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农业停滞不前、土地抛荒,人员外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正文

农业停滞不前、土地抛荒,人员外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 华山春雨958华山春雨958
  • 2023-05-18
  • 21
  • 共16人回复
好学的轮船bc
「好学的轮船bc 」发表看法
2023-05-28

伟大领袖毛主席涚"中国共产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平公正为人民。

农业为什么停滞不前丶土地拋荒,人员外流,是什么原因造成。

①公平公正善待农民,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是从1986开始吧,农民上缴国家公粮三提五统到2006止,工人有工资上激,农民有什么工资?上缴公粮三提五统都不算,拿什么缴?

②必须善待农民,2006年以前出生都要示为上缴养老保险,比喻2003年上缴三年,2004年上缴二年,2005上缴一年,虽然是儿童但是父母,哥嫂等…示上缴。

强化农村建设,文教卫生不能优先于城市,严厉打击买房卖房妙房,房产税要加大加重收起,人平多少平方,超过重重收起房产税。

遗产税,那些以美国为首西方人,民主,自由都收起遗产税,为什么我们中国就不可以收起?可以捐赠养老院,福利院抢险救灾,大力提倡"雷锋"精神,加大扶持奖励、见义勇为事例。对于那些碰瓷的人,不管它是1万岁都得追责,1.2.3监护人都得追责,当今社会成了什么样子?人病了,没有人敢救,老人倒了没有人敢扶?

天地间正气何在?

必须要高举毛泽东思想!还人间正道!

喜欢唠嗑的乡镇干部
「喜欢唠嗑的乡镇干部 」发表看法
2023-05-27

我是一名乡镇干部,父母也在农村,我来谈一下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农业停滞不前,土地抛荒,人员外流,这样的描述简直是胡说八道。

晒一晒我国农业的成绩单

我国是不是停滞不前,嘴说不算,拿证据说话。

①世界耕地面积前五排名:美国158万公顷,印度156万公顷,中国127万公顷,俄罗斯121万公顷,巴西56万公顷。

②世界粮食总产量前五排名:中国6.8亿吨,美国5.7亿吨,印度3.2亿吨,俄罗斯1.3亿吨,巴西1.2亿吨。

③中国水果产量在世界占比:2000年全球水果产量为4.7亿吨,中国为1.3亿吨,占了全球的27%,2010年全球的水果总产量为6.1亿吨,中国为2亿吨,占比为三分之一,2019年,中国水果产量为2.7亿吨,约占二分之一。

④中国蔬菜产量在世界占比:2018年,中国主要蔬菜产量世界占比为59%。

⑤其它农产品:水产世界占比52%,年出栏生猪7亿头,鸡鸭100亿只。

这难道就是中国农业停滞不前?

有人可能会说,既然成绩这么好,为什么每年还要进口一亿多吨的粮食。你可以拿计算器计算一下,以耕地面积第一的美国为例,如果要达到上面这些产量,还需要增加多少耕地?

有多少土地抛荒?你家抛荒了吗?

谁说的土地抛荒,有根据吗?实际调查过吗?

土地抛荒的根据无外乎就是种地不赚钱,所以现在的年轻人不愿种地,也不会种地,所以土地抛荒了。

农村实际状况是这样吗?

没错,如果把种子、化肥农药、机耕、劳动力等计算在内,农业确实不赚钱。年轻人宁愿土地抛荒也不愿种地。

但你有没有想过,农村那些五六十岁甚至年纪更大一些的农民在干什么,他们即使有力气也无工可打,没人敢用。土地便成了他们唯一的工地。在这片工地上,采摘一斤花椒人工费两元,他们只种自己能照看过来的两三亩,不计算劳动力,自己给自己打工。流转土地规模经营大概率可能会赔钱,但这些农村老人经营自己的几亩地不会赔钱,虽然他们一天的劳动力可能只值三五十元。

我的父母也在农村,都七十多快八十岁了,我一直劝他们把地承包出去,可老人不干。理由是现在也不用自己下地,收种基本都是花钱别人干,自己只是站在地头监督把活干好。其实算下来,收入和把地承包出去差不了多少。但在父母的心里,自己即使只是站在地头,也是劳动。

我最后不劝了,只要父母还能走到地头,就一直让他们走下去。

咱们的很多人总是人云亦云,总是想当然的去推理。

我就想问一句,如果你是生活在农村,你的父母还健在,你家的土地抛荒了吗?当然了,你不能把季节性休耕算成抛荒。

人员外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是农业停滞造成的吗?

