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一般都认为盘古开天地是神话的开始,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前是什么呢?> 正文

一般都认为盘古开天地是神话的开始,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前是什么呢?

  • 系铃人系铃人
  • 2024-02-14
  • 93
  • 共16人回复
系铃人
「系铃人 」发表看法
2024-02-16

在盘古未开天辟地之前乃是鸿蒙状态,没有时间,没有维度,没有日月星辰,但有山川河流存在!那鸿蒙世界各种能量丰富又冲足,也是众灵体理想天堂,吸收各种先天能量可以强大自己并非难事!但这种鸿蒙世界并不太大,活动空间比较狭小,空间也有可能会持续压缩到更小!众多先天灵体生命都在这鸿蒙世界吸收各种先天能量成长状大自己!

王事情
「王事情 」发表看法
2024-02-15

一、鸿蒙

盘古之前,世界的状态两个字就足以形容:鸿蒙(也叫混沌)。不同之处在于对这两个字的理解,到底是指天地未分,还是指人心未化?

默认的理解自然是前者,这即是众所周知的“盘古开天”神话。

说是天地最初像鸡蛋一样连在一起,盘古长成,觉得憋闷,伸手踢腿弄破了蛋壳,这才使天地分开。接着轻清的上升为天,重浊的下凝为地。盘古撑天柱地,身子随着天地生长,直到天地坚固,终而累死,最后身子化为天地万物。

但在最早的记载中,盘古根本没开过天!

让我们看看盘古神话的最早两则记载,来自三国吴国的徐整。

其一为《三五历记》:

天地浑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

其二为《五运历年记》:

元气濛鸿,萌芽滋始,遂分天地,耸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首生盘古,垂死化身。

第一则天地自然开辟,盘古长了万八千岁,但什么也没做;

第二则仍然如此,天地在进化到某一个阶段时,自然而然就分开了。值得注意的是盘古,年龄不是大而是小了很多。第一则他与天地相伴相生,若将天地比作蛋壳,盘古便是蛋黄;这一则里两者毫无联系。天地开辟之后,生人生物之时,盘古方化生而出。这使得盘古不再具有神格,而只是一个普通的人,只不过是天地间最早的第一个人。

现在我们可以得到第一个答案:

盘古也许并未开天地;在有天地之前,宇宙如鸡蛋,元气濛鸿,什么也没有,但在鸡蛋内部,却孕育着巨大而令人振奋的变化。

还有个说法是说盘古开了一部分天,此出自明末小说《开辟衍绎》(又称《开辟演义》)。天地之间分为四大部洲,即西牛贺洲、东胜神洲、北俱卢洲和南瞻部洲。三洲已有三天地,惟南瞻部洲未开,于是至高神如来令昆多崩娑那开天。昆多崩娑那即是盘古。

这里顺理成章地出现了第二个答案:

盘古之前,已有西方佛土,其时如来已修成佛祖,灵山已有不可说不可说一切诸佛。在下界则是万国林立,有普周虚空世界。

第七回,孙悟空要争玉帝皇位,如来告诉他玉帝“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可见玉帝已经历了1750次开天辟地、1750次轮回大数。

盘古氏之开辟,自然是第1750次之天地,那么在西游的神话架构中,第三个答案已呼之欲出:

本劫之前,世界已经发生了太多太多辉煌的大事。

1,世界已历经1749次纪元,在这些伟大的纪元中,累积出现了1749个如盘古一般的开天辟地之神;

2,有1749次沧海桑田、世界变幻、王朝更迭、英雄史诗……

3,上一任玉帝是世界之主,君临三界;

4,或许每一劫都有一任玉帝,而每一任都需修持1750劫,这是定数不容更改;

5,本届玉帝被重点培养,才撑持过1750劫……

上述答案的前提是,假设盘古仅是这一劫的开辟之神。其实还有一个可能,盘古会不会是全部1750劫的开天地之神呢?

