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亮剑》中,邢副团长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他不仅具备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能够在战场上独当一面,而且还具备丰富的作战经验和智慧,为部队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此外,他还具备出色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与其他部队的指挥官和士兵建立良好的关系,为部队的协同作战提供了保障。
“你听好了,现在独立团交给你了,可有一条,别把队伍给老子带垮了,现在可是兵强马壮”!这是李云龙在平安战役后躺在担架上的交代,按理说已经提拔为团参谋长兼一营长的张大彪才是他的第一心腹,为什么把部队临时指挥权交给了邢志国呢?实在是因为此人大有来历。
反观张大彪同志,虽然英勇善战,但却是国民党杂牌军第29军的基层军官出身,参加革命已经是抗战爆发以后的事情了,他在独立团份量较重,源于对李云龙的忠诚和后者的个人信任,但在军事主官缺岗期间,掌握队伍的人政治过硬才是最重要的,如此衡量,显然还是老红军邢志国更为可靠,李云龙在大事上其实一点也不糊涂,否则脑袋早搬家了。
大家不妨回忆一下,八路军反扫荡突围后三个团长碰头喝酒,老战友们互相通报战斗损失,期间张大彪是上不去桌的;而平安格勒战役后三个家伙再端酒杯时,邢志国副团长已赫然在座,能坐上这个桌,足以说明邢志国的出身和资历,在红四方面军中也就比另外三个货稍微低点而已,丁伟和孔捷挖苦李云龙的时候,邢志国可以打圆场和稀泥,首先得丁孔二人能给面子才行。
只有理清这些问题,才会理解邢志国这个角色虽然是配角,但兹要赵刚不在部队时,他的戏份一定增加,从抗战后期的独立团到解放战争时期的华野二师莫不如此,因为我们的军队不是私人的,不可能由着李云龙一手遮天胡作非为,哪怕是邢志国和张大彪两个人物消失之后,代理A军军长李云龙的身边,依旧出现了一位参谋长,要是我没记错,名字叫田保华。
这位田参谋长几乎是一闪而过,难道是纯属多余的角色不成?非也,此乃部队班子集体领导的必须体现。至于邢志国和张大彪在原著里牺牲于金门战役这事,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一定要评价邢志国厉害与否的话,只能说其人来者不善,无非掩盖在李云龙的主角光环之下罢了。
邢副团长的出现是在赵刚负伤之后,李云龙在赵家裕驻地受到日军山本一木的报复。
内部出现叛徒,导致李云龙在赵家裕驻地被日军偷袭,完成驻地士兵几乎全部战死,政委赵刚负伤,李云龙刚过门的媳妇被日军俘虏,赵家裕数百相亲被屠杀。
质疑点二:不受友军尊重
邢志国为代表独立团感谢楚云飞支援他们攻打平安县城,亲自去拜访楚云飞,然而一切并没有邢志国想象的那么顺利,不仅吃了瘪,连口茶水都没得喝,要是李云龙去楚云飞肯定会好酒好菜招待,可以说楚云飞完全没有把邢志国放在眼里。
其次,李云龙能够安心睡觉,对邢志国的指挥能力也是一种肯定。
4.放心移交
李云龙自知擅自带领部队采取军事行动,作为军事主官的他,将面临的不是撤职就是枪毙。
在战斗结束之后,李云龙对邢志国说:独立团就交给你了。
早晨从下午开始,带你一起看《亮剑》第九回。
从原著的角度出发,更深入。
后来李云龙受伤住院了,邢团长可没有歇着,他就一直跟着部队打到了福建。
李云龙师到了福建之后,首批攻打金门的三个团里,就有李云龙师的一个团,而团长正是邢志国。
为什么要选择邢志国带的团,那就是因为这个团战斗力强,是主力团。
在原著中,从C团参谋长董大海的口中,我们可以得知C团是非常威武的,他们在邢团长的带领下,用一个团的兵力就打垮了对方有重武器的两个团。
李云龙回忆1:独立团打平安县城的时候
李云龙对于邢志国的死,对于C团的全体阵亡,那是痛得撕心裂肺。
还记得打平安县城的时候,邢志国就如同政委赵刚一般的,为李云龙打算,急得满头大汗。
邢副团长考虑的比李云龙多得多,他要考虑:有多少人手?多少武器?其中有没重武器?
