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分析K线和各种指标,还是炒不好股的原因,我想有以下几点:
一,对K线和各种指标的掌握不够透彻,或死板按指标去操作,没有灵活配合运用其他指标去互相印证,过度迷信指标所起的作用,不清楚指标的局限性和欺骗性(在日线及其它次级别主力随时骗线)。
二,没有结合成交量的变化情况,单纯运用指标。成交量的变化,代表多空分歧的变化,不理解成交量背后的逻辑是炒不好股票的。
三,买卖股票时,注意力单纯集中在指标上,而没有综合考虑标的的基本面是否良好,是否有大资金介入,大趋势是否向上,大市整体所处位置,是否契合当前的炒作逻辑。
绝大多数人对指标一知半解,还不如那些不看不懂指标的股民。
K线本身反应的是结果,并不是预判工具,无法准确推演未来。
所有你看到的K线最合推演出的未来,都是单纯的幸存者定律而已。
股票的本质,其实是上市公司。
你找不到一家“优质”的上市公司,单纯看结果导向的K线,只会让你躺在误区里,无法自拔。
再说得直白一点,K线都是主力资金画出来的,想怎么画就怎么画,你越觉得K线好看,入场后亏钱的概率越大。
因为资金收割对象之一,就是喜欢跟风的散户。
这也就是为什么,股市里懂的越多,亏的越多,K线看的越多,亏钱概率反而越高。
还有一点,就是通过K线选择股票,本身从逻辑上就是有问题的。
你发现了一个好的结果,然后顺着结果去推演未来,却连发生这个结果的原因都不知道。
这就好像股票涨了一倍,K线图形很好看,你觉得买入后还能再涨一倍,是一个道理,毫无根据。
K线图形好看,一定不是股价能再涨一倍的理由。
说白了,底部起来的一倍,K线图形并不会特别好看,日线、周线、月线,也没想象中那么具有参考价值。
股票也不会因为这几个级别的K线图形而一路走高,资金更不会因为K线图形去打开进一步的上升空间。
股票上涨的背后,是资金源源不断地推波助澜,是上涨逻辑的存在,支撑着资金逻辑的成立,压根不是K线逻辑理论。
切记,K线只是反馈整个资金逻辑的图形而已。
至于那些指标均线,更是反应慢半拍的参考标准而已,可以用来做参考,但不适用于做未来推演。
股票市场瞬息万变,单凭一些K线组合去判断行情走势,实属无稽之谈。
当然,K线图形并不是一文不值,它既然能反应股市的结果,那就可以通过结果上的蛛丝马迹,辅助判断资金逻辑,去抓住未来走向的概率。
简单地说,通过K线分析资金意图,是可以增加股票交易赚钱概率的一种方式。
所以,如果无法准确结合K线和量能,或者主力资金有意去做骗线来迷惑投资者,K线的价值就会降低很多。
把握住资金意图,才是绝对的核心,而不是单纯地看懂K线图。
资金逻辑是上涨的本质原因,而散户捕捉资金动向,只能通过量价分析。
K线本身,就是一个价格分析图,而量能是潜在的资金流向图。
只有结合了量价分析,才有可能通过K线捕捉到资金,单纯地看K线,并不起作用。
当然,量能本身也有可能会被操控,资金可以通过对倒的方式来放大量能。
但缩量的情况,肯定是相对比较真实的,因为资金连对倒的意愿都没有,筹码的流动性很小。
