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现在小区里经常有不是捡破烂的人在捡破烂,是他们穷吗?> 正文

现在小区里经常有不是捡破烂的人在捡破烂,是他们穷吗?

  • 用户5127912642用户5127912642
  • 2024-03-02
  • 13
  • 共15人回复
开心小十一
「开心小十一 」发表看法
2024-03-03

感谢邀请,我妈今年67岁了也有翻垃圾桶的习惯,但我们家不穷。

小区里面的环卫车每天早上六点半来收垃圾,我妈就五点半起来,把楼下每个垃圾桶都翻看一下,一些能卖钱的矿泉水瓶子和纸盒,她都会收集起来。

之前都是放在楼道和楼梯口,后来物业上门沟通过几次,现在全部堆放在地下车库,我也曾多次和她沟通,让她不要在收拾破烂儿了,但就是不听劝。

哪怕现在生活好了,她还是保持着节约粮食的好习惯,平时我们吃饭时桌子上掉一粒米,只要她看到,都会捡起来吃掉。

所以我认为现在她去捡破烂这是不忘本的表现,不管生活再好,都不能忘记曾经的苦日子。

一直到前几天老公训诫她的一番话,才彻底终结了她忆苦思甜的想法。

那晚老公很严肃的对她说:

“以后不要再去捡破烂了,我是你儿子,你做啥我都支持,我也不会觉得不好看,咱们一家人关起门谁也管不着。

但你捡破烂儿就是在抢别人饭碗,好多真正吃不上饭的流浪汉,还有那些没养老金的人,都是以此为生,你有饭吃,有地方睡,何必和他们争抢,都是苦日子过来的,你也知道那种苦的滋味。”

创业哥的科技生活圈
「创业哥的科技生活圈 」发表看法
2024-03-10

今早下楼,我顺便把垃圾袋带下来。在楼道里,遇到四楼的大哥,彼此点了下头,我看他的眼神一直瞅着我拎的垃圾袋。

我手里的垃圾袋是白色透明的,里面有几个啤酒易拉罐。下了楼,我把垃圾袋扔进垃圾桶里后,回头往小区门口走去。四楼大哥一直瞄着我,我走到小区大门,回头瞅了一眼,见大哥抹回来走到垃圾桶那,把我扔到垃圾桶里的易拉罐翻了出来…

四楼大哥不到六十岁,在一家小区里的物业上班。老伴退休了,在家带着两个孙女。两口子省吃俭用给儿子在别的小区买了一处房子,他儿子偶尔开着一辆丰田轿车回来。大哥家就是普通上班打工族的家庭,不富裕,够生活。

大哥捡这几个易拉罐,能卖个几毛钱吧?为啥捡?勤俭持家是一方面吧,但说到底,还是因为“穷”!

我家小区的垃圾桶,每天我都能看到有人在翻捡。翻捡的人,大部分都不是捡破烂的。大多都是上了年龄的人,穿着打扮也挺干干净净的。

翻垃圾桶捡破烂的人,还是咱“穷老百姓”吧,富人有钱的人,不会去捡。年轻人也不会去捡。只有上了年龄的,经历过生活不易的,才会舍下脸面去捡。他们有的为了子女舍得花钱,但对自己很苛刻。捡破烂,积攒一起,卖个几块钱,会给家里添个菜吃。

这就是生活,谁也别笑话谁。能扛得起生活压力,用自己的双手努力赚得的一分钱,都是汗水换来的,没有啥可丢人的。

生活不易,用力活着!

1蓝天1
「1蓝天1 」发表看法
2024-03-11

首先,我认为这题目尽管人能理解其义,即不是捡破烂"职业"人,或是不应该是捡破烂的人。但从逻辑上讲不严密,自然都是捡破烂的人,又怎么"不是"?

其次需具体分析。从总体上讲,捡破烂脏、重,是穷。但不绝对是穷,作为临时职业的也有,特别是在大城市。

笫三、小区里的"破烂"相对少、脏又不值钱,因为大多有老人或有勤俭传统人家,可卖的废品大多自己收集卖钱。小区门卫一般也不准外面捡破烂的人进来。所以内部捡破烂的人大多是本小区或熟悉的"非职业"的少数人,"很穷"不绝对,但绝不是富翁,中高干部不可能,现任也不可能,但基层的退休干部,还有退休教师,我们小区就有,也不能说人家就低贱或不对,人家不偷不摸,凭吃苦耐劳多点收入,无论人家原身份是什么,穷不穷,不违法不违规,也扯不上道德,是个人行为。

