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什么时候把财产转移给独生女最好?> 正文

什么时候把财产转移给独生女最好?

张大妈老俩口都是体制内退休人员,现在每月退休金合计有一万零点,平时因为省吃俭用,同时善于理财,添置有几处住房和商铺,现在基金公司有现金几百万元,随着年龄的增大,感觉这些都是身外之物,对自己没有一点意义!想转移给独生女,请问网友们,什么时候和怎么转交给她最安全?
  • 老李家的后山老李家的后山
  • 2023-03-15
  • 30
  • 共14人回复
汕尾盐町头热嘴小吃
「汕尾盐町头热嘴小吃 」发表看法
2023-03-23

很不幸,同学爸爸才65岁就脑溢血过世,可是3套房还没过户女儿现在卖不出去,50万存款也拿不回来,你来说说她爸爸生前的这种想法到底对不对,值不值。做为老人的,可以怎么做才能确保在转移后自己的生活呢?

她是我大学同学,她的妈妈前些年因为病而离开了,剩下爸爸一个人在老家。或许是人老了,就喜欢呆在自己老家,落叶归根嘛,而且同学爸爸也比较喜欢清静,觉得现在他自己住着也是比较方便,能吃能走,一日三餐的没啥问题,还有就是身体也挺健康的,而我同学是在广州结婚生子。

同学爸爸有三套房子,银行存款也至少有50万元左右。就是因为有一些存款,老人家觉得自己在老家生活是没啥问题的,至于这些财产,老人家的想法是等他身体不太好时再来告诉女儿也不迟的,这些房子和存款的还是自己保管着比较心里踏实。

或许,看得太多其他老人家的悲剧晚年,也会怕,怕自己把所有财产都转移给女儿了,自己用什么钱还得要跟女儿伸手拿,他不想生活变成这样,还有一个担心,要是女儿花完了他这些钱,他的后半辈又该怎么办?

老人家吧,有这个想法真的很正常的,可以说是个成年人都会这么想的,都不想跟任何人伸手要钱的,哪怕那个钱本来就是他的。但是他唯一不知道的是,他不知道应该怎么转移财产才既能保障自己生活,又能保障自己百年后,女儿能顺利拿到这些财产。

我想这是普遍老人家的想法,但是很危险,万一有意外的话,儿女什么都得不到,自己的钱也会变成银行的。

就在前年,同学爸爸吃晚饭时突然倒下,是脑溢血。这种突发病要不是有人第一时间发现了被送进医院及时抢救的话,那是没有存活机会的。很不幸,同学爸爸就这样走了。

老人家走得很突然,都还没来得及告诉女儿他的银行密码和存款,当然也没立遗嘱,就这样,50万元钱就很难从银行拿回来,三套房子也没及时过户,现在就连出售也变成不可能的。

从我同学的经历来说,真的要趁人健在,而且清醒时就要先妥当地转移好所有的财产,不然自己一辈子辛苦钱最后就成了银行的钱了。我有几个方式可以提供参考,这样做,既不怕转移后自己对财产失去控制权,又不怕有意外儿女什么都得不到。

什么时候把财产转移给子女最好呢?

什么时候转移呢?个人建议要在自己能吃能走头脑清醒的时候就给办理了。最好的方式是立遗嘱。立遗嘱需要有两位以上无利害关系的人做证,才能是有效遗嘱喔。

遗嘱是在遗嘱人死亡时才发生法律效力的,遗嘱应列明所有的财产明细,比如房产,某银行的存款多少钱等等,如果没写明,比如是只列明了房产,但没写在某银行的存款,那子儿去拿回存款时就会被银行卡住,会很麻烦。

立好遗嘱,跟子女交待遗嘱继承的条件,那再差劲的子女也要对您毕恭毕敬,这样就不怕人还在,钱先没了,过得很凄凉,这样做能最大程度地保障了自己的晚年生活。

有的老人说只就一个孩子,不用立遗嘱,我死后全部都是孩子一个人的。

其实真的不是这样的,如果什么都不提前办理,很大可能是会像我同学那般遭遇,自己的辛苦钱很大可能就去便宜了其他人。

所以到了70岁的健康老人还是要提前处理财产的。要是身体状况不好的老人家,更是要在身体变差时提前处理财产了。

有房子和店铺的,这时就要考虑一下怎么过户给子女。

比如一些地方是有限购的,那子女名下还能不能再以买卖的方式获取房产呢,如果子女名下房产数量已经达到上限了,这个时候就要考虑选择赠与方式。这是有关住宅类的商品房,如果是有商铺的话,那就直接走买卖方式过户。

