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不但能听懂人话,还能通过察言观色来洞察主人的情绪,而同样是驯化为宠物的动物,猫不但不会听人话,也不会看人脸色,甚至有时候主人想要去亲近一下还会招来一顿抓挠。
那么,猫是真的听不懂人话吗?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猫和狗谁更聪明?”以及“猫与狗的性格差异”这两个方面来找一下答案。
这也是一个存在着很大争议的问题,因为喜欢这两种动物的人数差不多,而这两种动物各自的“拥护者”都认为他们的拥护对象更聪明。不过,我们不能以喜好来定义动物的聪明与否,目前对于动物的聪明程度,通常会用到两个参考标准:第一是动物的记忆能力,第二是动物的神经元数量。
其中记忆能力分为短期和长期记忆,在这两方面上,猫和狗表现都比较的出色,因为猫只要去某一户人家偷吃过,不但第二天能准确的找到路线,即使隔很久,它们也能准确的找到这户人家。
而狗的表现也是如此,举个例子,小时候我养过一只大黄,后来大姑家盖了新房子,但是没钱盖院子里,所以需要一只看门很好的狗,于是我家的大黄就被借走了。
大姑家是在我们家邻村,当时我和父亲牵着大黄送去了大姑家,结果没想到当天的晚上大黄就挣脱了绳子跑了回来,可见它的短时间记忆是比较出色的。至于长期记忆,这一点通过它们认人就能看出来了,狗一生都会记得它的第一任主人。
因此,从记忆能力上看,猫和狗是差不多的,所以我们还是来对比一下它们的神经元数量吧。
动物的神经元数量与智商基本上是成正比的,因为神经元数量越多储存、分析信息的能力也就越强,我们举个例子,被认为是无脊椎动物智商“天花板”的章鱼神经元数量就明显比其他无脊椎动物多,有着多达5亿个,但是,它并不比大多数哺乳动物聪明,比如随便一种灵长类动物都有数十亿的神经元,人类的神经元数量更是达到了约100亿个(人类的神经元数量区间在80-150亿之间)。
从进化的角度看,神经元数量越多也就意味着物种需要更多神经元的处理信息,这种动物也就表现得越聪明。
早在2017年,Vanderbilt大学心理学和生物科学副教授Suzana Herculano-Houzel及其研究团队就利用一种新的神经解剖学方法对家猫、家犬、雪貂、浣熊等8种哺乳动物的神经元数量进行了研究和分析,结果发现在神经元数量上家犬以5.3亿个的数量远超家猫的2.5亿个。
看到这里有人可能会说:狗比猫的体型大,神经元数量更多不是正常的吗?其实,并不是体型越大神经元数量越多,举个例子,在这次研究的8种动物中,棕熊的体型最大,但是它的神经元数量与猫差不多。
Suzana Herculano-Houzel教授表示:神经元的绝对数量,决定了动物内心精神状态的丰富程度,也决定了它们对事件预判和解决能力的强弱。而狗的神经元数量是猫的2倍还要多,在它们记忆能力表现都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我个人倾向于神经元数量更多的狗要比猫更聪明一些。
首先,我认为狗能听懂人话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训练形成的,这种训练的方法也很简单,我们让它们干什么,直到它们干对了,用摸头或者奖励食物的方法来表扬它,久而久之,在狗的脑海中就能形成关于一些指令的记忆,当我们再说这些指令时,它们就能准确的做出来了,所以,确切的说狗不是能听懂人话,是经过训练后形成的一种条件反射。
