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为什么清朝可以出得了曾国藩这样的政治家,却出不了什么科学家?> 正文

为什么清朝可以出得了曾国藩这样的政治家,却出不了什么科学家?

我讲的科专家特指像瓦特,哥白尼这样的影响世界的科专家。
  • 用户5074016691用户5074016691
  • 2023-08-07
  • 8
  • 共13人回复
狼烟一九三一
「狼烟一九三一 」发表看法
2023-08-15

不是出不了,而是地缘政治不适宜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中国第一次文化大革命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过程中出现的文化技术的大革命,大发展,大繁荣,当时叫“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无论是思想还是自然认知文化程度都走远远在其它文明之上的。

中国是农耕文明,农耕文明依附于土地,劳动力分散,剩余价值低,人口不易于集中,而它的经济则是内循环,这样的文明程度虽然很高,但它生产周期长,生产率低,生活节奏慢,这些都是阻碍资本发展的不利因素!

农耕文明又易于产生土地垄断,土地垄断后产生的大批失业农民怎么办?在中国是农民起义重新分配土地,又进入下一个循环。而游牧文明则带来了交易,更极端的海盗式的海洋文明带来了海上贸易,这些交流和贺易,吸收了大批的失地农民形成以资本为纽带形成新的剩余价值获得层。这个阶层一方面,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另一方面因为资本要扩张就需要提高工作效率,资本家为了减少劳动成本便加大了对用机械原理代替人工。不但获得更多剩余价值,而且减少了劳动成本的投入,资本家把剥削工人的投入,投向了技术研发!正因资夲家对科学技术投入产生了技术的买方市场,因此西方正是由于资本家对研发的大量投入才催生了技术革命的快速发展,发明家,科学家,随着他们社会地位的提升,也加快了科学技术发展这便是中国没有大科学家的主因。即中国是农业国。但是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和失地农民的增加,开办更多的工厂,吸收更多的农业剩余人员,催生更多对技术的需求,便会产生更多的发明家,科学家!这才是中国的希望!

李勉9
「李勉9 」发表看法
2023-08-09

这个问题其实还挺深的,也可以不集中在清朝或者曾国藩身上。可以问:为什么中国古代多出政治家,少有科学家。少有欧洲那种科学家?

我国是一个农耕民族,又处于农耕的一个绝佳的地区。你看,我国的高温和降雨时期几乎是重叠的。什么意思?完美组合啊。春夏秋的时候,温度逐渐升高,雨水逐渐增多,农作物逐渐成长,随着雨水逐渐减少,农作物变得成熟。然后冬天冷的时候,农作物已经被收完,剩下的冻死也无妨了。这一段特别像是废话,中国几千年不就是这样过的吗?

因为各位都是中国人,所以觉得平平无奇。欧洲那一边,英国吧,不是这种气候了。叫做“地中海气候”,很悲惨的气候。高温和降水不是同步的。也就是说,下雨的季节,是寒冷的。高温的季节,是旱季。这样的话,庄稼的产量就很低了。

加上,中国汉人的农耕文明加成,两者在种出粮食方面可就天差地远了。中国在一些农业科技比较发达的朝代,可以达到1:20的出产,就是种下1斤种子,收获是20斤。不要小看这个比例,在地中海气候的欧洲,一般是1:2或者是多一些达到1:3.种下一斤种子,能收获3斤粮食。

有点悲惨了。这就是说,欧洲那边为了养活整个社会的人口,农夫在整个人口比例中就要占据一个极大的比例。这个数字是多少,我也无法统计,加上那些猎人,渔夫等为了生产食物的人,绝对是很大比例的。

这就会造成社会劳动力的不足,为什么呢?胡乱假设一下:在中国生产食物养活全体社会人员100人,需要30个人从事食物生产。那么还有70个劳动力就可以空闲出来了,可以是商人,可以是医生,可以是官员,可以是巡察街道的更夫,也可以是教师或者是脚夫,镖师。这些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换得食物。

在英国,生产食物的人口可能需要80人,整体社会是100人,那么就只有20成为社会劳动力,所以社会上的非农劳动力就会不足了。那时候伦敦,基本上是粪便从窗口往街上倒的,大家上街穿高跟鞋,就是不想脚泡在屎里面。为什么不找人清理呢?回到了前面那个问题了,社会劳动力不足,那些劳动力必须在田里干活,深林打猎,水里面打鱼。