这个时候,又得再考虑多一层,如果子女是结婚了的,走买卖过户的,那这房子就会成为子女夫妻共同财产,这时就要考虑到子女的婚姻状态了,如果子女婚姻不幸福不稳定的话,那就直接办理赠与公证,声明仅赠与给子女个人(或者不明确声明,仅登记为子女个人名字),然后办理房屋评估作价和房屋鉴定,再办理过户。

老人在办理这些手续时,要为自己设置好居住权,这样就不至于说房子过户了,有可能被子女直接卖掉,而自己却沦落到无家可归。不要不信,很多老人在品德不好的子女教唆下,办理了过户,最后连吃饭睡觉的地方都没了。

至于在银行的存款,最好是提前告诉子女银行账户、密码,当然银行卡还是自己保管着先,但如果说你的银行已经开通了代办业务,你的子女可以替你代存代取的话,那你就需要开通账户变动提醒业务,以防在不知道的情况下,被不懂得孝顺的子女给败没了。

结语

一辈子的拼搏是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提前处理好财产,是保障了自己也保障家人。如果是我自己的话,我会在60岁左右就提前处理,在保障自己晚年的生活质量提前下,也能最大程度地保障了自己百年后家人的利益。

最后,觉得我观点不错的话,动动您的运气手,给我点个赞,觉得对你的朋友有帮助的话,点一下转发给您朋友微信或头条号,如果觉得对自己有用的话,还可以点五角星收藏喔。

感谢您的支持。

祝安!

一纸家书
「一纸家书 」发表看法
2023-03-25

您好!

这是个很现实的问题。本人身边也有很多类似题主的老人,年纪越来越大,大半辈子省吃俭用攒下来不少家底,有时候维护、管理起来确实力不从心,开始考虑如何给子女们提前分配一下,更有一些开明老人的想法是:让子女帮着分担一些负担。

有这种想法,个人是赞同的。但是有一个必备的前提:子女值得父母的这份钱。换句话说,子女让父母安心,对父母孝顺,值得父母信任和托付。

从题主的描述上,能感觉出与独生女儿之间关系应该很好。这种情况下,考虑适时转交是可行的。

对于融洽家庭的老年人,个人财产什么时候转移、转移哪些、怎么转移,就这几个问题给出个人建议供参考:

什么时候转移?

能够处置个人财产的前提是,必须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完全出于个人真实意愿。

上了年纪,民事行为能力状况是最关键的、而且不受控的因素。这里给出两个建议:

第一,若老人目前的身体状况不错,建议七十岁以后考虑转交的问题。理由是:

按照我国公民平均年龄,在80岁上下(男女略有区别)。别无他意,仅算一笔概率的数学账:按照平均年龄计算,大概还有十余年,按照题主谈到的老人经济状况,这10余年的收入、加上留存的一些,从经济角度,应付养老问题不大。人过七十之后,身体状况其实是加速衰减的,七十岁之前问题不大。因此,过了七十之后,发生意外(例如丧失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概率会大大增加。到时候想移交已经不具备条件。

第二,若老人目前的身体状况不佳,建议可以开始移交。

身体状况不佳,意味着可能随时会发生一些意外。为避免此类情况发生,早些处理、安排,可能是更佳的选择。

转移什么?怎么转移?

分两部分说一下:不动产(房产)、现金(存款、理财、退休金等)

1.不动产。

需要考虑两个因素:

一个因素是因为政策,能不能移交的问题。

题主提到“几处”,移交过程中,需要注意独生女是否有得房的资格。如果走买卖,各地有限购政策,达到家庭名下房产数量上限的,不能再行通过买卖的方式获取房产;如果走赠与,若当地不限定受赠人条件,则可以选择走赠与程序。关于非住宅类商品房,例如商铺,不受限购政策影响。

此外,关于买卖还是赠与方式的选择,还有一点要提醒:

