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原因就是谢玉是真心喜欢长公主的,就是这份喜欢让他万劫不复。
所以卓鼎风在得知是谢玉杀了自己的孩子后就反目成仇。谢玉失去对卓鼎风的掌控后,卓鼎风就可能会把之前让他干的龌龊事说出来。所以谢玉必须杀了天泉山庄的人。
而萧景睿对卓鼎风夫妇二人有着深厚的感情,肯定会阻拦谢玉杀他们。莅阳长公主是最在意萧景睿这个儿子的,在关键时刻就会出来帮忙。
之后宇文霖回国,而莅阳长公主被当时的太后算计,用了春药,给了当时声名不显的谢玉可乘之机,这才成了这桩婚姻。
先说说谢玉这个一品宁国侯,他是一个城府极深的人,很多事情他都能淡定处理,并且变为自己的利益。当年多亏了皇太后的一杯青丝绕,他不仅得到了心爱的女人,同时也得到了皇亲国戚的地位,但是他知道,莅阳长公主爱的人不是他,并且还偷尝禁果怀了孩子,这个是谢玉无法容忍的事情,所以他不顾一切地找杀手杀掉那个他让他倍感耻辱的孩子。虽然没有成功,但是他发现这个孩子可以利用,可以让他和当时实力雄厚的江湖帮派天泉山庄成为一家人,所以为了个人的私欲,他放过了这个孩子,虽然谢玉用情专一,但是他真是一个极为自私的人。而这个秘密,谢玉一直以为只有他和莅阳长公主两个人知道。
梅长苏之所以扳倒谢玉,并不是因为萧景睿的身世,而是谢玉杀皇上使臣和杀大臣的罪,景睿只是这次计划的一枚棋子,是打击谢玉的棋子。在景睿生日宴上,先是夏冬发难,要试探卓鼎风,没有成功,但是因为还有蒙大统领在,谢玉还是很担心,在这个节骨眼上,南楚小王爷和宇文念带着岳秀泽来挑战,谢玉在阻止这场比武的时候已经有点乱了方寸了,但是卓鼎风为了他竟然拼着受伤也没漏破绽,他刚定了一下心,宇文念就站出来认亲,这个打击对他来说太大了,导致他无法应对,呆在原地,这个时候,宫羽神补刀,彻底揭露了隐藏在谢玉心底的最大的阴谋,斩断了他和天泉山庄多年的情义,这些都是谢玉在短短时间里无法预料到的,他也没有任何办法解决,在这几重的打击下,谢玉只能选择不顾一切后果,杀人灭口。以为这样可以继续隐瞒,谁知道梅长苏早有准备,计划周全,在谢玉精疲力尽的时候,言侯爷的出现,莅阳长公主的倒戈,更是让他知道大势已去,梅长苏险胜。
人不能太自私自利,犯错不改,只能一步错步步错,最终走向万劫不复的境地,谢玉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如你所言,谢玉是一品军侯,又有驸马爷的身份,如果不是证据确凿,犯下大错,梅长苏难以扳倒谢玉。而谢玉浸淫宦海多年,城府深,行事滴水不漏,可以说,在外面,谢玉没给梅长苏留下一点把柄。
但也不是没有。
