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花荣为什么要上吊自杀?> 正文

花荣为什么要上吊自杀?

  • 环球奇葩环球奇葩
  • 2023-03-15
  • 47
  • 共15人回复
沐岚爸爸
「沐岚爸爸 」发表看法
2023-03-21

“花荣上吊而死,真的是便宜他了!如果我写水浒,肯定会给他来个千刀万剐!”

宋江死时,一共“拉”了三位兄弟“殉葬”,分别是小旋风李逵、智多星吴用,以及小李广花荣。

李逵最冤!为了宋公明哥哥的梁山事业,李逵奋勇博杀,南征北战,既未娶妻,又未生子,好不容易功成名就做到了“镇江润州都统制”之职,美好的生活尽在眼前,却喝下了宋江亲斟的毒酒!

你说,宋江为何要毒死“好兄弟”呢?

原来此时的宋江已经饮下朝廷“御赐”的鸩酒,不日归西,却忧心自己死后李逵造反,正如其言:“……我死不争,只有李逵现在润州都统制,他若闻知朝廷行此奸弊,必然再去哨聚山林,把我等一世清名忠义之事都坏了。”

李逵很大肚,得知真相后,并未责怪哥哥,寻思自己终生跟定公明哥哥而闯下若大事业,也是不枉此生了,便垂泪道:“罢,罢,罢!生时服侍哥哥,死了也只是哥哥部下一个小鬼!”不仅如此,李逵还吩咐从人:“我死了,可千万将我灵柩去楚州南门外蓼儿洼和哥哥一处埋葬。”嘱罢而死。

二人死后,阴魂不散,又分别托梦给了“武胜军承宣使”吴用和“应天府兵马都统制”花荣,对其说道:“……我等以忠义为主,替天行道,于心不曾负了天子。今朝廷赐饮药酒,我死无辜。身亡之后……若想旧日交情,可到坟茔,亲来看视一遭……”于是吴用花荣二人便应梦而来

——其实类似这种人死后传梦之事,书中也有过提及,比如武大郎冤死后就阴魂不散,专门跑到弟弟武松梦中大叫:“兄弟,我死得好苦!”

吴用先到,哭祭罢宋公明、李逵,便“以手掴其坟冢,哭道”:“仁兄英灵不昧,乞为昭鉴。吴用是一村中学究,始随晁盖,后遇仁兄,救护一命,坐享荣华。到今数十馀载,皆赖兄之德。今日既为国家而死,托梦显灵与我,兄弟无以报答,愿得将此良梦,与仁兄同会与九泉之下。”

从吴用的话中不难看出,此时的吴用已有自杀之意,算是对宋江一生提携的感恩吧?

关于吴用为什么要死,很多人以为是吴用作恶多端,一肚子坏水。事实上,吴用也只是出谋划策而已,并非主要的执行人。而作者(不知道是施耐庵,还是罗贯中,还是别的什么人)之所以安排吴用死在这里,大约是因为其身份特殊,其是梁山义事的幕后大佬、以“九天玄女”为首的“天意派”,安插到梁山108将中的间谍!

早在还道村时,九天玄女就曾经给了宋江三卷天书,并向其透露:“玉帝因为星主魔心未断,道行未完,暂罚下方,不久重登紫府,切不可分毫忘。若是他日罪下酆都,吾亦不能救汝。此天卷之书,可以善观熟视。只可与天机星同观,其他皆不可见。”

这里,九天玄女特意让宋江“与天机星同观”,你就知道这个所谓的“天机星”是个什么人了,大概率就是上天特意安插到梁山好汉中的间谍了。聪明的读者,肯定想到了,此人便是吴用。

是以,宋江一死,梁山义事结束,你这个“间谍”也就应该重返“紫府”了。

这便是吴用必然死在这里的“玄学逻辑”。

不想,还没等到吴用自缢,花荣也赶到了,并且他也想追随公明哥哥,而与吴用一起自缢。

就此,吴用劝说道:“贤弟,你听我说,我已单身,又无家眷,死却何妨?你今现有幼子娇妻,使其何依?”

不得不说,花荣是一众梁山好汉里比较会享受生活的的。想当初初上梁山时,花荣就已经有了妻小,如今看来是又娶妻生子了呀?这小日子过得还是挺美的。你让他自缢在宋江坟前,他怎么舍的呢?不料,花荣却说:

“此事不妨,自有囊箧足以糊口。妻室之家,亦自有人料理。”

于是说完之后便真地与吴用一起,“双双悬于树上,自缢而死。”

那么为何花荣也死于宋江坟前呢?是真的因为兄弟情谊,还是另有隐情?

事实上,绝大多数梁山好汉均死于南征方腊的战事,但却偏偏留下了鲁智深、林冲、杨志、武松、宋江、花荣、李逵等十数人存活。聪明的读者或许想到了,这些人均是书中的主角,而之所以留着他们,无非是想让这些人接受“末日审判”。

比如鲁智深,其平生没做什么坏事,却偏偏数次见义勇为(潘家酒楼救金氏父女、野猪林救下林冲性命),并因此而被逼上了梁山。对于这样一个人,我们都希望他能得善终,于是有了鲁智深在杭州六和寺的“听潮”圆寂。

又比如林冲,他平生也没过什么坏事,去却受到高太尉的陷害而刺配沧州,以致在山神庙外手刃仇人陆虞候陆谦、富安等人,犯了杀戒。但作者又不喜欢他的窝窝囊囊,终于给他安排了一个“风瘫”病终于六和寺的惨淡结局,也算是一种善终吧?

这是没犯过什么大罪的,那么那些犯过大罪的呢?基本上就是不得好死,比如宋江、李逵被毒死……还有这个花荣的上吊而亡!

