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李隆基娶了儿媳妇杨玉环,那后来李隆基的儿子怎么样了?> 正文

李隆基娶了儿媳妇杨玉环,那后来李隆基的儿子怎么样了?

李瑁是唐玄宗的第十八个儿子,他是武惠妃的儿子,在七岁的时候就被封为了寿王,开元廿三年(735)年,不到17岁的杨玉环被选纳为寿王李瑁的妃子,因为母亲武惠妃正受宠,所以小两口恩爱大约生活了5年时间。 李瑁的母亲武惠妃是唐玄宗十分宠爱的妃子,所以爱屋及乌李隆基便也喜欢这个儿子在宫中的地位十分的高,为了让李瑁当上太子,于是诬陷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要谋反。可是这三人被杀后,武惠妃也因此受到了惊吓,不久就逝世了,李瑁的太子之位自然也就没有了着落。  后来李隆基又看上了李瑁的王妃杨玉环,那时的李瑁没有了母亲武惠妃的庇护,为了讨好李隆基不得不献上杨玉环,所以,杨玉环几乎是李瑁半推半就送到李隆基的宫中。知失去爱妃的李瑁在极度委屈和万般无奈之中。寿王李瑁在王妃杨玉环离开后的第二年,就替刚刚死去的伯父宁王李宪守孝三年,以后虽被李隆基疏远冷淡,公元745年,李隆基准备将皇妃的头衔授予杨玉环。唐玄宗为了安抚李瑁的情绪,又为他赐了一门婚事,赐韦昭训的女儿做李瑁的寿王妃。
  • 爱思考的宝妈爱思考的宝妈
  • 2023-06-21
  • 20
  • 共13人回复
人生到处知何似558
「人生到处知何似558 」发表看法
2023-06-24

作为杨贵妃的前夫,李瑁的一生,其实相当的窝囊。

李瑁生年不详,但可以确定的是,李瑁出生的时候,他爹李隆基已经当了好几年皇帝了。而且,在李瑁之前,李隆基已经有了十七个儿子。不得不说,唐玄宗李隆基的生育能力,确实是很强。

照理来说,已经有了十七个儿子的李隆基,对于自己第十八个儿子,肯定未必那么重视才对。但实际上,李瑁出生之后,却几乎成了李隆基最宠爱的儿子之一!

因为他的生母是武惠妃,是当时最受李隆基宠爱的妃子。

这里要稍微解释一下,唐玄宗李隆基,在做王子的时候,曾娶过一位正妻王氏。后来李隆基通过政变,帮助他爹李旦上位,然后李旦又传位给李隆基,让李隆基做了皇帝,这位正妻王氏也就成了王皇后。不过,这位皇后娘娘虽然嫁给李隆基多年,却始终没有生下过孩子。因为没有孩子,李隆基自然就只能宠爱其他妃子。这些妃子当中,尤以武惠妃最为得宠。

不过,李瑁出生之后,李隆基虽然开心,但同时却将李瑁交给了哥哥李宪抚养。这主要是因为,在李瑁之前,李隆基和武惠妃也曾育有两子,然而这两个儿子,却都早早夭折。古人比较迷信,唐玄宗觉得或许是武惠妃不适合抚养幼儿。所以自李瑁出生之后,李隆基便将他送到了自己最为敬重的大哥府上,让大哥代为抚养。

随着李瑁日益长大,李隆基也越来越喜欢这个儿子。一方面是出于对武惠妃的宠爱,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李瑁自身确实聪明伶俐。而且,就在李瑁逐渐长大的过程当中,宫里发生了一件事,让他的身份变得更加特殊。

开元十二年,一直没有生孩子的王皇后,因为实在是太想生孩子,所以开始想歪门邪道了。当时王皇后的哥哥,找来一名和尚,帮王皇后做法,事后又在一块雷击木上,写下了唐玄宗的名字和一些玄学类的东西。

这事要说起来也不是什么大事,本来就是为了祈福,带个护身符讨个喜气,希望能生孩子而已。但问题就在于,李隆基早就已经不喜欢王皇后,早就想要废后了。所以这个事被揭发出来以后,马上有人说这是王皇后以巫蛊之法在诅咒李隆基,这下问题就大了。

所以最后,王皇后被废了。

王皇后被废之后,武惠妃就成了后宫权势最盛的妃子。虽说唐玄宗因为不愿有人掣肘自己的原因,一直不曾立后。但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身为贵妃的武惠妃,其实就相当于是唐玄宗的皇后。

自己的母亲做了贵妃,这对于李瑁来说,自然是一件好事。虽说武惠妃还没当上皇后,李瑁也算不得嫡子。但这层身份,始终是要比其他皇子更加特殊。

接下来的十年当中,李瑁地位开始越来越高。开元十三年,李瑁获封寿王,同时返回宫中居住。开元十五年,遥领益州大都督、剑南节度大使。开元二十三年,加开府仪同三司。

同样是在开元二十三年这一年,按照武惠妃的指示,李瑁迎娶了杨玉环。

说起李瑁和杨玉环的相识,倒是颇具浪漫色彩。开元二十二年的时候,武惠妃的女儿咸宜公主,也就是李瑁的亲姐妹,嫁给了弘农杨氏的一位年轻才俊杨洄。杨家为了迎娶公主,自然要将婚礼办得热热闹闹的。作为咸宜公主的亲人,唐玄宗和武惠妃,以及身为皇子的李瑁,自然也都要到场观礼。

在这场婚礼上,武惠妃发现,在杨家派出来的那些伴娘当中,有个小姑娘特别可爱,这个女孩,便是杨玉环。同样是在这场婚礼上,李瑁也注意到了杨玉环,并且对她留有很深的印象。

