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纠正一下问题,没有“佑匹克隆”这个药物名词,应当叫“右佐匹克隆”。
也就是说,这个问题应当是右佐匹克隆和佐匹克隆有什么不同。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它俩是什么物质。
(1)右佐匹克隆的化学分子式与佐匹克隆完全一样,都是C17H17ClN6O3。
(2)右佐匹克隆的化学名词与佐匹克隆几乎完全一样,都是6-(5-氯吡啶-2-基)-7-[(4-甲基哌嗪-1-基)羰氧基]-5,6-二氢吡咯[3.4-b]吡嗪-5-酮。
只是右佐匹克隆前面 有时多一个(+)符号,即(+)6-(5-氯吡啶-2-基)-7-[(4-甲基哌嗪-1-基)羰氧基]-5,6-二氢吡咯[3.4-b]吡嗪-5-酮。
(3)右佐匹克隆的分子量与佐匹克隆3完全一样,都是388.81。
也就是说,右佐匹克隆与佐匹克隆几乎完全一样,不错,唯一的区别就是右佐匹克隆的化学名称多一个(+)符号。
这个(+)符号叫作“右旋体”,也就是说,右佐匹克隆是佐匹克隆的右旋体。
什么是右旋体呢?打一个最恰当比方,如果把佐匹克隆比喻是你的左手,那么,右佐匹克隆就是你的右手。
如果把你的左手合上你的右手,几乎完全可以重合,也就是说,几乎完全一样。
以上我是从化学分子式、化学名词、分子量这3个角度,来给大家解释右佐匹克隆与佐匹克隆是几乎完全一样的药物,所不同的就是右佐匹克隆是佐匹克隆的右旋体。
那么,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它俩的效果有什么不同呢?
首先佐匹克隆是老产品,右佐匹克隆是新产品,也就是说,右佐匹克隆是佐匹克隆升级产品。
其次,患者吃右佐匹克隆时,耐受力更好一些,中毒副作用更不容易发生,尤其是对有睡眠障碍的患者更适合。
你同意我的观点吗?欢迎你在评论区发表你的看法!
右佐匹克隆和佐匹克隆本质上都是佐匹克隆,只不过右佐匹克隆是在佐匹克隆的药物成分基础上的再次提纯上午,所以两者之前确实存在一定区别,今天我们就一起探讨一下两者的区别。
佐匹克隆
我们都知道,佐匹克隆是第三代新型镇静安眠药物,属于非苯二氮卓类安眠药物,但药理作用于苯二氮卓类药物相似,与苯二氮卓类药物作用于相同受体,但结合方式区别于前者。常规剂量具有镇静催眠和肌肉松弛作用。药物特点是引导睡眠迅速,提高睡眠质量,减少觉醒次数,但作用时间相对较短,第二天晨起后一般不会出现由于药物作用时间未过而导致的头晕、乏力的感觉。
另外佐匹克隆被精神科医生广泛推荐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与苯二氮卓类药物不同的作用机制,决定了理论上不存在苯二氮卓类镇静药物所特有的药物依赖问题。而且目前认为佐匹克隆是长期服用的安眠药物中对身体影响最小的药物。
在临床上我的感受也是右佐匹克隆的疗效更好,入睡更快,延长总睡眠时间,提高睡眠质量, 并且无宿醉感,对服药第二天的影响还要小于佐匹克隆。当然,也有个别患者服用佐匹克隆的疗效要优于右佐匹克隆,这就是精神医学个体化治疗的特点了。
目前的普遍认知是右佐匹克隆的效果更好,引导睡眠更快,睡眠时间更长,睡眠质量更优,且第二天白天的影响还要更明显小于佐匹克隆。但并不是对所有人都是右佐匹克隆更好,更适合。所以服用安眠药物的时候还是应该以专业的精神科医生的建议为主,选择最适合个人的失眠治疗药物。
谢邀.
对于经常失眠的人来说,这两个药并不陌生。
右佐匹克隆片和佐匹克隆片均属于镇静催眠药.
主要用于治疗失眠.