我们认为也是可能的。

天地浑沌如鸡子,首先孕育的生命是盘古,除此再无别人。这就限制了一点:无论神仙佛祖,都不能先天地而生。没有天地,不管鸿钧还是玉帝,都如同无根之木、不系之舟,没有地方可供他们居住;天地未分,元气未溢,也没有元气让他们修行。

玉帝既然在1750劫中都居有其屋、修有其气,就证明在这2.268亿年中,天地一直都是开辟着的。

那么还是回到了第一节的答案。

我已经写了500来期封神,愿景是:十年光阴,千期篇幅。欢迎关注,共赏神话。

一老沈一
「一老沈一 」发表看法
2024-02-20

盘古这个神话,很可能起源于西南少数民族。因为,其和《山海经》所载的烛龙神话很相似。《山海经》,吸收了不少楚地,就是西南少数民族的传说,包括伏羲和盘瓠。据传说,盘瓠为帝高辛之犬,因为杀了戎将,口衔头颅而来,被帝高辛以女配之,盘瓠化为人形,与之结为夫妇,子孙繁殖,分布于西南各地。

流行于西南少数民族的傩戏中,有很古老的《盘古开山》。中国现代著名学者钟敬文,写过《盘瓠神话考察》。

关于盘古,宋代以后,又有一些神话演义。

就是这些了。盘古之前,也没什么了。

马振廷1
「马振廷1 」发表看法
2024-02-21

盘古是人吗?如果是人谁有开天劈地的本事和工具?

若是神,神在那里,小民无缘份见到,有缘份的大师们见过吗?何不把神请到联合国大会作几次报告呢?省得凡人走弯路了,能作到吗?空口无凭用神迷信揀财是真吧?或者是古人作个梦写几篇文章就有人相信,也太愚啦吧?

要说,通过观察弄明白了天地阴阳之理,白天黑夜之道,是分开了天的作用,地的轮迴规律,和厚德载物作用,找出了环境条件,为人所用才能说得过去的。

李占芳三皇号
「李占芳三皇号 」发表看法
2024-02-18

“天问"“天对"与“人猿”“揖別”

一一盘古开天的万古時空回响

文化历史学者 李占芳

宇宙起源,生命起源,人类起源,是全世界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永恒命题。

沧海桑田,金木轮回。开辟以来,仁人智士,前赴后继,不断探索。中国著名爱国主义诗人屈原,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首次纳入世界历史文化名录的伟大人物。屈原《天问》云:"邃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冥昭瞢暗,谁能极之?冯翼惟像,何以识之?明明暗暗,惟時何为?阴阳三化,何本何化?圜则九重,谁营度之?惟兹河功,孰初作之?"圣人百问,世无一答,不是不答,未可解也。汉代之际,司马迁欲“究天人之际″,而作《史记》,三皇至盘古及其前故事,宝典固有所载,然一字未录,至于“《山海经》人事,余不敢言也。″天人之际,终未所究,何也?大道未穷也。范晔,亦顺阳鸿儒也,生于《老皇历》作者颛顼皇帝故鄀都,而作《后汉书》,天人际道,终未所穷,何也?境界所限也。后世大文豪柳宗元作《天对》,所言为“对”,实则以“诞者传焉″、“无极之极”、阴阳之道虚对,所对非文史志辞,非问之所对。是谓天理不至,地里不达,何也?历史局限是也。

