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七十年代拿五十多块的工资和现在八千多块感觉有什么不同吗?> 正文

七十年代拿五十多块的工资和现在八千多块感觉有什么不同吗?

  • 自由的叶子S自由的叶子S
  • 2023-05-22
  • 28
  • 共15人回复
多彩小红花J
「多彩小红花J 」发表看法
2023-05-26

七十年代五十多块,我家石头到顶三间瓦房,一千多元,一月五十,一年六百元,三年一千八百元,三年就能盖起来。

现在房子,我女儿的房子一百四十六平房,要一百万。

八千一月,一年九万六,十年九十六万,要十年才买到!

七十年代五十多元比现在八千多元值钱!

安安姥爷5a1e
「安安姥爷5a1e 」发表看法
2023-05-24

我来说一下,我是71年参加工作。家里面人多,有爷爷奶奶,兄弟姐妹,爸爸妈妈,75年我工资是53块8毛6。

那时候,钱,是一分一厘省下来的。是从日常生活中省出来的,是从嘴里抠出来的。家里面经常是必须要买的东西才能买。可买可不买的东西,一定不会买的。

那时候的生活质量,就是一日省一口,一年省几斗。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不管是孩子还是大人,穿补丁装那是非常平常的事情,没有人笑话。要求的就是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家里面缺粮,缺钱,缺到什么程度?也就是几天的饥荒。比如说粮食,每月供应一次,但到最后的两三天,总有家里揭不开锅的人。

我已参加工作,就把开的工资,寄回去30元,给父母用。这一下就提高了家庭的生活质量。以前爸爸抽烟是一毛钱一盒的。这还说多了,其实也就是九分钱一盒的烟。发工资时他先买三条烟放到屋里,总共算起来也就是两块七毛钱。再加上一盒大前门,这是给来的客人抽的,装门面的。

我参加工作后,爸爸的烟就成了一毛四五的了。我给他说还可以提高一点,买两毛钱左右的。他说就这他们的同事都很羡慕他,有个儿子在外面挣钱了。并且跟我谈起了以后家庭的规划,要置办什么家具,要粉刷房屋的墙面了,厨房的砖瓦也要换了。

我只是给他说:要办的事情你就办,钱我来出。

那时候还是小年轻,扣紧点,手里就有点钱,手稍微松一点,一个月的工资就用完了。

当然稍微松一点,就是请同事们吃点饭,喝点小酒之类的。那时候觉得是个无底洞,所以就少上街,少跟同事吃饭喝酒,这样下来就能省不少的钱。

这样节约的传统,一直坚持到我退休。就算退休了,也没有大大方方的去花钱,说实在的,这是习惯成自然了。

那时候的厂矿企业也是一样的,修修补补是经常的事情。比如说汽车。那时候要经过小修,中修,大修。反反复复的修,周而复始,一辆汽车开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

到90年代,还能有日本的卡车,美国的嘎司吉普和苏联的斯柯达。你们就可以想一想,那时候的汽车,究竟用了多少年?(那时候,中国和美国,苏联,日本都没有汽车贸易来往,全都是战后留下的物品。)

那时候,小而全的企业特别多。一个处级的企业就能有汽车队,修理厂,炼钢厂,车钳铣刨样样来的。

85年以后,这样的小企业就慢慢都倒闭了。汽车卖了,炼钢炉卖了,工人也慢慢下岗了。

那时的五十多元,与现在的八千元比,看你怎么比,横比竖比,宽比窄比。现在都要比以前富裕的多。

从吃穿用度方面,我这老两口子,一个月也就是2000元钱,可以省下6000元钱。好在现在的吃,也绝对比以前吃得好,穿得好,玩得好。

作为小孩儿,他们现在吃的东西,和以前小孩吃的东西,那简直是没有办法比。有些年轻人就这样说过:现在小孩吃的东西。是上辈子小孩吃的东西的几倍的价值还要多。不管是营养,还有品种,或者花样真是没法比。还有些东西,是大人从小就

l没有吃过的,或者说不舍得吃的食物现在都舍得给小孩买了,吃了。

现在每个孩子的玩具都能有几大箱,而过去,能在商店买玩具的家庭,不是普通的家庭。或孩子少,或挣钱多。

随着少子化(1980年前)和一胎化的政策出现(1980年后)。中国进入了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的时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资的增长,孩子的抚养资金日益提高。娇生惯养越来越成为夫妇家庭资金的主要支出项。