现在是工业社会,个别发达国家甚至已经变成了金融社会。农业产生的价值在24小时不停的机器面前简直就不堪一击。

三十年前高中历史课本上有一句话:人类近三十年创造的价值,超过了以往历史价值的总和。

美国农业在GDP中的占比是1%,农业人口300万也基本是总人口的1%。做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人均一亩多地,我们需要多少农业劳动力和农业人口,三亿够不够?现实是我们远远不止三亿吧。

不要把农村劳动力外流归结为农业停滞。

总之,农村劳动力外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我们的农业非旦没有停滞,而且并继续是世界最大粮食、果蔬生产国。

淮北日月升
「淮北日月升 」发表看法
2023-05-24

农业停滞不前、土地抛荒,人员外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这个原因是多方面的。

第一、现在分田到户,农民可以说是自由职业者,种或是不种,农民有自主权,这是原因之一。

第二、近几年农副产品价格波动较大,自然灾害又比较频繁,种田的比较效益有限。例如北方地区,每亩地种一季夏粮、一季秋粮,大体上收入两千元左右,扣去成本费用,每亩盈利也就是千元左右,一个家庭也就是五六亩地,一年收入几千元,这点收入想解决一家几口的花销是不现实的。这是原因之二。

农村

第三、城里的工厂和其他区域需要大量的农村劳力,收入逐年增高,吸引大量农民进城务工,例如在建筑工地劳动,一天收入三百元左右,比较起来要明显高于种田收入,这是原因之三。

第四、农村无论在教育、医疗、购物等各方面发展有限,甚至有不少农村学校被撤并,医院规模在萎缩,为了获得较好的生活质量,有不少农民逐步搬迁到城里。这是原因之四。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相信今后党和政府会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扶持扶助农村的发展,这样的话,会有更多的农民扎根农村谋求发展。

青山绿水17696
「青山绿水17696 」发表看法
2023-05-27

一,分田到户单干,农民可自由选择比较利益好的去做;二,农产品价格低,化肥农药等价格上涨幅度大,靠农业难以维持生存所需;三,城市大发展,大量需要农民工,农民有争钱过日子的去处了;四,农村教育、医疗等条件相当地方没有改善,有退化之现象;五,指导思想城乡发展严重失衡等多种因素造成。振兴乡村战略提出,有望好转,改变面貌。

好学沉思
「好学沉思 」发表看法
2023-05-22

混淆是非。

国家在发展,在进步,农业同其他行业一样,在同步发展进步。怎么会是停滞不前?

土地不会抛荒,不允许抛荒,抛荒的土地村集体可以收回,国家制定了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现有抛荒的是少量山区零星小块地,缺水缺阳光的薄田瘦土,没有面积较大的土地被抛荒,农作物种植具有季节性,土地也有休耕期,并不是365天土地里都生长着植物。

外行人不懂就不要乱说话。

人源外流,外出打工挣钱,是农民致富的一条门路,中国人多地少,5.3亿农村劳力只有19亿亩多耕地,农民一年365天只能耕种两三亩地,效率太低,浪费劳力资源。

难道就守着人均一亩三分地吗?

