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电话说猫不见了,我立即跑去买了几条华子,小区的物业和保安,见人就给一包,外加一大张寻猫启示。公司的同事加上朋友、家人,20多人,下午四点到晚上8点,沿着家里的小区和周围小区、以及河边找了个遍,毫无踪影。
在监控里,最后看到它的时候,它在追着一只鸟,一闪而过,出了监控的范围。保安特别细心地多次查看大门的监控,但是的确没有见到它从大门出去。
但小区的栏杆缝隙很大,而且很多栏杆边上种满了半米多高的花草,一只猫从草丛里出去实在太容易了。而栏杆外面,几米宽的人行道后,就是宽敞的大马路,作为一只家养的猫,我实在很难相信它能懂得如何避开车过马路。
大家都挺难受的,因为这猫从3个月到我家开始,我没事就带着去上班,在公司里跑来跑去,没事就撒娇卖萌,谁都抱过,大家真的对它有感情。至于家里的老人,更是郁闷得不吃不喝,因为老太太觉得这是她的过错,是她带着猫下楼的。
这个猫喜欢出门,每天都对着门喵喵叫,所以老太太就养成了每天带它出门的习惯。当天下午2点,老太太像往常一样,背着猫包,把猫从16楼背到一楼,到了小区绿地里,然后老太太把包打开,猫就自己玩耍去了,老太太则坐在椅子上看书。
往日,猫出去玩一个小时,准会自己跑回来,自己跳入猫包,等着老太太背回家。但是这天,一个小时过去了,猫没有踪迹,老太太就在小区里找了,找了一个小时,都没有发现它,然后就给我打电话了。
我在上班,听到猫不见了,第一时间就把手机里的照片导出来几张,叫前台的小姑娘帮忙打印寻猫启示,然后立即到楼下的超市,买了几条软的华子,回公司拿寻猫启示的时候,一群同事说他们手头没啥事了,可以一起去找猫。
到小区之后,我们分头行动,上楼顶的、扒草丛的、查看监控的、去隔离小区的、去河边的、到处粘贴寻猫启示的,还有几个人专门找物业和清洁工,以及在小区里聊天打麻将的老人,请他们辨认是否见到这只猫。大多数人都说,认识这只猫,因为它每天都下来玩耍,但是今天确实没有见着。
当天晚上,同事们回去之后,我和几个朋友继续找到深夜,第二天我又找了一天,仍然一无所获。
坦白说,我们找猫的行动是很迅速的,而且找猫的方式应该也算准确,但猫终究还是丢了。
第三天我上班去,同事们说现在有专业的找猫团队,不如请他们试试看。我立即就上网找了,报价不低啊,单人800,找猫6小时,2人4800,找猫12小时。这个报价只是找猫的价格,不管找得着,找不着呢,都是这个价。但若是找到了猫,还要另外付钱,普通猫3000元,品种猫5000元。还有个最高收费16000,找到了另付8000的。
当然,如果寻猫启示上的金额大于这个报价,就按照寻猫启示来支付。
看到这些报价,我掐指一算,我20多个同事朋友一起找了大半天,要是按照这个付费,我20000多已经出去了。打了电话,咨询了几个找猫的团队,他们找猫的方式和我差不多,我觉得我这么用心都找不着,他们估计也很悬,所以也就没有用这个服务。
到这里,我发现丢猫这事,和丢钱是一个意思,只是丢钱心疼一会就完了,丢猫吧,如果永远也找不着,一生都会自责和担忧,因为它是个活物啊,养时间久了总有感情的,你总会担忧它是不是饿着了、受伤了、或者是不是正在被虐猫的人烫开水、剥皮啥的,真的是无比揪心。
我上班的时候,老太太背着猫包,拿着猫粮在小区里到处走,见到人就问有没有看过小猫,好多人都说没有,但转机终于来了。
有一桌子打麻将的老头老太说,昨天下午看到它了,它来到麻将桌边上坐着呢,朝着大家喵喵叫,好几个人还买了香肠给它吃。他们不知道这猫丢了,因为以前就老看到这个猫来这附近玩耍。
这个消息的到来,让我精神一震,猫还活着,而且就在小区里,那就有找回的希望了。晚上下班后,我就背了一书包的水和零食,到各个保安亭、物业啥的,找大家聊了聊,把猫的照片又给他们看了一遍。
第四天上班的时候,接到保安的电话,说在监控里看到了一只猫,怀疑是我的猫,它在我们家隔壁楼的楼顶。
我和几个同事立即飞奔回小区,到小区门口的时候,几个保安和物业的阿姨已经等在那边了,他们说,楼顶上确实有一只猫,但是它蹲在22楼顶楼的水塔顶上,大家不敢上去抓它,怕它从楼下飞下来。
我和几个同事爬上楼顶,轻轻呼唤它的名字,但是叫了十来分钟,它也没有回应,各个水塔的顶部我们也上去看了,毫无影踪,心里略感失望,觉得它可能不记得我了,或者说,流浪的几天里,它习惯了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不想再跟我回家了。
一个同事说,可能我们人太多,它害怕,不如我们都下去。于是,就留下我一个人在楼顶。我不急不躁地散步,手里拿着猫粮袋,咔嚓咔嚓地摇晃,本来它最喜欢激光笔的,但是阳光之下,激光笔不显眼,所以我放弃了,改成甩逗猫棒。
真不愧是馋猫啊,才3分钟,我就感觉到身边有动静,但是它还是遮遮掩掩,没有大大方方出来见我,我就越走越慢,感觉到它已经距离我非常近的时候,一屁股坐在地上,把猫粮倒在脚边,然后继续甩着逗猫棒。
然后它就过来了,先是伸手扒拉了几下逗猫棒,紧接着就埋头吃猫粮了。怎么说呢,这一刻心情真的是激动得快要哭了,不,虽然没哭,但真的泪流满面啊,失踪4天的猫,灰头土脸的,一脸沮丧,原本就是灰色的蓝猫,脏了之后,加上一脸苦相,看起来更像一只大耗子了。
趁它吃得投入,我捏住了它的后勃颈,抱着就下了楼。在电梯里,它挣扎了几下,我轻轻按摩它的小脑袋,喊了它的名字,它也就不再挣扎。回到家的第一时间,立即去了猫砂盆,从那个分量看,感觉它在外面的几天几乎没上过厕所,真的是像我想象的那样,没啥野外生存的能力,连拉屎都不敢,怕暴露行踪,被其他猫灭了。
吃饱喝足带去洗了澡,称重的时候,比丢失之前少了一斤多。同事们在群里说想见见它,我就带着去了公司。本来每次去公司,它都要去视察一番,各个办公室都要看一眼,蹭一蹭大家的裤脚,但是这次,它从猫包出来,径直跑到我的办公室里,在我的办公桌底下躺下,然后就呼呼大睡,睡得极熟。
大家过来围着它拍照,议论纷纷。有同事说,它在外面一定是风餐露宿、饥寒交迫,且充满了危险,每天都不敢安心睡觉,这不,一到熟悉的地方,立即就睡熟了。
大家都表示应该是这样了,瞧它那圆滚滚的模样,外面的野猫,它打得过谁啊?只能小心翼翼地活着啊!
