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现在有的年轻人为什么很反感伤痕文学?> 正文

现在有的年轻人为什么很反感伤痕文学?

  • 智博感应智博感应
  • 2023-12-25
  • 7
  • 共12人回复
太阳神973
「太阳神973 」发表看法
2023-12-27

不光是年轻人,我们经历过毛泽东时代的人,更反感伤痕文学。

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新中国,在伤痕文学笔下变成了暗无天日;在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亿万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造了一个个奇迹,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果,伤痕文学的笔下却描成了经济崩溃边缘……一个个丑恶的文字,颠倒黑白,怎能不让人反感?

试问:新中国的贫穷是谁造成的?

是帝国主义的侵略掠夺,是百年战争的破坏,是日本鬼子,是国民党反动派的腐败,是蒋介石搬走了所有的财富。伤痕文学不追溯造成贫穷的根源,故意忽视,却刻意抹黑自强奋斗的新中国,怎能不让人反感?

试问:新中国是1949年贫穷还是1976年贫穷?

1949年,留给新中国的是满目疮痍,一片废墟。中国共产党在一穷二白的国土上,带领人民一点一点的建设家园,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才有了逐步的改善,才有了新旧社会对比的幸福感,才有了战天斗地,奋发图强的动力。到1976年,农业完成了水利工程,机械化的兴起,良种培育和化肥生产;工业具备了完整的体系;有坚强的国防和世界先进的科技。周总理四个现代化的目标近在咫尺。伤痕文学笔下,却把这段历史涂鸦成食不果腹,衣不蔽体,仅仅用一个“饿”字概括,怎能不让人反感?

新中国全民扫盲,免费教育,提倡理论联系实践,培养了大批又红又专的知识分子,服务于各行各业。伤痕文学笔下污蔑成不尊重知识,都是文盲,怎能不让人反感?

一段辉煌的历史,被无情地抹黑,一个伟大的时代,被刻意回避光芒,捕捉阴暗,或片面,或丑化,或虚无,这就是伤痕文学让人反感的根源。同时,这些作者又违背生命常理,天天吃不饱穿不暖的,靠吃土吃煤,还居然能够活到今天,简直是超人类。也许只有聊斋里的鬼才能有如此的生命力存活。

快乐暖阳ud
「快乐暖阳ud 」发表看法
2024-01-04

不是现在有的年轻人很反感伤痕文学,倒是中.老年非常反感编造夸大事实的伤痕文学。年轻人没有经历过大国初建的艰难,他们反而是被险恶用心的胡编乱造的伤痕文学所迷惑而狂热。

真正伤痕文学必须由九十岁以上老人编写最公正,毕竟这些老人是跨越三个时代人物,而且是经历到切身感受。

伤痕文学是八十年代的历史沉渣产物,描述的都是对建国三十年咬牙切齿之恨,发泄着对毛主席和共产党老一辈革命家的不满令人警惕。而且伤痕文学和乡村近百岁的老人讲述完全是两样情,很多百岁老人对建国初期的艰苦奋斗精神是支持肯定的,所以更加让我们这些老人更加痛恨封建社会旧中国,更加珍惜有国才有家而逐渐走入富强生活。前三十年的辛苦付出,造就了后四十多年的甘甜不容否认,除非居心不良梦想颠覆国家政权以外,共产党的江山不容汉奸后人或潜伏分子扰乱而分裂内乱,安定团结.祖国富强才是民心所向。

伤痕文学现在有一些百岁老人家尚能还原事实,让这些坏分子没有遁身之地,一旦这些百岁老人仙逝,也许是牛鬼蛇神毒草蔓延之日,真心替现在年轻人担心受惊。尊重事实国之大幸,建国初期再苦总比战火纷飞的解放前生话好上几百倍,只有珍惜建国和平不易,才能努力向前建设更加强盛大中国,造谣中伤新中国只是内斗内耗。

ch荣990
「ch荣990 」发表看法
2023-12-28

伤痕文学的作者心里只有自己的恩怨,格局太小了!毛主席一家人为革命牺牲了六位亲人,没有听到他老人家一声抱怨。而有些伤痕文学的作者让那个年代经历过的老农民都对伤痕文学很反感!毛主席大公无私为国为民操劳一生,去世后孩子们身处艰难困苦之中没有抱怨。这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一生感天动地,被人民永远时代的观念。