在量价理论捕捉资金动向这个问题上,要明白一些简单的逻辑,才能更有效的看懂。
1、放量意味着分歧,放量拉升才意味着资金涌入。
放量代表着资金的分歧,不代表资金流入或者流出。
放量的拉升,却代表资金的涌入。
因为拉升代表资金愿意用更高的价格去买入股票,一定是涌入的迹象。
当然,这个资金涌入不一定是主力资金,有可能也是散户资金。
主力资金的暗流涌动,主要体现在拉升过后,是否持续放量的横盘,还是进一步继续拉升。
如果是高位放量的横盘,那一定是出货更多一些,如果是不断的拉升,一定资金还在流入。
2、缩量代表某种资金平衡,没有好坏之分,但预示着变盘。
很多人在量价分析的时候,还会提到缩量,并且认为缩量就是不好的。
其实,缩量没什么好坏之分,它是一个资金流动性变弱的信号,代表资金参与意愿正在降低。
缩量的情况下,一定会出现变盘,要么就是按耐不住抛售,要么就是按耐不住要买入。
所以,看到缩量的情况,建议观望,不要着急做决策,慢半拍更安全。
3、量价背离会导致风险增大,但不代表股价一定会涨会跌。
量价背离,一定是有古怪的。
比如股票价位在高位,理论上获利盘非常充分,抛售意愿会更强,但是这时候缩量了。
只能说明,大部分筹码都集中在主力资金手上,主力锁仓所以抛压很小。
但是主力资金也是要获利了结的,没有资金接盘,散户恐高,缩量维持不了多久。
最终大概率还是会以放量下跌的形式,结束资金的抱团行情。
当然了,在这个过程中,缩量能上涨多久,其实是犹未可知的。
所以量价背离的信号,是提示风险用的,并不是判断短期股价用的。
4、对于刻意做盘的资金,量价无效,必须甄别。
最后就是要甄别资金的刻意做盘,以免被量价所骗。
资金刻意做盘,多出现在中小市值个股身上,通常日均成交在几千万左右。
同时,放量的时候,资金多以对倒形式出现,这个在盘内分时去观察,会很明显。
这类个股的上涨逻辑,或者说资金逻辑,通常比较朦胧,没有太多的上涨理由。
刻意做盘,目的就是为了去忽悠那些纯技术流的散户而已,并且不需要太多,总体有个几千万上亿即可。
量价针对于日均成交10亿以上的个股是最有效的,因为大资金刻意做盘的风险是很大的。
所以,在甄别量价之前,一定要关注日内成交情况,要剔除这些刻意做盘的个股,以免踩雷。
用机器数据去计算K线,尚且无法能够准确捕捉到胜率超过51%的K线战法,更别说带着情绪、一知半解的人工K线辨识了。
股票本身也是一步步走出来的,资金决定了股票的走向,而不是理论、不是意念、不是主观猜测。
我们只有找到一只个股,它能够持续吸引资金的关注和买入,才能真正意义上赚到钱。
分析上涨逻辑,确认资金逻辑,才是最重要的。
通过K线为线索,寻找上涨逻辑,并不是不可以,但还是要经过二次验证,确保资金逻辑成立才行。
至于所谓的理论知识,仅仅只是理论,真的要运用起来,就只能通过一次次的尝试,去总结真正的经验,不断修正才行。
切记,实践出真知。
这是因为你懂的太少!
像我在三十二岁时就懂K线、均线、KDJ、MACD、RSI、布林线、OBV、威廉指数、筹码分布、波浪理论、江恩法则。。。。。近百种技术分析,看过几百本的投资书籍,参加过多次的大师和操盘手的课程。。。却依然在那时炒不好股票!
