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亲戚之间的走动能维持几代?> 正文

亲戚之间的走动能维持几代?

我记得小时候每到过年,从初一到十五走亲戚不会断,每到一家都是一大家人在一起吃饭,相聚,姑姑,姨舅舅,轮流着请客吃饭。 今年,我母亲的侄子来给她拜年,往年都是带着他的儿子,但是今年他儿子没有来,说是在家有其他事,我心里想了,年轻一代已经对于过年走亲戚没有啥很深的概念了,亲兄弟之间还能维持个四五代,像姑表亲,姨表亲这样的亲戚,最多也就三代,你自己的孩子跟你表哥或者表弟的孩子基本上也都不会认识了。 人生就像浮萍,活在当下吧,五十年之后估计亲戚也不会认识了
  • 沙漠王子1688沙漠王子1688
  • 2023-05-17
  • 39
  • 共17人回复
豆浆叔叔
「豆浆叔叔 」发表看法
2023-05-18

1、农业社会,会维持三代,甚至更久。

2、因为那时,需要互相帮助,亲戚之间离的很近,便于走动。

3、农业社会,亲戚之间的贫富差距也不大,比较团结。

4、信息化时代,亲戚走动,也就一代,下一代就断了。

5、现在,越偏远地区、穷地方,可能还维系亲戚,大城市,断亲越来越多。

6、现在,人口大迁徙,很多亲戚都千里之外,基本不走动。

7、现在,亲戚之间,经济差距、价值观差距太大,说不到一起。

8、现在即使走亲戚,也就是一年见一面,有个过场,导致很多人见面没话说。

9、现在,不需要亲戚了,自己过自己日子,不打扰最舒服。

10、独生子女2代,也没什么亲戚了,想走也没有了。

11、很多亲戚,互相看不顺眼,为了利益,互相伤害,早就没有感情了。

12、现在,伤害最深的也许就是亲戚,走动,只有成本,没有收益。

13、价值观不同、思维逻辑不一样,亲戚也是仇人。

14、血缘关系,最终会被利益关系替代。

15、我正在为下一代断亲,专注自己最好。

沙漠王子1688
「沙漠王子1688 」发表看法
2023-05-20

今年初五,我母亲的侄子来给她拜年,但是他的孩子没跟着来,这亲戚之间的走动就算基本上停了,我们这一代表兄弟还能彼此偶尔的走动,也仅限于过年过节,再下一代已经不会走动了,我的孩子跟我表哥的孩子估计不会再互相走动了,估计不说起来都不会认识了!

人和万事成家和万事兴
「人和万事成家和万事兴 」发表看法
2023-05-26

我直接了当决不拐弯抹角地说,亲戚就看是什么亲戚,是家族亲戚?还是舅舅孃孃婊子婊妹亲戚?

如果是属于家族亲戚,这种土生土长有血缘关系的家族亲戚,由于挨得很近,早不见晚就见,有事互相帮助,又有血缘关系代代相传,这种亲戚关系就经常走动了,就能维持好几代人了。

如果是外婆外公舅舅孃孃婊子婊妹亲戚,因为距离的关系就有些疏淡了,因为是隔着一层亲,虽有血缘关系,但这种关系不会维持多久,最多是老婊下代人就疏淡了,就成淡淡亲不上心了,也就很少来往走动了,这种亲戚最多能够维持三代人。

茉小芸
「茉小芸 」发表看法
2023-05-18

1、亲戚之间的关系很现实,在现在的社会,血缘关系已经不重要了,建立在血缘关系的利益才是亲戚关系走的长久的关键。

2、亲戚关系能维持最长的不超过第四代,基本上在第三代就慢慢生疏了,现在第二代都没什么联系了。

3、亲戚之间越来越冷漠,基本上都在慢慢断亲。

4、亲戚之间也会有圈子,做生意的亲戚一个圈子,体制内工作的一个圈子,体制外工作的一个圈子,城市的亲戚一个圈子,农村的亲戚一个圈子,圈子很多,各自不相融,大家都在找属于自己的圈子。