晚上的时候,老太太抱着它,一遍又一遍地撸着它的猫头,一边说:小畜生啊,你还挺聪明啊,还知道来找人类要香肠吃,那你怎么不知道回家啊?
老太太的话提醒了我,我突然想起了,找到它的地方,虽然是隔壁楼的顶楼,但和我们一样,同样是2单元的。是不是它找回家的路,找错了呢?
为了印证我的猜想是否准确,我去了隔壁楼2单元的15楼、16楼和17楼,问他们是否这几天有见过到一只猫,令我惊喜的是,15楼和16楼的人都说见过,在他们门口蹲着呢,他们喂了东西,它吃是吃了,但它不肯进屋去!17楼的说没有见过。我们家是2单元的16楼,猫走错了楼,且对楼层不太敏感,所以它去了15楼和16楼。这其实也不能怪猫,因为我们每次带猫出门,都是放在猫包里,坐着电梯背下去的,这就导致了它丢后,完全找不着回家的路。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我赶紧给它穿了背带绳,没事就像遛狗一样,带着它从家里出发,走楼梯,从16楼走到一楼,带出去玩,然后又带着它从楼梯走回来。走了几次之后,它也就记得了回家的路。
有一次我拿外卖的时候,它跑出去,我没有发现,吃完饭才意识到猫不见了。出去找也没有找着,正准备去买华子和打印寻猫启事的时候,它优哉游哉地回来了。一脸傲娇,好像在说,我记得回家的路,不劳烦你去找了。
经过丢猫、找猫的一系列教训后,对于“为什么猫咪离家出走后就不愿意再回来了”这个问题,我的结论是:猫不是不愿意回来,它很有可能只是忘记了回家的路。
现在很多人都住在高层,每次带猫出门,都是背着它坐着电梯下楼的,猫对于出门的路线不熟悉,且小区里每栋楼都长得一样,绿化也一样,猫真的很有可能找不到路回家,只能在附近当流浪猫了。
也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猫离家之后,就出意外了。比如,我的猫丢了,它找家的时候,找到了别人家的门口,幸好那几家人都是好人,没有把它藏起来,否则,它被人家收养了,关在高层的家里,没有机会出来,我怎么可能找得着它?这种情况下,真的不是猫不愿意回来,而是回不来。
除了人类的因素,猫在外面生活,所面临的环境比我们想象的要惨烈得多。
我曾经常喂小区垃圾站附近的一只猫,有一天看到它奄奄一息躺在草丛里,肚子到后腿有一大块皮不见了,腿部猩红的肌肉裸露在外,我赶紧回家找了纸箱,下去带它去医院。宠物医生看了一下,说可能快不行了。果然,医生都没有机会清理好伤口,就跟我说它已经走了。
讽刺的是,去河边的小树林埋了小猫咪后回家,忍不住去经常喂它的地方看,看到了一只陌生的健壮的猫,它的头顶还有些血迹,应该是它把那只猫咬伤了。
看到我,它一脸的警惕,想站起来逃跑,但是我发现它后腿也是伤痕累累。我终究还是不忍心,又找了个纸箱,送去了宠物医院,医生给它缝针输液,住院了2天,花了600多。医生建议带回家养伤,但是我家已经有猫,担心它回家会被我的猫咬,只能每天80元继续寄存在医院,顺便请医生帮忙找领养。
扯这事是想说,在猫的世界里,地盘的争夺很惨烈,在野外长大的猫,战斗力超强,但也有被更强悍的猫打败的时候。而家里的猫,从小就在人类的呵护下出生和成长,一点战斗力都没有,这种猫到野外去,战斗力基本为0.
像我的猫,丢失的几天,它甚至连草丛那种地方都不敢去,就默默在楼顶呆着,饿了就下来找人类要吃的,吃饱了又默默回楼顶,一点争夺地盘的能力都没有。
所以,对于一些主人怀疑自己猫不忠诚离家出走就不回来的,我觉得有点过了,猫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厉害,所谓的九条命只是传说,它们不回来只是回不来,不是不想回来。
当然,凡事没有绝对。有些人对猫很凶,动不动就揍一顿猫,猫在家里又惊又怕,突然跑出去之后,发现世界很大,只要躲得足够好,就不会被人类打骂,那样的猫,自然是不想回家了。
还有些猫是因为发情了,出去找到对象了,被对象带着跑远了。
总之,猫和人一样,也是有感情的,也会趋利避害,对它好的,值得留恋的人和地方,它们会想办法回来,对它不好的人和地方,自然就想远远走开了。
最后,希望每一位铲屎官都能照顾好自己的猫,永远都不需要思考“为什么猫咪离家之后不愿意回来”这种悲伤的问题,也希望每一只毛孩子都能咕噜咕噜地过好每一天。
猫咪离家出走后就不愿意再回来,可不是猫咪不知感恩,更不是喂不熟的白眼狼之类的,其原因多跟猫咪的发情期、生活环境与经历等有关。
未绝育发猫咪会在交配季节进行争夺配偶的战斗,这种争夺可不是一两天就了事的,大多要持续十天半月左右。
在进行争斗配偶的过程中,有些猫咪战斗力较弱,很容易比强悍的猫咪打伤,严重时出现致命伤也不是不可能的。
所以饲养猫咪若无繁殖想法,最好提前绝育避免猫咪因此而出现离家行为。
自由过的猫咪是过不惯金丝雀的生活,它们与从小就被人类圈养的品种猫不同,虽然会感恩人类的救助,却不会放弃曾经的自由。
有这种经历的猫咪,大多都有着不错的野外生存能力,且习惯了自由与危险并存的环境,它们可以短暂的享受安全的环境,却无法一直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
毕竟猫咪的好奇心是出了名的,更何况是早已探索过外边世界的猫咪呢?所以啊!饲养这样的猫咪就一定要做好防逃措施才行。
都说“好奇心害死猫”,特别是从小就被人类圈养的品种猫,一旦跑到野外只有很低的生存几率不说,其找到回家方向的技能也几乎没点亮。
(这里的品种猫是指人工培育的品种,不含原始品种猫咪)
再加上野外本就危机四伏,更有凶残的动物袭击,纯家养的猫咪又怎是它们的对手?能顺利逃脱野外动物的伏击都算是幸运了。
这也是不少家养猫咪一旦走丢,就很难找回的主要原因之一。
更何况还得面对食不果腹、疾病缠身的危机!纯家养的猫咪流浪在外,却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难以获取足够的食物,毕竟习惯了铲屎官定时定点的喂养,哪里知道自己寻找食物会是不容易的事情?