千帆过尽自从容
「千帆过尽自从容 」发表看法
2024-03-12

“王老太太,又捡破烂,小心我告诉您家闺女”,我故作严肃、一本正经地说道。

“来来,我刚买的辣椒送给你,我买多了,一个人吃不了的”。王老太太忙不迭地把盛辣椒的塑料袋往我手里塞。

“不要贿赂我,坚决要举报!看您还敢不敢捡破烂了!”我没忍住,一下笑出了声。

“这辣椒不辣,别报我”!王老太太两眼眯成了一条缝,脸上核桃般的皱纹笑开了花。

“还没死,就别把自己当废物。还活着,就好好地过活”这是老太太挂在嘴边的话。

人都是有爱好的,捡破烂可能是老太太的喜欢,有钱难买愿意吧。

王老太太的女儿,间隔一段时间,就会打开小棚门,喊来小区常捡破烂的大姨,把纸箱纸壳等统统给收拾出去,并谎称卖掉了。

父辈的人,小时候吃过苦,受过累;成年后出过力,流过汗,懂得勤俭持家。步入老年,衣食无忧,仍然奉行:物尽其用,浪费可耻,变废为宝。

虽然生活富足,却总想找点事情做,迈开腿的同时,举手之劳有收益,捡破烂无疑是岁数大的人之首选。

破烂一旦放对了地方,就变成了财富。你眼里的破烂,是别人心中的宝贝。

不为谋生,闲不住的习惯,会过日子,积少成多,能打发时间,还能锻炼身体,我想这是小区里捡破烂的老年人的普遍心态吧。

尊重小区里捡破烂的人,他们让废品流动了起来,他们老有所为,他们自得其乐。生活最好的方式就是随遇而安,乐观而积极向上。

浅笑安然
「浅笑安然 」发表看法
2024-03-03

这种情况在我住的小区也存在,不普遍也就一两个在小区住的老年人在捡破烂。我个人的观点,捡破烂的老人不一定穷,但值得同情,也能理解,不过不宜提倡、不宜支持。这是因为:

一、小区的垃圾破烂已经承包出去,看起来好像五六十岁的两口子,可以想象的到他们收拾小区的垃圾破烂,是在支撑一家子的生计和生活,肯定不能白捡,还要承担小区物业的其他劳务。不是捡破烂的捡了破烂,等于要从他们本已挣的辛苦钱中分一杯羹,对这两口子起早贪黑、风里来雨里去的辛苦劳动实在是不公和蚕食。

二、不是捡破烂的老人捡破烂,据我观察并不是他们穷,而多半是一种习惯或者是一种生活的方式。这几个捡破烂的老人,大概率都是和儿女住在一起,维系最低生活保障的刚性支出应该不会有大的问题,因为从他们的穿着上就能看出来,从他们专拣相对干净值钱破烂就能想到。这就让人不能不困惑,换个角度想问题,假如物业让他们捡破烂的同时清理垃圾,会干吗?答案是否定的,毋庸置疑!

三、垃圾破烂大部分不卫生不干净,小区都在实行垃圾分类,社会在对垃圾破烂的回收处理日趋精细,这是社会文明卫生,小区大环境整洁,业主小环境干净的必然之举。试想小区不是捡破烂的捡上破烂,个人没有卫生防护,破烂不可能存放在家里,只能占用左邻右舍的公共空间,为了一己之利,不顾别人的公共卫生和生活安全,尤其在当下疫情防控的关口,很容易衍生出卫生隐患,这一点基本的常识应该有,不论年龄的大小和生活的穷富。

所以说,穷和不穷永远的相对的,不是问题的根本,关键在小区住户不是捡破烂的捡破烂于情于理都不合适。当然要根治这种行为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最起码在小区大多数业主中要形成共识,对承担小区物业管理部门更要引起重视才对!

社会话题有问有答,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家之言,难免偏颇,欢迎走过路过的朋友们关注赏析,留下您的美言和妙语,解析和高招!