你如果像我当时那样学遍主流的技术,你也依然会炒不好股票的!那是必然的。
特别是做价值投资的人会嘲笑你的所学是浪费青春,是做没有意义的事情。当然我是不会的,我并不歧视做技术分析的人。因为我当年也是做技术分析的,即使是现在我也没有完全的离开技术分析。
学了那么多技术依然炒不好股票的原因是——没有真正的看懂股市的不确定性。
学技术分析的人最容易走进的误区就是认为学了技术就可以准确的掌握买卖点,炒股获利就会成为一个看似很确定性东西了。
其实这是大错!特错!即便你同时把价值投资也学好,炒股获利对你也必然是个充满不确定的东西。很多做价值投资的人可能会亏的更多,他们以为掌握了估值等赚钱的密招就一 定能赚钱。所以一只股票死拿好几年,最终亏的很惨。
炒股最重要的是要了解市场是变化的,是有不确定性的。即是必须要进行风险控制和资金管理的。
大多数炒股的人,无论是用技术分析还是价值投资的方法都不太重视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而这个才是应对股市不确定性的关键。
当你把重心挪到仓位控制、止损、资产组合等上来后,你才会慢慢的走上炒股正道。
你知道的太多了。
讲一个故事你就明白了。
我见过所谓的纯技术面高手把自己玩得倾家荡产的,也带着一批信任他的人血本无归。
2014-2015年5月是技术面高手的春天,为什么?因为是牛市,判断对了赚钱,就算判断错了买入,由于大势,很快也能赚钱。
哪怕你精通一种指标,运用合理也是可以在这一年多赚钱的。到了后期干脆可以闭眼买。
很多短暂赚钱的人开始躁动不安,各种拉群,推票赚分红。
大家要清楚,散户蜂蛹而入的点位已经是4000+,甚至4500+,那个时候赚钱效应的确吓人,动不动千股涨停,回调那基本都是盘中震荡,资金哪能看到绿色,啥都不懂,绿了就是机会。
而很多技术面高手最喜欢的也是追涨,强势,就算短期回调几天也会被带起来。
有个群是一个人收了几个没啥基础的徒弟,这些徒弟学了一些简单的技术面指标,和你题目说的差不多类型,然后在这期间的确是赚了些钱,谁买谁赚,当然这就让他们膨胀了,到处拉人进群,推荐股票。
开始都是赚钱的,这几个人提前潜伏,然后推荐让散户抬轿,他们先跑,再让群里散户卖出,顺便还能收提成。
简直做得一个热火朝天。
经历过这次行情的应该都明白,最疯狂的不是本金能赚多少,而是你加了多少的杠杆。
4000点开始融资盘开始疯狂,但凡融资的都是成倍的收益,50万当100万用,100万融成200万比比皆是,行情一直上行,风险完全是可以忽略的,赚钱效率惊人。
为什么我这么清楚,我当时两个信用账户融资,中期收益让我觉得已经不是我了,涨25%我就50%收益,涨50%我就翻倍的收益。
只能一直提醒自己冷静,融资有风险,行情不可能一直涨,一旦下跌,损失也是成倍的损失。
也许因为这一点清醒,我在4600左右把小盘股全部换成了权重,毕竟还没怎么涨,风险会小一些,但是让人崩溃的是,换了没多久,权重也开始大幅拉升,其实这个时候很多小盘股涨得已经没那么疯狂了,权重开始掩护小盘股出货了。
这也是牛市快结束的典型特征。
但是这个时候配资突然疯狂起来了。
什么是配资,老股民应该都清楚。
你10万,最疯狂的时候可以当100万用,涨10%你本金就翻倍了,当然跌10%你就没钱了,而且还得欠利息,等于跌9%左右别人就会给你清仓,你用的别人配资账户,别人会监管。
当然也有5倍左右的配资,涨20%翻倍,跌19左右亏光,那个时候说实话,要想跌10%是很难的,基本很少遇到调整,为什么?资金多啊,配置简直疯了,遇到下跌的拼命往里买,有钱怎么会跌。
我当时一直在想,配资公司这么有钱不会自己买?把钱借给你赚钱?就为了一点利息?而且这严重就是赌博行为,一监管就完蛋。
万事万物都有个极限,经过了疯狂就是灭亡,行情太疯狂,管理层怕出大事收紧严查配资业务。
反应快的配资,有盈利的疯狂出逃,踩踏开始了,很多股票涨停砸到跌停,上面说了,配资的资金,10倍杠杆跌9%,别人就会卖出,5倍杠杆亏19%左右就会卖出。
许多票这一天的天地板就爆了,顶部配资买入的配资客,而且这种情况没人会去接盘,配资公司当然跌停使劲卖。
然而卖不掉,第二天继续跌停卖,还是卖不掉怎么办?卖其他能卖掉的,没跌停的,然后把没跌停的一路卖到跌停。
