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首先,有些孩子认为你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并不懂什么叫感恩。我弟弟两个孩子,如今一个30,一个27,都工作多年,收入尚可。从他们上学到结婚,我付出的经济资助可谓巨大,但可从来没得到他们的任何回馈。当然我觉得这是一个当姑姑的,能力范围之内做的,不算多大的事,并不值得我去计较,但也可以说明一些问题:你认为你很高尚,是真心为别人付出,别人却认为你有那个条件和能力,就应该付出,沒什么高尚的,反而,你没做就是你不对,就是你不好。
其次,孩子的学习,工作,婚姻是个复杂问题,父母处理起来都难度很大,做为外人的你,就更难做到尽善尽美了。做得好了是侥幸,做得不好负面因素一大堆。所以,还是少参与,特别是居高临下的指手画脚,更是惹人讨厌。
做个明智的亲戚,应该是别人有困难时,如果你有余力有心就帮一帮,沒余力,不愿意帮也不犯法,用不着内疚。但是,亲戚的家务事要少掺和,起不了什么作用,也没什么好处。
这里的措词我是完全不太赞同,感觉前后没有一点关联性,什么叫“人,别把兄弟姐妹的孩子太当一回事,你担不起那责任”,我看得是一头雾水。
你兄弟姐妹的孩子,需要你当什么回事呢?需要你担什么责任呢?兄弟姐妹的孩子,你是他们的长辈,这些孩子有出息你不高兴吗?你可以为他们考上大学,找到好的工作,找到好对象感到高兴和自豪啊!
他们的好和坏,需要你去担什么责任呢?我真的是感觉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大姐的孩子博士毕业,在大学当老师,二姐的孩子也在大学当老师,全国选30名老师去英国大学任教,他就考上了,我非常替他们高兴,我也把他们当回事啊,可是我不清楚我需要但什么责任呢。
所以写问题的时候,一定要事情要交代的更清楚为好,不让让人很茫然,前因和后果一定要表述的清晰明了,这样大家才能真正对症下药。
太对了。本人有痛彻心扉的教训。几年前,小姑子五六岁的儿子来我家。因我和小姑子关系很好,一直把她的儿子当作我的孩子看。这孩子吃饭,嘴离碗一公里远,桌子下撒一摊。我告诉孩子,“把碗碗接在下巴下面,别在桌下喂小鸡。”结果,我小姑子把筷子一摔,说:“我不吃了!”从此,我们友谊的小船沉了。????????????
也不能一概而论,也有知道感恩,相处起来比自己亲儿女都亲的侄儿女。
就拿我家小孩来说,从小放在爷爷奶奶家带,小孩的姑姑,伯伯,伯母都对他特别好,小孩虽小,但也会感受得到的,谁对他好,就跟谁亲。直到现在上大学了,每年的寒暑假都会去他们家,平时经常视频,节假日的问候更是少不了,邻居都开玩笑自己小孩都没这么亲,这不,国庆节放假,又直接去她们那了。
小孩能知道感恩,跟父母的教育关系也很大,我们也会经常在小孩面前提起他姑姑,伯母的好,支持他的想法和行动,亲人之间互爱互敬,才是最开心的。
那不一定,我姐夫在1962年工人下放,从常州粮食加工厂回到我们村,在我家隔壁造了2间房,我的大外甥比我小4岁,2外甥小10岁,外甥女小13岁,我们从小一起长大,感情几十年从没疏远过,就和自己孩子一样,外甥门会过段时间叫我们过去吃吃饭,或到我家来看看我和姨夫,我2个外甥都是爷爷辈的人了。
感谢邀请!
老农觉得“当回事”和“担责任”应该没有因果关系,如果说有的话,那也是我们做长辈的首先要担起责任。
记得我讲过和爱人妻侄女的关系,孩子上中学时住在了我们家,我和爱人都是拿她当自己闺女看待,儿子也视她如亲姐姐。那时候根本没想过这孩子将来有什么出息了,有什么回报了,一点都没有,我就觉得都是一家人,妻兄家在沟里,孩子在这上学,住在我们这里不是应该的吗?想想我们小时候,兄弟姊妹好几个,不也都拉扯长大了吗?就当是两个孩子抚养了,我和爱人都明白,虽然不是亲生,但是既然交给我们,我们定当尽到抚育和养护的责任与义务。除了每年的学费,衣食住行都是按照俩孩子来计划安排,包括家长会、训练营,我和爱人也都是以家长的身份出现,说是一个四口之家一点也不为过。
几年后,她顺利地考入大学,每次放假回来,必定先到我们家住上一天,然后再回自己家,直到参加工作之后也是如此,后来我和爱人外出打工搬离当地,她也是绕道先来住上一天,再回去。现在已经在外地安家落户了,用她自己的话说,她和姑姑(我爱人)聊天的时间要比和她妈妈多出好几倍,确实如此,我知道的过去打电话娘俩有时候能唠一两个小时,多亏后来有了WIFI视频。她现在经济条件比较好,买衣服、用品啥的,一般都是三份,我们一份,她两头的父母各一份。
提起和我儿子的关系,那是比亲弟弟有过之而无不及。我儿子高考时,她提前一周从南方请假回来一直陪到考完试;儿子结婚时,她又拿出几万块钱,让他们到泰国普吉岛旅拍婚纱照;儿子干工程有时需要点资金周转,姐姐就是他的“小金库”。有时候,我和爱人说不听儿子的时候就让她来“修理”,她训弟弟的时候也是相当的“很”,没办法,儿子打小就听他姐姐的话。
其实,兄弟姐妹的孩子和我们都有着浓浓的血缘关系,不论担起担不起,对于他们的成长进步,我们或多或少地都有一些做长辈的责任,这点是无法推脱的。退一万万步讲,即使兄弟反目成仇,孩子也是无辜的,他们仍然是我们血脉的延续。
此话很有道理。
首先,养不教,父之过。养与教是父母的责任,同监护权一样 ,法律赋予父母必须承担的义务,而作为父母以外的亲人则没有这个义务。
其次,从血缘上,孩子与父母最亲,在教育的过程中,父母说多了少了,即使孩子年少不懂事,一时记恨,大了也可以理解,但其他亲人,则有吃咸萝卜操淡心之嫌,搞不好孩子会记恨一辈子,得不偿失。
第三,对父母都管不了的孩子,更不要把自己当回事,搞不好会让孩子的父母产生妒忌,甚至心生怨气。另外,孩子是自己的好,虽是亲人,毕竟是外人,如何管,管到什么程度,非常不好把握。
凡事都有例外,人都有感情 ,虽不是自己亲生的,但作为如此亲近的人,对孩子好一些也是应该的。有的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虽然对父母容易逆反,但对其他亲人比较容易接近,在这种情况下,对孩子好一些,会起到父母难以起到的作用。
本文由作者:时光潋滟滴墨盛放1 于 2022-09-29 发表,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本文链接: https://app.yangtata.com/question/7148771664225042723.html
上一篇
上火会导致耳鸣吗?
下一篇
湿气重怎样快速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