鬼子增援怎么办?友邻几个县的主力部队怎么配合联系?等等诸如牛毛的杂事。
要知道这可不是打游击,而是攻城!
可以说,邢志国对于李云龙来说,就在赵刚与张大彪的中间位置。
他虽然不及张大彪那样,李云龙指哪打哪;也不及赵刚那样,能够直接影响李云龙的决定。
但是他能够直言自己的意见,毫不畏惧李云龙在独立团的权威。
如果他的意见被李云龙驳回之后,他也能不打折扣地执行李云龙的命令。
这对于李云龙来说,能够拥有邢志国这样的得力手下,确实是他天大的福气。
当孔捷和丁伟嘲讽李云龙拿他们当枪使的时候,邢志国连忙给李云龙解围,消除误会。
当孔捷和丁伟要把李云龙当财主打的时候,邢志国很会挑准时机地把话引到正题上。
邢志国在酒桌上首先代表独立团感谢了丁伟和孔捷的两个团,肯定了铁三角的重要作用。
然后用发展的眼光提议把这种自觉参加战斗的默契,形成一种长效机制。
可以说,在独立团,邢志国与李云龙是互补的,这一点在没有赵刚的时候就特别明显。
李云龙回忆4:打楚云飞八十九师的时候
当时李云龙有三个选择,一个是十一师,一个是八十九师,一个是暂七师。
在电视剧中,此时的邢志国已经是2师的副师长了。
邢志国的意见是先打暂七师,这样最好打;
而李云龙的意见是打楚云飞的八十九师,要啃就啃嘴硬的骨头。
在二师李云龙一直都是一言九鼎,邢志国除了提意见就是服从安排。
他不会因为无数次意见不被采纳,就从此不再提意见了。
而是每次都会不厌其烦地提醒李云龙,不管李云龙是否接受。
这也是邢志国最可贵的一点,他作为李云龙的副手,一直尽职尽责,从不会懈怠。
并且邢志国作为副手,执行能力也是相当强的。
只要李云龙决定了的事,无论是否和他心意,他都会全力以赴。
还是那句话,李云龙能够遇到邢志国这样的搭档,是他天大的福气。
李云龙,当独立团团长的时候,邢志国担任副团长,名义上是独立团军事上的二把手,但打仗时,李云龙似乎更器重团参谋长兼一营营长张大彪。
《亮剑》中,独立团团长孔捷,由于在杨村遭遇战中,被日军特种部队完败,所部损失了200余号战士,八路军总部副总指挥怒骂独立团是发面团,撸了孔捷的团长职务,将其降到总部去当马夫。
剧中的邢志国,处事非常低调,以至于许多人以为这个副团长在独立团碌碌无为,从剧中来看,邢副团长确实没有太多的表现,不似张大彪,在紧要关头,总是身先士卒,端起捷克式轻机枪冲锋陷阵。
邢志国真的出场非常少,在“五·一”大扫荡,独立团突出日军包围圈,团部设置在赵家峪村,其他各营分散出去自行发展时,丁伟(新1团团长)、孔捷(新2团团长)和李云龙八路军在晋西北的“铁三角”聚在一起喝白酒啃花生米,海阔天空地胡吹。
倘若邢志国没有一定的资历、阅历、经历,过人的能力,以李云龙特立独行的脾气,是不可能做自己的副手,应该说邢志国无论是在带兵上,还是在和班组成员的相处上,一定有自己独特的一套处事和为人风格,只是剧中基本上都围绕李云龙而展开,作为配角的邢志国没有给予更多的镜头而已。
当然,邢志国的重要性通过攻打平安县城以后,数天未合眼的李云龙筋疲力尽以后,躺在担架上时体现出来了,要将全团托咐给邢志国管理,既是正常的工作交接,同时也是对邢志国的信任,李云龙知道未经上级同意,擅自率所部攻打平安县城是什么后果,就他娘的睡觉,等待总部处理结果。
其实,邢志国倘若没有一定的能力,上级也不会在孔捷负伤时,将其指派到独立团当副团长,此人对李云龙不叫团长,而是直呼“老李”,可见不仅资历不在李云龙之下,而且背景也挺大。