1、佐匹克隆是由法国开发并在法国生产销售而后出国销往全世界,属于第三代镇静催眠药,佐匹克隆有镇静催眠、抗焦虑、抗癫痫和松弛肌肉的作用,是一个不良反应少、疗效良好的较为理想的镇静催眠药。
右佐匹克隆通常是睡前口服,在服用药物后当天不应该从事开车和操作精密仪器需要提高安全警惕和协调的工作。
我国失眠患者非常多,对镇静催眠药需求很大,但目前临床上仍广泛使用长效的苯二氮卓类,而疗效更好、不良反应更少的右佐匹克隆有望成为镇静催眠一种新的选择.
(图片来源于网络,不作为商业用途!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和用药的依据,不能代替医生和其他医务人员的诊断和治疗以及建议,如有身体不舒服,请及时就医。)
题主应该问的是右佐匹克隆和佐匹克隆有什么区别。简单的说右佐匹克隆是佐匹克隆的右旋结构,它也叫做艾司佐匹克隆。他们功能主治是一样的,区别在于副作用以及有效剂量。
不管是右佐匹克隆还是佐匹克隆,都可能产生头晕、乏力、肌肉震颤、口干等不良反应,相比而言,右佐匹克隆发生率比佐匹克隆要低很多,在疗效上,右佐匹克隆一半的剂量就可达到甚至超过佐匹克隆的疗效。
在这里需要说的是,佐匹克隆与右佐匹克隆相比苯二氮卓类的安眠药,副作用都要小,苯二氮卓类安眠药比如安定很容易产生宿醉(第二天困乏、嗜睡)、更容易产生药物依赖、停药反跳现象,长期使用还容易产生耐受性。佐匹克隆宿醉现象比较少,而且依赖性较低,无明显的反跳现象,长期使用也不容易产生耐受性,所以在失眠需要选择药物的时候可首选非苯二氮卓类,比如右佐匹克隆。
欢迎关注无名药师,我会分享更多合理用药知识佐匹克隆和右佐匹克隆都是环吡咯酮类化合物,属于新型非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为中枢抑制剂,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不同部位的抑制,加强或易化γ-氨基丁酸抑制性神经递质的作用,γ-氨基丁酸在苯二氮卓受体相互作用下,主要在中枢神经各个部位,发挥突触前和突触后的抑制作用,表现为镇静、催眠、抗焦虑、肌松和抗惊厥等作用,口服后慢波睡眠的比例增加,快速眼动相睡眠并不减少,从而有效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加深睡眠深度,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失眠。
总之,佐匹克隆和右佐匹克隆都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镇静催眠药,它们作用机制和适应症相同,但在作用强度、作用时间、用法用量、安全性和相互作用等方面存在差异,与佐匹克隆相比,右佐匹克隆镇静催眠作用更强,作用持续时间更长,用药剂量更小,安全性更好,但存在明显药物间相互作用,与某些药物联合使用时需要调整剂量。
右佐匹克隆和佐匹克隆都是新型镇静催眠药,都属于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常规治疗只需要吃两种中的一种就可以。
右佐匹克隆是佐匹克隆的升级产品,是佐匹克隆的右旋单一异构体。
右佐匹克隆对中枢苯二氮卓受体的亲和力较佐匹克隆强约50倍。其药物毒性也比佐匹克隆低。
右佐匹克隆口服吸收迅速,约1小时达到血药浓度峰值;而佐匹克隆约1.5-2小时达到峰值。两者主要通过肝脏代谢,消除半衰期两者差别不大约为6小时。
同时都具有亲脂性,容易通过大脑,也可以部分通过胎盘,本品在乳汁中的含量可能较高,因此妊娠期妇女和哺乳期妇女慎用。
如果过量服用建议尽早洗胃,补液等对症治疗,氟马西尼的治疗可能有用。
两者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味觉障碍、头昏、头疼、易激惹等。
哪一种安眠药性价比较高?
艾司唑仑是临床上使用比较广泛的苯二氮卓类安眠药,从经济学的角度看艾司唑仑很有优势的。在体内吸收快,3个小时达到血药浓度峰值,半衰期是10-24小时,属于中效的安眠药,容易出现次日的困倦。适合失眠维持者,如果伴有焦虑,可能优选艾司唑仑。如果长期用药易出现耐药性和成瘾性。不建议长期使用。
温馨提示:如果出现睡眠障碍,建议正规医院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以上内容由“海哥谈睡眠”为您编辑整理,想了解更多权威健康科普知识,欢迎关注我们!
本文由作者:朱萧俊说健康 于 2023-12-21 发表,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本文链接: https://app.yangtata.com/question/7249683282043109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