为了跑出资金这些票继续第三天跌停卖,然后没跌停的继续跌停。
一直恶性循环,权重开始护盘,但是没什么效果,因为配资公司要出来资金,减少损失,很多票连续四五天跌停,跌得没办法了,只能停盘,每天上百家公司公告停盘,最后还在交易的只有一半不到的股票。
这个时候其实配资盘已经都爆仓了就算4倍杠杆的也都爆了。
很多股票最后真的是一手两首的慢慢砸到跌停,没人买了已经,情绪基本是崩溃状态。
停盘之后,权重全是大单托指数。
慢慢的质地好的复盘,带动反弹,人气起来一些,然后陆续复盘了。
但是配资盘见亏多了,反弹之后又使劲卖,反弹结束继续下跌,这个时候融资盘2倍杠杆的也开始催加保证金,慢慢的开始爆仓了。
融资盘比配资盘可是只多不少。
开始爆仓,券商又开始强制卖出,又是一波连续的跌停,这个时候权重也护不住了,因为融资买入的很多会配置一些权重,小盘股卖不出去券商开始卖权重。
哈哈,写到这里我都笑了,这波行情真的就是这样惨,各种爆。
配资爆了爆融资,融资可都是50万以上,当时基本都是中产啊,一波暴跌消灭一大半中产啊,不停的让补交保证金,很多人由于这养,交不起,几十年努力化为泡影。
那么些只看技术面的,头天买入,第二天涨停,还在高兴,突然到跌停,然后开始噩梦,其实行情最后冲顶阶段指标已经严重失真了。
那个群推荐了一只500块左右的做配资业务的股票,由于10送10,股价变成了250左右,就是那个位置推给群里的人,而且还让人配资,他们也可以提成,当然那几个徒弟也做了配资。
然而,这只票几天就跌了一半,之后根本没有像样的反弹一路跌到20多。
群里基本上全部洗白白,哦豁。
技术面看的确是还要涨,但是影响股票的因素技术面只是很小的部分。
完全的去相信技术面激进的操作,最后的结果都是洗白白,啥都剩不下。
这波行情,我见到了太多的信任技术面,看到8000点,10000点的人,的确要不是一些细节,的确会到8000,我也看到过8000,但是散户一旦疯狂,灭亡也会早到。
很多新韭菜我之前说崩盘行情,4,5个跌停,还不信,其实4,5个我都说得很少了,10个8个都不少,每一次大牛之后的崩盘行情,4,5个跌停比比皆是,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尽信技术面,保持一分冷静,钱赚不完,风险意识不能丢。
完全舍弃基本面的操作,不去研究散户,主力心理的技术面,赚钱一个阶段可以,长了都会还回去。但是技术面也得会用,几方面结合好,赚钱也不是很难。
每天问答不见不散有股票,基金,存款,资产配置问题的下面留言,股票看支撑,压力,趋势,基本面,技术面,长线,中线,短线是否安全等问题,我会一一回答。我没看到的麻烦多问一次。
看完记得点赞,转发,分享,收藏让我记住你,嘿嘿。
那是因为指标根本就不是决定股价的关键因素,它只是一个辅助指标,如果看指标能赚钱,放屁都能发电。所有的指标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指标有以下局限。
总之,在股票交易中,指标有作用,可以寻找买卖点甚至可以指导你的操作,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股票交易的是交易系统和策略,学懂指标,说明你已经入门,但要是涨真正的学会交易,必须在交易系统上下功夫,到那时候,用指标配合交易系统,会
这个问题就像,我看过全套金庸小说,为什么连街边小混混都打不过?
这些技术不足以形成体系。月线、周线、日线、K线的各种指标,听起来好像很全了,其实只是冰山一角,趋势呢?量能呢?即使形成体系了,也还距离成功有点远。
技术是有用的,必须要学习。大多数情况,学习了技术,能把你从低级的坑带到高级坑里去。但是不学技术,你大概会永远躺在坑里。
什么叫懂?把你最精通的一个指标或者技术拿出来,我可以在5分钟内让你怀疑技术、怀疑人生。即使懂了各种指标,也不代表技术的全部。去武当学个站桩,再去少林学个表演套路,就能上擂台吗?只懂个皮毛,十个花架子加在一起,还是花架子。
大A股经历了单庄时代,混庄时代,正在向价值时代过渡。但目前为止,仍然是主力起主导作用,你学的各种指标,各种线,主力都懂,而且远远比你精通;你又对主力了解多少呢?
