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傲江湖》是一部经典的武侠小说,作者金庸通过丰富的情节和生动的人物形象,向读者展示了一幅壮观的江湖画卷。在小说中,林平之作为主要人物之一,占据了相当多的篇幅,这主要是因为他在小说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首先,林平之是《笑傲江湖》中的关键人物之一,他的命运与故事的发展紧密相连。林平之出身于一个武林世家,但因父母被害,家道中落,他被迫投身于江湖之中。在江湖中,林平之历经磨难,不断成长,最终成为一位武功高强的人物。他的命运波折和成长历程,不仅为故事增色不少,同时也深刻反映了江湖中的恩怨情仇和人心险恶。
金庸先生如果在今天写网文,肯定不会火,因为金庸先生的大部头作品基本都是慢热型,娓娓道来,越来越精彩。在看重开头三板斧的网文世界里,显然是不受欢迎的。
《笑傲江湖》主角是令狐冲,但是开头先写的却是林平之,其实也是金庸先生的一贯风格。像《射雕英雄传》,这是金庸奠定武侠小说大宗师的开山作品,精彩部分是郭靖、黄蓉相遇以后才开始的,但是他从郭靖父亲开始写起,开篇好多章节都是平平无奇。《神雕侠侣》是杨过、小龙女的故事,开局写的却是李莫愁。《倚天屠龙记》也是从张无忌父母开始写起。《天龙八部》开局写的倒是主角段誉,但是很多读者心目中的第一主角乔峰出场却很晚。《鹿鼎记》开局说的是顾炎武,讲的是天下大势。
也就是说,金庸先生写小说,喜欢先做好铺垫和背景交代,然后慢慢引入主角,最后围绕主角和一系列重要配角展开故事。而在《笑傲江湖》里,林平之就是一个主要配角,而且整个故事也都跟林家的辟邪剑谱息息相关,林平之是重要的背景人物,多描述一些内容确实容易展开故事。
然而,他毕竟是主角,这种情况下,令狐冲发挥的作用也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拟的。首先他在林平之要被余沧海追杀的时候故意制造迷魂阵,骗过了余沧海,让林平之逃脱一死。更关键一点,令狐冲是林平之父母林镇南夫妇死前见过的最后一人,这两人知道他是华山派大弟子的时候,好像抓住了救命稻草,将自己林家辟邪剑谱的所在告诉了令狐冲。当然了,林镇南毕竟是老江湖,他没有完全说出实情,只是让令狐冲转告他儿子林平之,一定要回自家老宅看看。
这样的安排,还是很高明的。因为林平之还活着,林平之就是辟邪剑谱的合法继承人。而令狐冲作为主角,需要维护伟光正的形象,如果让他接手辟邪剑谱,哪怕是他自己找到的,难免也有失光明磊落,所以令狐冲就与此功夫绝缘了。
或许作者觉得这样安排有点可惜,于是又给了辟邪剑谱一个邪恶的设定,修炼此门武功必须自宫,那么一个有尊严的男人是不会去修炼的。于是,令狐冲跟这门绝世武功错过也就丝毫不可惜了。
而林平之呢,在令狐冲面前始终是配角的。而且书中有个设定,林平之十分厌恶令狐冲。按理说令狐冲救过他,也把他父母死前遗言原原本本的告知他了,他应该感激令狐冲才对。但是林平之却不这么想,他就是看不惯令狐冲那种出风头的样子,特别是在知道岳不群的为人以后,他对令狐冲就愈发的愤恨起来。他不仅恨令狐冲,恨岳不群,对深爱他的岳灵珊也是恨屋及乌,最后无耻的杀害了岳灵珊,自己也落得悲惨下场。