時代变迁,“天对"不已。早于屈原、司马迁、范晔、柳宗元的春秋時期楚灵王左史倚相,与孔子高徒、楚巫(司)马期父子,俱博物高士,深谙三坟、五典、八索、九丘、《鬻子》。三坟者,三皇之书也;五典者,五帝宝典也;八索者,八卦之辞也;九丘者,地里之载也;《鬻子》者,诸子百家之首、周文王之师、道学鼻祖、楚国始君,居国楚始都丹阳所著宝典也。巫马期有领先世界数百年的“白马非马"、“生死"、“灵魂有无"论等哲学宏论,而道法盘古、伏羲、女娲、祝融、黄帝、颛顼、重黎、鬻熊,以天地未开为混沌,以阴阳分化开辟,以天九重,地九层为天地浑成,委实难能可贵。而其稍早的庄周于《庄子.应帝王》云:“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混沌。倏与忽時相遇于混沌之地,混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混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混沌死。"此论虽寓言故事,也是包括老子、孔子在内,诸子百家,有关天地开辟之前状态的鲜希记载,恰似茫茫史海中宇宙探索之一炬。混沌者,盘古开天之前宇宙之谓也。自庄周之后,仁人智士从未停止“天对"探索。三国吴人徐整《三五历记》云:“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一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后乃有三皇。数起于一,立于三,成于五,盛于七,处于九。故天去地九万里。”《五运历年纪》云:“首生盘古,垂死化身,气成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里,肌肉为田土,发髻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身之诸出为风所感,化为黎甿(庶民)。"《五运历年记》云:“盘古之君,龙首蛇身,嘘为风雨,吹为雷电,开目为昼,闭目为夜。死后骨节为山林,体为江海,血为淮渎,发为草木。"南北朝《述异记》云:“昔盘古氏之死也,头为四岳,目为日月,脂膏为江海,毛发为草木。秦、汉间俗说:盘古氏头为东岳,腹为中岳,左臂为南岳,右臂为北岳,足为西岳。先儒说:盘古氏泣为江河,气为风,声为雷,目瞳为电。古说:盘古氏喜为晴,怒为阴。吴、楚间说: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今南海有盘古氏墓,亘三百余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之魂也。桂林有盘古祠,今人祝祀;南海有盘古国,今人皆以盘古为姓。"《红楼梦》、《西游记》、《开辟行绎》等文学名著,皆以盘古开天为卷首。自此,盘古开天,誉颂寰球,就连明代状元罗伦,亦诗赞盘古云:“混沌神工劈天斧,凿破鸿蒙开太古。"近代中国宗教学,将盘古奉为元始天王,道教宗祖宗,后有东王公、西王母、华胥氏、伏羲、女娲、祝融,族谱赓续,世嗣无绝。

今日“天对",精准无疑。毛主席“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知行合一,活化盘古开天辟地功德,通过艰苦卓绝的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创建新中国,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彻底改变旧中国遗留的一穷二白面貌,将中华民族当代文化文明,推向人类全部历史文化文明的最高峰,而毛主席《贺新郎.读史》“人猿相揖别,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時节。"于全世界第一人、第一次用中国当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将盘古之前的更猴、猴类、猩猩、猿类进化時期,及盘古時代、三皇時代,即猿猴、古猿、猿人時代,以十六字高度凝炼,有意无意间,精准回答了屈原《天问》。而“相揖"二字,浓缩距今六千五百万年前人类进化史,囊括距今三百二十七万余年前伏羲、女娲、祝融三皇時代文化文明史,这个“人猿相揖别”、明民共财、生无私存、死无私葬、天下为公、和谐大同的原始共产主义世界,被华夏神州遍地猿人雕刻、三皇符图,即古猿、猿人時期、三皇時代于石玉瓷陶刻绘猿猴、古猿、猿人次第进化族徽、国徽文物实证,岂非博物生灵,妙笔神来,中外独绝,奇伟至哉?后续及此前科学研究表明,距今一百三十八亿年前“奇点″大爆炸,宇宙形成;此后大膨胀,温度、气压、密度、能量至高极限,由黑洞蒸发出熵,当熵归零,所有物质复归奇点。此后于四十六亿年前,地球形成,历经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当新生代早笫三纪,更猴类出,演化为黑猩猩类、猿类;新生代第四纪,灵长类目中完成了“猴子变人”(毛主席之幽默之词)、“从猿到人”的进化,进入“人类世”古猿時代,亦即“石曙時代″、“天王盘古時代"。余考察淮渎江汉至于黄河三江源,考察“盘古国",登临盘古山,沿途猿人雕刻、三皇符图多不胜数,叹盘古之传,颂于民囗,铭于民心,集于智者,播闻天下,流誉古往今来,激励万世斗志。乌呼!中华民族有盘古开天之力,肇造两仪之智,羽化万物之心,公在天下之德,齐心协力,众志成城,于事于功,何所不成?