春風摆柳
「春風摆柳 」发表看法
2023-12-31

因为伤痕文学是一种副能量,是一些人对共产党领导的新中国,劳动人民获得的人民民主政权不满,而发泄的不满言论。这些文章,违反基本事实,为被打倒的剥削阶级鸣冤叫屈,抹黑红色革命成果,违背劳动人民的意志和利益,不利于社会主义建设,所以就必然引起人们的反对。尤其是经过实践检验,证明了我们社会主义制度,走共同富裕道路是人类社会最科学最正确最优越之路,具有较高觉悟的年轻人,更是反感逆历史潮流而动的份痕文学。

乘风破浪的艺术家IP
「乘风破浪的艺术家IP 」发表看法
2023-12-28

有的年轻人反感伤痕文学,主要是由于他们对于建国后前三十年的历史不了解,不清楚为什么会出现伤痕文学。我们党的两个关于建国后的《历史决议》对那段历史已经有了明确结论,年轻人应该好好学习。前三十年我们取得了巨大成绩,但也犯过严重错误,比如文革十年。这是伤痕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只有全面了解前三十年的历史,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伤痕文学。

海步深河尚
「海步深河尚 」发表看法
2023-12-30

谢谢邀请!

年轻人反感伤痕文学,是因为这些所谓受伤的人,月工资相当于今天8万元一毛钱不少,只不过是因为思想品德有问题,下放到农村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思想品德改造好以后,回来后喋喋不休念叨自己受罪啦。

老年人更加反感,因为这些人造谣抹黑新中国风清气正的年代。不考虑自己是否思想品德有问题,为啥需要改造?相当高的工资一毛钱不少,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怎么啦?就不能了解一下群众的疾苦?何况不是住什么牛棚,要比当地农民的住宿条件好。大部分农民纯朴善良,能把你这个城里人怎么样?大部分是提供帮助。

现在我们看看,这些所谓有伤痕的人,是否需要进行思想品德改造?

坦荡智者健康是福
「坦荡智者健康是福 」发表看法
2023-12-30

并不是青年人反对伤痕文学,只有制造伤痕的人,才反对伤痕文学,什么是伤痕文学?为坚持真理,捍卫正义的英雄,张志新烈士是在什么年代壮烈牺牲的?难道说这仅仅的是伤痕吗?祸国殃民的四人帮以及他们的残渣余孽,在荒唐的十年动乱浩劫中,双手沾满了人民的鲜血,残害了无辜的平民,这场十年动乱浩劫,给祖国和人民带来了沉痛的灾难!在这里奉劝四人帮的残渣余孽们,不论你们怎么猖狂的叫嚣,你们妄图为荒唐招魂都是徒劳的,决不会让荒唐死灰复燃的!

为改革开放鼓与呼
「为改革开放鼓与呼 」发表看法
2023-12-30

没有听说青年人反感伤痕文学,恰恰是一些曾经在特殊年代制造伤痕的人,作恶多端的人,对文革中的特殊地位恋恋不舍的人,对改革开放不滿的人,贪污腐化分子及其追随者等等,假借青年的名义,造谣生事,混淆视听,发泄对伤痕文学的不满。实际上,醉翁之意不在酒,他们反对的不是伤痕文学本身,矛头所向,直指中央两个决认对大跃进,对文化大革定命的定性,直指改革开放的伟大方针。他们偷梁换柱,掩耳盗铃的鬼域伎俩是不会得逞的。

果树旁的阿杜
「果树旁的阿杜 」发表看法
2024-01-01

现在不是有的年轻人反感伤痕文学,而是几乎所有的年轻人都反感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的本质是什么?

是一群吃了时代红利的所谓知识分子,不满于自身处境,通过描述他们经历的所谓底层生活的苦难,以社会大众的启迪者和底层百姓代言人自居,把广大的劳动人民当做肉票,向上争夺利益的过程。

这些所谓知识分子,他们不在乎是不是真的如实描述底层人民的生活,也不会真的与劳动人民产生共情,他们要的就是话语权,是扯虎皮拉大旗的话语权。话语权有了,他们索取的时候动作自然利索了。

历史上也有类似的操作,比如东林党。那一个个所谓代民喉舌,替天行道的文人,就没有几个是真的为民众说话的。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

因为以前知识是被读书人高度垄断的,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无论是上位还是底层百姓,其实都有可能被他们垄断了信息来源。你如果接受了他们的信息源,你真的可能被他们蒙蔽,得出反智的结论。

比如他们描述那三十年简直就是中国五千年历史最黑暗的时代。可是事实告诉你,那三十年中国人平均寿命提高了三十岁,人口增长4个亿,妇女解放,人人平等,普及义务教育,扫除旧社会垃圾等等。当你看到真实的信息,你还会信他们的话么?