是的,作为犯过“大罪”的好汉,花荣的最终结局就是“死路一条”。显然,在这一点上作者并没有将其遗忘,所以才在宋江死后插写了这么一笔。

事实上,让花荣上吊而死,还是便宜他了,大家看看他当年的旧案就明了了……

书中第34回“镇三山大闹青州道、霹雳火夜走瓦砾场”中,被俘上清风山的霹雳火秦明,经受住了宋江、花荣等众好汉的威逼利诱而没有落草,并得以重返青州城:

秦明上了马,拿着狼牙棒,趁天色大明,离了清风山,取路飞奔青州来。到得十里路头,恰好巳牌时分。远远地望见烟尘乱起,并无一个人来往。秦明见了,心中自有八分疑忌。到得城外看时,原来旧有数百人家,却都被火烧做白地,一片瓦砾场上,横七竖八,杀死的男子妇人,不计其数。秦明看了大惊!

是谁制造了青州城外的这桩大惨案?

秦明不得而知,可等他赶回青州城时,守城的慕容知府却“立在城上女墙边”,对其大喝:“反贼!你如何不知羞耻!昨夜引人马来打城子,把许多好百姓杀了,又反把许多房屋烧了。今日兀自又来赚哄城门。朝廷须不曾亏负了你,你这厮倒如何行此不仁!已自差人奏闻朝廷去了,早晚拿住你,把你这厮碎尸万断!”

这事分明不是秦明做的,他当然要为自己辩护,遂大叫道:“公祖差矣。秦明因折了人马,又被这厮们捉了上山去,方才得脱,昨夜何曾来打城子?”

“我如何不认得你这厮的马匹、衣甲、军器、头盔!城上众人明明地见你指拨红头子杀人放火,你如何赖得过!便做你输了被擒,如何五百军人没一个逃回来报信?你如今指望赚开城门取老小,你的妻子今早已都杀了。你若不信,与你头看……”

秦明一听,好像有点明白过来了。

原来,秦明昨天率领五百军士攻打清风山时,战败被俘,连自己的“盔甲、马匹、军器”都被没收了去。不过,宋江、花荣等好汉并未伤害秦明性命,而是好言劝其落草。怎奈秦明不从。这可怎么办?于是花荣想了个阴招,即令清风山的匪寇们,装扮成秦明的部伍,夜攻青州城。

只是这帮匪寇太损,没有真打青州城,反倒是把青州城外的“数百好百姓”尽皆杀了,一个不留。于是盛怒之下,慕容知府也把秦明的“妻子”给杀了。

你说你拉秦明落草就落草吧,你杀那么多百姓干吗?就为了一个秦明落草?这代价着实是太大了,也十分的令人愤慨!

至此,大家也就明白,如果让花荣这小子好好活着,那么许多阅者的心里是过意不去的。于是为了体现“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价值理念,这花荣就必须死!

可最终花荣却是自缢于宋江坟前,这不是太便宜他了吗?所以,笔者才会讲,若我写水浒,肯定会给他来个“千刀万剐”!

大家,然成否?

参考:《水浒传》

(网图、侵删)

萨沙
「萨沙 」发表看法
2023-03-19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主要是花荣的地位太差。

当时梁山36正将所剩无几,留下来当中高级军官的,主要是关胜、呼延灼、朱仝、李逵、吴用、花荣等区区几人。

其中关胜、呼延灼、朱仝同花荣不同。

他们本来就是朝廷军官,关胜、呼延灼、朱仝是兵败被俘或者被梁山陷害以后,实在没办法才反叛朝廷。

况且这三人不是宋江心腹,朝廷相对信任他们。

但李逵、吴用、花荣均是主动造反的。以花荣为例,他早就勾结宋江一伙人。当时宋江还是杀人逃犯,花荣就百般掩护他,后来又同王英一伙土匪联合在一起打下了清风寨。

李逵和吴用都不用说了,本来就是匪徒。

所以,朝廷既然除掉了宋江,为了防止这三人造反以自保,肯定也会干掉他们。

宋江知道李逵肯定会造反,就下毒害死了李逵。

而花荣和吴用当时有三个选择,第一就是造反。但宋江已经死了,自己手下也没什么人马,造反形同送死,还会连累家人被满门抄斩;

第二就是等待被朝廷恶整,后果却无法预料。朝廷可能是派人暗算只害花荣一个人,也可能扣个什么罪名,将花荣家人一起处理。

第三就是自尽。他们自杀以后一来可以搏一个忠义的名声,似乎是同宋江一起死,二来他们自杀以后朝廷也不会动他们家人,已经没什么意义了,他们可以保持亲属安全和财产。

而且自杀还可以选择方式,用上吊这种痛苦较小的方法,留个全尸。

其实花荣真的是不好。花荣和其他人不同,他是堂堂将门之后,并不是走江湖的混混或者盘踞一方的地痞流氓。虽然花荣混得不太好,好歹也是今天的武警少校,是正儿八经的体制内。

花荣却主动同宋江一伙犯罪分子混在一起,在宋代确实是被连坐的重罪。

这怪谁呢?

秉烛读春秋
「秉烛读春秋 」发表看法
2023-03-19

花荣是水泊梁山108位好汉之一,人称“小李广”花荣。他的箭术高超,有百步穿杨的功夫。他和浪子燕青有得一拼,都是帅的掉渣的人物。

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如此优秀的人物,最后却没有一个好的结果,当平定方腊后,却意外的和军师吴用双双在宋江坟前上吊自杀了。这一切谜团到底为何?(秉烛读春秋)为你答疑解惑。

花荣在上梁山之前,其实是宋朝体制内人员,有个铁饭碗――清风寨的副寨主。如此看来,花荣和宋江宋押司是同僚吧。假如不是宋江的出现,估计小李广前途是一片光明的。

但由于清风寨的正寨主有个爱惹事的老婆,她无缘无故的恩将仇报诬陷宋江为贼人。副寨主花荣为救宋江,因此卷入纷争,同时设计和身体力行的营救宋江。

这次遭遇的变故,花荣受到牵连,被正寨主刘高擒获,当然,他的铁饭碗也因此被打破。

刘高和黄信设计抓到花荣后,将二人押解上州途中被王英、燕顺、郑天寿所救,杀刘高,收秦明、黄信,后被逼上梁山了。

花荣从此跟定了义兄宋江,说实话,他也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说到底,花荣为义兄宋江自杀,是践行了“不愿同年同月生,但愿同年同月死”的结拜誓言。为友殉葬,我觉得花荣死的伟大但死的不值。

桃园三结义的大哥刘备是为关羽复仇失败而死的。花荣和吴用的死,觉得有点窝窝囊囊。但这一切还不能怪罪其二人,刘备尚且有仇人目标孙权,但花荣和吴用去找谁为宋江报仇呢?

