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二奶死了,千里之外的女婿回来奔丧,被人一顿恶俗操作,气的够呛。
事情是这样,按照习俗,出殡前头天晚上要给死去的亲人送盘缠,故名思议,让死者在阴间不缺吃不少穿。
人死了本来是件悲事,可是这里的人偏说二奶九十岁高寿,是老喜丧,接下来便是一顿神操作。
在灵堂前摆下三张桌子,要求女婿头顶美味佳肴,水果甜品,三拜九叩。
整个过程不允许出现差错,从第一张桌子拜下去,磕三个头,然后左转身到第二张桌子拜下去,磕三个头,再左转身奔第三张桌子,倘若右转身,便会被认为背着桌子,对死者不敬,罚过重新来一次。
这还不算,因为老喜丧,要求女婿在三拜九叩同时,还必须又扭又跳,表示开心的样子。
这下女婿受不了,本来就已经六十多岁,身体有病,提前退休,勉为其难给老岳母送丧,已经是精疲力尽,现在倒好,被人折腾来折腾去,早已力不从心,还有人看热闹不嫌事大,怨他转错方向,让他重来。
气的他扯下孝带,跳上车,扬长而去。
舅舅刚过完春节去世的,因为疫情原因,√父亲在天津,不能回来,就我去了舅舅家。
他们那有个不好的风俗,就是出殡那天可以尽情的欺负来奔丧的女婿,表妹夫是当地人懂得,来的时候口袋里就装几十块钱零钱,出殡那天让舅舅村里几个年轻人给拿走了,表姐夫不懂,口袋里没装现金,就把他手机抢走了,最后表姐拿一百块钱换了回来。他们感觉到拿的钱少,就把主意打到我身上,让我也拿钱,我问为什么,带头闹的和我年龄差别不大,但他辈长,我得问他也叫舅,他说我父亲是这的老姑爷,来了也得拿钱,既然我代表了我父亲,按他们这的风俗,这钱我就得出。
我做为他们村当年出了名的赖球皮,我会怕他?
我说那是应该的,我先给你拜个年吧,上次给我舅拜年时,他给我了个一千块的红包。这过年了,给你拜个年。咋着你这当舅的也该给我整个一千的红包吧。不然是外甥没当好还是当舅的差劲,
说着就拉着他往椅子上按,他挣扎着不往椅子上坐,
我不让你球皮给我拜年。他说道。
你说不让就不让了?
那明天去我家喝酒好吧。他给我讲起了条件。
酒要喝,饭也要去吃,年要拜,红包也一定要给。
咱不拜了行吗?
行,这是你不让拜了,
他听说我不拜了,松了口气,我趁机把他手中的那一百抽了出来,不拜年了,红包还是不能少。
他说我耍球皮,我说你给我球皮耍球皮,你老了点。不服我就给你拜年。
这么多年,也去过很多地方,象他们这种风俗,遇到的还是唯一的一个。
人咽气了以后还能尿尿拉屎吗?
我们老家有这样的做法,看着人快不行了,赶紧穿衣服,趁着没咽气就抬到外面的床上。并且把裤裆里塞上破布,以防拉了尿了,说对后人不好。
我父亲过世的时候是农历八月初六,天还很热,想到那个场景我的心好痛,给父亲穿上厚厚的棉衣,抬到了外边,父亲还有意识,到了外边我们守在旁边,泪眼婆娑看着父亲咽下最后一口气。我总在想,最后那段时间父亲是不是很不舒服,穿的又热又沉。
最让我接受不了的是,我们老家土葬,不火化,人都已经装殓到棺材里,盖上了棺盖,头出殡的时候,把棺盖挪开,亲人最后瞻仰一下仪容。把塞进裤裆里的破布再拿出来。
我母亲离世时正是农历五月,最热的时候,租的冷风机,在家里放了三天。出殡前打开棺盖的时候,上半部分都有腐烂,想想这些,我还想哭。
不是我不孝,最后一次瞻仰父母仪容,我没有参加。因为我接受不了父母变了形的面容,我愿意记住父母安然熟睡的样子。
我一直不解,人死了还能拉屎尿尿吗?塞那块破布干啥,又麻烦又不舒服,为什么不能让我们的亲人安安静静,舒舒服服的走。到底啥时候留下的破习俗?就不能改改吗?
