放学回家后问我,妈妈,别的孩子家长都那么年轻?你和我爸咋这么老呢?(我是高龄生女,之前有个儿子,因意外离去了,我没想告诉她之前的事)她还太小,以后长大了,自然就会告诉她!
我对她说,你爸爸妈妈年龄大了,才有的你呗!她紧接着就问,那你们之前是不是还有别的孩子呀?她一问出口,思考的方向,逻辑都很严密,却几乎超出了,我对她这样年龄,认为应该有的思考能力。我很诧异。
我也不想骗她,就对她说,有些事现在妈妈不想告诉你,等你懂事了,我一定会告诉你。不要再问了。不管爸爸妈妈年龄大小,爱你的心是一样的,不会改变。她就不再继续说这个话题了。她的年龄不大,却爱管家里的一些闲事。会提醒你这个那个,有时候是我们夫妻间无意说过一嘴的。
有些时候是她自己的想法。现在的小孩儿并不像看着的那般“简单”,真得需要父母“用心”对待她。“在孩子和母亲之间,母亲始终是一只超载的轮船,任凭风吹浪打,历尽千辛万苦,也心甘情愿”。
孩子的童年是那么美好。她的小脑袋里时不时迸发出些稀奇古怪的想法!充满想象,也有自己的思考,如美丽的七彩泡泡般,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父母不要轻易否定她的想法,打击她思考的积极性。应该加以正确引导,使她能健康茁壮成长,且做孩子的好朋友,那么才会是合格的父母!
闺蜜说有一次她老公去菜鸟站拿快递去了,儿子和她在车里坐着等老公,等的过程中,她一直低头看手机,老公拿上快递回来了,她还在看,老公问她儿子呢?她的目光离开手机向左看,哎?儿子呢?
儿子不见了……
夫妻俩二话不说就去找附近的监控,找到后工作人员说,你们没资格查看监控,非要看的话还需找领导审批呢……,来不及争论长短,夫妻俩兵分两路,各找各的。
找了大概一个小时左右,爸爸在一个几乎无人的偏僻小路上看到了儿子,抱起儿子就是哭????……
回到家后,爸爸骂妈妈:你给老子滚……
闺蜜说她内心很愧疚,骂吧,只要儿子没丢就比什么都强。
等爸爸发泄完后,站在一旁的儿子很冷静地说了一句:爸爸,你别怨妈妈,是我乱跑的。
闺蜜听后把儿子抱得紧紧的就是哭……心里想着,只有3岁的孩子,咋就这么懂事呢,妈妈对不起你呀……
都冷静下来以后,她问儿子:“你刚才去哪了?”
“我去找爸爸”
“那你怎么不跟妈妈说,你一个人就跑了?”
“我说了两遍,你不理我,我就下车找爸爸”
“那你怎么去了那条小路上?”
“找爸爸找不到,有个阿姨让我站那别动。”
“那那个阿姨呢?”
“阿姨扫地去了”
“你就是看手机太投入了,都没听见儿子跟你说话……”
两个人又吵起来了……
闺蜜说可能是位清洁工看见就她儿子一个人,也没父母跟着,跟小孩也不是很好沟通,就让他站那别动,否则越走越远。
自此以后,闺蜜说她只要跟儿子在一起就不看手机了,即便在家里很安全也不看。
回到题主问: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发现小孩子不简单的?