80后出生的孩子越来越大手大脚,他们不像他们的前辈,也不像70后60后,这些在蜜罐里长的孩子。天生就有一种自豪感,优越感,幸福感。

这一代人,花钱那叫一个爽,衣服裤子包包,一个比一个好看,一个比一个贵,穿着打扮一个比一个漂亮,一个比一个洋气。

上一趟街没一两千块钱都不好意思出门,一趟旅游下来没有一两万那就不是旅游,叫穷逛。

把老年人心疼的哟,肝 颤:你挣多少钱,这样乱花,别光花钱,要存一点。人家彬彬有礼,出口成章:钱是人挣的,光挣不花,当祖宗供着呀?无语,无语了。

这些孩子最大的42岁了,最小的也有32岁。已经成为国家建设的主力军,撑起国防护卫事业的脊梁骨,是承上启下的继任者。

余老唉,老唉,尔等顶天立地,强国有责。

汾西通河
「汾西通河 」发表看法
2023-05-31

七十年代,拿五十多元这点工资,无求无欲,每天都在为温饱,为能采购到食物,生活用品而绞尽脑汁,无暇顾及其它的东西。现在的人拿八千多元,没有了饥饿,不为食物,生活用品担忧,人就开始燥动,就会攀比,就会感觉自己什么都应该得到。这就是端起饭碗吃肉,放下饭碗骂娘,这就是人性的贪婪和无情。

李287275412李泽祥
「李287275412李泽祥 」发表看法
2023-05-25

我六八年至七九年在内蒙农村当农民。

每月要是收入五十多元,十来个月可以聚一个媳妇,当年当地彩礼称干包五百元。是交钱领人。

四个月收入可在马群中挑一匹好马,称走马。当代步工具。

羊肉是带骨的两毛一斤,五十元买多少斤还用我算。

生产队处理两头毛驴七十元但要求把驴皮留下。

两头驴出三百斤肉,一斤按五十元算是一万五。

当年的五十多元比现在八千还厉害。

美丽的汤旺河ABC
「美丽的汤旺河ABC 」发表看法
2023-05-30

七十年代能拿五十多元生活的,是享受了成千上万仁人志士流血牺牲换来的好日子。今天拿八千元生活的,是享受了建国后前三十年国家领袖们和一代亿万人民艰苦奋斗,勒紧裤腰带搞建设,奠定基础换来的好日子。所以,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与责任。让出自身可以得到的,用来为后代人造福荫,是中国人传统美德的一种吧。简单的说,建国后前三十年,我们国家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如果不是把打基础搞建设放在压倒切的首位,而是把改善与满足生活放在首位,还会有今天的发展前景吗?

新中有数389
「新中有数389 」发表看法
2023-05-30

答:题主问七十年代工资五十块钱和现在工资八千多元钱感觉有什么不同?有太大不同!七十年代工资每月五十元一年收入650元,虽然每月五十元工资,也不是人人都能挣到!当时买辆凤凰、永久自行车要两三百,一台黑白电视机就需要将近一年工资,而且每个家庭还不能每天吃上鸡鸭鱼肉吃上最好的细粮,住的条件穿的条都不行!现在每月八千多元工资,住楼房,开小汽车上班、天天鸡鸭鱼肉随便吃、一年将近十万的工资、能买彩电、冰箱、空调、电脑、手机各种家电各种商品!这一比就是天大不同,什么时代也没有现在好!回答完毕。

姬布衣
「姬布衣 」发表看法
2023-05-30

以前生活成本低!物价水平低到地球那边了!2分钱一个鸡蛋!一块五一个烧鸡!没有花钱的地方!86年我参加工作请朋友吃饭30块钱十几个人、一大桌菜!那个时候大家都差不多!领导没有工人拿的多呢!虽然毛泽东逝世很久了!但他的余威和毛泽东思想还在震慑一大批人!真正的让老百姓当家作主的幸福感!打官司不要钱!上学几块钱!吃的不好!穿的不好但心里却踏实!到处好人好事!到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五讲四美三热爱!全国充满正能量!

