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夜爆火到素颜曝光全网黑,“挖呀挖”黄老师,到底得罪了谁?> 正文

一夜爆火到素颜曝光全网黑,“挖呀挖”黄老师,到底得罪了谁?

  • 用户2531055897用户2531055897
  • 2023-06-22
  • 14
  • 共10人回复
晓非新观察
「晓非新观察 」发表看法
2023-06-23

我认为,黄老师并没有得罪谁,而是“在人们的心灵里挖呀挖呀挖,种下小小的种子却长出草和花”。

因一首儿歌走红的黄老师,却遭到了一些人的质疑,造谣和网曝。小小的视频,如同小小的种子应该长出来美丽的鲜花,结果却长出了很多杂草,甚至是有害的“毒草”,危及人们的身心健康。

其实,如今,社会上的戾气越来越重了,形成了一种仇富的心理,看见人家走红挣钱多了,就认为是不义之财,或者是不劳而获,说什么的都有,眼红得不得了。

据说,有一种心理疾病,叫做“无聊综合征”就是成天闲的没事,以骂这个怼那个为快乐,看见什么都要骂一骂。面对一夜走红的网红人物,更是闲得蛋疼,更要好好挖一挖,骂一骂,怼一怼了。这种人,心里有病,得治一治。如果你看不惯,也可以不去理会就是了,何必挖出骂声一片。

扬升之路
「扬升之路 」发表看法
2023-06-30

黄老师没有得罪谁

她遭受的是大众对“成功的随机性不公感”的敌意

是大众对“成功的快速性”带来影响力背后的未来堪忧

付出与回报的对等性?

如果现在一夜爆火的是一位历经数年科研,为我国研发出富国安民,利于百姓的科技成果的人才,会不会是一样的结果呢?

如果现在一夜爆火的是根植于农村建设,带着贫困土壤的乡亲们发家致富的人,会怎样呢?

如果现在一夜爆火的是保家卫国,在严寒之地戍守边防的将士,这又会是如何?

如果现在一夜爆火的是不离不弃的照顾生病女友,在病房跟她结婚,女孩去世11年后仍单身的男孩呢?

以上的例子中的他们在精神,信仰,大义上是伟人,是值得尊敬,值得学习宣扬的。

目前对黄老师所有的了解,仅限于幼儿园老师,唱了一首歌《挖呀挖》。

某种影响力带来的威胁感

“爆火”带来的是:金钱,名利,影响力等,而这些在世俗里意味着成功。某种程度上,我们不得不去承认,黄老师通过某平台上到现在的一夜爆火,她成功了。

作为普通民众,我们并不清楚像黄老师这样的网络红人越来越多,这种快捷成功带来的影响力终将带我们去何地?

