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性的,还真没读过太多,但如果把我这个人分为‘唯心’和‘唯物’两部分的话,那么可以非常肯定的就是‘唯物’部分全都是从毛主席的著作当中得来。或许,伟人自有伟大之处,但凡是入了他的门、哪怕只是深刻的理解了只言片语,也依旧可以凭此建立一个属于自我的世界!而我,相对而言也仅是对于《矛盾论》的理解较深一点而已,而这却实实在在的支撑起了我的整个精神世界。说来,就是这么神奇!思来,不得不让人佩服。
我是在困惑中、困顿中、困难中开始读毛主席的书的。从上个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开始,我陆续读了《毛泽东选集》、《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毛泽东军事文选》、《毛泽东外交文选》、《毛泽东民族工作文选》、《毛泽东文集》部分、《毛泽东年谱》部分。
读毛主席的书,收获极大。
一是了解了历史,懂得了这个党、国家、军队、社会、民族是如何走过来的,澄清了很多历史误解、曲解。
二是理解了毛主席。在各个重大的历史关头,他老人家是如何决策的,出于什么目的,从而对他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重大决策、重大思想观点、重要思路等,有了更深的理解。对毛主席是怎样的人,有了近距离的观察。他真是千古一人,大公无私的一人、雄才大略的一人、风流潇洒的一人!无人能及!
三是对于观察今天的社会和世界有很大益处。实际上,尽管毛主席已经离开我们47年了,但是历史地看,只是一瞬间,世界历史的大时代依然没有改变,毛主席的很多思想依然发挥着作用,他的世界观方法论更是具有跨越时空的生命力。
我通读了毛选五卷,心得体会多多,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毛主席就是超人伟人。说他是超人,因为他的思想谋略远超他同时代的同事,从建党和秋收起义一直到建国,用事实已经证明了。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他始终如一并做到了。有六位亲人献出了生命,建国后夜以继日为党工作直到生命的终结。三是胸怀大我无小我,从不谋私利。他死时遗产只有几件破衣烂衫,稿费全部归于国家。四是忧国忧民至死忘不下他的国家安危和人民生活。他对国家长治久安的多方探索,比如反修防修、教育革命改革、知青下乡接受再教育、大办“五七”干校教育干部不忘初心、培养千万“赤脚医生”等等,目的只有一个,防止广大人民群众吃两遍苦受二茬罪。当前,千千万万人民群众怀念他,只有几个跳梁小丑抵毁他。有良心的人可看毛选五卷,当时毛主席对强制拆迁的批评并支持群众抵制,他心中只有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
关于读毛主席的著作,我很喜欢读诗词。之外的观点理论丰富多彩。
尤其是《实践论》,《矛盾论》,《糟得很和好得很》,《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愚公移山》,《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第五卷,等许多文章。
从中最有深刻记意的是实践论。
使我懂得了真理的来源是实践!
任何理论都必须经得起考验,经得起考验的观点理论才是真理!
任何理论的是与非,错误与正确,都必须接受实践的检验!
历史的,现实的,人类的认识世界不断进步,都必须接受事实证明!
无论是科技的观点,还是政治的观点,都必须接受历史与现实结合的事实证明,才能判断出真伪,这特称之为实践出真知!
任何时候,任何理论都不能随意下结论称之为真理。理论的观点都要接受实践的检验,才能判断之是真理还是谬论,只有一个判断的标准,而判断理论是谬论还是真理,只有实践才能判断作结论。
由近及远,由浅入深,从历史事实上与现实事实上来证明。任何时候脱离了历史与现实的空谈理论,都不可能获得真理!
所以,通过实践检理论的是与非,真与假,对与错,才能判断出什么是谬论,什么是真理!
所以,认识真与假,只有一个判断标准,就是检验理论的是与非,从中获取真实的故事,得到认识世界的真理!
结论,实践是检验是与非的试金石。实验是获得真理的透视镜!
我个人的观点理论,也可以通过实验中得到证明!
请大家批评为谢!
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北京,当天下午,毛泽东在寓所会见了尼克松。在交谈中尼克松对毛泽东说:“我读过主席的诗词和讲话,我知道主席是一位思想深刻的哲学家”。“主席的著作推动了一个国家,改造了这个世界”。
1976年9月9日,美国总统福特在哀悼毛泽东主席的唁电中说:“在任何时代成为历史伟人的人是很少的,毛主席是其中的一位。他的领导是几十年来改造中国的决定性因素,他的著作给人类文化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可见,毛主席的著作不仅对我们中国产生了巨大的作用,而且对世界的影响也是了不起的。
关于这个提问是笔者意外发布出来的,不料无法删除了。如果直接做答,可能对创作意义不是很大,如果有作答的朋友,可以把创作思路展开一些。
譬如,在这几十年的现实生活中,你有没有发现被曲解或误传的毛主席指示?
