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现在有些人反对儒家思想,你怎么看?> 正文

现在有些人反对儒家思想,你怎么看?

  • 电筒照明电筒照明
  • 2023-12-26
  • 6
  • 共13人回复
电筒照明
「电筒照明 」发表看法
2023-12-29

应当看到,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对我国的思想文化发展有一定的贡献和影响,但也有其历史时代的局限性。

特别是在今天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大谈孔孟之道那一套,那是很不合时宜的。

而今,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他们奉行的是森林法则,弱肉强食,搞霸权,实行对外侵略与掠夺,所谓仁义礼智伩这些说教,在霸权面前简直不堪一击,无異于朿手无策。

因此,必须针锋相对,加强国防现代化与物质装备建设,增加核弹头数量,保衛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敢于打击丶消灭一切来犯之敌。

丽文悦心
「丽文悦心 」发表看法
2024-01-04

一方面儒家思想有的思想是正确的,是需要保留的,但是内容不全面。儒家思想就像一只鸟儿只有一个翅膀,是不能够飞起来的。

儒家思想只教育我们忠与孝,没有关于对管理者的监督与管理,这样的理论是不完善的,需要我们现代人进一步完善它,发展它,从而实现社会权利的公正与均衡的发展。

对传统文化要批判不合理的地方,但同时应该纠正,去完善它,让其焕发青春的活力。

传统文化与思想是滋养我们生命的根,只有我们内心具有辩证的思想,不断发展与完善传统文化思想,才是我们这一代人应该做的事。

爱让水香
「爱让水香 」发表看法
2024-01-04

儒家思想不是孔子一个人研究出来的,孔子只是最早最大的宣传和推广者!

儒家思想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文化成果!

儒家、法家、墨家,道家包括后来引进的佛教,都是经过严格的推理和深刻的研究才提升和完善的!最初的时候可能是一篇文章或者笔记、传记等,历代学者研究发现,在此基础上有升华了很多东西。

既然是中华文明的成果和文化传承,就有很多符合我们自己人性的东西包括在里面,文化都是符合人性的,符合人性才能流传千古!

儒家里面的忠孝仁义礼智信,那个都是符合人性的,忠于国家,孝顺父母,仁德苍生,朋友有难,义不容辞,礼仪天下,智勇双全,诚信为本。那个都是符合人性需要的!过去的假的卫道士,把好好的一本儒经,硬是念成了歪理,要求人们要愚忠,愚孝,不分黑白,不管对错!既然我们能发现到这些问题,我们也就可以避免很多不好的东西,我们选择它原本里面对的东西去接受和学习就好了!

国家需要国法,各个家里有自己的规矩,社会交往中大家也需要有一个共同的准则!儒家思想就是这样一个适合中国文化的标准。

改革开放以来,为什么社会变得越来越复杂了,厚黑学,向钱看,老鼠会,网络诈骗越来越多了!不是人们都变坏了,是因为引进了很多西方的糟粕实用主义文化,社会的准则不一致了!騙钱的人不以为自己羞耻,认为自己有能力!赖账的不觉得自己道德败坏,认为人家也欠我的,我为什么不能欠别人的!从事黄赌毒的人,不认为自己在祸害别人的家庭和生命,万一被抓住了只叹息自己运气不好!包括传销等等很多很多……

时代在进步,我们的社会也在慢慢的发展和规范,在我们衣食无忧,生活越来越好的时候,我们也要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就是要遵守一个共同的社会准则,从我们开始还子孙后代一个有公德的社会!

我思在
「我思在 」发表看法
2023-12-28

是反对在现在这个社会推崇儒家思想,所谓的儒家思想是什么,个人认为就是适合统治阶级洗脑民众的一种思想,仁义礼智信,单独看都是好词汇,就如真善美一样,都是人们追求的一种目标。可其中的内涵,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扭曲了。

儒家思想中的一些思想和观点,现在是有价值值得继承,但更多的可以说是禁锢人思想的糟粕。

儒家思想中很少有质疑的精神,大多一味的古人如何,好像古人就是比发展了几百年甚至上几千年的现在人前一样,比如孔子曰如何如何,比如传统如何如何。中医好像也常说老祖宗比现在厉害,其它儒家社会中的各行各业都经常吹嘘老祖宗如何如何,就是一些老祖宗的技艺失传了,否则一定如何如何强大,其实都是狗屁。科技和人类社会都是不断在发展的,除非有断代式的灾难否则怎么会现在不如几百年前。

非常佩服王安石变法总喊出的几句话,天命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可惜自从王安石变法失败后,还有那个儒家学者敢说这样的话。

不是反对儒家中的积极部分,而是反对用儒家思想去洗脑国民,反对不加分辨的继承。反对留下对当权者有益的,其它都当做糟粕抛弃。

对待儒家思想,我们应该去了解他,辩论他,然后通过辩论认为合理的部分接收,不合理的自然抛弃,而不是吧儒家思想当做宗教圣经,都是好的,都是上帝。

别把儒家思想当过圣经,他不是宗教,要用怀疑的思维去批判性的学习和了解。

兵人1968
「兵人1968 」发表看法
2023-12-29

反对儒家思想?

