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教资考年年热,如何看待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小学教师岗位和编制脱钩?将产生哪些影响?> 正文

教资考年年热,如何看待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小学教师岗位和编制脱钩?将产生哪些影响?

教资考年年热,但教师“铁饭碗”更难争取了——近年来,一、二线城市公办中小学新招岗位正越来越多地和编制“脱钩”。2023年,厦门市市属学校及各区发布校园招聘优秀毕业生公告,本轮共计招募1409名教师,均为非编岗位。“我是面试通过之后,才知道厦门原来取消编制。我觉得去了肯定要后悔的。”得知这一消息后,应聘者徐清(化名)难掩失望,最终决定放弃前往厦门参加后续笔试,考虑其他学校职位。上述于今年1月中旬发布的公告显示,2023年,厦门预计通过校招招聘幼儿园教师74人,实行“备案员额管理”;中小学(含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教师1335人,实行“参照事业单位聘用制人员管理”。越来越多中小学教师岗位和编制脱钩|教育观察
  • 用户2529810373.5用户2529810373.5
  • 2023-06-12
  • 85
  • 共13人回复
云阳书院
「云阳书院 」发表看法
2023-06-19

为啥每年毕业生热衷教师资格证考试?

说明职业文明、就业稳定、收入保障、假期福利。

如何看待越来越越多中小学教师岗位和编制脱钩?

1、核心一点年轻人受教育医疗产业化工作收入压力之下不婚不育成趋势,有数据显示:去年全国生育率最高地区为千分之十,最低为千分之负十,生育率快速下降造成很多地方招不到学生,老家为例:过去村村有一年级到初中,每班级学生3-40人左右,现在砍掉初中,一至六年级六个班2-30人左右不及过去一个班级学生,生员严重短缺,师资过剩;

2、地方财政收入压力大,裁员减薪减轻负担。

将产生什么影响?

教育强国之本,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之基础。如果教育企业化势必导致高收费乱收费现象泛滥,教师不安心教学只顾赚钱挣钱,人人为钱,惟利是图,心态变了,教师无私奉献精神没了,教学育人光辉形象大大折扣,将给学生和社会留下不可想象的负面影响,得不偿失,因小失大,自毁长城不可取。[祈祷][祈祷][祈祷]

知足常乐0724
「知足常乐0724 」发表看法
2023-06-21

教资考年年热,如何看待近年来越来越多中小学教师岗位和编制脱钩?将产生哪些影响?

答:三尺讲台,三寸舌,三寸笔的教师这碗饭不好吃,教书育人说起来简单,落实到位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解决问题的,因为地大物博的中国,人情味比较浓。

教资考试属于除国家公务员考试之外的一种竞争激烈的考试。在人口众多的中国,人为了生活再没有一帆风顺的了。教师招考基本上也在30:1左右,说明以后要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成为名副其实了。

中学学老师进行资考,是一些学校对老师的教书育人的工作总结,是为了让老师作为一种职业水平的提高,也是为了更好履行教育教学的职责,简单地说就是“能者上庸者下”,这样来促进整体素质的提高。

的的确确这些年来,教师队伍的素质也参差不齐,都觉得读了师范大学就不应该去扭螺丝,一定要端一个稳妥点的铁饭碗,虽然它不可能给你大富大贵,但比起大多数人来说,还是一个让人羡慕嫉妒的岗位。所以说,部分地区教育主管部门对老师的教资进行摸排,也是势在必行。这样以后的老师想要端起这个铁饭碗就比较难了。

从教育管理部门的初衷是好的,特别是一、二线大城市公办中小学,新招岗位正越来越多人,挤破脑袋的抢夺教师资格,宁可不要老师的事业编制,临时的老师也行,的编制为事业编。

这种现象在中国是一种神一样的存在,它浪费了教师资源,因为当老师,最起码得有国家教育部门学籍,或者有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学历学位认证书,其专业名称与招聘岗位要求专业名称相近。

知足常乐2023.4.4日于上海

78650313一九柱
「78650313一九柱 」发表看法
2023-06-16

谢谢邀请!