我在以前的市场干生意时,隔壁的一个邻居,她婆婆去世,她没有回去奔丧。其实她是一个很孝顺的儿媳妇,竟然不出席婆婆的葬礼,我们都很纳闷,就问起了原因。
原来,在她婆家那边有一个风俗,就是人在去世后出殡那天,有净面这个礼俗,就是出殡前要把逝者的脸用干净毛巾擦一遍,干干净净上路。然后是重点哈,擦过脸的水儿子儿媳要喝下去,以示孝顺。我这个邻居光想想就呕吐不止,别说是真喝了。她老公劝过她:毛巾是新的,盆子是新的,净面的水也是干净的,净面时只是象征性的沾一下水,绝不会沾第二下,所以,就和喝凉开水一样,根本不脏…无论老公怎么劝,邻居说认死不会喝。说活着的时候已经尽孝,没亏待过老人,问心无愧。最后老公自己回去了,借口是邻居刚流产几天,不能出门。
想想也是,我们听着心里都不舒服。这些风俗确实让人汗颜。生前孝顺就行了,人死后就不要折腾活人了。
现实中没见过,网上见过,我们那很简单,最多是两晚小灯一晚大灯,第二天就上山。快的人家今天刚死后天就上山,只请道士做法就完事了,不会有其他的花里胡哨的东西,正餐酒席就是送上山的早上就是丧事酒席,因为我们都是凌晨早上送上山的,下山就开席,早上送礼的人吃完之后就回去了,中午晚上都是丧夫和帮忙的人,以及自己家族里的人吃饭。送礼的人家就派一个代表去吃席,其他全家都去的都是本家,礼钱也少,直系亲属五百到一千,其他亲朋好友,一百到两百。
一哥“俗眼看社会”之——丧礼上的恶俗
丧礼是件大事、悲哀事、庄重事,更是庄严肃穆礼仪上的事,然而一些地方、一些家庭却把它办成了俗不可耐的闹心事,具体说来有这样几种:丧闹、搞笑、铺张、胡闹。
其一、丧闹真的很闹心,一般的“丧闹”多打着“出气”、争“面子”的旗号,其根本还多是金钱。“丧闹”可分为:1、“自家闹”,兄弟姐妹之间为了经济利益、闲言碎语等相互不满而把父母葬礼办成闹剧;2、“家族闹”或“村民闹”,一般是对于死者或其子女有意见;3、“姥姥家闹”,主要是子女在老人生前不孝,舅家借此机会闹腾一番;4、“娘家闹”,是办死者丈夫丢人的,多是怀疑其生前虐待死者,类如《杨三姐告状》里的杨二姐;5、“外人闹”,多是仇家或是利益问题,借此机会扰乱葬礼;6、不正当丧葬业务恶性竞争,比如响器班相互打斗的,嫌价钱低而搞恶作剧的等。
其二、搞笑真的要不得,在老人的丧礼上,尤其是“老喜丧”上,时兴闹“新女婿”、“老姑父”,一是让他们出钱,而且当众宣布,少了笑话他;二是让他们行礼,必须是“二十四叩”的大礼,错一点都要重来;三是在行礼时搞恶作剧,比如摁住头不让他们起来,偷偷地踢上一脚,年轻人尚好,有的老姑父已经上了岁数,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四是要钱,兜子里的掏光,手机里刷光,如同一群土匪;当然还有其他一些搞笑事,比如在丧礼上办人家儿媳妇丢人,嘿,已经超出道德底线。
其三、铺张浪费几成病态,表现在:1、排场上,灵棚、水晶棺已经是常态化了,大彩门搭一道不行,还要来个N里长街,所用纸扎也早已改成实物,视死如生了;2、收礼上,可谓是挨家通知,见过一次面的人都要发信息的,不嫌丢人?甚至为了收礼还有延长老人入土日期的,笔者就见过一个官员,竟然把他爹“排九”出门,也不怕顶不住那气场;3、招待上,白事当成红事办,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动辄数十桌、上百桌,实在浪费了些;4、人为地造成浪费,一些执事、帮忙的乱铺排;5、渐渐有攀比成风之势。
其四、胡闹现象越来越可恶,表现在:1、丧事非搞个什么歌舞团,唱唱戏也就算了,可现在都成色情表演的场所了,扭屁股晃膀子的,实在有伤大雅;2、丧事成了打牌、赌博的场所,而且还振振有词;3、“跑好”的又有所回头,而且明码标价,甚至一些所谓的文艺团体也加入其中,几十块钱根本打发不了;4、席面上的大塑料袋子张开了,客人还没有吃到肚子里,已经进了个别人的袋子里;5、耍酒疯的人依然存在,实在让人头痛。
嘿,如此恶俗,当止矣!