而反观令狐冲呢,虽然他被林平之嫉妒,被师父岳不群忌恨陷害,被小师妹岳灵珊误会,但是他始终还是不忘初心,对师父师娘恩情从未敢忘,对岳灵珊一往情深,在华山派上下出现危机的时候,他总是会挺身而出。
谢邀。
复仇一直都是武侠小说的主线,在《笑傲江湖》中,林平之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角色。这个角色无疑是一个悲剧人物,他个性鲜明,不断地跟自己的命运抗争,又以悲剧结束。
金庸先生对他的塑造也花了不少笔墨,从性格、情感主线到武功都和男一号令狐冲形成鲜明的对比。
在金庸笔下的小说角色中,报仇有很多方式,而且大部分的仇恨最后都得以化解。在《笑傲江湖》中,林平之的报仇手段是极端的,这也源于他所遇非人,投错师门。
试想,如果他拜的师父是一个正直的剑客,能够正确引导他走出家破人亡的阴霾,让他放下仇恨或者用正当的手段复仇,那么林平之的结局也不至于于此。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说。
再说林平之,其实在黑化之前,并没有什么恶行,相反还救过令狐冲的性命。
在福威镖局被人挑了的时候,林平之一个人敢于越出血线搬运尸体。
为了救爹娘,林平之冒险化妆进入刘正风的金盆洗手大会,还同仇敌余沧海对峙。
在走投无路,饥饿难忍下,林平之仍然不盗窃、抢劫,宁可去乞讨。面对农妇出言无理,他明明会武功却也不打人。
他甚至出言怒喝余沧海,变相救了令狐冲的性命。
后来五毒教蓝凤凰的毒酒,无人敢喝,林平之却挺身而出要喝。
可以说,林平之除了武功较差以外,各方面其实不亚于令狐冲,甚至心思缜密,更是厉害。
金庸先生的十四部小说“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是各有主题的。《笑傲江湖》的主题就是世间善恶很难从表面上去界定的。林平之这个人物是暴露许多道貌岸然之士的最好媒介,并且对于主题的表现有很好的辅助作用。
余沧海、木高峰和岳不群的人都是阴险狡诈之辈,很能表现出本书的主题。特别是最大的伪君子岳不群,他可以说是《笑傲江湖》中伪善野心家的代表。最好的事例就是他对《辟邪剑谱》的巧取豪夺和对林平之的利用,林平之当然是不可或缺的人。
林平之原本有着安静祥和的生活,林震南也是一个与世无争的普通镖师。但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就因为家中藏有《辟邪剑谱》被卷入了江湖纷争,使一位无忧少年瞬间家破人亡,历尽百劫,最终被仇恨蒙蔽了心灵,走入歧路。
本人之前接触的都是影视剧里《笑傲江湖》的情节,但每个影视剧情节相差甚大,于是乎前几天终于读完了金庸《笑傲江湖》的原著。在影视剧里,除了对林平之的颜值有几分赏心悦目,对其人品却实是鄙夷不屑,感觉就是个无能无才,靠女人上位还一肚子坏水的小白脸。但原著读下来,对这个人物设定还是挺震撼的。所以就从以下几个角度分析原著里林平之为何有这么多笔墨重彩。
二、林平之是推进令狐冲命运转变的决定性人物
