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个偶然见闻,不知道算不算危言耸听的话语最后一语成谶。
几年前,经过本市某条街(本市区没有达到“路”的等级的大过道都叫街),见到城管在驱赶小贩。
城管们车队威武,皮卡、轻卡、面包车俱全,小贩是一辆电动三轮车,卖的是蔬菜类瓜果。
城管与小贩对骂着。
不经意间的几个月后,就听到X书记平调省级某厅担任裆祖叔计、副厅长了,又过几个月,纪检公众号上有了其消息,说是被立案调查了,再是几个月,双开了........不久前,判无期了。它经过近两年的“沉寂”后,又重新上电视露脸了,只是不是早时常见的春风得意的笑脸,而是痛哭流涕的哭脸,好象说其姑父跟组织怎么啦,咱想嘛,它也年过半百了,它姑父还能跟组织有什么关系呢?让它哭得这么伤心呢?自己腐烂就自己腐烂了,总不能甩锅给姑父吧?
只要我还活着,中国就搞不出原子弹
1963年4月,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向国防部长提交了一份关于打击中国核设施的方案,包括直接打击和间接打击。
直接打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派国民党军队对大陆进行渗透、破坏;
2、实施海上封锁
3、南朝鲜向北朝鲜发动进攻,对中国施加压力
4、对中国核设施进行空中打击
5、使用战术核武器对打击中国目标。
当时的美国总统是约翰·肯迪尼,极力反对中国拥有核武器,并对打击新中国的核武器研制计划势在必得,放出豪言:“只要我活着,中国就不可能搞出原子弹”。
后来的确如此,我只能遗憾地说他做到了。
德国向协约国投降
为了重新瓜世界,英、法、美三巨头主导了旨在确立新秩序和处置战败国德国的巴黎和会,历经5个多月的讨价还价,最终有了结果。
在巴黎和会上的德国如同待宰的羔羊,英法美根本就是为了谋求私利来处置德国问题,根本就没有所谓的公平正义可言。
1919年6月28日日,德国新外长赫尔曼·穆勒在巴黎和会上被逼无奈的签订了《协约国和参战各国对德和约》,也就是后来被被称为的《凡尔赛条约》。
主导巴黎和会的三巨头
最夸张的莫过于德国需要支付的战争赔款,共计2260亿马克(约合113亿英镑),并且要求用黄金支付。要知道这一数字相当于1921年德国国民生产总值的20倍。
接受德国投降的法国元帅福煦在看到《凡尔赛条约》时,一针见血的指出,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
果不其然,1939年德军闪击波兰,随后英法对德旋战,二战爆发时间刚好是20年,可惜福熙元帅于1929年去世,没有看到自己的预言成真。
赵烈文惊世骇俗地预言清朝不出50年必亡!
1864年7月19日随着湘军攻破天京,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以失败告终,日薄西山的清帝国终于喘了一口气,随后开启洋务运动,迎来了所谓的“同治中兴”,帝国似乎一片祥和。
然而1867年7月21日晚,曾国藩与其幕僚赵烈文谈论时势,
10月10日纪念辛亥革命,革命军占领武昌鄂军都督府插画
常凯申的铮铮誓言:“以五年为限,必定恢复与洁如的婚姻关系,否则天打雷劈,放逐海外,永不回来。”
这可以说是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一语成谶”。
1927年12月1日,宋美龄与蒋介石在上海结婚,婚后常凯申在上海拉都路311号设置新居,并拟赴美国度蜜月。
而为了让陈洁如安心赴美学习,于是就有了开头让铮铮誓言。
后来我们都知道了常凯申大概也不会想到这个谎言竟然一语成谶,真是做到了“放逐海外,永不回来”
载沣:别哭了,快完了,快完了!
1908年,执掌晚清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撒手人寰,在自己弥留之际将光绪走在了自己前面,随后下令溥仪继承大统,将溥仪过继给同治帝,同时又兼承光绪帝,然后安心地闭上了双眼。
12月12日,不足三岁的末代皇帝溥仪登基,登基大典当天,溥仪被其父载沣抱在怀里,坐在了龙椅上,群臣朝贺新君。
最近看到网络上有人联名起诉作家莫言,他们的理由作家莫言的文学文字有问题,倾向外国的思想动态。
以笔者之见,起诉作家这档事真是危言耸听,到最后一语成谶。
作家莫言的文学文字从网上了解到很有一部分是伤痕文学的范畴,以文学修辞手法真实的描写过去既八O年前三年的困难生活。作家莫言的文学故事上了年岁的农村老人诉述都匹配,基本真实的版本。
假设一个时代没有文学作品的存在,五百年后后人就无法知道特困年代中国特别中国农民所经历过的苦难。
网上言语中作家莫言的作品有吃煤块的字样,这是小说语言的缩影。特困年代有些地方的农村人饥饿中能吃不能吃的东西都吃到肚子去了,因饥饿发生了人囗死亡。
作家莫言是一代文学界的写作高手,为之骄傲。
1月初的时候就有人在网上说这个,但是很多人都不信!他们认为只是普通的流感。
而且最早说这个的医生,后来是不是,你们懂的,先是被抓,最后得病去世……
我一直觉得这种事情,哪怕是网络传言,宁可信其有,毕竟戴个口罩,注意安全,这些也不会对他人造成什么影响,只是对自己负责也对他人负责的行为而已!