福与德

很多时候,当一个人偶然的成功后,自身德行无法匹配,则无法守住这份福气。

俗世佳音
「俗世佳音 」发表看法
2023-06-27

黄老师没有得罪谁,她只是经历了大部分素人突变网红后的必经之路。

黄老师的红,红得挺突然,流量密码这个事真不好把握。不要说素人,就是艺人,背后是团队,也无法把握爆红的密码。所以才说,大红靠命。

黄老师莫名其妙的一首挖呀挖,尤其背景音中稚嫩的童音,大概击中了中年老男人沧桑的心,被喜欢,被传播,然后被平台大数据搜罗到,给予流量扶持,然后突然火爆了。

但短视频记忆是属鱼的,15秒。

再说了,本山大叔有过一句经典台词:多大屁股,穿多大裤衩。

爆红的人基本必经这四步:红、黑、辩、凉。

你这么红了,下一步就是挖黑料,素颜难看这都是小事了。都是成年人,哪有十全十美的人?没挖出虐待儿童,脾气不好,做三,收礼都需要庆幸。

有的突然火起来的素人,被挖得后悔自己红。

然后,黄老师和她的粉丝一定会分辩,可是有多少人会听?大家早就被新的热点吸引走了。

用不了多久,黄老师就将是互联网的一个记忆,或者一个案例分析了。

流量时代就是这么残酷。

为你祈福为你加油
「为你祈福为你加油 」发表看法
2023-06-28

黄老师谁也没得罪,而是违反了规律。

俗话说:当着穷人吃肉,别吧唧嘴儿。我们可以设想一下——黄老师的视频受到欢迎之后,大家发现他没有从中受益,如果他因为发了一条视频,平台奖励了她千八块钱。也许会有人说少,这时她坚持不受益。那么被黑的结果肯定不会发生。而且会有人说她不会炒作自己,包装自己,不会利用机会赚钱。

黄老师的行为没有原则性的错误,因为她的所作所为都是合法的,也没有触碰到任何道德底线。按道理来说不应该受到非议。但人心里的羡慕嫉妒恨是正常的存在。而黄老师错就错在不按照规律办事。核心就是两个字:低调。

在网络发达的如今,在直播间里每时每刻都受到成千上万的人关注。这时你就是焦点,就是舆论的中心。如果你爱惜羽毛,那么就要有倍加珍惜。古人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既然名得了,利也得了。也就不用后悔。就当人生经验吧。

堂吉诃德和他的驴
「堂吉诃德和他的驴 」发表看法
2023-06-24

得罪了不少人的嫉妒心。所谓:见不得他人比自己过得好,人怕出名猪怕壮。你突然一夜成功了,而且长得也很普通,凭什么?这种心理很多,人性不可免的嫉妒眼红造成的。现在网红很赚钱,一旦红起来,迅速开直播变现,这些钱是打工好多年都赚不来的,比如一些泡面哥,羊蛋姐,挖呀挖的黄老师。一夜之间粉数好几十万,有些粉丝就有商务代言找你,因为流量所在都是利益。

有了粉丝可以签约网红网络有限公司,一年也有个上百万收入。不签约的话自己慢慢经营自己的团队也是可以的,有了粉丝基数就有商务广告,一条几十万,或者几万都是轻松简单的事,这能不让人羡慕嫉妒恨吗?

既然红了,成为公众人物了,曝光多了,就要承受被人各种人肉搜索的可能。以前很多都被扒了出来,这也是赚钱应付出的代价。黄老师也很一般,这样都能火,大家自然心里有愤愤不平的感觉,自己不比他差,她凭什么?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过,但成功的人寥寥可数,成功需要各种机缘。踏踏实实不能致富,只能温饱,很多人都想一夜暴富,短视频时代提供了这种可能,普通人也能出圈。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人比人该死,货比货该扔,还是平常心吧。

文叔聊天下
「文叔聊天下 」发表看法
2023-06-23

最近,一位名叫黄老师的幼儿园教师因在网络上分享自己唱的手语儿歌 -《挖呀挖》,

而走红网络。该视频中,黄老师是独自一人演唱并没有小孩子出现。

这首儿歌在网络上引起了很大反响,受到了不少网友的喜爱和追捧。

然而,最近有一些网友指责黄老师存在着侵权和抄袭行为。

这些指控引发了一场互联网争议,颇具争议性。

我们要强调的是,黄老师创作的《挖呀挖》儿歌并没有侵犯其他人的版权或知识产权。

我们呼吁广大网友能够理性看待,对于这种毫无根据的指责行为,

不要轻易相信谣言和停不了的质疑,同时也要遵守网络言论基本规范,

维护互联网的良好秩序和健康发展。

我们要强调的是,黄老师的成名与其外貌和形象无关,

我们不应该对此作过多的评价和关注。我们希望广大网友都能够尊重她的创作和付出,

给予她应有的尊重和支持。

最后,我们对我们之前的错误报道深表歉意,

我们将努力提高新闻报道的准确性和可信度,

确保为广大读者提供更加权威、可靠、优质的新闻服务。

会偷懒的邵老师
「会偷懒的邵老师 」发表看法
2023-06-24

自媒体时代,很多人渴望一夜爆红,但是红了以后呢?黄老师的儿歌只是一首儿歌,红了儿歌红了人都可以,但是红了以后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这个经济效益会让很多人眼红,甚至可以说让很多人嫉妒。