林平之作为令狐冲唯一的情敌是推进令狐冲感情变革和命运转变的决定性人物。不得不承认,虽然小说中令狐冲潇洒倜傥,动胤皆桃花(譬如温柔善良的仪琳、敢爱敢恨的任盈盈、主动火辣的蓝凤凰之类),但令狐冲却是个十分专情的人。这很符合金庸笔下对男主的设定,弱水三千只爱一瓢,被无数女人眷顾的杨过只爱小龙女,郭靖只倾心黄蓉等都是一样的套路。令狐冲最爱的还是从小一起长大的小师妹。仪琳照顾他时他想的是小师妹,为任盈盈的性命和师父决战时仍会惦念小师妹而忘却任的安危,甚至在和任盈盈定情之后也愿为博小师妹一笑而受她一剑。所以若不是小师妹岳林姗移情林平之,而且爱的甚为深刻,令狐冲绝不会放弃对小师妹的追求,也就不会离开华山展开后续一系列传奇经历。而且这个过程还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一次比一次痛心的小师妹和林平之的花式秀恩爱惨虐之下而慢慢转变的。最后岳灵珊和林平之结为夫妇也才让令狐冲彻底死心。所以,林平之是让令狐冲不断成长和成熟的因素之一,他得经常出来打磨一下令狐冲的心志,也给其他几位特色鲜明的女主创造和令狐冲情感纠葛的机会。(在这里想插播一下对令狐冲痴迷岳灵珊的看法,因为每每看到令狐冲被小师妹和林平之惨虐的片段就想乐。本来嘛,作为女读者对金庸笔下一个个男主都被颇为优秀的姑娘环绕十分不满,你再好也不至于天下女子看你一眼都爱的不能自拔,这也体现了金庸的大男子主义的。但岳灵珊没有仪琳温柔,没有任盈盈貌美,与林认识没几天就抛弃青梅竹马的令狐冲劈腿林平之。如此朝三暮四,还尖酸刻薄的轻浮女子却让令狐冲爱的发癫发狂。而林平之没有令狐冲的潇洒大气,武林绝学却也让岳灵珊情专与他,这不能说是他俩眼光不好,只能说明深陷爱情里的人爱的绝不是对错,却是一股执念了。所以,金庸在这本小说的感情描写较以前的浮夸更体现了人性。)
三、不同际遇下的两个极端人生,林平之是令狐冲另一个影子
纵读整部小说,不得不说林平之和令狐冲是有几分相似的。外形上都是翩翩少年郎,容貌姣好、风流倜傥,林平之似乎更胜一筹。小说里几次写到令狐冲见到林平之的华容贵貌,翩翩风度就暗自低落,自愧不如,一度认为自己没有林平之好看才被小师妹狠心抛弃的。但令狐冲实是不爱打理,一身破旧衣服本就不换,摔泥染血的看上去跟丐帮无异。但有过这样一个细节,青城派的狄修把受伤的令狐冲和田伯光脱光了要绑在一起游街,还要说是一个小白脸和大胡子光天化日在做苟且之事被他撞见,看这段的时候也是为金爷爷的污点捧腹爆笑。很明显小白脸说的是令狐冲,令其实更多的是阳刚之气,狄修说其小白脸虽有贬低之意但也说明他有一定得颜值。在品性上,林平之一开始也是十分地侠心正义的。开篇林平之就是为岳灵珊所扮丑女打抱不平才错手杀了余沧海的儿子,岳当时扮作丑女林肯定不是为其美貌所动,英雄救美很常见但英雄能够救丑实属不易。而且在父母双亡,孤身沦落的时候,见到令狐冲马上要被余沧海一剑毙命也能不畏强敌,开口大骂,救了令狐冲一命。可见其也是热血豪情之人。
林平之和令狐冲不同遭遇的原因其实就两个,一个是时运不济,一个是遇人不淑。小说名为《笑傲江湖》,寡对名欲、笑谈人生是小说一直倡导的人性追求。而令狐冲之所以能群领四方、不断得到高人指点,也是因为他这份淡泊名利,不惧生死被人器重。可林平之不一样,他不是贪生怕死,他是不能死。家族血海深仇等着他去报,死就是不孝不义,他连死的资格都没有。而令狐冲自幼是孤儿,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又没什么必报的深仇大恨。一个人了无牵挂的时候可以笑对江湖,但被仇恨充满的人生你还能笑出来吗?所以林平之对武功极端地追求和岳不群、左冷禅、任我行等一干追名逐利的人是不一样的。