谢卓俩家因为萧景睿的关系走得近,谢玉便加以利用,让卓鼎风成了他最得力的助手。因此,卓鼎风所掌握的谢玉的罪行也许比梅长苏还要多,还要详细,自然,他就成了麒麟才子眼中扳倒谢玉最佳的棋子。
那么接下来就是如何让卓鼎风心甘情愿地背叛谢玉,最好是从亲家变仇人,不给谢玉一点生机。既然这种关系以萧景睿为基础建立,那么首先就要断了这种联系——自然就要说出景睿的身世。只是这还不够,萧景睿的身世揭开了,两家还有姻亲关系,不足以导致卓鼎风的反水。这种时候就要宫羽出场了。宫羽的出现,最终的目的不是揭开旧事这么简单,而是要挑起谢玉和卓鼎风的矛盾,让卓鼎风和谢玉处于一种你死我活的立场——谢玉要保命,就要杀卓鼎风;卓鼎风要保全天泉山庄,就要拖谢玉下水。
而这一切的关键,是萧景睿身世背后谢卓两门之间的杀子之仇。
单单一个杀子之仇,或许在谢玉的权势之下还不足以让卓鼎风抱这玉石俱焚的决心,可是谢玉却不会这么想——谢玉精明,绝不给自己留后患,先是执意诛杀宫羽,事情败露之后更是连卓家人都不放过,动用他的府兵打算杀人灭口。
这一切正中梅长苏下怀。
正是因为谢玉精明,梅长苏料定他会有这样的举动,料定谢玉会把卓家人逼入绝境,所以他根本不担心卓鼎风会回护谢玉,他要做的,是让这一件件陈年旧事被揭开,仅此而已。
梅长苏用景睿的身世引得谢卓两家反目,接下来,被誉王接走的卓鼎风自然会为了保全自己供出谢玉罪行,这位一品军侯便再也逃不过落马的命运。
到头来,与其说是梅长苏扳倒了谢玉,倒不如说是谢玉逼人太甚,自掘坟墓。
公布景睿身世,卓家就会与他决裂,为了消除卓家这个未来的威胁,他就得下手除掉卓家人,可是卓家在他的指示下刚刚做了杀害宫中特使的事,参加宴会的人中恰好有负责调查这个案子的悬镜司夏冬,指示杀害皇上派出的特使,这个罪名足以扳倒谢玉,其他南楚,誉王,言侯等人都是点缀
卓鼎风在江湖上也是赫赫有名的,之所以为谢玉所用,也是因为谢玉一直骗他,什么匡扶正道,实际上他并非是像谢玉那样的阴邪之人,通过景睿的身世,他知道自己的儿子被谢玉误杀,自己还被利用这么多年,事情发生时谢玉更是动了杀机,全然不顾多年的情分,谢玉之前让他办的事足以让谢玉死一百回了,梅长苏在最后和他说的那番话,也是希望他指证谢玉,就此扳倒他。
萧景睿的身世之谜一旦揭露,谢卓两家义绝,卓家涉及的杀婴一案、内监被杀一案将大白于天下,谢玉欺君谋害皇族后裔,擅杀钦使,与太子结党影响朝局。在卓家眼里,谢玉有杀子之仇,有负卓家多年尽心辅佐之情,江湖势力顷刻叛离;在梁王眼中,谢玉枉负圣恩,不顾自己煞费苦心维持夺嫡之势,已失圣心,太子为求自保也会选择明哲保身,军中朝中也再无谢玉援手。说到底,梅长苏能够扳倒谢玉靠的就是对梁王薄情多疑的深刻理解,将谢玉触碰梁王底线的事实不可辩驳地摆在梁王面前,使梁王不得不痛下杀手,谢玉最后落得众叛亲离自然在情理之中。
长文预警!宁国侯府一战整体复盘!