古代中国的最大问题,不是养活所有人的粮食不够,而是土地兼并太厉害了。对了,不是说有穷人饿死的吗?还经常饿死。不错,可是这不代表社会粮食不够,而是有的可以浪费,有的吃不上粮食。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没说朱门也挨饿的。这个时候,是存在一个食物分配的问题,而不是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所以中国需要政治家来进行分配改良。所以会不断出现优秀的政治家,而不是科学家。最大的政治家,就是一些开国的皇帝,比如说朱元璋。小一点的是那些有名的变法家。再小的就是那些治国名臣。

回到欧洲黑暗时代,和中国面对的不是一个问题,而是“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中国古代,动辄几万几十万大军大战,那是因为有粮食支撑啊。欧洲,几千人开出去就是大战了。中国没事打个几年,后方农田够劳动力啊。欧洲打了几周,谈判吧。双方都需要这些战士快速变成农夫回到农田,森林,河流里面去生产粮食呢,和谈吧。不然大家都要饿死了。

好了,我们也知道了,欧洲黑暗时代缺少的是劳动力了。缺什么,就会出来什么,有一天吧,一个姓瓦名特的,发现水蒸气也是一种力量,那么就把这种力量规束一下,调节一下,代替人类的劳动力怎么样?好了,就是用矿物里面的力量替代植物里面带来的力量了。(包括牛马)(煤替代粮食)

接着就是物理学开始推动着工业化,工业化反哺农业了。工业化生产的农机出来了。

柒月图南
「柒月图南 」发表看法
2023-08-08

清朝除了一些科学家,但是都不是世界知名的,像爱因斯坦,特斯拉等在二次工业革命中起到巨大作用的还真没有。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经济基础薄弱:清朝到了乾隆后期,国库就已经日渐空虚,到了慈禧年间,大家天天想着过生日,连买战舰的钱都没有,还能有钱支持科研吗?慈禧的一个生日就可以买一艘战舰,黄海海战,南海海战,我们的装备落后的让人心酸。在这种积贫积弱的情况下,国家是不会大力支持科研的。

二、人才流失严重:人都是趋利避害的,二战期间,很多欧洲的顶尖科学家为了避难逃到了美国,爱因斯坦就是怕被迫害转而去了美国。这样美国就积累了大量的科学家,这些科学家在美国创造了顶尖的科研成果,原子弹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诞生的。所以那个时候的清朝,在风雨飘摇中,连“老佛爷”都动不动的要逃跑避难,更何况普通人。大家都想着怎么保命,哪有时间去搞科研。国外忙着抵抗侵略,国内太平天国起义也不消停,而且太平天国死了很多的人。人才的流失和断层也无法让科研继续。

三、政治上的傲慢:中国一直以来自给自足,是小农经济,同时自诩天朝大国,是不屑于外国的洋玩意的。这就导致别人在飞速发展,我们原地踏步。被超越就很正常。可是当时的统治者根本看不到这一点,不屑于去研究外面的世界,最终导致不屑变成不敢,不敢变成了不能。

虽然经历了这么多波折,但是好在我们还是挺了过来,但是因为发展没有人家的根基后,所以还是需要闷头使劲。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关东侠客
「关东侠客 」发表看法
2023-08-07

清朝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的国家,这是原罪。其实,大清帝国还算兼容并包,锐意进取的王朝。

1644年,清朝定鼎中原,满人没有治理庞大国家的经验,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全盘接受了大明的各项制度,迅速稳定了全国统治。

清初几代帝王相当有作为,开垦土地,引进先进农作物,创造了百年康熙盛世,人囗激增到数亿人,放眼全世界,这是非常辽不起的成就。

清朝的疆域也随着国力的昌盛,不断向外扩张,乾隆时代疆域达到顶盛时期,实际控制的土地超过历代封建王朝。

同一时期,西方通过工业革命和对外殖民掠夺,同中华帝国渐行渐远。

雅片战争一声炮响,使中国人发现与世界存在的差距,清朝并没有固步自封,而是希望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派幼童留学,实现复国强兵。

清朝自上而下实行了洋务运动,一台?中央以恭亲王亦欣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蕃,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为代表。

曾国藩创办安庆军械所是第一个引进西方的企业,可造西式枪炮。

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是规模最大的西式企业,左宗棠创办了福州船政局,张之洞创办了汉阳钢铁厂,生产的汉阳造用了半个多世纪。