人员外流是把农民从土地里转移出来,从事第二、三产业。告别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耕方式。是社会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风趣张峰
「风趣张峰 」发表看法
2023-05-19

不整虚头巴脑的噱头直接上干货。

1,农业停滞不前,国家给农业农村每年投入和补贴上万亿元的资金,使大量资金看好农村涌入农村,大面积承包农村土地,资本是逐利的那里有利那里就会涌入资本,如果是农业停滞不前,我国粮食8年连续稳定增产,我国国人的饭碗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里,不愁吃、不愁喝、不愁穿,这不都是农业作出的贡献吗?

说农业停滞不前这种观点我不认同。

2,士地抛荒这块,我种了大半辈子地,从未遇到过这种情况,从村队集体到包产到户,村队之间、村民之间经常为地边地角争的大打出手,甚至吃官司弄出人命来了,农民把地看的比自己的命还金贵,巴掌大点地方都要开出来种上,那有让闲着抛荒的地。

我走过大半个中国农村土地抛荒这事我也不让同。

3,人员外流,这是我国人多地少造成的,大家都知道,我国人均耕地大概1,4亩,我们新疆地广人稀,人均耕能达到5-7亩不等,一家也就是个30-50亩地,根据现在的农业机械化水准,一个村的地一个人就能种下来,地少劳动力多造成了农业消化不掉这么多的劳动力,剩余的劳动力闲着没事干,只能外出打工,挣点现钱补贴家用。

这就是农村人员大量外流,创造了中国奇迹春运潮的原因。

山涧小溪113A
「山涧小溪113A 」发表看法
2023-05-24

(原创)谢邀!先说农业停滞不前。这一问题,这一情况,在我这里(邯郸西南部一带农村)是基本不存在的。不仅不存在,而且还有农业科技不断发展,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的现实存在。如今的村民种地,彻底告别了过去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手工作业时代。

取而代之的是机械化水平,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带来的粮食产量的不断提高,小麦、玉米平均亩产量较上世纪八十年代,整整翻了一番还多。

农业停滞不前,不存在。

再说土地抛荒。从我村说起,上世纪六十年代时,小村2400亩耕地,近八十户人家,300口人,人均耕地达3亩。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上升到200多户人家,人口发展为近1000口,加上修路、修渠、修小水库占地,耕地减少为大约2000亩,人均实有耕地1.9亩上下(1988年第二次调整责任田亩数)。

人口的增长和发展,使得村民人均占有土地亩数明显减少,让村民更加珍惜、珍爱土地,每家每户的耕地无不种的尽边尽堰,以求粮食产量。

为了增加村里的耕地面积和亩数,今年春天,村委响应号召,在老村原址上拓荒开垦,增加集体土地近70亩。由此可见,土地抛荒,在这里也不存在。

三说人员外流。进入2000年,特别是2010年之后,伴随着城镇化建设、工业化水平的快速发展和提高,小村人员外出务工,进城市搞建设,进工厂忙创业,成为不争的事实,成为新一代小村年轻一代勤劳致富,追梦小康的一大亮点和新的风景线。

其间小村也有考上大学,毕业之后选择在城市择业的不少优秀青年男女。2000年至2021年,小村先后考上985本科大学1名,211本科大学3名,硕士研究生1名,专科大学20多名。毕业之后都选择在城市或企业工作,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尽力展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为国家建设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还有3名参军入伍,把青春献给军队建设的优秀青年。

不少年轻一代,外出工作了,家里耕地依然有人种,多是依法依规流转给在村里种田的亲友。

综上所述:前两个问题,在我生活的小村一带,不存在,也看不到。人员外流现象和问题,那是时代发展中的一种必然现象。追梦小康,实现理想,展现新一代青年自身价值,是人员外流的一个主因。新一代青年,英俊帅哥,妙龄女郎,谁不愿追梦远大理想?