林平之其实是令狐冲另一个影子,是他邪恶的人性,却没被激发出来。没有林平之的对比哪能看出令狐冲有多么的幸运。时势造英雄,时运不济完全可以造成不同的人生。林平之一生不断地遭受厄运,迫害,更没遇见任何一个好心人的指点。而与之相比令狐冲又是过于幸运和理想化了。很多人认为金庸的《笑傲江湖》完成于革命刚结束的时代必有一些暗喻,而林平之悲惨的际遇似乎也寓指了时代对于人的摧残。相比令狐冲不羁的性格和完美的命运,林平之的遭遇却又更像真实的人生。所以金庸对林平之这个人物的设定应该是不亚于令狐冲的男一号,对他的描写也必然笔墨重彩。
林平之这位人物有相当多的优点,《笑傲江湖》前期金庸并不吝惜笔墨去描绘他,将他的父亲母亲都连带描写得细致,对于他外貌俊美都讲了几遍,说他看见自己心爱的白马死了就流泪,还有要躲避仇家搬迁的时候想要带上他房间里的小玩意们,多么可爱可亲的少年形象。我感觉用通俗的话来说,他就是故意被炮灰的。仔细看原著的时候,我就有点怀疑金庸开始写作本来是想将林平之当作主角,笑傲江湖的开篇完全是围绕他,完全是写作作者通常使用的对待第一主角的待遇,例如:1)反复提到他的长相,且说了他是像谁(说他长得像母亲)2)细致描述他的父母,以及他和他父母的关系3)对于他的无关情节发展的兴趣爱好亦有描写,例如喜爱他的白马,喜欢打猎……4)对于他的心理活动描写极其细致,包括一些无关痛痒的、若非第一主角反而显得拖沓情节的描写,例如说林平之临行前舍不得走,想要带上他房间内的小玩意这些写作手法,都是作者对于全著的主角才有的!还有呢,5)对于他父母对他的期望、对他的看重反复提及——这通常是作者用于铺垫,为了今后主角怀有深仇大恨及父母的期待所以加倍努力去复仇的铺垫!再看《笑傲江湖》的开篇,我感觉有点像梁羽生的作品感觉,例如梁羽生的《江湖三女侠》,开篇描写的就是主角唐晓澜家中遇到的变故。唐晓澜当时也就是个十几岁的少年,是个家境还 可以的公子,性格也比较内向而重情(理所当然会记仇和复仇的个性),而后唐晓澜就确实是《江湖三女侠》的男主角。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江湖三女侠》既然侧重于对三位女中豪杰的描写,男主角唐晓澜和女主角(她们是真正的女主角,不同于金庸作品中的男主角选来相好的女人)同时并存,也就不会奇怪和突兀了。然而,林平之和令狐冲都是男的,而《笑傲江湖》作为一部普通的武侠小说,而非论述人性或者历史的大著作(不像《三国演义》),不太可能同时描绘两位男主角—且他们之前还有冲突。因而,作者金庸必须有所取舍。那么,他为何在令狐冲和林平之当中,偏向了令狐冲呢?下面我就来分析。金庸为何后来在笑傲江湖中偏向了令狐冲,而抛弃了原本想要塑造的第一主角林平之,这原因要从多方面来找。第一,迎合读者口味问题。毕竟这世上俗人还是比雅人要多,有道是曲高和寡,大多数的人读小说是为了轻松放松的,追求的是看得爽,而非为了思考、思索人性命运的,虽然真正的世界经典都是后者的方式。金庸写的毕竟只是武侠小说,大家要知道,今日金庸武侠被称为“经典”,或许是由于现今网络小说太流行、通俗小说更多更泛滥了,在当时1970年代,武侠小说可就相当于今日的流行小说那样,不是什么经典范畴。