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以现在的社会风气,还能回到六七十年代人们相处的方式吗?> 正文

以现在的社会风气,还能回到六七十年代人们相处的方式吗?

记得小时候,吃完饭可以找到十来个同龄小孩可以一起玩;那时候大人们也是相互串门儿,然后一起或家长里短,或谈论柴米油盐,或谈论怎么织衣做鞋,都是过日子的话题,有时候亲戚邻里可以坐一个上午或下午,或个把小时,屋子里总是笑声不断,现在想起这个场面都觉得好幸福好踏实的日子!那时候人们的价值观也不一样,谁家有事都是村里、邻里、亲戚一起帮忙,都是帮忙,很少说是花钱雇人。彼此都是这样,你借我家的,我借你家的,都是相互串和着使用。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点小小的事情或是借用都要花钱买或租了,这种感觉很不好,这么多年都没怎么适应这种状态,还是时不时忆起以往种种。感觉那个时候真的与人距离很近,而且感觉有盼望,有热情!一说起以前就有很多话说不完,年纪越大越觉得小时候好幸福啊!有同款的80后吗?
  • 春联666春联666
  • 2023-05-20
  • 13
  • 共13人回复
田雨暖阳
「田雨暖阳 」发表看法
2023-05-30

谢邀请!

难啦!

六七十年代,在农村,虽然那时候的人很穷,但是,民风淳朴,人们重情!像家里盖房,都是自发的去帮忙!一帮就帮多长时间,管饭就行!谁家有红白事,村里都自发的去帮忙!!!半夜,谁家老人小孩病了,几个人搭单架,摸黑抬着去县城医院!!!……种地,打场,……都是义无反顾的去帮忙!!!

现在呢?!多亲多厚,也得钱!!!

……

借用两句歌词,“想要回到原来,早己不存在!”“只能把所有的美好,留在脑海!”……

……

.

手机82866135885现实
「手机82866135885现实 」发表看法
2023-05-26

六七十年代是无产阶级时代,人民虽然生活穷一些,但是人民的生活是平等的,人民因为没有钱与粮食,但是人民互相理解,都很客气和睦。

现在是资产阶级时代,少数人年收入几十万元钱,还有外块礼物,是一般工人的几十倍收入,也是农民的上百倍收入。

农民的养老金更少的很?每个月130元左右,有钱的人买老农民点蔬菜硬搞价格压价钱,老农民卖些蔬菜也卖不了几个钱。有钱人的心非常的冷酷,看不起老农民的本色。

热情的小羊OZ
「热情的小羊OZ 」发表看法
2023-05-26

贫穷必然导致愚昧。六七十年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虽然看似纯朴,但那是建立在愚昧基础之上,人们没有独立思考、缺乏理性,人际关系非常脆弱、也潜藏着危机,一场文革就让人与人之间互相残杀、互相陷害、互相防范、人人自危。所以,我还是比较赞赏和肯定现代的人际关系,有人说现在是市场经济、人都钻钱眼儿里了,但我不那么看,那也不是社会的主流,虽然现在是市场经济,但中华民族骨子里的善良本性并没有改变,加之政府宣传舆论的正确引导,中国人善良的本性应该比过去更加发扬光大了,不同的是相比过去更加理性了。现代社会正能量的人际关系也处处闪现,老百姓是非分明、充满爱心、在国家遇到大灾大难时都会挺身而出、伸出援手,最让人感动和印象深刻的是去年广西空难由于山路泥泞、运送救援物资的汽车上不去,广西人民硬是骑着摩托车把救援物资免费送上山,这应该是现代人际关系最好的写照。

雨从山边来
「雨从山边来 」发表看法
2023-05-24

60年代的可以。70年代已经进入文革。即使你是老百姓,说话仍然需非常小心,担心说错上纲上线。即使你当时学会缄口,很多人仍然会举报你以前说过的错话(只是当时认为是错话)做过的错事,上纲上线的揪斗。

文革后期各基层单位揪斗的全是衣着褴褛的平民百姓,没有一个有一官半职。

与时俱进郑锋
「与时俱进郑锋 」发表看法
2023-05-26

谢邀!要说社会风气及相处方式那叫大相径庭!那时人生百态,经历过的应叫五味杂陈,人虽穷但有骨气,正义兼顾人情味!这点值得今天借鉴!今日人生百态!贫富悬殊差距太大了!贫者叹命不如人,求助乏力!富者自娱命带金库而声色犬马,为富不仁!互情假意互吹捧,实则亲情友情不如钱????情!谢谢!今天借助平台说件美事,信用分已恢复100分!但过几天会不会又来波违规涨粉?这几天来粉又有点不正常,哈哈????吃亏了,多个心眼????也应该!善意的朋友俺欢迎????!朋友要懂得礼尚往来的道理!不然大家各自取关!更不提倡老调重谈一天几波评论,有活动相互帮衬一下才是好朋友!饭菜香祝大家中午愉快!

