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大熊猫为啥是黑白熊?> 正文

大熊猫为啥是黑白熊?

介绍下大熊猫的种加词(melanoleuca),抛砖引玉! Ailuropoda melanoleuca David, 1869大熊猫 melanoleuca这个词呢,我们可以直接放到维基词典中检索得到它的含义解释,如下: 从上面可以看到该词指的的黑和白的意思,可以猜测该词指的是大熊猫的某种性状的颜色特征。 我们还可以从词根字典中得到词根的释义: 也能猜到该词响应的含义 当然,现在发表新类群的名字时候需要说明词语的语源学Etymology,一般作者会在Etymology部分给出其拟定的新类群名字的解释。因此,学名的具体含义查看发表人的原始描述得到的答案才是最正确的。还有些物种的学名仅仅是字母的编凑,没有什么具体含义。
  • 原始档案和记录原始档案和记录
  • 2023-05-11
  • 21
  • 共5人回复
凡夫俗子SS
「凡夫俗子SS 」发表看法
2023-05-16

作为中国仅有的生物,不管它们是啥颜色,都叫人怜爱。

首先,他们不会主动招惹其他的生物,虽然外表萌萌哒,但是遇到敌人也有很强的自我保护能力。像极了中国人的性格,别看外表无辜就以为好欺负。

作为上古神兽能存活至今,他们有很强的适应自然的能力,不要人为的电击繁殖干扰生态,也不要打着保护的名义抽骨髓去研究他们,他们骨子里就是个中国人类。没什么好研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大自然很神奇给每个生物都安装了天敌,所以,什么长生不老,都是违背自然规律。违背自然规律就要被大自然惩罚。不要以为自己是什么无神论,其他的圣灵都不存在,心中要敬畏自然,遵循自然!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不是什么祝福和咀咒。可怜的林慧和乐乐,还有其他无辜的国宝,他们死不瞑目啊!

海豚音a
「海豚音a 」发表看法
2023-05-12

大熊猫黑白两色的原因是为了伪装和交流。它们的脸、颈部、腹部和臀部都是白色的,有助于在雪地中隐藏自己;四肢是黑色的,可以帮助它们躲藏在阴暗的地方。此外,黑色的耳朵和眼圈有助于熊猫之间彼此识别,或是在求爱时向竞争对手示强。 研究人员还发现,熊猫基本只吃竹子,这种饮食习惯意味着它们不能存储足够的脂肪冬眠,必须一年四季在外觅食,因此需要在长途跋涉中隐匿自己,黑白两色的毛色也能帮助它们进行伪装。

成长的阿牛哥
「成长的阿牛哥 」发表看法
2023-05-15

关于大熊猫为啥是黑白色的,有几种说法,最常见的是保暖说和保护色说。

保暖说

能猫出现在第四纪冰期,为了适应寒冷的环境,熊猫产生了黑白相间的毛色。耳朵,四肢都是身体上血液循环难以到达的地方,也就是容易变冷,所以这样的部位都是黑色,因为黑色吸热效果好,可以为大熊猫保暖。而且眼睛周围是黑色也是对眼睛的一种保护。因为雪地反射的光线很晃眼,而黑色的眼圈可以有效减少眩光的影响。

保护色说

很多情况下,具有黑白色斑的动物可以打破轮廓线,让捕猎者不容易判断对方的具体位置和距离,譬如斑马的斑纹很显眼,但是一群斑马在一起的时候,身上的线条彼此混杂,狮子看到的就是一堆线条,很难判断某只具体的斑马的位置而发起有效攻击,这就是种障眼法。大熊猫的黑白毛色主要是在未成年期,成年熊猫的白色毛上呈现洗不掉的棕色。熊猫的黑白色可以在雪地里隐蔽自己,远处只看到几个黑斑,很难联想到是一头什么动物,因为熊猫的外形轮廓在白色背景下是支离破碎的。