总之一句话,家养猫咪流落在外,不是它们不想回家,而是环境不允许,更有可能是早已经悄悄地死在了野外。
猫咪并不是好吃好喝好住的供着,就能够收买它的心,它们是一种喜欢自由且自身独立性较强的动物。
特别是散养状态的猫咪,只要发现了比现在生活更好的地方,在跟主人感情不深的情况下,就很容易发生离家不再归的行为。
有些人虽然给猫咪提供了吃住,但动不动就打骂猫咪,或是根本不愿意花时间跟猫咪进行互动,又怎么能建立感情基础呢?
猫咪是有感情的小动物,不是机器猫!它们也需要感受到来自主人对它的在乎与陪伴,否则长期处于冷漠环境的猫咪,在遇到更好的铲屎官后,自然会选择更喜欢的人。
好奇心满满地猫咪,在探索外边世界的时候,是不会想到会被他人“劫持”的事件发生,更不会想到还会就此回不来曾经熟悉的家。
有些人看到在野外东跑西窜的猫咪时,会下意识的认为是无主的,若是猫咪再软萌可爱,那么被抓回自己家的几率就更高了。
还有一种可能,猫咪被黑心肉贩子抓住,成为了他人口中的盘中餐,这种可能性也是蛮高的,毕竟家养猫咪对人类的警惕性底,很容易被这类坏人逮住的。
所以想要猫咪不丢失,平常一定要做好猫咪的防逃措施才行哦!
我是宠物达人【汪小弟】,虽然小弟养宠经验不算短,但必有疏漏之处,希望大家能多多交流,一起更好的分享养宠的经验哦!
有个网友家的猫离家出走了,网友非常不理解,明明自己好吃好喝的伺候它,为什么喵星人却离开了再也没有回来?作为家养的猫来说,如果猫咪是出于自己的意愿而离家出走的话,那么不外乎以下几个原因:
(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想出去找个伴)
发情
这是家养猫咪离家出走的最主要原因。猫咪一般在八个月以后开始发情,如果主人没有及时的给猫咪做绝育,那么处于发情期的猫咪会做出很多疯狂的事情。由于生理的急切需求,很多猫咪会不惜一切代价的跑出去,所以这个时候非常容易发生猫咪跳楼的事情。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一定要及时给猫咪绝育,从根本上杜绝猫咪往外跑的可能。
(为了找个伴侣,所以离家出走)
好奇心过重
好奇害死猫这句俗语不是没有道理,猫咪的好奇心是非常重的。小编每次打开家里大门的时候,家里的四只喵星人都会好奇的往外看,如果不及时制止,他们会尝试着走出门外,甚至走下楼梯。大家都知道喵星人认家的能力不是很强,如果他们走出了家门就非常有可能找不到回家的路了。有的因此而走丢成为了流浪猫,有的可能被别人带回了家。
(喵星人对外面的世界十分好奇)
所以养猫的家庭一定要封窗或者安好纱窗,平时出门也要记得关好门窗,防止喵星人因为好奇而跑出去。
家里有冲突
这一条是针对多猫家庭的。众所周知,猫咪是领地意识非常强的动物,如果家中有多只喵星人,他们很可能由于相处的不好而发生冲突,哪怕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如果自己的领地一直被别的猫侵犯,个别猫咪就会选择离家出走。
(猫咪之间的相处其实并没有看起来的那么融洽)
在BBC的一部关于猫咪的记录片中,就有这样一个有趣的例子。在英国一个小镇上,很多家庭都养了猫咪,而这些猫咪平时能随意出门。有一位老爷爷后来就遇见了一件奇怪的事情,有一只猫咪每天晚上准时到他家里睡觉,每天早上准时离开。后来经过摄制组的调查,这只去别人家睡觉的猫咪其实自己有家,但是它的主人家里总共有四只猫。而这只猫咪在家里遭到了其他猫咪的排斥,所以后来他选择了去别人家睡觉。
(由于排斥而不得不离开家的喵星人)
所以多猫家庭一定要注意观察,家里的几只猫咪是不是真的相处融洽,如果不是,那么最好隔离开来,以免遭排斥的那只离家出走。
大限已至
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或是亲身经历过,家中养了多年的猫咪或是狗狗,在年老了之后突然有一天就离开了家,然后再也没有回来。对于有灵性的猫或狗来说,在自己快不久于人世的时候,他们自己心里是清楚的。在那一天快来临的时候,就会默默地离开家,找一个隐蔽的地方静静的离开人世。虽然我们不知道确切的原因,但是我们宁愿相信这些毛孩子是不想主人伤心,所以才这么做的吧。
(很多动物会选择自己安静的离开人世)
关于猫咪为什么会主动选择离家出走,以上是小编的个人观点。如果你有不同观点,欢迎分享。
如果恰好你也喜欢喵星人,请关注我的头条号:萌喵一箩筐,每日科普猫咪知识或者更新家里四只主子萌蠢日常哦。
去年春天的时候,小区里有一只大白猫在溜达,我就叫她,然后她喵喵地叫,我回家她也跟我回家了,她应该是把我认作是主人了。
回到家,我用沐浴露给她写个澡,好好清理了一番。给她拿了点火腿肠和鸡肉,让她吃。她好像在外面流浪惯了,总是饥一顿饱一顿的,这次也是饿坏了,吃的挺欢。最后我给她找了个毯子,将她安置在客厅了。
附上大白的照片。
可是在家里呆了没两天,她可能就有些不耐烦了。她还是怀念以前自由自在的生活,对这种圈养有些不太适应。而且猫的好奇心也是挺重的,总是想去探索外面的世界,在家里呆了没两天新鲜感就消失了,想出去玩。
而且大白是只母猫,到了春季很容易发情吧,总听到她发出很奇怪的猫叫,像小孩子哭声。有一次我打开门,大白滋溜一下就跑出去了,我赶紧去追,但是为时已晚了,根本追不上了,她这是要离我而去,去追求自己的幸福去了。
我在小区里前前后后找了她很多次,依然没有发现她的踪迹,感觉还蛮伤心的,虽然只养了她几天,但是有感情了,总感觉心理空落落的。
过了大概一个月,我在小区里又见到了大白,大着肚子,不知道被哪个公猫搞的。我叫她过来,她看见我了,但是没有搭理我,径直地走开了。一股说不出的滋味在我心头。