在李云龙睡着的时候,邢志国率团部班子成员跑到现场,直接指挥独立团攻打平安县城,可见邢志国在军事上也有一套。
在李云龙负伤住院时,邢志国率领第2师从淮海战场,一直打到了福建前线,创下了许多战绩,邢志国绝非等闲之辈。
一
这时邢副团长就站了出来,指出如果独立团攻打平安县城,驻守太原的日军和平安县城附近的日军肯定都会赶来增援。到那时独立团就有可能受到日军的层层围困,不仅攻不下平安县城,就连突围都难。
当然这一点难不倒李云龙,晋西北的铁三角以前在红四方面军都是战友,三个人关系好的可以穿一条裤子。之前他们曾经谈过这样一个问题,三个团呈品字形布局,不管日军来攻打谁,都要从其他两个团的防区经过,到那时根本来不及通报,直接阻击就可以了。
二
如果李云龙听了邢副团长的话,就不会被降成营长。当然如果情节是这样的话,李云龙的形象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成了没有兄弟情谊的一个冷血将领。
刑副团长的存在就是为了证明李云龙是一条有血有肉的汉子,也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将领。虽然身上也有一些小毛病,但在战场上,就像大闹天宫的孙悟空一样神勇无比。
三
李云龙的二师在解放战争最关键的时候怎么可能群龙无首,在李云龙住院期间,就由邢副师长代行师长之职,一直从淮海战场打到了福建。
也就是说李云龙的部队在席卷京沪杭、解放大上海时起到了重要作用,并最终一路杀入了福建。在这时期,刑副团长继续发挥野狼精神,指挥全师浴血奋战,没有给李云龙丢脸。
邢志国是独立成的二把手,李云龙的得力助手,李云龙在打完平安战役时,他严重受伤,躺在担架上还不忘交代邢志国 :“你给老子听好了,现在独立团就交给你了,你必须给我带好,不能有半点闪失。”
有李云龙这个大灯泡散发着无限光芒,邢志国即便是有才也发挥不出来,只能甘当绿叶,他名义上是独立团的二把手,实际上是李云龙老跟班。
邢志国在独立团的角色就像是一根鸡肋,有他也行,没他也没什么损失,李云龙只要一吹胡子瞪眼,他吓得都不敢说话。
在李云龙的眼皮底下做事,邢志国是干什么都不对劲,就好像一个笨手笨脚的孩子一样,父母怎么教都不对,做一件事情做不好,到头来不如自己干。
邢志国的性格特点。
邢志国的性格特点,给人以软绵绵的感觉,我想大概是因为长期被李云龙强大的气势所压着,自己都不敢张扬不敢声张,即便是有个性也不敢流露。
邢志国确实没有什么能力,比如,有这么一个镜头,李云龙决定要攻打平安县城,邢志国上来劝李云龙不要擅自攻打县城,一转头竟然建议他该怎么打如何打,怎么打才能打胜仗?
名义上他是独立船的副船长,实际上是一个傀儡,一点实权都没有。他的建议李云龙概不采纳,被全盘否决不说,还会招来一对骂,你说这官当的窝不窝囊。
我个人认为邢志国大概是也想展示自己,但是李云龙的光芒太过于强悍,李云龙相当于1千瓦的大灯泡,他只是一个手筒而已,怎么比?索性就不比了,爱怎么着怎么着吧。
总结:邢志国资质平平,他这个独立团副团长的官职也比较尴尬,说了不算,算了不说,就如同傀儡一般,李云龙不听他的,说是二把手,其实就是一跑腿的,邢志国很是憋屈,但是他又能怎么样呢? 李云龙的确是太有本事了。
邢副团长在《亮剑》中,是一个被大多数人严重忽视的猛人!没错,我给他的定义就是猛人!