复盘整体分为以下这几部分:参战人员名单引人入局策反天泉自信的谢玉反围剿言侯的救场长公主的补刀—————— 正文开始啦!! ——————
参战人员名单。
整体上看,这次是誉王阵营+中立阵营 VS 谢玉阵营。入局者分别有以下人员:
誉王阵营:誉王府府兵、红袖招。中立阵营:苏宅 & 江左盟:宫羽、飞流、梅长苏。朝局中人:言豫津、夏冬、蒙挚、言侯。南楚来客:岳秀泽、陵王、念念。宁国侯府:谢玉方:府兵+巡防营。天泉山庄方:卓鼎风夫妇、卓青遥。这些人围绕景睿生辰,从数日之前前便开始谋划布局,上演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戏。
1. 引人入局。
“我要的就是这个没有结果”——梅长苏
内监被杀一案,梅长苏料定是谢玉所为,却没有真凭实据——又或者说,他那时就做好了后续的打算,因为如此大事皇上必然会交给悬镜司,而夏江不在,接手的也定是夏春和夏冬。
检验伤口时,夏冬和夏春有所分歧,而夏冬怀疑到了天泉山庄头上。然而平时他们素无瓜葛,想要切磋试探,最好的时机,就是景睿的生辰。
于是夏冬入局。
“陈法师都说了,一定没问题的”——陵王
天真的念念以为自己只是去接自己的哥哥——当然也确实有这个目的——但实际上,他们此行将会让宁国侯府内部陷入混乱与失控。
这种失控会让许多秘密浮出水面,但是对于岳秀泽和念念来说,他们确实只是为了自己的目的而已。
于是南楚阵营入局。
“南楚商人撤出了一桩陈年旧事”——秦般弱。
南楚来的商人有意把消息放给红袖招,宫羽刺杀谢玉失败后也恰巧被秦般弱救下,而这一切的目的,乃是将这段密事告知誉王。
然后配合陵王入京,念念认亲,再加上前来挑战的岳秀泽,敏感如誉王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狠狠打击宁国侯府的机会。
于是誉王入局。
三拨人入局之后,实际上就具备了扳倒谢玉的条件:首先,谢玉的府兵和巡防营有人牵制;其次,和谢玉有关的重重疑点有人咬住不放;以及最重要的,宁国侯府这边将会从内部被人引爆,然后陷入不可预知的动乱中。
2. 策反天泉
在与夏冬切磋之后,岳秀泽不请自来,是宁国侯府方的第一个意外。岳秀泽和夏冬同时在场,让卓鼎风陷入进退维谷之中。
若是迎战,飞鸟投林暴露,悬镜司必定起疑,进而继续追查;若是不应,卓鼎风江湖地位将会一落千丈,而不战自降,更是让人生疑。
于是卓鼎风只能迎战,而且束手束脚,而最终他决定壮士断腕,斩断了夏冬这条线。
但事情远没有结束:
念念摘下面纱,认景睿为哥哥,引出南楚质子旧事。在之前宫羽凤求凰加持下,长公主心神瞬间崩盘。
但是,萧景睿是长公主的孩子还不够,这最多只能证明当年去世的是卓家孩子——于是宫羽爆出身世,直接揭开谢玉当年的所作所为。
这哪里只是“萧景睿的身世”,这是让整个天泉山庄与谢玉彻底决裂。
3. 自信的谢玉
卓家与谢家牵扯太深,即使是翻脸决裂,卓家也未必就肯彻底倒戈——但是谢玉是不会冒这个风险的,府中精锐数百,灭口即可,斩草除根。
为什么谢玉会如此自信?
因为当时没有录像(滚蛋!),如果所有人都死在这里,那么梁帝会相信谁?宁国侯?蒙大统领?夏冬?豫津?
蒙大统领一向不涉党争,但是如果到了选边站队的时候,必定会让梁帝生疑;夏江即将回京,他肯定会按住夏冬,甚至还会把这一切全部推给卓家;言豫津是言侯之子,而恰恰言侯是很不受待见的一位富贵闲人。