以后我再也不把流浪猫带回家了,心寒。
猫是独立性比较强的物种,就像它们野生同胞一样,能独来独往自给自足,家猫若是适应了外界的环境,就有可能一去不回。它们不像人类这样情感发达,不会有太多眷恋。
一般来说适应了人工饲养的环境,饭来张口屎来递铲,自主的生存能力有所下降,现代家猫相对而言更加亲和人类,尤其是一些所谓的纯种猫,因为近亲繁殖培育的关系,有些猫天生有遗传病,野外生存的能力变得更差,加上对猫的节育等手段,猫不大会一去不还,甚至丧失了人类驯化它们的最初目的——逮老鼠,有的猫见到老鼠反而害怕,土猫在这方面的表现好一些。一般未节育使得猫性子比较野比较原始,有较多往外跑的需求,节育的猫能稍微好一些。
相对而言未节育的猫有较强领地意识,若门未关好就可能溜出去,接触外边的花花世界,也免不了承担各种风险,被别人抓了去、出车祸被压死了、掉下水沟困死了、迷路饿死了、受到野猫的吸引丢了魂等等;未节育的猫也有繁殖需求,到了繁殖季节母猫发情叫春、生殖器释放信息素类物质,若母猫没有得到交配机会它就一直瞎叫唤,还可能跑出去寻找异性,公猫的话受到外边的母猫吸引,也可能离家出走;
也可能就是没把你当伙伴,猫的本性独立,如在家里它感觉受到不公平的对待,比如吃不饱、睡不暖,或者遭受了虐待,它们也可能跑出去,若能靠自己的捕食能力在外边混个肚子圆或者被别人投喂的舒服,它们也可能在外边逍遥自在不再回来;最后一个原因是它们好奇心比较强,但是智商并不是很高记性不好,一旦离家太远,它们就可能忘了家门朝哪开,于是一去不返,俗话说好奇害死猫。
有的猫在离家出走一段时间、在铲屎官都快放弃的时候它们又出现了,通常有体重的大幅度下降等变化,也许是在外边找不到足够的食物,或者在外怀孕带崽产奶耗尽了体力,然后回家寻求暂时的安宁同时将养身体,等吃饱喝足了它一想在家里老有人烦在外边自由自在没准就又跑了。
小时候家里养过一只母猫,因为农村都是散养且不做绝育,猫跑出去十天半月都没回来,突然回来的一次瘦骨嶙峋的,可能是被别人不小心关在屋子里了,但它并不长记性,吃饱喝足长了点膘就又跑出去了,然后一去不返。
因为猫咪有嫉妒心,有尊严感,也记仇。举两个实例。小时候,我家有只猫,长得干净漂亮,和我们处得很融洽。爷爷去世办丧事时,因为有讲究,猫不能在家,就抱到我家了,结果我家的猫咪表情很难看,没两天就离家出走了,让我想了好长时间。还有一次,也是因为又抱来一只猫,导致家里年轻壮实漂亮的猫出走了,让我们后悔不已。
美国的家猫每年抓死10亿只鸟,每年杀死的小型哺乳动物高达63亿-233亿只,根据统计发现,死在猫爪之下的鸟类数量,远超农药、污染、车祸等非自然原因而死亡的鸟类总和。
现在的家猫处于“半驯化”状态,它们依然还有捕猎本能,外面的世界太精彩,猫出走后就不想再回来。
家猫离家出走后,非常喜欢捕抓鸟类,但是鸟类不是猫的主要食物,它们更加喜欢捕猎陆地行走的小型哺乳动物,比如老鼠。
猫喜欢捕抓鸟类,是因为猫捕猎技巧太出色,猫非常擅长伏击猎物,而且非常有耐心,一旦猎物进入它们捕食范围,那么猎物很难逃脱。
猫捕杀鸟类不是为了食物,很大原因是天性使然,以前在农村老家,我们家养了三只猫,这些猫在发现其他小动物时,它们就会迅速进入狩猎模式,然后攻击对方。
有的时候,我们家的猫还会把它们抓到的猎物,送到我们面前,似乎在炫耀它们的成绩,就像小学生拿奖状回家的嘚瑟样。
猫猎杀鸟类,说明猫没有被人类完全驯化,它们血液里依然还有野性,一旦让它们重回自然,它们体内的野性基因就会被激活,习惯了外面捕猎的乐趣,它们就不想再回家。
很多猫出走不再回来,不是人类的原因,而是猫科动物的传承,小猫刚出生1个月,母猫还经常咬着小猫脖颈处转移,每次小猫被咬后脖颈处,小猫都无比安静。
这种习惯记忆深深刻在猫的脑子里,所以我们捏猫的后脖颈处,猫感觉被点穴一样,一动不动,因为猫以为母亲要转移它们。
小猫刚出生时,母亲对它非常宠爱,但是小猫长到5个月左右,就会被母猫赶出家门,将它们全部驱逐。
母猫之所以那么无情,是因为家猫是从斑猫驯化而来,现在的家猫在人类世界中还属于“半驯化”状态,还保留斑猫很多习性。
在斑猫的世界中,除了繁殖期和哺乳期,它们是绝对的独居动物,在野生环境下,斑猫体型不大,平均体长30厘米左右。
但是它们有非常强的领地意识,除了打不过,一切进入它领地的动物都会受到斑猫攻击,甚至包括同类,所以小斑猫长大后,母亲把它的孩子全部赶走。
家猫和斑猫有一样的繁殖习性,它们的发情期集中在每年的1~3月份,母猫发情期大概会持续一个星期左右,在交配完成后,雌性斑猫会有2-3个月的妊娠期,这就是“猫三狗四”的由来。
家猫在妊娠期,性情大变,会变得非常小心翼翼,而且非常具有攻击性,这是独居食肉动物的共有本能。
刚刚出生的小猫需要10天才能睁眼,而且它们通常会在一个安全地方住一个月左右,它们靠母猫母乳生存。
母斑猫哺乳小猫一起生活3个月,然后开始一起狩猎,而小家猫的会在出生地附近活动,而母猫很少回家,只在固定时间带回食物,然后离开。
到了5个月,小斑猫具备自己狩猎小型动物能力,此时母猫把它们全部驱逐,再次回归独居生活。
而小家猫从出生到5个月大时,母猫的基因就会判断它们可以自己生存,这点家猫也继承斑猫了。
小家猫长大之后,母猫会对自己的后代产生讨厌的情绪,目的是让它们的孩子离开自己,独自生活,它们独自面对生活。
所以在农村,小家猫5个月后,我们很难看到雌性家猫带着它的孩子溜达,很多小家猫莫名其妙消失了,很多不是被偷,而是被它母亲赶走,在人工饲养下,如果它们无法甩开自己的孩子,它们对自己的孩子也无比厌烦。
不仅猫会这样,老虎、花豹等猫科动物也是这样,它们会让自己的孩子跟在自己身边2-3年,然后无情驱赶自己的孩子。
花豹和老虎跟自己的孩子生活2-3年,为什么而家猫跟自己孩子只生活5个月?
