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宝花呗额度超过一万的人可能是以下类型:
1. 信用状况良好的用户。支付宝花呗有一套完善的信用体系,用户每一次的消费都会被系统记录。如果用户使用花呗,哪怕是出现一次逾期付款,将被系统记录留下“案底”。多次逾期还有可能造成花呗账户被关闭的风险。所以,信用良好的用户花呗额度高。
2. 支付宝使用频率高的用户。频繁使用花呗的人,花呗额度也会提高。现在很多人都会选择“花呗”作为首要付款方式,比如:买早餐、骑共享单车、外卖、网上购物等等,衣食住行都使用花呗支付,如此频繁使用花呗,流水自然就多了。这类日常依赖花呗的用户,花呗额度也高,典型的花呗重度使用者。
3. 芝麻信用分高的用户。芝麻信用是蚂蚁集团独特的信用标准,如果芝麻信用分高的话,网购都能享受极速退款服务。因此芝麻信用分高的用户花呗额度也高。另外,据外媒报道,2018年有消息称外国人能够拥有和中国人一样高的蚂蚁花呗额度。但这一说法并未得到证实。以上是普遍性分析,具体个例可能还需要另当别论。
作为过来人,我奉劝一句,万不得已,不要用花呗和借呗,我的芝麻信用分是796,花呗从最初的1000额度,到4.8万额度,只用了半年时间,借呗从最初的3000猛增到10万也是一年左右(其中有一次猛增5万,当时看短信都以为是骗子),平白无故的钱来了,但是支付宝从来都是晴天送伞,雨天收伞,接下来我面对的就是惨无人道的抽贷。
在我正常使用,并且正常还款的情况下,2020年初,借呗首先无征兆抽贷4万多,那个时候大家都明白是啥情况,封闭在家,突然出现的这个问题让我所有计划完全打乱,随后一直到2021年,也算是正常,但是我已经多了心眼,还进去后不再使用,到了2021年10月左右,因为生意需要周转,我一时没有太多存款,突然发现之前的网商贷(就是原来的借呗),上面还有9万多的额度可以用,情急之下,又入坑了,因为计算了一下周期性,我选择借三个月,结果第一个月还进去还正常,到了12月,西安疫情封城,我业务遭受打击,但是正常还款没有压力,我想着还完后,年前周转的钱加上之前和这次准备还的,如果可以循环利用的话,一共手头有十多万,应该可以喘口气,结果怕啥来啥,还进去后额度瞬间清零,这一下直接搅乱了我到三月份之前的计划(1月底给别人结账,3月我有回款)。
我正常情况下,都是走支付宝转账,一年的流水大概在140万左右,月平均放在余额宝上的钱都是8到10万左右。自认为负债率不高,结果连续两次疫情封控的时候被抽贷。
最后补充一句,花呗在去年11月直接从4.8万降额到1000元,随后被我关闭了。
花呗额度71500,借呗额度15万,信用分825。
花呗开通时间,2015-8-8日,最初的额度是2000元,转眼已经过了近7年的时间。
印象中,开通花呗大概三个月,开始提额,第一次一下子就提到了6000元,一年以后的额度应该是9500元,之后就上了10000元,额度始终在不断提升。
花呗额度有记录是在2019年,10月份提额6500元,到了32900,2020年的天猫618,额度提到了35400元,7月份提额到37900元,每次都是提升2500元,8月份提额到了44900,之后9月份通用额度就提升到了50000元。
5万元,不知道是不是到了当下信用分可以给到的最高上限。
2021年,增加了吃货卡额度1500元,下半年,增加了分期额度20000元,总计71500元。
虽说花呗的额度是一路飙升,但是实际上每个月花呗的开销并不是特别大,大部分时候的帐单在5000元上下,极端的会到7000-8000,低的话也要有个3000多。
翻阅了一下花呗的消费记录,最多的一个月是在某年双十一,剁手花了近20000元,单笔最大的消费是1.6万元,是给孩子交了兴趣班的学费,但这些金额,距离当下71500的总额度,还是相去甚远。
所以,花呗给的这个总额度,其实并不会被我使用完,它仅仅是一个额度而已。
很多人会好奇,花呗额度超过10000元的,都是些什么人。
其实,我周围的人,花呗额度普遍都在1万以上,即便是去年开通花呗的我的父母,现如今的额度也都超过了1万元。
花呗的逻辑,本身和银行的信用卡很相近,它赚两笔钱。
第一笔,商家接入花呗的手续费。
花呗针对小额的商家,其实是免手续费的,单笔低于150元,免手续费。
超过150元以后,花呗收取的手续费是0.6%,就是1000块6块钱。
别看0.6%好像不多,但是对于整个支付宝体系的订单量来看,完全不少了。
双十一千亿的销售额,就有几亿的手续费了。
当然,对于商家来说,开通花呗支付也是势在必行,毕竟在花呗之前,早有银行的信用卡开道了,同样是收手续费的。
商家,尤其是金额较大的商家,压根不在乎这笔手续费,净利润率远远足够覆盖。
对于他们来说,用户支付的便捷才是他们最在意的。
第二笔,延期还款带来的利息费用。
花呗和信用卡一样,可以做延期还款,可以做最低还款,可以做分期还款。