恶俗谈不上,但我们这里有个主持葬礼的阴阳先生,为了显示他比别人有本事,刻意搞出些花活儿,故意增加仪式的时间和内容,让孝子亲眷长时间跪在地上看他做法事,听他念祭文,年纪大的人确实受不了!他倒是表演尽兴了,跪着的人可就遭罪了。我认为还是老规矩比较近人情,三跪九叩,哀而不伤,尽心尽意就可以,搞得过于繁杂反而是劳财伤命。
我表姐夫的爸爸出车祸去世了,因为交警要处理事故,尸体就冰冻了十几天,后来处理好了就拉回家做法事,他们那的习俗是用高凳子吧棺材架高了,儿孙们晚上守灵的时候就睡在棺材下面,我表姐就是不去睡,也不让小朋友睡,他家的人骂我表姐不孝顺。封棺之前还让儿孙们去看最后一眼,他家的外孙从小就是外公外婆带大的,所以就去看了一眼,吓得当晚睡觉就开始说胡话了,叫法师收了魂才好点,说是小朋友火气弱,第二天就送回奶奶家了。你想想,车祸去世的,头部肯定有破损,就算化妆师整过容了,又冰冻了十几天能不恐怖吗,反正我是不敢去看的[捂脸][捂脸]
在农村,有些人根本就不孝敬父母。住房,让父母住南屋,住偏房,甚至在农田里盖上2间小屋,让父母住。吃的用的,从不过问,父母手上几乎没有什么零花钱。有的儿女更可恶,一年不看父母,从不过问老人的生活起居,连老人每月几百块养老钱也不放过。老人去世了,却装孝子。请人喝歌跳舞,请人吹打鼓乐,舍得花钱了,装大方孙子了。平时不孝顺,老人死了,却哭天抢地,丑态百出。这样的人,还真是不少呢。也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回事儿,更不知道这样的人脸皮这么厚!
我老公他爷爷去世了,当时我们还没有结婚,我也去了,守灵他父母不守,叫他守几个晚上,他姑妈几个竟然找来一群女的,穿着花裙子在那里又唱又跳的,还唱今天是个好日子,[捂脸]他爷爷七十多岁,生病去世的。后面我们结婚,他奶奶去世的时候,我爸也和我一起去的,我们孙子辈的要跟着披麻戴孝,我公婆竟然叫我爸也要披麻戴孝,我爸拒绝,他们才没有强求。
恶俗的不是丧礼而是那些操纵丧礼的人,简直叫人不堪到甚至恶心。
打着管事的名义绑架这个,绑架那个,唯独不绑架自己。
这些所谓的管事的来来回回无非还是那几个人,那几张添了苍桑的脸,只有龌龊的内心一成不变。
主家的实力有强有弱,主家能力强不请自到,主家实力弱三请六跪的人家还不乐意来,瞎话连篇。
是人性如此,还是觉得自己比别人高了那么一点点,是土堆就比平地强,也不想想怎么站到土堆上颐指气使的。
有的已经退居幕后了,不在其位还想谋其政,让位不让权,买什么他说了算给你岀单,卡着点算帐生怕叫别人给私了。
当然也有抱打不平的,你就不能往外放点万一不够那,在说了买东西的人好几个那,人家还能给你私吞了,你们动动嘴别人跑断腿。
还有的是管事是有偿服务,事后主家会主动送钱,不要钱也会等价给东西,就这还嫌三道四的,说自己操心费力还不讨好,既然是有偿服务何来操心费力,难道不是等价交换吗?
人以群居来而即往,谁家都有老人,风水轮流转。
原谅我不厚道的讲岀来,或许以偏概全,但我说出了大众的心声。
以前村里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死亡,他的儿女为他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葬礼,高价请来了唱歌舞的剧团演出。
其中有一个节目,居然是几个穿着露腰皮裙,及膝马靴,披头散发,浓妆艳抹的辣妹,在舞台上,边扭边唱着流行情歌,台下一众围观人群,男女老少,有些感觉辣眼睛的,有些不怕热闹的,拿着钱往辣妹胸前塞,并且死亡老人的儿子还主动发钱,烘托气氛。
不知这算不算恶俗!