闲着聊聊天呀
「闲着聊聊天呀 」发表看法
2023-05-23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技术涌入的同时,西方文化也横行而来冲击人们的传统观念,由此带来生存方式、思想意识和精神取向的异变。

身份由主人翁变成了打工仔,偶像由忠义之士换成了阿里爸爸,个体解放代替了集体主义。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新时代对于大多数老百姓来说,头等大事就是如何摆脱贫穷、快速致富。为了房贷、车贷、教育、医疗、养老,都996成为工具人了,哪还有时间你侬我侬。

工业化大生产条件下,为了提高效率,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红白喜事都有一条龙服务,过去那种邻里之间相互帮衬代之以钱解决了。

加之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通过电话微信语音视频交往更直接,靠这种一大堆言语方式所建立起来的联系也带来一定的虚假性与疏离感。过去那种一亩地三分田大树底下聊半天分、互帮互助、相亲相爱悠、哉悠哉的日子再难回去了。

用户春花有意
「用户春花有意 」发表看法
2023-05-30

回不去了,因为现在人们的思想意识变了,人们的指导思想毫不夸张的说一切都是为了钱,人和人的关系变成了相互利用的关系,没有了人情味,你说六七十年代良好的社会风气,现在的年轻人大多不相信。我国的导弹之父钱学森说得好,一个国家的工业落后了,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就可以搞上去,如果一个国家的社会风气坏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也难以恢复。所以要想回到六七十年代人们的相处方式难啊!

心向火焰山
「心向火焰山 」发表看法
2023-05-22

谢谢邀请!

六、七十年代是以精神道理为动力,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南,人人讲贡献!

那时的风清气正来自毛泽东思想的教育,干部与群众达成一体,互相监督、互相学习,人人平等,没有剝削,没有欺压,没有贪官,没有腐败,和谐的社会主义大家庭!

想回到那个社会方式除非走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星光84295
「星光84295 」发表看法
2023-05-22

现在的社会风气比六、七十年代良好,谁愿意回去谁智障。现在人们用“你好”、“谢谢”代替了过去野蛮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打110代替了过去随意打架斗殴,不再以阶级成份优、脾气暴、拳头硬取胜。放眼现在城市和乡镇各贸易市场,即使露天摊位也安全,篷布一盖,货品夜晚也安然无恙。农村牲畜室外放养,庄稼收获期间粮食野外堆放、农具恣意放置,不再担心被盗。这在过去简直是天方夜谭,不可想象!

张先生有话好说
「张先生有话好说 」发表看法
2023-05-23

社会在不断发展变化,社会的发展变化也关系到不同的人的根本利益,“谁动了我的奶酪,我就不高兴!”所以,一个时代,取得利益者一定很高兴。

例如工农政权胜利了,大街上的民族都是敲腰鼓扭秧歌高唱“解放区的天,都是明朗的天………”“翻身农奴把歌唱……”而那些农奴主,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当然会刻骨仇恨了!再如,改革开放后,不搞阶级斗争了,都是国家公民,人人都可以发家致富,当时“多年被划为五类分子的人”特别高兴了,不再是“专政对象了”,谁有钱谁享受,多好!

———这是真实的历史,也是我们的人生经历!

我们的国家,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功过是非,都在接受着实践的检验,历史总是在发展变化之中的:一个社会的风气,不是一年半载就能形成的,它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生存环境紧密联系着。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民众过的是大集体生活,有着比较严密的组织性和纪律性,个人的自由必须服从集体利益;工厂都是集体的国家的,工人都是喊着“为国家做贡献”而努力拼搏的———“工业学大庆”铁人王进喜就是时代楷模“我为国家献石油,我自豪!”

如今是改革开放的年代,人人都有自由,大家都是“打工族”,见面都是“恭喜发财”,在商品经济社会,在发展个体经济的大潮中,人们都把钱看得很重要。这样,其他的就容易淡薄了———

钱容易挣了,但花钱的地方多,没有钱,寸步难行啊!

所以,社会风气要回到六七十年代,就必须回到“大集体、国营……”的年代———这是很难的!如今,我们只能随遇而安,跟上时代的发展,学会保护好自己,努力安居乐业吧!

1蓝天1
「1蓝天1 」发表看法
2023-05-22

不可能。

六七十年代也有正邪两种社会风气和人们相处方式,片面强调一方面否认另一方面是人的立场和情感倾向。我坚持实事求是。

以今天的观点看,当年邪气邪风是极左,是阶级斗争,是破四旧,是停产停课闹革命等等,还有"四大"、派斗、夺权等等,这种人与人关系很紧张,突出表现在文革时期。

但还有正气正风,最典型的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习解放军,全国人民学雷锋,"老三篇"是座右铭,集体主义、廉洁奉公、助人为乐等也不应否认。尤其在60年代初和70年代后期。

用户龙腾虎跃
「用户龙腾虎跃 」发表看法
2023-05-30

谢谢邀请,展开阅读,深有同感。依吾之见,在当今物欲横流、利益至上的大环境下,想恢复到以前那种互助互爱、温馨和谐的邻里关係很难。

人的思想观念一旦形成,要纠偏扶正绝非易事,除非社会环境和舆论导向同时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并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才可能实现。

但愿社会风气能得以扭转,人人互助友爱、不再唯利是图,邻里更加亲善,社会更加温暖。

清右渔人
「清右渔人 」发表看法
2023-05-21

我想,真正是从六七十年代过来的人,谁也不想回到那缺吃少穿的艰苦时代,不要听有些人瞎忽悠,说什么那时候风清气正,激情燃烧,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路上的狗屎都拾光了,还路不拾遗,谁家的锅让小偷偷走了,谁家的鸡丢了,每天早晨在村上骂丢东西的大有人在,看看现在的日子,想想过去,只有傻子才想回去

欢迎发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