买卖给子女,通常情况下,子女买卖所得属于子女夫妻共同财产。赠与给子女,可以声明仅赠与给子女个人(或者不明确声明,仅登记为子女个人名字)。

也就是说,移交不动产过程中,要考虑到子女自己的婚姻家庭稳定性问题。

另外一个因素是,移交之后,对于父母是否有影响。

按照题主描述的情况,把财产移交之后,对父母的经济影响应该不大。但是,假设老人将住宅类房子全给了女儿,那么因为老人失去房产所有权,因此未来如何居住的问题需要慎重考虑。

这里给出的建议是:

针对住宅类房产,无论是部分移交还是全部移交,移交给女儿的,均为老人设置好居住权。有两个原因:一是老人可以有所居、可以任意选择自己中意的地方住;二是对在世期间女儿处置房产形成了制约。有居住权的房子,不决定房子不能处置,但是处置会很难。对于商铺,本来就属于商业性质的地产,对老人的影响主要就是收入(例如出租收益),并不会影响其他。

关于不动产移交,处理起来比较简单:直接去房产所在地区的不动产登记中心办理即可,包括居住权登记。

2.现金类流动资产。

关于这部分财产,总体上还是建议不移交,仍然存于老人名下。但是,可以有变通的处理方式:

尽可能选择可以通过自动取款机、网络操作等的储蓄方式,以及可以代存代取的银行。而且一定要开通账户变动提醒业务,可以将银行账户、密码告诉女儿。如此处理的原因是:

便于管理。现在银行存储都属于实名制,尤其是需要柜台存取的业务(例如存折、存单等),原则上必须本人出面办理。那么,未来假如老人行动不便、或不能自己办理,女儿可以比较方便的代为办理。此外,有些银行并不强制要求存款人本人办理业务,他人可以代办。那么,在选择银行时,可以选择这些不必须本人办理的银行机构。便于控制。控制的目的不是为了限制。凡事往最坏里想的话,父母毕竟不希望钱被孩子们“造”了。如果女儿需要花大钱、告知了父母,父母也同意了,女儿可以直接将钱转移到她名下,当然无所谓;但是如果未经老人同意私下处理,通知业务对于老人来讲就尤为重要。便于继承操作。假定未来老人百年。那么,如果女儿要提取父母在银行的存款,就需要办理继承手续,这个过程会非常非常繁琐。对于和谐家庭,能省事、省钱是最好的。上述方式,就是便于女儿“继承”操作的较好选择。

两点补充

1.以上,仅限于对“移交”这个行为给出的建议。至于应不应该移交,是父母自己的选择,要视个人家庭情况而定,这里不讨论。

2.对于不能移交的财产、或现在不想完全移交的财产,建议父母留下遗嘱,即便老人只有独生女一个法定继承人。好处是:

可以让女儿附条件继承,对父母生前保障。例如,要求女儿必须尽到……赡养义务,否则不能继承。可以只让女儿继承。法定继承所得,属于继承人夫妻共同财产。如果老人只想把财产留给孩子个人,只能通过遗嘱的方式,别无选择。

99%以上的家庭都会面临继承问题!请关注“一纸家书”头条号,持续为您讲述身边的遗嘱、继承故事,为您系统讲解遗嘱、继承专业知识。

秋韵的英子
「秋韵的英子 」发表看法
2023-03-25

说说我的想法:我有个妞儿,独生女,事业有成,有个幸福家庭,有个外孙,亲家很好,我们是一个和谐的大家庭。

无论长辈,无论子女,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无论苦痛,无论快乐,每个父母在养大孩子的同时都是不易。

除非你养个啃老的儿女,如果不是,儿孙自有儿孙福,老人自有天伦乐。我的想法:孩子有需求,我会帮助,孩子自立,绝不惯着。

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都是一生勤奋努力的血汗钱。所以,什么时候把财产转移给独生子,我想说:到死都不会,一切随缘。

人生不易,苦乐年华,岁月流年,活好自己才是最硬的道理。做好榜样,培养好的孩子,才是父母与孩子最大财富,给国家造福。

真到老去的那天,去了天国,有老天安排吧!你是独子,没有第二个,还能怎样!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我们所做的,不要为未知的事纠结,得不偿失,对吧!

我退休五年了,今年六十岁,单身丧偶。目前的任务,腿脚能动,背起行囊,说走就走的旅行。看美景,吃美食,实现梦想,享受诗与远方的感受!

来生不多,余生很短,不负故人,不负世界,不负遇见,不负此生。最美不过夕阳红,让晚霞更加懂得生命的意义,活好当下,精彩余生!秋韵的英子!