承认主力引导这个大前提,那么在大A股,成熟的技术体系,需要以价值投资和主力思维为根基,技术只不过是揭示这些内在规律的手段。曾经有很多反对声音,不过那些人要么是靠吹牛活着,要么干脆从市场上消失了,包括不少私募在内。嘴炮无用,自己的账户知道冷暖。
假如你找对了方向,或者遇到名师,掌握了股票的规律,而且还没有亏光本金,还没有丧失对股票的喜爱,不等于能炒好股票。接下来你要面对的最后一个强大的敌人:自己。
你所学的,告诉你此处很危险,但你会仗着艺高人胆大往前冲。
师父教你,要管好本金控制好风险,但你总是觉得机会就在眼前,想做一把大的。
做顺手几次就开始飘然,就想着加大仓位甚至融资。
这些错误不会是发生一次,反反复复多年。任意一次,都足以把你打回原形。如果你被很多次很多次打回原形之后,还能爬起来,能直面自己的弱点,那你就有可能成为那个万中无一的高手。
从懂,到能做到,中间的距离,不是书本上能给你的,是战场上一刀一枪的实战功夫,是取经路上的十万八千里。
祝愿你能脱颖而出,来日富贵相见。
这些只是皮毛,离入门还差几个维度。怎么可能炒好股票。真正的规律分为四大类:涨跌规律,顶底规律,假突破规律,振荡规律,金融市场的系统规律就是由这四个子系统规律组合而成的,其中最核心的就是顶底系统规律,它就是交易的圣杯,要想长期稳定盈利,首先必须要认知到有这四子系统规律存在,然后才有突破的可能。都不知道有这四个子系统规律存在的人,何谈突破和悟道。金融市场系统规律的复杂性远远超越了普通认知维度的人的认知范围。要想突破所有的子系统规律太难了,这不是普通人能够完成的任务。
不知道有句话你知道吗,在股市里懂得越多,越容易被骗!要知道你所谓的懂月线,周线,日线指标,会分析所谓的K线各种走势的意义,其他散户也懂,只要是一个识字的散户并且在股市里有1年左右的经验,再加上肯稍微花点功夫学习,都可以学个7-8成。散户在看指标的同时,机构也在看,散户看指标是为了抓住机构的意图,而机构呢却是用指标来玩弄散户。因为短期内的任何指标和走势机构可以通过资金来画出来,简单的说就是股市里任何散户们爱研究爱天天看的东西,都是机构想让你们看的!
拿上面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大家就可以看出是不是这样,在股市里机构能操控的东西非常多,很多时候一个庄家机构和股票公司是签有一定对赌协议的,公司的利好和利空新闻的发布时间很多时候都是配合机构的。那些日线,5日线,成交量,MACD等一系列的指标机构也都是可以通过资金来改变它的形态,也就是说他想让你们看到什么,你们就会看到什么。但是这也是有个局限性的,就是时间!机构最怕的就是时间,短时间内机构可以做到这一切,但是长期而已他没这个精力也没这个资金!还有一点就是机构怕散户不看,散户不看,机构能拿你怎么办。
1.尽量减少频繁操作,在股市里你看得越多懂得越多就越容易被机构骗被消息骗,所以减少操作频率是最好的选择,凡是先冷静在考虑最后在操作
2.把持股时间拉长,特别是你在熊市买的票子你可以把持股时间拉长,对你绝对有益
3.千万别大面积撒网一买就买5-10个股票,到头来你会发现你一个股票都研究不过来,跌起来还一起跌,让你没法补仓
4.坚持价值投资,寻找股票不一定是便宜就是好货,低估值错杀价值股才是好货,两者区别很大
5.少听那些所谓股神给你推荐股票,他们的主要工作收入是评论,不是炒股!没有一个高手会每天推荐你不同的股票的!告诉你不同的走势的!高手的眼光都放得很远!