从黄老师事件来看,自媒体给了普通人机会。但是自媒体发展到现在已经不是刚开始的自媒体。现在的自媒体人需要有真本事才能服众。也是在告诫那些想走捷径的人,捷径没有那么容易,打铁还需自身硬!想要在自媒体中获得一席之地,你就必须有特长,有别人需要的内涵。仅仅靠外在的红火,也就只能是一时的名利。戒骄戒躁,充实内外,让人们看到更多的价值,才能赢得更多人的认可与尊重。

愚翁先森
「愚翁先森 」发表看法
2023-07-01

“多情却被无情恼”。相信苏轼先生的这首古词《蝶恋花.春景》,各位网友都不陌生。前几句,句句精彩,到了这最后一句,一个“恼”字,简直就是神来之笔!

回到正题。为啥“挖呀挖”黄老师被网暴?恼了!谁“恼”了?有些网友“被”恼了。另外。黄老师说歌谣不重要,是笑是哭也不重要,重要的她在直播中说出的歌谣以外的任何话题。这相信大家都懂的,话点到即止,说得太明白伤人……

大家心里都清楚,“黄老师”不过就是个幼儿教师,学习传播了“桃子老师”的歌谣,这确实是件极其平常的事情。即便是“黄老师”网络蹿红,挣了些钱,网暴也与钱没啥关系。关键是“黄老师”年轻率真,长得又有几分“锦色”,这诱发了一些网友们心中难以言喻的“那个啥……”,于是“被”“恼”了的网友们火力全开。这是一种被扭曲心态绑架的捉弄,目的错综复杂。

身在局中的“黄老师”之初,定是一头雾水,没有招惹过谁呀?她不解,很多同情黄老师的网友也不解,包括我个人。这种“无名火起”的诱发因素究竟是什么?思来想去,偶然记起苏东坡老先生《春景》诗歌里那句名言,不由得茅塞顿开。

毋庸赘言:多情却被无情恼啊!这难道不是今年癸卯春日里的一景儿吗?

进取黄黄天
「进取黄黄天 」发表看法
2023-06-28

黄老师仅仅是一个幼儿园的老师,再平常不过的用普通教材教孩子们唱儿歌,没有过错,就是有什么,也是无故意并可以谅解的。她的火爆只是网络的推波助澜,支持的,反对的,深挖的……在网上沉渣泛起。在我看来,黄老师本身无意得罪谁,其实就是各种观念的碰撞与内心情绪化的集中展现,偶然将她推到风口浪尖,火了这一把。

莺花故事
「莺花故事 」发表看法
2023-06-30

在古希腊,苏格拉底有一个伟大的

智慧的声誉。

有一天,有人来找到这位伟大的哲学家,对他说:

——你知道我刚听说你的朋友吗?

“等一下,”苏格拉底回答说。在你告诉我,

我想考考你们三个筛子。

-三个筛子?

"是的,"苏格拉底继续说。在告诉任何关于其他人,这是很好的采取时间来过滤你的意思。我称之为三个筛子。

第一个筛子是真理。

你有没有检查过你要讲给我的是真的吗?

-不,我只是听到它。

-非常好!所以,你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我们继续用第二个筛子;仁慈。

你想告诉我关于我的朋友的好事吗?

-哦,不!恰恰相反。

“那么,”苏格拉底问,“你想告诉我吗?

关于他的坏事而你甚至不确定是真的吗?也许你还能通过第三个筛子,效用筛子。我要知道你要告诉我这件事是有用的吗吗?

-不,真的

“那么,”苏格拉底下结论说,“你要说的是要告诉我,既不真实,也不好,更没有用。

那你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

“八卦是个坏东西。一开始可能会似乎令人愉快和有趣,但最终,它填补了也会毒害我们的心灵!

欢迎发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