老陈雅吃
「老陈雅吃 」发表看法
2023-03-23

我五十八九岁,已经分批把存款转存到独生女儿名下,主要出于以下两方面考虑。

一是自己到了这个年龄,万一突发心脏病或脑溢血猝死,女儿要取父亲的存款相当麻烦。

二是要让二十几岁的女儿早点学会理财,要了解几大银行和地方银行的利率情况,合理安排存在哪里,存多久。并要求她管好自己的钱财,莫乱花,要精打细算过日子。如果自己临终前才把所有钱财交给女儿,那她没有管钱财的经验,有可能胡乱挥霍,高消费,或被别人骗光,那就太可怕了。

我这么早把钱给了女儿,并反复叮嘱过她要守住财,但她还是稀里糊涂地在网上刷单,被骗子骗去了16万元,把我气得几个月缓不过劲儿来。吃一堑长一智,但愿她长记性,永远再不上当受骗。

可怜天下父母心!

只需半杯咖啡
「只需半杯咖啡 」发表看法
2023-03-16

谢谢邀请:刚好我的就是独生女,我是这样想的,只有等我们夫妻全部不能自理或者是头脑不清醒了,我们才会把财产转移给她,我们现在也告诉她了我们的财产,我们相信她,当然她肯定值得我们相信,至少现在为止,如果她现在有需求,我们也会给一些,反正父母的钱终究还是儿女的 我坚决反对在父母不是很老也不糊涂的情况下,把老两口所有的财产统统划归儿女管,这是极不明智的决定

梅姐的视频
「梅姐的视频 」发表看法
2023-03-21

我个人认为要想把财产全转移给独生女儿的话,那就等自己丧失独立生活的那一天!

因为女儿是自己的没错,但是女儿要是有孝心,觉得能够给你养老还行。有的独生女儿可好像不是这样的。

我认识的一个女士她跟我聊天聊到了她的生活,她就生了一个女儿,现在嫁人了,也生了孩子,但是没有工作,女儿的老公也是独生子,女儿的公婆也没有工作,婆家的生活开销都靠她的女婿一人的工资。

这个女士有2千多的退休工资,自己现在还打着工,是在洗衣房干熨烫,每个月3千来块钱。这个女士逢年过节就给她女儿钱,也给她的外孙女买衣服,买童话书……,这个女士还跟我说,她给她闺女多少钱,她闺女什么话都不说就收下。

最主要的是闺女的婆家有闲置的房子都不叫她们老两口过去一起生活,闺女的婆家人都不考虑:她们娶的媳妇是个独生女。

这个女士说等自己不能动,生活不能自理的时候再把自己的所有财产交到自己的女儿手里。或者她老了女儿如果不给她养老的话,她就把自己的财产变卖后去养老院,度过余生了!

友友你们说她的做法对吗?在留言区留下你们的意见!

沈王山
「沈王山 」发表看法
2023-03-21

老陈,原市级机关一把手,老伴5年前去世,一个女儿远在外地。老陈喜欢清静,喜欢自由自在,不愿意和女儿家同住。再说他认为只有67岁,身体健康,不会有事,因此也未将存款及财产交由女儿保管,也未留什么遗瞩,谁知突发脑溢血死亡。结果女儿根本不知道父亲在银行里存了多少钱,已知的存票也不知道密码,身份证也被收回注销,因此想从银行取出相当困难,连住房的房产证也没有过户给女儿,也无法通过中介出售。

这个事例说明,只有一个子女的老人特别是在一方离世后,应及时将财产交给子女,反正迟早要给子女的。如暂时不愿意,也得将存单密码告知子女,将房产等大额财产过户给子女,以免离世后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损失。除非你不愿意给子女,那你也得写好捐赠遗瞩。

科尔沁阿姨
「科尔沁阿姨 」发表看法
2023-03-18

我有一个儿子,是独生子女,我从未想过把财产转移给儿子,儿子也从不惦记我的财产。

1.儿子有自己的房子,他的房子是我给买的婚房,房屋所有权人是我儿子名。我生养他已经尽了我的责任,该给的都给了他,其它得靠你自己努力创造。他也明白这些道理,从不惦记我的财产。除婚房外,儿子名下还有一50平小房子在出租,对这套房子我从心里就是给儿子的,但儿子不这么想,他认为这套房子只是用了他的名,其财产是我的。所以,房子出租签合同时是他签,但房租钱他总是交给我。在他心里我们母子之间财产是有界限的,他从不惦记我的财产。