但求心静678
「但求心静678 」发表看法
2024-03-05

捡破烂的人可不一定是穷,很多捡破烂的人可能比不捡破烂的人还要富,甚至是暴富。

我认识一个捡破烂的大姐,今年70岁,她家的房产就有5套,存款估计也得有几百万吧。

她其实不是一个职业捡破烂的,她就是看到能卖钱的东西不拿到家里她就难受。

职业捡破烂的是几天之后,就把捡回来的废品拿出去卖掉换成钱。

而我说的这个大姐,她是把别人不要的旧衣服、物品之类的,都堆在她家里。

再加上她在楼道里或者是垃圾箱里看到的废旧物品,她觉得有用的都拿回家里,以至于她家的房间废品堆积如山,臭气熏天。

她家现在住的房间是60多平方米,她家的废旧物品已经堆得连下脚的地方都难了。

其实这些东西她未必能用得上,但她就是喜欢捡破烂,只要出了门,看着什么东西她都想拿回家,回家的时候双手都不会空着。

什么瓶瓶罐罐,破桌子,破椅子,废旧板子……反正在她眼里什么都是宝贝。

这个大姐,她平时的生活特别节俭,吃得很简单,衣服从来都是别人穿剩的给她,或者是在外面捡的。

记得有一次她外甥结婚,她用自己买的一块花布给自己做了一件衬衫,这就是她唯一的新衣服。

她们老两口的退休金,她几乎花的很少,都存起来了,老两口有病也不去看病,能挺就挺着,严重时就到药店买点药。

前两天看见她拄着棍子走路,邻居问她怎么了,她说她的膝盖都肿了,到医院拍片说是膝关节半月板严重损伤,让她住院治疗,大姐是坚决不住院,走不了路,就拄个棍子一步一步的往前挪。

我分析这个大姐的心理,就是小时候穷怕了,有钱也不舍得花,就是存钱。

其实这种心理我认为是一种病态,但是这种病态谁都纠正不了的,兄弟姐妹怎么劝说她都不听。

清香益远5
「清香益远5 」发表看法
2024-03-08

现在的确见到有人经常在小区捡破烂的,大多是老年人,家里并不穷。

我先讲个实例:我的一个同姓兄第,家里种田时,粮食收一年吃三年,还开着商店,村里被征用土地后,每人每月生活费500元,中秋节、春节每人发过节费2一3千元,2016年村庄拆迁搬进楼房,补偿费存款有200多万元。他从60多岁,打着一份工,还天天检塑料瓶子卖,现在年近70岁了。他与几位老人,经常结伴捡酒瓶、塑料瓶子,谁能说他们穷啊!

因此,在小区捡破烂的老年人,大都是从艰苦岁月过来的,他们吃苦耐劳,勤艰持家,己养成习惯,所以,仍以此为荣。

当然,也不否认有极个别贫穷点的老人。

一骑绝尘闪电侠
「一骑绝尘闪电侠 」发表看法
2024-03-04

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穷。

不管怎样,我都觉得这是个无奈的选择了,是因为经济拮据。我曾经亲眼目睹,一个捡垃圾的老人,看见大家围在一起谈天说地,他也想去凑个热闹,但有些人看见他来了,就躲开了,远离他,大概他身上的味道太大了,或者是“杯弓蛇影”,潜意识就认为他身上太脏,这样做当然使他很不舒服,自尊心受挫。不管承认不承认,捡垃圾还是让人看不起的。尽管这也是一种自食其力的生活方式。

迟金燕1
「迟金燕1 」发表看法
2024-03-11

缺钱花,你说穷不穷?万幸,现在粮食的价格很稳定。也就是说:馒头和玉米面饼子,一元钱就可买到一个。对于缺钱的人来说,每天拣点塑料瓶子或纸壳子,充饥是沒有问题的。

现在在网上,听到不少让粮食涨价的呼声,而响应此呼声的,绝大多数是家有一亩三分地的农民。全国人民要是只依靠N数个一亩三分地去吃饭,这还叫保证粮食安全吗?

大格局,掌握在党和国家的手中。老百姓首先要做到的是:怎样能通过勤劳,吃饱自己的肚子。当然,十四亿多国民在收入上,短期内不可能达到均等。而我要倡导的是:不要岐视捡破烂的。就算你家财万贯,哈哈腰去捡个破烂,有甚不可?即环保,又煅练了身体,也体验列了人生低谷时的艰辛,何乐而不为?

爱北京爱生活的老金
「爱北京爱生活的老金 」发表看法
2024-03-09

现在有些小区里的退休人员不是因为穷捡破烂,他们有的就是看见可以卖废品的物品就捡回家,一来可以增加一些额外收入,二来也是充实自己的生活,他们感觉看见有可以卖钱的东西不捡回来心里难受。对这些老人我们要理解他们,不能责备他们。需要说明是,有些老人把捡来的破烂堆在楼道里,长期不及时处理掉,造成楼内卫生环境恶化,也影响与邻居关系,这样就不好了。

我是老何哟唷
「我是老何哟唷 」发表看法
2024-03-10

我们小区原来都是福利房和后来盖的集资房,有二十几年房龄的,也有十来年房龄的楼房,过去本来是个干净整洁,无外来人员居住的小小区,单位都给职工帮助把《房产证》给办好,给由于单位不断改革,管理不细也不上心,有的职工把房子租赁出去,有的把房子卖出去了,这样就出现了外来人员和职工亲戚朋友住的,她们有的有工作,有的是自由职业,住的人杂而乱。原来到我们家属院捡垃圾的从外面进来的人,挑捡完就拉走了,这几年不一样了,有一个是有点残疾的人,一个是她女儿给看大门,她每天在这个垃圾箱里翻翻,转过去哪个垃圾箱里翻翻,捡的有用的全部堆在小区院子的一个角落里,她给围圈起来,这些人不是日子过去去,而是闲不住,也不怕脏的人。