但是我发现很多人当时都觉得这是搞笑的而已。
当时我坐电梯戴口罩,碰到同一栋大楼里工作的人,他还嘲笑我……
我当时就无语了,首先我戴口罩碍着你什么事了,其次我好像不认识你吧……
然后我去吃饭的时候发现只有一个平时不合群的同事戴口罩,其他人都不戴口罩,而且一大群人在一起吃饭,聊得唾沫横飞。
好吧大家都不信,结果后来就成真了。
以下是一些著名的危言耸听的话语,它们在当时被认为是杞人忧天、夸大其词,但后来却被证明是真实的:
1. "人类不会飞上天空。"- 洛克希德公司的高管在20世纪40年代初对于飞机的未来曾这样说。
2. "轻铁"不过是一种过时、不实用的发明。- 某巨头乃至质疑一位发明家简直是癫狂的告诉他们"轻铁"能够取代木柴和煤炭
3. "接下来就是一场骗局。"- 纪念iOS系统发布10周年那天,前苹果高管斯科利说,苹果在iPhone X发布之后将遭受严重后果。
4. “没有哪个欧洲国家会在二十一世纪初遭受战争的痛苦。”- 欧盟委员会主席克鲁斯说过类似的话,然而21世纪初的欧洲却发生了许多严重的武装冲突。
5. "我们在计算机上的输入和输出一定不会超过70MB."- 比尔·盖茨在1981年,尽管他的判断仅限于当时的硬件。
这些例子仅仅是一部分,但它们表明人们对未来的预测并非总是准确的。
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不可思议地一语成谶,无比正确地预言了亡秦的历史:既起于楚,又终成于楚。
首先楚人陈胜就在大泽乡起兵反秦,建立“张楚”政权。
随后楚人项羽将楚军引向与秦决战之疆场。破秦于巨鹿之下,不仅胜了秦军,也使各路诸侯归心。从此,项羽作为诸侯联军的统帅,挥师追击秦军,并不断取胜。最终,联军在三户水一带彻底摧垮了秦军的斗志,秦军主力向联军投降。
最后楚人刘邦偏师冒进,在蓝田击败秦国关内主力,兵临秦都咸阳城下,秦王子婴见大势已去,开城向楚军投降。
至此,以陈胜发起的反秦大业功毕于刘、项,三位楚人功不可没。
一语成谶,直白的说就是“乌鸦嘴”,说什么来什么。
关于一语成谶,咱说一个李天霞的。1946年6月26日,国军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一个月后,国军又进攻苏中解放区。当时李天霞任国军整编83师师长。
整编83师,原番号是100军,曾经被编入中国远征军,在缅印战场打鬼子,战斗力也非常强悍。抗战胜利后,100军经过整编,番号变成了整编83师。别看番号由军变成了整编师,但部队规模并没有改变,反而结构更加合理,还统一换装了美式装备,战斗力更加强。
当时进攻苏中解放区的国军共有12万人,而苏中解放区我军只有3万人,双方力量对比悬殊。正因为这样,所以国军是信心满满,扬言一个星期就能占领苏中。
指挥苏中战役的是战神粟裕。7月13日,他命令陶勇和王必成各率一个师对驻守在泰兴和宣家堡的敌人进行打击。
驻守泰兴和宣家堡的正是整编83师的两个团。师长李天霞接到报告,根本不相信我军敢打他的整编83师。他傲慢的说,“要是共军敢打我整编83师,他们就可以倒扛着枪进南京了。”
此话一语成谶!1949年4月20日,我第二、第三野战军“百万雄师过大江”,一举突破了敌人苦心经营的长江防线。4月23日,第三野战军的35军兵不血刃的占领了南京,占领了总统府。
本文由作者:孤竹说史 于 2024-03-05 发表,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本文链接: https://app.yangtata.com/question/73425274619701168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