这场婚礼之后,武惠妃因为对杨玉环印象特别好,所以便请唐玄宗给李瑁说亲。杨家说李瑁看中了杨玉环之后,自然也欣喜若狂,连忙应允。所以就在咸宜公主嫁到杨家一年之后,李瑁也正式迎娶了杨玉环,并且将杨玉环娶为正妻。

这一年,杨玉环只有16岁。

李瑁和杨玉环成亲之后,两人度过了一段相当恩爱的岁月。不过,就在两人成婚之后不久,李瑁再次迎来了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随着李瑁逐渐长大,武惠妃除了开始帮儿子操心婚事之外,也开始想着帮儿子争取一下太子之位。不过,当时太子已经有了人选,那就是李隆基的次子李瑛。李瑛的生母赵氏,早年在李隆基还是王子的时候,就嫁给了李隆基,十分受宠。所以李隆基做了皇帝以后,因为皇后始终无子,所以就立了赵氏的儿子李瑛为太子。那时武惠妃还没有入宫,自然也就谈不上有所作为了。

不过,到了这会儿,为了给儿子争取太子之位,武惠妃就开始十分仇视太子李瑛了。非但李瑛被武惠妃敌视,就连鄂王李瑶、光王李琚,同样也遭到了武惠妃的嫉恨。因为这两位皇子,同样十分出色。就算李瑛被废了,按照古代长幼有序的继承制度,也该轮到他们,不可能轮到排行第十八的李瑁。

所以,只有将他们三人同时除掉,李瑁才可能有机会。

为了争取太子之位,武惠妃开始和宰相李林甫联合,设下陷阱。某天,武惠妃谎称宫里来了贼人,让人去请这三位皇子带兵入宫。结果当三位皇子带兵入宫后,武惠妃却假装什么都没发生,反咬一口,说三位皇子想要造反。被武惠妃这样一说,然后身为宰相的李林甫,再代表朝臣们发言,唐玄宗终于彻底勃然大怒。不但将两位皇子废除了王位,废掉了李瑛的太子之位,同时还勒令三人自尽。

一日之间,武惠妃设局杀了三位皇子。

三位皇子都已经被清理掉,武惠妃在宫中权势滔天,朝堂上又有宰相李林甫帮忙。到了这个时候,李瑁距离太子之位,似乎便只有一步之遥了。然而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李瑁的生母武惠妃,却突然病逝了。

对于武惠妃病逝的原因,后世有很多猜测。有人说是武惠妃生了一场急病,也有人说是武惠妃杀了三王之后,有了心里阴影,积郁而死。反正不管怎么说,在这个关键时刻,武惠妃确实是死了。

武惠妃的死,对于李瑁来说,无疑是一种重大的打击。

武惠妃去世后,宰相李林甫虽然依旧坚定拥立李瑁为太子。但是唐玄宗最后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放弃李瑁,改立皇三子李玙为太子。后来李玙改名为李亨,也就是后来的唐肃宗。

母亲去世,同时又错失太子之位,先后两场打击,对于李瑁而言,显然并不好过。然而李瑁万万没想到,就在这之后不久,又一场噩梦向他袭来。

在武惠妃去世两年之后,李隆基在宫中郁郁寡欢。宫中女子虽多,却没有任何一个,能讨他的欢心。就在这个时候,李隆基听说寿王李瑁的妃子杨玉环,特别貌美,于是召入宫中。见过杨玉环之后,李隆基顿时喜欢上了杨玉环。此后,李隆基先是让杨玉环出家,然后让李瑁另娶京兆韦氏的一名女子做正妃。再之后,李隆基将杨玉环强行纳入宫中,做了自己的贵妃!

整个过程,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

身为亲爹的李隆基,抢了自己亲生儿子的妻子。

没有人知道,李隆基当时是怎么想的。

不过,如果联系到两年之前,那场一日杀三王的事件,这件事就变得有些微妙了。后人猜测,李隆基当时之所以会这样做,极有可能是出自对武惠妃母子的报复心理。李隆基极有可能事后已经知道,是武惠妃设局,引诱他杀了三位皇子,所以对武惠妃极为憎恨。但是,因为杀子的命令是李隆基自己下达的,李隆基又不能直接说是自己错了,所以也不能正面责罚武惠妃。

如果这样说的话,很多事情就说得通了。

也许,武惠妃的死,就是李隆基暗中下的黑手。也许,李隆基当时之所以没立李瑁为太子,就是因为得知了这件事的真相。也许,李隆基之所以要强行抢了李瑁的妻子,就是出自这种报复的心理。

但是,所有的这一切,都仅仅只是后世的猜测,我们找不到任何历史记载来证明。

不管怎么说,李隆基抢了自己亲生儿子的妻子,这件事是事实。而被老爹抢了妻子的李瑁,显然也是相当窝火。不过,李瑁又没办法反抗,只能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

此后的十六年里,史书上基本没有任何对李瑁的记载,仿佛李瑁彻底成了一个闲散王爷一样。直到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瑁才再次出现。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逃往蜀地,期间在马嵬驿发生了兵变。马嵬驿兵变当中,唐玄宗为了安抚禁军,赐死了杨玉环。然后让太子李亨率军前去抵抗叛军,同时让李瑁安抚禁军。

但是再之后,李瑁便又没了记载。直到公元775年,李瑁去世。此时已是李亨的儿子唐代宗在位。李瑁去世后,唐代宗追授其为太傅。

纵观李瑁的一生,因为母亲受宠,一度距离太子之位只有半步之遥。然而再之后,李瑁却先后经历了丧母之痛、错失太子位之憾、夺妻之仇。偏偏对于那个抢了他妻子的人,李瑁还敢怒不敢言,只能老老实实做他的闲散王爷。

这样的人生,除了憋屈两个字之外,好像也没别的词更适合他了。

京西玉人
「京西玉人 」发表看法
2023-06-26

唐玄宗李隆基娶了杨玉环,并且封为贵妃,这个杨玉环其实是李隆基的儿子,寿王李瑁的结发妻子,被李瑁的老爹抢走,这个当爹又是皇上,李瑁惹不起,也不敢惹呀?