缘永固
「缘永固 」发表看法
2023-06-01

缺衣少食的七十年代,我住县城四口之家,工资60元/月,只是免强吃饱饭而已,大鱼大肉甭想了。

如今工资上涨大约100倍,物价(房产除外)平均上涨只有几十倍,八干多工资/月,生活远远高于七十年代。

想想看,七八十年代,上一天班工资,只能买2.5市斤(20)鸡蛋,如今打一天工,只少买20市斤(160个)鸡蛋,我的体会,还是现在八千多/月工资生活好!

hewigui
「hewigui 」发表看法
2023-05-29

七十年代安心,现在糟心。当时是工人阶级领导,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工厂有托儿所幼儿园,托儿费每人0.5-1元,上学基本不交钱,上大学不要学费和住宿费,基本都有补助(农村大学生几乎全补伙食费)。房子是按工龄分配,大小都有住房。医疗有职工医院,市内有定点医院,医疗费全免,子女父母报销一半以上。白菜西红柿1-2分钱一斤,一个人可以养8口人。现在,医疗,教育,住房市场化了,托儿费每人3-5千元,住房几十万,上百万,上千万,上大学,读研都要几万元,养一个孩子都困难。

医者医心
「医者医心 」发表看法
2023-05-30

上世纪七十年代拿五十多块钱工资,物价低,吃饱穿暖有地方住,就可以知足常乐啦。

钱少,也就少有其它消费,能经常吃点好的,是大多数人的期望。

单位福利分房,公费医疗,还清楚地记得,上小学四年级时,一学期学杂费加书本费四块四角钱,收据还是自己拿回家的。

大家都差不多,过的好的家庭是极少数,不外乎就是吃的好点、穿的好点,经常有零食吃。

那年代去过存款上万的家庭,和普通老百姓家庭差不多,现在说法,日子过的低调。

当时号召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没多少钱不节约过日子肯定不行,借钱都难。

有台电风扇的家庭非常少,小黑白电视机是绝对的奢侈品,自己住的单位上千户家庭就一家有,还是通过关系花几十块钱买零部件自己组装的。

现在的八千多块,吃好穿好根本不用愁,涉及住房、医疗、教育,需要自己大把掏钱,其它需要家庭开支的项目挺多。

过去,生活压力小,生活品质低,现在生活压力大,生活品质高。

怀念过去生活的人有,更多的人愿意接受当今的生活。

周伯刚
「周伯刚 」发表看法
2023-05-22

感觉就是优越感没了。

计划经济时代,有五十多元工资的人并不多,面对的是众多贫困群体,难免会滋生出优越感,况且还有工资以外的各种福利,可保衣食无忧,生活得阳光灿烂,扬眉吐气。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每月八千元收入,已经显的捉襟见肘,面对的是众多更加富足的群体,全然没有了优越感,只能加大努力,提升收入。

正能量者华斌
「正能量者华斌 」发表看法
2023-05-27

我是六零后,亲身经历了七十年代,那时每月拿五十多块的工资算高工资,当时一般人拿工资只有三、四十元,猪肉价8角钱每市斤,土鸡蛋一角钱一个,大米2角钱每市斤。我父亲是公办教师,每月工资四十多元,除了生活费开支与付生产队超支款(人多,只有母亲挣工分),几乎没有剩余,住土坯瓦房,点煤油灯照明,烧柴煮饭菜,只能解决温饱问题。

如今,若拿八千多块的工资,工资已翻了一百多倍,而物价只翻了二、三十多倍,工业品相对来说,比七十年代还便宜,如自行车,手表,收音机,电风扇等。生活得到了极大地改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现我工资收入有八千多元,在本地算高收入群体,在市里有房有车,无房贷、车贷压力。我父子工资收入对比,我觉得比父亲那时幸福得多,进入了小康社会,感恩社会主义,感恩共产党!