所以,最适合表态的夏冬会被压制,剩下两位自保有余,话语权可以忽略不计。
4. 反围剿
正因为谢玉如此自信甚至自负,于是所有人团结在一起,开始了一次标准的反围剿。
首先,飞流砍断了弓弦,于是战斗直接变成了短兵相接。
其次,飞流暴力破解祠堂,争取到了纵深。
而且最重要的是:正因为所有人都知道谢玉不准备放过这些人,所以他们空前的团结:岳秀泽要护着卓鼎风(当然,如果卓鼎风赢了,岳秀泽不出手也无所谓了),念念要护着自己的哥哥,蒙挚要护着苏先生,夏冬不可能放过谢玉这个大罪人,豫津肯定是要护着景睿宫羽的。
所以实际上,在没有弓箭的前提下,在特殊地形内,谢玉的人数优势发挥不出来,场面直接陷入僵持,而这就等到了誉王的支援。
5. 言侯的救场
言侯救场的原因很简单:誉王实在是太菜了。
誉王没能拦截住谢玉的亲信,导致巡防营前来支援,错失第一波机会——你看得出来,他只想坐收渔翁之利,半点都不肯提前沾身。
再然后,空自叫嚣,却无法突破巡防营的守卫,生怕落人口实。而这时,言侯来了。
言侯与普通文官截然不同的胆略让这一切直接激化。而这种激化,直接导致的就是谢玉的无力回天。
言侯出场之后,二话不说便往府内走,夺走的,恰恰就是谢玉最需要的时间:如果在突破巡防营之前,府内已然平息事端,那么到时候各执一词,此时变成了悬案;而如果他们进去时尚有活口,那么谢玉的所有罪行,会被卓家抖露的干干净净。
所以,言侯动,谢玉慌,结局定。
6. 长公主的补刀
其实,长公主出来这一趟只是为谢府敲上了最后一根钉子罢了。唯一的好处是,长公主出面让这一切解决的更为和平和快速,少了不少的伤亡。
顺便,争取到了最够多的好处:不株连,恩赦卓家,这已经是最大的止损了。
整体看完,你还觉得谢玉倒台,只是因为萧景睿的身世吗?因为萧景睿的身世是一根导火索,引爆的,是卓家这颗大炸弹,谢玉做的所有阴损的事情,一下子曝光了个干干净净。
麒麟才子,好大的手笔,只是无论怎么说,苏先生对景睿,那真的是伤透了心。
1.失去天泉山庄让他失掉臂膀
2.买凶杀人,先是杀掉卓鼎风的儿子,后来又与天泉山庄合伙杀掉的人不计其数。
3.轻薄皇室公主
4.在自己的府内,想杀掉在场的所有人
5.来的人是誉王,他自然会想尽办法对付太子的人。能杀掉自然最好,杀不掉也不会在让谢玉执权。
6.最后,最重要的是,他涉及党争,足以让皇上忌惮。再加上杀人的证据,护国柱石这几个字就是他的威胁,多疑的皇帝会想着有一天他会效忠新君而杀掉自己,有可能想要除掉他。
不管此时皇帝有没有下定决心除掉他,梅长苏都不会让他死,谢玉他还是能否翻案的关键,梅长苏自然会暂时让他活着,而活着还是直接判死刑的关键在于梅长苏让誉王交上去罪证!
以我浅薄的见识,景睿的身世牵扯出的问题不少。梅长苏算计的只是皇上的心。
《琅琊榜》中的谢玉,心思谋略,手段均为一流,他身为一品君侯,莅阳长公主的驸马,曾为梁帝暗中献策赤焰军一案,深受梁帝的信任。
这些年,谢玉在大梁境内的势力,极其庞大,想要扳倒此人,绝非易事。谢玉行事缜密,在关键事情上,几乎从不曾留下任何痕迹,想要抓住他的把柄,让他倒台,必定要是一个天大的事情,而萧景睿的身世则是谢玉为梅长苏留下最大的漏洞。
那么为什么梅长苏可以仅仅凭借萧景睿的身世就将谢玉扳倒呢?