吴用和花荣两人不是都受了诏安了吗?都为宋朝卖命,难道他俩找发工资的皇帝宋徽宗报仇不成?说到底还是宋江自作自受,这怪不得别人,作为他的小弟花荣,除了抛妻弃子追随大哥宋江外,还有更高好的办法啊?

吴用这家伙死的不冤,诏安就是他给宋江二人暗中撮合成的。现在天下大定,他这个不入流的文人,上马不能杀敌,主意都是馊主意。大宋人才济济,他自知无用武之地了,没有妻儿子女的牵挂,死了也是一种解脱吧。

只可惜了小李广花荣,本来大好的前途,认识了义兄宋江,后面的路越走越窄,直至自缢而亡,可悲可叹也!

我总觉得是吴用在花荣上吊时,最后推了花荣一把。吴用临死还找了一个花荣垫背。

〖吴用道:“我得异梦,亦是如此,与贤弟无异,因此而来看探坟所。今得贤弟知而到来在此,最好。吴某心中想念宋公明恩义难报,交情难舍,正欲就此处自缢一死,魂魄与仁兄同聚一处,以表忠义之心(引自水浒传)〗

吴用首先提出上吊自杀,还提出让花荣为其收尸,你想想看,这不是逼着花荣表态也上吊吗?

吴用觉得自己对大宋真的无用了,他死不足惜。再说了,花荣看了义兄宋江坟,走了后吴用上吊也不迟吧,要死滚远点,别连累小李广花荣不好吗?为什么不给大宋留一个有用的人才?

(撰文:秉烛读春秋,欢迎点评加关注)

脂肪故事
「脂肪故事 」发表看法
2023-03-23

花荣必须死,如果他不自尽,朝廷就要下手了!

宋江被毒死之后,花荣与吴用得知讯息,祭奠一番之后双双吊死在宋江墓前,可怜神箭无双的”小李广“花荣,就这样憋屈地死去。

许多人对花荣的自尽觉得不值,难道不能一逃了之?这是太小看朝廷了!要怪只能怪花荣太出色了!

一、花荣是宋江的心腹,干掉他朝廷才能够放心

我们先来看看梁山好汉的排名。花荣仅在宋江、卢俊义、吴用、公孙胜、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之后,位列第九,。

乍一看,花荣仅排名第九,似乎并不怎么高,但花荣却是宋江的嫡系心腹,是宋江手下真正的头号打手,是在朝廷里挂了号的。

这九个人里面,宋江、卢俊义、吴用是朝廷必须要除掉的。这三个人,要么影响力大、要么武功太强、要么诡计多端,而且天生反骨,谁也不敢担保他们招安之后会不会再造反。而宋江一死,花荣就必须死。

公孙胜有罗真人罩着,朝廷惹不起,所以公孙先生不但自己平安着陆,还带着樊瑞一起归隐了,朝廷也没敢说啥。像公孙胜这样超越了人间武力极限的法术大师谁敢惹?更不用说他还有个更厉害的师傅。

而关胜、秦明、呼延灼和林冲,原本是进行编制内的军官,朝廷对他们知根知底,知道他们是因为兵败被迫从贼,除了会打仗没有任何政治野心。所以他们排名比花荣高,反而能平安无事。

二、花荣天生反骨,朝廷容不下他

花荣是清风寨武知寨。清风寨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他正好位于青州三岔路口,青州是中国古代九州之一,除了物产丰富、地形险要之外,还在于它具有象征意义。

古代称天下为九州,每一州都是大一统王朝不可缺少的部分,即便随着生产力的发达和社会的进步,青州的战略地位也有所下降,但它依然是齐鲁重镇。清风寨就是青州的门户。

此外,清风镇上有三五千人家,足见此地的兴旺与重要地位,所以朝廷在这儿设立了文武两个知寨,可以说花荣是相当受重用的。

可就是这样一个被寄予厚望的武将,居然跟宋江有勾结。早在宋江犯事时,花荣就邀宋江去清风寨,这摆明了是要庇护朝廷要犯!

此外,花荣还一箭射杀了朝廷派来招安的天使,简直是胆大包天、无法无天了!根本没有把朝廷放在眼里,朝廷岂能容得下他。

别的朝廷武将,大部分是因为兵败被迫落草梁山,花荣可是从一开始就与梁山勾结在一起的。叛徒比敌人更可恨!

三、花荣走投无路

高俅等人准备下手除掉宋江时,不可能不考虑到梁山好汉为宋江报仇这个事,如果因为宋江被杀导致已经接受招安的梁山好汉再次造反,那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他们从一开始就在布局。梁山好汉征方腊得胜班师之后接受封赏,大家都授予了不同属地的官职,被分到了各地,根本无法再聚拢起来。

况且,按照大宋的”规矩“,武将平时手中是没有兵的,只有打仗时才临时被授予兵权,他们实际上是被监视起来了。

就算他们想要为宋江报仇,手中也没有兵马可用。就算有些许兵马,朝廷也安排了人对他们进行监视,只有有所异动,必然在第一时间扑杀。高俅等朝中大佬如果连这一点都考虑不到的话,那也不用在朝堂上混了,早被人家给干掉了。

花荣和吴用在擅离职守的情况下,顺利到达宋公明墓前,绝对是朝廷有意放水的,孤家寡人的,去了又能咋样?又能翻起什么大浪?