额生莲花
「额生莲花 」发表看法
2024-02-23

如果盘古开天辟地是从混沌之中独育一人。那么正如受精卵,盘古必是卵中孕育的一个生命体。如此推理,在浩瀚宇宙中间必然有很多这样的卵,也必有很多这样的生命体。这样的大生命体发育成熟也许就成为道!(地球也有可能就是这个受精卵。)也许我们的宇宙之外有很多个大生命体——道。宇宙也许就是大道母体的子宫。老子《道德经》中也最先阐述“玄牝之门,玄之又玄。”也就是说大道也有阴阳之分。阴阳大道和合之后产生受精卵,植于大道母体子宫内,这应该和人类发育成长降生一个道理。由此可见盘古之前的之前是大道母体子宫“处子宇宙”,并无类似盘古这样的受精卵。或者处子大道子宫已经出生多个盘古一样的生命体。盘古出生只是大道母体其中一个阶段。至于盘古是老大还是老二老三……未可知!我们人类是大道母体之中之物还是盘古脑中之物,还是盘古腹中的肾水精华,这可以由愿意推理的人继续科学推想!

巴人30
「巴人30 」发表看法
2024-02-19

盘古开天之说是后人对创世文化的一个说法,与文字语言发展相关。创世历史以神话的形式流传,其中盘古一词当是秦汉文字一统后的“亘古”一词,而西南及广西将其儿话读作“盘古“,亘字上下一横为天地,中间曰字像形为圆圈中一个点,似盘,故读作“盘古”,更有把亘古读作“扁口王“,即盘古王。盘古王指伏羲王,伏羲一词也是秦汉之时造就的,因为古文字少,创世人物是以其人物故事图纹与口头文化流传下来的,当文字丰富后,拫据“流传故事图纹”编造成名字。

例如”伏牺”,便是根据山海经中:“天帝斗兽”的画面及表述而成:斗“牛“的故事发生在“西“方,天帝“人“与“狗“斗兽的画面表现为文字:人犬(伏),牛西(牺),即天帝伏牺,亦写作伏羲。

西游梦红楼
「西游梦红楼 」发表看法
2024-02-16

盘古开天辟地是神话的开始,在盘古开天地之前是什么呢?这个问题提的好,由于《山海经》没有具体提到盘古,我们就拿有最早记载的《三五历纪》开始说起。

混沌之外是宇宙

既然混沌孕育了一个鸡蛋,就当它是个中心,中心外是什么?

是宇宙!如果把盘古开辟的天地当成一个星球的开发,于是我们看到了这个星球能用肉眼能看到的一方天地,这片天地是有限的。

为什么说这片天地是有限的呢,在《山海经·中山经》中结尾有这么一段话,禹说:“天地之东西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照此推断,地球直径大概是3000公里,而现在的实际直径是6000公里,那么少掉的一半直径哪里去了?

《三五历纪》给出了答案: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

曾经人们把《山海经》当成一本吹牛的书,但通过《山海经·中山经》、《三五历纪》两者相对照,我们似乎看到天一直上升,地一直下沉的一幕,直到天地之间的磁性消失,处于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即是如今看到的天地。

这片天地其实也有变化,只不过不如当初那么明显而已。

这个学说叫做地球膨胀论,古人早已经说的很透彻。

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把地球当做一个粒子,其实现在天地还是混沌的一个鸡蛋,只是蛋壳碎掉了,这里面的盘古把原本狭窄的空间给拓宽了而已。