2022年12月18日

为我而来
「为我而来 」发表看法
2023-05-24

涤荡灵魂的洗礼——红色南街村

每个共产党员都举手宣誓“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为人民的幸福而奋斗就是共产主义事业。

望着毛主席像,他说:“我要一辈子读他的书,听他的话,向他学习,象他那样思想、工作、生活、为人民服务。”

他的口头禅是:“不图个人半块砖,甘为集体造金山。平生不做损公事,腰别扁担胸怀宽。”

他的名言是:“富裕不等于幸福,幸福包含着富裕。”

他的警言是:“把金钱、名利和地位看重了,就等于给自己背上包袱,戴上枷锁。”

他说得最多的话是:“一名共产党员,不能嘴上说一套,心里想一套,实际做的另一套。”

摘自南街村班长——王宏斌讲话

南街村位于河南省临颍县城南隅,紧靠107国道,西临京广铁路,东临京珠高速公路。全村有回、汉两个民族,共848户,3180口人,1000亩耕地,总面积1.78平方公里。

进入南街村,看到的不是村,而是一座生机盎然的现代化绿色小城市,令我们十分惊讶。我们从入住的南街村宾馆就能看见东方红广场:一座毛主席汉白玉雕像巍然屹立,雕像后依次耸立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四位伟人巨幅画像。

每天早六时十五分,东方红广场准时响起《东方红》;中午准时播出《大海航行靠舵手》;晚上则准时响起《社会主义好》。天天如此,天天红色。

作为全国闻名的红色亿元村,南街村确实富裕起来了,以王宏斌为班长的南街村干部并没有“多捞多得”。他们坚持巴黎公社原则,干部工资不超过工人平均工资,只拿“二百五”。全村实行工资占30%、供应占70%的分配制度。

  现在的南街村已落实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硬指标:实现了幼者有其学、劳者有其酬、病者有其医、老者有其养、居者有其屋。南街村人人享有共同富裕的幸福生活,这体现在:孩子从上幼儿园一直到大学毕业,学费及每月的基本生活费全部由村里负担。毕业后进入国企、研究院所科研机构或考上公务员(村民形象地说你是国家的人,在为国家做贡献)你在村里的全部待遇依然保留。

村民们的医疗、防疫、无论大病小病全部由村里支付,无论你是普通员工还是中层干部,到全国任何一家大医院看病,全程配备车辆和司机,不分级别,一视同仁,先到村里拿钱看病,实报实销;老年人到康寿乐园养老一律免费,可随进随出;青年人结婚、老年人病故均由村里出面办理并负担费用。

南街村在坚持集体主义的原则下,全村几近实现了共同富裕,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和谐,人们安居乐业。南街村成功的关键是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坚持集体主义,坚持所有事关集体、企业及群众关心的大事小事全部透明公开,事实证明,只要坚持班子无私心,个人无私利,一个好带头人,加上所有项目公开透明,并接受群众全员监督,就能刹住贪婪的私心,遏制个人私欲的膨胀。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晚上在东方红广场随机访问了几位村民,他们给我们举了个简单的例子,南街村全体村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全部采用供应制,不用自己花钱,那问题来了,你今天多拿两袋面,明天他多拿两桶油,怎么样能遏制住呢?所以他们采取了全员公示制度,大家一看你张家两口人怎么可能一个月吃三袋面。李家五口人,一个月再怎么吃也不可能吃五桶油。出现这样的情况,村里既不罚,也不通报,只是公示出来,让全体群众共同监督。而村里解决这些问题的原则就是只公示,不惩罚。允许人们犯错误,只要改正了就是好同志。

正是这样的制度和原则,让一开始不自觉的人慢慢变成了自觉,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一次两次多拿可以,但你总不能次次都多拿吧,最后大家形成统一的共识,吃多少用多少就拿多少。正是这样实实在在的各种大小制度和透明公开,使民生、工作、治安、社会福利等一系列政策得以很好执行和落实,也使得南街村村民从以前自有的私心变成了大家一心为集体的公心,当然,班子必须带头,而且班子执行的政策和村民是一样的。习近平在历次党的工作会议中也指出,中国的问题,关键在党,关键在干部,关键在少数人。只要这些关键人走对了路,心向党,那么,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就能尽早实现。