在我们老家这几年兴起了一种新型丧礼,就是请人哭丧。一场下来大几千元????不见了,还会搞得人精疲力尽。
堂叔是交通事故去世的,因为是两车追尾,要划分责任,要处理后事,五月份的天气,叔叔的尸体放在冰棺中放路边半个多月才拉回家去,又在家里放了三天,两个堂哥和嫂子已经憔悴不堪,要招呼亲戚朋友,还要为叔叔办一场体面的丧礼。
出殡前一天,就掏了三千多元请了一个哭丧队,一共有六个人,有吹唢呐的,有敲击哀乐的,最主要的就是一个全身穿白色孝衣的女子,大家都称她为“孝女”,由她来哭丧。头上带着白帽,帽子上挽着一朵大白花,来到之后就安排一桌酒菜,边吃边吹,只要有亲戚朋友来祭拜,就要吹上一阵,吹的悲悲切切,让人听了禁不住的掉眼泪。
出殡那天,叔叔的棺材刚抬出门,就放置在板凳上,由四个人扯着帐篷挡着太阳,开始由“孝女”哭丧,棺材前放置一张席子,叔叔的儿子儿媳,孙子孙女,侄子侄女排列两行跪在棺材旁,“孝女”就开始表演了,敬上一柱香,洒上三杯酒,就开始边唱边哭,一会儿跪下,一会儿扑到棺材上,唱词就是叔叔的一生有多苦,如今该享福了却驾鹤西去,哭的是肝肠寸断,戚戚惨惨,感觉就像是自己的亲人去世一般。表演了大概有四十多分钟,三千元的费用算用完了。主家要送烟,送酒,封封子。
接着还不算完,还有孝子,孝女拦棺一说,抬着棺材走不上五十米,要叔叔的儿子儿媳拿出现金放在棺材前,孝女从侧面冲出来,手抚棺材再哭上一番,亲人们还要双膝跪地,头伏在地上大声哭喊。“孝女”要根据放????数目的大小决定哭丧的时长,一般一百元哭十分钟左右。
如果大儿子和儿媳请拦棺的,剩下的子女都要跟上,而且要比第一个放????的数目要多,哭的时间要长些,不然就会被邻居们笑话,背上不孝的罪名。有闺女的就更狠了,五百开头,给的越多越孝顺,十里八乡的老人都会夸谁谁家的女儿孝顺,舍得为老人花????。
真不理解“哭丧”的意义何在?当天叔叔的子侄辈都请了拦棺,一路下来,哭丧的又赚了几千元,从家到墓地几百米的距离,走走停停耽误了一上午,到中午时分才下葬,堂哥因为做过心脏搭桥手术,加上跪的时间较长,最后都是被人搀扶着才站起来的,脸色憋的青紫,叔叔下葬后被120拉走的,在医院住了半个多月才恢复过来。
真不知道这样的陋习有何意义?父母去世,子女本身就很悲痛,再花????去请人哭丧,花费财才,精力,就为了那一声声的掺杂着金????味道的假嚎,是为了所谓的体面,还是为了一些人的利益?真希望这样的陋习能够终止,只要老人活着时多孝敬,比死了请人哭丧有意义多了。
活着不孝,死了乱叫。
这就是故乡的恶俗丧礼。
在故乡流行这么一句话,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故乡的老年人,祖祖辈辈庄户人家出身,宁可累死,不愿病死。那时农村人土坷垃里刨食吃,一辈的也没留下什么积蓄,如果儿女孝顺,到老了啊能动时还能赏碗饭吃,到六十岁黄土埋到脖颈上,加上哮喘咳嗽吐粘痰,谁人见了都会嫌。没病还好,一旦病入膏肓,久病床前无孝子,死了才是最好的解脱。想想也没办法,谁叫那时候没钱呢!村庄儿女各当家,谁家不是儿女一大家,吃喝用度,哪里不是钱铺路?再说钱是一分一毫,一滴汗掉地上摔八瓣挣起来真啊容易,积存尚少,多一张嘴多一层累赘,哪里还有多余的钱治病啊(指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儿孙不孝固然可恨,但从现实出发,却实属无奈。
有病苦熬自己受罪,还拖累儿女,无疾而终方为解脱。谁家老人头天还在田里劳作,第二天硬在床上,其他老人都说这人命好,给儿孙省钱。
老人一旦八九十岁故去,名曰“喜丧”,停灵三天,择黄道吉日处殡,这时候儿女自然要大操大办,棺木要好木材,油漆要打均匀,还要描上金粉雕花,大红棺盖罩顶,吹鼓手大吹大擂,找上阴阳仙儿看好福荫子孙的阴宅,挨家磕头行孝大宴宾客,有条件的还要请上歌舞表演,劲歌热舞,扭腰摆臀热闹上三天三夜。出殡那天,老盆摔过,棺材抬起,儿孙个个哭得如丧考妣,全不在乎老人生前在病塌要水没水,要饭没饭。死人的丧事是给活人看的,死得热热闹闹,轰轰烈烈才证明个个都是孝子贤孙,如果偷偷摸摸,悄摸无声埋掉,即便是老人生前儿女再孝敬,乡亲们也会戳着脊梁骨骂一声“肉头日脑的忤逆不孝的子孙。”
我十分反感这样的恶礼丧葬习俗,与其死后大操大办,浪费钱财,不如让老人生前多多问寒问暖,知冷知热,不如让他们走的无牵无挂。这才是最大的孝顺。
现在条件好了,农村也有了医疗保险措施,老人们的生活的到了保障,安度晚年才是最好的选择。平平安安地来到世上,无病无灾离开人间才是我们所希望啊!儿女孝,父母贤,真心希望这中丧葬恶俗不再出现。
本文由作者:自由的鲸鱼zY 于 2023-03-19 发表,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本文链接: https://app.yangtata.com/question/6521852188522709255.html