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企业人事,常年与社保业务打交道,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千万不要退!
灵活就业人员不同于企事业单位在职人员,虽然也可以参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但是按照规定,两项保险所产生的费用应全额自行承担,只有符合条件的才能享受费用减免或者社保补贴。
灵活就业人员在缴纳社保时,可以单独参保养老保险,缴费基数是当地社平工资的60%-300%,缴费比例是20%,其中12%进入统筹账户、8%进入个人账户;也可以同时参保医疗保险,缴费比例一般是缴费基数的8%。
也就是说,假设缴费基数是5000元,那么每月养老保险的费用是1000元,其中600元进入统筹账户、400元进入个人账户;每月医疗保险的费用是400元,一般不设有个人账户,全部进入医疗保险统筹账户。
正是因为“费用全部由个人承担”这一问题的存在,参保人顾及到经济承担能力,难免会出现断缴的现象。当断缴现象出现时,一般是不允许往前补缴的,当然,有些地区允许往前补缴1年或者两年。
“断缴”后,对参保人的影响也会相应地显现出来,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断缴后,缴费年限不会继续累积,而领取养老金的条件之一就是养老保险累计缴费年限需达到15年;这也就意味着,如果后期不继续缴纳,缴费年限达不到最低15年的要求,那么达到退休年龄时是无法正常如期享受养老金待遇的。
2,虽然断缴影响缴费年限的累积,但之前的缴费年限不会清零,后期如果续交,那么之前的缴费年限还是算数的;此外,养老保险统筹账户、个人账户中的累计额也不会清零,两个账户并不会因为断缴而被注销掉。
3,再就是断缴对医疗待遇的影响是极大的,一旦医疗保险断缴,那么相应的医疗待遇也是享受不了的,产生的大病医疗费用、住院费用等只能自行承担,压力是很大的。
从以上“断缴”对于灵活就业人员的影响来看,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对“累计缴费年限”和医疗待遇的影响,除此两项,其他影响倒是影响不大。
这里牵扯到两个问题:一是能不能退的问题,二是假设能退,退保的利弊问题。下面我们分别说明一下:
其一,能不能退的问题:
首先明确一个问题,无论是企事业在职人员还是灵活就业人员,其养老保险都有两个账户,即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统筹账户的缴费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不能退给个人的,只有个人账户中的缴费可以在特定条件下退给个人或者由继承人继承。
《社会保险法》第十四条中明文规定:个人账户不得提前支取;也就是说,在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前,个人账户中的缴费额一般是不能退的,除非出现四个及特殊的情况,即参保人员死亡、参保人出国定居、重复参保(同时缴纳了职工养老保险和居民养老保险)且结束劳动关系的、达到退休年龄但缴费不满15年的。
只有在以上四种情况下,才能退还个人账户部分的缴费额度。
具体到这一问题,已经缴纳了9年社保,但尚未达到退休年龄,按照规定,可以提出退保申请,但是个人账户部分并不会马上退还给个人,只有当达到退休年龄后,才能退还给个人。
由此可见,如今即便申请退保,也是无法马上拿到退款的。
其二,退保对于参保人的利弊问题:
关于利弊问题,可以很明确地说,有弊而无一利!
为什么说“有弊而无一利”呢?其一,退还也只能退还个人账户部分,即全部缴费的40%,比如9年缴了10万元,只能退还4万元;再者,如果退保,那么之前9年的缴费年限就清零了,无法达到15年的最低缴费年限,也就无法在退休后享受养老金待遇。
从退保的弊端来看,一是退还金额远远低于总缴纳金额,得不偿失;二是退保则无法享受养老金待遇。从这两项可以很明显地看出,退保绝对不是最佳选择。
那么如今经济困难,已经处于断缴状态,如何正确地弥补呢?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呢?我们接着看:
给你三个建议供你选择:
建议一:降到最低缴费档次,减轻经济压力;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的缴费档次可以在60%-300%之间自由选择,如果较高的缴费档次会给参保人带来较大的缴费压力,不如退而求其次,适当降低缴费档次,选择最低缴费档次(60%),这样既可以减轻经济压力,也能实现缴费年限的累积。
建议二:经济条件允许后,再补缴或者续交;
对于灵活就业人员而言,经济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是可以断缴的,当经济好转后,可以往前补缴一年或者两年,或者可以继续续交,这并不会影响缴费年限的累积。
建议三:转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
如果实在难以承担,那么可以转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绝大多数地区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最低缴费档次只有100元或者200元/年,比起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压力自然会小的多。
更重要的是,如果转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之前的个人账户缴费额度以及9年的缴费年限,都可以相应地合并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中,并不会“白交”或者清零。
以上三个建议,无论选择哪个,都比“退保”要实惠得多。
综上,具体到这一问题,基于社保法关于“个人账户不得提前支取”的规定,一般情况下是不允许在达到退休年龄前退保的,除非参保人要出国定居、死亡或者同时缴纳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否则是不能因为经济负担大而退保的。
话又说回来,即便可以退保,选择退保也是得不偿失的,毕竟退的只是“个人账户”部分,统筹账户是不能退的,还不如选择降低缴费档次或者转为缴费更低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或者直接延续断缴状态,等经济条件好转了再选择补缴或者续交,如此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最好不要退,断了两年也没事 ,可以接着交,再交六年就可以有退休金了,现在紧张一点老了生活有保障。如果不接着交太可惜了,毕竟已经交了一大半了,咬牙坚持一下,实在不行可以先借钱交,等以后有钱了再还给人家。只要交够十五年就可以领退休金了。
作为银行的工作人员,我给你的肺腑之言是:绝对不要退!