我就是从听见闺蜜的儿子说了一句:爸爸,你别怨妈妈,是我乱跑的。这一句话后,发现小孩子也是不简单的。
我闺女马上3岁了,最近开始挑食了,喜欢吃肉,重口味食物,我家早晨喜欢熬稀饭,她要吃肉包子,(都是自己在家做的,蒸好的包子放冷冻,想吃的时候拿出来热热),我说早晨喝点稀饭就行,稀饭熬的有点多,我娃说,天天喝稀饭,看我都长不高,你出去别的小朋友妈妈都笑话你,看你怎么带娃的,把娃养的矮秋秋的,你就不能做点好吃的么…………
我娃喜欢逛超市,我还记得,第一次反驳我的时候不到2岁半,当时她让我买西瓜籽,我说,你不会吃,我娃反驳“你不给我买你咋知道我不会吃,你买回家试试不就知道我会不会了嘛,我不会你在教我嘛”,去服装区域,有卖鞋的,拿起一双鞋就开始脱鞋往自己脚上套,不管大小,我说你穿不了,她说你找一双我能穿的不就行了嘛……一番操作下来把卖鞋的小姐姐看的目瞪口呆。
有时候怀疑,是不是投胎时候忘喝孟婆汤了[捂脸][捂脸][捂脸]
小孙孙二岁多的时候,说话已经是伶牙俐齿了。
有一天中午只有我和他一起吃饭,吃着吃着他放了一个P。我忍不住笑了一下,小孙孙指着桌上的菜说:“肉丸子和鸡翅膀一起吃就容易放PP。”这是哪来的理论?这小家伙还挺会找借口的。
下午四点左右,我用微波炉叮了一瓶鲜奶,另洗了几个草莓给小孙孙当下午茶,但他却执意要再吃几片昨天舅舅送给他的小猪佩琪饼干,考虑到还有二小时就要吃晚餐,我劝他别吃饼干了。小孙孙坚定地反驳说:“草莓和饼干一起吃不会放PP的。”
哈哈!小孩子的心眼真是不容小觑啊。
中午的事我早就忘到后脑勺去了,可他还记着,并且用它来为自己争取“权益”,两岁多的小朋友其实心里清楚得很呢。
长沙有句老话“人小鬼大”看来很有道理啊。
孩子十个月同时会走路和说话了。给她一杯热牛奶,她知道需要搅拌一下,她说“自己搅”。我觉得烫东西还是我帮她好些。我刚搅拌,她哭了。我把勺子给她“好!你自己搅。”她哭更大声了“我要刚才那个搅!”。
我吃饼干,她说“我要吃”。我顺手把我自己吃的那个塞进我嘴巴,给她拿一个新的饼干。她不要,她哭“我就要刚才那个吃”。
她下楼太慢,爸爸顺手抱着她下楼。她哭“要自己下!”放下来给她自己下,她哭“我要刚才那个下”,把她抱回原来的地方,让她自己下,她还哭“我只要刚才那个下”。
这样我明白了,她绝对具有哲学家的潜质,她完全明白“人不能同时踏进同一条河流”这哲学思维。
一岁多带她出门,遇到一个不满50岁的阿姨。阿姨说“小朋友怎么不叫我?”
她说“我正想该怎么叫你呢?叫阿姨,你有点老了。叫奶奶,你不够老”。她是按教幼儿认识人物图片上的标准呢。我知道了她学习还挺过脑子的。
手绢上有只蝴蝶图案,她说‘’妈妈,这有只蜻蜓”。我说“这是蝴蝶不是蜻蜓,记住了,蝴蝶翅膀宽,蜻蜓翅膀长”。然后她把这话自己反复叨叨三四次。我知道她学习能力肯定强。
两岁半,她说“外婆快过生日了,我要找首最长的诗,背下来,让我表哥眼睛瞪得像鸡蛋那么大。表哥天天只会讲老猴子分饼”。
她选了白居易的《长恨歌》七言律诗840字。两岁半,太难了吧!她说就这个可以吓着表哥了。
兴趣在就可以,她不停地问生字,竟然三天背了下来。我知道能背着对于她来说完全不懂得东西,她脑子肯定有个特殊的方法。在我们系统春晚上她爸爸抱着她,帮她举话筒,她背了下来。全场人都觉得她是个天才。
两三岁,她回外婆家,与表哥两人去卖一个空啤酒瓶,得5毛钱,表哥分各两张钱,她哭闹着找外婆。外婆说“都是两张钱”.她说“不对啊,表哥一个2毛一个1毛,我两个1毛”。她不懂数学,但她会比较多少了。