另外还有人认为,这种对比强烈的黑白色是大熊猫进化出来的警戒色,可以让捕食者望风而逃。也有人说,黑白颜色就像是大熊猫的指纹一样,每只熊猫都是不同的,这样可以区分彼此。

冬小宋
「冬小宋 」发表看法
2023-05-15

大熊猫,属于食肉目、熊科、大熊猫亚科和大熊猫属唯一的哺乳动物,体色为黑白两色,它有着圆圆的脸颊,大大的黑眼圈,胖嘟嘟的身体,标志性的内八字的行走方式,也有解剖刀般锋利的爪子。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动物之一。

大熊猫头部和身体毛色黑白相间分明,但黑非纯黑,白也不是纯白,而是黑中透褐,白中带黄。秦岭地区的个体偏大,体毛粗糙,腹毛略呈棕色色泽。岷山(尤以青川平武)则个体较小,体毛也较前者为细,腹毛棕色不明显,但凉山的个体并不偏小。

大熊猫黑白相间的外表,有利于隐蔽在密林的树上和积雪的地面而不易被天敌发现。相对锋利的爪和发达有力的前后肢,有利于大熊猫能快速爬上高大的乔木。

不过大熊猫中还有棕色的,是一种较为罕见的大熊猫变种个体。截止2009年,有科学记载以来世界上一共仅发现过五只棕色大熊猫,发现地点均为大熊猫的重要栖息地之一陕西秦岭山脉核心地区。

在陕西的秦岭大熊猫研究中心,就有一只棕色圈养大熊猫—七仔,它是一只能拍彩色照片的大熊猫哟。

迷茫m
「迷茫m 」发表看法
2023-05-13

作为国宝,大熊猫几乎是人见人爱,国内外都是如此,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是黑白的,样子很萌。大自然中的动物往往会进化出更接近环境的色彩,黑白这种对比强烈的颜色确实难以理解,现在中外科学家总算研究清楚为啥了。来自英国布里斯托大学、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的研究团队最近在《科学报告》杂志上公布了有关大熊猫颜色的研究论文。

在此之前,有关大熊猫黑白配色的问题有多种解释,有一种说法是黑白颜色就像是大熊猫的指纹一样,每只熊猫都是不同的,这样可以区分彼此。还有一种说法是这种对比强烈的黑白色是大熊猫进化出来的警戒色,可以让捕食者望风而逃。

现在的研究结果有更充分的解释,他们解释了大熊猫的黑白配色在捕食者可能的颜色意义。据报道,在这项研究中,研究团队分析的对象是15张于2007-2014年间,在陕西省佛坪自然保护区拍摄的大熊猫在野外活动的罕见照片。这些照片反映了不同的自然背景——从积雪覆盖的冬季到阳光充足的夏季,拍照地点距离大熊猫5-150米不等。在计算机模拟中,当研究团队分别将这些照片呈现在猫科动物、犬科动物的视觉模式中时,他们发现,大熊猫的黑白色块在自然背景中并不醒目。相反,这两种颜色帮助它们与背景中的不同元素相融合:黑色的毛发与树干、阴影“融为一体”,白色与树叶以及冬季的雪地背景颜色相近。而岩石因光照不同而形成的阴阳面,更是分别与大熊猫的两种颜色相符。由于大熊猫生存的环境在不同季节中色调不同,因此黑白色块可以看作是对这种季节性变化的折衷。

简单来说就是,大熊猫的黑白配色组合在一起就起到了额外的伪装效果,捕食者眼中的可能不是一只完整的大熊猫,而是几个深色和浅色的色块。在远距离时,这一点尤其明显。研究模型也证实了这一点:在捕食者眼里,当距离超过55米时,大熊猫的轮廓将不再清晰。

总之一句话,熊猫的黑白配色也是大自然进化出来的,人类看着好玩、卖萌,但人家的初衷可不是如此,依然是为了防御敌人。

欢迎发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