金庸写着写着《笑傲江湖》,就可能发现这太沉重,跟随着这样一位性格内向内敛、不多言语心事重重、隐忍、被欺压而准备复仇的少年,太沉重,读者很可能会看着不爽(秉持着顾客就是上帝的理念,读者一不买账,金庸和出版商等等都不好过了,是吧),于是,他只好另寻出路了。就这么放弃了原本塑造的主角林平之。当然这并非全部原因,还有其它,更为冠冕堂皇一些的理由。我刚才提到了《笑傲江湖》的开篇让我感觉有点像梁羽生的《江湖三女侠》开篇的感觉,其实我看过的武侠小说并不多,随便想了一下就觉得这两部开篇塑造的背景有点类似,可见这是一种常见的塑造主角的套路了,不是《江湖三女侠》也可能是别的什么侠客、什么复仇少年的,这类少年复仇的题材确实很常见。那么金庸当时很可能想要反其道而行之,写了一半,突然或者渐渐不愿意再走这个套路了—虽然其实明明林平之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十分特别的角色,完全可以成为一个特别的典型的让读者印象深刻的主角,但是金庸也想要刻意跟其他作家区别开来,就选择另外塑造一个主角形象。(梁羽生的年纪比金庸大,貌似算是金庸的前辈吧。金庸开辟的在当时好像算是新武侠了,刻意的标新立异或者至少这一丝心态在所难免。)
从写法上说,林平之是令狐冲的另一个版本。
这其实是一种小说的写作技法,同样的天赋、几乎同样的武功套路、同样喜欢自己的妹子……
但是因为机遇不同产生的悲剧,是很容易得到人们同情的。换句话说这也给我们提了个醒,有时候你不如别人真的不是因为你不够努力,而是你生长的环境实在是太J8操蛋了
第一次读《笑傲江湖》的时候,在令狐冲没有出场之前,我一直以为林平之是男主角。他几乎拥有武侠小说里男主角的所有元素,行侠仗义、被灭门的家族、人也长得俊朗帅气。要是一般的武侠小说,林平之肯定会经历过种种挫折、习得绝世武功,最后与岳灵珊(其他女孩也可)双宿双飞。
《笑傲江湖》的氛围,到仪琳讲述令狐冲之事时,为之一变。从狭促而变为开阔,不再局限于一家一仇,而是整个江湖正邪两派的对立。正派之间有坏人,邪派之中也有义士,不是纯粹的黑白对立,而是斑驳复杂的江湖况味。
岳不群坏吗?似乎也坏,但他也并不是《笑傲江湖》中最坏的人,只是他的隐忍、虚伪、阴鸷给人印象极差,故而成为了整部小说里最讨好的人物之一。华山派虽为名门正派,然而经过剑宗气宗的内斗,实力早就式微,处于二三线之外。众多弟子的武功,除了令狐冲,也没有多少人拿的出手,遇到大敌之时,只能“流亡”江湖。一派之存亡,就全维系在他身上。武功最好的大弟子,则又跟邪教等“不三不四”的人,过从甚密,给了虎视眈眈的嵩山派左冷禅口实。总而言之,在四面八方的压力之下,岳不群挥刀自宫,登山权力的巅峰。但权力这种东西,只要沾染上了,就不能放下,故而他的心态全变,变为极端,变为疯狂。
所以,林平之有令狐冲的一面,也有岳不群的一面。
一阴一阳之谓道,在《笑傲江湖》中,林平之和令狐冲就是一阴一阳。林平之用自身的悲惨经历以及转变,映照出了一个真实的江湖。令狐冲则笑傲林平之映照出的江湖。一正一反,一个沉沦,一个超越。
林平之被灭门逃走之后,历经艰险屈辱,可是在逃亡途中饥饿难耐之时,看见路边龙眼,伸手就要去取,却立刻想到:
「这些龙眼是有主之物,不告而取,便是作贼。……倘若给人见到,当着我爹爹之面骂我一声小贼,教我爹爹如何做人?……大丈夫须当立定脚跟做人,宁做乞儿,不作盗贼。」于是林平之就真的去做乞丐儿了,去向一个村妇乞讨。