厦门的教师招聘工作是个败笔之作,人家看上的就是教师有编制,是个为人师表受人尊敬的体面工作,你现在将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岗位和编制脱钩了,谁还干?如果各地都仿效厦门在中小学教师招聘中的做法,那么,并非笔者在这里危言耸听,势必有一天会出现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断层现象,中小学教师少了,学校的班级肯定也要减少,同理,招生数就肯定也要减少,不用说这样做的结果,受到伤害的必然是普通阶层人士家庭中的子女受教育机会少了,孩子们受教育的机会都没有了,文化强国岂不是一句空话?

山涧小溪113A
「山涧小溪113A 」发表看法
2023-06-15

(原创)谢邀!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学校,有学校就会有老师,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强国之本,尊师重教永在路上,题主本不应该为眼前编制脱钩而动摇哟。我的个人观点是,你不应动摇,应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这一问题。因为,编制脱钩,并不等于编制之外的教师,就不是教师身份了。

首先,应正确看待你所在的地方中小学教师岗位与编制脱钩问题。应该看到这是在近年来幼儿园,中小学生生源增多,教师编制没有跟上的情况下一些地方根据需要,依法依规招录教师的一种方式。看似不在编制,实则是名副其实的教师,编制问题慢慢会解决,工资待遇也会按规定落实。

其次,应正确认识人才多于岗位的就业形势,用改革发展的目光去择业,珍惜每一份就业岗位,而不应该去过度地斤斤计较,挑肥捡瘦,以免因此而失去现有的岗位,给自己带来后悔。

其三,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岗位编制脱钩,是改革发展中的一种新的尝试,这种尝试也是改革发展的一种必然,应用改革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而不应消极看待,去影响自己当教师的美好理想。

综上所述,本人观点是:中小学教师岗位编制脱钩,并不影响所招教师的实际身份,对于认识到位的人来讲,不会造成大的影响。而对于一些暂时认识还不到位的人来讲,可能会带来一些消极影响。但这只是暂时,之后,他会慢慢适应。(个人观点,有误指正)

2023年3月31日

多彩山丘om
「多彩山丘om 」发表看法
2023-06-17

教师行业薪资高课时少需求量大,比起公务员和其它事业录取系数大,相对容易点,再说了也属于干部岗位,身份上和普通公务员其它事业单位干部没有区别,甚至更好点,谁家的孩子都得上学,谁都不敢得罪他们,社会地位比机关事业单位普通干部要好很多,这是教师的优势。

说到编制脱钩,其实是为解决大学生就业安排的三年制“三支一扶”代课老师,他们不占编制,不算正式教师,期间工资要少点,三年见习期满通过考试才能被正式录用,才进入编制,把这说成是脱钩,是误会,从录用前后工资来源看,都出自财政,根本谈不上脱钩二字。所谓脱钩是指工资出处与财政脱离撤不上关系,事实不但没有脱离而且加大中,原因还是为了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就是说财政教育费用还在继续加大中。这种正册性就业(包括机关事业单位大批(这是相对在编人数来说的)三支一扶和工勤人员)别的不说,财政负担加大,毕竟中果是人口大国,就业大国,正册性就业微不足道,反倒付作用不少。要解决好就业压力最根本得有一个宽松的就业环境且上紧下松,如教育双轨制,网上网下同时上,网下自然会被自然淘汰并转入网上(当然要确保老员工利益),门槛不要设置太高,采取自然淘汰法。

金新有情人
「金新有情人 」发表看法
2023-06-19

我虽然是个老农民,也不懂教师的这个行当,但是我也觉得这几年因为我们国家受到了疫情的很大影响,有的时候上课上着上着又叫停课了,所以最近这两年这批学生压力太大了,因为真正学的时间有时候会卡壳,所以这批。在中考和高考都受到很大的影响,但是在老师这方面来说他们的工资是稳定的有很多老师就不太负责任,在以前的时候他们照样领起工资走的吗?但是只要。疫情过了,他们就应该。主动对每一个学生的努力多多操心那才是最正当的,因为这两年疫情影响了很多事情,所以这批学生受到很大的影响太严重,