李瑁其实当时挺受宠的,能够可以封王,据说李隆基想立太子的时候,李瑁可是第一人选,李瑁受皇帝的重视,也都是仗着自己的母亲武惠妃,武惠妃是李隆基的宠妃,武惠妃才是李隆基这辈子的真爱,只是天不假年武惠妃拉倒了,而李隆基转头就看上杨玉环了,而且非常宠爱。

李瑁的靠山也就是他妈没了,那么李瑁受宠也就跟着打了折扣,这就应了民间俗话,人走茶凉,本来没了靠山的李瑁,接着媳妇又让他老子抢走了,自己不敢怒,更不敢言,头顶一片绿,忍气吞声,不争不抢,再娶妻生子就行了呗。

关键是李隆基抢了他媳妇,李瑁从此和太子位无缘了,太子的位置给了名不见经传的李亨了,关键是李隆基抢了李瑁的媳妇,李瑁算是身上有误点了,没有敢指责皇上呀。

别说是个皇子了,就是普通的男人,遇到这样的事,那也会窝囊的,李瑁不参与任何事情,可以说人畜无害,李亨登基后也没怎么难为这个李瑁,李瑁就是这么窝囊着,估计可能会抑郁吧,最后也就拉倒了。

谢:头条问答邀请!

红黑乱侃
「红黑乱侃 」发表看法
2023-06-26

756年,杨贵妃死于马嵬坡之后,寿王李琩亲率军队守卫在唐玄宗后方,跟随唐玄宗一路逃到了四川。

而且考古发现,李琩在杨玉环被抢走之后,至少生了22个女儿,儿子的数量不详,可以说,日子过得美滋滋。

杨玉环这个美丽的女人,或许只是他生命中的一个匆匆过客。他们只做了不到5年的夫妻,没有一个孩子。自她离去,自他另娶,自他的孩子一个接一个地出生,他们再无半点关系。

在讲述寿王的故事之前,我需要先对他的名字做一个解释:

无论是新旧唐书及资治通鉴,还是在影视剧里,杨贵妃前夫寿王的名字都写作:李瑁(mào)。

可是,早在宋朝,新唐书的主编欧阳修就对此表示怀疑,并写文章论证:旧唐书把寿王的名字写作“李瑁(mào)”,可是唐代流传下来的碑文,寿王的题名都是“李琩(chāng)”。这恐怕是因为两个字太像了,旧唐书抄错了。

可是,由于没有进一步的证据,欧阳修主编的新唐书,只好把寿王的名字也写作“李瑁(mào)”。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同样采用了这种说法。

直到上个世纪,寿王之女阳城县主李应玄的墓志铭出土,上面赫然写着,她父亲的名字叫做“李琩(chāng)”。

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这才确定,数百年来流传的史料,都是错误的。唐玄宗的第18个儿子,杨贵妃的前夫,他真正的名字,叫做:李琩(chāng)。

接下来,我们就开始讲述寿王李琩的一生,以及他在杨贵妃去世之后,结局如何。

一、唐玄宗爱子,养于宫外

李琩,是唐玄宗的第18个儿子。他的母亲,是唐玄宗前半生最爱的女人,武惠妃。

在李琩出生之前,武惠妃生的2个儿子全都在襁褓中夭折。这对父母吓破了胆,害怕李琩也养不活,便把李琩抱出宫外,交给唐玄宗的长兄李宪抚养。

李宪的妻子元氏把李琩视如己出,亲自哺乳。李琩在李宪的府里一住就是十多年,就如同李宪的亲子一般。宫里的人,都把他叫做“十八郎”。

开元十五年,李琩去拜见兄长永王李璘的时候,唐玄宗见他一举一动都符合礼仪,看起来很有风度,心中欢喜。又因他已经平安长大,可以放下心来,唐玄宗终于把他接回宫里,封为“寿王”。

由于母亲是唐玄宗最爱的女人,自己又无法在宫里长大,在唐玄宗眼里很是可怜。于是,在李琩的青少年时期,他一直是唐玄宗最爱的儿子,史书说“诸子莫得为比”。

二、迎娶杨玉环,成为太子候选人

李琩是怎么认识杨玉环的呢?