两个人拿一元钱去邻居小店买东西吃,她先问每人可以分得多少钱,答复她五毛。表哥买包快餐面分她一半,叫她回家。她满意地啃着快餐面,回头一看表哥嘴里吹着气球。她说“奇怪了,表哥!我五毛钱就半包快餐面,你五毛钱有半包快餐面还有一个气球?”。我知道她数学实在很厉害。
三四岁,外婆带她去舅公家,舅公问她什么,她都说“随便”。舅公说:“你天天随便,你这随便究竟什么意思?”。她说:“随便就是心里想要,嘴里不好意思说要。如果你肯给呢,当然很好,如果你不给,我也没有办法。”我们多少大人天天讲随便,谁能比这三岁娃娃解释得更好?由这我知道她语言表达很精准,揣摩人心很到位。
她很小就有很多故事磁带,那时候磁带买回来可以试听一遍,如有问题可以马上去换。我记得卖了一个系列得董浩叔叔讲故事。给她全部听一遍,我就收进我抽屉了。我们习惯给一合,她听完复述给我听,然后才给下一合。
有一天我在做饭,她说我讲故事吧,讲完了她顺口说“这是第九合磁带B面第二个故事"。这话雷到我了,我才给到第五合呢。前面她只是总体全过了一遍。我去抽屉找出来,当真她说对了。我确信这世界有过目不忘、过耳不忘的人了。
她有一套孙敬修讲《西游记》,好像是24合磁带,配一本很薄的书。她反复听,连老先生那北京调,那浓鼻音,她也学会了。
有一天我们去书店,她陪我到成人图书区。突然看见《西游记》这本书,这三个字她肯定认识。她很惊讶,这书比她那本书厚太多了。她说”我那本是“陋野货?”(粤语假货、次货之意)她要卖。我说:“书是卖来读的,你肯定读不了,不卖,如果你把报纸读顺溜了,我就卖。”
要读报纸,先给她买了一张拼音图画贴墙上,以为她每天学习5个字母就好了。她一整天无数次站上沙发,指着字母问。一天就会了。再教一下就会查字典了。我终于知道什么叫爱学习了。
她真开始读报纸,身边不离人,她问什么马上告诉她。半个月,可以读顺溜了。真买了那本书,80回章回体《西游记》,读了三遍,门清了。又买了本《八仙过海》大部头,笑咔咔地读,再买《济公传》,那更是读得笑哈哈。之后读什么书都可以了。四大名著她只喜欢《西游记》和《三国演义》,三国只喜欢反复从刘备跃马过檀溪,诸葛亮出场,读到诸葛亮死,再也读不下去了。我笑她是蜀国人。
每个生日礼物都是一套书,十一岁生日,她要两本书,西方《君主论》,中国《鬼谷子》。我知道这孩子肚里有乾坤,定不是俗人了。
我的小孙女她9个月时就知道自己叫什么名子,当有人问谁叫什么?这时她就知道是说自己,于是她就用手拍一拍自己的胸部,意思是是说自己。
在她10个月零20天时,她就会听着音乐起舞,但是坐着跳舞,那真是手舞足蹈。音乐一停,她也就停止不动,音乐再起,她又随着音乐跳舞。
她不满周岁就学会了走路,并且知道大小便坐在她专门小坐便盆上解手,因此使我感到她非常稀奇,别的小孩20个月了还是随地大小便。
小孙子六个月就会爬,不满周岁就会走,现在刚满周岁他竟然会拿着小笤帚打扫室内卫生,每天他见到室内地上有垃圾时,不但打扫,还用手捡起来扔进垃圾桶。看见大人吃香蕉时,他总是等着给大人要香蕉皮,递给他香蕉皮后,他就主动走到垃圾桶跟前,然后把香蕉皮扔进垃圾桶。
他刚满周岁,就不用大人扶而独自走路。我们带着他走到公园广场时,当他看见阿姨们跳舞,他就随着音乐手舞足蹈。
孙女和孙子的聪明伶俐和天真活泼,终是逗得我们一家人笑口常开。
邻居家的儿子,在上幼儿园前,就与其它小孩子不同,当时给几个同龄小朋友出算数题,几个小朋友一位数的加法,有的还算不上来,可邻居家的儿子,两位数的加法都能算正确,只见他用手指头记着什么,一会儿就算出来了。当时就非常惊讶!这小孩子不简单啊!