这期间所有产生的利息,滞纳金等,基本都是花呗的利润了。
相关的收费标准,基本上也是参考信用卡,万分之五左右一天,对于一些主动分期延期,利息费用可能会略低一些。
但是,要知道信用卡大部分都是成年人办理得较多,而且银行或多或少会做一些审核。
花呗的审核相对更松,当时很多刚满18周岁的人都开通花呗,并且使用,额度一下子就提得很高,造成了提前消费,结果自然是苦不堪言。
但这本身,对于花呗来说,却是一笔不小的收益。
更要命的是,花呗之后,又上了借呗,一个网贷产品,让很多年轻人深陷泥潭。
当然,在蚂蚁金服历经了金融整改之后,大量的借呗用户关停,花呗严格的限额。
这么做有限的限制了类似次贷危机的金融风险发生,防止了大量年轻人过度地提前消费,透支了未来的购买力。
要知道,中国的年轻人中,有一大部分已经因为背上房贷,导致透支了大量的未来财富。
所以,对于花呗借呗这样的金融工具,还是需要保持理性地看待,维持理性的消费。
曾经有卡奴,还有网贷奴,希望不要再有花呗借呗奴了。
关于花呗和借呗的使用,给大家一些提醒。
毕竟金融工具本身没错,错的一定是用错金融工具的人。
很多年轻人,现在不仅存不下钱,还要被各类借款所累,好不容易赚些钱,都贴进了花呗里。
钱存不下来不说,每个月的负债甚至还越来越多了。
1、慎用透支,量力而行。
尽量不要去透支未来自己的财富。
那些先享受后吃苦的观念,其实并不正确,因为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而且花呗借呗这类产品,即便不计算利息,分期的周期最多也就是1-2年。
相比房贷20年30年的长周期,短周期的透支,还款压力还是很大的。
这个月的透支消费,下个月就要偿还,一旦分期,那就是大量的成本,非常不划算。
如果告诉你要接受万五的手续费,你还会选择花呗吗,很多人肯定都不会了。
2、谨慎使用分期。
分期绝对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很多人可以利用分期,解决当下资金的问题。
另一方面,分期会给未来埋下隐患。
曾经见过身边的年轻人用分期买手机,24期。
但才过了一年,也就是12期,就要换新手机了。
于是,他每个月要还两部手机分期的钱,压力一下子就大了。
分期看似很划算,甚至是分期免息,其实商家并不傻,所有的成本早就已经算在了消费者的头上。
不要给未来的自己埋下隐患,在使用分期的时候一定要量力而行。
3、谨慎借网贷,明确利息。
对于借呗这类的产品,就更要谨慎了,尤其是那些利息都不明确的。
现如今,基本上正规的平台,都表明了利息到底有多少,不存在猫腻。
但很多民间的小额贷款公司,依旧用着原本下三滥的手段,诸如砍头息,在糊弄借款人。
所以,在借网贷的时候,一定要多长个心眼,明确自己利益和承担的利息。
当然,非特殊情况,尽量不要去碰这类东西,更别拆东墙补西墙,容易万劫不复。
4、自觉剁手,明白消费。
最后一点,就是在购物的时候,尽量不要冲动消费。
你可以选择按需购物,列清单,一件一件地买,但不要盲目消费。
花呗这类的消费,由于买单的时候没有感觉,很容易导致很多的非理性消费。
结果,等次月的帐单一来就把自己吓坏了。
别说,这种情况还真的很常见,所以要自觉剁手,对于消费欲望,要有自制力。
还是那句话,金融工具没有错,合理使用才能给予我们方便,帮助我们解决资金周转的问题。
2021年12月花呗整改之后,还能获得超过一万花呗额度的人说明其经济能力相当不错,而且没有任何信用上的瑕疵。
当时因为蚂蚁杠杆过高,引起社会广泛的批评,蚂蚁被有关部门点名批评后发起自我整改,所有人的花呗额度都调低甚至关闭了。所以整改之后还能获得超过10000花呗额度的,真挺厉害的,大约都是家里有矿的吧。
去年12月蚂蚁整改之后,很多人的消费额度大幅下调。我也没有例外。我是使用支付宝超过10年的老客户了,支付宝的使用频率也很高,日常消费、生活缴费、购买理财都是通过支付宝操作。而且从没有过还款逾期的信用问题(包括支付宝、信用卡等),下面是我2020年和2021年的年度账单。
即使如此,去年12月蚂蚁整改的时候,我的支付宝花呗额度还是被砍了一大刀。虽然因为增加了信用购的额度,总的可使用额度并没有降低多少,但纯粹的花呗额度只剩下5000块,其他的都是上海银行的信用购额度,类似于咱们在支付宝上通过上海银行办了张信用卡,而不是由支付宝的主体公司自行发放的花呗额度。这两者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
能不用尽量不要用花呗,借呗,京条。。。我花呗额度从200到3万多,准时还!但还是想尽量不要用了,京条打电话给我叫我开通,我也不敢开了!因为这个消费时,不是用现金或者银行卡付款,没有心痛的感觉,手指动几下就可以了!但下个月帐单一出来就心疼了!奉劝各位能不用尽量不要用,用了就要准时还,否则将来需要时想用却不能用!