根据民间传说,李琩是在姐姐咸宜公主的婚礼上,对美若天仙的杨玉环一见钟情。他的母亲武惠妃,便去请求唐玄宗,把杨玉环嫁给李琩。

不过,以古代的男女大防来看,李琩即便是在姐姐的婚礼上,也是见不到杨玉环的真容的。这个故事,多半只是一个美好的幻想。

李琩迎娶杨玉环,应该是通过正规的选妃程序,经过层层选拔,最后选中了这个出身于弘农杨氏的女子。一直到新婚之夜,李琩才第一次知道,原来自己的王妃如此貌美。

李琩在和杨玉环甜甜蜜蜜的同时,武惠妃也在想方设法,为李琩谋求太子之位。

当时的太子,是唐玄宗的次子李瑛。李瑛的母亲早已失宠并去世,但是李瑛却当了20年太子,看起来地位稳如泰山。

要想把李琩扶上太子之位,就必须先想办法让唐玄宗废了李瑛。

武惠妃和唐玄宗的宠臣李林甫联合起来。武惠妃派女婿杨洄打头阵,不断地在唐玄宗面前说李瑛的坏话,武惠妃本人,也一直给唐玄宗吹枕边风。

在唐玄宗动摇的时候,李林甫就负责坚定唐玄宗的决心,全力支持废太子。

最终,在武惠妃的陷害和李林甫的煽风点火之下,唐玄宗一时上头,不仅废了李瑛,还一日杀三子,把被陷害谋反的李瑛和鄂王李瑶、光王李琚一起杀害了。

李琩看起来,离太子之位,只有一步之遥了。

三、被父夺妻,生了几十个孩子

唐玄宗杀了李瑛之后,冷静了下来。他把李瑛的5个儿子交给因毁容而不能当太子的李琮抚养,并开始慎重地考虑新太子的人选。

李琩作为唐玄宗的爱子,进入了候选名单。

然而,唐玄宗还没来得及下决定,武惠妃病逝了。坊间传言,她是在陷害了李瑛等3人之后,日日做噩梦,被吓死的。

武惠妃去世之后,唐玄宗一度非常伤心,还把她追封为皇后。

然而,随着武惠妃的去世,李琩在唐玄宗心目中的地位急剧下降。没过多久,唐玄宗便立三子李亨为太子,放弃了李琩。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武惠妃去世之后,寂寞的唐玄宗,急需找人来填补内心的空虚,他看上的女人,居然是李琩的妻子,杨玉环。

不得不说,唐玄宗实在是一个无情的人。武惠妃活着的时候,是他最爱的女人,可是武惠妃一去世,他就把武惠妃抛到脑后,连同武惠妃的儿子,也不再是他的爱子。

武惠妃去世3年后,唐玄宗便以为已经过世的母亲祈福为借口,下令杨玉环出家做女道士,道号为“太真”。

可是实际上,杨玉环压根没去道观,而是被唐玄宗接进了宫,陪伴在唐玄宗身边。

总算唐玄宗还要点面子,在正史册封杨玉环为贵妃之前,要先为李琩选一个新王妃。

就在这个时候,李琩的养父李宪去世了。李琩主动提出,要以为父守孝的规格,为李宪服丧3年。唐玄宗只好硬生生等了3年,在这期间,宫里的人,都把杨玉环叫做“娘子”。

3年后,李琩一出孝期,唐玄宗立马为李琩娶了一个新王妃,接着,正式把杨玉环册封为贵妃。

唐玄宗自从废黜了原配王皇后之后,便没立过新皇后。杨贵妃,就是当时唐玄宗的后宫里,地位最高的女人。

四、马嵬之变,随父进蜀

被父亲夺走了妻子,李琩是何反应,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

但是,我们可以从考古发现中看出,李琩此后的日子非但未受影响,还越过越滋润——阳城县主李应玄的墓志铭表明,她是李琩的第22个女儿。

而城阳公主,还未必是李琩最小的女儿。

可见,和杨玉环没有一个孩子的李琩,离开杨玉环之后,儿女成群。他对杨玉环,或许早就没没有了任何惦记。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了。

唐玄宗仓惶带着一众后妃和儿孙,逃出长安。他们一路上风餐露宿,皇子皇孙们只能草草睡在地上,百姓挑着糙米饭来到他们面前,这帮饿坏了的贵人竟然直接用手抓着吃。

一行人来到马嵬坡的时候,李琩亲眼看着杨玉环被陈玄礼率军逼死。随后,太子李亨和唐玄宗分道扬镳,李亨留在关内想办法平叛,唐玄宗则一路前往四川。

李琩自然是跟在唐玄宗身边。根据《资治通鉴》记载,在入蜀的过程中,李琩亲自率领一支军队,护卫在唐玄宗的后方。

从那之后,史书上就没有了李琩的记载。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唐朝的大事记,勾勒出他的余生:

李亨夺回两京之后,迎接唐玄宗回京。李琩便跟着父亲回到了长安。

以李亨的猜忌之心,李琩多半不会担任什么重任,而是继续当着他的富贵闲王,直到侄儿唐代宗继位12年后,才安然去世。

在这期间,他还生了一堆孩子。他的第22个女儿阳城县主,便是在安史之乱后,他去世之前4年出生的。

他和第二任妻子韦氏应该也相当恩爱,因为阳城县主的墓志铭显示,她的生母正是寿王妃韦氏。而阳城县主出生的时候,李琩和韦氏,已经成婚26年,是老夫老妻了。

五、写在最后

从现代人的角度来说,李琩这一生,可以说相当惨。他的母亲,曾是唐玄宗最爱的女人,他曾经是唐玄宗最爱的儿子。可是母亲一去世,唐玄宗就夺走了他的妻子。

在影视作品里,李琩一般对杨玉环情深似海,被父夺妻之后痛苦不已,但是又不得不假装在和新王妃好好生活。

不过从史书的记载和他女儿的墓志铭来看,他对杨玉环,未必有多深的感情。反而和第二任王妃韦氏在婚后26年还能生女儿,恐怕他和韦氏,才是真正的夫妻情深。

从这个角度来看,他的人生,似乎又没那么惨了。

毕竟,如果他不那么爱杨玉环,那么受到的伤害就会小很多。

你觉得是不是呢?

丽水芳踪
「丽水芳踪 」发表看法
2023-06-27

若是换做普通人,老爹公然扒灰,抢了自己的媳妇,当儿子的一定会跟老爹拼命,可李隆基是皇帝,别说抢了儿媳妇,就是下令让儿子自杀,他儿子也不得不从。

李瑁,唐玄宗李隆基众多儿子中的一员,第十八子,被封寿王。

李瑁的母亲是武惠妃,别人是母凭子贵,李瑁却是子凭母贵,因为武惠妃曾经是李隆基最宠爱的后妃,虽然没有被册为皇后,但李隆基一度十分宠爱她。武惠妃颇有政治头脑,又心狠手辣,曾策划一系列阴谋,怂恿李隆基把自己的儿子李瑁立为皇太子,然而最终失败。