首先,你不一定符合退保的条件要求。
其次,就算能退,也退不了多少钱。
最后,我要告诉你,社保很重要!社保有多重要?等你年老躺在床上的时候,才能深切体会到,什么儿子、闺女,都没有社保好使。
可以退保!但是,必须要满足特定的条件。
哪些特定的条件?
1 . 外地农民工返乡
2 . 参保人员达到退休年龄而未缴满15年
3 . 参保人员出国定居
4 . 参保人员死亡
只有你满足这四个条件中的一个,才能退保。而且退保,也不是你以前交多少,就退给你多少。
社保退保,只能退个人账户中的余额。
这个是什么意思?
比如说,灵活就业人员交社保。你每个月交1000块钱,只有400块钱进去个人账户里面。剩下的600块钱,是进入社会统筹账户里面。
如果你社保交了9年,总共交了10万块钱。你现在不想再交了,同时也符合社保退保的条件。
那你只能退:10万×40%=4万
没错,就只能退保4万块钱。而且你社保账户,会被全部清零。如果以后还想再继续交社保,那你就是从零开始。
这下知道,为啥不建议你退保了吧?社保退保真的特别特别不划算,真的是血亏。
不用着急,这个事情解决起来不麻烦。
根据我国社保的规定要求,社保最低缴费年限是15年,医保最低缴费年限是25年。
如果你只交了社保,那距离最低的免费年限,就只有6年的时间了。你现在可以有两种方法解决。
1 . 把断交的两年补交
社保断交,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了。
如果你现在手里有余钱,可以去社保局或者是社区居委会,打印社保补交欠费的凭证。
然后再去社保局合作的银行柜台,把断交的两年费用补齐。
这样9+2=11,你就是已经交了11年,只需要再交4年的时间,满足社保最低缴费年限就可以不交了。
2 . 不管断交的事情,现在重新继续交
很多人会说,当初断交,就是因为经济困难。现在也是经济困难,没有那么多的钱去补交啊!
这怎么办?
很好办。没钱补交,那断交的两年,就可以不用去管。你现在去社保局或者社区居委会,重新再把社保开通。
你之前已经交了9年,现在只需要再交6年的时间,就能满足最低交费年限。
满足最低缴费年限,社保就可以不用再交。你等到了退休年龄,直接去社保局办理退休手续就可以了。
社保有多重要?我可以给大家说个真实的事情。
我刚进银行上班那年,老家政府出台了一项政策:社保一次性6万块钱买断,60岁退休后,可以领800块钱。
当时很多人都不相信,要么认为是骗子,要么就是觉得不划算。
我家里的大伯,在我的强烈建议下,拿了六万块钱办了这个政策。
15年的时候,大伯退休,第一个月按时领到了800块钱。然后每年退休金,都增加100块钱左右。
以前想看大伯笑话的那些村民,天天后悔的嗷嗷叫。可惜,那样的好政策,错过就没有了。
大伯今年的退休金,已经涨到了1300多块钱。
像在农村里,大伯这个年龄的老人,都是要下地干活的。
但是大伯不需要,他自己种点菜园地,种两亩经济作物,凭借退休金,比村里所有的人过的都好。
社保,就像老人的“干儿子”一样。
当年老体衰,干不动活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个“干儿子”,比你亲儿子、闺女,要好使的多了。
如果你不继续缴纳,等到你退休时,由于没有缴纳到十五年,不符合领取退休金条件,社保个人账户的余额及利息一次性返给你,职工社保是8%,灵活就业是40%计入个人账户的。统筹那部分就当你做贡献了,跟你一点关系都没有了,是非常不划算的。
你现在经济困难,可以暂时断缴,等到稍微宽裕些在继续缴纳就可以,年限是可以累计的,累计交满十五年,达到退休年龄就可以领取养老金了!你可以根据你现在的年龄来考虑,男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退休,在退休年龄前交满十五年是最划算的。
养老保险缴上是不能退的,这是一份对于未来养老的保障。为了保障老年人都在老的时候老有所依,因此国家的规定是养老保险不能退的。
有人说,养老保险不是有个人账户吗?个人账户里的钱不是我们自己的钱吗?这里边的钱不能提取吗?
