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身经历的只有一次。
改革初期,解开禁锢,展开真理标准的大讨论。一时间,好象春回大地,百花齐放,百鸟争鸣,新旧精典作品,如雨后春笋,破土而出。人们可以尽情的发表看法,阐述自己的观点,为寻真理而畅所欲言的争论,再也不害怕被揪辫子,上纲上线被批斗。全国一片阳光明媚,欣欣向荣盛世初景。
离咱们最近的就是打倒四人帮后的文化大发展,1977年恢复高考,可以看书了,不限制只读红宝书,很多书都不是黄色的和大毒草。拍了很多好剧,比如《芙蓉镇》《牧马人》《山楂树之恋》等,不限制只看八个样板戏。还有推翻了两个凡是,平反了冤假错案,摒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治国理念,不折腾,全心全意搞经济建设。真理标准大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打开国门,走向世界,与世界接轨。抛弃贫穷、愚昧、愚蠢、愚忠。
只有一次,那就是新中国成立之时。
这期间,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了社会主义新征程。
推翻了三座大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劳动人民第一次彻底得解放,劳动人民第一次真正当家做主人。
这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一次思想文化大发展的黄金期,其它都稍逊风骚。
在这之前,几乎原地不动几千年!延续了几千年的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社会。
史学家认定的中国历史上三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1、春秋战国末期:产生诸子百家、有了百家争鸣;
2、“五四运动”,给国人带来了“民主与科学”思想;
3、真理标准大讨论,让国人思想打破了条条框框、并从井底跳了出来!从此,国人看到了世界、走进了世界、参与了世界!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旅![赞][赞][赞]
思想文化的冲击碰撞,必然与社会变革关联一起的。物质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基本规律不会变。
往大的说,个人觉得大发展的两个黄金期,首先是春秋战国的诸子百家,不仅老子孔子圣人出现,同时期释迦摩尼、苏格拉底等其他地域的先贤也都问世。其次我觉得是五四时期,先觉者们,为国家之未来寻求方向,东西文化交汇,新旧思想碰撞。
三次。特别是以第一次为重。
一,春秋战国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就是最好的写照。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真正的黄金时期。无论在文化,思想,哲学,军事,礼仪等方面穿过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至今也深深的烙在我们身上。形成了中国人的古文化并传承至今。
二,清末民初时。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碰撞的时期。
三,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之间连连争战,社会有了暂时的放松自由喘息机会,出现了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思想的活跃,儒家道德论,法家法制论,阴阳家五行哲学论…,使当时的社会迅速改变,由封建社会走入中央集权制社会。另一个时期就是民国时期,这个时期西方发生了民主革命,西风东渐传到了中国,政局开始动荡出现了军阀混战,社会趁机挣脱了统治者捆绑的枷锁,中国社会开始呼吸到了自由的空气,从春秋战国以来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主流统治思想的儒家文化,象一块千年不化的坚冰开始融动了。民主和科学思想象一缕阳光照射进来,中国发生民主革命推翻了帝制成立了民主共和国。这二个思想大变革时期产生了中国社会大变革的现象,从封建走入集权,从集权走入民主。
中国思想文化大发展,高峰期有三个时期:
1、诸子百家时期。这个时期不用说,是中华文化的根源。其中周朝的教师群体创立了儒家学说;侠客创立了墨家学说;隐士创立了道家学说;辩士创立了名家学说;军事家创立了兵家学说;谋士创立了法家学说;术士创立了阴阳学说;外交家创立了纵横学说。这个时期是高峰。秦朝统一天下之后,焚书坑儒。诸子百家的学说遭受了毁灭性打击。继而董仲舒将名家的名实之辩、道家的本体论和阴阳家的“天人感应”掺进儒家学说里,使得儒家学说将诸子百家学说一网打尽,并在儒家学说里给了汉王朝一个很好的位子,汉武帝别无选择,只得选择儒家为大汉王朝唯一的意识形态。此时为中华文化的低谷。
2、第二次高峰是东汉时期。儒家吸收诸子百家学说之后,大则大,无所不包,但是精华和糟粕并见。东汉时期产生了一位杰出的思想家王充。王充就是为董仲舒思想纠偏的。王充纠偏是从道家思想开始的。因为道教和阴阳家的思想一旦纠偏了,那么儒家学说也就纠正了。董仲舒之后一千多年,儒家文化始终原地踏步,中华文化进入道教表演的时候了。王充之后道教从王充的务实,彻底滑入了虚无主义。
读过西方哲学的人就知道,人类文化最大的敌人就是虚无主义,虚无主义否定共识、否定价值、否定劳动、甚至否定人本身。第一个举起虚无主义大旗的是魏晋玄学,之后是禅宗。禅宗不是佛教,是玄学家穿了佛教的衣服,住了佛教的寺庙。惠能之后,中华文化进入最低谷。幸好官方主流文化仍是儒家文化。宋代的儒生就又使用董仲舒的老套路,将禅宗收服到儒家学说里来:你是我的一部分,咱们是一家人。这样产生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3、第三个高峰产生在明末清初。上面说了,儒家学说将禅宗收服到自己麾下,变成了心学。很快中毒症状就出来了。禅宗骨子里携带的虚无主义毒素,使得明朝末年出现“心学乃亡国之学”(王夫之语)。于是儒家开始解毒,将已经吞进去的禅宗思想吐出来,这就产生了朴学。当然,由于清政府的残酷高压,朴学最后也变质为考据学究,思想性全无。但是,如果没有朴学为西洋文化让路,估计民国引进的那些西洋科技就被虚无主义“放下”了。
应该是两次。第一次是从奴隶制过度到封建制的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以道家,儒家,法家为代表的社会意识观念。第二次是清王朝后期到现在仍在进行中,人们的思想意识还没完全实现跨越。这次思想文化大发展,同样会产生新的思想观念,成为人类以后生存发展的行动准则。[害羞]
本文由作者:探索历史真相的江忠道 于 2023-04-28 发表,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本文链接: https://app.yangtata.com/question/7131226922608935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