不过,李瑁还是有收获的,至少收获了美色和婚姻。

在一次婚宴上,年轻的李瑁邂逅杨玉环,立刻被天生丽质的杨玉环吸引,他向父亲李隆基、母亲武惠妃提出请求,想要娶杨玉环为妻,武惠妃答应了给他做主,然后李瑁如愿以偿,娶到了梦寐以求的美人,过上了幸福鸳鸯的生活。

论年龄,杨玉环比李瑁还大一岁,不过两人是同龄人,郎才女貌,门当户对,婚后感情融洽,生活幸福,是一对人人艳羡的神仙眷侣,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杨玉环一直没有生育。

幸福的生活总是短暂的。过了没几年,这对幸福的夫妻就被拆散了。

武惠妃去世后,李隆基着实伤心了很长时间,郁郁寡欢,对其他女人提不起兴趣,但他毕竟是风流皇帝,很快就开始物色新的宠爱对象。

这个时候,李隆基身边的宦官出了一个馊主意说,听说寿王妃杨玉环国色天香,能歌善舞,当世极品,不如让她入宫伺候您,一定能取悦您。

换做别人,这种馊主意肯定不能采纳,但李隆基居然答应了,直接派人到寿王府宣布口谕,宣召儿媳杨玉环入宫,借口当然不能是伺候自己,他总要讲点脸面,而是让杨玉环出家给自己的母亲祈福,实际上却让杨玉环住在宫里,变成了自己的禁脔。

接下来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了,先是"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然后"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再是"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结果导致"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最终"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以上便是《长恨歌》里描述唐玄宗李隆基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了。

面对父亲的横刀夺爱,寿王李瑁当然心在泣血,当他入宫面见时,看到自己的老婆成为老爹的专宠,两人一副卿卿我我的模样,再回想起当初花前月下的幸福生活,自己却要恭恭敬敬地称呼前妻一声"贵妃",对方娇滴滴地回一句"寿王",李瑁连自杀的心都有了。

李瑁当然不服不满,但他没有任何资格和胆量跟老爹叫板,更别说报复了。

更悲催的是,李瑁被老爹公开抢走老婆后,好几年都没有老婆,孤苦伶仃一个人。李隆基都霸占儿媳杨玉环六年了,才想起儿子李瑁连老婆都没了,做主给李瑁娶韦氏为妃,紧接着就赐杨玉环为"贵妃",由于李隆基一直没有册立皇后,杨贵妃成为事实上的六宫之主。

不过,相比杨贵妃被缢死马嵬坡,李瑁虽然被老爹"戴帽"了,结局还不错。

李瑁跟杨玉环没有生育孩子,专家推测杨玉环很可能患有不孕不育症,因为她和李隆基也没有生育,足以证明这一点。反倒是李瑁,自从娶了韦氏为妻,两人一共生育了5个儿子,他本人一直活到55岁,无疾而终,在古代虽然算不得很长寿,却也是善终。

李瑁虽然早年经历不幸,但老天爷是公平的,杨玉环的英年早逝,香消玉殒,李隆基的晚年凄惨,不得自由,都证明了他和儿媳的爱情是违背伦理道德的。

狼烟一九三一
「狼烟一九三一 」发表看法
2023-07-01

管子说,国有四维,家有三纲!四维正则国安,三纲有序,则国泰民安。古人讲,父慈子孝,是社会稳定基本纲常。否则,纲常混乱,便会出现社会动乱,乃至国破家亡,生受耻辱。

昔赵主父崇次子导致自己饿死在沙丘,这是嫡庶之争,康熙朝九子夺嫡是人人皆知的事。

楚平王纳子媳导致了国破死后还被伍子胥鞕尸的悲剧发生。

唐玄宗纳子媳,纲常颠倒。结果便是国家颠倒,生灵涂炭,唐朝国运从此打断,唐玄宗杀子,纳媳,偏听偏信奸相李林甫,宠溺胡儿,天下最肮脏的事他都干了,唐朝焉能不走向衰败灭亡之理?

番茄炒西红柿yo
「番茄炒西红柿yo 」发表看法
2023-06-23

老婆变后妈,李瑁一生是个悲剧;李瑁出生就被父亲唐玄宗送出宫转交他人抚养,少年崭露头角深受唐玄宗钟爱,离东宫位置一步之遥时,母亲却病逝;一生挚爱被亲爹抢走,媳妇瞬间变后妈,看着心爱的女人离自己越来越远,李瑁却无能为力,内心是何等地痛苦与难言。

媳妇被亲爹唐玄宗抢走,作为男人,李瑁丢尽了脸面,从此失去唐玄宗的器重,彻底告别储君大位,安稳生活十余年,马嵬坡下亲眼目睹杨贵妃被赐死,尽管李瑁后半生婚姻生活幸福美满,但经历了人世间大起大落,李瑁后半生注定在抑郁中度过。

杨玉环成为贵妃后,唐玄宗独宠杨玉环十余年,也逐渐疏远了李瑁。唐玄宗抢占了儿子李瑁的媳妇自知理亏,为了弥补对李瑁的歉意,特意下旨封韦昭训之女韦氏为寿王妃。李瑁和妻子韦氏平稳生活了十余年,756年,安禄山起兵反唐,很快逼近长安,唐玄宗带领杨玉环、李瑁等人逃亡四川,途径马嵬坡时遭遇将士哗变,将士处死了杨国忠,唐玄宗为保住皇位将杨玉环赐死,李瑁亲眼看着前妻被赐死,心里何等滋味,杨玉环被赐死后,唐玄宗又委任李瑁安抚众将士,想必李瑁此时想死的心思都有了。

安史之乱后,李瑁重新回到了长安,前半生历经大风大浪,李瑁再也无心朝堂,此后和妻子韦氏一直平安生活下去,生活幸福美满儿女成群,775年李瑁去世,朝堂追赠太傅。

李瑁后半生生活幸福美满儿女成群,很多人认为李瑁的结局也算善终,但我并不这样认为,我认为李瑁的结局是悲催的。为何说李瑁的结局是悲催的?