南街村所有的居民住宅楼都是集体财产,村民具有永久居住权。居住的时间按家庭的变化和人口的增减而动态变化,搬家时你只需带走你的个人日用品和被褥即可。

居民楼都是六层,只有两个标准:一是三室一厅92平方米;二是二室一厅75平方米。建筑、装修、家具、冰箱、电视机、中央空调、天然气、抽油烟机、炉灶等全部由村里统一免费配置。冬天有暖气,全天24小时热水。这样的居住条件对于一线城市来说,也并非易事,更何况是农村呢。正常生活中的米、面、肉、蛋、油全部按需分配。

为保证南街人副食充足、安全卫生、优质低价,南街村办起了大型现代化系列养殖,自给自足,不必担心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南街村民楼家家户户都不装护栏、不装防盗门,给人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安全感。

南康村走社会主义道路,走集体主义道路的发展模式,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尤其是在改革开放的新农村建设和扶贫攻坚中,这种模式无疑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方式。当然,关于这种发展模式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争论,到底是发展了还是落后了,是进步还是退步,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是资本主义发展模式,人们有截然不同的看法。

我们这次去参观南街村,一是听他们的村民如何说,也听外村的人怎么说,二是看,不仅把村内认真的转了两遍,也沿着村外转了两圈,可以实事求是的说,村内和村外,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南街村之所以能取得令人惊羡的准共产主义辉煌成就,一是因为她选择了社会主义市场公有化道路,二是因为她的带头人是货真价实的共产党员,三是班子带头人有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甘愿一心一意为群众办实事,而自己分文不取,四是所有政策措施福利全部公示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愿人们能从这几点出发,去对照思考当下中国的一切!

在文章的最后,发一张我妈去南街村旅游的照片,她是有着近七十年党龄的中共党员。

以此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

波行
「波行 」发表看法
2023-05-24

这是社会发展中很焦点的问题,原因,也许在土地公有制,财产私有制造成,土地使用固定不变,财产私有在市场动态环境下,跟随利益流动,那里容易挣钱走向那里,这是市场经济的取向,而土地所有权公有,最终决定权不在使用人手中,其本质是使用权与所有权分离,套用生产关系,也许叫主与雇的关系,这个关系过去没产生,就是私有制,地主和农民,收获一定上缴所得,这是硬性,而公有制,一切收获归公,再行分配,不劳不得,权利和义务也是硬性。

而当下,这种硬性的变动态,所有与使用分离,这就是矛盾了,这个矛盾在理论上也许叫生产力同生产关系的矛盾,而如何解决,就是如何改革的社会发展方向性的问题。

故事里的人7525
「故事里的人7525 」发表看法
2023-05-22

主要原因还是一切向钱看造成的,没钱的事没有人愿意做,种田种地的事是没钱可捞的,粮食价钱几十年原地不动,而农资产品年年涨,国家种粮补贴也是有限的,农民一家一户种几亩地一年到头连生活都维持不了,被逼外出打工,留在农村种地的只有老人,老人们种不完的地只能荒废了,而一些没有老人的家庭外岀打工后,土地就全部荒废了。

棋魂43
「棋魂43 」发表看法
2023-05-22

分田单干造成的,因为一家一户分到几亩地,造成劳动力闲散,农机具浪费,靠几亩地养活不了一家人,只能外出打工。如果在集体化时只有一部分人种田,有一部分人在村办工厂,还有一部分人到城里搞建筑,收入归集体,年底分红。现在集体化的的工厂,副业什么都没有了,没有集体分红了。只能自己出去打工。

为改革开放唱赞歌
「为改革开放唱赞歌 」发表看法
2023-05-24

整天有人喊大量土地抛荒,其实到农村走一走看一看就知道了,真正农民的土地没有抛荒的,就是自己不种也转包出去了,一亩地转包几百元甚至上千元,有那个农民不稀罕钱的把地荒了不包给别人。地抛荒的大部分是公司倒闭或开发商征收的土地,或个别零星小片不易耕种的土地栽上了树。真正的农村农民的土地没有一块抛荒的。

淡定海风Kf
「淡定海风Kf 」发表看法
2023-05-22

谢谢邀请!