2.房子可在我百年后作为遗产留给儿子。我妈给我留的一个房子就是这么办的。我妈在老家有户50平的房子,我们婚后一直住在这里。那时九十年代单位实行集资建房,我妈不同意我买房子,就让我住在这里,说这房子给我了。同事就给我出主意,让我把房子更名,把我妈的名更为我的名,我没同意。因为我想,我爸不在了,我妈手中除了有点存款就这一个房子,我不能在我妈有生之年让老人家连个房子都没有,看似只更一个名子的事,其实质是不一样的。所以,这套房子直到我妈90岁百年后,才做为遗产给了我。

办理遗产过户很简单,我们兄妹四人到公证处办的公证手续,我二个哥哥、我姐在放弃房产继承权上签字,我按房产评估价交了2千元公证费,半个月后下来公证书。我拿着公证书、房产证、我家户口本,我们夫妻两人到现场,办事人员把老房产证收回,让一星期后取新房产证。

在办理过程中,我问办事人员,房子是我妈留给我的遗产,为什么让我老公签字呢?办事人员说我妈的房子是属于我个人继承的,是我一个人的产权,但房子登记时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所以,夫妻俩必须都到现场,但房子产权是我一个人的。

通过我妈留给我的房子遗产这件事说明,不存在人没了房子过不了户的问题,不但能过户而且非常简单,重要一点是这个房子产权只属于子女继承人的,跟子女配偶没关系。

从产权这个角度说,继承比买卖、赠予划算。如父母生前把房产过户给子女,只能是买卖或赠予,买卖或赠予只能是夫妻共同财产。哪个父母也不希望把房产留给亲生子女以外的人吧,这是不言而喻的。

3.只要我活着手中就必须有存款。钱是老年人安度晚年的最大底气,有钱不但会让老年人生活有质量,而且会让老年人安全感倍增。爹有妈有不如自己有,儿女更不行了。我不是不信任自己的儿子,儿子是懂事孝顺的儿子,但现实有时是很残酷的。

多少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不得不让你牢记一点:只要活着就要牢牢抓住自己手中的钱。

现在说说我妈吧,四个儿女家家生活都很富裕,平时我们都给老妈钱,我妈都把钱攒起来。老妈90岁时得了肿瘤,从开始治疗到去世就只三个月时间,走后扣掉丧葬费、治疗费还剩余28万块钱,由我们四个子女继承了。我妈的存折都是老人家自己保管的,80多岁时都是自己上银行办理存款、到期转存,后期就由我姐代办了,存单都是老人家的名字,老人家一点不糊涂,存单几张,哪张到期了她都知道,存单放在衣柜的一个盒子里,我们都知道,她也不背着我们。

我就准备像我妈那样,存单自己放着,只要自己能动,存取款就自己亲自办。花钱也不要太节省,该吃的吃,该玩的玩,儿子的生活能帮衬就帮衬一把,但一定有度,不能让儿子产生依赖思想,该给你的一定给你,不该给你的你别惦记,要想生活富足靠你自己努力。

存单放在哪,密码多少,儿子现在就知道,我不背着他。其实现在没有密码,老人不在了也能把钱取出来的,现在多发达呀。

我就是希望活一天就有质量地活着,等真到得了治不好的病就不用治了,顺其自然吧。看病时自己有医保,医保外的有存款,死了有丧葬费,这不都解决了吗,剩下的自然就留给儿子了。

我以上说了这些,就是这么简单点事,奔波了一辈子就留下一户房子、几张存单,还用转移啥,自己用剩下后就是儿子的了。

大家对这个问题都是怎么想的,讨论一下呗。

睿思天下
「睿思天下 」发表看法
2023-03-18

别轻易转移!