第一、身为男子,媳妇被父亲霸占,这是一种莫大的耻辱。

作为男子,看着自己老婆被他人赤裸裸霸占,无论古今这都是对一个男子莫大的耻辱;何况霸占杨玉环的还是李瑁亲爹唐玄宗,在礼教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公公霸占儿媳妇这种乱伦更会为天下人所不耻。

李瑁作为唐玄宗的儿子,自己媳妇被亲爹霸占了,李瑁不敢有任何反抗,眼睁睁看着自己妻子离自己越来越远,李瑁被亲爹霸占了媳妇,此后李瑁成为无数文人墨客茶余饭后讽刺的话柄。

如李商隐的《龙池》:“龙池赐酒敞云屏,羯鼓声高众乐停。夜半宴归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 罗大经的《鹤林玉露》:“词微而显,得风人之旨”。

第二、失去了唐玄宗的宠爱,李瑁彻底丧失了皇位竞争人选。

李瑁前半生平步青云深得唐玄宗钟爱,很大原因要归功于他的母亲武惠妃,所谓爱屋及乌,唐玄宗宠爱武惠妃,自然对才华横溢的李瑁也特别钟爱,唐玄宗也曾想过将皇位传给李瑁,但这一切随着武惠妃病逝逐渐消失了。

武惠妃病逝后,唐玄宗紧接着强行霸占了李瑁的媳妇杨玉环,唐玄宗霸占杨玉环后逐渐疏远了李瑁。

唐玄宗刻意疏远李瑁,仅仅是为了掩护自己霸占儿媳妇的丑闻吗?其实不然,作为帝王,唐玄宗从霸占杨玉环那一刻起,就已经做好了背负骂名的准备,他刻意疏远李瑁,更多是为了防备李瑁报复自己,毕竟李隆基强行霸占了李瑁的妻子,一旦重用李瑁或者让李瑁立为储君,难保李瑁不会秋后算账,毕竟唐玄宗皇位就是这样得来的。

无情最是帝王家,李瑁生在帝王家,不知是幸运还是悲哀?

若卿怜
「若卿怜 」发表看法
2023-06-26

李隆基把儿媳妇杨玉环纳入自己的后宫,杨玉环原本的丈夫,是在李隆基众多儿子中排行第十八的寿王李瑁。

李瑁的生母武惠妃,本是李隆基最宠爱的后妃,在李隆基的后宫独占鳌头。李瑁子凭母贵,一直也很得李隆基宠爱。可以说,寿王李瑁的前十几年过得顺风顺水,相当惬意。

李瑁的一位姐妹嫁给了杨氏族中的杨洄,李瑁随母亲观礼,在婚礼上见到了正当妙龄的杨玉环,一见倾心。武惠妃对杨玉环也很满意,后来两人顺顺利利成了亲,少年情侣,很是恩爱了几年。

武惠妃一直努力把寿王李瑁往太子位上推,为此做了很多努力,为李瑁铲除障碍。谁知天意弄人,在李瑁离太子之位很近很近时候,善于筹谋的武惠妃病逝了。

没有了能干的母亲罩着,李瑁慢慢失宠了。很快李隆基放弃李瑁,另立了李亨为太子。

寿王李瑁先是痛失生母,又与太子之位无缘,一时备受打击。却不知,还有更大的不幸等着他。

武惠妃死后,李隆基经常闷闷不乐。后来有宦官进言说,寿王妃杨玉环天香国色,能歌善舞,李隆基便打了杨玉环主意。一道圣旨下来,命寿王妃杨玉环出家清修,法号太真,为武惠妃祈福。遮掩了皇帝明晃晃的意图。实际上,杨玉环被李隆基纳进了自己后宫,一时宠冠后宫。

寿王李瑁继痛失生母之后,又痛失爱妻,眼睁睁看着自己爱人被父亲夺去,却敢怒不敢言。谁叫他的父亲是皇帝呢。

李隆基把杨玉环封了贵妃以后,才想起寿王那还是孤家寡人,就给他指了韦氏女子为妻。后来史书就很少有李瑁的踪迹了。李瑁就这么窝窝囊囊的活到了五十多岁逝去。

淡雨的云
「淡雨的云 」发表看法
2023-06-27

皇门无公街德。

古时,法,对老百姓而设的。

王子犯法,与民同罪,都是到宋代,包黑爷喊出的。

无疑,女人,在皇家,只是一个泄生理欲的一个工具。

汉代还有一个绝世才女,远嫁外域,先后做了祖孙三代的媳妇。后,小皇帝死了,还要给重孙做媳妇,她终于开口了,赐她平民身份吧!她年老了,无法再侍候皇门了。

后,获得准许了。

李隆基抢了儿媳,当然会再给儿子物色美女的。毕竟是自己的儿子嘛。

没处死儿子,就已是天恩荡荡了。如果真有六道轮回的话,我想帝王要多少轮地狱之苦才能洗净作为帝王犯下的劣行。

不爱吃豆子的瘦子
「不爱吃豆子的瘦子 」发表看法
2023-06-24

《长恨歌》大家都读过 ,讲的是唐玄宗李隆基与杨贵妃杨玉环的爱情故事,很多人不知道,其实杨玉环在成为杨贵妃之前,是唐玄宗李隆基第十八个儿子,寿王李瑁的王妃。

才子佳人

李瑁刚开始叫李清,生母是武惠妃,由于他母亲生了几个儿子都夭折了,所以唐玄宗对他还比较宠爱,大概十岁左右的时候被封他为寿王,领益州大都督、剑南节度使。可见唐玄宗还比较爱这第十八个儿子(可后来却抢了儿媳妇,确实匪夷所思)。