昌路
「昌路 」发表看法
2023-06-15

教资考年年热。近几年来,因为考公务员较难一点,而教师编制稍微轻易一些,虽然教师比不上公务员的待遇,但工作也比较稳定,许多年青人还是选择考入教师队伍,进入事业单位编制。

前几年,城市化建设才开始,乡镇学生人数还很多,甚至有的村都有小学。而学校多,班额人数少。虽然班额人数少,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所以,需要的教师就多。只要有心从事教育事业,很容易考上,成为正式教师,进入事业单位编制。

中小学教师岗位和编制脱钩,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建设速度加快,许多人涌入城市,城市里就扩建学校。如我们这里,原来县城里只有一所小学,现在已经两所小学,还有一所小学正在建修。城市里的学校班额人数较多,一般5、60人。相应的,需要教师的数量就少一些。

城市里教育发展了,乡镇的学生都到城里读书去了,乡镇学校的班数减少,也就不需要那么多教师。比如我们镇,前几年有一所初中,一所小学。后来中小学合并,学生人数2、3千,教职员工100多人。而现在,初中已经没有了,只剩下小学,学生人数只有200余人,教师减少到30余人。主要原因是教育集中了,生源聚集城里。

越来越多中小学教师岗位和编制脱钩,另一原因是境外与私立学校的介入,因为有部分人先富起来。而境外教育、私立教育必定是考虑其利益的回报,他们办学的重点是放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一一城市。大部分学生都进入了这些学校了。乡镇中小学,生源大减,需求的教师减少。

越来越多中小学教师岗位和编制脱钩主要原因是生源锐减。除集中到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外,现在结婚率、生育率下降也是主要原因。

那么越来越多中小学教师岗位和编制脱钩将产生哪些影响呢?首先是经济发达地区、城市与乡镇、村教育不平衡,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素质受到影响。

教育集中在城里和经济发达的地区,农村里许多人是望尘莫及的。多数农村的子女最多也就读完初中。也许是人才,但因为没有经济实力的支撑,读更多的书,是无法完成夙愿的,埋汰了国家有用的人才。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是国家培养各项各业人才的。教师是教书育人的,教育离不开教师。中小学教师岗位和编制的脱钩,影响许多愿意投生教育事业的人积极性,造成今后教师短缺的问题。那些境外教育机构就会吸引许多人才到他们那里任教,为他们的国家培养他们所需要的人才。

在当今,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世界的两大主题。没有和平就不可能发展,没有发展也不可能有和平。要发展,必须要人才,要人才,必须要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重视教育就要巩固和壮大教师队伍。中小学是教育的基础,中小学教师岗位和编制脱钩,势必影响影响中小学教育。

洒脱的春风杨柳
「洒脱的春风杨柳 」发表看法
2023-06-18

谢邀!教师资格考试,是每个从事教育工作者必须要经历的一个过程,有了资格证才能从事教育工作,就象医生一样要行医就必须有行医证,没有行医证就不能开诊所行医。如果无证行医就是违法的要受到处罚。

想从事教育工作就必须有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证是从教育工作的敲门砖。教师岗位和编制脱钩有利于更多想从事教育工作的人才,进入到教师队伍中来。有利于教育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如果岗位和编制结合,那么要从事教育工作者,必须先参加机关事业单位的录用考试,进入编制后才能从事教育工作。这可能将许多有从事教育愿望的人挡在围墙外,不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育。

世步
「世步 」发表看法
2023-06-13

教师教书育人,值得尊重。金钱社会,学校再不是净土,老师不再是为人师表。全国实行免费教育,学校不应收学生的各种费用。现在小学的补习费、午托费、延长一小时辅导做作业,每个学生交120元,午托收120元。学校收的各种钱不上交财政,作学校老师的创收私分。有的连国家补贴的午餐费都贪。

学校不再是净土,老师不再是为人师表,道德败坏的校长和老师到处可见。对教师不但要教资年年考,还要进行反腐教育,建议纪委加大力度对学校的反腐,清除贪腐校长和坏教师,确保学校一方净土,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春潮晚舟
「春潮晚舟 」发表看法
2023-06-17