农村土地撂荒的原因,我是农民,农村的困在那里?

一般四口人之下的家庭,确实没有时间种地,夫妻俩都比较年青,需要打工,也能打岀去,要养育两个孩子,或买房,或买车,家底空空,必须打工。

五口以上家庭,家里基本上都有一个,六十岁以上的老头,或者老太太,岀不去了,在家里种地,或亲戚或邻居的地,代管一下,种点粮食,赔与不赔冒来,就是找点事做,不至于整天沒亊做,买着吃,沒有钱,掙一点算一点,总比一无所有要好一点。

实际情况是,这个账谁都会算,出去一个打工的,每月按三千元计算,三千元可买一千斤面粉,二百斤大米,合计一千二百斤净粮,基本能够四口之家一年的口粮,剩余十一个月的钱,基本能够一家人,一年的开销。

如果是五口,六口之家,一个人打工就远远的不行了,就需最少两人打工,否则一家人就会着荒了。

有人说啦,是粮价太低而造成土地撂荒,这就大错特错了,试想一下,大米如果涨到一百元一斤,是不是大部分农民,就算全部出去打工,也是吃不起的呀,粮食涨与不涨,这与国家干部,以及城市人毫无关系,你粮价涨一分,他工资涨一百,这就和用自已的嘴去咬自已的鼻子一样,你嘴张的再大,脚下边垫的再高,自已的嘴,永远咬不着自已的鼻子。

农民唯一的办法就是,去挣钱,用自已的钱,去买别人的粮食,买回耒了粮食,就赚回了时间,然后再用赚回来的时间,去挣钱,掙到了钱,什么事情都好办了,有房子了,有车了,还要继续掙钱防老了,土地就撂荒了。

不断学习完善自我
「不断学习完善自我 」发表看法
2023-05-25

这个提问,每一句都是错误的!他暗示着改革开放不如以前了!农业停滯不前那是以前,一年到头干不完的活,几十年集体,人民生活水平没有提高,才是真正的停滯不前。而现在,大批青壮年农民离开农村,少数人种地还吃饱穿暖,只能说农业大大地进步了!

土地抛荒纯属胡说八道!我们山东潍坊就没有抛荒。你把少数山岭薄地抛荒,说成全部土地抛荒,其用心恶毒之极!

人员外流是好事而不是坏事。人民公社城乡分割,农民不准外流,还说得过去。现在机械化了,一人干过去十个人的活还多,国家全面实行城乡一体化,剩余劳力你让他们在农村干什么?农民进城打工,自己增加了收入,国家完成了城镇化,这是天大的好事,怎么在你眼里就成了罪恶?

朋友们的回答,也对这个提问口诛笔伐,很多话都替我说了,不再啰嗦。

爽朗的冬雪无暇
「爽朗的冬雪无暇 」发表看法
2023-05-28

简单点说,有两个原因,一个最直接的原因是农业收入太低,忙一年也就解决温饱问题,但现在的农民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还有教育医疗住房等。另一个原因是分田单干,大部分农民现在的生活来源是靠外出务工挣钱,种地只是尽义务。如果大集体,有一小部分人种地就行了,不会出现抛荒了。

大漠石头棚
「大漠石头棚 」发表看法
2023-05-22

这个问题是胡说八道!

1.农业停滞不前是胡说八道。我国的粮食连续十三年增产丰收。2021年粮食产量68285万吨,超过了农业大国米国,居世界第一。

2.土地抛荒是胡说八道。从南到北看看长江流域,华北平原、三江平原、关中平原,到处都是丰收的景象。

3.人员外流是胡说八道。以前的二元社会,农村人只能面朝黄土背朝天种地,农村人的权力受到伤害,是不公平的。现在可以进城了,参与到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城市乡村一体化发展,这是多么伟大的进步,应该敲锣打鼓庆祝。

欢迎发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