李瑁二十岁左右的时候,迎娶杨玉环为正妃,这个时候杨玉环十六岁,两个人还比较般配,郎才女貌,夫妻相敬如宾 ,过了五年的逍遥王爷俏王妃的惬意时光,这种好日子没过多久,就迎来了李瑁的一生耻辱时刻 。

父亲抢老婆

杨玉环二十一岁的时候,被唐玄宗李隆基看中,李隆基用了一些手段,解除了他与李瑁之间的婚姻关系,强占儿媳妇,立她为妃,从此杨玉环就不再是寿王妃,而是历史上著名的杨贵妃,李瑁也不敢跟他的父皇相抗争,从此开始颓废。

结局

中间发生了什么历史没有明确记载,不过日子应该也不是特别好过,每天以酒伤怀,大概五年之后,也就是三十岁的样子,娶了左卫勋二府右郎将军韦昭训的第三女韦氏,两人生了五个女儿,三个儿子。天宝之乱发生后,随唐玄宗离开长安,前往蜀地,也就是今天的四川。后面的事情也就没有明确的历史记载了后面的事情也就没有明确的历史记载了。

李瑁一直活到了,唐代宗大历十年,活了大约六十多岁,李瑁的一生是不幸的,如果唐玄宗没有那么人面兽心,也许他能和杨玉环过很久的夫妻惬意时光,甚至有可能当太子做皇帝,可是历史没有如果。

淡泊的鲸鱼026
「淡泊的鲸鱼026 」发表看法
2023-06-29

公元775年,李瑁病逝,享年55岁,他大起大落的一生就此终结。

被自己老爸抢走了老婆,老婆变成了自己的母妃,我想李瑁是中国历史上最悲催的皇子之一吧。

身为唐玄宗之子,母妃又是玄宗最宠爱的武惠妃,李瑁可以说就是一个含着金钥匙,还是特大金钥匙出身的幸运儿。他一出生,就注定他这一辈子是锦衣玉食,这天下最好的东西,他是唾手可得,毫不费力。

但是,上天是公平的,在给你一些东西时,也会让你失去一些东西。对于李瑁而言,他虽衣食无忧,享受着这人世间几乎所有人臣服的荣耀,可是生在皇家,他注定是享受不到多少的亲情的,身为皇子,亲情永远摆在历益的后面,他们这一生都在为皇位而争斗着,为了皇位,父杀子,子杀父的事情,在中国的历史就从来没有消失过。可以说,生在皇家,多数时候就意味着,亲情将不再是他能拥有的东西。玄宗一朝的皇子,可以说是最为危险的一批人,他们不但要面临着老婆被抢的命运,甚至还要面临着被赐死的结局。唐玄宗,一位将权力视作比亲情更重要的皇帝,当年就因武惠妃的一句话,他就将自己的三个亲生儿子给处死,即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试想,就是这么一位薄情寡义的皇帝,李瑁作为他的儿子,每天的生活岂不是都是如履薄冰的呢?

正因玄宗的绝情与狠决,当李瑁的妻子杨玉环被玄宗皇帝霸占后,李瑁是一句话都不敢说,为了活下去,他只能是默默的承受着这奇耻大辱。

当然,或许是因为愧疚,又或者说是补偿,在夺走了李瑁的妻子后,玄宗对他的赏赐日渐丰厚,其待遇较之其他诸王要好上许多。之后,在天宝四载(745年),唐玄宗见李瑁日益消沉,于心不忍,所以就另为他赐了一门婚事,将韦昭训之女韦氏为嫁于他为王妃。韦氏嫁与李瑁后,或许是因韦氏的贤惠,李瑁渐渐的忘却了曾经的失妻之痛,他与韦氏两人是恩爱非凡,如胶似漆,让人很是羡慕。就这样,到了至德元年(756年),这一年安史之乱爆发,玄宗逃亡蜀地,李瑁亦跟随,此后,直至至德二载(757年)前,李瑁一直都在蜀地陪着玄宗皇帝。757年,随着安禄山被杀,玄宗由成都返回长安,李瑁亦跟随其返回长安。

再之后,史书再无记载他的事迹,料想他是安安心心的作他的闲散王爷,虽无权,但至少衣食无忧,荣华富贵享之不尽用之不竭。唐代宗大历十年(775年),李瑁因病逝世,代宗追赠他为太傅。唐玄宗李隆基和中国四大美女之一杨玉环的旷世爱情为大家所熟知。

按理来说,一位皇帝深爱自己的爱妃是很平常的事情,没有什么话题性可言,可如果这名妃子和皇帝是公公与儿媳妇的关系,那就另当别论了,不但违背伦理道德,而且还会被后人们津津乐道。这事儿还得从李隆基与杨玉环相识的那天说起。记得那是公元734年,玉环受邀参加咸宜公主的大婚庆典,当时在场的贵宾中就有李隆基和李瑁两父子。

这两父子第一次见到美丽的杨玉环就满眼红心,嘴淌口水,喜爱的不得了。这时候同来参加庆典的武惠妃就不乐意了,她是李隆基最宠爱的妃子,如今看到自己老公看别的女人这么入神,那还了得?于是她奋力主张撮合李瑁与杨玉环成婚。这样一来可以避免自己在李隆基心中的地位受挫,同时也满足自己儿子的愿望,再者还能维护朝廷后宫的团结,真是一举三得。

唐玄宗李隆基虽然心有不甘,但是一边是自己最宠的爱妃,另一边又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他能有什么办法呢?只好勉强同意武惠妃的提议,册封玉环为寿玉妃(李瑁当时被封为寿王,所以他的妃子就是寿王妃喽)。接下来说说今天的主人公李瑁,这绝对是一位典型“三富三穷”活到死的悲情角色。早年在亲生母亲武惠妃的庇护下,那真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

