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现在的微信已经出现了日薄西山的迹象。
隐约可见的微信正在走向没落。
不信的话,看一看曾经万人空巷的朋友圈,是不是发现几乎没有人再发布内容了?看官也想想自己,多久没有发布朋友圈了。
微信现在给我的印象就是一个用来买菜支付的工具。
这个感觉大体上是很多人会认同的。
微信占存太大,似乎方方面面都想参与,正是因为什么都想干,就决定了它什么都无法做到专业。
将来取代微信的一定是“小而专”的软件。专攻一项,成为专业。
比如抖音,专攻短视频。比如12306,专营车票。
当更多的“小而专”的软件把微信包含的功能分享之后,微信余下的就只能是个支付工具。
比较淘宝,现在已经有点争不过抖音了。为什么?因为抖音的直播更让人喜欢。
又有好戏出场了,微信虽然造福于国人,但也坑了不少国人,而且越改越变型,加上一些小丑不断揭秘微信隐藏功能,表面上“科普”,实际上是教唆犯罪,不透明的东西越来越多,能随便打开却不能退出自动关闭留下后门叉道老鼠洞,安全隐患百出防不胜防,应该说是物极必反的绝数到了?
各类通讯软件,只会在信息时代的初期大量出现,而其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进一步促进通讯业的快速发展。我不认为未来仍旧会有什么其他通讯软件存在的空间,为了通讯的安全以及资源最大化的利用等等、通讯业会出现资源的整合,从而用最低廉及最便捷简单的方式服务于大众——比如若是5g网能兼并了当前市场上所流行的各类通讯软件的优势、那么其他软件还有存在的必要吗?所以,未来的通讯,只会越来越简单便捷、同时更安全。
当然,这并不是说未来就没有了其他‘通讯’软件存在的可能,当前、或即将的一段时期内现行的各种通讯软件只会越来越优化自己的功能、同时也会越来越全面化,它们或许终究会向着‘社区广场’发展、终极可以把之看做一个独立的‘娱乐休闲星球’。也就是说,未来不仅是通讯业需要整合、其他凡是涉及通讯的都会为了自身发展的进行整合!因为,资源不整合,是不存在更大发展空间的。
每一次迭代通讯方式都是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骑马送信到—鸽子—电报—有线电话大哥大bp机—手机短信邮箱—2g3g网络qq通讯,直到现在qq被微信支付方式干掉。
每一种主流的通讯方式出现,必然伴随着新的事物出现。
而现在微信最大的优势在于支付方式,取代它这点就极难。
想要取代微信不如说直接干掉智能手机,就像电报直接干掉骑马送信、山寨手机干掉大哥大。
干掉智能手机的是什么?
那必然是一种全新的设备出现才行,直接更换战场,例如:vr眼镜、植入芯片、元宇宙设备,这些东西出来必然会有全新的交流、生活方式。
现在已经做到声音传递,视觉传递,那么未来会不会有触觉、嗅觉、味觉传递呢?
假如某个朋友收到一条味觉信息,一打开居然是一个臭屁…
发个味觉朋友圈给朋友尝尝今天做菜的味道…
微信到现在已经有十年左右的兴盛期了,最初微信流行,很多人的感觉就是他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的工具了。
现在让我感觉好像不是这样的,好像仅仅是一个支付工具,除了买菜付账,简单的付账之外还有一个就是文件的传送,这个可能是最实用的价值。微信,估计也不会太久就会被替代,但是可能是我们意想不到的一个软件。
1、电话。电话真正的融入到每个人的生活中,大概是在2000年以后吧,手机的大幅降价,让打电话不再是一个奢侈的事情,全民手机大概也就是十年左右的发展时间,但是被微信这种具有通话功能的软件打败。究其原因是因为网络的发达,但是也有话费比较贵的原因,现在的三大运营商在逐渐增加和改变话费计算方法。如果有一天能够通过手机号码直接实现微信这种文件传送,视频电话之类的功能,替代微信也不是没有可能,最起码现在几年,我开始逐渐使用电话号码打电话了。为什么?我也不知道!
2、传送文件功能。在这之前,大家传送文件大都用鹅厂的企鹅软件,但是企鹅软件很多功能的限制,另外微信脱胎换骨的方便是企鹅原有软件不具备的,这个替代让人悄无声息的转身。尽管都是一家的,但是也有先进和落后分子之区分。
3、支付功能。这个和杭州那个具有支付功能的软件相比更便捷,主演那个软件让人有一种“为了支付而存在的软件”,很不爽。微信是一个“可以打电话顺便可以支付的软件”,这样心情舒畅。
打电话,传文件,支付,可以视频,打电话不收费,这样逐渐打翻了所有的竞争对手而获得足够的生存的空间。未来,有些可以逆袭的方面:
1、支付安全。
2、沟通便捷,网络便利。
3、简单实用,关键是亲民,电话费几乎为零的交流方式。
4、文件等更适合现代办公模式的软件。
打败尼康等照相机的不是照相机企业,是手机制造商。
打败传统电视企业的也是手机制造商。
真正打败微信的一定也是一个让我们意想不到的软件!