这个理论有道理吗?云南沧源岩画给出了实证。

2、云南沧源岩画中内容很丰富,而且联系起来会有一定的发展趋势在里面。

最早是双手高举祭祀,向天地跪拜,旁边有人载歌载舞。

人们空手去捉鱼捕杀野兽,后来用上了简单的木棍,最后用上了弓箭。

出现了畜牧业,不再是简单的狩猎,出现了战争场面。

因此我认为盘古开天地是神话的开始,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前是一片混沌所在,即使后来发展到一定的文明,也不过是沧海一栗,不过是宇宙的一粒尘埃。

天空226500793
「天空226500793 」发表看法
2024-02-24

天地没分,向两口锅相扣,里面蕴藏着水火石土,元始老祖巨神吸天地里各种灵气化成的神人,躺卧在天地圆球里睡者,忽然一天,圆球嗡嗡震颤崩发,水火横流石头飞溅,烟汽弥漫,从圆球体飞出一个巨火球升空,元始老祖被巨声震醒,睁眼一看,四处黑曲曲,用手摸着一道缝,用全身力气站起身,往高托头顶上石土,随着地颤抖动地往高升,圆球一开两半,重物下落,烟气上升,元始老祖,又称开天老祖(鸿钧老祖)顶着石头飞打,水一股,火烧一阵,风砂一阵,烟气熏一阵,泥土飞溅一阵,身体往高升,越升越高,离开烟气弥漫的大地,看清地上火一块,水一片片,泥浆翻滚一片片,老祖升至高天空停留,天上水火烟汽化成朵朵五色祥云。因为老祖不是盘古是两位巨神,开天老祖托天,盘古(开山石神)用万法金光斧,劈连接天地的山脉。

程林4721
「程林4721 」发表看法
2024-02-23

盘古开天地这句话是轩辕黄帝留下来的。这句话意思是说有了罗盘和古人的智慧,才打开了天地从此人类才知道了宇宙大自然的运行规律。古人指的就是伏羲,伏羲夜间观星发现了,北极圈儿。他发现北极圈的星星都是一致的在走动在转圈。他用北斗星定位又发现了北斗星,每天的晚上出现位置都是不同的。他在想这是为什么,最后他想出来了,这不是星星在走,而是地球在转,并且还是绕着太阳转。经过长期的观察,他又发现了有8颗行星也是在绕着太阳转。伏羲把他的发现向世人发表。为了能够讲清楚道理,他画出了一张讲解图。画出了一个圆圈,里面有两个鱼。圆圈是代表地球里面的鱼是代表不停歇的转。黑鱼代表黑天,白鱼代表白天。是逆时针的再转太阳东出西落就顺理成章了。圆圈的外围画有8个不同的符号,8个符号代表是有8颗行星也是绕着太阳转的。这张讲解图纸后来被轩辕黄帝命名为八卦太极图。伏羲的发表没有得到世人的认同。人们想到的是,地球如果转到下边,一切东西都会掉下去的。但是他得到了神农氏和轩辕黄帝的认可。轩辕黄帝为了向世人证实这个道理,他制造出了两部罗盘。用罗盘定位才证实这个道理,两部罗盘,就是两部测绘罗盘仪。一部是无极测绘罗盘仪,一部是太极测绘罗盘。无极测绘罗盘仪用北斗定位,准确的测出了夜晚的准确时间。以北极星为准用无极罗测绘罗盘仪给北斗定出了4个方位。这4个方位就是上下东西。北斗星这4个方位是分辨出春夏秋冬的。以半夜子时为标准。冬季北斗星是在北极星的东边。夏季北斗星是在北极星的西边。春季北斗星是在北极星的上面。秋季北斗星是在北极星的下面。在这里我再给大家讲解一遍无极测绘罗盘仪的使用方法。首先先说,为什么他叫无极测绘罗盘仪。就是因为它是无限极的定位。它是以北斗星的斗柄和北极星来做定位的。因为北斗星每天晚上出现的位置都是不同的,所以就出现了无限极的定位。使用方法就是把北斗星的斗柄和北极星拉成一条直线。每天晚上8:00才开始测绘。无极罗盘仪的12个时辰是逆时针排的。无级罗盘仪是放在高处,从下往上看。没天晚上8点把戌时放在北斗星和北极星的那条直线上。随着斗转星移,下一个时辰这条直线就会走到亥时。以此类推,每个时辰的准确时间就都会顺理成章了。这就证实了地球是在转的。北斗星四季变换位置也证实了地球是绕着太阳转的,是地球变换的位置,而不是北斗星变化的位置。这就是真实的,盘古开天地。所谓的混沌世界,意思是说,在没有知道宇宙大自然运行规律之前,人类对天地的认识就是一种模糊的世界。根除邪教神论,还原自然人文。破除迷信理念,实事求是做人。神话传说的盘古开天地是封建统治阶级用迷信愚民论述来巩固他们的贵族与贱民的地位。封建统治阶级是不敢说出宇宙自然的真相。因为如果人类都知道了自然的真相,神话就自然的消失了。神话要是消失了,他们都贵族是天生的天神派下来的,也就不成立了。贱民也就不会再归顺他们了。