而猫就不同了,人们从未给它们过这种训练,而且即使人强行的给训练,猫也不会听人的话,这就与狗和猫的驯化程度有关了,从整体上看,狗的驯化要比猫更加的彻底,这是因为狗从狼驯化而来,在驯化的过程中,狗对淀粉的消化能力变强,同时野外生存的能力变弱,一旦被抛弃,它们即使能活,也是在人类居住地内流浪,所以,它们慢慢的就越来越依托于人类。
但是,猫的就不一样了,它的驯化是因为农耕时代时,老鼠大量地向人类的居住地内迁徙,作为老鼠的天敌,一些猫跟随老鼠来到了这里。当人发现猫的灭鼠能力后,会主动地投喂,让它们在自己的住所内休息,这样慢慢形成了驯化关系。
在猫被驯化后,它依然过着散养的生活,食物主要靠自己捕猎,这与野猫的习性几乎差不多,所以猫的野性和生存能力都要比狗强很多,这导致了猫不会过度的依赖人,从而因为依赖去讨好人,所以它们不会去迎合人的需求,包括人为的想要它们学会一些口令,它们本能的都是拒绝的,自然就不会听懂人话了。
从科学的角度上看,狗比猫要聪明一些,但是这并不是狗能听懂人话,猫却听不懂的主要原因,这种差异的产生与狗和猫的驯化程度关系最大,狗改变了食物构成,退化了捕猎能力,过分的依赖于人,所以它们不但会接受人的指令训练,还在漫长的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学会了如何察言观色。
但是,猫长期的半散养状态,让它们的捕猎能力依然没有退化,所以它们自然也不会讨好人,去学习指令和察言观色了。
不过,如今已经很少会用猫去抓老鼠了,尤其是城市里的宠物猫,它们的野性逐渐地退化,野外生存能力也在急剧的下降,所以,未来想要猫听懂人话还是有可能的,等到它们像狗那样依赖人生存的时候,它就得学,而且还得学会了。
养狗十五年,养猫两年,真真切切的感受到狗和猫都能听懂人的话。
人,狗,猫虽然是不同的物种,可是猫和狗被人类驯养了这么多年,它们也是有灵性的动物,它们与主人共同生活,逐渐的对人类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有所了解,它们通过观察总结,结合人类的说话时的语气变化,看着主人的肢体语言,就能理解主人的意图,也就听懂了主人简单的话语。而且猫和狗年龄越大,和主人在一起时间越长,就越能听懂主人的话。
狗能听懂人话一般都认可这个说法,大家都没太大的争议,但在猫能不能听懂人话这个问题上,就有很大的争议。
我没养猫的时候,也认为养猫没有意思,听不懂人话,可是养猫后,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我发现猫和狗一样的有智商,有灵性,都能听懂简单的人话,可以说猫的智商一点不比狗差。
同时养猫和养狗大概有一年的时间,后来狗就离我而去了,那时侯我试过,同时喊猫和狗的名字,狗不用说,每回喊它它都是慢悠悠的走过来,没有不到的时候,只是走的慢点,毕竟快十五岁了,腿脚不太灵便了。
猫呢如果我喊它时,它在看不到我的地方,它马上就会出现在我能看到它的地方,有时侯会迈着大猫步一步一步向我款款走来,有时候出来瞅我一眼,原地躺下了,并不搭理我。
但我看出它知道我在叫它,它只是懒得理我而已。