人要知足常乐,不要盲目攀比,常怀感恩之心,积极乐观向上工作、生活。

锦绣之州话古玩
「锦绣之州话古玩 」发表看法
2023-05-23

谢邀!

七十年代月工资收入五十元以上,可以可以养活一家四五口人,生活的品质,应该是基本温饱的水平,如果是双职工收入月工资百元以上,就是温饱有余的优越生活水平,比如说我是八一年毕业,第二年转正月工资54元+煤粮补贴2元,结婚后爱人月工资58元(鞍钢工资标准)+煤粮补贴2元,两人收入116元,在我们居住的城市,那是被人羡慕的生活水平。

与现在8000元的月工资收入感觉有那些不同,这个问题以哲学观点诠释,有历史原因的差别,也有生活质量的差异,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人们收入普遍的低,生活上都是基本温饱水平,五十多元的收入可以无忧无虑的生活,因为住房、上学、医疗、养老(城市居民),基本上都是免费或者很少收费,我的公有住房收费仅仅一元多钱……,但是生活品质不如当今社会高,例如: 没有电话、汽车、现代交通、现代网络、面积合理的住房等等。

当今的月工资收入8000元+对方的收入,应该超过万元以上,这个月收入标准在三四线城市,虽然生活品质提高了,但是生活压力却大大了很多,医疗、养老、住房、上学等方面收费的越来越多,遇到收入变化的时候,往往是入不敷出,特别是年轻人感觉压力山大。因此说在不同历史时期,单纯以月工资收入比较,有不可比性也有可比性的特点,主要的还是要依据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水准,笔者感觉还是要不断勤奋努力,改善劳动者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增加劳动者收入,降低一些大宗收费的标准,这样的民生福祉才是看得见摸得着滴 。

正史故事
「正史故事 」发表看法
2023-05-30

谢谢邀请!我是1975年参加工作的,先是学徒工,有三年试用期,第一年工资18元,第二年20元,三年转正后定级28.5元。 那时候工资普遍很低,一般工人30元左右,大学毕业45元左右,50元以上的就算是高工资了。

那时候物价便宜,一份咸菜1分钱,理发0.15元。我刚有工资时心里高兴,舍不得花,把每笔花销都记下来,我个人所有的开支每个月不超过10元。

那时候,几乎所有人都舍不得花钱,因为没有钱。农民最苦,天天种地却吃不饱肚子,又没有其他收入,“鸡腚眼就是银行”,靠母鸡下蛋换取油盐。整个国家都没有解决温饱问题,处于贫困状态。

改革开放改变了中国命运,人民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一分钱都要捏出汗”的时代过去了,现在连农村都有了彩电、冰箱、洗衣机、小轿车,这在七十年代是连想都不敢想的。

如果拿七十年代五十多块钱的购买力与现在八千多块钱的购买力相比,也许前者在某种商品上的购买力要强一些,但决不能说明七十年代的生活比现在好。

现在多数人的感觉是,吃着甘蔗上台阶——步步高、节节甜。当然,也有一些困难人群,尤其是三年新冠造成了巨大影响,但相信一定会好起来的。总之,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每每无言
「每每无言 」发表看法
2023-05-31

50元与8000元立个公式比较:比生活:50元与8000元都能养活5口人;比住房:50元X12月=600元X2年=1200元,可以盖80平米新瓦房。8000元X12月二96000元X很多年,才能住上80平米新房;比医疗:以前看病不花钱。8000元不够上医院;比孩子上学:以前从小学到高中有100元足够了。現在从小学到高中用钱没有数。当然,現在人们享受的物资生活还是很丰富的,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规律,新中国七十多年,生活条件肯定是会一年更比一年好的。

欢迎发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