比如他们总是描述那三十年老百姓是苦闷的,迷茫的,无知的,可是我们的农民老乡告诉我们,那三十年是非常有希望有干劲的时代。当你知道这些,你还信伤痕文学那一套嘛。

他们总是描述自己当时遭遇的不公,其实吧当时知识分子住的所谓牛棚,就当时来说是绝对超过当地农村平均住房的,不少老乡当时都可能住茅草屋呢。要是真牛棚,普通人还真住不来,牛可是以前非常重要的生产资料,冬天怕牛冻坏,牛棚里还得生火取暖呢,一般人,还真够不着这个待遇呐。

他们总是说当时自己一天到晚的干活,却不敢说老乡的劳动时间和力度是自己多少倍。据村里老人回忆,那些下放的人的劳动强度大概相当于农家乐,就算这样当时下放的年轻人有不少要么偷懒,要么整天谈恋爱的。

……

住最好的房子,干最少的活,吃最好的东西,睡最美的村姑,得到最大的尊敬,但是跟原先的生活比起来差距是如此之大。那么当他重新回到城市的时候,这伤痕会愈发清晰。他们现在回城了,就写伤痕文学来黑农村了。

总结:

伤痕文学的本质就是教员担心的文人反攻倒算,一些脱离群众的知识分子通过作品,解释放大民众苦难,绑架劳动大众,向上借反思开放东风,向中与一群同类互相抬轿刷人气,向下吸引民望,最终目的就是索取利益。

可是现在的年轻人不少也有文化了,也见过一定的世面了。

他们不少来自农村,当看到自己的家乡被伤痕文学描述的这么惨,他们气就不打一处来。

现在的年轻人最讨厌的是啥?

是那些师尊长辈,一边拿着自己当年下放的岁月就着酒局忆苦思甜,一边又拿着高工资推杯换盏寻欢作乐;一边希望你能与他共情意思是他该得的,一边还希望你能加班努力,节食节欲,好让他的生活更上一层楼。

我才是成珏
「我才是成珏 」发表看法
2024-01-02

现在有的年轻人为什么很反感伤痕文学呢?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那个时代、工作压力大、或许有的受家庭影响!反不反感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都很正常!但是对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来说、少数人反感也很正常、但大多数人当时对称为“伤痕文学”的喜爱甚至痴迷也很正常!因为说出了他们的心声!引发了他们痛苦的记忆!现在有人对“伤痕文学”提出质疑、甚至辱骂作者!真的就是“小人”所为!这段是抹不去的历史!对我来说是经历!(仅个人观点)

博学多才的梦想2
「博学多才的梦想2 」发表看法
2024-01-03

年轻人反感伤痕文学?小编,你这个结论从何而来,有权威性吗?伤症文学反映的是一段真实存在的历史,是历史就应牢记,先车之鉴,后人之师,你知道,道路是曲折的这句话吗?解放后前三十年走过了多少弯路。大跃进,浮夸风,极左,文革,四人帮,有些是付出血的代价的!伤痕文学也是宝贵的财富?

王秀华独白
「王秀华独白 」发表看法
2024-01-03

这是个板上钉钉的伪问题。

现在的年轻人,已经远离那个时代,同时与折射那个时代的伤痕文学产生了代际隔膜。

既然年轻人中的大多数既不了解也不关心所谓伤痕文学,何来反感之说?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文学是其所在时代社会思潮的一种折射。伤痕文学也不例外,它的产生和在文学艺术领域形成一定影响,有其必然性在。

时代在前进,人的心态在变,社会观念也在变。至于对伤痕文学的争论,是某些人出于一己之私的刻意操弄,不仅无聊,甚至与无耻之间没有多少距离!

请问是也不是?

欢迎发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