普通人吧。有可能是经常使用支付宝,各种场面都在消费的中青年啊。就我而言,全面逾期的时候,花呗额度25000.借呗额度80000.这也是经过长年累月的积累,才慢慢长起来的。可惜这么多额度被朋友借去经营工程了。现在好期待朋友的工程款抓紧要回来,这样我就能稳稳的上岸了。
我的信用芝麻分也从749经过了几个月的下落到如今的350.350分可能是支付宝信用里最低档次了,跌倒历史的尘埃里。由于本人信用卡还有25万上下本金的债务,我只有先处理了信用卡,所以支付宝的只能稍微靠后一点点了。其他的网贷更加的靠边站,条友们说对不对啊!
美国老太太在课本里的超前消费直接把90后这一代人坑惨了。我想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才是最适应我们的。大额度,好借钱直接把我们负债人推进了刀山火海:家人不理解,朋友不支持。现在只有好好的调节自己的心态,慢慢的在债海沉浮里折腾,慢慢的爬上岸。只有自己强大了,富裕了,周围肯定都是笑脸相迎了。现在拼搏努力的时候,丢点面子无所谓的事儿。
我再也不用花呗和借呗了。借呗当时给我二十万额度,万2.5(借一万一天还2.5元)的利率,重要的是可以先息后本。当我用习惯了,依赖这个政策后,借呗直接给我改成了利率万6(借一万一天还6元),不允许先息后本,只能每月等额。你知道这个有多缺德吗?我从来没有逾期过,芝麻信用790分,突然就给我改了,打乱了我人生很大的规划,也怪我当时太依赖借呗了。所以,我不怪你,现在你给我滚蛋。
花呗额度32000,借呗额度没开通,芝麻信用737,我觉得只是普通再也不能普通的人了。
我不太记得几号开通了,不过我记得第一次开通额度有500,后来一个月后变成1500由于我经常使用买机票和平时消费,一个月变一次最后不到半年,直接给我升到32000到现在还是。
刚开始我担心它会收取我的利息,所以我都是用自己的余额来进行支付。
3、花呗缺点
能使人过度超前消费,而且当你选择分期付款时候会有利息产生,另外还是会上个人征信,只要你选择分期不按时还款违约了,那你征信是受到影响,这也是我们普通人最担心问题。
4、怎么样合理使用花呗
首先我是个理性消费者,我会经常使用花呗,小到买瓶水大到买手机买机票都是使用花呗,我的花呗日期是每个月9号,也就是我每个月有38天左右使用时间,只要在这规定时间内换上我消费的钱即可,不愿意分期同时设置好闹钟每个月固定8号还上。
我每个月生活开资是3000多,那我都全部使用花呗支付,本来是需要我有3000多才能支付的,现在用花呗,我把3000多一个月时间用来买理财产品,只要每个月八号还上即可。
5、如何让花呗变成理财
最简单的就是买余额宝现在余额宝利息是2%。相当于我把3000多存在余额宝一年,那每天产生利息大约是0.164别小看这点一年下来也有60快钱左右,那可以买两杯咖啡了。
本文由作者:一棵竹子 于 2024-02-18 发表,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本文链接: https://app.yangtata.com/question/7284527909720391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