老邢在整部剧中并不出彩,那是因为《亮剑》中的猛人太多了,姑且不论李云龙,丁伟、孔捷、甚至是张大彪,都是让战友敬服、让敌人胆寒的猛人。和他们相比,老邢似乎差了点什么,缺少那种张扬和锐气,更缺少李云龙式的霸气。
而老邢的长相,慈眉善目、忠厚老实,成天不是笑眯眯的,要不然就是被李云龙“怼”得无话可说,苦着一张脸,更让人觉得老邢是那种温吞水一般的老好人。而在职务上,老邢从副团长到副师长,一直是以“辅助型”出现的。
然而,如果仅仅因为这样就认为老邢“无能”,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如果仔细研究电视剧中的那些细节,就会发现老邢的过人之处。
如果一个人仅仅有资历,却缺少相应的能力,是无法得到大家认可的。邢副团长的能力在导演的“压制”下没有能够充分展示出来,但从细节上来看,邢副团长的能力并不逊于任何一个人。
我们要知道,八路军整编为第十八集团军开赴抗日战场,编制只有那么一点,陈赓就是个旅长而已!李云龙也就是个团长而已。这时候的旅长、团长,含金量极高,授衔时起码得中将吧!老邢这个副团长看起来不起眼,可当时八路军才几个团长!
老邢的能力第一次得到体现,是李云龙擅自调动部队攻打平安县城的时候。经过争取扩军之后的独立团,达到了一个师的规模,可即便如此,攻打占有城池的平安县城,依旧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指挥完战斗的李云龙,心力交瘁。很显然,李云龙知道,平安县城之战后,自己一定会受到撤职处分,擅自实施作战这是兵家大忌,任何一个领导都不会容下这样一个自作主张的将领。他把独立团交给了谁呢?交给了老邢!这充分说明了他老邢的信任、对其能力的认可。在与楚云飞的一战时,李云龙准备带人实施特种作战,老邢放心不下,主动要求带突击队,却被李云龙否决了,李云龙否决的原因,除了他自己“手痒痒”之外,主要还是因为他不在的时候,老邢能够把这个师带好!要知道,当时在大局上已经确实是已经胜利了,但是已经准备退却的敌军仍然保持着建制和顽强的战斗力,如果老邢是个“球不顶”,李云龙能放心把二师交给他吗?万一二师吃了大亏,打了败仗,他李云龙能有好果子吃?
我们再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李云龙是个爱才若渴的人,在他的麾下,有勇猛善战的张大彪、有单挑无双的魏和尚,有马术超人的孙德胜,有投弹极准的王根生。独立团就是一个靠本事吃饭的团队,没有一点本事想在独立团站稳脚跟?战士们能看得起你吗!
试想,能够和晋西北铁三角坐在一张桌子上谈笑风生,邢副团长的资历能差到哪去?
能够在李云龙六神无主的时候,迅速摸清敌情,得到山本逃窜到平安县城的关键情况,老邢的这份镇定和缜密,以及大败之后的淡定,又是何等厉害?
八路军因为大孤镇之事和楚云飞闹得很不愉快,最终还是老邢出面,应对得不卑不亢、异常得体,老邢的交际能力也不是盖的!
魏和尚、段鹏、张大彪这帮猛人,一个个对老邢也是异常尊敬,老邢的威望更是李云龙之下第一人!
李云龙负伤之后,老邢和张大彪带着队伍一路南下,立下了赫赫战功,老邢的指挥能力亦是彪悍!
象老邢这样够聪明、有能力、情商高的人,在哪里都能发光!李云龙能够一直带着老邢,不就是因为老邢用起来顺手吗?
如何让领导赏识你?“用起来顺手”就是最大的赞赏!整个独立团能够让李云龙用起来顺手的,也就张大彪和邢副团长而已。
人生在世,当不了老大,当个邢副团长这样的“辅助”也是不错的!