5、亲戚能让你快乐吗?并没有,大多数的亲戚都是给人压力,给人一种压迫感,专挑别人不好的事情问,专门说别人的痛处,表面上各种奉承,背后又各种议论和挑拨。

6、你现在会经常联系的亲戚有几个,随时可以联系,不需要什么顾及的,应该没有几个吧,现在一联系别人,大家都在掂量,这个人到底找自己什么事,难道是借钱,大多数都是这么一反应,要么不回,要么10天半个月再回,都是避之不及。

7、过年的时候,亲戚都会为你给我孩子多少红包,我给你孩子多少红包,唯恐自己会吃大亏,登门拜年提的东西也被各种嫌弃,想想还是真没什么意思。

8、亲戚之间也是名利场,你有价值,你有地位,你有钱,大家都会跟的很紧,而一个没有钱没有地位没有价值的亲戚,就是住在隔壁,也懒得去打招呼,

9、现在的亲戚,大部分是没有什么亲情了,也没有什么建议的必要了,我跟很多表弟表妹表姐表哥,一年都不会联系一次,也差不多说断交了,他们的孩子什么名字大部分都不知道,跟他们的孩子以后也就是陌生人了。

10、现在社会的压力,大家也顾不上亲戚,很多亲戚还不如朋友和同事熟悉,大家都在慢慢退出各自的世界。

11、其实不仅是亲戚,其实很多关系也是一样的,大家还是过好自己的生活才是正道。

bianjinfei
「bianjinfei 」发表看法
2023-05-26

亲戚之间的走动能维持几代?我觉得很难说,父母在这一代有走动,再以后就看彼此的感情、地位,金钱是否相当,走动的频率会随之增加和减少,很多人是势利的,只看到现实。其实亲戚应该多走动,互相帮助、关心、理解,共享大家庭的生活,热热闹闹,其乐融融,共创社会和谐、文明的良好氛围。

我高兴18
「我高兴18 」发表看法
2023-05-26

老话说一代亲两代表三代就了了,亲戚之间走动多应了这句老话。过去交通闭塞资讯落后,人们活动半径小,就近婚配的多亲情观念比较重,一代人多同居一个屋檐下,两代人多同住一个村子里,三代人也离得不远有利互相走动。当代交通资讯高度发达,人们活动范围扩大了,随着南北联姻国际通婚,亲戚遍布山南海北无形增加亲戚之间走动的难度。同时当代人生活工作节凑加快,人们交际广泛也淡化了亲戚之间的亲情。

正直宁安0X5
「正直宁安0X5 」发表看法
2023-05-23

亲戚之间的走动能维持几代?

答: 一代。

看到这个答案,有的人会哈哈大笑,就这么简单谁不会答?其实并不简单,且听我慢慢道来: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这样一种现象:现在这个时代,家家户户的日子都过得越来越好,但是亲戚之间的走动却越来越少,感情也越来越淡。

我到现在还仍然记得小时候逢年过节走亲戚,那时候没有什么代步工具,出门都是靠步行,亲戚之间相约好时间,一群人浩浩荡荡的过节走亲戚,翻山越岭,非常热闹。

如今的亲戚走动为什么越来越少呢?我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

城市化与社会流动造成居住地分离。

据统计,目前约有超6亿人口陆续从乡村迁移到城市,其中超过2亿人口实现跨省市居住流动。远距离流动造成兄弟姐妹分别居住在不同城市。家庭成员居住分离,使他们的下一代从小缺乏对亲戚的亲密接触与频繁交往。

互联网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互联网让00后青年群体更加享受“人与网”的日常生活方式,而不是现实中“人与人”的生活方式,走亲访友这种长辈坚持的社交方式,已经被青年群体逐渐放弃。互联网抢占青年的时间、空间和心理,造成青年一定的社会交往惰性。

以上这种种因素,让人们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与亲戚之间的来往日渐稀疏,有些甚至住在同一个城市,见面的次数也屈指可数。

老话讲“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不认了”。

一代亲,是指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是出了父母、兄弟姐妹之外最亲的人,因此,我们日常基本上也是和一代以内的亲人打交道的比较多。