这是发生在某民办学校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马老师因为家庭原因从上海辞职,回到我们当地的一所职业中专的任教。说实话马老师很看不上这个工作,环境一般,工资又低,不及原来工资的1/3。他只是把这份工作当个过渡,一旦找到好的工作,他立马就会辞职不干。

所以当老师的马老师也从来停止应聘。这天上午第2⃣️节课,马老师正在上课,突然电话响了。原来是他应聘公司的人事部打来的,让他第2⃣️天去上班。

马老师欣喜若狂,课本也不拿,给学校办公室打了个电话就扬长而去。课才上了一半,留下班里的学生面面相觑,不知道老师去哪儿了。

因为这所学校老师都没有编制,流动性太大了,有的早晨还在学校,晚上就走了。学生一个学期得换3~4个老师。

留下来的老师,要么老了,要么没什么能力,在那儿苦熬着。

近年来,因为疫情的影响,大家都渴望一份稳定的工作。教师有两个假期,工作稳定,所以教资考就热了起来。实际上,这些人就是考教资,并不是多么想当老师,而是退而求其次,万一不行就去干一阵子老师,要是有更好的工作,他们就回立马辞职不干。

如果教师岗位与编制脱节,我认为会带来如下几方面影响:

1⃣️‬教师队伍极‬其‬不稳定:教‬师‬的‬工资待遇本来就‬没‬有‬竞‬争力,许多人是‬为了一个稳定的工作而不惜一切代价,甚至辞去公职,去‬考取教师编制。 这下‬编‬制‬取‬消‬了‬,他们就会毫无留恋。这样造成了教师队伍不稳定,可能会导致有些学校一年之内就会换一批教师,且新教师在入职后也可能会面临着下岗的风险。

2⃣️‬教育教学质量下降:教育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孩子的成长也需要用心浇灌。一旦教师队伍不稳定,会直接影响到教育教学质量,学生无法得到高质量的教育,老师无法尽心尽力地教学,从而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

3⃣️不利于青年教师的培养:没有了编制的束缚,许多青年教师就会觉得没有了发展的后顾之忧,从而不会安心在学校踏实教学,而是更多地考虑“跳槽”,这样一来,学校也会流失一部分优秀的青年教师。

4⃣️无法有效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没有了编制的限制,学校可能会只注重教师的教学成绩,而忽略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质的提升,这不利于教师队伍的发展。

5⃣️‬影响工作积极性:没有了编制的保障,会让教师对自己的工作没有归属感,也无法享受到相应的福利待遇,这会影响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6⃣️影响孩子的培养:因为没有编制的限制,教师要想留下来工作,就要靠分数说话。那么就会造成惟成绩论的恶性循环,不利于孩子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培养。

总之,教师岗位与编制脱钩,会影响教学质量和工作积极性。为了祖‬国的未来,国家应该出台政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和专业能力。

小鸥聊生活
「小鸥聊生活 」发表看法
2023-06-19

近些年来考公务员,和应聘教师的人越来越多,中小学教师岗位和编制脱钩,将产生温度急骤下降,就不是那么热门,大学生找工作都想去端铁饭碗,教师工作不再是铁饭碗,很多人会转身去选择其它工作。

现在很多热门岗位都改变了编制,比如银行工作都是可望不可求的,也改了编制,有合同制,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顺应时代顺其自然,不变应万变,让每个正在求职的人,不断的努力适应求职市场的大环境,能拿得起放得下,无论干哪一行工作,都能尽职尽责闪闪发光。

琴岛诗客
「琴岛诗客 」发表看法
2023-06-17

谢谢您的邀请,我愿意回答您的问题。教师资格证考试年年炙手可热,但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岗位与编制脱钩的现象却越来越严重。为什么呢?