谢玉知道杀手杀错后,本想要继续除掉萧景睿,但在莅阳长公主的苦苦哀求哭泣中,到底他放弃了这个想法。
谢家无论是谢玉和莅阳长公主,都对萧景睿的身世心知肚明,但卓家不是,他们无法确定这个孩子是不是自己的,只是将其视作自己的儿子。
02:萧景睿身世曝光,谢玉想要杀人灭口
萧景睿的身世,是所有事情的导火索,他的杀伤力并非在于并非谢玉的亲子,为莅阳长公主与他人的孩子,而在于他作为天泉山庄与谢家利益的连接者,不是两姓之子,天泉山庄的孩子实则是他的替死鬼,若非有他,根本不会发生当年那场杀婴案。
这场杀婴案被梅长苏在萧景睿的生日宴揭穿,天泉山庄大为震惊,因为与谢玉之间天然的利益同盟,卓鼎风从来为考虑过有朝一日会与谢玉针锋相对,成为敌人。过往的种种情义,现在全部烟消云散,谢玉与卓家之间的裂痕产生,信任破碎。
03:梁帝最为忌讳党派之争,表面中立的谢玉实则早早暗中投靠太子
梁帝之所以信任谢玉,是因为谢玉他效忠的人是自己,他没有参与进太子和誉王之间的皇位争夺。可卓鼎风曝出谢玉的所作所为,谢玉效忠太子一事被彻底曝光。仅仅以越贵妃复位一事,谢玉在其中便起了关键性作用,若谢玉效忠梁帝,那么越贵妃复位他便是按照正常的情况做出最为合适的选择。
可谢玉效忠的却是太子,那么越贵妃一事明显便是谢玉的谋划。梁帝对谢玉曾经的信任,全都错付了,以梁帝多疑狠辣的性格,当年能够为了自己统治稳固,将亲兄弟般的林燮处理掉,现在将谢玉解决掉,绝对是情理之中。
谢玉在梅长苏的这场谋划中,做得最错的事情,便是他没有稳住天泉山庄。这些年,唯有天泉山庄知道他所有的罪行,天泉山庄的反叛,卓鼎风将一切都交代清楚,让谢玉的这盘棋再无翻身之地。
梅长苏的确是一个深谙人心之道的人,他清楚谢玉在萧景睿身世曝光后会做的选择,言侯,靖王,夏江,更是在外边等候,在场人数过多,谢玉已经无法杀掉卓家,将一切掩盖。
一环紧扣另一环,最终让势力强盛的谢玉倒台,当有一天护国柱石成为威胁后,梁帝又怎么可能允许他存活。
首先:谢玉杀了人(卓鼎风刚出世的儿子)
然后:谢杀卓家儿子这事被翻出来,谢不信任卓了,卓帮谢暗地里杀了很多人,包括刺杀朝廷二品大员沈追,包括刺杀新年皇上派出的内监,卓知道的太多,所以谢玉只有一步棋……杀卓家灭口。
其实,即使卓知道谢杀了他们的儿子,卓家很可能也不会出来告发谢,卓谢两家可是真爱(当然,除了谢玉),谢玉不敢赌,只能痛下杀手,紧要关头,因为莅阳长公主放弃了!否则后果未可知也!
事情发展到这步,后面就不用赘述了!如果不是谢玉容不下莅阳长公主和南楚王爷的孩子,也不至于今日之败!这就是所谓的不作不死吧!
谢玉被扳倒不是因为萧景睿的身世,而是向当今陛下揭露了谢玉参与党争的事实。整件事情是什么逻辑,我下面给大家梳理一下。
谢玉作为一品军侯,地位非常高,而谢玉深得陛下信任的主要原因是谢玉不参与党争,一直处于中立,对陛下忠心耿耿。但是事实上,谢玉早就站在太子一边,暗地里杀害大臣,结成党羽,犯下不少大错。想扳倒谢玉就要揭露其罪行,但是谢玉为人非常谨慎,很多坏事都不是自己出手做的,很难抓到把柄。
揭露谢玉罪行的一个口子就是卓家,卓家听命谢玉多年,帮助谢玉杀人,要说谁最了解谢玉的罪行,就是卓家。但是卓家和谢家相交多年,关系亲密,卓鼎风非常信任谢玉,可以说是对他言听计从。而卓青遥娶了谢玉的女儿,更不可能违背谢玉。
扳倒谢玉的不是景睿的身世,而是谢卓两家的决裂,景睿的身世是导火索。
要想扳倒谢玉,首先要有谢玉违法的证据,而这个最主要的证据就是卓家,违法的事情谢玉都是让卓家去做的。但是作案手段高超,现场没有直接的证据指向谢玉,而卓家更不会主动去投案自首,因为他们有共同的儿子,又是姻亲。