其实还有很多就不一一这里多说了,希望能帮到你!
谢谢邀请!
我懂月线、周线、日线,会分析K线的各种指标,为什么就是炒不好股票?
影响股票的因素非常复杂,非常多,而K线只是一个方面,单单就技术分析的人而言。
一只股票是否会走强,最主要的是看业绩,业绩好,市盈率低,就问题不大,你看贵州茅台,美的电器,万科A,不停创新高,要什么技术分析。
其次,业绩一般的话,就要看成长性,是不是真正的有发展潜力。人家美国的特斯拉,现在连年亏损,明眼人都知道,确实是有发展潜力。这不仅仅是讲故事那么简单,如A股的科大讯飞,业绩对应其市盈率来说,当前也是一般,但作为国内语音龙头,人工智能第一股,也涨的不错。相反的,一些只会画饼,讲故事的公司,亏损越来越多,如之前的超级牛股,安硕信息,暴风科技,汉王科技,现在股价就打回原型了。再看看乐视网,保千里,竟然财务造假,股价可想而知了。
刚才说的业绩(市盈率)和成长性是股票走强的基本条件,更相对于长线投资者而言。
而技术分析流派而言,K线分析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譬如头肩底,可能是要上涨的节奏,而头肩顶,就可能是要下跌的节奏。
如在连续阳线收出十字星,可能是空中加油的信号,而在大跌之后收出十字星,则可能是下跌中继,要继续大跌的节奏。
如在高位放量滞涨,收出带长上影线的K线,则可能是中期大顶的节奏,如果底部放量,收出带长下影线的K线,则可能迎来一轮反弹。
K线也很复杂,更多的要结合股票的基本面来分析。
(作者:子非鱼)
技术就是战法,股市几百上千种战法,不管你学那一种先别去研究盈利,应把全部精力用在风控上,难的就在这里,当你试了N种战法最终难题还是买入点和止损位。得不断去试错才能果断排除无效的战法,所有经验积累必须是实战,没有捷径只能反复折腾后排雷进步。期间不要指望挣钱尽然控制学费,先学会防守那一年开悟了再学进攻。那些想着天天搞热点打板挣快钱的能活多久不知总之是死路一条。
在股市,"7亏2平1赚"是常态,很多人学了很多技术分析,k线分析和各种指标也学了不少,可是就炒不好股票,为什么呢?
技术分析有用吗?当然有用,这毫无疑问。但技术分析有用,是有前提的。
这就是技术分析要和股票基本面结合,立足中长线分析。股票价格总体趋势,一定是和这个股票的基本面息息相关的。比如茅台、五粮液、云南白药等等,中长期趋势肯定向上的。技术面只是基本面的最终反应。但我们绝大部分进入股票市场,却报着暴富的目的,总想通过技术中短线的技术分析,达到"低买高卖"的目的,从差价投机中博取暴利。带有这种目的的人,99%最终都会子亏损出局。
格雷厄姆说:"市场短期是一台投票机,但市场长期是一台称重机。"我们很多人,学习k线和技术指标,却忽视了这个前提,追求一个月,一周,乃至对一天行情的判断,在短线涨涨跌跌中迷失方向。
大家想想,短线的所有k线,都是主力精心给散户画好的,散户按照主力布置好的k线地图交易(作战),怎么不打败仗?