由于猫和狗的性格不同,对主人的指令应答也不相同,狗总是表现出热情似火,猫总是冷冰冰的爱搭不理,狗有时会遭到主人的嫌弃,主人却会遭到猫的嫌弃,所以当你和猫说话时,不要认为它没有听懂,要看猫咪当时的心情,看猫咪想不想理你。
对于猫来说,不亲自养你真的不能真正的了解它,养过之后你就会赞同我的观点。
可以肯定猫是听得懂人说话的,据我养猫十多年的接触中,我断定猫不但听得懂人的话,更像人一样会察言观色。
猫咪之所以让人感觉听不懂人话,是它的性格使然,猫天性冷淡,高傲,孤僻,总感觉对人爱理不理,你养猫一辈子也很难碰到一只猫像狗一样摇头摆尾热情似火,永远都是热脸贴冷屁股,哈哈,猫最热情的方式也只是偶尔用头擦擦你的裤腿而已。
一只刚出生的猫咪到满月,你给它起个名字每日对着它呼喊大概十多天后它就知道它的名字,我曾经养过一只猫叫虎妞 每天对着它的耳朵反复叫几次,不久之后它就知道它的名字有一次它外出游玩,项圈被东西勾住而失去自由,不能回家,我在外面呼唤它的名字,它就会喵喵回应,让你能顺利找到它 ,它经常外出游玩,有时天黑没有回家,呼叫它的名字它就回应呼呼跑回家,
猫是一种会察言观色的动物,一个不喜欢猫没有喜欢动物之心的人,猫是绝对不会靠近的,猫的嗅觉是人类的27万倍的,灵敏度是人类的80倍,猫咪能准确的判断出主人的脚步声,咳嗽声,甚至是主人座骑的声音,
以前我养的猫就能从楼下来来往往的摩托中,准确无误地判断出我的摩托车声,每次开摩托车回到楼下了,猫咪就会准确听出是我要回来,会在门口等候,猫咪更会察言观色能跟人斗智斗勇的,一只自由的猫咪如果它不想让你看到它不想回家,你是没办法抓到它的,但它会出现在你出现的地方等候你一起回家。
猫咪的反应能力也比人类强太多,一次跟猫咪在家楼下的大树下晒太阳,猫咪在懒羊羊的睡觉突然间它弹跳起来了跑开,我正懵懵的时候,大概过了两三秒左右一截枯枝砸落下来,正好砸在猫咪刚才睡觉的地方。
一只没有经过人为干预的猫咪,是非常爱自由的,用闲云野鹤来形容它不过呢,猫咪就像手里抓的沙,抓得越紧流失就越快 ,让它自由它就会像人一样出去会会友溜达溜达到时间会回来,一日三餐也会准时出现呢。
综合以上所说所以猫咪是听得懂人话的。
猫狗都养过。作为我们人类祖祖辈辈的小伙伴,只要去倾心相爱,都能感受到彼此的爱。去年在小区车底下一个大声嚎叫的二月龄流浪猫被我捡到了。随后就在网上买了投喂机、猫食、猫砂等等一应俱全必不可少的养猫几大件。岁月静好,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六个多月,重温了以前养猫的习性,多喂水,多陪伴,猫咪对人的依偎感与日俱积,在家走哪跟哪,睡觉也得挨着。人坐沙发上,一旁肯定有个盘成一盘的小猫咪。刚拿起筷子吃饭,猫咪一定会跳到桌上检查一番有没有它可口的东西。熄灯了,它精力旺盛,不断跳来跳去,折腾得被子座椅冬冬作响。一旦你说去外面玩会再回来睡觉????。不稍一会,就能听见它顺着窗户猫洞往外沙沙爬出的声音。要是半夜有东西在你脸上嗅来嗅去,那是猫咪回来了,它要睡觉了,它铺的床铺就在主人的枕头边。有时天光还不亮,它却在轻轻地咬手把你弄醒,肯定是猫食让它夜里吃光了,它肚子饿了,告诉你添点猫粮吧。主人早上首次跨出卧室门,一贯走在前面的猫咪,就会搞笑地判断主人两个前进方向,卫生间或是楼梯口。一般它会先跑向卫生间,当方向判断出现失误后,它会马上跳起来,急头怪脑跑到楼梯口蹲着,瞪圆的双眼回望着你,好像在说,本猫咪永远是第一。如果碰巧主人在卫生间洗漱,突然发现它在门口探个头不停在叫,那肯定是床头上手机的闹铃响了,它用猫语在提醒主人闹钟响了,别上班迟到了。日夜相随,心心相印。小小生灵,空灵活泼,带给我们的是生活里的欢歌,是须臾难离的好伙伴。至于它能不能听懂人的话,可惜它一直没有专此留言来回答