余光瞟你一一依然洞悉
「余光瞟你一一依然洞悉 」发表看法
2024-02-17

我国的历史,有文字记载的有五千来年,其中司马迁一个人就记载了三千多年,而司马迁也就活了59岁,一个59的人怎能知道三千多年的历史?他也就是根据前人的零星的记载,加以合理的推测而写成的。

至于文字记载以前的历史,我想,谁也说不明白。即使以后的科技发展到我们今天无法想象的地步,也无法搞清楚五千多年前的社会景象和当时的历史面貌。

司马迁写的《史记》,是从五帝即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开始的,这时天地已经开辟了,那么盘古肯定在五帝以前,五帝开始的历史尚且很少翔实的记载,何况五帝以前呢!

那么盘古时代,就是人类社会的”洪荒”时期。这个时期,也即石器时代,据史学家推测,石器时代就有二三百万年之久,随后才进入铁器时代,人类历史才开始由原始社会进入到阶级社会。

我国最早的神话,应该是《山海经》了。《山海经》内有共工与颛顼争帝而怒触不周山的情节,这些都应该是作者想象出来的,历史上不可能发生过这种事。

由此看来,正史靠合理推测,神话靠想象,那么推测想象之外,就是混沌蒙昧状态了。

古史微
「古史微 」发表看法
2024-02-18

谢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首先,我们来解一下题。根据我的理解,题主的意思显然并不是为了了解盘古开天这个神话,而是要了解在古代人的神话世界里,是如何理解开天事件之前的世界意象的。

从汉语文献的记载来看,根据饶宗颐《盘古图考》的研究,盘古图像最早出现今成都的汉代文翁石室的周公殿壁画中。汉代文翁石室,今香火相传的即今成都石室中学。

正是基于这种混沌观念,今天我们熟悉的太极图才能应运而生(据说是由宋代的陈抟首先创制)。混沌观念与盘古创世的密切联系,也正是道教会把盘古称为“元始天尊”的根据。

如果对这个问题进一步探索,我们就会发现,其实这种思想还有更为久远的历史来源。根据笔者的研究,这种思想来源甚至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三星堆时代。三星堆是一个神权社会,其宇宙观即盖天说的前身。盖天说思想广泛存在于《山海经》、《楚辞》、《周髀算经》等文献里。

在盖天说的观念里,球形的天穹包裹着球形的大地,犹如鸡蛋壳包裹着鸡蛋清。这种观念正是《三五历记》把世界比喻为“鸡子”(即鸡蛋)的原因。从这个观念出发,我们可以把握古人是如何理解世界的:

所有的日月星辰都在这个“蛋壳”表面运行。人们住在蛋壳的内部,内部中央有座中央大山,就是后来说的昆仑山。随着太阳运行到蛋壳的另一面,人们生活的空间就进入黑夜;反入,则为白天。这就是《周髀算经》中提到的:

“北方日中,南方夜半;日在极东,东方日中,西方夜半;日在极南,南方日中,北方夜半;日在极西,西方日中,东方夜半。”