这是因为猫的哺乳期只有3个月,1岁左右就可以进入发情期,老虎、花豹哺乳期6个月,2-3年才成年,而且想老虎、花豹等大型猫科动物,面对的猎物体型更大,捕猎风险更大,所以需要在母亲身边学习时间长一点。
BBC曾经有一部关于猫咪的纪录片,在英国的一个小镇上,很多家庭都养了猫咪,而这些猫咪平时可以随意出门。
有一位老爷爷遇见了一个奇怪的事,有一只猫咪每天晚上准时到他家睡觉,每天早上准时离开。
后来经过摄影师组的调察,这只去老爷爷睡觉的猫咪,其实也有自己的家,但是它的主人家里总共有4只猫,这只猫在家里受到其他猫咪排斥,所以跑到别人家睡觉。
以前在农村,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每次吃饭的时候,会出现一只陌生猫,只要你给它们食物,那么它就会经常跑到你家来。
以前的农村,经常莫名其妙就有一只陌生猫总住在家里,有的猫不靠近人类,只在房顶、围墙上行走。
这部分猫,很有可能是因为在主人家受到排斥,或者主人家“新增成员”,多养其他猫和狗,这些猫感觉自己领地被侵犯,它们就会离家出走,再也不回家。
有的猫是纯纯的吃货,它们跑去别人家,不是因为家庭不和睦,或者主人虐待它们,而是喜欢邻居家的“美味”。
以前在农村老家,爷爷出去放牛,经常抓得不少田老、泥鳅、黄鳝等各种野味,每次吃饭结束后,都有不少动物骨头,我们家基本都会把骨头和剩饭拌在一起,然后给猫狗吃。
平时村里的有人进新房或者结婚,都会带一些鱼骨回来,而邻居家的猫得吃一次后,每天准时跑来我们家吃饭,后来直接住在我们家,都不回邻居家了。
城市的宠物猫每天活动的范围非常小,大部分的时间都被关在100多平的水泥混钢筋的房子,它们无比羡慕小狗被遛,而它们存在的作用,更多是给人抚摸,让主人更加平静。
大部分城市的宠物猫不出门,除了去宠物医院,它们天天被关着,无比渴望外面的世界,当主人忘记关门、关窗时,它们就趁机跑出去玩。
但是城市的房子和农村房子不同,大部分农村的村庄只有100多户人家,而且都是独门独户,农村基本不绑家猫,家猫对周围环境无比熟悉,可以很好分辨主人家的房子。
但城市的宠物猫,对房子城市的房子周围环境不熟悉,只要一出门,它们就很难再找到回家的路,这就是城市猫的痛苦。
所以在小区业主群或者通告栏,经常看到寻猫启事,只要一出门,基本回不来,这就是“好奇害死猫”。
在城市里的宠物猫,因为主人家搬家或者重新装修,会让猫产生不安的情绪,可能感觉不到熟悉的味道,它们会变得焦虑不安。
为了寻找自己熟悉的味道,一些猫咪就想尽各种办法出门,但是出门之后,却迷失了方向,再也回不了家。
1、农村人养猫不是为了让猫陪伴人,或者玩猫,养猫主要是为了抓老鼠,每当丰收季节,家里就出现很多家鼠,家里玉米、花生、大米经常被老鼠偷吃,装大米的袋子经常被老鼠咬破,整个院子、房间到处都看到大米,而且老鼠还到处拉屎。
于是农村老百姓想通过养猫来抓老鼠,但是家猫抓家鼠能力的确一般,一年到头,都不见它们抓得几只老鼠,倒是吃得胖嘟嘟。
由于农村的猫价格便宜,就算离家出走,主人家也不在乎,根本不会花费大量人力资源去寻找,农村邻居经常互送小猫崽,根本不值钱。
以前不少人偷猫、偷狗的人就看中了这点,他们每天下午5点左右,开着面包车、摩托车进村找猫、狗,看到之后直接打死或者直接抱走。
而这些猫要么被偷猫的人吃了,要么卖给别人,最后这些猫被送到餐馆,成为饭桌上的美食。
所以以前在农村,看到陌生摩托车、面包车,大家都会留意,这些人很有可能是偷猫、偷狗的。
2、城市的宠物猫从家里跑出来,找不到回家的路,如果长得非常可爱,这些人可能直接被抱走,由于猫的攻击没有那么强,而且不会像狗一样乱叫,被抱走后,也没有一点反抗。
这些猫要么被卖出去,要么被击杀,成为餐桌上的美食。
农村很少看到养的猫、狗死在家里,因为猫生病或者生命准备到终点时,它们就会离家出走,它们离家出走,不是怕让主人伤心,而是血液基因问题。
家猫是从斑猫驯化而来,它们是天生的捕猎者,这种猎人基因会让它们不轻易示弱。
当斑猫知道自己生病,或者感觉身体比较虚弱时,它们就会找一个隐蔽的地方藏起来,不仅可以好好休息,还能防止天敌的追杀,
而家猫继承了斑猫的基因,它们感觉自己身体比较差时,就会离家出走,然后死在外面,所以家猫出走,再也不回来,不是它们不想回来,而是它们已经走上了黄泉之路。
每当到猫的发情期,体内的激素分泌提高,“原始而冲动”的想法不断刺激猫咪的神经,猫咪就会想尽办法寻找异性交配。
公猫发情的时候,它们甚至会跳窗出门,然后离家出走,然后通过彻夜不停的猫叫,寻找异性,直到找到异性。
猫咪交配时,会发出撕裂的声音,因为雄性猫科动物的生殖器都有很多倒刺,会让雌性猫咪无比痛苦。
雌性猫咪因为疼痛,会不断挣扎,为了固定雌性猫咪,雄性猫咪会咬住雌性猫咪后脖子,等交配结束后,雌性猫咪不断殴打雌性猫。
作为猫科动物代表的狮子,在发情期,每天交配50-60次,每次只持续10秒左右,因为狮子精细胞存在畸形,通过高频率交配提高受孕率。
狮子交配结束后,雌性狮子也暴打雄性狮子,但时间很短,因为雌性狮子跟雄性狮子体型、力量差距比较大,打不过雄性狮子。
但是雌性猫咪和雄性猫咪体型、速度都差不多,所以交配结束后,互殴的时间非常长,以前在农村,经常听到它们的声音。
当斗殴结束后,雄性猫可能会跟随雌性猫咪回家,因为当雌性猫咪怀孕后,需要雄性猫咪寻找食物,猫咪回来后,也需要父亲的保护。
所以雄性猫咪离家出走后,不再回来,很有可能是因为它们在发情期出去交配,成为别的雌性猫咪的配偶,成为一位父亲。
1、如果是城里的宠物猫,你的家对猫来说是一个安全的地方,没有猎食者、汽车或者分心物来引诱它们,它们不会轻易离开,但为了确保猫咪离家出走,平时把门、窗关好,最好按装一层滤网。
2、如果是农村的猫,因为平时基本不约束它们,为了防止它们离家出走,找不到回家的路,可以在猫的项圈上植入微芯片,也可以给猫系上GPS追踪项圈,通过手机应用,可以快速找到猫。
3、很多养殖宠物猫的人,在猫成年之后,就给猫作绝育手术,把猫咪“原始而冲动”的想法扼杀在摇篮之中。
这种方式可以让不少猫咪成为流浪猫,但是也让它们失去该有的“冲动的爱情”生活,对于猫咪来说无比残忍。
写到最后:猫咪离家出走,再也不回家,有很多因素造成,有可能迷路,有可能是“出轨”,组建新家庭,也有可能病死了,还有可能成为饭桌上的美食。