「他一生茶来伸手,饭来张口,哪里曾向旁人乞求过甚么?只说得三句话,已胀红了脸。」村妇对林平之极尽辱骂,又用扫帚打脸,林平之摔倒在牛粪中,弄得满身都是。村妇「一扫帚拍在他头上,再在他身上吐了口唾涎,这才转身回屋。」林平之何曾受此侮辱,动怒要打,但陡然动念:
「我求食不遂,却去殴打这乡下蠢妇,岂不笑话。」林平之到了长沙分舵,半夜有机会杀青城派弟子,然而
「心下又想:『我此刻偷偷摸摸的杀此二人,岂是英雄好汉的行径?他日我练成了家传武功,再来诛灭青城群贼,方是大丈夫所为。』」后来在余沧海对重伤的令狐冲出手时,不顾暴露自己的危险,在窗外高声讽刺:「以大欺小,好不要脸。」从余沧海掌下救了令狐冲一命。
以上种种可以看得出,林平之有很好的教养,他很相信并遵从江湖道义,他是阳光的,又带点执拗,他没有令狐冲的跳脱。这时候的林平之,还不知道江湖是怎么一回事,在他心中,还是有正邪,有是非,有善恶,有底线的。
在这个江湖中,林平之处处显得疏离。那原本不是他所能接触的世界,如今被迫卷入,却和他想象的完全不同。
大家都喜欢令狐冲的自由跳脱,但别忘了,令狐冲一开始是以华山派大弟子的身份出场的,后来又得风清扬真传。他是有能力去自由的。这就像一个富二代,又从别处继承了一大笔比他家族财富更多的财富。当他不满家族安排时,自然可以自由到没边,想怎么就怎么。
林平之一无所有,家传武功被人嘲笑,天赋又不行。大概就是同学中最穷、又最不会赚钱的的那个了。和岳灵珊稍微走近一点,都要被同学怼,癞哈莫想吃天鹅肉。女神是属于大师兄的。这个世界对他是没有善意的。尤其是,林平之背负血海深仇,身上有莫大的责任,我不知道这种境况下的人要怎么跳脱、怎么自由。异位而处,把林平之换成令狐冲,他会像原来的令狐冲那样吗?我不知道。
令狐冲像风一样,自在洒脱,大家都喜欢。但令狐冲是我们的理想,多少有些凌虚高蹈的意味。而真正现实的江湖与人生,是林平之。在时代的洪流中不能自主,无法摆脱,直到沉沦。
我们希望有令狐冲这样的人存在,我们希望有令狐冲那样一个朋友。那是一个念想,世道虽然如此这般,我虽然如此这般,但我有一个朋友,叫令狐冲。但另一面,林平之却也在沉沦之地朝你招手。
如果成为令狐冲是咫尺天涯,变成林平之却只有一步之遥。这中间就是江湖。
林平之哭着说:“我出身武学世家,身负血海深仇,拜入名师之下,又与师父的女儿两情相悦,最后得到了家传的绝世武功。明明我才是主角模板,怎么金庸不按套路来呢?”游坦之默默地点了个赞。
可能金庸写着写着便改了主意,把主角让给了令狐冲,《葵花宝典》也成了“欲练神功,挥刀自宫”的邪门武功。
林平之是笑傲江湖不可缺少的一个角色,他跟令狐冲对比,更能突出主角的光环。没有这个配角,主角光环会大大降低。
首先林平之是个富二代,人原本也善良,但因家有辟邪剑谱而被青城派灭门。后又被岳不群欺骗,身负血海深仇,以报仇为第一要务。
从情感上来讲,林平之无意抢了令狐冲的初恋,这为女主角任盈盈创造了条件,也给令狐冲了一个悲情加持。这让任盈盈的爱情更显珍贵!而林平之有了娇妻还自宫练剑实则毁了一生。
从武功上讲,则可以对比令狐公子的独孤九剑。也可从侧面反映出辟邪剑法和葵花宝典的差距。得出结论是葵花宝典第一,独孤九剑第二,辟邪剑法第三。
林平之这个角色实在是一个悲剧角色,以复仇开始以复仇结束。而令狐公子豁达得多,不要钱钱不要权位只跟任盈盈一起退隐江湖。可见复仇会毁人一生,而豁达处世可以全身而退!