请问儒家思想是什么?有几个人能回答出来?反正我是回答不了的。

以儒家思想误国或者是腐朽为理由来反对,那么,请问又有那一家的理论可以成为包治百病的社会良药呢?

不以一言而废,也不以一言而立。

社会发展到如今,早已不是封建帝皇时代,各家言论能够流传至今,总有其适合优秀之处吧。

兼听并蓄,博采众长,改革开放,破除一家一户之狭隘,才是应该持有的态度。

反对儒家具体某个观点是可以的,反对儒家思想就令人捧腹了!

老哲111
「老哲111 」发表看法
2023-12-26

在我看反对儒家思想的有三种人。

一,抱准了儒家思想是维护封建社会愚民政策的偏激者。

或许他们心中所认定的还是阶级斗争为纲吧,完全否认儒家思想的精华,要与中传统文明做出割舍。

二,不加思索的跟风者。

三,别有用心破坏中华民族文明根基的一批人,连外国人都说未来只有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教才能救世界,他们却视而不见。

他们在悟空问答的提问中预设前提,对那些对传统文化无知者进行暗示和引导。

后儒家思想自然有其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糟粕,但这绝不是孔子的本意。

在阶级斗争尖锐时便成了统治者的愚民政策,而在阶级斗争不尖锐时儒家思想就成社会各阶层矛盾的润滑剂,其对保持社会和谐的作用显而易见。

比如诚信,比如让人三尺又何妨,比如尊师重教,比如避免人们见利忘义。

最反感的一句话就是法无禁止皆可为。

在法与非法之间存在着大量的灰色地带,这部分需要道德的力量。

法律的惩戒决不是万能的,德育是相辅相成的。

机械核心
「机械核心 」发表看法
2024-01-02

其实儒学并没有错,错的那些儒生,是那些儒生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赋予儒学各种意义,最初的儒学就是倡导“诗书礼乐”和“仁者爱人”。因为统治者的需要,迫使各个朝代的儒生改造它,重新赋予儒学不同的含义和主张。如果儒学不改变,统治者就会选择其它学派和宗教的思想,所以儒生只能不断的改造儒学。

从春秋战国最初的“礼乐”“仁爱”到汉朝的“大一统”,再到魏晋南北朝的“仁义礼智信”,后来的宋明“理学”“心学”,以至于后来到清朝僵化,开始成为“八股取士”“文字狱”的帮凶。

所以对于“儒学”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好的一面进行继承,不好的一面彻底淘汰。一谓地支持,或者全盘否定,都是不客观的。

南山刘向雄
「南山刘向雄 」发表看法
2024-01-02

出现反对的声音很好,把儒学从神坛和历史地位中拉下来,反思反省,有利于重塑儒学的新形态。而不是站在历史地位的高度敝帚自珍、固步自封。

历史上儒学的形态变化,都需要建立在反省的基础上。如汉代儒学,是从"黄老之术"的不足中反省产生的"谶纬之学"。宋明理学则是从儒家地位衰落、佛教盛行中脱胎而出。

现如今,儒学又再次面临同样的危机,是否会产生新形态,还要看这危机是否真正触到了痛处,这批评是否戳到点上。

文化不会是一层不变的,新的生产力产生新的生产关系,原有的文化是否适用于当今时代,还需要不断地实践、反省和创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儒学来说也是如此。

谢谢邀请!

祝您愉快!

沥起袅烟
「沥起袅烟 」发表看法
2023-12-28

谢悟空邀请:

我本山野村夫、不闻世事、游观诸位大人评论、不令我满意、所以路过顺便说一下个人看法:

关于《儒家》我在头条曾说过这个问题、不想重复、只想问一句《儒家》流传二千多年是因为什么?孔子为何被权贵俸为圣人?肯定是有原因的:那就是只要国家不消亡、父系社会代代相传、不回到前秦文化的氏族部落制、统治者不可能抛弃《儒家》、既使抛弃了《儒家》思想、又会来一个新的思想、换汤不换药、还是权贵说了算!

布衣吴新建
「布衣吴新建 」发表看法
2023-12-31

反对是针对过度倡导也就没有错。

独尊儒术的独,就有排斥别家学派的意思,儒家也是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中发展起来的,后来废黜百家独尊儒术,应该是对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反弹,作为封建帝王统治者,统一思想最为重要,于是,儒家成了圣。

现代人推崇儒家毕竟是小众,即使国学打着儒学的旗号,其实也是挂羊头卖狗肉的多,现代科技越发达,民主意识越强,儒家就越没有地位,道理在于被改造的儒家学说完全不适应现代人。

儒家思想有一个发展过程,最初孔子提倡仁、礼,目的其实是为了“克己复礼”,崇尚周朝。后来孟子往前进一步,提倡仁政,统治阶级才有了值得借用的理论。董仲舒潜心研究,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至此,儒学成为统治阶级的思想武器,有了一套完善成体系的学问,即理学。再发展,王阳明搞出个心学。心学以后,儒学也就没有什么新内容了。