文/脂肪故事
参考资料:《亮剑》
打破惯例,空降干部。按照军事干部提拔惯例,孔捷副团长受伤离开,应该从团里再提拔一名副团长。这名副团长人选不可能是张大彪,因为他已经是一营长兼团参谋长了,所以极有可能是二营长沈泉或者三营长王怀宝。但是最终结果却不是这两个人,来的副团长是邢志国,而且邢志国原本不是独立团的人,那么他的来历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总部派来的干部,极有可能在总部机关任职。
资历老。在独立团除了赵刚,也只有邢志国敢称呼李云龙老李,这说明他和李云龙交情很深。而且在之后的对话中,李云龙也说过“以后再开这样的玩笑,那咱俩就不是老战友”这句话,所以可以推断,邢志国也是红四方面军出身,而且当时的官阶比李云龙低不了多少。
邢志国是一直跟随李云龙的人之一。从独立团到华东野战军某纵队2师,一直跟随李云龙的有两个人,一个人张大彪,李云龙之所以要张大彪,其实李云龙对张大彪有一番评价,一是打仗不含糊,二是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另一个一直跟随李云龙的就是邢志国,到解放战争时期,李云龙是2师师长,邢志国是副师长,邢志国能在李云龙手下呆住,足以说明邢志国和赵刚一样,了解李云龙,能配合好李云龙,也足以说明,当初总部机关空降邢志国用人的正确性。
刑志国不管是在小说还是在电视剧中都是一个配角儿,在电视剧中李云龙集结兵力攻打平安县城时才出现。那么刑志国作为独立团的副团长究竟有多厉害呢?我们可以从这些细节看出来。
李云龙集结兵力攻打平安县城的时候,刑志国就说没有制定作战方案,兵力是否充足、敌人增援怎么办?在独立团开军事会议的时候,各营长说,杀鬼子、救嫂子。刑志国说,咱这是解放县城,可见刑志国有一定的政治头脑。后来李云龙在睡觉期间,前方部队一直由刑副团长指挥,战事进展顺利。平安县城攻克之后,团长李云龙告诉刑副团长,独立团现在兵强马壮,以后就交给刑志国了。
这个人物角色无论书里电视里都不出彩,因该说就是作品里设定的一个中规中矩的捧哏角色,专门用来衬托李云龙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的非常规战术思想的,先让刑副团长出面告诉大家,这一仗正经打法该是怎么样的,有那些关键点,再让李大脑袋跳出来,说出自己离奇新鲜的怪异打法,这就让看的人明白;啊哦,原来是这么回事,李云龙果然与众不同啊!李云龙团里,上到老大李云龙,下到马夫伙头军,中间那些营连排长,警卫员魏和尚,个个天老大团长老二我老三,个个都是鼻孔看人的货,个个都是输头不输人的脾气,一个肉头显然混不到副团长,李云龙也并没有像赶走前几任政委一样,赶走刑副团长来看,刑副团长显然跟这帮人就是一路货不说,还肯定是仅次于李云龙的那一个,攻打平安县城扫尾时,老李跑去睡觉,剩下的都交给老刑去收拾,这还是小事,解放战争中,没过长江呢,老李就受了重伤,忙着养伤找老婆去了,后来的战可都是刑副团长带着部队打完的。
《亮剑》中邢副团长存在感太低了,还不如意大利炮呢。不过,他是敢在军事行动上,提出不同于李云龙军事方案的自己意见的人。
在独立团,论军事能力,他比不过团长李云龙;论思想政治,他比不过政委赵刚;论执行命令,他比不上参谋长兼一营长张大彪;论和李云龙的感情,他比不上警卫员和尚魏大勇。
就此看来,邢副团长不是从独立团提拔上来的,如果他是从独立团提拔的,怎么可能直接在多人面前和李云龙唱反调。只有从其他部队平调或者是被降职的,才有这个能力。
估计邢副团长在来独立团之前,也是团级的军事主官,很有可能是一支部队的一把手,否则他不会在军事上提出一堆稳妥的方案,甚至于反对李云龙。
不过,邢副团长在军事上,执行命令上,判断力上太过于保守了,太过于中规中矩了,都没有自己的个性,也没有随机应变的见识。这也恐怕是他被调到独立团当副团长的原因罢。
在独立团,李云龙打仗不走寻常路子,战略战术没有章法,甚至违抗军令;而邢副团长打仗比较稳妥,能够听从命令,在有些军事行动上可以给李云龙提出一条稳妥的方案来。
只是邢副团长稳妥的军事指挥艺术,不被李云龙欣赏。大扫荡后,李云龙分兵,团部在赵家峪,团长和政委在团部,邢副团长却下部队了。
在独立团甚至以后的军事行动中,邢副团长稳妥的军事指挥艺术都非常明显。比如李云龙攻打平安县城,当时邢副团长判断力不行,认为一个团拿不下县城。