你好,《笑傲江湖》这本小说令狐冲是当之无愧的主角,篇幅最多,对林平之的塑造笔墨要少很多,所以你才有这样的疑问,其实你换成林平之为主角,或者说,以林平之视角来看整体书就好理解了。
林平之原来是是镖局的少东家,无忧无虑,养尊处优,被迫就因辟邪剑谱其家族卷入仇杀,被灭门,被迫加入华山派寻求庇护。这个时候林平之内心是非常谨慎敏感的,因为他不知道他不知道明里暗里觊觎辟邪剑谱的潜在仇家和阴谋有哪些。
他也不知道谁说的话是真,谁说的话是假,辟邪剑谱现在到底在哪,谁是敌谁是友,即使是他在华山派内部,对于岳不群、令狐冲、岳灵珊等人也是一样的,内心极度没有安全感。
随着事情进一步发展,阴差阳错,令狐冲得到,或者知道辟邪剑谱,骗,阴谋害自己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而于岳不群、岳灵珊的有意拉拢,让他产生本能的警惕。
直到后来,林平之偷听谈话之后,才知道辟邪剑谱原来在岳不群的手里,他才明白证实,岳不群以前收留庇护自己绝非好意,也是冲着辟邪剑谱来的,和其它各种江湖人士目的没有区别,自己也卷入了岳不群的阴谋内,之后他开始投靠左冷禅等等。
所以,整体上来看,对于林平之来说,整本《笑傲江湖》就是一个弱者求生复仇记,不管最后的赢家是谁,是岳不群,还是左冷禅,他单枪匹马对抗都不是对手,他一直在夹缝中求生存,相当是一个政治人物,求发展,求复仇,所以从一开始他就是个悲剧式的人物。
他应该庆幸有一个好帅哥令狐冲,处处为他着想,容让,最后还答应岳灵珊的遗愿,好好照顾他,否则以他个人的能力,在江湖的残酷的政治斗争下,会被捻得连渣都不剩。
要想生存下去,实现林平之的既定目标的,他的个人能力和政治智慧还远远不够,当然令狐冲也不够,甚至更不够,令狐冲是喜剧版的林平之,林平之是悲剧版的令狐冲。两个人都在华山派,令狐冲是天生孤儿,林平之被灭门,被动成了孤儿,都在华山派生存发展,林平之有自己的女伴岳灵珊,令狐冲有任盈通盈,所以尽管二人出身不同,实际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和可类比性。
林平之被被卷入了各种残酷的打击和阴谋,令狐冲也是一样,岳灵珊移情别恋,被师傅开除出华山派等等,但令狐冲最大不同之处于,他有主角光环,有各种侥幸,和得到风清扬、任盈盈等人的帮助(相当是开挂),如果把这些都去掉,和林平之一样的话,令狐冲的结局不会比林平之强多少。
所以,对于林平之和令狐冲这两个人物你要参照对比来看,本质上他们两个人是同一个硬币,一个是背面,一个人是正面,他们的经历、选择、决策各有什么利弊,结果为什么不同,想懂这些,你才真正读懂了《笑傲江湖》,读懂了政治。
林平之这位人物有相当多的优点,《笑傲江湖》前期金庸并不吝惜笔墨去描绘他,将他的父亲母亲都连带描写得细致,对于他外貌俊美都讲了几遍,说他看见自己心爱的白马死了就流泪,还有要躲避仇家搬迁的时候想要带上他房间里的小玩意们,多么可爱可亲的少年形象。
林平之不过是乱世中的标签人物而已,写他,是为了写整个乱世之前的苦闷,和相对于这种苦闷的稀缺性自由。
金庸歌颂了无耻坏蛋田伯光,神经病不戒大师和桃谷六仙,简单粗暴的任盈盈的各路手下,单纯的仪琳,啥都不在乎还处处有人包养的令狐冲,因为这些人都知道自己要什么。林平之从未自由过。他被仇恨,欲望,乱世,感情,嫉妒牢牢束缚,你可以从他的第一次亮相推导出他未来的人生。
只要想一想另外两部小说,就可以明白为什么《笑傲江湖》会有大量关于林平之的描写。
在梁羽生和金庸的作品中,有不少相同点,例如,他们都喜欢为武侠故事加上真实的历史背景,另外则是故事的开场、铺垫等写作的方法。
而且,林平之和令狐冲有很多纠葛,他们的命运交织在一起,所以,《笑傲江湖》花很多篇幅写林平之,大有深意。
〈完〉
所谓最难忘,就是从来不曾想起,却永远也不会忘记的人或事。
林平之最后没有逆袭成功,被男主角锁入地牢。
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在生命将近,他念念不忘的仍是林家的虚名。
“我们林家剑谱是天下第一!”