短线频繁操作,追涨杀跌,是亏损的重要原因。
要把技术分析运用好,必须要有一套经过实战检验的相对固定的交易系统。这个系统包含选股、买卖、纪律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包含一些固定的标准。关于如何建立交易系统,我原先的回答中,有过系统介绍,大家可以去看看,做个参考。
这个系统不需要复杂,有时候非常简单。做中长线,往往只需要基本的k线知识,一条或者两条均线,参考乖离率BIAS,就可以进行买卖了。学了很多的技术指标,运用起来甚至互相矛盾,实战用处不是很大。要想在股市长久生存,越简单的系统越好。
技术分析永远赚不到大钱。
我们先明确一点,技术分析赚的是什么钱?赚的是趋势的钱,技术分析就是用来分析趋势的,分析到一个股票有趋势,再参与进去从中获利。这个过程中,技术分析赚不到趋势开头和结束的钱,因为没有任何一种技术分析可以预测何时会起趋势,也无法预测趋势何时会结束。假如有一个股票在横盘,有人在那分析说他下周就会大涨,要么他是准备拉抬股价的主力,要么他就是骗子,要么他就是一无所知张嘴胡来。
同时,技术分析还有面临着趋势走不出来,和趋势随时结束的风险。从本质上看,趋势是大资金的一致性买入行为导致的,如果大资金们不想买了,趋势也就没了维持的动力,这种情况技术分析是预测不了的。一根放量大阳线可以让技术分析看好一切走势,一根放量大阴线也可以结束一切走势。一旦参与进去的票出现趋势变坏的情况,只有止损退场。
如此一来就可以看出,技术分期做趋势的盈利模式非常不稳定,而且利润空间不大,这也是我常建议大家做中长线的原因,简单省事,盈利空间也大,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付出时间。而这正是大多数人做不到的,散户来股市大多都是赌徒心理,心态浮躁,妄想快速发财,以钱生钱,这就不是正确的投资观念,炒不好股也是正常现象。技术分析在某种程度上确实能让人快速发财,但没有超人的运气,对市场精准的把握,平稳的心态,是绝对没法做好趋势技术分析的。
懂月线、周线、日线,会分析K线的各种指标,那仅仅是看上去很努力、很用功的样子,如同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仍然炒不好股票、股市赚不到钱的原因,没有用心去研究、找出股市赚钱的正确方向和方法。
什么才是股市赚钱的正确方向和方法?
找到还在技术性底部区域但是肯定能上涨的股票。
这样,用以后的眼光回溯时光,就会看到,以后股价涨到高位能够赚钱卖出的股票,是以前用心找到的、股价原本在较低位置的技术性底部区域的股票。
技术性的底部区域是怎么形成的?
那是一只股票的90%以上的亏损筹码一路顺着下跌走势止损割肉、多杀多杀跌硬是把股价自然地砸出了底部。这时,大致就符合了股谚说的一赚二平七亏损的筹码分布状态。
股票光是在技术性底部区域还不够,还要肯定能上涨。
这里的“肯定能上涨”,是从基本面趋势研判,得出的一种逻辑分析结论。
每个人的观点不同,得出的逻辑分析结论很可能有差异,甚至方向上截然相反,这样就会产生股市做多、做空两个方向的成交量,并最终得出股价长期上涨、下跌的结果。
下面用几个案例来说明。
案例1:判定为未来的历史底部的绝对低位的贪婪机会。
深度分析,我们知道,该股从最高价位74.90下跌到最低价位12.15的跌幅是84%,先从空间上完成了80:20规则的下跌和股价高低转化。再看光标处对应的股价是15.71,表示股价只要上涨到此处,就会有92%的底部筹码获利,他们会因为各种原因获利卖出,最大的可能性原因就是最长26个月的长期套牢、亏损折磨让大多数持仓者认为超跌反弹以后还要下跌,赶紧止损吧。而15.71/12.15=25%,符合90%的筹码集中在20%左右股价波动空间内的筹码密集规律。然后第二个月换手率达到100%以上,冲高回落,而此时也许正是最贪婪的时刻。
相对低位的贪婪机会
为什么研判这是未来的一个相对低位呢?
基本面趋势研判的逻辑分析结果,是可望持续20年以上的高成长性。
按照光伏发电行业规划推算的行业平均年增长率在20%左右,行业龙头股可望享有更高一些的年均增长率。
您受益,请点赞。
点击头像,进入“@养生投资”主页,可每天主动、及时获得更多分享。
关注@养生投资,飞越股市漫长牛熊时空|安康快乐日常生活养生,“低估值、低价位”底部趋势价值投资稳健盈利↗(个人观点,仅作交流,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本文由作者:股海流浪猫 于 2024-02-06 发表,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本文链接: https://app.yangtata.com/question/73244075595774855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