念念的师父向卓鼎风挑战,打伤卓鼎风,让他没办法逃走,易于被朝廷控制。
念念认哥哥,引出景睿的身世。宫羽说出他的父亲受谢玉指使误杀了卓鼎风的儿子,致使谢卓联盟破解。
谢玉为了灭口,欲致所有人于死地,而言侯、夏春、二皇子就在外面等着。我觉得就算没有长公主,有言侯也能进去的。
然后由谢玉引出当年的赤焰冤案的另一主谋――夏江,并且留下了可翻案的证据。
其实在《琅琊榜》中,太子萧景宣基本是不成才的,都是谢玉在背后出谋划策而已,所以谢玉倒了,太子也就不足为惧了。 谢玉明面上持身中立,所以梁王才会如此重用他,可是梁王最恨别人欺瞒于他,所以只要让梁王知道谢玉一直都是太子的人,梁王处置起来就会毫不留情。谢玉一般都是让卓家出手去除掉他的对手,所以卓家知道谢玉的所有罪行,谢卓两家翻脸后,谢玉才会不惜一切也非要杀了卓家人不可。
当初莅阳与南楚质子两情相悦,可是莅阳被自己母后下药,之后被迫下嫁给谢玉,可见莅阳虽然个性鲜明,可是并不想霓凰那么刚烈决绝,但在宁国候府那一夜,她为了救自己的儿子,不惜拿刀架在自己的脖子上逼谢玉放人。
之后为了帮赤焰军平反,她更是孤身一人,手执谢玉遗书,于陛下和百官面前,代谢玉供罪自首。
萧景睿的身世是让谢卓两家翻脸的必备条件,翻脸后才能说出谢玉多年来的恶行跟和最近的内监一案。梅长苏出手稳狠准才能让他们看清楚谢玉的真正为人,以及把他们当棋子并不是真心带他们以至于要杀他们灭口的本质,不然卓家念多年旧情,谢玉再狡辩几句,或许卓家就不会说出谢玉之前的所作所为就此回到卓家不问朝廷世事也未可知
谢玉为一品军侯,因为赤焰案,深得皇帝的信任,仅凭萧景睿的身世是无法扳倒谢玉的。要动他,比扳倒六部尚书困难得多。
为扳倒谢玉,梅长苏谋划了很久,和琅琊阁主蔺晨同时下了国内和南楚两盘大棋,其过程环环相扣,惊险万分也精彩至极。梅长苏接到蔺晨的飞鸽传书,说是那边的事情已经办妥,梅长苏要求在四月十二日之前务必进京。后来南楚使团来了,念念来找他的哥哥了。这一切可不是巧合,背后有蔺晨在推动。为了扳倒谢玉,可以说是两大高人共同谋划了这个局。从中就可以看出扳倒谢玉的难度有多大。绝不是仅凭萧景睿的身世就能扳倒的,景睿的身世只是引爆整个事件的导火索,而只有谢卓两家彻底交恶,卓家才会说出替谢玉做的事情,才能扳倒谢玉。这个局谋划了好几年,远在梅长苏还未进京之前就开始了前期谋划。
梅长苏在景睿生日宴上利用旧事,撕碎了谢玉的伪装。南楚使团强闯谢府,岳秀泽强硬要求和卓鼎风比武,卓鼎风被逼无奈只好出手。这也是计划的一部分,把卓鼎风逼到两难的境地,全力应对就有可能露出蛛丝马迹,被蒙挚和夏冬在武功上找到卓鼎风暗杀内监的证据;如果有所保留,注定不是岳秀泽的对手。我想出手之时卓鼎风肯定想到这一点了,比武到最后时刻,卖了个破绽,手腕被割伤,故意败给了岳秀泽。
比武过后,南楚使团正使陵王宇文暄出场,这位的嘴皮子可真利索,景睿的身世被揭开,景睿的生父并不是谢玉,乃是当年的南楚质子,当今南楚晟王宇文霖。当年宇文霖在大梁做人质,和长公主互生情愫,珠胎暗结。后来宇文霖被南楚太后召回,长公主在国内与谢玉匆匆完婚,生下萧景睿。谢玉知道景睿不是他亲生的孩子,安排杀手刺杀,结果阴差阳错杀死了卓鼎风的儿子。当这些真相被披露后,谢卓两家必定是要翻脸了,终于撕破了谢卓两家牢不可破的联盟。此时的谢玉,已经是困兽犹斗了,已经无力回天。如果不是长公主出面,制止谢玉的疯狂,事情发展到最后,可能会玉石俱焚。由此可见,谢玉对长公主是真爱!