结语:综上所述,花荣作为宋江的心腹、梁山的首领之一,早就被朝廷列为必须要除掉的对象。

干掉了宋江之后,朝廷就要对花荣下手了,与其被别人杀,不如自己了断算了。

那么,花荣和吴用,能不能潜逃?当然不行。

第一,宋江死后,他们失去了倚靠,也没有了精气神。有一种人,虽然很强,精神上却缺乏独立,没有人带的话,成不了什么事。花荣和吴用就是这样的人。

第二,花荣如果潜逃,他一家老小下场悲惨,甚至难逃一死,与其被朝廷灭门,不如自尽换得一家老小平安无事。花荣一死,余者不足虑。

第三,花荣和吴用到达宋江墓前时,只怕周围早就被围得严严实实,就算他们想跑,只怕都跑不掉,何必多此一举呢?

与其垂死挣扎,不如自尽,也算全了兄弟之义吧!

相比较之下,燕青的审时度势、武松的毅然归隐、鲁智深听潮顿悟、李俊等远走海外,更显得难得。

当然,我们也没有必要笑话花荣,人在局中、身不由己,换成绝大多数人,指不定还不如花荣呢!

人生啊,哪有什么自由!艰难地跑了许久,自以为获得了超脱,回头一看,仍在局中!得,认了吧!

我是最早的阿德
「我是最早的阿德 」发表看法
2023-03-15

作者已给出暗示,晁盖是华荣射杀的。华荣第一次与晁盖见面时,为了展现射箭水平,在众人面前射杀一只大雁且头部中箭;而最后晁盖也是头部中箭而亡。从宋江吴用一贯伎俩二看想杀死晁盖嫁祸给史文恭再合适不过了。为了招秦明可以杀死一城人,为了逼朱仝上山可以手撕小孩……宋江为了当老大射杀老大晁盖还能做不出来?晁盖虽憨但也不傻,知是宋江而为却也无奈,中箭后的晁盖如果和宋江闹掰,孔晁盖的兄弟如阮氏三兄弟,包括林冲等都会死于宋江之手,晁盖宅心仁厚想让梁山大权重回兄弟之手,所以死前说,能为他报仇的就是梁山老大。

西岭散人
「西岭散人 」发表看法
2023-03-23

花荣与吴用一样都对宋江忠心耿耿,宋江被高俅等人害死后,两人一同在其墓前自缢身亡。花荣上吊自杀是因其忠义。

花荣是将门之后,为清风寨知寨,使一杆银枪,有百步穿杨之高超箭法,人称“小李广”,与宋江关系极好。

影视剧照:“小李广”花荣

花荣在山寨时就闻得宋江大名,宋江杀了阎婆惜惹下命案后,花荣寄书给宋江,希望他能上清风寨躲避官府追捕。宋江盛情难却,在前往山寨路上救了被王英掳上山的清风寨知寨刘高之妻。谁料刘高之妻并不是一个善茬,不感念宋江救命之恩,反唆使其夫抓了宋江拷打,污蔑他对自己欲图不轨。

花荣闻之,怒不可遏,闯牢救出宋江,刘高告至官府,青州知府派官兵又抓回了花荣和宋江,准备把他两一起押解到青州府衙,路上得清风山好汉王英、郑天寿、燕顺救下,并怒杀刘高。

这一段惊险的劫牢逃亡经历,反让花荣和宋江患难成知交。宋江计收秦明、黄信等人,收编了清风山人马,花荣随宋江一同投奔梁山,至此以后便死心塌地的跟随宋江,可以说,花荣是最早跟在宋江身边的一批好汉之一,算是梁山内部派系中宋江的嫡系。

影视剧照:花荣与宋江

上梁山之后,花荣如鱼得水,屡立大功。江州劫法场、智取无为军、三打祝家庄、攻打高唐州、大名府、曾头市等梁山军与外面几场重要的战役中,花荣都在关键时候立下大功,加上花荣与宋江又是好友,也令他在梁山有了比其他好汉高的多的地位。

梁山大聚义,众好汉排座次,花荣排在第九位,星号天英星,职务为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之首,比武松、鲁智深、李逵的排名和职位都要高的多。可以说,这既有花荣凭自己本事得来的地位,也有宋江对他的格外器重,排名前十位好汉中,花荣和吴用、秦明、关胜都算是宋江嫡系中的嫡系,这几人坚决拥护宋江,对他可谓是忠心耿耿,矢志不渝。

朝廷第二次下诏招安,但因为高俅、蔡京的挑唆,唯独没有赦免宋江,花荣为此还当着众人的面一箭射杀了朝廷来使。招安陷入僵局后,高俅三次来取梁山三次被击败,朝廷最后才接受了梁山的招安请求。

影视剧照:李逵喝下毒酒,一起陪宋江赴死

征方腊,梁山义军以连损五十余员大将的惨重代价,极其艰难的剿灭了在江南称帝的方腊和他的军队,回京前,鲁智深和武松不愿接受朝廷封官,选择在杭州六和寺出家,林冲杨雄病故,燕青浪迹天涯。宋江带着卢俊义、吴用、花荣等人满身疲惫回到京师,花荣做为存活并回京的12员正将之一,被封为应天府兵马都统制。

之后,花荣回应天府赴职,而留京的宋江却遭高俅陷害,被毒酒毒死,临死前,让李逵一同喝下了毒酒。在应天府,某日花荣梦见宋江说自己被奸臣害死,葬在蓼儿湾,希望花荣来探望他。花荣醒来后大惊,赶赴蓼儿湾后遇见了吴用,一说两人同夜竟做了相同的梦,花荣和吴用都觉得宋江大哥死的太冤,在地底下太孤独了,便双双吊死在蓼儿洼宋江墓前。

影视剧照:花荣和吴用在宋江墓前自缢

花荣上吊自杀绝非一时冲动,他是一个讲忠义之人,作为宋江身边最亲密的挚友,花荣与宋江之间兄弟感情之深,非外人所能理解,他两次救宋江于绝境,而宋江也在梁山对他极力提拔。花荣追随宋江,始终陪伴左右,不离不弃。宋江死后,花荣不愿独活而选择自缢殉死,这是他忠义的最好体现。后来人民感花荣、吴用的忠义,将宋江、李逵、吴用、花荣四人合葬于蓼儿湾,四人终可再续兄弟之情了。