我看这些人也不错,无论是对自由还是对社会都有利。

草原岩羊
「草原岩羊 」发表看法
2024-03-05

因为穷在小区里捡垃圾的比较少,更多的是一些老年人,跟着儿女没有具体的事做,无聊并因没事做而失落。捡垃圾能让他们找到有事做的感觉,且可以或多或少创收,钱虽然少,但人都有花自己挣来的钱的成就感,所以很多老人一旦开始捡垃圾就停不下来。

从社会治理来说,还是要推行垃圾分类,特别是塑料瓶、纸箱等投放指定垃圾箱,既便于回收节约资源,也方便老人们拾捡,最终回收利用。

珲春老徐
「珲春老徐 」发表看法
2024-03-10

据我观察,翻垃圾桶捡废品的人,都是老年人,女性比男性多,有两种情况:

一是绝大多数家庭收入不多,生活比较拮据,于是就通过捡废品,增加点收入,添补家用。据我观察,捡废品一天的收入,确实不少。比如旧纸箱一斤是0.9元,一天捡百八十斤,收入七八十元是很平常的事。

二是确有少数身体好的老人,本来家里不缺钱,但一生劳动习惯了,在家闲不住,也找不到什么事干,就去捡废品,捞点外快,花着方便,总感觉这是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舒服。儿女劝也劝不住,根本管不了。我身边就有这样的老人,而且不止一个。

极客山楂8U6
「极客山楂8U6 」发表看法
2024-03-04

有的是有的不是,有的是年龄大点了退休工资低,儿女的条件也不是很好的,就出来捡点破烂卖点钱好贴补家用,再就是子女工资不高,有房贷车贷的,还有孩子上学的,当老人的想帮孩子减轻点负担压力。

还有一种的就是他们有着较高的素质和思想品德,热爱这所城市,讲卫生、讲文明树新风的。他们的月薪工资也不低,生活水平也不低,而且也不缺钱,并且子女过得好也不给长辈添麻烦的,像这种情况的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尊敬!

现在是科技发达,城市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的时代,人们的思想觉悟也在提高,人们都在提倡讲卫生,讲文明道德风尚!大家都从自身做起!

但也有个别的人不讲就,垃圾随地扔,痰随便地吐,有脏物也不送垃圾桶里,空瓶子易拉罐顺手到处丢的,垃圾本该分类放的,这样清理垃圾车送到垃圾场也方便的,所以每天小区里都能看到热心场的捡破烂的人了。

他们并不是为了捡破烂去卖钱的,他们是为了这个城市的美化环境在工作的,也是为了大家能有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起着带头作用。

流星雨儿美
「流星雨儿美 」发表看法
2024-03-04

一楼王大娘就爱在小区,小区外捡杂七杂八的废品,捡一大袋后,放在手拉小车上,拉到废品回收点卖。

王大娘是国企退休人员,每月有3700元退休金。老伴死的早,一儿一女都成家,有工作,日子也好过。女儿在上海定居,一年都难回家一次。儿子前年在城东买了新房,搬出去单独过了。儿子儿媳都叫过王大娘过去跟他们过,电梯楼上下方便,她没去,人老了吃这一口和年轻人搞不到一块,又看不惯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一个人过挺好。女儿女婿也叫她到上海养老,她还是沒去。昨年过年时女婿开车回来接她,还有她儿子一家人到上海团年,一家人在一起过了个热闹年。

王大娘没啥业余爱好,有一天在万达广场看见一对老夫妻,别人喝完的矿泉水瓶子丢在地上,他们马上上前,一脚把瓶瓶踩瘪,捡起放在手上的塑料袋子里。王大娘站在一边看着俩老人在广场上走来走去,看他们面容,穿着,精神头,不像是缺钱人,他们还放的下脸面在大众睽睽之下捡废品?回家后,王大娘想了一晚上,自己又不喜欢凑热闹,又没啥业余爱好,天天闷在家里也不是个事儿。出去捡捡废品,到处走走,既锻炼了身体,打发时间又快,多少还能卖二个零花钱。人老了,怕啥脸不脸面儿的,一不偷二不抢,还保护环境干净。第二天,王大娘拉着买菜用的小拉车,开始了在小区里,小区外捡废品,快乐的过着每一天。

欢迎发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