其实这并不是打不打的下县城的问题,而是要打掉日军的嚣张气焰。尤其是山本特工队偷袭团部,团部警卫排全体牺牲,赵政委受伤,秀芹被俘虏,赵家峪的父老乡亲遇难的情况下,作为独立团团长,李云龙不打县城,说不过去啊。
他的风格有个缺点就是执行命令不彻底,打折扣;所以他遇上李云龙,自然会被怼了。不过这种风格对于队伍建设,发展根据地却作用巨大。这也就是分兵后,他下部队的原因吧。
可能是大扫荡中,二营长沈泉牺牲了。队伍建制被打乱,士气低迷,需要邢副团长去做工作,提高士气,完善编制,甚至要去带队伍,将二营的战斗力提升起来。
邢副团长军事上,政治上可靠,恰恰是合适人选。从《亮剑》中得出,邢副团长的工作做的很到位,二营的战斗力绝对不差。
打平安县城时,李云龙手下有上万人,正规部队至少在七千左右,张大彪的一营两千多人,那么二营三营也得要有两千多人。
尤其是二营提供了李云龙攻下县城的最大把握——意大利炮。不过这时,二营已经有营长了。从这一点来看,邢副团长还是有一手的。
因为邢副团长稳妥的风格,李云龙攻下平安县城后,就将部队交给了邢副团长。因为这一战后,独立团不会有太大的军事行动,日军在短时期内搞不了大规模行动。
其他的小规模军事行动,邢副团长和张大彪可以应付。这一战中,独立团独自攻打平安县城,是有一定的伤亡的。这时,邢副团长就可以发挥他的作用了,补充建制,发展部队,就需要稳妥的人来做。
总之,邢副团长各方面都逊色一些,只剩下资历老这一点占优势。这也就是邢副团长在独立团存在感太低,经常被李云龙怼的原因了。
在我们观看《亮剑》时,感觉邢副团长似乎没有太大的存在感,总是被李云龙骂骂咧咧几句,其实,邢副团长是一个被观众忽视的能人。从这几个方面足以可以看出。
第二,他的指挥能力
在平安战役中可以看出,李云龙之所以攻打县城不只是救秀芹,还是他自当团长以来就没有吃过这样的亏,而且村子里百姓也惨遭毒手,让他无比悲愤,誓死也要攻打县城。而此时的邢志国主动站出来劝说李云龙,因为他预料到平安县城就是这场战役的核心,如果一旦失误,很有可能全军覆没,从这点就可以看出邢志国有战略头脑,而且比起李云龙更加的理性。如果说邢志国没有威望和能力,李云龙这样强势的人,是不可能会把独立团交给他的。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邢志国是一个能人,只是主角太强,使的观众忽视了他。
我发现楼上不少人看错了,我们先从他出现时间分析。
老邢第一次上镜,以副团长身份出现,是山本去了平安县城时,他去告知李云龙消息。楼上有人说老邢是空降兵,但是,我认为,老邢绝对不是打平安才空降的副团长。他绝对是之前就已经在独立团了,不然各营归建时不会和他那么亲密。
大家记得,李云龙刚到了独立团的时候,让孔捷当了副团长,所以老邢当副团长,必然是之后的,而且,根据反扫荡突围时赵刚说,干部只回来了张大彪,证明老邢是在到了赵家峪之后才当了副团长。
那他是空降还是内升的呢?应该是内升的,一,在八路军缺干部的情况下,能给独立团配两个团长,可能性不大。二,到了赵家峪,独立团各营连就分兵化整为零,老邢能够归建时,还和各个营连干部都很熟,只可能,是分兵之前就在独立团的老兵。
所以,我判断情况是,那时候经过扫荡后休整的八路军,兵力大大增加,很有可能,是部队扩充后升了老邢,顶替了负伤后调任的孔捷留出来的副团长的位置。老邢非常有可能是从营、连长或参谋升上去的。
那为什么升的是老邢而不是张大彪呢?再看一个镜头。
后面在老李被降回营长时,逗他敬了个礼。他回的是,再这样就不是老战友了。“老战友”这三个字说得好,证明他们应该之前就认识,因为还处同个部队的人是不互称“老”战友的。而营连级干部在八路内部无故换团可能性不大,旅长只给李云龙批了转一个张大彪,那么,邢志国很可能就是红军时认识的李云龙。
也就是说,他是经过多年战争磨练出来的老红军,综合实力不会太差。而政治背景同样不用说,肯定比国民党出身的张大彪要根正苗红。
有时候感觉老邢好像很软,老李几句硬话就不吭声了。那老邢会不会没啥能力呢?显然不可能。
李云龙何许人?一个打仗带兵能手,他根本不可能让一个软蛋来当自己副团长,楼上有人说因为他是上级派来或者安排的,代替赵刚制约老李,不可能,他打平安之前肯定已经上任,而此时赵刚应该还没倒下,不可能是等到赵刚负伤,老李精神抑郁时临时上任的,那时候老李自己面临崩溃,哪有那功夫任命人,而上级也不可能任命一个老战友制约老李,哪管得住?所以,老邢倒像是独立团自己内部安排的,专门挑性格服软但能打仗的人来帮老李。
说他能打体现在哪?