二代表。到了二代,关系就成了表兄弟或者表姐妹,这一代人基本上大家都认识,然而关系不一定很密切,他们在我们生活中甚至关系还不如自己的好朋友。

三代、四代就更难说了,现在很多三代、四代的亲戚关系都是在父母的介绍之下才认识的,而且日常基本上也不常见面,有的甚至见面了也不认识。

很多90后、00后青年,都是独生子女,连兄弟姐妹都没有,二代就更没有表兄弟姐妹。亲戚概念逐渐淡漠,亲缘关系粘性几乎丧失,对现存亲戚之间的互动几乎失去兴趣,几乎变成“一代无亲,二代无表,三代四代谁也不晓”。

既然出现这种种因素,大家说说我的答案対还是不对,欢迎评论区留言,我会尽量一一回复。谢谢 ,祝大家新年快乐,事事如意。

峄县西门里老李
「峄县西门里老李 」发表看法
2023-05-24

一等到说“维持”这个词,这个走动也就没味了。因为我一直认为亲情是油然而生,越走越亲,是发乎内心的。待要硬要去“维持”时,那还有什么意思?

以我这个67岁的人回想从小至现在的经历,亲戚之间的走动最多也就维持三代,甚至到了第三代就基本停滞了。

举我家为例,我刚记事时,奶奶娘家的两个侄子(我父亲的表哥)经常来。他们是阴平镇前陈楼村。那时的交通不便,多是推着独轮车来,晚上就住我家里。记得一次那位二表大爷还带了6个同村的人来,他们去市里卖菜,路过峄城天晚了就来我家吃饭,晚上搭地铺住下……

我这一辈和表大爷家的儿子是二世老表,年轻时还走动。记得我结婚有了孩子后他还来过,我搭了地铺与他同眠。印象深刻的是他的脚、还有鞋熏得我彻夜难眠。……

再后来就断了来往了,起因是表大爷借我父亲的钱给他儿娶媳妇,好几年了我父亲催还,从此不来往了。……

往事如烟。所以看来亲戚间一般来说走动也就是三代。

长弓0369
「长弓0369 」发表看法
2023-05-19

“一辈亲,二辈表,三辈四辈认不到”,这是农村的一句老话!

我母亲这边有七姊妹,其中两个舅舅,五个姐妹,下一代我们表字辈有二十八个。父亲这边有六姊妹,爸爸以下都是妹妹,下一代表字辈有十六个,所以我们亲戚是很多的。儿时是盼望着过年,而成年了却是害怕过年。小时候过年最想的是跟着大人去外婆家拜年,除了有好吃的,最主要是又可以和表哥表弟、表姐表妹们耍了!虽然那时住宿条件比现在差得太远,有时还要五六个孩子挤一张床,甚至于宿牛栏顶,但大家那时图的就是一个高兴快乐啊!

初二去外婆家(大舅参军,一家人在云南,所以外婆和二舅家一起生活),吃下午饭,住宿一晚,玩;初三早饭后出发去二姨孃家,途中路过幺姨孃家坐一会,二姨孃家吃下午饭,住宿一晚,继续玩;初四早饭后出发来我家,吃下午饭,再继续玩;初五在我家吃早饭后各回各家,暂时分离。初九又去大姨孃和三姨孃家(她们两家在一个地方,初九又是大姨爹的生日),初九下午在大姨孃家吃饭,初十早晨在三姨孃家吃饭,中午后各自回家,拜年结束。此时是我们小孩子最难过的时候,大家依依惜别,又开始盼望着下一个春节!

这样的拜年持续了很多年,是我们表哥表弟,表姐表妹们记忆深刻的童年往事,也是我们现在聚在一起时时常谈起的快乐趣事!而今,当年最小的孩子都已四十多岁,不但外婆早已故去,父母辈也已走了大半,表字辈也走了几个,每家以前的老房子全都改变了所以现在偶尔去一回也已找不到当年的感觉。现在,我们表字辈的也还经常聚在一起,还是那样的亲切热闹。可是下一代的就不一定都认识了,就算大人介绍认识了,也不过是打声招呼叫一声表哥表弟,表姐表妹而已。等我们这一辈过了,或许下一代有的真就成了路人。

想想自己曾祖母的后家亲戚,早就没有走动了,而且自己基本也不认识。所以,亲戚间走动,真的只有三四代!