龙城飞将1979
「龙城飞将1979 」发表看法
2023-03-23

花荣受奸人指使,偷袭射死晁盖,心中有愧,无脸面对劫后余生的梁山其他兄弟,武松燕青李俊朱仝都不跟他玩,只好上吊去找他的宋江哥哥。吴用更是作恶多端,挑拨林冲杀王伦、背叛大哥晁盖、陷害卢俊义、指使李逵摔死无辜的小衙内,一桩桩一件件,狠毒远超高俅蔡京,天地不容,只好上吊追随宋江去了。

泊图泊途
「泊图泊途 」发表看法
2023-03-24

花荣是个软弱的人确凿无疑,这是继林冲、杨志外第三个武力巨人、性格矮人,当匪有没目标的人物。为人浑浑噩噩,存在的价值仅为一个哥哥,哥哥一死,他也就不想活了。

事实上他的死因更让人鄙视,他是怕蔡京、高俅、童贯等报复,所以自己“先下手为强”,与其被陷害死,不如自己了断,这叫什么。花荣同吴用不一样,他是个有家室的人,但是依然不能阻碍其没有责任心的本质,认为家人自有人料理,无需担心。

好一个“大丈夫”。

其实招安后,梁山将领也有善终的,比如关胜、呼延灼、朱仝,他们都当官当的不错。花荣为何没信心呢?可能是他真的不适合当官。

这就奇了怪了,他明明知道自己不适合当官为何又同意招安?莫非宋江不死就能成为他的保护伞?他也太高看宋江了。不过这也就能解释通他的行为,宋江一死,他就万念俱灰。想了却此生。

只能说,他没有自我认知,随波逐流,既不能融入朝廷,还不想占山为王,如此没有一个自我定位的人,其结局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彩虹之南R
「彩虹之南R 」发表看法
2023-03-24

宋江倒在了一杯御赐毒酒之下,花荣却千里迢迢来到蓼儿洼追随吴用自缢,陪伴大哥长眠,他为什么要选择和吴用一起上吊自杀呢?原因是不死根本就活不成。

花荣是除了李逵吴用之外,宋江的第三个铁杆兄弟。他是将门之后,为清风寨武知寨,使一杆银枪,箭法高超,百步穿杨,人称“小李广”。

梁山集团还没有组建之前,他与宋江就是好友,两人都算得上是体制内成员,凭花荣的本事,若不是落草为寇,在官场的“武池”中间也可以占据一席重要的地位。

然而宋江犯事,杀了阎婆惜也彻底地改变了花荣的人生命运,这也是他由“官身”转为“匪身”的根本原因,宋江杀人亡命天涯,

花荣讲究兄弟义气,岂能袖手旁观,眼见宋江落难而不顾?于是多次发出书信邀请宋江前往清风寨避难,这对于宋江来说是关键时刻的雪中送炭啊!

此时他正陷入了走投无路的窘境,东躲西藏,如丧家之犬,花荣的邀请就如一缕月光照亮了阴暗的生活。宋江风尘仆仆赶往清风寨,

没想到在路途中却出了岔子,在匪患猖獗的年代,宋江竟然被土匪掳上了清风山,差点被清风山老大矮脚虎王英给炖了醒酒汤。

在关键时刻宋江报出了自己的名号,没想到王英不但不杀他了,还闻名就拜,称之为宋公明哥哥,此时也正是这个名号救了自己的命,

这也足以证明,当时的宋江确实是位响当当的人物。在清风山宋江又干了件吃力不讨好的事,那就是救下了知寨刘高之妻,

刘高是清风寨正知寨,花荣是副知寨,这两人一正一副,根本就不对付,是工作中的死敌。加上刘高的妻子从清风山被放回来之后,

对宋江恩将仇报,在元夜观灯时唆使其夫将宋江抓住拷打,花荣气不打一处来,直接用他的“神箭风”抢回了宋江,并吓跑了刘高军士,

刘高拿花荣没办法,他只得往上搬救兵,青州知府派黄信假意调解,将宋江和花荣一并擒拿押解回青州,在去往青州的路上,

宋江花荣被好汉燕顺、王英、郑天寿所救,刘高被杀,黄信逃回清风寨赶紧写信上报,知府命本州兵马总管霹雳火秦明带兵征剿清风寨。

秦明的武力终敌不过宋江的脑力,最终被宋江用计收降,不仅如此,还被宋江强拉着上了梁山的贼船,花荣、黄信和清风山人马也一同投奔了梁山。

上梁山之后,花荣开始跟着宋江打天下,在江州劫法场、智取无为军、三打祝家庄、攻打高唐州、攻打大名府、攻打增头市等战役中,

表现出众,立下了赫赫战功。在梁山大聚义中,花荣排行第九,星号天英星。之后宋江力主招安,花荣誓死追随。

回归朝廷,宋江总算实现了他梦寐以求的招安大梦,带着梁山成了朝廷的冲锋军,奋斗在战场的第一线,在打败方腊之后,

虽然迎来了最终的胜利,但梁山军也损失惨重,伤的伤、残的残、死的死,108名好汉仅剩二三十人。不过花荣还算幸运,他等来了功成授封的一天,

应天府兵马都统制就是花荣的官职,剩下的人被各授官职,分别前往各处当官,这也是宋江心中最后的一丝安慰,

事情要到此按下暂停键,梁山的结局还不至于那么凄惨,可只要有蔡京、高俅在,宋江就休想在官场站稳脚跟,

卢俊义被他们用水银谋害,宋江也同样逃不过毒酒的命运,最后他只能无奈地带上李逵陪他在蓼儿洼安息了。

可能他和李逵睡在这儿太孤单了,于是又给吴用和花荣送了梦,让他们来蓼儿洼看看,宋江也只是让他们两个来看看,

并没有要求他们以死陪葬,吴用向花荣表达了自己要在坟前自缢的想法,并将身后之事托与花荣,谁知花荣地回答却令吴用十分意外,

因为他表示:“军师既有此心,小弟便当随从,亦与仁兄同聚一处。”似此真乃死生契舍者也,有诗为证:

红蓼洼中托梦长,花荣吴用各悲伤。

一腔义血元同有,岂忍田横独丧亡。

花荣和吴用在宋江坟前的树上双双上吊自杀,跟着宋江混到个功成名就、官袍加身、扬眉吐气之时为何要让生命戛然而止呢?