我们的养老保险是有个人账户,但只是记账账户而已。每年个人账户也会计算利息,是按照国家统一公布的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记账利率计算。
为了保障大家养老保险的稳定性,国家《社会保险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了提取条件。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能够领取的三个条件是:第一,退休后按月领取;第二,去世后由继承的继承;第三,非中国国籍的公民在离境前或者离境后,申请终止养老保险关系的,不能再恢复。
个别地方还有第四种情况,即到达60岁时申请转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但是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不缴费满15年,而个人申请终止养老保险关系的,这种情况才将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返还给个人。
养老保险还有统筹账户,统筹账户里的钱是怎么回事?
《社会保险法》规定了,用人单位缴纳的钱数不会进入个人账户,而直接进入统筹账户,由国家统筹管理使用。
除此以外,像灵活就业人员等群体,是按照国家规定将缴纳的费用划分为个人账户部分和统筹账户部分。因为灵活就业人员是自由选择参保缴费的,参加了之后就不能退回了。有点像我们参加商业保险,特别是意外险,参加了之后就不能退了。
统筹账户里的钱主要用于相应的用途:
一、支付基础养老金部分和过渡性养老金部分。
二、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领取完毕以后,支付的个人账户养老金部份。
三、丧葬补助金和一次性抚恤金。
四、2021年9月以前的供养亲属生活困难补助。
五、当地的一些补贴补助,比如冬季取暖费、过节费、价格补助等等。
另外,可能还有一些其他待遇。。
你好:可以退,但只能退自己缴纳的部分。
假设你参加的是职工社保,就是正常的找单位上班,我们缴纳的社保其实是两部分:自己缴纳部分+企业缴纳部分。
如果退还社保的话,就只退还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上的钱,统筹账户上的钱不退还。
如果你是居民,只退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钱。
而且也不是想退就能退,目前只有以下三种情况,才能退还:
第一,参保人员身故,其继承人可以领取其个人账户的钱。
第二,户籍迁到国外,包括港澳台地区的可以退保。
第三,达到退休年龄后办理不了退休的,也不能延交,而且户籍地也转不回去的。这种情况也可以退保。
退是能退,只要你想退,就可以办理。但是,只有傻瓜才会这么做,因为这么做非常不值得,只能退很少一部分钱,大部分钱进入了社会统筹,为别人做了贡献,得不偿失。
社保是一个人老了之后的基本生活保障,就算再困难,也要咬牙坚持。况且你已经交了9年了,再交6年,至少可以达到了最低缴费标准,到时候可以退休领养老金。
经济困难不是不交养老金的理由,现在经济困难,不交养老金,将来老了之后更加困难,怎么生活怎么生存?
所以,建议你不要有退养老金的这种想法,而是要想办法继续缴纳养老金,断交两年关系不大,只要累计交满15年,退休就可以领取养老金。
困难是暂时的,谁也不容易,实在困难可以选择最低档次的养老金缴纳,这样可以少交一部分。
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当年我妈那一辈老年人可以一次性交三万二买社保,然后每个月领工资,全家人就我极力赞成买,如今已经领了十多年工资了,说真的社保比儿女管用多了,我妈住院已经一个多月了她两个儿子至今没去看一眼,我跟我妹又很穷,五十岁的人了要打工挣生活费也没多的钱给她,不是社保就全完了。
建议不要退即便是你现在要退,那也只有等到达到退休年龄时才可以退,可以先不交,有条件再交当年的,没条件就放着,等达到退休年龄再交,交5年,如果不足15年,交到65岁时可以一次性补足未交年份的。如果退休时达到缴费十五年,那么可以申请未交年份的免交,就可以办理退休手续了。另外退保的话只退个人账户部分的金额跟累计利息,退不了多少钱的。
我不知道你是按什么缴纳的?
1.按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的,你只能退进入一个人账户的8%,进入统筹的20%是退不了的,所以不划算。
2.按照城镇职工缴纳的,也是只能退自己缴纳的那部分,也是8%。并且要达到退休年龄,没有交够最低年限,也就是目前的15年,是可以退自己缴纳部分的累计存款和利息。
3.缴纳人在退休前去世的。可以去个人账户部分。
所以退保是不划算的,有条件的可以继续缴纳,或者交居民养老保险,最后把城关职工的和居民的合并领取。
在2010年10月28日《社会保险法》颁布前,已缴纳的职工(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允许提前退保的。
《社会保险法》颁布后,有以下两种情况才可以退保,一是投保人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的,其直系亲属可以领取职工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储存额,二是加入其他国家国籍的,本人可以注销职工养老保险关系、领取个人账户余额。
本文由作者:用户2787782932433 于 2023-01-14 发表,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本文链接: https://app.yangtata.com/question/7064714268330967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