儒学的古为今用主要是“仁义礼智信忠孝”,当今,大到治国理政小到居家生活,道德层面许多以儒学为基础,事务层面基本不见儒学踪影,社会治理依赖法律法规体系,而不是儒学或其它道家、佛教什么学。

对于儒学,基本态度就是作为一种文化看待,小农经济的产物,不适应社会化大生产,因为有几千年历史,看成古玩,有欣赏者自我把玩,别人应无异议。

非要别人与你一起欣赏,就没有必要了,新思想都来不及接受,旧的终究会被淘汰。

常有樂
「常有樂 」发表看法
2023-12-27

反对儒家之人,

大部分是连何为儒家文化读不懂,

孔孟时代倡导仁义礼智信,

到程朱时期,倡导敬以直内,义以方外,

主张存天理灭人欲,

何为天理就为天道,是地道,是人道,

人欲为何?去掉私我,就是自我自利的功利之心,

希望大家去了解儒家文化,

没有儒家文化我们中国还会有大统一,

说的不好听点,反对儒家文化在某种意义上是欺师灭祖。。。。

jxruofei
「jxruofei 」发表看法
2023-12-28

四大文明古国,原本灰飞烟灭的,就因为中国有了儒家思想,形成独特中华文化,才同化外来入侵者,生生不息。

现在的人已没任何信仰(除了金钱),儒家思想的君子小人观像照妖镜般使小人们现形,因此不爽,因此拼命攻击儒家思想。

中华民族的道德从未像现在这样败坏,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廉耻观被摧残是根本原因。

继续摧残吧,文明古国必将一起灰飞烟灭。

小播读书
「小播读书 」发表看法
2024-01-03

首先,我觉得,自古以来,任何思想学说都有人反对,也有人赞扬,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在我国古代思想中,同样是儒学学派的思想家也有意见相左的时候,孟子说人性本善,而同是儒学思想家的荀子说人性本恶。西方哲学之父,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泰勒斯说,世界是由水构成的,而同是米利都学派的古希腊哲学家阿那克西美尼则提出,世界的本原是气,而并不是水。所以,不管在东方,还是西方,不管在古代,还是现代,任何思想学术总是被人质疑,又受人尊崇。但这里关键是,那些反对人并不能提出自己的思想,他们做的只是提出反对而已。

其次,我国儒家思想上下传承数千年,经过了不同朝代名人学者的注解,每个人都有自己解读的角度。但绝大部分人可能都只是了解其中一二,然后就开始抨击或者质疑。据我了解,对儒家思想抨击最多的莫过于其中庸思想,认为儒家思想是一种愚民思想、保守思想、老好人的思想。我简单谈谈我对儒家中庸思想的一点点浅见。

我们都知道儒家经典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其中《中庸》中,很多人把“中庸”理解为一种被动、妥协、消极的态度,但这完全错了。“中”的真正含义是:既不太过,又不能不及,不能过犹不及,恰到好处,谓之“中”。比如冬天穿棉袄是恰好,夏天穿棉袄就不是恰好了。儒家常将“时”与’中’连用,孟子和孔子说: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久则久;可以速则速。

《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情感完全没有发生的时候,心的活动就无所谓太过、不及,而恰到好处,这是中的一个例子。

而“中庸”的“庸”意思就是普通和平常。就像每个人每天都要吃喝,都很平常,但是非常重要。简单普通的事情,恰恰是非常有价值的,就像空气、水对我们人类生存一样。儒家的“中庸”思想和道家的“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物极必反”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意思就是:一个事物发展到极端之后,就会走向相反的另外一个极端,我们要做的就是掌握平衡,做到恰到好处。就像黑格尔所说的那样:一切事物都包含着它自己的否定。

我们都知道中国人谦虚、谨慎、节俭而勤奋。从思想根源来说,可以追溯到儒家的“中庸之道”和道家的“物极必反”思想观念。它让我们懂得,即便在丰收的年份也要未雨绸缪,懂得节俭和储蓄的重要性;也让我们在顺风顺水的时候不至于狂妄自大,多了一份谨慎和谦卑,懂得居安思危的道理。我们古代也有很多成语和典故体现了道家和儒家的这种哲学思想。比如:乐极生悲、苦尽甘来、柳暗花明、绝处逢生、置之死地而后生,以及老子所说的: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都是这种哲学思想的体现。

所以不管是道家的“反者道之动”还是儒家的“中庸”都是体现了一种为人处世的哲学和艺术,其实小到为人处世,大到国家治理,中庸之道都是非常高明的思想理念。让一个人、一个国家懂得居安思危,懂得未雨绸缪,就凭借这一点就值得我们代代相传,也是中华文明得以数千年而不衰的大智慧,在世界上还没有哪一种文化可以像中华文明一样数千年而长盛不衰。我想这一点没有人可以否认的,也许有人说,这可不是仅仅是儒家思想的功劳。当然不是,或者说不完全是,但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正统文化不得不说居功至伟。

以上仅是个人一点浅见,不喜勿喷:)

欢迎发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