一次是,抗战胜利时,老李和老赵在看老乡欢庆忽然听到枪声,我们的“营长”李云龙,第一时间不是叫老赵安排人,而是老邢,证明老邢可以完成领兵打仗任务,比赵刚这不懂的强。
另一次是,后面解放战争时,老李自己当突击队长,就由老邢指挥大部队,如果他真只是制约老李的花架子,老李哪敢给他上万人的整个师。而随后,赵刚到了大发雷霆,命令马上大部队攻上去和突击队汇合,也顺利完成,甚至司令部都觉得打得太快。证明他的作战指挥应变能力很强,而且能完成得很好,仗打得不错,才能胜利而且超出司令部预期,要知道那会司令可是战神粟裕,他的司令部都没想到,可看出确实那仗打得漂亮。
此外,后面老李受伤住院和泡田雨时,那二师整一支部队,都是老邢在带。
所以,老邢应该是很能打的,不像看上去的那么软,必然也是个硬茬。
邢副团长是独立团的三号人物,打起仗来更是毫不手软,敢打敢拼。
赵刚来之前,李云龙兼任独立团政委,这时的邢副团长是名副其实的二把手。但是,此时的邢副团长不仅要做好本职工作,协助李云龙带好队伍。而且还要做好政委的工作,管理好整个独立团的思想工作,你总不会指望老李真的会把政委的工作做好吧。
所以,邢副团长可做政委也可做团长,是独立团不可或缺的人物,是李云龙的得力助手。老李被降职后,还是一副牛哄哄的样子。但是,他见到老邢后,居然可以主动敬礼。李云龙那种人,如果不是真心认可你是不会给你敬礼的,不管你是什么人。李云龙住院时见到的那个王副军长就是个例子,老李不认可此人,根本没给他好脸色。
由此可见,老邢打仗是把好手,敢打,敢说,敢拼,不怕死,是一名好军人。
开国少将的底子
关于李幼斌版《亮剑》里的邢副团长邢志国,网络上普遍对这个角色存在一些误解。
比如有人说邢志国最终牺牲于金门战役,实际上,牺牲在金门战役中的邢团长叫邢永生,名气不一样倒是其次,关键是那位邢团长是渡江战役后上任的,和邢志国履历差太多了,邢志国淮海战役时就是副师长了,金门战役我方指挥官就没有师一级的。
一、亮相
邢副团长在《亮剑》里的亮相有些突兀,在独立团攻打平安县城之前突然就冒出来这么一位副团长,之前数次战斗中都没有他。
其实,邢志国的亮相细究起来还颇有深意。独立团本来的团长是孔捷,政委牺牲了,后来孔捷因战败被撤职,李云龙空降独立团任团长,在他的请求下,孔捷担任副团长,上级又空降一位政委赵刚,这样一个团的指挥班子基本上算搭建起来。
李家坡之战孔捷受伤,伤愈后调任新二团团长,这是正常的调动,本来孔捷的资历就不可能窝在副团长之职上,独立团则成了两位新领导李云龙和赵刚的“二人世界”。
二、位置
独立团和楚云飞358团产生了摩擦,邢志国带人前往楚云飞团部进行交涉,这是官面上的确认,邢志国对外是可以代表独立团和平级的友军进行谈判和对话的,而且李云龙让他去,证明邢志国的能力和原则性是没问题的,换一个怂点的军官,弄不好就会在楚云飞那里丢脸。
李云龙、孔捷和丁伟三个团长在一起喝酒有两次,第一次赵刚还在,但他没有参加酒局,不是他级别不够,估计还是因为交情没那么深,人家毕竟是老战友聚会。
三、能力
虽然李云龙多次不同意邢志国的意见,但邢志国在能力上完全没有问题。