我们都想做令狐冲、萧峰那样的大英雄。
却无奈变成了林平之、游坦之那样的悲剧人物。
那海枯石烂,两情不渝的文字,终究只是泡影了。
毕竟,
爱到痴心,
既是魔。
《笑傲江湖》中林平之出场极早、戏份也重,这跟当时小说创造的方式、背景有关,金庸系列小说的创作,初衷是为了提高《明报》的销量,在报纸上做的连载刊登,许多时候,最初订的故事脉动络,与最后出来的完结篇版,思路并不一样,这点在金庸几部重要小说,比如《神雕侠侣》、《天龙八部》等、《笑傲江湖》等几部作品中都有充分体现。
《神雕侠侣》小龙女原本是被安排死去的,在众多读者的极力反对下,金庸笔锋一转,又让她活了过来,可以说郭襄的人物设置,明显就是郭家为了补偿杨过、顶替小龙女而安排的,否则如何重点着墨十六年前龙杨二人奋力救助小郭襄?
同理,《笑傲江湖》中最初安排的男主角也是林平之,这位富家出身的少爷,不识江湖险恶,因为路见不平、做子一次好事,结果惹上杀身之祸,家族也因此导火索而被屠灭。
惨遭灭门的林平之,在接受华山派掌门援手后,一步步提升武功,最终找到灭门真相,手刃仇人,自己也成为武林中人人敬仰的大侠,还迎娶了华山掌门之女,走上人生巅峰。
这种起点男主的人生奋斗史,多么吸引男性观众?
不过,尽管《笑傲江湖》临时换了主角,林平之退居男二,但他仍然是非常重要的角色,与主剧情也密切相关。
这个主剧情,就是一早就设定好的,辟邪剑法,或者说是葵花宝典。
很可能在最初的小说大纲设定中,并没有葵花宝典,而只有辟邪剑谱,但后来为了展开魔教剧情,就将辟邪剑法、葵花宝典乃至华山剑宗气宗之争的源头,都融合在一起,才成了一个大杂烩。
而林平之的形象,也从一个正义、木讷的善良少年,变成了一个心机深沉、怨恨满腹的复仇者,甚至他没来由地憎恨令狐冲,情感上折磨小师妹,这让他的形象更跌入谷底。
这种形象设定,其实是有撕裂性,也缺乏合理性的,并不是说一个平常看起来挺好的人,经历家变后就不能变成一个满心怨愤、邪恶的人,而是这种变化需要过程,循序渐进,有合理的因由,在林平之身上,是看不到这种明显的的变化的,似乎一夜之间,他就由纯真少年变成了复仇使者。
而反观君子剑岳不群,他的名不副实、两面人物性格,却是一直埋伏笔,不断由各路人马点醒他的“君子”称号,在一些大小事上也能看出这人心口不一、满心盘算的迹象。
所以,岳不群变化大家一点不意外,但林平之变坏却是莫名其妙,放着大仇不报,却总找救命恩人令狐冲的麻烦,更是不符合常理。
这个问题只有金老爷子才知道了
初翻开《笑傲江湖》一书时,我一直以为林平之是主角,英俊的外表,行侠仗义,至善至美,身负血海深仇,是《辟邪剑谱》的传人,与女主角初相识,英雄救美,一切仿佛都该是男主角的标配啊。
沦为配角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是,为什么要写他大婚前夕挥刀自宫,难倒就这么迫不及待么,不能洞房花烛以后?不能生了小宝宝以后么?
本文由作者:小城一隅79 于 2024-01-01 发表,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本文链接: https://app.yangtata.com/question/73170462904783342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