其实花荣为何上吊自杀他在临死前就跟吴用道出了原因:

花荣道:“小弟寻思宋兄长仁义难舍,恩念难忘,我等在梁山泊时,已是大罪之人,幸然不死。累累相战,亦为好汉。

感得天子赦罪招安,北讨南征,建立功勋。今以姓扬名,天下皆闻。朝廷既已生疑,必然来寻风流罪过。

倘若被他奸谋所施,误受刑戮,那是悔之无及。如今同仁兄同死于黄泉,也留得个清名于世,尸必归坟矣!”

从花荣的这段话中我们可以读出三个信息,第一个自杀的原因是为了感念宋江的恩情,他和宋江真正地算得上是生死与共的患难兄弟,

宋江与花荣原本就是一对好“基友”,上梁山之后,一路拼杀斩敌,他们又建立了深厚的战友情。梁山日益强大,花荣也立下了汗马功劳,

成了宋江的左膀右臂,也是他战队最得力的助手,两人之间的兄弟情谊也是越发浓厚,宋江离世之后,花荣义气凛然,所以愿追随而去,选择了上吊自杀。

第二个自杀的原因是为了留下清名,这一点花荣可能是受大哥宋江的影响,宋江也是为了留下清名,在明知酒中有毒之后,

放弃了报仇,甘愿受死,他就是怕污了忠义的清名。花荣也是如此,如今他已经名扬天下,如果能随宋江而去,

那么他的形象在人们心中又将拔高几个层次,这等义气又有几人能够做到呢?花荣之清名将深刻地印在大家心中。

第三个自杀的原因是逼不得已,不得不死。花荣和吴用都是打了胜仗被封高官的人,宋江和卢俊义曾是梁山的大当家和二当家,

这两个人在打了胜仗之后被奸臣谋害,那么花荣和吴用也不例外,他们两个的官职也不小,一个是武胜军承宣使,

一个是应天府兵马都统制,手握重兵,这也一定是那些奸臣们所忌惮的对象,所以吴用和花荣都是聪明人,

吴用身无牵挂,只身一人,来回是个死,还不如追义而去,为自己博得个义薄云天的名声。花荣和吴用相比,自杀的理由就更加的充分,

朝廷的那些奸臣不仅不会放过他,就连他的家眷也会跟着遭殃,所以花荣在赶去蓼儿洼之前就已经做了自杀的决定,

并不是受吴用的影响,否则不仅自己的清名要受到影响,小命也会被谋夺了去,并且一家老小难保。他更害怕朝廷秋后算账,才愿以死保全家人。

花荣的上吊自杀或许是为了义气,或许是为了清名,但我认为无论是清名也好,义气也罢,这两点一定是基于背后不得不死的原因之上,

谁会想在功成名就之后一死了之呢?宋江作为花荣的铁杆兄弟,又岂会真心地希望花荣去下面陪他?只是现实真的太过无奈和残酷,

才把花荣逼上了去蓼儿洼赴死的绝路,花荣收到宋江的梦之后,就深度地做了一番分析,得出的结论就是自己也将必死无疑,

当吴用提醒他有幼子娇妻时,他的回答是早有准备,留下的钱足以让他们糊口,妻室之家,亦自有人料理,

他这样的安排足以表明,在去蓼儿洼之前自己的路以及家人的路,他都筹划好了。为了换家人平安,他已经决心到下面陪伴宋公明哥哥。

如果不这样选择的话,他的结局可能是遭人诬陷,或受刑罚,或被处死,家人一同遭罪,可谓是凄惨不已,逼到后面,陪宋江长眠成了他唯一的选择。

我是彩虹之南R,感谢您的阅读!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飘雪楼主的历史课
「飘雪楼主的历史课 」发表看法
2023-03-24

花荣本领高强,是百发百中的神射手,最开始是清风寨的副知寨,当初他听说宋江杀掉阎婆惜,正在被通缉的时候如坐针毡,并一连写了十多封信到宋江庄上,打探宋江是否平安。后来宋江直接前去投奔他的时候也是激动的不知如何是好,由此可见,他与宋江的关系是非常好的。

宋江大闹一场,走上梁山之后,他也是紧跟宋江的步伐,成为了宋江的铁杆心腹,甚至在宋江不经他同意,就将他的妹妹许配给秦明之时,也没有提出任何反对意见。他将自己的身家性命和前途都押在了宋江身上。从前期来看,不得不说他押对了,在梁山水泊中,他是兵符的实际掌控者,权力甚至高于二当家卢俊义。而花荣也利用自己的高超的箭法,从无虚发,为梁山立下诸多战功,射杀无数棘手敌人。

然而,梁山好汉招安后,花荣也逐渐迷失了自我,特别是在宋江去世之后,他非常痛苦,也非常迷茫,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做,因此在吴用提出自尽的时候,为了义气,他和吴用双双吊死在了蓼儿洼上。

这个死法真的也够窝囊。

酒骑风
「酒骑风 」发表看法
2023-03-24

花荣必须死。因为很大程度上,花荣是一个唐吉坷德式的人物。

从某种意义上,花荣代表的,其实是我们每一个怀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的《水浒传》式梦想、怀有金庸“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金庸式侠客梦想的一个人。

花荣出场的时候,年龄不过20来岁,但已经和宋江认识了十多年了。

其实不单是花荣,我们每个人在十几岁的年龄,还不都有过被黑道呼风唤雨的大佬垂青,然后寄希望自己能够为他们提供帮助,随后走向一条能够实现自我理想,乃至自由的道路呢?