国体上,清朝派五大臣去西方考查,各省设了议会,准备效仿英日实行君主立宪制。

在洋务运动过程中,中国也产生了一批科学家,詹天佑设计建造了京张铁路,徐寿和华衡芳设计建造了木壳轮船。

百日维新后,清朝开启民智,设清华大学堂,各地设中小学堂,设译报局,翻译西方先进技术,澄清吏治,裁撤冗员,决心向近代化国家迈近。

清朝引进洋务运动,产生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大清舰队在亚洲也首屈一指。

一个国家想发展创新,人材辈出,必须有和平稳定的生活环境。

大山之峰XflG
「大山之峰XflG 」发表看法
2023-08-16

满清王朝一个腐朽玩固不思上进的时代的人,还谈什么政治家的人?如果是曾国藩这种人能算的上政治家中国的社会就没有后来屈辱的历史了!闭关锁国????腐朽无能的王朝在国内镇压人民压迫人民的手段层出不穷!对外卑躬屈膝完全是一副奴才嘴脸!虽然是四九年伟大领袖毛主席庄严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至今还是有那么多的软骨头的奴才!摇尾巴乞怜令人发指!

洪英松
「洪英松 」发表看法
2023-08-09

曾国藩不是政治家,只是一权臣,时势造就他的思想谋略得于成功,如果没有太平天国的产生,没有农民反抗政府力量出现,如果太平天国没有失败,样,曾国藩也就像其它历史人物一样,随时代的结束而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太平天国的农民反抗运动,造就曾国藩名留清史,所以说,时局时势非常重要,能人,废人都在这些环境中各自安身立命,就像孔乙己们,骆驼祥子们和阿Q们润土们一样,各自态度各自表态。

仁爱湖泊zv
「仁爱湖泊zv 」发表看法
2023-08-12

谢谢你的邀问。

清朝是我国封建社会时代的最后一个王朝,同时又是一个少数民族统治的王朝。清朝的统治者,统治阶层一满族历史也很悠久,但生产力低下,社会发展滞后很多,可以说在没入关以,在清没有建立前,文化文明的程度很低下,几乎处于原始社会以致奴隶社会时期。天感神作,明朝末年的政治腐败,天灾人祸,社会动荡,农民起义下的沉重打击,明朝危机四伏,摇摇欲塌之下,满清描准机会,打着匡复明室的旗帜,一举问鼎中原。

满族是个善于学习的民族,但长期的社会滞后的发展新拖累这个民族的接受新事物,新思想的能力和进程。虽然满人入关问鼎中原后,接受了汉人的传统思想和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们的核心价值观(儒家学说),在皇权统治…诸方面比以前的王朝有可圈可点的地方,但过一于据泥传统学说的观念,在人治,社会治理,等政冶方面放得开(也不是很放心,王朝上下几乎算两套班孑,以满人为首辅)。满族人入关后极其的思维状态,在汉文化的薰染下,吸收元朝的教训,基本上全盘接受了汉文化,可以说对落后的少数民族是一个进步,在这样的氛围下,在一定条件重用汉人,就有了汉人为其统治服务和治力于其统治的人物的出现,简单地说政治氛围有利于政治家的出现,所以家曾国藩这样的政治家就出现了。满请接受汉文化(指的是封建社会的正统文化),是一大进步。但正统的文化有一大弱点,排斥革新进步思潮(那怕是自身进步产生的也不行,唐汉及其以,儒家思潮不是很全部灌满整个社会,那时,不论农业种植枝术,手工业,乃至金属冶炼还能在重压之下缓慢进步,宋朝全部重儒,情况就不同了。)

视科学技术为洪水猛兽,这样一来,科学技术产生萌芽的土壤就没有了,到了清朝更是如此。这样的社会环境,政治氛围怎么能使科技的发生和发展(可以举很多例证,慈喜老太后把发展海军的银两建花园(?)就是例证,以清朝为天朝,天朝为世界中心。),所以没法产生科学家。

总之,清朝的社会环境,政权的性质及政治氛围决定清朝之产生象曾国藩这样的政治家,而不能产生科学家。个人观点,有错必改。

谢谢阅读(原创)。

勤学而无忧
「勤学而无忧 」发表看法
2023-08-14

汉奸一个。孙中山范文澜如何评价曾国藩

孙中山《致公堂重订新章要义》云:

“中国之见灭于满清二百六十余年而莫能恢复者,初非满人能灭之,能有之也,因有汉奸以作虎伥,残同胞而媚异种,始有吴三桂、洪承畴以作俑,继有曾国藩、左宗棠以为厉……”。