太阳围绕世界大山旋转,形成了阴阳相生的世界。这二分的世界观,也是今天中国文化的一个核心特征。

周乙探史
「周乙探史 」发表看法
2024-02-16

盘古就是良渚国王:惊!本人发现盘古就是盘狗:盘古是传说中的开天辟地之神,又称盘瓠(hu,一条神狗)、天皇,居住在5000多年前的杭州良渚遗址。附图是良渚遗址出土玉器上的神徽,关于其寓意众说纷纭,本人认为该神徽下部的动物是盘着爪的狗,即盘狗,狗和古发音又类似,所以盘古就是盘狗;该神徽上部的神人是句(勾、狗)芒(王),所以该神人就是狗王——驾驭盘狗的人;盘,还有把玩的意思,所以该神徽的整体寓意就是把玩狗,即盘狗、盘古,是盘古的神徽。所以良渚王国就是盘古王国,后来北伐占领山东东部,建立朐国,成为炎黄之祖。

木炎喜爱曼特宁
「木炎喜爱曼特宁 」发表看法
2024-02-24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孕育五行化万物!盘古,盘为碟状物,古为上古远古,盘古不是一个人或一个神,是远古地外文明创建地球的过程,开辟出适合生物进化的空间,之后出现燧人氏(天皇)、伏羲氏(人皇)、神农氏(地皇),教授早起人类钻木取火、结绳记事、八卦天象、礼仪规矩、农耕中医,逐步进入人类早起文明时代。再经黄帝、帝喾、尧、舜、禹五帝时代,将神性(地外力量)与人性进行脱离,使人类进入自我进化自我发展的历史进程,之后夏商周开启了人类文明进化史,夏之前包扩夏目前从考古界尚未被证实,所以均归入神话传说!

模糊黄金红
「模糊黄金红 」发表看法
2024-02-18

盘古象老子《道德经》描述的那个先于天地生的混成之物,老子自己说不知道那个物叫什么名字?其实老子曾给过一个名字叫玄牝,现代物理学叫黑洞。

在黑洞之前相当于天文学中宇宙大爆炸奇点以前是什么呢?这个问题科学家说无法回答,认为奇点就是宇宙的始点。

现在这个问题有突破了:

-1 1 0 1 1 2……

盘古或奇点相当于最后那两个个“1”,最后那个“1”之后就是“太极☯生两仪”或宇宙大爆炸了。盘古之前还有3个阶段“-1 1 0”

花禅酒仙
「花禅酒仙 」发表看法
2024-02-20

一般都认为盘古开天地是神话的开始,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前是什么呢?

大家好,我是花禅酒仙,盘古开天地的神话传说流传很广,到现在差不多已经是家喻户晓了。

但是大部分神话中只提到了盘古开辟了天地,以及盘古开了天地之后的事情,开辟天地之前的事情多记载中都只是带过了一下。

我大致查了一下,发现有《三五历记》《五运历年记》《鉴略》三本古书记载开天辟地之前的情况,当然还有其他书籍有记载,但是资源有限,没再去查。

三五历记

三国吴人徐整的《三五历记》中写道: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

文中就说出了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前的情况,意思是说盘古是在天地开辟之前出生的,那个时候天和地是没有分开的,整个世界混混沌沌像个鸡蛋一样。

这里对开天辟地之前的形容是混沌状态,天地是相互交错结合、一团模糊无法区分的,无法用准确言语来描述。

五运历年记

三国吴人徐整的《五运历年记》是这样写的:所谓“元气蒙鸿,萌芽兹始,遂分天地,肇立乾坤,启阴感阳,分布元气,乃孕中和,是为人也”

同样是徐整的《五运历年记》又写了世界的起源是一团朦胧的元气,它在不断的运动中孕育着万物,世间的一切都是从这团元气开始,

这本书中对开天辟地之前的形容是一团元气,没有具体的事务,朦朦胧胧不断变化。

欢迎发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