我家小咪才三个月,她就听懂了,我在厨房做饭,她玩一会去找我,喵喵叫,我问她:饿了吗?她就喵一声。轻轻的那种,我说:你坐门口等一下哈,马上就好了。她就坐门口。
睡觉前她要跑酷,我就说:小咪啊,我们要睡觉了,你自己玩啊,累了就去睡。她就不闹我了,玩一会就去窗台上睡了
听不听人话我不太清楚,只是听说过狗忠猫奸。猫会离家出走再也不回头。狗不会,狗不嫌家贫,就这个道理。当然也有例外,记得早年前妈妈养的一只猫生了一窝小猫,其中一只送人了,一个月后又回来了。妈妈认识这个老乡,带走的时候妈妈见他,放在一个包里,走了一站路(火车)。可想而知这个小猫历尽多少千辛万苦,不得而知,到家已是酿酿跄跄,瘦的皮包骨了。妈妈一眼就认出来了,留着它,再也不送人了。
凡事不能绝对,事在人为。猫也很聪明,也能听懂人话,而且还能做出意想不到的收获。
三哥家养了猫咪,女儿喜欢没办法。其实两口子都在上班,女儿上学,根本没时间照顾。
猫咪的拉粑粑尿尿,成了问题。房间小,味道特别大。打扫再勤,也是有味道的。孩子正在长身体,怕影响孩子。几次三番 ,准备送人,可孩子不干,哭急尿嚎的。
这可怎么办?有一次三哥看见猫咪蹲在坐便上,唉!要是猫咪会上厕所就好了。
从此三哥就开始训练猫咪,几乎用尽了各种方法。什么味道引诱,食物奖励…地盘圈养,最后几种方法,综合起来,有了效果。
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月后,神奇出现了,猫咪自己跑到坐便上拉粑粑尿尿了。
时间一长,三哥又训练了猫咪按冲水按钮。
现在猫咪成了全家的宝,女儿都上大学了。时不时地打电话,问问我的猫咪怎么样了。每次三哥都会乐呵呵的说,就没听说,你问爸妈怎么样了?女儿一撒娇,全家乐开怀。
由于不是笼子中的圈养,十多岁的猫咪,看起来,没什么变化。依然活波可爱。
您说,猫咪聪明不,当然听得懂人话。
这是我的亲身经历,我还是做闺女的时候全家下放回老家农村,我们家乡做饭的燃料是我们那里的一些小煤井挖出的石炭,燃火慢但耐烧,所以弄早饭一定要在凌晨二到三点起来架火,再去睡觉,五点多钟灶火才起刚好弄饭。因为头天晚上灶中炭火是封着,只留一小孔通气,每天二十四小时都不会熄火的,所以灶台都是热的。我记得那是一个冬天,我半夜起来架火,家里的猫正趴在灶台睡觉,我一把提起它往地上一扔,嘴里还骂它:你这懒猫不去捉老鼠,在这里睡懒觉!结果第二天我起来架火时,只见满灶都是零碎的死老鼠,锅盆饭甑上全是血污,我当时气炸了,只想打猫一顿,可它却不见踪影。
我家猫宝贝今年五岁了,基本人话都懂,吃饭,睡觉,玩,抱抱,萌一个,亲亲都懂,而且还会察言观色,我和老公生气吵架猫宝宝就占在我们中间不停的喵喵叫,意思在劝我们别吵了,看我不高兴就乖乖趴我身边。
自从我养了猫宝宝之后,我下班就希望赶紧回家,一开门猫宝宝就兴高采烈的癫癫跑来冲我喵喵叫,意思在说妈妈上班辛苦了,妈妈抱抱宝宝,我脱完鞋洗完手就赶紧抱抱宝贝,小猫通人性,越样越跟我亲。
谁说猫听不懂人话?