蓝天白云xj
「蓝天白云xj 」发表看法
2023-05-26

事实上主要看感情关系。经济上有没有矛盾意见,父母在有的就不来往,更别说表兄妹以及其他的了。如果母亲去世了,表兄妹就疏远了。如果父亲去世了, 堂兄妹有府的基存上不来往,过去的亲戚维持的时间长点最少三代,亲情深厚。现在表叔们一年难得见上一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后亲戚最多三代。原因是现在的人更现实了。追求金钱利益。看待人情世故。 走望亲友的时间仓促短暂,互相来往越来越少。亲情就淡忘了。古话说的好,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就拉倒了。更不用说亲戚了。

红尘禅语
「红尘禅语 」发表看法
2023-05-24

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狠下心。

人生如浮萍,活在当下吧。50年之后(也许不到50年),这个地球上将不再有我,也可能也不再有正在读文的您了……

在我们这里有句俗话:

过日子过的就是人呢。

人到中年,越来越能理解为什么以前很多农村家庭不生出儿子不罢休。

尽管很多年轻人婚后不跟父母在一起生活,但是,从心理层面而言,男孩子是往家里娶一个人回来,男孩儿的家庭属于“添人进口”,女孩儿的家庭也是把女儿养大了“拱手送人”。

女孩儿父母是在全心全意地为别人家培养儿媳妇儿。

男孩儿家娶了媳妇生了娃,随了男方姓氏上到男方家族户口本上。

女孩儿家,尤其是独生女的父母,不要指望外孙子、外孙女会在自己的坟头祭拜。

所以,不用纠结自己百年之后葬在哪里。

我们不是也没对自己的外祖父外祖母尽孝过吗?

至于男孩儿父母,也是如此。

虽然男孩儿家娶了媳妇生了娃,添人进口,家丁兴旺,也子女百年之后,也不要指望孙子孙女会到坟头祭拜,活着时。

活在当下,享受当下还真实拥有的每一天就好。

独生子女也好,多子女家庭也好,下一代或下下一代晚辈之间走亲戚的,也不会很普遍。

笔者认为,亲属之间的频繁交往、走动,仅限于父母都在世时而已,信不信由你。

即使是父母之间,亲属关系也会随父母的离去而逐渐疏远。

兄弟姊妹之间的走动,会在父母百年之后变淡。

父母百年之后,因为财产纠纷大打出手甚至对簿公堂的,父辈之间都如此仇人一般,甚至因此断交了,后代们怎么可能再有交集呢?

人生就是一场说走就走的单程旅行,父母子女、亲朋好友之间的缘分,注定是一场别离。

写在最后:

人生短短几十年,活在当下每一天就好,多思无益。

人生,好好爱自己,善待自己,不枉尘世走一遭。

不要期盼自己百年之后,晚辈亲属之间会多多走动、相互扶持。

如果放心不下子女,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国家已推出放开三胎政策了,能生赶紧多生几个娃吧,给孩子制造几个亲戚……

湘江评议
「湘江评议 」发表看法
2023-05-21

父母在,兄弟姐妹感情在这一代可维持。母亲去世后,如果不是特别的感情关系,舅舅姨妈表兄弟姐妹慢慢疏远了。父亲去世后,堂兄弟及子孙可维持到五府(五代),清明节相约共同祭祖扫坟,按农村的风俗习惯不出″五府″,出了"五府"之后基本上不通来往了。

事实上这主要是看感情关系,另外在人事经济上有没有矛盾意见,有的父母在兄弟姐妹就不通来往了,更别说堂表兄弟姐妹了。

中国有句老话"树大开枝″,有的家庭兄弟姐妹多了,早早的分家各过各的日子,虽然维持着亲情关系,但事实上还没有邻居同学亲热。

中国人的人际关系复杂多变,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楚的,反正掌握一个原则,人待人无价之宝,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