现在城市里的流浪猫越来越多,小部分是猫离家出走后,迷路回不了家,但大部分的流浪猫是被主人故意抛弃。
猫主人可能厌烦猫咪的毛发,在不固定地方拉屎,还有没钱买猫粮,还有主人失恋、离婚。
猫最终还是抗下了所有,人类习惯了玩够了就随意抛弃,宠物狗也是一样的命运。
也不尽然吧,我家猫是只流浪猫,刚捡到它的时候估计有两三个月,虽然回家后不让我抱,但是绝不离开我的视线范围。我去上班,回来后它总蹲在门口等我,看见我之后转身就跑。本来我家住在高层,它一直都是蹲在窗台看外面,后来我搬到了一层,有一个单独的小后院,有一次开门它猛地跑出去了,我去抓它,结果它跑的更远,我不敢抓了,然后我发现过一会儿它回来了,只在后院墙上溜达,远了都不去,过不了半天自己挠门回来了。之后跑出去很多次,都是只在后院墙上溜达,吃院里的花草,最多半天就回来了,也不离开我家后院的范围。所以,不是所有的猫出去后不回来,还有的猫只是憋在屋里太久,想出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然后就屁颠屁颠的回来了,毕竟家里的饭好吃。
微博和朋友圈中,每天都有一些寻猫启事,就是自己家猫不小心跑出去找不到了。
但是猫不回家了,也是有各种原因的。
比如说农村散养的猫,以及城市里部分半散养的猫,它们肯定是能找得到家的,即使跑出去很远,也能够准确知道家的位置。它们不回家的原因,要不就是发情期间出去浪了,要不就是跟别的猫一起走了,要不就是生了重病,在外面悄悄找个地方躲起来死掉了。
而长期家养的猫,如果不小心跑出去了,自己根本就找不回来。
长期不出门的猫,突然到了外面,肯定会非常惊恐,再加上现在很多小区楼栋非常复杂,楼层也很高,而且每栋楼之间长的都差不多。如果是有电梯的那种小区,就更难找了。
所以,平时一定要封闭阳台,关好窗户,防止猫咪不小心掉下去。如果发现家里的猫不见了,一定要及时在家附近找,一般都走不远,前两天都是非常好的时间,超过两天可就不好找了,切记。
#喵星事儿 原创,欢迎点赞和评论#
猫一旦出了家门就找不到家了,因为每家的门外都一模一样,猫又不认识门牌号。我特意在家门外放了一个只有我家才有的凳子,可是有一次出去后,就找不到回来,后来调监控发现猫并没有出单元大门,然后每家去问,才知道它找不到家,一直在别人家门口叫,被好心收留了。
我只想说它不是不想回来,而是回不来。结果只有两种;一是被他人故意拘禁回不来。二是出了车祸以或被其它大型动物攻击去了天堂。我敢说没有比猫更执着回家的动物了!狗也不行。越是名贵的狗越不行,中华田园犬要好些。我这么说是因为我有过养猫的经历,我家以前养过一只母猫,因为它总是产崽家里根本养不过来!送都送不过来,后来我没办法就送到岳母家养,另一个原因是她家老鼠很多。她家距离我家有五六里远吧!没用两天就跑回来了!去的时候还是用封闭的箱子装的,老人说猫是会观星像的所以能回来。后来我信了,我没办法又送给了其它亲戚(除了亲戚一般人还真舍不得)距离我家有大概十里多吧!其间还有条不大的河。没几天又跑回来了!其实我们农村的猫是不用喂的都是自己抓耗子吃,若不是对家的执着它为啥这么远还能回来啊!这就是猫的天性。
谢谢邀请!
猫咪离家出走也是有很多原因的。
首先,很重要的一点,你虽然好吃好喝的伺候着猫咪,可是有和猫咪互动吗?猫咪的心里有没有把你当主人,这个问题很重要。只有猫咪把你当主人了,它才会认同这个家,才不会离家出走。
其次,猫咪虽然有吃有喝,但是你有没有打过它!如果有,那会在猫咪的心里留下阴影,猫咪会更排斥你,严重的是不喜欢你,最后就离家出走了。
最后,猫咪虽然不愁口粮,但是主人如果不花时间陪伴猫咪,猫咪会孤单,会寂寞,慢慢的会觉得外面的世界更精彩,所以最终猫咪离家出走了。
希望我的答案能帮助到你,欢迎大家补充。
喜欢小动物的朋友可以关注我们。
虽然猫咪成为人类宠物的历史已有上千年,但始终未被人类所“驯化”,其野性还是深深刻凿在其基因之中。特别是一些培养、繁殖历史较短的猫咪,如狸花猫、田园猫、豹猫等,相比于美国/英国/异国短毛猫等品种,野性更加十足。所以其捕猎技术、领地意识等都会更加高,当然性格上也会更加独立,喜欢外出。
而无论哪种品种的猫咪,都是独居动物,希望有自己的领地范围。而某些性格的猫咪,特别是未绝育的公猫,领地意识更加强烈,会想不断扩充自己的地盘范围。所以会不断想外出,在别喵的领土上留下自己的气味,不惜干架,去抢他喵的领地。这类猫咪堪称是社会猫…
所以对于这类领地意识如此强的猫咪,吃饱喝足已经无法满足它的欲望,交配、延续自己的基因、扩张地盘才是它们的志向所在。加上如果在室外能持续稳定地找到食物,不愁吃喝温饱的话,有些猫咪确实是不会想回到“禁锢”的生活,想要自由。
但是呀,并不是所有走丢了的猫咪没回来是因为不想回家,而是回不了家!外面的世界多危险,熙熙攘攘的街道、车水马龙的路面、凶神恶煞的狗狗、武功高强的野猫、不怀好意的人类……如果猫咪本身比较胆小,被这些可怕的事物吓到魂飞魄散,不小心坠入困境而无法回家的情况可不是杞人忧天哦。
因此,铲屎君一定要保证家居安全,尽量不要有让猫咪越狱的风险,特别是高层住户,记得装好纱窗,防止猫咪坠落!
#有宠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家都希望,自己养的猫咪能够一直陪伴自己,不会离开自己,即使老了也可以为它们养老送终,但是很多猫友都说,自己家的猫咪没养几年就跑了,就再也不回来了,即使找也找不到,让人感觉到非常的伤心和难过!
为什么猫咪走了就再也不回来呢?
在外面有家了
大部分离开家的猫咪都是公猫,也许它们在外面找到了自己的小母猫,有了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建立了自己的家庭,在外面已经有了牵挂,就不那么依赖自己的主人,选择离开和自己的媳妇孩子生活在一起!
不喜欢主人了
这个倒不是乱说,我这里就有一个二傻子,他养了一只狸花猫,一开始也是很照顾它的,有一次狸花猫在他家里做错事了,被二傻子打了一顿,打的比较狠,打了过后,狸花猫就一直双眼盯着它看了好久,然后狸花猫就出去了,出去过后,狸花猫就再也没有回来了,估计狸花猫已经对这个主人失望到顶了,再也不想回家了!