冯友兰曾说:“纵观古今世界,除了曾国藩,没哪个人如此禽兽的对待同胞”。他说,曾文正的最大遗产与历史贡献,就是“让中国人多留了至少50年的猪尾巴”。

历史学家范文澜专门写了《汉奸刽子手曾国藩的一生》,称曾国藩是百年来一切出卖民族的汉奸与屠杀人民的刽子手的开山祖。

吸服信仰文化
「吸服信仰文化 」发表看法
2023-08-08

为什么清王朝可以出得了曾国藩这样的政治家,却出不了科学家?我认为,弱智的清王朝,导致我中华民族睡狮300年,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那有心思,那有机会,出现科学家,按中华民族,在大清以前的国际地位,和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发展速度,如果没有弱智的清王朝导致我中华民族睡狮三百多年,西方的牛顿,爱因斯坦,艾迪生,早就变成中国的,王牛顿,李爱因斯坦,张艾迪生中国的面孔了,为什么会出现曾国藩这样的政治家,这也与弱智的清王朝睡狮有关,如果弱智的清王朝,把人民的温饱问题解决了,就没有太平天国起义,没有太平天国,那就没有曾国藩当政治家的机会了,这才是弱智的清王朝,可以出得了曾国藩这样的政治家,却出孒科学家的根本原因。

执着的船帆kT
「执着的船帆kT 」发表看法
2023-08-15

清朝好像有个詹天佑!!

清朝好像还有

《四库全书》!!

《四库全库》?!

不知是什么时候?!

被那些胜产

“科学家”的西方哪些文明国家给抢去了?!

君?!你说说,这盗抢的中国人文书籍到了西方的文明发达国家还能好吗?!那些被污染了腥膻之气的文书?!将是人类人文怎样的悲哀与不幸!?

人分善恶!!

文化亦然!!

人文人行!!

科学人为!!

善科造福!!

恶科??!!

目的明确!!

祸乱造孽人间!

世界现实??!

擦亮睁眼!!!

认真辨别!!!

致礼点赞!!!

喜喜羊羊喜喜喜人
「喜喜羊羊喜喜喜人 」发表看法
2023-08-11

曾国藩应该不是政治家,因为曾国藩操弄的是军队控制权,与政治家应该是毫不搭八,曾国藩用文官方式管理招募士兵,与古代的武将冲锋陷阵,形象又大不相同,有些广东文人就把曾国藩的形象,与同是广东人的康有为梁启超相提并论,但是湖南人又把曾国藩视同湖南老乡,查祖籍曾国藩确是广东人,但是曾国藩又神秘在湖南起家,湖南人觉得曾国藩比湖南人更湖南人,一介书生,应该没有军旅生活经验,却可以独当一面率领军队,世界上就真是只有湖南这个地方,可以盛产书生带兵的奇特景象。

直爽的直率豆浆5k
「直爽的直率豆浆5k 」发表看法
2023-08-12

这个问题厉害,问到了根本,我的看法是眼界,教育的局限,科考的弊端。重文轻理,不注重匠人。而且那时候的中国是个内陆国,注重农垦,没有工业。中国要强大必须农业现代化,必须建立健全的工业体系。必须注重海洋,必须扩张。还有中国的传统会诗文的算文人不注重科学家 ,科学家必须是从劳动中和匠人中产生。

超风行者
「超风行者 」发表看法
2023-08-10

清朝“官本位”的意识决定论仍然是一个普遍现象。所以,“科学”的服务对象也只是古代的统治者。那个时代的社会政治背景与经济时代还是属于古代王权制度的一部分,而不是一个独立的体系,也不可能有独立性的科学知识体系的大环境。

清朝的科学成果还是被视为“玩物丧志”的行为,所以很少有人会去专门从事科学,即使是那些有着广泛知识和丰富经验的人,也不可能从事严格的科学研究。古代科学往往是官员或者是各种手艺人,他们的研究也仅仅停留在各种手艺的把玩上。

清朝的政治家关系网一旦很强大的进行人事关系上“连接”,那就是能够对家庭或家族关系提供“退路”的安全保障,或者是没有后顾之忧。而当时的从事科学的特殊官职地位决定了科学成果只能“束之高阁”,或者只能对皇帝一人“独享”,那就是不可能诞生科学家的舆论场。

欢迎发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