果不其然,上学后,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成绩都非常优秀,高考最后上了浙江大学,毕业后被华为录用了!现在是企业研发部的一员,每当谈起孩子们,都让街坊邻居们称赞不已!
看起来聪明的孩子,从小智商就显现出来了!
真的让人羡慕啊!
那像自己的儿子,都上四年级了,还把养鸡场的鸡,算出个分数来!气得我把作业本撕掉了,也出不了这口恶气!
想狠狠抽他俩耳刮子,一想也不能光怨孩子,自己也好不到哪去!
龙生龙,凤生凤!有其父,必有其子!这遗传基因决定了,后天再不努力,能有好结果吗?
唉!……
今天家里做了一条鱼,鱼籽我顺手放里边了,爸爸问这是什么我说你看看是不是鱼籽,爸爸说不像,有可能是肺,闺女尝了下说应该是鱼籽,我还问她是不是粒粒的感觉,她说是,这是刚睡醒的三岁儿子弱弱的说了一句:妈妈,鱼没有肺吧,我们三个大人恍然大悟
我儿子四个多月和我第一次对视一笑的那种眼神,(出生就会笑,眼神就能跟着大人给的参照物来回走)我就知道我儿子一切正常……接着就会逗逗飞
一岁左右,还不会说话就会和我藏猫猫了,比如,我们俩正在玩一个小玩具,他会藏到自己身后,然后拿一个小手,表示,没……那个动作……
牙牙学语是在18个月左右,有一天,我给他做棉裤,竟然把针落在棉裤上,(从来都是把针拿走的,怕扎到他)而儿子却小心翼翼的把针递给我说……zei(针)然后我说你拿着玩儿吧……而他却说:扎呀……
两岁就没有午睡过,然后他听单老先生的评书,儿子的童年是听评书长大的……所以小时候就说评书里的话,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感觉……
那个小时候乖的让妈心疼的儿子,我几天几夜也说不完他的乖,我这一辈子唯一的成功作品,让我能放弃所有的乖儿,保家儿,妈妈又想你了……
儿子小时候快两岁的时候还不怎么会说话,说话比较晚,现在想来可能是他所处的语言环境太复杂了,但是那时候的他虽然不会说话却总能把一些智力玩具玩得让你目瞪口呆。两岁多的时候他开始说话了,因为他一出生我坚持跟他讲中文,他爸爸跟他讲韩语,所以每次他跟我说话都会说中文但是一转头就会自动切换成韩语跟他爸爸交流,到了幼儿园又可以无障碍跟老师和小朋友用英语交流,唱英文歌,不得不说幼儿的这种语言接受天赋真的是太强大了。但是当他到了小学以后,他就开始意识到可以有选择性的用他更喜欢更舒服的语言交流时,他就更喜欢说英文了,有时侯即使你跟他说中文他也用英文回答你,没有小时候那么可爱了。
人小鬼大,一点都没错,昨天因为一件事,不得不重新审视我的儿子了,很多大人都不明白的道理,八岁的孩子居然知道!当他说出这样的话,让我们羞愧难当!
今天因为天气很好,难得天晴,一家三口约好去后面的山上打篮球,在家里窝了几天,孩子玩得特别开心,我们大人都很累啦,可是,他好像永远都没玩够一样!
爸爸陪了妈妈又陪,一个小时下来,我都精疲力尽了,因为在那前一天,我也去那山上打了篮球,手背都痛的不得了!实在是不想动了,后来,我就偷偷的跑到一边玩手机,谁知道儿子不肯了,一下次就追过来,非要我把手机放下来!
因为我不肯陪他玩,他气的哭了!
当我看到他哭的时候,我就对儿子说:“你自己陪爸爸玩一会儿,妈妈是女人,没有这么好的体力,下次再陪你玩吧?”
可是儿子坚决不肯,他球也不打了,一直坐在石凳子上掉眼泪!我哄了他两下,他还在哭,我就没理他!
后来他爸爸又过来了,“儿子,你是男子汉,爸爸陪你玩吧?”
儿子还是不吭声,又不搭理!
后来我们都是自己玩自己的,一个人在那里,摸了很久的眼泪,眼睛哭红了,鼻尖儿也哭红了!