讷于行
「讷于行 」发表看法
2023-05-20

“亲戚”分内亲与外戚,内亲指父系血脉,外戚是母系血缘。维系家族父亲关系大约五代,即高祖、曾祖、祖父、父亲、己身、子、孙、曾孙、玄孙”,也称同姓“五服内”。外戚关系就是母亲上下辈的外公、舅舅、本人和外甥及至外甥的子女。以本身为中心,内亲追溯五代,外戚延续三代。茫茫人海,男女因机缘巧合结婚,以男性为主体,组或家庭,生儿育女,繁衍后代,所谓传宗接代是也。内亲外戚构成中国社会的代际传承和人情网络。

亲戚的走动往来,主要围绕世代层次展开:同胞兄弟姐妹小时候一起生活,彼此之间相伴厮混,建立了深厚感情。长成后各奔东西,其文化层次、所从事职业、财富积累程度、个人性格爱好,决定了感情亲疏。三代以上,年龄距离较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千差万别,难有共同取向对以共同相处~一代姑、二代表、三代煞了了!假如有利益捆绑,连结联系频率较多,反之就少。所以古早话说——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名贤集》诗云:白马红缨彩色新,不是亲者强来亲。一朝马死黄金尽,亲者如同陌路人。维护亲戚关系,除了亲情,大半还看利弊…

巴陵晨话
「巴陵晨话 」发表看法
2023-05-17

亲戚之间的走动一般就维持三代。

俗话说,亲不过三代。这话是有道理的。

小姑家离我家不到2里路,记得小时候,逢年过节,我们兄弟3人最喜欢去的地方就是小姑家。不仅因为小姑最疼我们,每次去都有好吃的,还因为她的2个儿子和我们年龄相仿,脾气相投,爱好相同。常常,我们一过去就要玩好几天,直到母亲过来拉我们回去。他们也一样,到了我家就都不愿回去了。

我们5个人宛若亲兄弟一般,尤其是大表弟学明,由于我们同一年出生,又是同学,感情更是非同一般。记得当年我相亲和他相亲,我们都是彼此的陪同和参谋。

后来,我参加了工作,回老家的次数少了,看望小姑和表弟们也仅仅限于了春节和他们家有大事。再后来,由于工作忙的缘故,尤其是婚后,还要走妻子娘家的一众兄弟姐妹,春节也很少去看望他们了。也许是同样的原因,他们兄弟也很少来我家。

前几年,小姑80大寿,我带女儿去拜寿,遇见了大表弟学明的2个儿子,都是30来岁的壮小伙子了,一个在市一医院当医生,一个在深圳做生意。当表弟学明将我女儿介绍给他们认识时(其实他们小时候也一起玩过的),他们都只是礼节性地笑了笑,算是打招呼,就如同普通人一般,完全没有了亲戚的味道,自然,他们之间也没有了走动。

青凤在农村
「青凤在农村 」发表看法
2023-05-21

亲戚之间的走动能维持几代?记得小时候,过完年,大人就会领着小孩子开始长达半月之久的走亲拜年,没过十五都是新年!!!!

小时候走亲戚,亲戚都很热情好客,每走一家,主人都会热情留下客人住上一天两天,路程远就会住上十天半月的。那时候我们农村的亲戚都比较近,方圆几里或十几里。

记得有个大姑妈嫁在山的另一边,二十多里地吧,每次回娘家都要住上半月之久,并且每次回来都住我家,每天晚上跟我妈唠嗑到半夜两三点,那时候年纪小,就跟姑妈开玩笑,说她是耗子变的,晚上不睡觉!

其实过去的亲戚维持的时间要长久一点,最少也能维持三四代,亲情深厚些。现在大家除了过年走马观花似的聚一下,亲戚淡薄了许多,别说三四代,就是兄弟姐妹或者表兄弟姐妹,一年都难得见一次面或者一年都没电话联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或许以后的亲戚可能维持两代最多三代吧!俗话说得好,一代亲二代表三代四代认不到,是有原因和道理的!