花荣做到了,在清风山,知寨刘高的老婆不识抬举,刘高也不是东西。花荣要保护的大哥,在青州府的地界上,有名气的好汉秦明、黄信,没名气的王英、郑天寿、周通、李忠……(此时鲁智深等人还没上二龙山)只要花荣想保护的人,应该还没生出来呢。

随后花荣和宋江等人大闹青州府,大闹江州府,三打祝家庄,攻陷大名府……可以说,花荣真正实现了自己少年的侠客梦,终于和大哥一起,经历风风雨雨。

和梁山上其他武将相比,呼延灼、关胜是因为兵败无路可去上了梁山、林冲是得罪了不该得罪的人上了梁山。但这些人的梦想是什么?谋求半世荣华富贵,威震太山东。

但是花荣呢?其实是主动选择了跟随宋江,“干一票大事业”。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梁山上只有花荣才是主动加入梁山希望能够和大哥一起替天行道的人。

然而两破童贯,三败高俅,攻大辽、打田虎、杀王庆、征方腊。一路走来,花荣看到的回报是什么呢?可以目测的范围是:

费了这么多劲,花荣不但回到了老路,而且甚至还不如原来呢!

所以花荣为什么不自杀呢?一生的梦想都化为泡影了。

密探零零发
「密探零零发 」发表看法
2023-03-23

花荣要上吊自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维特效应”造成,当然这里跟智多星吴用也有很大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是吴用一个人死就算了,临死还拉了一个垫背。

兔死狗烹,梁山好汉命运悲惨。宋江接受朝廷招安后,被当炮灰,拉倒南方与方腊作战,后来落得几十个兄弟身死异乡,最后好不容易回到朝廷,朝廷来个兔死狗烹,先后给卢俊义、宋江两个大佬赐了毒酒,宋江临死前,将李逵也带走了,昔日的一百单八将所剩无几,好不凄惨。

吴用、花荣一道祭拜宋江,心灰意冷,吴用临死拉了个垫背的。吴用和花荣都是宋江的铁杆粉丝,当他们来到宋江坟前,内心一片悲凉,吴用一个老光棍更是生无可恋,决定宋江而去,还搞了一段说词:“我得异梦,亦是如此,与贤弟无异,因此而来。今得贤弟到此最好,吴某心中想念宋公明恩义难舍,交情难报,正欲就此处自缢而死,魂魄与仁兄同聚一处。身后之事,托与贤弟。”吴用这么一说,看似说自己因为“想念宋公明恩义难舍,交情难报,正欲就此处自缢而死”,而且还让花荣给他收尸,实际上这句话甚是诛心,你吴用是一个有情有义之人,难道我花荣就不是了,这是明摆着在逼花荣一起自杀。

于是有了花荣这样的回话:军师既有此心,小弟便当随从,亦与仁兄同归一处。这分明就是吴用临死也要拉花荣垫背呀!当然,这里面也有一定的心理学的原因,就是维特效应,一种示范,别人模仿或者说诱导别人做同样的事情的效应。例如吴用自杀,在一定程度上会在心理上影响花荣,从而诱导他一起自杀。

自说文史
「自说文史 」发表看法
2023-03-19

自从踏上征讨方腊的路,很多梁山好汉就没能再回来,仿佛,那是一个不归路。事实也的确如此,光是战场上就有60多名好汉战死,后来,鲁智深坐化,武松出家,林冲中风,时迁、杨雄等人患病而死,一时颇为凄凉。

幸存的这些好汉中,许多人也选择了离开。

李俊带着童威童猛两兄弟,赴费保之约,下海去干另一番事业了,后来他做了皇帝。燕青辞别旧主卢俊义,担着金银珠宝,浪迹天涯;戴宗在岳庙出家,阮小七罢官,带老母回家了,李应、柴进等人也纷纷辞官。

最后,只剩宋江、卢俊义、花荣、吴用、呼延灼、关胜、朱仝等人去做官了。

然而,当卢俊义、宋江相继被害死后,其他人安稳如初,继续做着官。但是,吴用和花荣却做出了令人匪夷所思的举动,两人在宋江坟前自缢而亡。

吴用之死,其实很好理解。

首先,吴用在梁山坐第三把交椅,是军师,属于梁山的三大头领之一。宋江和卢俊义死后,蔡京、童贯等奸臣就会把目光放在吴用身上。其次,吴用孑然一人,并没有妻儿老小,没有太多顾虑。

最主要的是,吴用感宋江之恩,在他心中,宋江就如田横一般,如今田横已死,他自然也要像田横部下的五百名义士一样,为之赴死。

所以,吴用自杀,是能理解的事儿。

但是,花荣与吴用不一样。花荣本是将门之后,一直渴望建功立业,现在他不仅做了官,而且他还有老婆孩子。按理说他最不可能死,为何花荣还是选择了自杀呢?

原因其实有两点,一是花荣担心被朝廷奸臣所害,二是花荣也感宋江之恩。

花荣与宋江是至交,宋江杀了阎婆惜之后,先是投奔柴进,后就投奔花荣。之所以不先头花荣,是因为怕连累花荣。

花荣一见到宋江,先是拜了四拜,然后就说一别几年,自己在寨中常设交床等待宋江来。两人的关系,可见很要好。

后来,宋江被刘高的老婆陷害,花荣抛下官位,舍命救了宋江,甚至不惜反上梁山。宋江为拉拢秦明落草,攻打青州,结果青州知府杀了秦明老婆,宋江又把花荣的妹妹嫁给秦明,这才留下秦明。宋江上梁山后,基本上每次出征都会带着花荣。