晚上吃晚饭的时候,他爸就问他: “下午在山上打球,你为什么哭那么久?”
儿子说:“谁叫妈妈不陪我玩!那我肯定伤心呀!”
他爸说:“那妈妈也哄你了,爸爸也哄你了,你为什么还要哭呢?哭一下就好了,一直哭那么久?为什么呀?”
儿子说:“妈妈就哄了一下,就不哄我了,你也是一样,哄一声,我还在哭,你就不哄我了?”
他爸又说:“爸爸妈妈都哄你了,就可以了呀,难道还要怎么样?”
儿子说:“你们一点耐心都没有,哄一次我还在哭,你不会哄第二次啊,你不会哄第三次吗,你不会抱一下我吗?你们把我抱在怀里,我就不哭了呀!”
听到这里,我真的是哭笑不得,原来如此!
孩子都八岁了,我和他爸都不懂得这个道理,今天居然让孩子给我们上了一课!
是啊!在生活中,很多这样的时候,有时候孩子任性,我们大人除了吼,就是骂,越哭,就越骂!甚至还会打孩子,这个时候孩子哭的更凶,我们大人就更不耐烦了!
总结语:
如果我们懂得这个道理,在孩子任性的时候,多一点耐心,多一点陪伴,或者是温柔的抱抱孩子,真的,有时候一个拥抱什么都解决了!
同样的道理,有时候在婚姻生活当中,是不是也一样呢?
别再那么吝啬!多一点微笑,多一点温柔,多一点耐心,多一点夸奖,也许因为一个拥抱,我们的心就靠的更近!也许一个拥抱,我们就忘记了所有的不愉快!
此时此刻,我想起了那首歌!
爱我,你就亲亲我!
爱我, 你就夸夸我!
爱我,你就抱抱我!
孩子,今天是孩子让我学会了这个道理,爱我,你就抱抱我!
应该是在一、二年级的时候吧!我发现我家小宝,很多东西就像我平常所说的,只要说过了,或者说他看过的书了,他都能记住,就是那个记忆力比较好吧,他平时是比较文静,不是调皮的小孩,干什么都是比较踏实那一种。
发现他有这方面的好之后,问了很多老师,同事,就是说想去上一个培训班,把他那个记忆力提升更高一层,只可惜我们是在乡镇,没有这方面的培训,只好给多一点课外书给他看,学校在小学的时候发的那些少先队员之类的课外书,他都会认真看完。
有一次无意之中,看到他写了一篇作文,是关于外婆家养的小狗,一个二年级的学生,把那个狗描写得很生动,连我自己看了都惊叹不已,他观察的太细心,太到位了,他所描写的就是我跟他刚好到外婆家门口的时候,狗狗出来迎接的那个神态、动作,描写的妙生妙肖,非常生动,可惜那篇文章不知道被我弄到哪里了。
还有一件感触最深的事,去年小升初,学校选考了一部分人去集训考试,重点初中,(之前一直不知有选考,在集训前十几天老师才通知的)当时,小宝是一员。集训完了之后,还没有公报结果的,
家长们去接小孩,在隔壁镇,有一个一起集训的小男孩,他家长也是去接他的小孩。
他在宿舍见到了我们,就问:“你仔是,ⅩXX。
我回应是啊!
他接着说:“我家的小孩,说你家的好厉害,那些老师教过的知识,一下子就可以算出来,而且又快,我家的都很羡慕你家的。”
我笑了笑,说:“没你说的这么厉害,这么投缘啊!要不加个QQ,他们可以一起聊聊。”
那家长(他是一个老师),他回应说,:“不用,到时候开学了,又是同学。”
我笑了笑说:“现在还没出成绩,到时候的情况很难说呀。”
他说:“不用怕,不用怕,肯定上的,他对自己的小孩充满了信心。”
只是后来,他的没有考上,因为考上的同学表里,我特意去找他小孩的名字,但是没有,很可惜,我家小宝考入了。
本文由作者:凡尘观点 于 2022-12-19 发表,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本文链接: https://app.yangtata.com/question/7042265408229589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