我今年养的一只狸花猫,抱回来的时候只有2个月,然后一直跟我生活。但是,这只狸花猫完全训不熟,到处拉屎拉尿,还专门跑到各个房间的床上拉,为此换了几床新被套床单,它不仅有这种恶习,还喜欢在桌子上掀盖着的菜碗找东西吃。
拿它完全没辙。
5个月大的时候,我有一次开门,它这个没见过世面的东西,一下子就窜了出去,下楼就没影子了。我当时想,这不是我丢你,是你走跑的,你好自为之吧。然后我就回家了,它在楼下也没有叫唤,也不知道去了哪里。
当天晚上,我下楼去扔垃圾,看见一只流浪狗对着一个遗弃的木板床叫,我朝里面瞅了一下,就是我家的小猫躲在里面。我喊它,说,“出来。”它蹭的一下就跑出来,直接跳在我肩膀上,那只流浪狗还凑过来闻它,结果,我家的猫就给了流浪狗几爪子。
过了一段时间,它在家里还是恶习不改,我也不可能天天换新床单,新被套,心里就打定主意准备丢在楼下算了。这猫除了乱拉的毛病,其他方面也还好,比较听话,喊它的时候,它知道你在喊它,它在远处,你说“过来”,它也明白。
当然,猫可能听不明白你说的什么,但可能知道你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我把猫丢楼下了几个月,都不知道它的死活。直到有一天,我带孩子出去玩,在我家对面楼栋下遇到了一只狸花猫,我一看就认出了是我丢的那只猫,而且长大了,也比较干净,估计是有人在喂养。
然后我喊它的名字,叫它过来,几个月过去了,它还是跟过去一样,一听我叫它过来,它立刻就过来了,在我身边蹭来蹭去。那几天,我有事没事就去楼下,遇到它的时候,喊它,它就会立刻跑过来,但是别人怎么喊都没用。
实际上,发表在《动物认知》上的一项研究,就证明了猫是可以将词汇跟主人的需求联系起来的,也就是说,猫可以在某些情况下,听得懂主人在说什么,主人要它做什么,而并非,猫只会卖萌。
《动物认知》上的那篇论文,是法国巴黎泰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的,论文中说到,猫和人类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当主人在驯养和教育小猫咪的时候,可以教会猫如何将特定的词汇与特定的事物联系起来,比如说吃饭和坐下等等。
这里有个问题是什么呢?
猫是要像狗一样接受驯化和教育的,如果你从猫小的时候开始养它,驯化它,教它做什么,它可以理解特定的词汇跟特定事件之间的联系。比如你说“吃饭了”,然后给予猫咪以食物,那么,这就形成了一种奖励反馈,当猫听到“吃饭了”这个词汇的时候,它会想到有东西吃,这就是驯化猫咪的一种方法。
我觉得猫咪是个比较谨慎的小动物,它们不太轻信于人,除非熟悉,其他人说同样的单词可能没有这样的效果。像我家的那只猫,我喊它,它能理解,但是别人一喊它,它就溜了。
狗狗能够听得懂人话,猫咪也能听得懂人话,只不过有一些猫咪懒得听人话而已。
我以养狗16年养猫4年的经历来给大家说这件事情。
很多人都会好奇,同样都是宠物,为什么宠物狗那么通人性,能够听懂人说的话,甚至还能够完成一些简单的动作。
可唯独宠物猫咪是不可以的,你是给它起一个名字或者让它完成一个简单动作,那简直就是难为它了。
事实真的如此吗?不,绝对不是,我先来讲一下,在过去的数10年时间里面,我养过的宠物猫和宠物狗的情况。
在我五六岁的时候,我的老家就来了一条狗儿,在我二十五六岁的时候那只狗去世了,算上领养这只狗之前的岁月,我可以很自豪的说这只股在我家里面最起码活了16年。