从题中来看,老两口整体资产数量还是相当多的,几处住房和商铺,估计价值也在四五百万以上了,再加上在基金公司有现金几百万元,这些加起来大概也有1000万元了,而且每个月老两口退休金也有1万多元。这样的情况下,这么多的财富,轻易还是先不要转,自己健康的时候,自己完全控制住更好一些。

1、自己先控制着比较好

1000万元左右的财富,都是老两口辛苦赚下来的,这些钱自己先控制着,对于老两口来说,自己说了算,那么肯定心里更有底气。

首先是自己说了算。自己掌管这些财富,想怎么花就怎么花,即使不花,即使每天看着数字也是美的。但是一旦把这些财富给女儿了,那么可能就是独生女说了算了,未来再想找女儿要钱,可能就比较难了,甚至可能一分钱就要不到。

第二是自己更有底气。人怕万一,虽然是资产达到了千万左右,但是如果万一遭遇一些变故或者一些紧急情况,比如老两口其中一位生大病了,需要大量的资金救治,这样的情况下,自己控制着钱,那么就可以拿出来救急,想花多少就花多少。但是如果钱在女儿手里,那么找女儿要钱,那么可能就会有一些小问题了。

第三是更有保障。即使是老了,到行动不方便的时候,单纯让女儿照顾可能也不现实,可能大概率会进入养老院等专业机构,而越好的机构,花销可能就越大,自己掌管着钱,就可以进入自己最满意的机构,而不怕花钱,这样显然自己的最后一段生活,可能会过的更有保障一些。

当然了,如果真的到行动不方便的时候,也需要把股票,基金,以及存折账户密码等等都写下来,给姑娘交待一下,这样等到老两口百年以后,可能姑娘也就可以更方便的把剩余的钱取出来了。

因此,钱还是自己先控制着为好,这样对自己更有好处。

2、如果实在想给,可以慢慢给

如果是实在想给女儿一些,那么也可以先适当给一些。比如可以从房产中挑出来一半,先过户给女儿,但是大部分的财富还是掌管在自己手里为好,这样可能对老两口来说,更有好处。

而女儿先得到一些财富,也可以让女儿一家的生活过的更好一些,这样女儿可能也会对老两口照顾的更好一些,而且也可以顺带观察一下女儿掌管财富的能力如何。

当然了,如果女儿表现更好,而且掌管财富的能力也很强,那么过一段时间,又可以适当把一部分房屋过户给女儿,这样慢慢的给,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

因此,如果老两口实在想给女儿,那么也需要慢慢给,观察着给。

3、结论

综上所述,先不给可能对老两口更有好处,如果老两口实在想给,那么也要慢慢给,多观察一下孩子管理财富的能力,这样可能会让老两口晚年生活更加的幸福,也会更有保障一些。

宝上帅278
「宝上帅278 」发表看法
2023-03-17

我的孩子就是独生女,在国外上完大学,今年刚上研究生,孩子是我的骄傲,虽然说我们夫妻俩个人没有什么文化,但是女儿从小就争气,特别是在学习上,从来没有让我们耽心过,在班里学习成绩排不上前三,但是认真学习的样子也是感动了老师,我和老婆都是工薪阶层,每个月也就是靠工资吃饭,孩子从小也看岀我们的不容易,从来不提过份的要求,唯一让我心酸的事情就是带她去饭店吃饭,遇到好吃的就使劲吃,孩子住挍,一星期回家一次,后来就和老婆商量,一星期去饭店一次,冬天孩子爱涮羊肉,在家的二个晚上,一次在家吃火锅,一次去饭店,那时候家里面也没有什么存款,也就没有告诉孩子,这些年岀来打工,除了给她花费外,手里面多少还有一点存款,我就把银行卡及密码全告诉她,家里面的一切情况她都知道,自己养大的孩子放心,她只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我们没有什么事情不让她知道的!

诗佩细雨
「诗佩细雨 」发表看法
2023-03-20

财产还是放在自己手里最踏实。

小区里老俩口的做法值得参考:

老俩口都七十多了,身体都不是太好,手里有点存款,也是这么多年一点点攒出来的,有一个独生儿子,这点钱早晚是儿子的,给早了怕儿子控制不住给花了,不给又怕身后找麻烦,这钱落不到儿子手上。

老俩口动了不少脑筋,终于想出一个办法,只要手上的存款到期,他们让儿子一起去银行,把钱存在儿子名下,存折放在自己手里。

听说银行想让老俩口给儿子办个卡,老俩口坚持要存折,就是为了方便自己管理。

儿子心里有底,也认可这种做法。

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之州
「之州 」发表看法
2023-03-20

这个问题对于独生子女家庭都有考虑过,我的想法是在我清醒的时候,比如八十岁左右,把房子车等值钱东西都卖掉,留下现金给儿子,不要等着糊涂了,大脑不清醒了处理不好这些问题。什么各种税务,过户认证等等,让孩子费劲巴拉才能继承不多的财产。