笔者认为“以阶级斗争为纲”,这句话就不是毛主席著作里面的原文,毛主席从来没有发表过这样的最高指示,能与“以阶级斗斗争为纲”相匹配或相近似的,就是“阶级斗争是纲,其余都是目”。
“阶级斗争是纲,其余都是目”,出自《毛主席重要指示》第二自然段:“社会主义社会有没有阶级斗争?什么‘三项指示为纲’,安定团结不是不要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纲,其余都是目。
1972年1月1日,毛主席在外地巡视期间同沿途各地负责同志的谈话中,又提出了另外一句“路线是个纲,纲举目张”。
其实,“以阶级斗争为纲”和“阶级斗争是纲,其余都是目”,只一字之差,但意思却完全不相同。前者可以作为一种政治刚领理解,而后者只是体现多种工作中的重点是这个纲,其余都是目。
这个口号的来历,实际上是1964年9月18日,刘少奇同志代表中共中央为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所制定的《关于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一些具体政策的规定》(修正草案)中提出来的。该(草案)第一条中写道:按照毛泽东同志的指示,这次运动应当以阶级斗争为纲,抓住五个要点,放手发动群众,有步骤地、有领导地开展群众性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后来,这句“以阶级斗争为纲”就被各种文件、报刊杂志传播成了毛主席的最高指示。也就是这么一句最高指示,让全党、全国人民呼喊了几十年,结果在毛主席逝世后便成了反毛派,诋毁和攻击毛主席的一个理论借口。
与这句子虚乌有相类似的,还有1976年4月30日下午毛主席在会见了新西兰总理马尔登后,听了华国锋的工作汇报,感觉说话很困难,于是交给了华国华三张纸条。其中有一句是“照过去方针办”,一时间,在四人帮的操众下,全国几十种报刊突然传出毛主席的遗嘱:“按既定方针办”。
“按既定方针办”和“照过去方针办”有什么区别呢?它的指向、概念、意思有所不同。既定方针是指近期确定下来的方针,过去方针是指原来贯用的方针。在一般正常情况下,可以作为同一个意思理解,但作为在遗嘱这种特殊情况下,就是完全两种不同的概念了。
“照过去方针办”就是照大家都知道的老方针办,而“按既定方针办”就是临时新定下来的方针,或者是多数人还不知道的方针,这样一来就有操作性的空间了。华国锋感觉到了事情的严重性,拿出了毛主席的手稿,揭穿了“按既定方针办”的背后阴谋。
所以,我们读毛主席著作,粗枝大叶可不行的,要细心品读,每一个字都不能弄错。
我最喜欢 的毛主席的十篇著作,五首诗歌五篇文章。
一、《沁园春雪》中国历史最豪放最大气磅礴的诗歌之一。
二、《沁园春长沙》中国励志诗歌的典范。
三、《七律长征》
四、《七律人民解放军渡过长江》
五、《浣溪沙和柳亚子先生》
六、《论持久战》
七、《为人民服务》
八、《纪念白求恩》
九、《反对党八股》
十、《愚公移山》
毛主席的老三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那时的人都要会背。毛主席老三段都要求会背。我背毛主席老三段每一段的头一句,第一段第一句:领导我们事业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
第二段第一句: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第三段第一句:我们应当相信群众,我们应当相信党。学习毛主席著作活学活用学用结合,这就是体会。
我在部队时读过毛主席(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毛主席在1936年红军到还陕北后,毛主席系统地研究了“孙子兵法”,德国军事家克劳塞维茨写的(战争论)以及苏联日本的战例条例,而后毛主席写了著名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毛主席说战略战术者: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根据战场上瞬吸万变的势态不能教条的生搬硬套的制定作战计划,根据不同的地势、气候等因素制定作战计划以及撤退路线。这是个人的体会,作为部队上的军事主官应该认真看一下毛主席的(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这篇文章。
看了一吓众人所读,其实我也被迫读过,所谓被迫是中学时,几乎一上午都读。中学哪来的文化?没文化,只是想看,唐宋文之华彩,左传之智慧,但可是,当时未有,也不许看的。乎是于,只是那个样子读,沒有白读,有些人总是读也白读,他不会读。仅记,其十大军亊原则其一则,大概是第二卷。-一则大意是,在各个军伐间隙中寻生存发展空间,事实也如此,居地多在各势力所不及之地。想用,找予盾,钻空子一词,觉不适,故未用。其余都就假酒喝没了
本文由作者:用户2529834961.5 于 2023-06-12 发表,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本文链接: https://app.yangtata.com/question/7220793710652293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