李云龙擅自决定攻打平安县城时,刚调来的邢副团长马上提出不同意见,而且他在短时间的考虑还非常全面,不仅考虑到兵力和攻城重武器等现实问题,还考虑到了敌人几个方面的增援和友邻部队的配合问题。
虽然李云龙没有听劝,但之后的战况说明了邢副团长当初的考虑都在点上,攻打平安县城的几个难点,缺乏重武器,敌人增援太猛,友邻部队等几个问题一个都没跑。
四、独立团
平安县城之战结束后,李云龙因擅自调动部队问题要面对上级的调查和处分,在这种情况下,李云龙选择将独立团交给邢志国指挥。
虽然李云龙最后没有被处分,但他的选择还是说明了邢志国的资历和能力,一方面他的资历是完全能镇得住包括张大彪在内的独立团全体人马的。另一方面邢志国的能力也足够驾驭独立团这帮骄兵悍将。
此外,李云龙心里明镜一样,如果他真的被处分撤职,在赵刚没有伤愈回来的情况下,上级肯定也会让邢志国接手独立团,他的能力在上级那里也是认可的。
实际上,邢志国出身于四方面军,资历和李云龙、丁伟、孔捷等人相差无几,在历次战争中表现不俗,淮海战役时已经是副师长,再加上他没有像李云龙那样因负伤错过一系列战役,所以邢志国在全国解放时至少应该是副军级干部,担任正军级职务也并非不可能。
如此一来,邢志国也就和李云龙、丁伟、孔捷等人一样,在55年授衔时都应该是开国少将。
邢副团长在剧中并没有什么辉煌战绩,但并不代表他就不行,从一点可以看出来,独立团集结上万部队攻打县城,李云龙因为连日指挥作战早已疲惫不堪,在李云龙睡觉的期间,全团都由邢副团长指挥,并以最快速度扫清县城外围的日伪防卫部队,使团主力攻击运动到县城城楼下,在没有人可以商议的情况下,仅一人指挥,就拿下县城全部外围阵地,邢副团长的作战指挥能力还是很强的,以至于后来李云龙负伤住院,邢副师长接替李云龙指挥全师南下作战,并能壮大二师的实力,证明邢副团长的指挥才能不亚于李云龙,只不过正副有别,加上又是老战友,邢志国不好过多插手。
我没看全过小说,只从电视剧里表现来讲,所以电视剧对小说的改编之处也不了解。在我的心目中邢副团长是一个非常合格的副手,首先在李云龙攻打县城的时候,他极力阻止并且就敌我双方武器兵力进行分析,因为他怕当时李云龙当时脑袋一热会酿成大错,而在得知李云龙决心已下,他又尽全力配合不在阻止,开作战会议的时候,底下的干部说打县城救嫂子,他也提醒他们这是解放县城,因为他知道如果以打县城救嫂子这个借口很有可能以后会对李云龙和独立团不利,所以赵刚不在的这段时间,他顶起了赵刚的作用。打县城结束后,李云龙放心的把独立团交给了邢副团长,后来和楚云飞交涉也不落下风,李云龙当师长后,又提他当了副师长,甚至李云龙带突击队渗透的时候也是把部队交给了他来指挥,可以说这是一个情商,政治觉悟,指挥能力,带兵能力都不低的角色,也是一个非常合格的副手。
本文由作者:爱生活阿尔瓦8J6 于 2024-01-03 发表,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本文链接: https://app.yangtata.com/question/7318686880873562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