生病老死在外
猫咪都是很有灵性的,对待自己的主人是很有感情,如果它们生病了,它们会自己找个角落慢慢的恢复,不善于表现,如果它们觉得自己活的不久了,马上要死,就会离开家里,找个隐蔽的地方,默默地等待死亡,回归于大自然,这是猫咪的天性,也是猫咪害怕主人伤心!
还有很多意外
在我们农村老家,有很多猫咪晚上出去玩,走在公路上被很多车给压到,有的是直接压死,我在农村老家就经常发现,水泥路上经常有压死的猫咪,也许这些猫咪都是人家养的心肝宝贝,回去的路上发生意外,连主人的最后一面都没有见到!
猫咪是一种独立爱自由的动物,也是非常忠诚的,它们离开家肯定是有原因的,不管猫咪在哪里,只要它还在我们的身边,我们就要好好的关爱它们,给它们小鱼干吃!
以上仅是个人观点,欢迎大家评论!
我养过很多次猫,对猫的习性很了解。猫有一个特性,就是要从小起开始养,它只认出生时候的家和主人,且终身不变。在猫的成长过程中如果被他人抱走或走丢被他人捡到都养不家的,无论怎样都会寻找它出生的地方。猫一般很好奇,它会不经意的闯入别人家的院子或在抓捕老鼠的时候跑到别人家里,因为猫很可爱进谁家都会被收留,你以为它是你家的成员,但猫并没有这么想,它一有机会就会离开回自己的家。有人说猫跑出去就不回来了,因为它本身就不是你家的猫,再者不是猫不回来了,而是被他人锁在家里了。
因为他想要自由啊!
我家猫今年四岁,曾经每天在我家20层的阳台上向外张望却不敢出去。不过这猫出家门就像人偷情一样,只要机缘巧合出去了就会上瘾。他两岁的时候我在五八同城上给他找了个小母猫当女朋友,结果第一次见面他就把自己可爱的小媳妇打了,搞得我跟小母猫的女主人不停的道歉。现在他自己跑出去了,自己找到了十八楼的小花猫天天卿卿我我,还把人家猫带回家同居!!原本我的枕边铺着一块毯子他每天睡那,现在每天两只猫抱着在我枕边睡,并且一起打呼噜!!!
我最喜欢我家喵星人的原因之一就是很听话,只要我说睡觉,一关灯他就会跑去躺好,晚上从来不闹,我几点起他几点起,羡慕吗?
村里的老人告诉我:猫对人其实是非常冷漠的,它们一旦离家出走就不愿意再回来,因为猫从未被人类真正驯化!
事实上确实如此,不管人对猫多好,猫对人都是爱搭不理的,它们性格独立,不依赖于人,更不会像狗那样摇着尾巴,在主人跟前卖萌。作为宠物,猫与其说是被人类驯化,倒不如说是它们驯化了人类。
长期以来,猫进入人类社会的原因让人非常困惑。因为大多数动物被人驯化的时候都是有充分理由的,比如一些牲畜可以作为肉食,比如猪、牛、羊等,而一些可以作为劳动力被人类驱使,比如马和驴等。
可是猫似乎哪一点都不太突出,肉少也不太好吃,还没什么劳动能力,独立性很强,更糟糕的是它们几乎只吃肉,对人的态度也比较冷淡,怎么看都不像是一个理想的驯化对象。这不禁让人怀疑猫是不是真的由人类驯化出来的。
你可能会说猫抓老鼠啊,这难道还不能成为人类驯化猫的理由吗?这个理由还真没有说服力,看完下面有关猫进入人类社会的过程就明白了。
猫的祖先可能来自于非洲野猫,距今一万多年前的时候,人类的农业兴起,形成了永久性的村落,开始有储存粮食的粮仓。而这些存粮对野外的老鼠具有很强的吸引力,于是老鼠来到了村子里,演化成了家鼠。
紧随家鼠脚步而来的,就是生活在野外的那些野猫,野猫来到村子里,到处捕食老鼠。人们发现这些野猫对村子似乎没有什么破坏性,也不偷吃粮食,而且还能帮助抓老鼠,因此就没有把野猫驱赶出村。
此时你可能会说人类驯化猫不就是因为它们抓老鼠吗?还真不是,因为无论人类是否将这些野猫抱回家里养着,它们都会抓老鼠,所以抓老鼠并不是人类亲近猫的原因。
那么人类为什么会把猫带回家呢?答案是猫长得实在太可爱了,人们经不住猫的外貌诱惑!这样说吧,猫的长相几乎符合人类对于“可爱”一词的所有评价标准,它们的大眼睛、扁平脸和大脑门,让人难以抗拒。
而这种理由也让人与猫之间的关系和人与狗之间的关系有所不同,狗那么听话是因为人类会给它们提供食物,狗离开了人类很难生存。可是猫不一样,它们完全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很好的生活,猫需要的是人不要把它们赶出村子就行了,它们可以自己抓老鼠吃。
所以你看,猫对人的依赖性非常小,所以对人十分冷漠,它们根本不需要人类。相反,反而是人类受不了猫的可爱的诱惑,这看起来更像是猫驯化了人类,让人类心甘情愿地为它们提供食物和栖息之所。
生活在农村地区的朋友可能知道,人们很难将猫关在家里,它们似乎总想着往外跑,尤其是到了晚上,猫从不待在家里。城市地区的情况可能有所不同,猫咪大多待在家里,那是因为“铲屎官”只能把猫咪关在“三室一厅”里,猫根本没机会外出。
那么猫在什么情况下会离家出走呢?我认为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发情期的时候
猫的繁殖能力很强,它们一年可以生两三胎,因此每年都会有两三次发情期。处于发情期的猫性情十分暴躁,它们渴望繁殖后代,叫的撕心裂肺,这个时候的猫一旦有机会出门,会毫不犹豫地跑到外面去寻找异性。
因此很多养猫的朋友为了避免麻烦,通常会给猫咪做绝育手术,而那些没有绝育的,也会带着它去找其他猫咪配对。当然了,如果是在农村地区,猫咪发情通常会自己跑出去,几天都不回家,因此发情是猫咪离家出走的原因之一。
第二,生命终结之时
很多人认为猫有灵性,这源自于它们的一个习性,就是当猫年龄很大且到了生命尽头的时候,很多老猫都会离开主人,前往一个安静隐蔽的地方藏起来,静静地等待死亡的降临。因此老猫会有离家出走的情况。
第三,不满生活现状
不知道你有没发现,不管主人如何对待狗,哪怕有些人虐待狗,狗都不会轻易离开主人,有人甚至认为狗不能喂太饱,这都是一些很残忍的做法,但这也说明狗对主人的忠诚。但是猫却不同,如果猫对生活现状不满意的话,它们会设法逃离,离家出走前往野外生活,这也是猫离家出走的一个原因。
总之,猫在很多情况下都可能会离家出走,发情的时候,年迈的时候,甚至不满生活现状的时候,都可能离开原生家庭,前往外面的花花世界,而且一旦离开,很多猫就不再回家了。
生活在农村地区的猫,几乎每天都会外出,不过它们大多数时候还会回来,农村的猫外出大多数情况是为了满村子抓老鼠吃,它们白天在家睡觉,晚上外出抓老鼠。
但在城市地区的猫就不一样了,它们不需要抓老鼠,也很少能离开人们的“三室一厅”,可一旦离开,就很少有回来的,这是为何?我们可以从两个大的方面进行分析:
第一,猫不想回家了
猫天生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它们喜欢房间以外的花花世界,所以有些猫一旦出走,见到了外面的世界,就不想再回到原来的狭小的房间里生活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有些猫在主人那里生活的并不好,甚至常常填不饱肚子,这些被迫离家出走的猫,一旦出来之后,凭借自己的捕食能力可以很好的生活的话,就不想回家了。
第二,猫回不了家了
其实大部分猫离家出走后不是不想回家,而是回不了家了。从农村地区的猫无论怎么跑,过几天总会回到家里这一点就可以知道,它们也是恋家的,只是比较野而已。
但有些时候,猫出走后就回不来了,比如有些猫会被猫贩子抓走,这种情况十分普遍,那些卖相好的猫常常会被猫贩子惦记。还有些猫离家出走是因为年迈,它们可能会死在了野外的某个角落,因此也回不了家。
当然了,不排除有些猫会迷路,尤其是在建筑物密集的城市地区,猫外出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想要再回家可能已经不认识路了,只能在外流浪。
所以说,猫咪离家出走后不愿意回家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它们确实不想回家,喜欢外面的生活,另一种情况则是想回家却回不去了,这种情况让确实令人难过。
尽管会惹人非议,但也不得不说流浪猫的破坏性非常大,尤其是对于生活在野外的鸟类来说,流浪猫简直就是个“杀手”。我们常常说猫抓老鼠为民除害,但其实在猫的食谱上,还包括了蜥蜴、鸟类等很多小动物。
流浪猫在野外生存,除了会捕食老鼠之外,还会捕食一些体型较小的鸟类,当流浪猫的数量十分庞大时,它们就会给一些鸟类带来灭顶之灾,而事实上确实如此。
据统计,现存世界上的流浪猫已经超过了4亿只,它们在城市和村子附近到处游荡,捕食着那里的老鼠和鸟类,并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比如澳大利亚地区的流浪猫,甚至到了需要人类扑杀来解决问题的地步。
数据显示,在过去500年时间里,流浪猫直接或者间接造成了63个物种灭绝,其中大部分都是鸟类,捕食能力远超家猫的流浪猫,常常爬到树上偷食鸟蛋,捕食雏鸟,甚至捕食成鸟,给一些鸟类带来了灭绝性的灾难。
伦敦皇家学院的科学家们曾对79只流浪猫进行跟踪观察,统计它们的活动范围以及捕食的猎物数量,结果发现每只流浪猫平均每鸟会杀死34只动物,流浪猫甚至已经成为仅次于人类的鸟类“第二号杀手”。
在一些国家,人们通过为流浪猫绝育的方式来缓解流浪猫带来的生态问题,但是每天总会有大量的猫从人们家中跑出来并不再回家,再加上猫本身强大的繁殖能力,仅仅靠绝育很难控制野外流浪猫的数量。
关于猫咪离家后不再回来的话题就说这么多,读者朋友还有其他观点的,欢迎在下方评论区分享讨论!
离家出走的猫大都是公猫,发情期它们要出去风流快活,但多数猫还是想回来的,但因为它们出走的路线往往是随着母猫路线而定的,所以想找到回家的路很难,还要记得在几单元几层楼就更不可能了。还有就是出走的猫会面临很多危险,车辆碾压,伤病或其他猫咪的伤害等等,安全存活率不高。但经常外出的猫并且从小由主人养大的还是有可能回来的,就比如我家的傻黑,头次出走就是二十天,我找了很多次,为它还哭过鼻子,突然有一天我在阳台上看见楼下有一只猫跑过躲在车下,我本能地下楼去叫了一声:黑哥,是你吗?它听到我的声音后声嘶力竭地叫唤,我激动坏了,赶紧抱回家,当天它一直在叫,直到失声。????????????瘦的只剩下三斤不到了,吃了几口猫粮后不停地给我媳妇踩肚皮,边踩边叫唤。唉!谁说猫咪没感情?但两天后它又走了,不过两天后就回来了,虽然还不能上楼,但它记得家在哪栋楼了,它会在楼下叫,从那以后它就成了散养猫了,夏天每天都出去六七个小时,然后回家吃饭睡觉????。它出去主要是找一只白猫,它俩相处一年多了,彼此情深义重!????????????
这个问题理解的是不对的。猫咪离家出走后不回来,一般情况下是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找不到回家的路。由于城市环境嘈杂,而猫咪的听觉又特别灵敏。所以猫咪特别害怕马路周边,会影响猫咪对路线的判断。再加上流浪狗或者流浪猫的追赶、驱逐,更会让它疲于奔命,从而不记得自己的行走路线,久而久之就变成流浪猫了。而且成为流浪猫的家猫大部分会再2—3年内死亡,有许多生存能力弱的品种猫成为流浪猫后6个月内就会死亡。
另一种就是真正的离家出走,一般都是有诱因的。比如发情期被异性猫咪引诱走,或是再家受了委屈离家出走等等。这类猫咪会被外面的世界吸引,久而久之就适应了外面的生活,一种是真正的不愿意回家,还有一是真的找不到回家。
猫咪再不受外部环境影响的前提下,所能记住并熟练掌握的路线大概只有10—20公里。超过这个里程猫咪一般都是凭感觉和方向感找路,所以不要认为猫咪离家出走就是真的恨这个家或者某个人,不愿意回家。
遇到流浪猫也请伸出援助之手,因为流浪猫的生存环境要比想象中恶劣的多。到了冬天会有许多找不到食物和避难所的流浪猫冻饿而死,所以冬天如果见到流浪猫能投喂尽量多投喂一些食物或者猫粮。
关爱流浪小动物,需要你我共同参与。
猫和狗不一样,猫是不认主人的。
如果猫以不小心跑出去。绝大部分就不会再回来了,猫不像狗狗如果出去的话,几乎不会走远,会焦急地闻着你的味道等着你
一般狗跑出去了不回来的只有哈士奇。别的狗要么就是被抓走了。不然的话,它一定会主动过来找你的。
所以为什么猫不能随便带出去也是这个道理。千万不要让猫自己跑出去
你以为你跟他感情很好,其实它基本不会再回来。没有这个观念。
本文由作者:刘宽新 于 2023-04-11 发表,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本文链接: https://app.yangtata.com/question/6369711105282932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