前面说过:为了扳倒谢玉,梅长苏和琅琊阁主蔺晨同时下了国内和南楚两盘大棋。琅琊阁主蔺晨亲自去南楚推动梅长苏的计划。就是南楚使团的所作所为,全是蔺晨化身陈法师,算出来的。南楚人笃信巫卜之术,蔺晨的一番忽悠,他们可真扛不住。
梅长苏曾感慨:景睿么……那就已不止是可惜二字了……如果不是忌惮谢玉的实力,本可以不用把萧景睿扯进来的。
而萧景睿的身世,只是个引子,使卓家跟谢玉翻脸,卓家指认谢玉的大罪,最主要的还是除夕夜指使卓鼎风父子暗杀内监,才最终获罪。因为这个时候夺嫡刚刚开始,赤焰军冤案还没有洗雪,不能暴露谢玉在赤焰案中犯下的罪责。
景瑞的身世是他是长公主与南楚王爷的儿子,与卓家没半毛钱关系。那么卓家的孩子呢?肯定是死的那个婴儿了,那个婴儿又是谢玉派人杀死的。而卓家爹爹和青瑶兄长暗地里帮着谢玉杀了多少人,那么既然谢玉是卓家的杀子仇人,那么卓家也不会再给谢玉卖命,而且会把他做的那些见不得人的勾当都说出去,那谢玉肯定就倒台呗
梅长苏蛰伏12年,重回金陵城搅弄风云,当年的那位金陵天才少年,经过了血淋淋的教训,早已学会藏起自己所有的锋芒,习惯了走一步,看十步甚至上百步的思虑。
回到金陵,他只有一个目的:为当年的事翻案。
扶持靖王,是为这事的手段,但也是为黎明苍生,为实现当年祁王林燮之愿。
横在他前面的,有几座大山:隐在暗处伺机而动的滑族余孽,太子、誉王两大皇子,悬镜司首尊夏江,一品宁国侯谢玉,以及那位多疑寡恩,心狠手辣的天子。选择萧景睿作为突破点,不是因为只有他一个突破点,而是因为,他是最合适,最能让整件事,最大程度地符合自己预期的效果的一个人选。
梅长苏的这种处事的选择,在最后也曾有过类似表现。
在选择是由长公主还是由言阙揭开旧案重审由头的时候,他就有过类似的考虑。
不是没有待定人选,只是要发挥最大作用,就得选一个最好的。
在谢玉这件事上,萧景睿便是最好的那个。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谢玉的倒台,并不仅仅是因为景睿的身世的,说到底,景睿的身世对于谢玉的杀伤力根本就没有直接关系,充其量就是,景睿是谢玉妻子婚前和别人生下的孩子而已。
在景睿生日之后,谢玉最大的一个错误,在梁帝看来,那就是谢玉辜负皇恩,利用梁帝的信任,一直为太子谋划做事,这已经不仅仅是欺君之罪这么简单了。毕竟,在越贵妃复位这件事上,谢玉当时起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也是说服梁帝为越贵妃复位的人,这个事情,就很容易引起梁帝的怨恨和忌惮了。
所以,梅长苏扳倒谢玉,靠的不仅仅是景睿的身世,更重要的是这身世之后的后续影响,尤其是天泉山庄的影响,可以说谢玉最大的问题,就是利用了同一个人为自己做太多事,相当于自己的所有秘密基本上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一旦这个人翻盘,那他的所有罪证也就大白于天下了。
本文由作者:小杨带你看世间 于 2023-12-26 发表,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本文链接: https://app.yangtata.com/question/7316711592979972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