那么房子卖了住到哪里呢?这个问题我也考虑过,一个是直接住到儿子家,和他们一块生活;二是找个老年公寓住进去,不用麻烦儿子,不能自理就找个护工伺候,直到老。

但是如果儿子家不方便,儿媳妇也不支持,那就只有住到公寓里,这个问题很现实不要觉得儿子儿媳不孝顺。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租住房子,离儿子家近,照顾起来也方便。

这个想法我和儿子谈过,他没有表态,对于国家继承法等有关法律我和他都不太了解,还是多学习一下法律再做决定。

独生子女家庭现在都逐渐涉及到这个问题,独生子女作为时代印记存在于一段时间,现在父母都进入老年阶段,养老防老财产处理都是头等大事。

今天我是第一次说出对于财产处理想法,我非常想知道和我同龄人独生子女家庭,对于财产如何处理,我想选择一个最佳答案,让自己和孩子都受到最大利益!

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绿水青山1390
「绿水青山1390 」发表看法
2023-03-20

据题意提示内容分析,张大妈老俩口虽然是体制内退休,但因年龄较大退休早,所以俩人的养老金加起来也只有万把元钱,如果是服务于事编单位,又在一线城市刚退休的话,俩人的养老金还远不止这数额。

但从年龄上和养老金数额上去理解分析,他们平时勤俭持家又善于理财的良好习惯和作风,以至于存有几处的住房和商铺,且又有基金公司几百万的现金收入,实是让人羡慕。

从老人的自身叙说,钱也是身外之物,对自己也无多大意义,言下之意,有些备钱也够了,于是考虑何时将钱转移给独生子女最好。

考虑在先,的确是明智之举,省得将来百年之后,会给独子为继承父母财产而查这查那,带来许多不必要的手续与麻烦。

虽然目前国家《民典大法》已出,详细条例也明白。但本人认为,还是趁老人健在,与独子或(独女)一起去所属市区的公证处公证为好。

目前俩老人名下的所有不动产和财产都可通过公证口述笔录和单据复印给公证部门后,安排给予子女将来继承。

但老人生前当然仍可享有住房等所有资产财产一切权利,公证手续费前二年也不过几千元,但审核时间较长,有些还需申办人去地区派出所等机关提供相关材料。

估计申办时间约要四~五个月。一旦公证书办理成功,也受民典大法的保护,文本妥善保管好。那么老人也就枕后安然无忧了。

小宝奶奶
「小宝奶奶 」发表看法
2023-03-24

这应该是很多独生子女家庭父母考虑的问题,特别是家里是独女的父母年纪大了会考虑到这个问题。

我的看法是:

从年龄上来说,老人到了70岁左右的时候,也就是古人说的古稀之年了,最好把家里的财产做个打算了,无论是子女多个还是一个的,都应该立一份有效遗嘱,把动产和不动产以遗嘱的形式安排妥当,防止老人有个急病,说不清楚了,也会造成法定继承人因继承的事情发生矛盾。

从提问者的问题来说,父母如果想把所有将来的遗产留给女儿,就必须以遗嘱的形式写清楚,即所有留下的遗产归女儿独自所有。并且是父亲和母亲分别立一份遗嘱最有效。最有效的遗嘱就是必须去公证处公证。

如果父母现在想把财产给女儿,所有的不动产可以过户到女儿名下,注明归女儿独自所有。至于存款和股票基金之类的财产,如果现在就给女儿,女儿即使都变成现金存入银行,也有夫妻共同财产的嫌疑,所以,最好是父母以遗嘱的方式留给女儿,这样更有法律保障。

我们很多人对去公证处公证遗嘱不重视,觉得可有可无,实际上保护遗产按照遗产所有人的意愿分配,公证遗嘱最有效。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因为继承父母遗产大打出手的纷争,也多是因为老人没有留下遗嘱造成的。

我们国家的《民法典》关于继承程序明确规定,遗嘱继承先于法定继承。所以,如果你是老年人了,就在适当的时候去当地公证处立一份遗嘱吧,这样做对自己对他人有很多好处。

欢迎发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