公元737年,武惠妃为帮助李瑁夺得太子之位,不惜自损形象,将当时的太子李瑛和李瑁的两个最大的竞争对手:鄂王李瑶、光王李琚陷害致死。如此一来,李瑁成为太子之路就顺畅了许多,加之他又在母亲的帮助下娶到了美若天仙的杨玉环,真可谓是情场赌场双双得意。可惜好景不长,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许是武惠妃的心理素质不太好,也可能是平时没干过多少坏事,经验不足(开玩笑),自从将三王陷害死之后,她突然像遭了病一样精神失常了。

每天长吁短叹,噩梦不断,有时候还莫名其妙地大喊鬼来追她了。结果没多久,她真被鬼捉走了。武惠妃一死,李瑁缺了一个大靠山,一向在母亲光环笼罩下手的妈宝男顿时就慌了手脚,人生地位一落千丈,从云端直坠谷底。

没了武惠妃这道阻碍,李隆基心里就只剩下玉环这一个念想了。不过因为二人关系特殊,唐玄宗也不敢胡来,于是他效仿唐高宗李治的做法,先把杨玉环送到寺庙里出家一段时日,之后秘密接入宫中。再说这李瑁,本来因母亲武惠妃去世已受到不小的打击,结果又遭遇自己亲生父亲夺妻之恨,眼看到手的太子之位也飞走了。想反抗又无能为力,毕竟父亲是皇帝,小胳膊是拧不过大腿的,只能忍气吞声。不过要说李瑁一点儿反抗的行动没有也不是,他有一位养父叫李宪,在杨玉环被李隆基夺走之后,李宪刚好去世。此时万念俱灰的李瑁决定将养父李宪当作亲生父亲对待,为其守孝三年。

李隆基正巧因强夺儿媳之事也羞于见李瑁,便同意他离开皇宫,慢慢就疏远了李瑁。

公元745年,李隆基欲册封杨玉环为贵妃,这时他突然想到自己的儿子李瑁还没有妃子,于是作为补偿,为李瑁娶回一名韦氏嫔妃为妻。这个韦氏虽然样貌不如玉环,但是与李瑁十分恩爱,两人婚后育有五子三女,生活也很幸福。

聪明的月光宝盒2023
「聪明的月光宝盒2023 」发表看法
2023-06-29

唐玄宗李隆基儿子(一生共有30个儿子,其中7个早夭):

长子:李琮,原名李嗣直,母为刘华妃,死后被玄宗追谥为靖德太子;唐肃宗即位后,追谥李琮为奉天皇帝。

第2子:李瑛(郢王),母为赵丽妃,被废为庶人并赐死

第3子:李亨(唐肃宗),原名李玙,母为杨贵嫔,在位7年,762年在宫廷政变中惊忧而死

第4子:李琰(棣王),母为钱妃

第5子:李瑶(鄂王),母为皇甫德仪,因武惠妃诬陷被废为庶人,后被杀

第6子:李琬(靖恭太子),初名李嗣玄,母为刘华妃,安史之乱薨逝

第8子:李琚(光王),母为刘才人,被废为庶人并赐死

第9子:李一(夏悼王),母为武惠妃,夭折

第12子:李璲(仪王),母为刘华妃

第13子:李璬(颍王),本名李沄,母为高婕妤,享年六十六岁

第15子:李敏(怀哀王),母为武惠妃,夭折

第16子:李璘(永王),母为郭顺仪,谋乱被杀

第18子:李瑁(寿王),母为武惠妃,正妃杨玉环被父亲唐玄宗所夺

第20子:李玢(延王),母为柳婕妤

第21子:李琦(盛王),母为武惠妃

第22子:李环(济王),母为钟美人,逸其薨年

第23子:李瑝(信王),母为卢美人

第24子:李玼(义王),母为阎才人

第25子:李珪(陈王),母为王美人

第26子:李珙(丰王),母为陈才人,赐死

第27子:李瑱(恒王),母为郑才人

第29子:李璇(凉王),母为武贤仪

第30子:李璥(汴哀王),母为武贤仪

史海钓客
「史海钓客 」发表看法
2023-06-28

其实,在肃宗皇帝做太子之前,唐明皇还立了一个太子叫做李瑛。这位太子和他的两个兄弟王鄂光王关系不错。后来因为政治斗争原因,唐明皇做了一日杀三子的事情,太子鄂王光王全部死去最后才挑选了忠王李亨做太子也就是后来的肃宗皇帝所谓薛王沉醉寿王醒的古诗等于事后诸葛亮。唐明皇后来的下场,也算他自己自作自受了,万民无辜受此劳苦

喵呜的小耳朵儿
「喵呜的小耳朵儿 」发表看法
2023-06-30

拥有权利,可以随所欲为的做任何一件事,这在唐明皇李隆基身上,表现的淋淋尽致,把儿媳变为自己的女人,也只有他能做的出。

做为一个男人,李隆基的儿子李瑁,看着心爱的女人转瞬成为了自己的‘母亲’,心再滴血,也只能默默自己擦拭伤口。王的权利高高在上,忤逆,必回招杀身之祸,就算亲身儿子也是枉然。坦然接受,是最好的。好在李隆基及时给了儿子补偿,钦点了新儿媳韦妃,两人也可以说恩爱有加吧,先后育有多名子女,李隆基还先后封了三个孙儿为王,李瑁多年后也是寿终正寝,也算是不幸中的大幸。

所以说,在人的一生中,遇到不顺心的事,也千万不要自暴自弃,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机会。物极必反,活着就不能计较一时一地的得失,相信,你失去的,老天会用另一种方式来补偿你。因为这世界上没有绝对的霉运 与 好运!

欢迎发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