最高应该活20年左右,具体年龄实在记不清了,因为时间实在是太过久远,那只狗非常聪明,聪明到什么程度呢?每一次上厕所必须去外面,从来没有在家里上过厕所。
因为我们居住的地方是农村,其实大家也都知道农村是有一个非常非常广阔的环境,可以跟狗狗玩耍的,所以大多数的狗狗也不存在什么拴链的不拴链子的情况。
当然为了大家的安全着想,尤其是当下阶段,还是建议大家给自己的狗狗拴上链子,尤其是不在自己家的时候。
我在上高中的时候,每一次回家父母都会把钥匙放在门口下面的一个砖头下面,这样我就可以直接扒拉开砖头拿起钥匙开门回家。
这几乎是我们小时候回家的必备套路,想必现阶段一些中年人或者中老年人也会对此有印象。
而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回家时,看砖头里面没有钥匙,可把我急坏了,我们家的另一副钥匙在阳台上。
于是我就对狗狗连说带比划,可没有想到这只狗竟然听懂了,自己跑到阳台上把那个钥匙拿过来让我开了门。
从此开始令我大吃一惊,也开始有意识地训练这只狗狗站起来坐下,握手转圈,以及前跳后跳等相关动作。
到后期的时候,我甚至可以训练狗狗帮助我扔垃圾,比如我吃完一根雪糕,雪糕袋子放在餐厅客桌上。
然后我指了一下狗狗的头,我指了指餐厅,狗狗就知道叼起这个纸,然后往旁边的垃圾箱里面丢。
除此之外我家狗狗还会帮忙看其他的动物,比如我们家的大鹅,那个时候我们家大鹅,个子特别大也非常的凶,根本不听我的指令。
每当如此,我的狗狗都会把大鹅撵到一边去,为什么撵到一边呢?因为我要把鹅蛋拿出来,害怕大鹅咬我。
再后来我又开始养猫,原本以为养猫和养狗差不多,于是我也开始锻炼这只猫咪跟人握手握一下蹲下,再或者吃饭之前先转三个圈圈,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
直到后来我拿出猫咪最喜欢吃的猫罐头,我告诉猫咪你必须得转三圈,我才可以把罐头给它,猫咪还是一脸懵圈地看着我,装作听不懂我的指令。
所以当时我非常生气,直接把猫罐头揣在自己兜里面,坐在一旁玩游戏去了,可没有想到这个时候猫咪爬上了我的桌子,在我桌子上竟然乖乖的转了三圈,然后眼巴巴的瞅着我。
当时猫咪的神情可爱极了,我也实在没忍住,所以我就直接把这些罐头打开放在猫咪面前。
等猫咪吃完罐头之后又直接跑到阳台上,然后就不再理我了,一个人懒散地晒着太阳,而这个时候无论我怎样喊猫咪,猫咪都不理我。
有的时候我故意把开罐头的声音放得特别大,一开罐头猫咪一下子就扑了过来,而且是往我身上跳,又是发出呜呜的声音,显得非常乖巧。
但实际情况是什么?实际情况可能只是,这只猫咪想吃罐头了,未必和我有多么亲近。
要注意我们在这里说的是宠物猫不听人话,而不是听不懂人话,这里面可大有玄机。
其一,典型的智商问题。
我们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来,猫咪的智商就是要比狗的智商低,这是一个几乎公认的道理。
当然除了某些特殊的猫咪或者特殊的狗之外,比如边牧这么聪明,你很少能够见到和边牧一样聪明的猫咪,就算是养了多少年的猫咪,估计也不行。
其二,狗狗的训练是后期养成的。
相对而言在人类数不清的岁月里面,更注重培养狗狗而不是培养猫咪,比如培养狗狗的某些动作让狗狗跳跃或者让狗狗看家护院。
这几乎是多少年来数不清的人摸索出来的一套规律,运用在狗狗身上,久而久之狗狗就养成了服从的本性,再加上狗狗本就是一种易服从的动物。