漫享人生Na
「漫享人生Na 」发表看法
2023-05-24

我记得九十多岁的姥姥说过“一代亲,二代表,三代了了了”。我姥姥四个儿女,我妈妈老大,一个姨两个舅舅,现在到了我们这一代,表兄弟姐妹8人,因为住的近,来往还是比较多的,平时也总有小聚,逢年过节都去姥姥那,几十口人很热闹,我也喜欢这种融入亲情的氛围。

山东临沂周律师
「山东临沂周律师 」发表看法
2023-05-19

亲戚之间,只有同一代人的关系是最好的,凡是到了第二代,第三代,关系就变得很淡薄。

哥哥只有和自己的亲弟弟关系最好,和表兄弟,堂兄弟的关系就很一般,至于侄子,侄女这样的隔代人,几乎连话都不会多说。

原因是什么呢?

一、孙子,孙女的入场,将其他人挤出交际圈。

有没有发现,在小时候,自己和亲兄弟非常亲,但到了当爷爷的时候,忽然觉得没那么亲了。

这是因为孙子,孙女,还有儿媳妇入场了。

因为这些人的入场,直接让你的交际圈发生了变化:

以前你的亲戚只有岳父岳母和他们的子女,以及你们家族的亲戚。

但现在,你多了一部分亲戚,那就是你的亲家公和亲家母。

这两个亲戚一多,又为你带来了很多旁系的亲戚,比如你亲家公的兄弟姐妹,或者子女。

以前,你有大量的时间去维护你和家族亲戚之间的关系,但现在,你仅有的时间,要拿出一半,来维护这些额外的亲戚。

同理,你的亲兄弟也是如此,他也因为孙子,孙女,以及儿媳妇的入场,把大量的时间给了他们。

所以你们从此没有太多的时间沟通交流和走动,让两人的关系越来越远。

人活得越久,圈子就会越大。

在你结婚之前,你和兄弟姐们,还有父母最亲。

在你结婚之后,你就要把精力分一半给妻子和儿女,剩余的精力还要去维护你和丈母娘家的关系。

等你老了,有了孙子,圈子里面挤进来的人就更多了。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么多人不断地闯进你的生活,你就必须把你的情义分摊出去。

如此一来,除了你的父母子女,以及孙子孙女,你对其他人的感情都在变淡。

二、家庭地位的下降,导致别人越来越不亲近你。

自从你儿子开始当家作主,你的家庭地位就开始下降了,家里大大小小的事,都是由你儿子说了算。

人情礼节的时候,别人打电话邀请你们家出席,他只会把电话打给你儿子,而不是你。

家里如果出了一些麻烦事,有人来找你们家帮忙,也会去找你儿子,因为你儿子的作用比你大。

同样,你亲戚家的情况也是如此,有事的时候,没人去找你亲戚,而是去找他的子女。

久而久之,越来越没人找你。

导致你和亲戚之间的冷淡程度,大于你儿子和亲戚之间的冷淡程度。

而且因为你要在家带孙子,实际上并没有多少时间去交际。

就像前20年,有些远房亲戚,隔几年才能见一面。

都知道,感情需要主动维系,才能长久,如果任意一方因为时间或精力不够,而选择减少来往,那么用不了多久,感情就会变得很淡很淡了。

三、手机等电子产品的出现,使得人们对亲情关系的需求降低。

以前人们走亲访友,图的是热闹,现在想要图热闹,根本不需要走亲访友,直接打开手机就可以。

因为手机里的世界,远比和亲戚们呆一起要精彩得多,而且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实现。

在这种情况下,谁还走远路,去走亲访友呢

四、非同龄人之间的代沟增大,人的心也变得很浮躁。

现在的聚会,都必须以年龄来组织。

老人不喜欢参加年轻人的聚会,觉得年轻人的思维很不可思议。

年轻人也不喜欢参加老年人太多的聚会,觉得老年人思维古板,不跟潮流,还特别爱管闲事。

在职场中,即便大家做着同样的工作,但年长的员工和年轻的员工,沟通起来也会感到费力。

归根结底,是因为非同龄人之间的代沟实在是太大了。

欢迎发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