从这些都能看出来,花荣和宋江的关系。

宋江死后,只托梦给了两个人,一个是吴用,另一个就是花荣。花荣想到过去的情义,所以给自己老婆孩子留下了足够的钱后,选择在宋江墓前自杀,以报宋江昔日之恩情。

另外,花荣也害怕被奸臣害死,留下不好的名声,甚至可能连累家人。

花荣道:“小弟寻思宋兄长仁义难舍,恩念难忘……今已姓扬名显,天下皆闻。朝廷既已生疑,必然来寻风流罪过。倘若被他奸谋所施,误受刑戮,那时悔之无及。如今随仁兄同死于黄泉,也留得个清名于世,尸必归坟矣!”——《水浒传》

从花荣对吴用这段话可以发现,花荣之所以选择自杀,就是因为思念宋江的恩义,又害怕朝廷奸臣陷害,到时候不但难逃一死,连名声也坏了,甚至留不得全尸,一门老幼也难活。

基于这些原因,所以花荣选择了自杀。

说白了,花荣还是担心被奸臣所辱,更兼出身名门,又有老婆孩子,他怕因为自己辱了祖上名声,连累了老婆孩子,所以不得不自杀。

流行的寂寞
「流行的寂寞 」发表看法
2023-03-20

《水浒传》中梁山108个好汉的命运在接受朝廷招安,征讨方腊的那一刻起,就彻底发生了改变,注定了一个悲惨的结局。作为108个好汉里天罡星主角光环的花荣,其结果也难逃恶运,上吊自杀也是必然。

花荣最初出场的时候,便是一个高富帅,典型文武双全的职场小白脸。宋江杀死阎婆惜之后,作为清风寨武知寨的花荣,屡屡寄书邀请宋江前往清风寨游玩。要知道当时花荣身为朝廷命官,宋江只不过是个杀人犯,这份情义可见多么瓷实。

纵观全书,我们知道,作为黑老大的宋江心腹众多,但是有两个超级铁杆小弟那就是花荣和李逵,那真是忠心耿耿,肝胆相随。

我们就说说花荣和宋江的关系,花荣为了宋江,不惜放弃世袭的富二代身份和公务员职位,和大哥走上黑社会道路。而且为了帮大哥拉拢小弟,自己亲妹妹的幸福也弃之不顾。这交情非比寻常。

宋江因为提反诗,被押往江州法场,花荣更是和众人大闹法场,智取无为军杀死黄文炳,救出宋江,这更加奠定两人的铁哥们关系。而宋江在梁山上,真正信任的也只有花荣一人而已.

宋江每次出征花荣必定追随在他身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花荣就像是宋江的影子一样。宋江也没有辜负花荣,梁山大聚义的时候,花荣座次第九,成为马军八虎骑兼先锋使之首。

宋江在梁山根基渐稳,势力形成,牢牢掌握了梁山指挥部的话语权,马上就要做到单位一把手位置。虽然架空晁盖,可是老领导晁盖毕竟影响力还在,坐在一把位置上不会轻易退居二线。

这时候,铁杆小弟的作用发挥了出来,终于机会来了,心里忿忿不平的晁盖带领自己嫡系的兄弟,前去攻打曾头市,结果脑门被人射了一箭,晚上黑灯瞎火一片混乱,作为老大的晁盖不可能冲在最前面,怎么就那么巧被人射的还那么准,稍微用脑袋想一想就知道是谁干的。政变这么大的事宋江只有让最放心的亲信去做,李逵不说话嘴都漏风,那么只有各方面俱佳的花荣能担此重任,才不会出现纰漏。这支箭明面上是敌方的将领史文恭射的,可实际的幕后黑手乃是宋江身边的小弟花荣。这就是过命的铁杆兄弟。

宋江决定接受朝廷招安,遭到武松、鲁智深、林冲等人的反对,可是花荣那是准准的支持大哥,并且体现到行动上,书中表现就不细说了。

宋江为了自己的前途,力主招安最终导致梁山好汉死伤大半,不禁令人感慨。而更加讽刺的是,征讨方腊之后,作为首要功臣的宋江,不仅没有得到丝毫赏赐,反而在回到朝廷之后被蔡京,高俅等人毒害。

宋江死后,吴用和花荣来人奔赴蓼儿洼,两人双双在宋江坟前自缢身亡,吴用自缢是为了避免昔日好汉报复,那么有家室,被封为应天府兵马都统制的花荣,为何也在宋江墓前自缢身亡呢?

这就是花荣的无奈之举也是一个两全之策。花荣和宋江的关系,梁山泊上到好汉下到做饭的厨子,人人心知肚明,朝廷同样如此。花荣、李逵和宋江的钢铁关系注定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所以说当听到宋江被毒杀后,花荣深知自己难逃奸臣陷害,蔡京高俅等人岂能容得隐患存在,万一为了给老大报仇,花李两人造反或者搞个暗杀呢,所以他俩早晚也是死,甚至都得灭门。与其组织找你,不如自我了断,落得个忠义的好名声,而当时花荣已经有家室,还避免祸及家人,保住了家族的荣华富贵。所以小花选择了上吊。

花荣死后,百姓深感他的忠义,太尉宿元景上书宋徽宗,将四人厚葬在蓼儿洼。

所以,花荣必须死。

SJR琛加容
「SJR琛加容 」发表看法
2023-03-19

简单来说,义气,无知,加孤独,义气,梁山聚义,劫富济贫,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替天行道,宋江说什么就做什么,无忧无虑完全信赖。无知,由于宋江招安火拼方腊,明知朝廷借刀杀人,盲目跟随,大难不死,功成名就完全可以自立自强,走为官之道,服务百姓,回归故里携家人享福延年,或隐居山林,可悲的是看见梁山兄弟悲剧下场,特别是宋头领的被陷害,自己唯一的崇拜主人都惨遭不幸,彻底击跨了残存留世最后希望,其实花荣完全可以召唤尚存的人再揭杆而起,诛杀谗言贪官污吏而选择了最下策弃兄弟及家人于不顾,走极端悲观路一死了算……纵观《水浒传》整个梁山众头领无非就是从大悲到下喜(落草为寇,大碗喝酒吃肉)大喜到大悲,(加官进爵)带来了祸害,不得善终,是一部投降史。

欢迎发表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