对于狗狗来说,人类是值得追随的,但是非常抱歉,猫咪并没有这样的意识,猫咪的驯化也比我们想象中的困难的多得多。
就算是现阶段我不说别的,我在家里面养了三只猫,一只小黑猫,一只小白猫,还有一只猫是在超市上买的,一个一岁以上的特别大只的猫。
而那个特别大只的猫,到现在为止都和我不亲,一个成年猫想要驯化它或者想让它服从于我,难度极大,无异于登天之难。
简单来讲,狗狗的驯化更容易一些,而猫咪的驯化那些连想都不用去想的一件事情,不能说难度大的没边,但基本上也是如此。
其三,猫咪可以独立生存。
虽然说狗狗也可以独立生存,但是相对于狗狗来说,猫咪的独立生存能力更强,它完全可以不依赖于人类。
当然现在的宠物猫除外,猫咪可以捉小鸟,猫咪也可以捉老鼠,猫咪可以凭借自己活得很好。
而也正因如此,猫咪对人类的依赖其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更简单地来讲,猫咪和人类可能是相互依赖的关系,而不是单一依赖的关系。
所以也正因如此,猫咪可能压根就不需要察言观色。
猫当然听得懂人话,之所以有时候对你爱搭不理,不是没听懂你的话,而是懒得搭理你,除非他肚子饿了,拿出冻干,罐头一叫就到。之所以这样,跟猫的性格有关,猫特立独行,比较高冷,不会刻意讨好主人。有个说法,你对狗好,狗想难道你是上帝?你对猫好,猫想难道我是上帝?这就是区别。
因为猫咪喜欢选择性失聪!
其实猫狗都能听懂主人说话,区别在于狗子是外向型表达听懂,猫咪则是看心情要不要回应你。
玩巡回游戏时,聪明的猫咪会主动叼着逗猫棒到主人面前,傲娇的猫咪会带着铲屎官去放逗猫棒的地方。
像我家现在养的橘猫,它摸清楚我的作息时间后,会见缝插针地叼着逗猫棒要陪玩,且还会发出独特的喵喵叫呼唤我。
若是我与它对话,会出现彼此在交流的场面,即我说一句它喵一声,且每一次的喵叫长短不一,态度可认真了。
平时我对它说“来,抱抱”,它也是积极回应我,要么直接跳到我腿上卧着,要么就是解释的喵两声再趴在我脚边,这时就会有一种它在向我述说“喵~天太热了,就不抱抱了,喵趴地上挨着你是一样的。”
是不是觉得猫咪很有灵性?每次它出现这种行为都能让我满心欢喜地摸摸它。
而家里另一只狸花猫就比较高冷,除了喂食时间会回应我的呼唤,其它时候就意思意思的抖抖耳朵表示听见了,要么就是看着我但不亲近。
给人一种你说你的,喵干喵的既视感,反正非干饭时间,它是一切信号都自动屏蔽。
所以说,猫咪一样能听懂人说的话,区别只是它们乐不乐意回应罢了。
狗子对于主人是非常热情奔放的,只要能明白主人说的话,必定服从到底,除非你养的是边牧或二哈,它俩不属于正常狗的行列。
我是宠物达人【汪小弟】,虽然小弟养宠物经验不算短,但必有疏漏之处,希望大家能多多交流,一起更好地分享养宠的经验哦!
说个最简单的例子是我家以前养的猫,小猫特别讨厌洗澡,每次洗澡我一说来,我马上给你洗澡了,那个猫就立马躲到床底下,再也不出来,即使给它喂好吃的零食,他也不出来,叫他的名字说过来吃东西,还有其他简单的口令,基本上他都能听懂,主要这个猫的智商不是太差,都可以听得懂,但是有的时候她只是爱搭不理的,那就没办法
本文由作者:用户5070566076 于 2023-07-24 发表,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本文链接: https://app.yangtata.com/question/7062494475381227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