目前我个人而言,微信最大的功能就是可以视频或者多人视频,至于其他的功能可有可无吧,移动通信如果可以推出一个功能:打电话的时候可以勾选多人一起通话,可以选择语音和视频,那我就不用微信了。至于什么工作啊,都有工作类的APP了,什么企业微信了,钉钉了。至于支付功能,我只是想有个单纯安全可靠的支付工具就行了
现在软件技术更新换代日新月异,专业性更强,向综合功能方向发展,以扩大受众,适应不同层次人群。
可娱乐,可消费。既是交友场所,又是游戏娱乐场所;既是酒店,又是银行;既是物品交流场所,又是影院。涵盖了现实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教育医疗健身学习充电。
以后的软件,就是向这个方向发展。
资本的天然属性是逐利。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最大程度的提高市场占有份额,走自己的宽阔大道,让别人无路可走。
微信最奇葩的一事是,被人骗定金3000元后不发货,告到微信110处,微信110受理后判成立并冻结了对方微信号,本以为微信号会被永久封号或等受害者追回受骗款后再解封,结果是封号就是一个时间问题,时间到了自然解封!试问这样骗子怎么会主动退款呢?真的好奇葩!
微信已经越来越臃肿了,动不动就几十个g。
现在看来,人们并不喜欢在工作之余跟熟人有联系。所有人不喜欢在短视频平台跟自己的熟人朋友聊天,想要保持距离感和私密性。
所以,抖音和微信,还会是独立的两个APP,任何把他两个功能整合到一起的APP都将失败。
但是人们越来越依赖抖音,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在抖音头条上,只有在联系需求的时候才想起微信。微信越来越留不住人了。
马化腾再不做出改变,微信仅存的聊天功能就会被取代了。但是现在来看微信被取代还很遥远。
取代微信的APP必将是一个划时代的APP。
这个APP,结合了元宇宙和ChatGPT。
每个人进入APP之后,可以跟任何人聊天,可以通过询问ChatGPT知道任何事情,每个人在这个APP里扮演一个角色,一个人,一只猪,一棵树。不仅满足了社交需求,也满足猎奇,求知的需求,甚至能满足旅游的需求。
预测未来取代微信的软件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未来的变化很难预测。不过,在当前的技术和市场环境下,有一些可能成为微信替代者的应用程序,比如:
1. TikTok(抖音):TikTok已经成为了一个巨大的社交网络,尤其是在年轻人中非常受欢迎。它不仅提供了信息流和社区,还有很多短视频,越来越多的用户已经开始通过它与人互动并分享内容。
2. WhatsApp:作为 Facebook 旗下的应用程序,WhatsApp 已经成为了许多人的日常交流工具。它拥有强大的加密功能和良好的用户体验,在海外市场已经非常的流行。
3. Telegram:Telegram已经成为了很多人的微信替代品,它可以处理数百万用户的群组,同时提供强大的安全和隐私保护机制。而且,它非常适合面向技术人员和程序员的大范围协作。
总之,未来取代微信的软件可能是一个可以提供更好、更安全、更方便的社交网络平台。而这些替代者应该是在安全、隐私保护和便利性上有所提升的。
微信的定义,是一种即时通讯工具!
上一个即时通讯工具可能就是电话或者短信!
那么未来谁会取代微信,或者它将以什么样的状态取代微信,这个话题很有意思!
其实不是没有人尝试过,只不过多数新型社交软件生存空间都比较狭窄,主打“陌生人”这个领域的社交软件目前来说还算是挺住了。
但有一种和微信一样熟人式社交软件成功了,就是本平台母公司字节跳动旗下的抖音。这或许给未来想要取代微信的某个软件提供了一点思路!
但是抖音和微信都有一个通病,就是泛娱乐化属性比较明显,一定程度上比较受到诟病!
我认为未来能取代微信的软件,其场景可以是从陌生人切入转换为熟人的过程,平台的盈利模式可以是赋能式的撮合服务!
赋能式的撮合服务,即主动把流量拿出来,让每个点都能得到大曝光机会,进而达成撮合服务。
比如可以立足于乡村振兴这个大主题,组建专业化的社群,搭建农产品的产销平台;
可以立足生产与消费的大主题,让专业化的供应链和消费端口都能同频共享信息;
可以立足知识经济这个大主题,让传授知识与获取知识成功的面对面;
可以立足失孤儿童妇女这个大主题,让寻找孩子的父母能有个更好的期望,有点社会情怀;
……
等等吧,我觉得其实微信已经做了示范,搞社交其实就是一个聚人的过程,单向集中流量目前来说是有困难的,不如反向赋能,去做专业化的社交,让整个社会都成为熟人圈,打破沟通的壁垒!
最后就是一个站位的问题,要本着把蛋糕做大的心态,不要指望着给块糖吃在来个瓮中捉鳖就行了。
本文由作者:爱聊篮球的地产人 于 2023-07-13 发表,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本文链接: https://app.yangtata.com/question/7197085960248131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