教师一直是一个令学生向往的职业,特别是女生,未来能成为一名教师就等于端上了铁饭碗,工作轻松且稳定,虽然工资水平不高,但是福利待遇好,每年还能享受寒暑假。光是这一点就让不少外行人眼红。

正是因为这些优点,高考填报志愿时,师范专业成为数一数二的热门专业,按理说师范生数量增多,教师行业早已是供过于求,为何不少学校仍吵着“教师荒”。

师范专业报考热度居高不下,越来越多中小学教师岗和编制脱钩

教师是一份理想工作,无论社会如何变迁,这一职业都不会被取消,而是越来越受人们尊敬。多数家长和学生的建议难得统一,在报考师范专业这件事情上基本没有争执。

教师数量增加,就拿2022年来说,报考教师资格证人数达到了1144.2万人,同比十年前增长了66倍。庞大的人数给就业市场造成了巨大的压力。

众所周知,成为教师的门槛不高,但是想要成为一名在编教师并不是一件简单地事情,需要学历高,能力强,还要看时机,教师编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有老教师退休才能给年轻教师腾出空位。

据报道,厦门市市属学校以及各区学校就发布了招聘教师公告,一共需要招聘1409名教师,数量并不少,公告里还明确表示此次招聘都是非编岗位,难道铁饭碗不铁了?

导致学校招聘非编教师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多,编制少,教师缺,节约开支。一线城市中小学生多,有的班级高达80-90人以上,就算到了高中分普通班和重点班,人数也在60人以上。

在编教师数量有限,实在是无法拿出百分之百的精力放在教育管理上,有家长表示自己孩子的班主任,同时管理多个班级,导致很多学生受到的教育根本不理想,还有人表示自己儿子六年小学换了三个班主任,光是适应老师就花费了不少时间。

所以学校只能招聘一些编外教师满足日常教学顺利开展。一线城市招聘非编教师上岗,是越来越多的中小学教师岗与编制脱钩的真正原因,很真实。

中小学教师岗与编制脱钩,给学生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多数人建议教师编应该保持动态平衡,学生数量多,提供的教师编数量也应提升,如今学生数量少,教师编竟然不够分了?

另据报道深圳在招聘小学教师的时候内卷严重,引起了不少留学生、博士生的争相应聘,让本科师范生望而却步。既然有如此多师范生到各所学校应聘,为何还说学校闹“教师荒”?

归根结底是少子化造成了缩编效应,老师数量不少,只是越来越多教师与编制脱钩,简单的说并不缺老师,只是缺少有责任心,能力强,任职时间长的稳定教师。

如果编外教师数量增加,最后吃苦的还是学生,首先编外老师很有可能没有接受过专业性培训和教育 ,无法更好的教育学生。

其次编外老师没有编制约束,缺乏监控和监督。如果流动性比较大,老师显示走马灯 一样,学生需要反复适应新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不利于提升学习成绩和成长。

最后非在编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工作表现很容易受到家长的质疑。家长不认可教师的专业性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学校招生情况。

教师职业并非想象中那么简单,还应给予理解和支持。

教师并不是多数人想象的那么轻松,也不是每天只需要上上课就可以回办公室喝茶看报就可以了。教师要讲课,备课,批卷子,批作业,答复学生的提问,做学生思想工作,家访,写报告,完成领导交办的各种临时性任务,还得应付各种检查,听课,讲公开课,特别是要搞科研,写论文,要应对评职称的竞争压力,不一而足!有人说教师是透支九个月换了三个月假期,还得准备好与学生生气,与不讲理的家长生气!我作为一个老教师切有体会!

不少学校增加了延时服务,教师下班了也不是回家,还需要在学校多工作两个小时,负责学生安全,为学生答疑解惑,一整天工作下来早已是疲疲力尽。如果再没有编制的加持,很难投入百分之百的热情在工作中,不利于教育事业发展。

希望有关部门能重视到这个问题,在教师的福利待遇和薪资水平上加以提高。当然了教师也应该担负起自己身上“教书育人”的责任。注重个人素质,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为国家输送更多的人才。

1小风车1
「1小风车1 」发表看法
2023-06-14

和编制脱钩的招聘就是不在编制内的代理教师,用人单位直接招聘,通过面试笔试录取使用,这可能是地区的试点,为了方便用人单位和积极加入教师行业的就业人员给予便利条件,这是一种教师队伍的改革,首先是不在编制内,打破铁饭碗,工作可以双向选择,既有利于用人单位也利于个人的方便,是一种合同制的教师,早在二十年前都试用过的方法,脱钩编制会给从事教师工作的人有一定的危机感,但更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和高质量的教学水平!

欢迎发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